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网络计划技术的大题答案
考试大整理网络计划技术的应用习题答案2篇

考试大整理网络方案技术的应用习题答案考试大整理网络方案技术的应用习题答案精选2篇〔一〕网络方案技术是现代工程管理领域中的一项重要工具,在管理和施行各种类型的工程时,网络方案技术可以帮助工程经理更好地掌握和控制工程进度,确保工程顺利完工。
而考试大整理网络方案技术的应用习题答案那么是对学生在掌握网络方案技术相关知识时进展练习和检验的重要手段,下面我们将对相关知识进展简单介绍并提供一些习题答案。
网络方案技术是一种重要的工程管理工具,它可以通过将工程中的所有活动编制成网络图,进一步计算出每个活动的最早开场时间、最早完成时间、最晚开场时间和最晚完成时间,以及整个工程的最早完成时间和最晚完成时间,从而帮助工程经理掌握工程的进度,并制定合理的工作方案和调整方案。
网络方案技术有着以下优势:1、可以明确所有关键途径和活动,帮助制定工作方案和调整方案。
3、提升了工程经理对工程进度的控制才能,减少工程延误。
4、可以对工程进展实时监控,帮助管理人员进展决策分析。
1、活动(Activity):工程的最根本单元,需要完成一定的工作,可以是一个可测的事件,工作单元或任务。
2、里程碑(Milestone):用于标识工程进度中重要的事件。
3、网络图(Network Diagram):用于描绘活动和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
4、逻辑关系(Logic Relationship):活动之间的依赖关系。
5、关键途径(Critical Path):在网络图中最长的途径,这个途径的活动是决定工程完成时间的关键。
6、浮动时(Free Float):对于特定活动,它可能提早或拖延而不影响工程完成时间。
7、总浮动( Total Float):对于特定活动,它可能提早或拖延一定时间而不影响工程完成时间。
请根据上表的数据,绘制出该工程的网络图,并计算出关键途径和最短完成时间。
答案:根据活动之间的依赖关系,我们可以绘制出该工程的网络图:A(4)B(3)D(4) C(2) E(3)G(4) F(2) I(3)H(2) J(1)通过计算每个活动的最早开场时间、最早完成时间、最晚开场时间和最晚完成时间,我们可以确定该工程的关键途径和最短完成时间:关键途径:A-B-D-G-H-J,总时长为4+3+4+4+2+1=18天。
计算机网络技术第5章习题参考答案

第5章习题参考答案1. 简答题⑴广域网中的计算机为什么采用层次结构方式进行编址?答:广域网中,分组往往要经过许多结点交换机的转发才能到达目的地。
每个结点交换机都有一个转发表,结点交换机根据转发表决定该如何转发分组,如果转发表中存放了到达每一主机的路由,显然广域网中的主机数越多,查找转发表就越浪费时间,为了减少查找转发表所花费的时间,广域网采用层次结构的地址。
把一个二进制数表示的主机地址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的二进制数表示该主机所连接的分组交换机的编号,是第一层地址;而后一部分的二进制数表示所连接的分组交换机的端口号,或主机的编号,是第二层地址。
这样转发表可简化为二部分内容:分组要发往的目的站的交换机号,以及下一跳交换机号。
⑵对突发式通信,应当选用什么样的网络服务方式?如果是虚电路服务,其结果将会如何?答:对突发式通信,应当选用数据报传送方式。
这种方式的好处至少有二:一是不用预先建立源、目的主机之间的联系,省去建立连接的时间,比较经济;二是各个分组自行选择路径,可灵活、迅速到达主机,通信链路出现局部故障也不影响数据通信,这对通信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场合--如军用通信中,显得非常重要。
但数据报传送方式存在分组无序到达、丢失、重复等问题,这也是在所难免的,因而数据报方式与面向连接的虚电路方式相比,通信质量要差一些,适合于小批量、短时间的突发式通信。
⑶静态路由选择方法有哪几种?各自有什么特点?答:固定路由算法:这种算法在每个结点上保存一张路由表,表明对每一个目的地址应当向哪条链路转发。
路由表制作成功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不随网络工作状态的变化而变化。
分散通信量法:这种分散通信量的方法,可平衡网内通信量,从而减少分组在结点缓冲区中的排队等待时间。
散射法:这种方法的最大好处是,绝对可靠,一定能够到达目的地,其中总有一条最佳路径;但它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当网络内通信量稍大时,大量的重复分组在网络中传输,会形成拥塞、导致网络不能正常工作。
中级经济师-建筑与房地产-强化练习题-第五章工程网络计划技术

中级经济师-建筑与房地产-强化练习题-第五章工程网络计划技术[单选题]1.下列不属于采用网络计划编制项目进度计划的优点主要为()。
A.比甘特横道计划更形象、直观B.各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明确(江南博哥)C.能通过参数计算找出关键工作D.便于对进度计划进行动态控制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工程网络计划技术特点和分类。
网络计划的不足是它不像甘特横道计划那样简单明了、形象直观。
[单选题]2.工程网络图分为单代号网络图和双代号网络图,是按照()依据划分。
A.计划目标B.表达形式C.工作搭接D.工作性质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工程网络计划技术特点和分类。
按网络计划表达形式划分,工程网络计划可分为双代号网络计划和单代号网络计划。
[单选题]3.某工程有3个施工过程,依次为:钢筋→模板→混凝土,划分为Ⅰ和Ⅱ施工段编制工程网络进度计划。
下列工作逻辑关系中,属于正确工艺关系的是()。
A.模板Ⅰ→混凝土ⅠB.模板Ⅰ→钢筋ⅠC.钢筋Ⅰ→钢筋ⅡD.模板Ⅰ→模板Ⅱ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工程网络计划中的逻辑关系。
工艺关系是指生产性工作之间由工艺过程决定的、非生产性工作之间由工作程序决定的先后顺序关系。
钢筋Ⅰ→模板Ⅰ→混凝土Ⅰ。
[单选题]4.双代号网络图中用实箭线表示的工作()。
A.既消耗时间,又消耗资源B.只消耗时间,不消耗资源C.不消耗时间,不消耗资源D.不消耗时间,只消耗资源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绘图规则。
双代号网络计划中,有时存在虚箭线(称之为虚工作),虚箭线既不消耗时间,也不消耗资源,主要用来表示相邻两项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
[单选题]5.在网络图中,相对于某工作而言,从该工作之后开始,顺箭头方向经过一系列箭线与节点到网络图终点节点的各条通路上的所有工作都称为该工作的()。
A.后续工作B.紧后工作C.先行工作D.紧前工作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工程网络计划中的逻辑关系。
第五节网络计划

TE(i1)=5
i1 a
TE(i2)=6
i2
3
b
4
TE(i3)=4 c
TE(j)=? d
j6
k
TE ( j) maxTE (i) t(i, j)
5 3 max6 4 10
i3
5
4 5
4、事项的最迟时间TL(j)
指以该事项结束的所有工序最迟必须完成时间。
计算方向:终点→始点
(1)TL(n)=完工期
j6 k
FF(i1, j) TES( j,k) TEF(i1, j) 1053 2
FF(i2, j) 1064 0 FF(i3, j) 1045 1
结论:若进入j结点的工序只有一个,则FF(i,j)=0
TES(i1,j)=5
i1 a
TES(i2,j)=6
i2
3
b
4
TES(i3,j)=4 c
i3 5
工序代号 a b c d e f g 紧前工序 - a a b b,c d,e d,e 工时4 2 3 2 3 3 5
d
f
b
2e
3g
a
2c
3e
5
4
3
3
bb
3
2
d 2
f
3
6
1
a
g 5
7
E
F
C
M AA
H
GG
B
L
I K
D
第二节 网络图与时间参数 一、路线与关键路线
1、路——从起点事项出发,顺着箭头所指方向,经过一系列 事项和箭线,连续不断地到达终点事项的一条有向 通路。
T L (j) T E (i) t(i,j)
网络计划技术习题(附参考答案)

、多选题:1、某分部工程双代号网络计划如下图所示,其作图错误包括(ACE )A.多个起点节点B.多个终点节点 C •节点编号有误D.存在循环回路E •有多余虚工作2、某分部工程双代号网络计划如下图所示,图中错误为(ABD )。
A ,多个起点节点 D.节点编号重复B .多个终点节点C .存在循环回路E .节点编号有误 3、( 04年考题)某分部工程双代号网络计划如下图所示,图中错误为( ABC )。
A .节点编号有误B .有多个终点节点C.存在循环回路D.工作代号重复 E .有多个起点节点4、(01年考题)某分部工程双代号网络计划如下图所示,其中图中错误包括(BCDE )。
间为7天。
工作M 有2项紧后工作,它们的最早开始时间分别为第 24天和第26天,则工作M 的总时差 和自由时差(C )天。
A .分别为4和3B .均为3C .分别为3和2D .均为2 3 •在某工程双代号网络计划中,工作 M 的最早开始时间为第 15天,其持续时间为7天。
该工作有两项紧后工作,它们的最早开始时间分别为第 27天和第30天,最迟开始时间分别为第 28天和第33天,则工作M 的总时差和自由时差( B )天。
A .均为5 B.分别为 6和5 C .均为6 D .分别为11和64 •在某工程双代号网络计划中,工作 N 的最早开始时间和最迟开始时间分别为第 20天和第25天,其持续时间为9天。
该工作有两项紧后工作, 它们的最早开始时间分别为第 32天和第34天,则工作N 的总时差和自由时差分别为 ( D )天。
A . 3 和 0B . 3 和 2C . 5 和 0 5•在工程网络计划中,判别关键工作的条件是该工作 A .结束与紧后工作开始之间的时距最小 BC.与其紧后工作之间的时间间隔为零D6 .在工程双代号网络计划中,某项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是指其 ( C ) oA .完成节点的最迟时间与工作自由时差之差B .开始节点的最早时间与工作自由时差之和 C.完成节点的最迟时间与工作总时差之差D.开始节点的最早时间与工作总时差之和7 .工程网络计划的计算工期应等于其所有结束工作 (B ) oA .最早完成时间的最小值B.最早完成时间的最大值A.有多个起点节点 D.工作代号重复E节点编号有误一、单选题:1、在工程网络计划中,如果某项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和最早完成时间分别为 3天和8天,则说明该工作实际上最早应从开工后A. 第3天上班时刻开始,B. 第3天上班时刻开始,C. 第4天上班时刻开始,D. 第4天上班时刻开始, ( C ) o第 8天下班时刻完成 第 9天下班时刻完成第 8天下班时刻完成 第 9天下班时刻完成2、在某工程网络计划中,工作M 的最早开始时间和最迟开始时间分别为第 15天和第18天,其持续时 D . 5 和 3 (D ) o.与其紧前工作之间的时间间隔为零.最迟开始时间与最早开始时间的差值最小LB •有多个终点节点C •存在循环回路C.最迟完成时间的最小值 D .最迟完成时间的最大值8•在网络计划中,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应为其所有紧后工作( D )。
《管理学》教材各章节课后测验题及答案 第五章 计划工作与计划实施

第五章计划工作与计划实施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计划内容的明确性,可以把计划分类为()。
A.战略性计划和战术性计划B.长期性计划和短期性计划C.程序性计划和非程序性计划D.指令性计划、具体计划和指导性计划2、计划工作是()。
A.高层管理部门所要从事的工作B.各级管理人员所要从事的工作C.计划职能部门的工作D.以上都不是3、某企业运用原有技术优势,开发了一种固定资产投资极大的新产品,投产后很畅销。
几家竞争对手看到该产品有巨大潜力,也纷纷跃跃欲试。
这时,有人从资料中发现该产品完全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加以合成,而投资仅为原来五分之一。
该企业顿时陷入手忙脚乱的境地。
计划过程分析,该企业最有可能在以下哪个环节上出了“毛病”?()。
A.寻找机会,确定目标B.确定前提条件C.确定备选方案,评价备选方案,确定最佳方案D.拟定主要计划,编制预算4、在管理的各项工作中,居于领先地位的工作是()。
A.组织工作B.控制工作C.指导与领导工作D.计划工作5、战略性计划是指应用于()。
A.部门B.整体组织C.员工D.企业高层管理者6、滚动计划法是一种()。
A.静态计划B.网络计划技术C.定期修订未来计划D.企业资源计划7、对于目标管理,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目标管理是一种管理制度或方法B.管理人员和工人进行自我指挥、自我控制C.管理人员和工人都由其上级来指挥和控制D.强调成果,注重目标的实现8、目标管理是美国管理学家()1954年提出的。
A.哈默B.法约尔C.彼得.德鲁克D.西蒙9、计划是()。
A.面向未来的B.现状的描述C. 决策的前提D. 过去的总结10、下列有关计划和决策的关系说法不正确的是()。
A.决策过程是计划的组织落实过程B.决策是计划的前提C.计划是决策的逻辑延续D.计划工作是对决策所确定的任务和目标提供一种合理的实现方法二、多项选择题1、计划的特征包括()。
A.目的性B.先行性C.系统性D.艺术性E.前瞻性2、计划的作用体现在()。
《网络安全技术》习题与答案

答:攻击者意图在两组合同中各选一份使得其杂凑值相同,既非 弱碰撞攻击也非强碰撞攻击,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一种形式。为 计算成功概率,先考虑 M 组中的一份合同均不与 M-组中任一份合 同杂凑值相同的概率:ρ1=(1-1/264)^232;其次,当 M 组中的任 一份合同都满足这一条件时,攻击者才会失败,对应概率为:ρ 2=ρ1^232=((1-1/264)^232)^232=(1-1/264)^264;最后,攻击者成功的 概率则为:ρ=1-ρ2=1-(1-1/264)^264。其中^表示乘方运算。
PDRR 模型在 P2DR 模型的基础上把恢复环节提到了和防护、检测、 响应等环节同等的高度,保护、检测、恢复、响应共同构成了完 整的安全体系。PDRR 也是基于时间的动态模型,其中,恢复环节 对于信息系统和业务活动的生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组织只有 建立并采用完善的恢复计划和机制,其信息系统才能在重大灾难 事件中尽快恢复并延续业务。
WPDRRC 模型全面涵盖了各个安全因素,突出了人、策略、管理的 重要性,反映了各个安全组件之间的内在联系。该模型主要由六 个元素构成:预警、保护、检测、响应、恢复、反击。
6. 试分析古典密码和现代密码的异同?
答:在 1949 年之前,是密码发展的第一阶段—古典密码体制。古 典密码体制是通过某种方式的文字置换和移位进行,这种置换或 移位一般是通过某种手工或机械变换方式进行转换,同时简单地 使用了数学运算。古典密码的安全性主要依赖对算法本身的保密, 密钥的地位和作用并不十分突出。虽然在古代加密方法中已体现 了密码学的若干要素,但它只是一门艺术,而不是一门科学。
4. 何谓业务填充技术?主要用途如何?
答:所谓的业务填充即使在业务闲时发送无用的随机数据,增加 攻击者通过通信流量获得信息的困难,是一种制造假的通信、产
计算机网络工程(第2版)课后答案

第1章习题及解答题目1. 举例说明把信息系统建立在计算机网络上已成为一种趋势,一种基本要求。
2. 如果要建设一个 MIS 系统,你希望获得什么样的系统平台服务?如果是远程教育系统呢?3. 系统集成不等于计算机网络工程,但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4. 在计算机网络发展的过程中, OSI 模型起到了什么作用?5. TCP/IP 模型中没有会话层和表示层,是 Internet 不需要这些层次提供的服务吗?如果不是, Internet 又如何得到这些服务?6. 选择题(1) 处于计算机信息系统结构最底层的是()。
(A) 系统平台 (B) 信息系统 (C) 传输平台 (D) 网络平台(2) 在基于网络的信息系统中,为了了解、维护和管理整个系统的运行,必须配置相应的软硬件进行()。
(A) 安全管理 (B) 系统管理 (C) 故障管理 (D) 配置管理(3) 系统集成是在()的指导下,提出系统的解决方案,将部件或子系统综合集成,形成一个满足设计要求的自治整体的过程。
(A) 系统规划学 (B) 系统集成学 (C) 系统工程学 (D) 系统配置学(4) 以下不属于系统集成任务的是()。
(A) 应用功能的集成 (B) 技术集成 (C) 支撑系统的集成 (D) 产品设计(5) 计算机网络工程就是使用()的方法,根据建设计算机网络的目标和网络设计原则将计算机网络的技术、功能、子系统集成在一起,为信息系统构建网络平台、传输平台和基本的网络应用服务。
(A) 网络集成 (B) 系统集成 (C) 产品管理 (D) 技术管理(6) ()是网络建设能否成功的关键性环节。
(A) 需求调查和分析 (B) 网络设计 (C) 网络测试 (D) 网络施工(7) 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A) 计算机网络是由多台独立的计算机和各类终端通过传输媒体连接起来相互交换数据信息的复杂系统,相互通信的计算机系统必须高度协调地工作。
(B)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从整体角度抽象地定义计算机网络的构成及各个网络部件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功能,给出协调工作的方法和计算机必须遵守的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