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 第九章 需要与动机
普通心理学 第9章 动机与学习动机 总结笔记考研笔记-精品

第九章动机与学习动机第九章动机第一节动机概述一、简述动机的含义与功能[一级](1)动机的含义:动机是一种由目标或对象所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2)动机的功能:①激活功能;②指向功能;③维持和调整功能。
二、简述需要的含义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它表现在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生活条件的一种稳定的要求,并成为有机体活动的源泉。
这种不平衡状态包括生理和心理的不平衡。
三、简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并说明几种需要的关系。
[一级][12L](一)马斯洛认为,个体的需要具有层次性,由低级到高级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人的需要是与生俱来的。
①生血的需要:维持人的正常生活条件的需要,如人对食物、水分、空气、睡眠、性的需要等。
它们在人的所有需要中是最重要,也是最有力量的。
②安全的需要:它表现为人们要求稳定、安全、受到保护、有秩序、能免除恐惧和焦虑等。
③归属与爱的需要:一个人要求与其他人建立感情的联系或关系,希望归属于某一群体并在其中获得某种地位的需要。
④尊重的需要:它包括自尊和希望受到别人的尊重。
⑤自我实现的需要:人们追求实现自已的能力或潜能,并使之完善化的需要。
(二)马斯洛认为,这些需要之间的关系是:[i]这五笫需要都’是皤最基本的需要。
这些需要是天生的、与生俱来的,它们构成了不同的等级或水平,并成为激励和指引个体行为的力量。
[2]需要的层次越低,它的力量越强,潜力越大。
随着需要层次的上升,需要的力量相应减弱。
[3]在高级需要出现之前,必须先满足彳氐级需要。
只有在低级需要得到满足或部分得到满足以后,高级需要才有可能出现。
在人类的进化以及个体的发展中/氐级需要出现较早,而高级需要出现较晚。
[4]低级需要直接关系到个体的生存,因而也叫缺失性需要。
当这些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个体将出现直接的生命危机。
[5]高级需要不是维持个体生存所绝对必需的,但是高级需要与人的健康成长紧密联系,高级需要的满足可以使人健康、长寿、精力旺盛。
《普通心理学》第九章 动机

第二节 动机的种类
根据动机的性质,分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 性动机。
1 生理性动机
1 饥饿 ① 饥饿与体内平衡 饥饿是由于体内缺乏食物或营养引起的一
种不平衡的状态,表现为一定程度的紧张 不安,甚至是某种折磨和苦楚,从而形成 个体内在的紧张压力,并使个体产生求食 的活动。
外部奖励对内部动机的作用主要依赖于实际情 境中突出对个体的能力和自我价值的肯定。
总之,奖励具有控制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两方 面的作用。
该研究证明了外部奖励对内部动机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如
何给予奖励,即在给予外部奖励的实际情境中突出的那 一方面。
如果因事先告知可得到奖励而去参加某种活动,一旦不 给予奖励,人们就会不参加这种活动。如果当一个人作 出了成绩,为肯定其能力或品质方面而给予奖励,即对 能力或品质方面加以肯定,则能激起他再次作出这种良 好的行为。
2 社会性动机
4 交往动机
是在交往需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的 社会性动机。指个体愿意与他人接近、合作、 互惠,并发展友谊的动机。希望得到别人的关 心、友谊、支持与赞赏的内在动力。 交往动机对人完成工作的效率和同伴的选择 有影响。交往是人特有的需要。 交往动机的一个特殊表现形式是社会赞许动 机。
1 动机与行为
动机与行为关系的复杂性
同一行为可能有不同的动机。 相似或相同的动机可能引起不同的行为。 在同一个体身上,行为动机也可能多种
多样。
动机与行为效果的复杂性
行为效果主要指行为的社会效果。 一般情况下动机和效果是统一的,即好
的行为产生好的效果,坏的动机产生坏 的效果。 但二者之间也有不一致的情况。
大学普通心理学ppt教案_09需要和动机

主题:需要和动机教学目标:1. 理解需要和动机的基本概念。
2. 掌握需要和动机的类型及其在行为中的作用。
3. 分析需要和动机如何影响个体的心理和行为。
4. 能够运用需要和动机理论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对象:大学本科生教学资源:PPT课件、案例分析、讨论小组教学内容:第一课时一、引言- 介绍需要和动机在心理学中的重要性。
- 提出问题:什么是需要?什么是动机?它们是如何影响我们的行为的?二、需要1. 需要的定义:阐述需要是个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是推动个体行动的原始动力。
2. 需要的类型:- 生理需要:如饥饿、口渴、睡眠等。
- 安全需要:如身体安全、心理安全等。
- 社交需要:如归属感、爱、尊重等。
- 自我实现需要:实现个人潜能和自我价值的需要。
3. 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展示不同类型需要的体现。
三、动机1. 动机的定义:动机是个体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推动和维持其行为达到目标的内部动力。
2. 动机的类型:- 内部动机:源于个体的内在兴趣和满足感。
- 外部动机:源于外部奖励或惩罚。
- 驱力动机:由生理需要引发的动机。
- 诱因动机:由外部刺激引发的动机。
3. 案例分析:分析不同动机类型在行为中的作用。
四、需要与动机的关系- 需要是动机产生的基础,动机是满足需要的方式。
- 需要和动机相互影响,共同推动个体的行为。
第二课时一、需要和动机的理论1.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阐述需求从低到高的层次结构,以及如何影响个体的行为。
2.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解释工作满意度与工作不满意感的影响因素。
3. 阿德曼的成就动机理论:探讨个体在追求成就和避免失败方面的动机差异。
二、需要和动机的应用1. 教育领域:如何利用需要和动机理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
2. 职场管理:如何激发员工的内在动机,提高工作满意度。
3. 市场营销:如何通过了解消费者的需要和动机,制定有效的营销策略。
三、讨论与总结-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将需要和动机理论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考试-《普通心理学》-第九章动机

01动机的一般概念一、动机的含义及功能动机(名词解释):动机是由一种目标或对象所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动机是构成人类大部分行为的基础。
动机的功能(2005、2017简答):①激发功能②指向功能③维持和调节功能查找犯罪动机什么的,我最在行了二、需要需要: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是被有机体感受到的一定的生活和发展调节的必要性。
需要的结构:①莫瑞的需要理论(了解)主题统觉测验的理论基础——测量会讲到的内容②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2017简答)(了解,会做选择题)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三、动机和工作效率动机强度:动机是由需要和诱因共同组成的。
①动机的强度与目标的价值有关,目标对个体的意义越大,动机的力量就越强②个体对实现目标的概率的估计或期待也由重要意义。
当个人将目标看得十分重要,而且对实现目标的可能性估计得更大时,由目标激发的动机力量就越强。
耶基斯-多得森法则(2007、2015、2019简答):动机引发和维持活动,但是动机的强度与活动效率并不是完全正比关系。
每种活动都存在动机的最佳水平。
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的性质不同而不同。
02动机的认知理论一、期望理论期望理论将达到目标的期待作为行为的决定因素。
新行为主义者托尔曼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提出,行为的产生不是由于强化,而是由于个体对一个目标的期望,或是企图避开某些讨厌的东西。
托尔曼将期望定义为刺激与刺激的联系或反应和刺激的联系。
美国心理学家弗洛姆认为,个体从事某种行为的动力,取决于行为目标的价值即效价,以及他对达到该目标可能性的期望。
动机=效价*期望(0~1)二、归因理论海德:人会把行为的原因归结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
罗特:提出“控制点”概念,把人分为“内控型”和“外控型”维纳:把行为原因分为稳定和不稳定的。
三、自我决定理论提出者:美国心理学家德西和瑞安。
理论观点:1、强调自我在动机过程总的能动作用,认为自我决定是种涉及经验选择的人类机能品质,组成内在的动机。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第九章动机与意志

(3),在难度较大的任务中,较低的动机水平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二)需要
1.需要的含义: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它表现在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生活条件的一种稳定的要求,并成为有机体活动的源泉。
需要与动机的关系:均有指向性:需要是个体对某种客观事物的要求引起的,不指向任何事物的需要是不存在的;
3.动机的种类
(1),根据动机的性质:生理性动机与社会性动机(交往动机、成就动机、权力动机)
生理性动机有:饥饿、渴、性、睡眠。社会性动机有:兴趣、成就动机、权力动机、交往动机。
(2),根据学习在动机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分:原始动机和习得动机
(3),根据动机的意识水平分:有意识动机和无意识动机。
4意志的品质: a,独立性 b,果断性 级需要的区别,但并未把两者对立起来,认识到高级需要得到满足前,低级需要只要部分得到满足就可以了。同时个人对需要的追求也不同,有人对尊重的需要超过了归属和爱的需要。
以往的动机理论中,对动机持有较消极的看法,充斥的是本能、紧张、冲动等。Frued的心理分析针对的主要是精神病患者,而马斯洛注重的是社会中的正常人,其动机理论旨在帮助正常人发挥潜能,达到更完善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消除正常人的心理障碍。所以为心理治疗提供了需要的途径。
第九章 动机与意志
(一)动机概述
1.动机的含义:在目标或对象的引导下,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动机是一种内部心理过程,不能直接观察,但是可以通过任务选择、努力程度、活动的坚持性和言语表示等行为进行推断。动机必须有目标,目标引导个体行为的方向,并且提供原动力。动机要求活动,活动促使个体达到他们的目标。
申硕《普通心理学》第九章动机(一)

申硕《普通心理学》第九章动机(一)引言概述:本文是对申硕《普通心理学》第九章动机(一)的详细阐述。
动机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涉及到人类行为的驱动力和目标导向性。
本章主要介绍了动机的定义、分类以及与生理需求、心理需求和社会需求的关系。
正文:一、动机的定义1. 动机的概念:动机是指驱使个体行动的心理力量,它激发和维持人们追求目标的行为。
2. 本能与驱力:动机包括本能和驱力两个方面,本能是先天性的生物性需要,而驱力则是后天性的学习性需要。
3. 动机的特点:动机具有目标导向性、影响行为选择和行为强度,同时动机还受到内外部因素的影响。
二、动机的分类1. 生理需求动机:生理需求动机是人类基本生存和发展的需求,如饮食、睡眠和性行为等。
2. 心理需求动机:心理需求动机主要包括社会认同、安全感、成就感和个体发展等方面的需求。
3. 社会需求动机:社会需求动机是指个体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对动机的影响,如亲社会性、竞争性和归属感等。
4. 内外动机:内动机是指个体根据内在的兴趣和满足感产生的动机,而外动机则是受到外部奖励或惩罚条件的驱动。
5. 高层次动机:高层次动机是指个体更高级的心理需求,涉及到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的动机。
三、动机与生理需求的关系1. 生理需求与动机的联系:生理需求是动机的基础,当个体的生理需求得不到满足时,会产生相应的动机驱使行为。
2. 生理需求的层次: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生理需求位于需求层次的基础层次。
3. 生理需求的满足:个体通过满足生理需求来获取生理满足感,进而推动下一级的需求动机的产生。
四、动机与心理需求的关系1. 心理需求的定义:心理需求是个体对自我心理发展的需求,包括成就、认同、安全和个体发展等方面。
2. 动机与心理需求的共同性:动机和心理需求都是人类行为的驱动力,二者的产生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3. 动机对心理需求的影响:动机可以促使个体主动追求自我心理需求的满足,同时动机的强度也与心理满意度之间有关。
(完整版)《普通心理学-彭聃龄》知识要点

(完整版)《普通心理学-彭聃龄》知识要点-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普通心理学-彭聃龄版》知识要点第一章心理学概论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一门科学,主要研究个体心理的,包括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
也研究团体和社会心理。
2、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哪些方面1)心理学主要研究心理想象的一门科学,既研究动物的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
既研究个体心理也研究团体和社会心理。
2)人的个体心理现象的三个重要方面: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
3、心理与行为、意识与无意识的关系是什么?1)心理与行为:行为是有机体的反应系统。
它有一系列反应动作和活动构成。
行为不同于心理,但又和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
行为总是在一定的刺激下产生的,而且引起行为的刺激常常通过心理的中介而起作用。
不理解人的内部心理过程,就难以理解外部行为;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心理学研究的一条基本法则就是通过外部行为推测内部心理过程。
在这个意义上,心理学有时也叫做研究行为的科学。
2)意识与无意识:人的意识是由人的认知、情绪、情感、欲望等构成的一种丰富而稳定的内在世界,是人们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内部资源。
人不仅能意识到客体的事物,而且还具有自我意识。
低等动物没有自我意识,婴儿的自我意识也没有发展起来。
自我意识具有分析和评价自我的能力。
人的心理除意识外,还有无意识现象。
无意识是人们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
如,人在梦境中产生的心理现象主要就是无意识的。
人平常都是在意识的支配下工作、学习和生活。
只有精神错乱,大脑损伤的人病人,他们的行为才失去意识的控制,而完全为无意识的欲望所支配。
4、心理学要研究哪些问题?人的心理现象是非常复杂的,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进行研究。
但概括起来主要研究的问题是:1)心理过程;2)心理结构;3)心理的脑机制;4)心理现象的发生与发展;5)心理与环境。
普通心理学动机

• 他说“一位作曲家必须作曲,一位画家必须绘 画,一位诗人必须写诗,否则他始终无法安静。 一个人能够成为什么,他就必须成为什么,他 必须忠实于他自己的本性
精选ppt
20
需要的层次性
自我 实现 尊重需要
的需要由五个等级构成:
•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 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些都是人的基本需要, 是与生俱来的。
– 低级需要与高级需要的关系:
• 需要层次越低,力量越强。只有满足低级需要的 基础上,才出现高级需要。
• 高级需要与低级需要并非是对立的,低级需要部 分满足可产生高级需要。
动机:行为背后的秘密
精选ppt
1
人们为什么要……(蹦极)?
精选ppt
2
第一节 动机的一般概念
精选ppt
3
小张为什么这么努力学习?
• 有特殊兴趣? • 考好成绩,深造? • 获得奖学金? • 博得家长老师表扬奖励? • 赢得同伴认同赞许? • 提高就业竞争力? ……?
精选ppt
4
一、动机的涵义及其功能
精选ppt
25
三、动机与行为效率
• 动机与行为
– 同一行为可有不同动机;同一动机产生不 同行为。
– 同一个人行为动机多种;良好动机不一定 良好结果。
精选ppt
26
精选ppt
27
小白鼠按开关获得脑内电刺激的实 验
精选ppt
28
耶基斯—多德森定律
动机与工精作选pp效t 率的关系
29
• 主要观点:
精选ppt
6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精选pp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鱼,吾所欲也;熊掌亦吾所欲也,二 者不可得兼”。这反映的是( )。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以上皆非
2.学生既怕学习上的困难,又怕学习不好 受到处分。这反映的是( )。
❖ 他的需要发展模式与某些实际情况不相一致,例如,有些人虽然缺乏基 本需要的满足,但仍有所创造;有些人为了某种理想,可以牺牲自己的 一切;
❖ 需要层次理论依据观察和推理较多,缺乏实验依据和客观测量指标。
17
案例:她为什么会自杀?
初二学生刘佳前不久大量服安眠药中毒,多 亏医生抢救及时,才算保住了孩子的性命。孩子 一向身体健康,为何要大量偷服老人的安眠药? 刘佳服药前给爸爸、妈妈写下的一封信道出了其 中的原因。
社会性动机
兴趣:从事某种心理活动的心理倾向
爱好: 兴趣指向活动 直接兴趣 间接兴趣
成就动机的理论及应用
什么是成就动机?
成就动机指个体在完成某种任务时力图取 得成功的动机。它对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5
成就动机
期望价值理论,动机水平依赖于一个人 对目的的评价以及达到目的可能性的评 估。 阿特金森
指向功能
在动机的支配下,个体的行为总是指向特定的对象。动机不 一样,有机体活动的方向及所追求的目标也是不一样的。
维持和调整功能
当活动产生后,动机可以维持此活动,并及时调节着活动的 强度和持续时间。当活动指向于个体所追求的目标时,动机就 获得强化,活动就会持续下去。当活动偏离个体所追求目标时, 动机得不到强化,活动就会逐渐停止。
外部动机: 评价关注、承认关注、竞争关注 、对金钱、物质的关注,对他人指令的关注
我国: 追求胜任、外在报酬、他人评价、自我决定、
良好关系
50
组织行为
研究工作回家和管理方式如何影响员工的动 机、满意度和生产率。
1. 动机的激发
2. 提高满意度
3. 良好管理 开发人力资源
设定具体、有挑战性目标
第九章 动机
1
(一)动机概述
1、 什么是动机: to move
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 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是与一个人发 动、维持、抑制某种活动相关的心理倾向。
引起 支配 维持 生理和心理活动的内部过程
2
3 动机的功能
激发功能
人们的各种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所引起的。动机是引起 活动的原动力,它对活动起着激发功能。
❖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是一种比较完整的需要理论。它系统地探讨了需 要的实质、结构、发生、发展和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及需要和人的行 为之间的关系。
❖ 他看到了人与动物在需要方面是有区别是,低级需要是人与动物共有的, 而高级需要则是人所特有的。
❖ 他离开了人的社会历史条件,离开了人的社会实践,抽象地谈人性和人 性的自我实现,仍然是受本能论的影响。
人在同一时间内有很多需要,但其中必有主导性 需要,人的行为是由主导性需要所决定的;
人类的需要与个体的生长发展密切相关; 当一个层次的需要相对地满足之后,需要就会向
高一层次发展,但五种需要不可能完全满足,愈 到上层,满足的百分比愈少。 需要层次越低,力量越强。
16
对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评价
需 要
4
中国民谣中的“需要百态”
忙碌为充肚子饥,刚得饭饱又思衣。 恰的衣食两分足,家中缺少美貌妻。 家娶三妻和两妾,出门走路少马骑。 骡马成群任驱使,身无官职被人欺。 七品六品官太小,四品三品官亦低。 朝中一品当宰相,又想面南坐皇帝。
5
什么是需要? 需要有何特性? 需要的种类?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成功——外因——侥幸;
失败——内因——羞愧;
失败——外因——生气
42
稳定性: 成功——稳定——自豪; 成功——不稳定——侥幸 失败——稳定——绝望; 失败——不稳定——生气
可控性: 成功——可控——积极努力 成功——不可控——未必努力 失败——可控——继续努力 失败——不可控——习得无助感
43
大脑基底的脑下腺
性激素对性行为的发展是必 要的,但不能控制成熟后的 性行为。
雌激素不是妇女性驱力的唯 一决定因素。
31
性动力的先天后天因素
先天因素
很多动物有特定的求偶仪式 性激素的作用
组织效应:发育 激发效应:性活动与血液中的睾丸激素水平
后天因素
性行为方式不同 社会认可的性活动不同
他从成就动机中区分出两种不同的倾向:追 求成功的动机倾向与避免失败的动机倾向。
38
成败归因理论
归因:人们对他人或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行为)进 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推论其原因的过程。任何人 都有探索自己行为成败原因的倾向
归因影响个人期望的改变和情感反应(归因后果), 归因后果又影响后继的行为。于是归因就具有动机 功能。
成就动机
麦克兰德: 影响个体的活动 影响职业选择 影响因素: 家庭特点与生活方式: 独立、奖励 有利于成就的动机的形成
44
权利动机
某种支配和影响他人以及周围环境的内 在驱力
个人化权利动机 社会化权利动机
45
过度辩护效应:当人们认为自己的行为 是由于很强的外在原因引起时,他们会 低估内在动机对行为的影响程度。
40
成败的归因模式
维度 关系
因素
能力高低
稳定性
稳 定 不稳 定
√
内外在性
内在 外在
√
可控制性
可控 不可控
√
努力程度
√√
√
任务难度 √
√
√
运气好坏
√
√
√
身心状态
√√
√
外界环境
√
√
√
41
原因的稳定性影响对未来行动结果(成功与失败) 的预期。原因的部位(内外源)与可控性将响情 绪反应。
内外在性:成功——内因——自豪;
6
(一)什么是需要?
有机体内部的不平衡状态 个体对客观事物的要求引起 个体活动的基本动力
形成的基本条件:生理上或心理上 出现对某些必需因素的缺失或不足。
7
(二)需要的特性
对象性; 紧张性; 动力性; 周期性; 社会历史性 。
8
9
(三)需要的种类
❖ 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按需要的起源分) ❖ 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按需要所指向的对象分) ❖ 先天需要和后天需要(按需要的产生顺序分)
(二)冲突的种类
1、双趋冲突——一个人以同样强度的两 个动机追求同时并存的两个目的,但又 不能同时达到。这种从两所爱者或两趋 向中仅能择其一的矛盾心理状态,称为 双趋冲突。 例: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2、双避冲突——一个人同时遇到两种都 想躲避的威胁,而他又必须接受其一。 这种从两所恶者或两躲避者中必须选择 其一的困扰心理状态,称为双避冲突。
重视冲突的作用,成就动机与害怕失败 之间的冲突.
1.力求成功的意向 2.避免失败的意向
36
这两种力量的组合形成如下四种情况: 追求成功 避免失败 成就动机
高
低
高
高
高
中
低
低
中
低
高
低
成就动机的结构影响人们选择不同难度的任务: 求成型的人喜欢选择有50%把握、有一定风险的工作; 避败型的人倾向于回避有50%把握的工作。
46
交往动机
每个人都愿意归属于某个团体,喜欢与 人来往,希望得到关心、爱、支持合作 与赞赏。
47
学习动机
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 学习意向、愿望、兴趣
48
工作动机与组织行为
系列激发与工作绩效相关的行为,觉得 行为的形式、方向、强度和持续时间的 内部力量。
49
工作动机的结构
内部动机 :自我决定、胜任、任务卷入、好 奇心和兴趣
37
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
该理论认为,动机水平依赖于3大因素:一是成功诱因值 (Is),即对实现目标的价值判断;二是在某任务中成功的 可能性大小(Ps);三是成就需要,即主体追求成功的动 机强度(Ms)。这3个因素发生综合影响,其结果使个人接 近与成就有关的目标倾向(Ts)。
动机强度 = F(动机水平×期望×诱因)
精神需要是指个体精神文化方面的欲求, 如认识的需要、交往的需要、道德的需 要、劳动的需要、美的需要等等。
返回
12
(四)马斯洛需要层次论
自我实现 的需要
需成 要长
性
审美的需要
求知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 归属与爱的需要
要缺 失 性 需
安全需要
生理需要
13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自我实现:理想、抱负 尊重需要:名誉、权利、成就 归属和爱的需要:社交、爱、被爱 安全的需要:回避危险和恐惧等 生理的需要:空气、食物、水、性和睡眠等
性向
同性恋
Alfred Kindey et al(1948,1953)
37%男性,13%女性有同性恋行为 2-7%男性;1%的女性
1973年以前,APA认为同性恋是病。
童年时代的异性行为是预测指标
可能的原因 母亲应激说 遗传 精神分析(母亲强悍-男孩;与母亲关系不好-女孩) 发展说(与异性接触的机会)
例:不想学习又怕挂科。
3、趋避冲突——一个人对同一目的同时 产生两种动机:一方面好而趋之,另一 方面恶而避之。
例:想做好事又怕别人不理解。
4、多重趋避冲突——一个人面对两个或 两个以上的目的,而每一个目的又分别 具有趋避两方面的作用。对几个目的兼 具好恶的复杂矛盾心理状态。
单项选择题
10
生理需要是维持个体生存和种族延续所 需求的事物的反映。包括对饮食、休息、 运动、避痛、排泄、繁衍后代等的需要 ;
社会需要是维持社会生活所需求的事物 的反映,是与人的社会生活相联系的需 要。如交往、劳动、认识等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