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版课后习题详解第章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11章 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第11章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1.排他性(excludability)答:排他性指一个人使用或消费一种产品或服务时可以阻止其他人使用或消费该种产品和服务的特性。
一种产品或服务具有排他性时,一个人使用或消费该产品或服务时可以阻止其他人使用或消费该种产品和服务。
排他性是区分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标准之一。
生产者的排他原则有效时,生产者能够限制那些不为这种物品支付的消费者使用这种商品,消费者的排他性有效时,消费者在消费一种物品时,其他人能够被排除在外。
在排他性原则失效的地方,就会出现没有付出代价,却可以享受物品效用的“免费搭便车”现象。
2.消费中的竞争性(rivalry in consumption)答:消费中的竞争性指一种产品或服务被一个人消费从而减少了其他人消费的特性。
如果某人已经使用了某个商品(如某一火车座位),其他人就不能再同时使用该商品,则这种商品就具有消费中的竞争性。
市场机制只有在具备排他性和竞争性两个特点的私人物品的场合才真正起作用,才有效率。
3.私人物品(private goods)答:私人物品指既有排他性又有竞争性的物品,是供个人单独消费的物品。
私人物品是那种可得数量将随任何人对它的消费或使用的增加而减少的物品,它具有两个特征:第一是竞争性,如果某人已消费了某种商品,则其他人就不能再消费该商品;第二是排他性,对商品支付价格的人才能消费商品,其他人则不能。
4.公共物品(public goods)(西北大学2003研;北京师范大学2007研;华南理工大学2010研)答: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相对应,指既无排他性又无竞争性的物品。
曼昆:《微观经济学》第十一章 公共物品和共有资源

第十一章公共物品和共有资源在本章中你将——了解公共物品和共有资源的定义考察为什么私人市场不能生产公共物品考虑我们经济中的一些重要的公共物品说明为什么公共物品的成本—收益分析既是必要的又是困难的考察为什么人们往往会过多的使用共有资源考虑我们经济中一些重要的共有资源一首老歌唱道:“生活中最美好的东西都是免费的。
”稍微思考一下就可以列出这首歌中所提到的物品的长长清单。
有一些东西是大自然提供的,比如,河流、山川、海岸、湖泊和海洋。
政府提供了另一些物品,比如,游览胜地、公园和节庆游行。
在每一种情况下,当人们选择享用这些物品的好处时,并不用花钱。
免费物品向经济分析提出了特殊的挑战。
在我们的经济中,大部分物品是在市场中配置的,买者为得到这些东西而付钱,卖者因提供这些东西而得到钱。
对这些物品来说,价格是引导买者与卖者决策的信号。
但是,当一些物品可以免费得到时,在正常情况下,经济中配置资源的市场力量就不存在了。
在本章中我们考察没有市场价格的物品所引起的问题。
我们的分析将要说明第一章中的经济学十大原理之一: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当一种物品没有价格时,私人市场不能保证该物品生产和消费的适当数量。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政策可以潜在地解决市场失灵,并增进经济福利。
不同类型的物品在提供人们需要的物品方面,市场如何完美地发挥作用呢?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取决于所涉及到的物品。
正如我们在第七章中所讨论的,我们可以依靠市场提供有效率的冰激凌卷数量;冰激凌蛋卷的价格调整使供求平衡,而且,这种均衡使生产者和消费者剩余之大化。
但是,正如我们在第十章所讨论的,我们不能依靠市场来阻止铝产品制造者污染我们呼吸的空气:一般情况下市场上的买者与卖者不考虑他们决策的外部效应。
因此,当物品是冰激凌时,市场完美地发挥作用,当物品是清新的空气时,市场的作用很糟。
在考虑经济中的各种物品时,根据两个特点来对物品分类是有用的。
◎物品有排他性吗?可以阻止人们使用这些物品吗?◎物品有竞争性吗?一个人使用这种物品减少了其他人对该物品的享用吗?图11-l用这两个特点把物品分为四类:1.私人物品既有排他性又有竞争性。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圣才出品】

第11章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11.1复习笔记1.物品的分类排他性指一个人使用或消费一种物品时可以阻止其他人使用或消费该种物品的特性;竞争性指一个人使用或消费一种物品时,就减少了其他人使用或消费该种物品的机会。
根据这两个特点可以把物品分为四类:(1)私人物品:既有排他性又有竞争性。
例如,考虑一个冰淇淋蛋卷。
一个冰淇淋蛋卷之所以有排他性,是因为可以阻止别人吃冰淇淋——你只要不把冰淇淋蛋卷给别人就行了。
一个冰淇淋蛋卷之所以有竞争性,是因为如果一个人吃了一个冰淇淋蛋卷,另一个人就不能吃同一个冰淇淋蛋卷。
经济中大多数物品都是像冰淇淋蛋卷这样的私人物品。
(2)公共物品:既无排他性又无竞争性。
这就是说,不能排除人们使用一种公共物品,而且,一个人享用一种公共物品并不减少另一个人对它的享用。
例如,国防是一种公共物品。
一旦要保卫国家免受外国入侵,就不可能排除任何一个人享有这种国防的好处。
而且,当一个人享受国防的好处时,他并不减少其他任何一个人的好处。
(3)公共资源:有竞争性但无排他性。
例如,海洋中的鱼是一种竞争性物品:当一个人捕到鱼时,留给其他人捕的鱼就少了。
但这些鱼并不是排他性物品,因为几乎不可能对渔民所捕到的鱼收费。
(4)俱乐部物品:有排他性但无竞争性。
例如,考虑一个小镇中的消防。
要排除享用这种物品是容易的:消防部门只要袖手旁观,让房子烧下去就行了。
但消防并没有竞争性。
消防队员大部分时间在等待发生火灾,因此多保护一所房子并不会减少其他人可以得到的保护。
换句话说,一旦该镇为消防部门付了钱,多保护一所房子的额外成本是微不足道的。
2.公共物品(1)搭便车者问题由于公共物品没有排他性,就会出现搭便车者问题,即人们得到一种物品的利益但并不为此支付。
搭便车者问题排除了私人市场提供公共物品的情况,政府只能通过征税的方式来支付公共物品的成本,使人人都可以获得享用该物品的收益。
(2)成本—收益分析公共物品的成本—收益分析是通过分析社会提供公共物品的成本与收益,从而确定是否提供该物品的一种研究方法。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第11章 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第11章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复习笔记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不同类型的物品1.相关概念:(1)排他性:一种物品具有的可以阻止一个人使用该物品的特性。
(2)消费者的竞争性:一个人使用一种物品将减少其他人对该物品的使用的特性。
(3)私人物品(private goods):消费中既有排他性又有竞争性的物品。
(4)公共资源:有竞争性但无排他性的物品。
(5)公共物品:既无排他性又无竞争性的物品。
(6)自然垄断:当一种物品在消费中有排他性但没有竞争性时,就是自然垄断的物品。
2.四种类型的物品根据物品的排他性和消费竞争性可以将物品分为四种类型,如图11-1所示。
物品在消费中有没有排他性或竞争性往往是一个程度问题,有时候界限模糊,难以区分。
图11-1 四种类型的物品二、公共物品1.搭便车者问题搭便车者:得到一种物品的利益但避开为此付费的人。
由于公共物品没有排他性,搭便车者问题的存在就使私人市场无法提供公共物品。
但是,政府可以潜在地解决这个问题。
如果政府确信一种公共物品的总利益大于成本,它就可以提供该公共物品,并用税收收入对其进行支付,从而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变好。
2.一些重要的公共物品考虑三种重要的公共物品:国防、基础研究、反贫困。
(1)国防国防既无排他性,也无竞争性。
国防是政府应该提供的公共物品。
(2)基础研究基础研究可以通过研究创造出知识。
知识可区分为一般性知识与特定知识:①特定技术知识可以申请专利,专利使发明者创造的知识具有了排他性,这将激励企业拿出资金用于新产品开发的研究中,以便获得专利并出售;②一般性知识是公共物品,既无排他性,也无竞争性,企业往往搭一般知识的便车,很少在上面投资。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十一章-公共物品与公共资源

Common Resources
Common resources 在消费中有 竞争性,一个人使用公共资源 就减少了其他人对它的享用。
公地悲剧
公地悲剧( Tragedy of the Commons) 用一个寓言说明了一个普通的道理:当 一个人使用公共资源时,他或她就减少 了其他人对该资源的享用。因此:
Yes
消费的竞争性?
Yes
No
Private Goods
• 冰- 淇淋蛋卷 • 衣服
• 拥挤的收费道路
Natural Monopolies
•
消防
• 有线电视
• 不拥挤的收费道路
产权的排他性?
No
Common Resources Public Goods
• 海洋中的鱼
• 国防
•
环境
• 知识
• 拥挤的不收费道路 • 不拥护的不收费道路
Types of Goods
Private Goods
既有竞争性又有排他性.
Public Goods
既没有竞争性,又没有排他性.
Types of Goods
Common Resources
有竞争性,但没有排他性.
Natural Monopolies
有排他性,但没有竞争性.
Types of Goods
一些重要的公共物品
国防 基础研究 反贫困
灯塔是公共物品吗?
成本收益分析
为了决策是否提供一项公共物品,就需要 比较所有使用该物品的人所得到的总收益 与提供该物品并维持其使用的成本。 成本收益分析需要估算公共物品的社会成 本与社会收益。
Cost-Benefit Analysis
估算某公共物品的社会成本与社会收益 是非常困难的:
曼昆经济学原理11章--15章课后答案

第十一章公共物品和共有资源复习题1.解释一种物品有“排他性”的含义。
解释一种物品有“竞争性”的含义。
比萨饼有排他性吗?有竞争性吗?答:一种物品具有“排他性”是指可以阻止一个人使用一种物品时该物品的特性。
一种物品有竞争性是指一个人使用一种物品减少其他人使用该物品的特性。
比萨饼有排他性,只要不卖给某人比萨饼就可以阻止他使用。
比萨饼也有竞争性,一个人多吃一块比萨饼,会使其他人少享受一块。
2.给公共物品下定义并举出一个例子。
私人市场本身能提供这种物品吗?并解释之。
答:公共物品是既无排他性又无竞争性的物品,私人市场本身不能提供这种物品。
公共物品没有排他性,因此,无法对公共物品的使用者收费,在私人提供这种物品时就存在搭便车的激励,从而使私人提供者无利可图。
3.什么是公共物品的成本一收益分析?为什么它是重要的?进行这种分析困难吗?答:公共物品的成本一收益分析是提供一种公共物品的社会成本和社会收益比较的研究。
只有比较提供一种公共物品的成本与收益,政府才能决定是否值得提供这种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的成本一收益分析是一项艰苦的工作。
因为所有的人都可以免费使用一种公共物品,没有判断这种公共物品价值的价格。
简单地问人们,他们对一种公共物品的评价是多少是不可靠的。
那些受益于该公共物品的人有夸大他们的利益的激励。
那些受害于该公共物品的人有夸大他们成本的激励。
4.给共有资源下定义并举出一个例子。
没有政府干预,人们使用这种物品会太多还是太少?为什么?答:共有资源是有竞争性但无排他性的物品。
没有政府干预,人们使用这种物品会太多。
因为不能向使用共有资源的人收费,而且,一个人对共有资源的使用会减少其他人的使用,所以,共有资源往往被过度使用。
问题与应用1.本书认为公共物品和共有资源都涉及外部性。
A.与公共物品相关的外部性一般是正的还是负的?用例子来回答。
自由市场的公共物品量一般是大于还是小于有效率的数量?答:与公共物品相关的外部性一般是负的。
《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11章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

《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11章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第11章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课后习题详解一、概念题1.排他性(excludability)答:排他性指一个人使用或消费一种产品或服务时可以阻止其他人使用或消费该种产品和服务的特性。
一种产品或服务具有排他性时,一个人使用或消费该产品或服务时可以阻止其他人使用或消费该种产品和服务。
排他性是区分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标准之一。
生产者的排他原则有效时,生产者能够限制那些不为这种物品支付的消费者使用这种商品,消费者的排他性有效时,消费者在消费一种物品时,其他人能够被排除在外。
在排他性原则失效的地方,就会出现没有付出代价,却可以享受物品效用的“免费搭便车”现象。
2.消费中的竞争性(rivalry in consumption)答:消费中的竞争性指一种产品或服务被一个人消费从而减少了其他人消费的特性。
如果某人已经使用了某个商品(如某一火车座位),其他人就不能再同时使用该商品,则这种商品就具有消费中的竞争性。
市场机制只有在具备排他性和竞争性两个特点的私人物品的场合才真正起作用,才有效率。
3.私人物品(private goods)答:私人物品指既有排他性又有竞争性的物品,是供个人单独消费的物品。
私人物品是那种可得数量将随任何人对它的消费或使用的增加而减少的物品,它具有两个特征:第一是竞争性,如果某人已消费了某种商品,则其他人就不能再消费该商品;第二是排他性,对商品支付价格的人才能消费商品,其他人则不能。
4.公共物品(public goods)(西北大学2003研;北京师范大学2007研;华南理工大学2010研)答: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相对应,指既无排他性又无竞争性的物品。
一种公共物品可以同时供一个以上的人消费,任何一个人对某种公共物品的消费,都不排斥其他人对这种物品的消费,也不会减少其他人由此而获得的满足。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部分)第11章公共物品与公共资源

3 自由骑车
一座城市的自行车道是一 个非排斥公共财产的很好 的例子。
公共资源的管理与可持续利用
管理
公共资源需要能够维系和调节,以避免过度使用或 浪费。
可持续利用
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强调在满足当今需求的同时保护 资源以满足未来的需求。
公共物品与公共资源的经济分析
1
市场失灵
由于公共物品的特殊性质和社会成本的高昂,使市场无法提供公共物品。
公共资源的特点和定义
非排斥性
不能排除任何人使用的资源。
有限性
不可能在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中解 决资源的使用问题。
有竞争性
有多方面的可能性使用冲突,通 常由许多协作决定使用策略。
公共物品的提供与非私人利益
1 政府供给
政府需要保证公共物品的 供给,以避非排斥性质,每 个人的使用都不会排挤他 人的使用,享受到的利益 普惠于整个社会。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部 分)第11章公共物品与公 共资源
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的理解和定义,以及它们在任何经济体系中所起的作用。
公共物品的特点和定义
非竞争性
一个人的使用并不会影响另一个人的使用。
非私有
无法私有化、产权化。
非排斥性
不可能排除某些人无法使用。
供给难度大
由于非排斥性产生的自由使用,使供给易受到挤 压。
2
交易费用
由于公共物品没有产权,缺乏交易费用的清晰定义,想要提供公共物品面临很大的交易成 本。。
3
公共物品如何受益
由于公共物品的非排斥性,使得它们很可能同时被私人和政府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版)课后习题详解(第章--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作者: ————————————————————————————————日期:ﻩ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第11章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1.排他性(excludability)答:排他性指一个人使用或消费一种产品或服务时可以阻止其他人使用或消费该种产品和服务的特性。
一种产品或服务具有排他性时,一个人使用或消费该产品或服务时可以阻止其他人使用或消费该种产品和服务。
排他性是区分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标准之一。
生产者的排他原则有效时,生产者能够限制那些不为这种物品支付的消费者使用这种商品,消费者的排他性有效时,消费者在消费一种物品时,其他人能够被排除在外。
在排他性原则失效的地方,就会出现没有付出代价,却可以享受物品效用的“免费搭便车”现象。
2.消费中的竞争性(rivalry in consumption)答:消费中的竞争性指一种产品或服务被一个人消费从而减少了其他人消费的特性。
如果某人已经使用了某个商品(如某一火车座位),其他人就不能再同时使用该商品,则这种商品就具有消费中的竞争性。
市场机制只有在具备排他性和竞争性两个特点的私人物品的场合才真正起作用,才有效率。
3.私人物品(private goods)答:私人物品指既有排他性又有竞争性的物品,是供个人单独消费的物品。
私人物品是那种可得数量将随任何人对它的消费或使用的增加而减少的物品,它具有两个特征:第一是竞争性,如果某人已消费了某种商品,则其他人就不能再消费该商品;第二是排他性,对商品支付价格的人才能消费商品,其他人则不能。
4.公共物品(publicgoods)(西北大学2003研;北京师范大学2007研;华南理工大学2010研)答: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相对应,指既无排他性又无竞争性的物品。
一种公共物品可以同时供一个以上的人消费,任何一个人对某种公共物品的消费,都不排斥其他人对这种物品的消费,也不会减少其他人由此而获得的满足。
公共物品具有四个特性:①非排他性。
一种公共物品可以同时供一个以上的人消费,任何人对某种公共物品的消费,都不排斥其他人对这种物品的消费,也不会减少其他人由此而获得的满足。
②自动性。
公共物品是自动地提供给所有社会成员的,不论你是否愿意。
③无偿性。
消费者消费这种物品可以不支付费用,或者以远低于其边际效用或边际成本决定的价格来付价钱。
④非竞争性。
公共物品是提供给一切消费者的,无法在消费者之间进行分割。
5.公共资源(common resources)答:公共资源指有竞争性但无排他性的物品。
公共资源有着如下两个特征:一是资源的稀缺性,二是其使用上不受限制。
由于使用上不受限制,没有人对新使用者造成的外部效应负责,使得公共资源的使用所带来的社会收益小于个人收益,进而造成公有资源的过度使用,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公共资源问题。
其产生的根源在于产权归属不够明确。
公共资源与公共物品一样,也没有排他性,想使用公有资源的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免费使用。
但是,公共资源具有竞争性,一个人使用公共资源减少了其他人对它的享用。
例如,海洋中的鱼是一种竞争性物品:当一个人捕到鱼时,留给其他人捕的鱼就少了。
但这些鱼并不是排他性物品,由于海洋浩瀚无边,对渔民所捕到的鱼收费是困难的。
6.俱乐部物品答:俱乐部物品是指那些受益人相对固定的、通过俱乐部形式组织起来的利益共同体所提供的俱乐部公益性物品。
俱乐部物品是介于纯私人物品和纯公共物品之间的产品或服务,具有排他性但没有消费中的竞争性。
由于这类公共物品的消费者相对集中,且受益人相对固定,因此,将这些受益人通过俱乐部形式(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农村合作社、经济协作组织、民间社团、待业组织等)组织起来,俱乐部内部所有成员共享俱乐部产品并分摊投入成本费用,是科学可行的。
7.搭便车者(free rider)(北京师范大学2004研;深圳大学2011研)答:搭便车者指得到一种物品的利益但并不为此支付的人,即不为产品支付费用却同样享受这种产品的消费者。
公共物品经常出现有免费搭便车问题,免费搭便车者常会隐瞒自己对某种公共物品例如国防、公路等的真实需求,从而导致市场难以有效地提供公共物品,通常是供给量不足。
因此,提供有效数量的公共物品大多通过市场以外的其他方式,例如通过成本—收益分析,由国家来提供有效数量的公共物品。
8.成本—收益分析(cost benefit analysis)答:成本—收益分析指比较提供一种公共物品的社会成本与收益的研究。
成本—收益分析是用来评估经济项目或非经济项目的。
它首先估计一个项目所需花费的成本以及它所可能带来的收益,然后把二者加以比较,最后根据比较的结果决定该项目是否值得投资生产。
公共物品也可以看成是一个项目,并运用成本—收益分析方法来加以讨论。
如果评估的结果是该公共物品的收益大于或至少等于其成本,则它就值得生产,否则便不值得。
9.公地悲剧(Tragedy of the Commons)(北京师范大学2005、2009研;西北大学2008研)答:公地悲剧是说明从整个社会的角度看为什么公共资源的使用大于合意的水平的一个寓言。
1968年,美国经济学家G·哈丁提出“公地悲剧”,即“公用权悲剧”概念,哈丁把公共财产比作公有草地,谁都可以在草地上放牧,每一位牧民为了从放牧中取得更多的好处,按照费用最少、效益最大的原则,总是力图增加畜群的数量,但是谁也不进行草地建设的投资。
这样,随着畜群增加,草原的质量急剧下降,最后草场完全退化,不能再放牧牛羊。
这就是草地公用权的悲剧。
每个人追求自己最大的个人利益,但是最后的结果,是不可避免地导致所有人的利益的毁灭。
公地悲剧是说明公共资源被过度使用的范例。
当一个人用公共资源时,他减少了其他人对这种资源的享用。
由于这种负外部性,公共资源往往被过度使用。
政府可以通过管制或税收减少公共资源的使用来解决这个问题。
此外,政府有时也可以把公共资源变为私人物品。
二、复习题1.解释一种物品有“排他性”的含义。
解释一种物品有“消费中的竞争性”的含义。
一块比萨饼是否有排他性?是否有消费中的竞争性?答:(1)“排他性”指一种物品具有的可以阻止一个人使用该物品的特性。
当一种产品或服务者具有排他性,一个人使用或消费该产品或服务时就可以阻止其他人使用或消费该种产品和服务。
一种物品有“消费中的竞争性”是指一个人使用或消费该物品时,就减少了其他人使用或消费该物品的机会的特性。
如果某人已经使用了某个商品(如某一火车座位),则其他人就不能再同时使用该商品,那么这种商品就具有竞争性。
(2)比萨饼既具有排他性又具有消费中的竞争性。
比萨饼具有排他性是因为比萨饼生产者可以限制那些不为比萨饼支付的消费者享用比萨饼。
比萨饼具有消费中的竞争性是因为一个消费者购买享用了它,其他消费者就不可以再消费这个比萨饼。
2.给公共物品下定义并举出一个例子。
私人市场本身能提供这种物品吗?解释原因。
答:(1)公共物品的含义及例子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相对应,指既无排他性又无竞争性的物品。
一种公共物品可以同时供一个以上的人消费,任何一个人对某种公共物品的消费,都不排斥其他人对这种物品的消费,也不会减少其他人由此而获得的满足。
例如,国防是一种公共物品。
一旦要保卫国家免受外国入侵,就不可能排除任何一个人享有这种国防的好处。
而且,当一个人享受国防的好处时,他并不减少其他任何一个人的好处。
(2)私人市场本身不能提供公共物品,原因如下:①公共物品常出现免费搭便车问题。
免费搭便车者常会隐瞒自己对某种公共物品例如国防、道路等的真实需求,从而导致市场难以有效地提供公共物品,通常是供给量不足。
因此,提供有效数量的公共物品大多通过市场以外的其他方式,例如通过成本—收益分析,由国家来实现。
②公共物品使用之所以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是因为公共物品在生产上具有不可分性,如国防、警务等提供的服务,它不可能像面包、衣服那样可分割为许多细小单位,而只能作为一个整体供全体社会成员使用。
当物品可以像私人物品那样细分时,消费者就可按一定价格购买自己所需要的一定数量独自享用,排斥他人分享。
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对物品的偏好程度可通过愿意支付的价格来表现,使自己的消费达到最大满足,从而市场价格可对资源配置起到支配作用。
公共物品由于不能细分,因而人们对公共物品的消费不能由市场价格来决定,价格机制无法将社会对公共物品的供需情况如实反映出来。
这样,公共物品就只能由政府根据社会成员的共同需要来提供。
如果要人们根据价格所表现的偏好来生产这些物品,则谁都不愿意表露自己的偏好,只希望别人来生产这些物品,自己则坐享其成,这样,公共物品就无法生产出来了。
因此,在公共物品生产上,私人市场本身不能提供这种物品,即市场是失灵的。
3.什么是公共物品的成本—收益分析?为什么它很重要?为什么进行这种分析很困难?答:(1)公共物品的成本—收益分析是通过分析社会提供公共物品的成本与收益,从而确定是否提供该物品的一种研究方法。
(2)公共物品的成本—收益分析非常重要,因为政府需要估计提供一种公共物品的收益和成本,然后把二者加以比较,最后根据比较的结果决定是否提供该物品。
如果评估的结果是该公共物品的收益大于或至少等于其成本,则它就值得生产,否则便不值得。
(3)进行这种分析非常困难,因为所有的人都可以免费使用一种公共物品,没有判断这种公共物品价值的价格。
人们对一种公共物品的评价依赖于他们所面临的激励,那些受益于该公共物品的人有夸大他们的利益的激励,而那些受害于该公共物品的人有夸大他们成本的激励。
4.给公共资源下定义并举出一个例子。
如果没有政府干预,人们对这种物品的使用会太多还是太少?为什么?答:(1)公共资源的含义和例子公共资源指有竞争性但无排他性的物品。
公共资源有着如下两个特征:一是资源的稀缺性,二是其使用上不受限制。
由于使用上不受限制,没有人对新使用者造成的外部效应负责,使得公共资源的使用所带来的社会收益小于个人收益,进而造成公有资源的过度使用,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公共资源问题。
例如,海洋中的鱼是一种竞争性物品:当一个人捕到鱼时,留给其他人捕的鱼就少了。
但这些鱼并不是排他性物品,因为几乎不可能对渔民所捕到的鱼收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