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找图形,涂颜色

合集下载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寻找图形》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寻找图形》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寻找图形》一、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识别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基本图形。

2.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参与观察、比较、分类的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数学图形的兴趣,培养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能够识别并命名基本图形。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参与观察、比较、分类。

三、教学准备1.教具: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图形卡片,大小不一的图形实物,画有各种图形的图纸。

2.环境准备:布置一个充满图形元素的环境,如墙壁上贴有各种图形,桌面上摆放着不同形状的玩具等。

四、教学过程1.导入师:小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去一个神奇的图形世界,你们准备好了吗?生:准备好了!师:那我们就开始吧!请你们看看教室里都有哪些图形呢?2.感知图形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图形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用手去触摸身边的物品,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些图形呢?(幼儿触摸身边的物品,尝试找到图形)师:谁来说一说,你找到了哪些图形?生1:我找到了一个圆形的玩具。

生2:我找到了一个长方形的书本。

生3:我找到了一个三角形的挂图。

3.识别图形师:看来大家都能找到图形了,现在请你们睁开眼睛,看看这些图形卡片,认识它们吗?(出示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图形卡片)生:认识!师:那请你们来说一说,这些图形分别叫什么名字?生1:这个是圆形。

生2:这个是正方形。

生3:这个是长方形。

生4:这个是三角形。

4.分类游戏师:现在我们来玩一个分类游戏,请大家根据图形的形状,把它们分成四类。

谁愿意来试一试?(幼儿分组进行分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师:谁来说一说,你们是如何分类的?生1:我们把圆形放在一起,正方形放在一起,长方形放在一起,三角形放在一起。

生2:我们按照图形的边数分类,圆形是0条边,正方形是4条边,长方形是4条边,三角形是3条边。

5.制作图形师:刚才大家表现得都很棒!现在请大家用这些图形卡片,制作一个有趣的图形拼图。

《找图形涂颜色》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精选)

《找图形涂颜色》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精选)

直观演示法
总结词
通过实物或模型展示知识
详细描述
教师展示各种形状的实物或模型,让幼儿直接观察、触摸和比较,进一步加深对 图形特征的认识。
任务驱动法
总结词
通过完成任务掌握知识
详细描述
教师布置涂色任务,让幼儿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的图形知识,选择正确的颜色填充图形,培养幼儿的 实践能力和创造力。
色。
创造性和想象力
评估幼儿在涂色过程中 的创造性和想象力,鼓 励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
力和创造力。
评价方式与方法
1 2
观察法
教师通过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估他们的 图形辨识、颜色辨识、涂色技能以及创造性和想 象力等方面的能力。
作品分析法
教师收集幼儿的涂色作品,分析他们在涂色过程 中的表现和进步,评估他们的技能和创造力。
互动环节
设计找图形和涂颜色的游戏, 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和巩固知
识。
总结环节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鼓励幼 儿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THAN教 案(精选)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7
目录
• 教学目标 • 教学内容 • 教学方法 • 教学过程 • 教学评价与反馈 • 教案设计思路
0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基本图形辨识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幼儿能够正确 辨识不同的基本图形,如圆形、正方 形、三角形等。
征的认识。
分类游戏
通过分类游戏,让幼儿学会将图 形按照形状、大小等特征进行分
类。
巩固练习
找图形
在一张图片上隐藏一些图形,让幼儿通过观察和 思考找出这些图形。
拼图游戏
提供一些零散的图形,让幼儿拼凑出完整的图形 或图案。

幼儿园中班下学期数学《找图形,涂颜色》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幼儿园中班下学期数学《找图形,涂颜色》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幼儿园中班下学期数学《找图形,涂颜色》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1.让孩子认识和理解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等各种基本几何图形的特征、区别和应用。

2.提高孩子对几何图形的观察力和辨别能力,让他们能够在课堂及生活中积极应用这些知识。

3.通过涂色等亲身实践操作形式,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教学流程2.1 导入环节在教学开始前,老师首先为孩子们播放一些关于几何图形的动画短片,介绍一些基本概念,例如圆形、三角形等。

在孩子们对这些概念有了大致了解后,老师再向他们提出一个问题:“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形状的物品?”让孩子们进行回答。

2.2 认识几何图形1.老师在黑板上画出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等几何图形的模型,让孩子们认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形态特征。

2.老师提供一个关于几何图形的小游戏,让孩子们围成一个大圈,通过拍手或叫声进行交替,来指出某个几何图形的名字。

2.3 涂色活动在几何图形的认知基础上,老师准备了一套几何图形配色作业,例如利用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圆形等几何图形,让孩子们选定自己喜欢的几何图形形状、颜色并进行涂色。

涂色后,老师再让孩子们彼此展示,分享各自涂色的过程。

2.4在涂色活动之后,老师及时进行教学,让孩子们再次回忆、梳理所学过的几何图形知识,形成一定的教学成果。

3. 教学反思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希望能够让孩子们认识和理解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等各种基本几何图形的特征、区别和应用,并提高孩子们对几何图形的观察力和辨别能力,让他们能够在生活中积极应用这些知识。

针对这些目标,我采取了导入环节、认识几何图形、涂色活动、等一系列措施,让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和掌握几何图形知识,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其中,涂色活动是本次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涂色不仅可以提高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也对他们的视觉敏感度和团队协作能力产生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给图形涂色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给图形涂色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给图形涂色一、活动目标:1. 培养幼儿观察和辨别图形的能力。

2.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通过手工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二、活动准备:1. 准备各种不同形状的图形模板。

2. 准备彩色笔、彩色纸、剪刀等材料。

3. 准备工作台和座椅。

三、活动步骤:1. 导入(5分钟)教师拿出一个形状模板,例如圆、三角形、方形等,让幼儿猜一猜是什么图形,鼓励幼儿说出图形的特点。

然后,教师逐个展示其他形状模板,让幼儿猜测并描述。

2. 讲解(10分钟)教师将各种形状的模板依次展示给幼儿,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图形的名称。

同时,教师可以简单介绍每个图形的特点和用途。

3. 实践活动(30分钟)教师发放给每个幼儿一张白纸,让他们用彩色笔画出自己喜欢的图形。

然后,教师逐个拿出各种形状的模板,并让幼儿根据模板在白纸上画出相应形状的图案。

教师可以适时提醒幼儿使用彩色纸剪出形状贴在白纸上,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和创造性。

4. 展示和分享(10分钟)在活动结束前,教师让每个幼儿展示自己画的图形,并邀请他们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和喜欢的图形。

其他幼儿可以提问和表达对同学作品的赞美。

5. 温故知新(5分钟)教师复习整理一下今天学到的各种形状的名称,询问幼儿“形状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帮助?”,引导幼儿思考并回答。

四、活动延伸:1. 可以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环境中存在的各种形状,例如窗户是方形的、饼干是圆形的等,增加幼儿对图形的认知和观察能力。

2. 可以将幼儿的作品集合起来,制作一个形状画廊或形状图册,供幼儿观赏和学习。

五、教学反思:通过给图形涂色的科学活动,幼儿不仅能够观察和辨别图形,同时也能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通过手工活动,幼儿能够锻炼动手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同时,通过展示和分享环节,幼儿能够增强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这种活动既能够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又能够提升他们的艺术气质,是一种综合素质教育的有效方式。

《找图形涂颜色》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精选)

《找图形涂颜色》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精选)

01
02
03
教学目标达成度
通过本次教学,大部分幼 儿能够准确找出图形并涂 上正确的颜色,教学目标 达成度较高。
课堂互动情况
课堂互动良好,幼儿积极 参与,教师引导得当。
幼儿反馈
幼儿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对图形和颜色有更深入的 认识。
教学方法的改进
增加实物教学
在下次教学中,可以准备 一些实物图形,让幼儿更 直观地认识图形。
《找图形涂颜色》幼
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精选)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6
目录
• 教学目标 • 教学内容 • 教学过程 • 教学方法与手段 • 教学评价与反馈 • 教学反思与改进
0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基本图形辨识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幼儿能够正确辨识不同的基本图 形,如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
05
教学评价与反馈
学生自评
自我认知
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在涂色和图 形识别方面的进步,并意识到自 己的不足之处。
表达能力
学生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 的学习体验和感受,如“我喜欢 涂色,因为可以创造出美丽的画 面”。
教师评价
教学目标达成度
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完成度,评估 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如大部分学生能 够准确识别图形并涂上正确的颜色。
图形与颜色的对应关系
总结词
通过观察和操作,了解图形与颜色之间的对应关系,能够将指定的图形涂上正确 的颜色。
详细描述
教师准备各种图形卡片和颜色涂色工具,引导幼儿观察图形与颜色之间的对应关 系,并指导幼儿将指定的图形涂上正确的颜色。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探索 不同图形与不同颜色的对应关系,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思维能力。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寻找图形》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寻找图形》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寻找图形》教学目标1.引导幼儿了解图形的名称,如三角形、正方形、矩形等;2.帮助幼儿能够对不同的图形进行分类;3.让幼儿能够发现周围的图形,并能够描述它们的特征;4.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分类能力。

教学准备1.许多不同形状的图形,例如三角形、正方形、矩形等,印在卡纸上,并粘上磁铁;2.一块大型磁性白板;3.一本图案书;4.一张黑板;5.一份幼儿测验题。

教学过程第一步:谈论图形1.教师向幼儿展示不同形状的图形,如三角形、正方形、矩形等,并让幼儿说出它们的名称;2.教师询问幼儿他们生活中看到的其他形状,如心形、星形等;3.将图形放在大型磁性白板上,并要求幼儿组成不同的图形组合,如三个不同形状的图形组合成一个新的形状。

第二步:发现周围的图形1.教师带领幼儿寻找教室中的不同形状的图形,如窗户、桌子、黑板等;2.让幼儿描述这些事物的特征,强化他们发现和描述图形的能力。

第三步:分类图形1.教师向幼儿展示两个不同形状的图形,要求幼儿分辨它们之间的差异;2.让幼儿分类不同形状的图形,并用白板上的卡片进行展示;3.询问幼儿如何对这些形状进行更细致的分类。

第四步:评估幼儿学习1.教师向幼儿展示一份幼儿测验题,测试他们对图形名称和分类的理解;2.收集幼儿答案并给出反馈;3.帮助幼儿纠正任何错误并再次重点强调重要的概念。

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幼儿们学会了如何识别不同的图形并描述它们的特征,以及如何对图形进行分类。

教师还借助大型磁性白板和印有形状的卡片,帮助幼儿进行实践操作。

在本次课程中,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环境,并让他们尝试组合不同形状的图形,从而帮助幼儿们发掘并理解不同的图形、色彩、文本和文化。

总之,这节课为幼儿的数学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未来,教师可以结合更多的实践活动来加深幼儿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同时增强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分类能力。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找图形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找图形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找图形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材第四章《有趣的图形》第二节“找图形”。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基本图形,学会通过观察和比较,找出生活中的图形,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幼儿能够认识并说出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基本图形。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方法,培养幼儿发现生活中图形的能力,提高空间想象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基本图形,发现生活中的图形。

难点:通过观察、比较,培养幼儿的空间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圆形、正方形、三角形模具,图片,实物。

学具:画纸,水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准备一个神秘的礼物盒,里面装有各种形状的物品,引发幼儿兴趣。

(2)请幼儿闭上眼睛,从盒子中抽取一个物品,然后描述其形状。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展示圆形、正方形、三角形模具,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2)通过比较,让幼儿发现这些图形的特点。

(3)教师用图片和实物举例,让幼儿进一步认识这些图形。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分发画纸、水彩笔,让幼儿画出自己认识的图形。

(2)小组内互相展示作品,交流学习。

(2)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寻找这些图形,与同伴分享。

六、板书设计1. 在黑板上画出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图形。

2. 在图形旁边标注名称和特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找出生活中的图形,画在画纸上,并标注名称。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用所学图形进行创意绘画,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

组织家长活动,让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过程,共同发现生活中的图形。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重点:认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基本图形,发现生活中的图形。

2024年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教案《找图形》

2024年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教案《找图形》

2024年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找图形》教案背景本教案适用于2024年幼儿园中班数学课程,主要内容是帮助幼儿通过“找图形”这一活动,掌握简单的几何形状和物体分类知识。

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 1. 识别和区分常见的几何形状,如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矩形等; 2. 能够简单描述不同形状的特征和属性; 3. 能够正确地使用相关几何词汇表达观察结果; 4. 提升运用逻辑思维和分类能力。

教学准备1.布置好教室环境,准备好黑板或白板;2.准备几何形状的卡片或图片,包括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矩形等;3.准备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图片,如手机、书、盘子、球等;4.准备简单的分类表格或工具。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温馨提醒:老师与学生打招呼,引入当天的主题“找图形”;2.提问:老师展示几何形状卡片,让学生尝试说出形状的名字。

探究(15分钟)1.看图说话:老师展示物体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图形;2.分类探究:老师带领学生讨论不同物体的形状及其特点,分类或归纳相似形状。

提高(20分钟)1.形状搜寻:老师出示一幅图片,让学生发现并圈出图中的不同形状;2.分组探究:学生根据老师指示,以小组形式将不同形状的物体分类。

实践(10分钟)1.互动游戏:利用分类表格或游戏方式,让学生围绕形状展开小组比赛;2.讨论总结:每组汇报分类结果,学生互相学习对方的分类方法。

总结(5分钟)1.回顾:老师请学生回顾当天学习内容,强化形状和分类知识;2.反馈:学生分享课程中的收获和感想,老师进行简单总结和评价。

教学延伸1.家庭联系:鼓励学生在家中寻找不同形状的物体,并进行简单分类;2.扩展练习:为学生提供形状相关的绘画或手工活动,加深对形状的认识。

通过本节课程的学习,相信学生们会更好地理解几何形状的概念,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为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找图形,涂颜色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找图形,涂颜色【活动目标】
1、感知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的形状特征。

2、发展幼儿分析、比较的能力以及感观运用的能力。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区别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的形状特征。

【活动准备】
投影仪、油画棒、小篮子六个、卡纸剪的圆形、三角形、正方形若干(每人一套)、大的图形、三角形、正方形各一张。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请三名幼儿上前,给他们每人胸前挂上一个图形,扮演图形宝宝(导语:小朋友看,今天有三个图形宝宝到我们班来做客,小朋友看一看是谁?)
二、基本部分:
1、请出三名幼儿扮演图形宝宝,先让幼儿观察正方形宝宝,提问:“小朋友知道吗,这是什么图形宝宝?有什么特点?是穿的什么颜色的衣服?”
引导幼儿讲出是正方形宝宝,有四条边、四个角,四条边一样长,穿的是蓝颜色衣服。

依次请出三角形宝宝和圆形宝宝,并分别说出其特点(三角形宝宝有三条边,三角形穿红颜色衣服,圆形宝宝是圆圆的,穿黄颜色衣服)。

2、出示小篮子,里面装上小图形,让幼儿听老师的指令操作。

(导语:小朋友看,图形宝宝现在藏起来了,我们现在把他们找出来,好不好?)依次请幼儿把图形宝宝从篮子里找出来,教师一边引导,幼儿一边找图形,找完后引导幼儿又把图形宝宝藏起来。

教师小结:正方形宝宝穿蓝色衣服,三角形宝宝穿红色衣服,圆形宝宝穿黄色衣服。

3、出示投影仪与操作卡,告诉幼儿现在图形宝宝想和我们捉迷藏,他们藏在其他的图形宝宝中间,我们用手指把他们找出来,教师利用投影仪与幼儿一起找图形宝宝。

4、幼儿操作:
(导语:小朋友看,这些图形宝宝没有穿上漂亮衣服,我们帮助他们穿上漂亮衣服。


出示油画棒,教师引导帮三角形宝宝穿上红颜色衣服,帮正方形宝宝穿上蓝色衣服,帮圆形宝宝穿上黄颜色衣服。

三、结束部分:
1、幼儿相互欣赏作品,看看谁给图形宝宝穿的衣服整齐。

2、教师收集操作卡及准备物品。

3、听音乐和图形宝宝跳舞出活动室。

【教学反思】
1、开展本活动之前应该有一个相关的教学铺垫。

2、活动中忽略了个别幼儿,应注意每位幼儿。

3、平常应多开展幼儿动手操作的活动,以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