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精神、起居养生法

合集下载

四季起居养生

四季起居养生

四季起居养生四季起居养生法,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遵循传统的养生原则而合理地安排起居,从而达到健康长寿的方法。

下面店铺给大家介绍四季起居养生的方法,快来看看吧!四季起居养生的方法春季人体的阳气开始趋向于表,皮肤逐渐舒展,肌表气血供应增多而肢体反觉困倦,有“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之说,往往日高三丈,睡意未消,然而,睡懒觉不利于阳气生发,因此,在起居方面要求早起,免冠披发,松缓衣带,舒展形体,在庭院或场地信步慢行,克服情志的倦懒思眠,以助阳气生发。

春季气候变化较大,极易出现乍暖乍寒的情况,加之人体开始遍得疏松,对寒邪的抵抗能力有所减弱,所以,春天不宜顿去棉衣,特别是年老体弱者,减脱冬装尤宜谨慎,不可骤减。

夏季作息,宜晚些入睡,早些起床,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

夏日炎热,亦受风寒湿邪侵入,睡眠时不宜用扇类送风,更不宜夜晚露宿,也不宜室内外温差过大,纳凉时不要在房檐下、过道里,且应关门窗之缝隙,可在树荫下、水亭中、凉台上纳凉,但不要时间过长,以防贼风入中得阴暑症。

秋季,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养收敛,起居作息要相应调整。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

早卧以顺应阳气之收,早起使肺气得以舒展,且防收之太过,初秋,暑热未尽,凉风时至,天气变化无常,即使在同一地区也会有“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情况。

因此应多准备几件秋装,做到酌情增减。

不宜一下子着衣太多,否则易削弱机体对气候转冷的适应能力,容易受凉感冒。

深秋时节,风大转凉,应及时增加衣服。

而在寒冷的冬季里,不应当扰动阳气,破坏阴成形大于阳气的生理比值。

因此要早睡早起,日出而作,以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以利阳气潜藏,阴精积蓄。

至于防寒保暖,也必须根据“无扰乎阳”的养藏原则,做到恰如其分。

说明冬季节制房事,养藏保精,对于预防春季温病,具有重要意义。

中医睡眠养生的方法一、中医睡眠理论1.昼夜阴阳消长与睡眠中医学认为天体的运行、阴阳的变化促成了昼夜的交替,昼为阳,夜为阴,人体应与昼夜阴阳消长的规律相适应。

起居养生法

起居养生法

龙源期刊网
起居养生法
作者:张国玺
来源:《保健与生活》2010年第11期
起居养生法,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遵循养生原则而合理地安排起居,从而达到健康长寿的方法。

起居养生法包含居室结构、居室环境和气候、起居有常、饮食有节等方面。

起居有常
起居有常,是指在日常生活中的作息要顺应自然界的昼夜晨昏和春夏秋冬的变化规律,并要持之以恒。

传统养生学认为“精、气、神”为人生三宝,神为生命的主宰,能够反映人体的脏腑功能和体现生命的活力,故有“得神者昌,失神者亡”之说。

起居有常,作息合理,就能够使人精力充沛,面色红润,目光炯炯,神采奕奕。

长期起居无常、作息失度,会使人精神委靡,而色萎黄,目光呆滞无神。

一日的起居有常:是指人体应按照“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原则安排每天的作息时间。

中医认为,一日之内随着昼夜晨昏阴阳消长的变化,人体的阴阳气血也进行相应的调节而与之相适应:人体的阳气在白天运行于外,推动着人体的脏腑组织器官进行各种功能活动,所以白天是学习或工作的最佳时机。

夜晚人体的阳气内敛而趋向于里,则有利于机体休息以便恢复精力。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人体内的生物钟与自然界的昼夜规律相符,按照生物钟的规律作息,有利于机体健康。

一年的起居有常:是指人体应按照春夏秋冬四季变化的规律对每天的作息时间进行适当的调整。

一年四季具有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特点,人体也相应具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变化。

四季的作息时间应有所不同,“春夏养阳”宜晚睡早起,而“秋冬养阴”则应“早卧早起”或“早卧晚起”。

每个人应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对作息时间进行适当调整。

饮食有节。

中医保健技能 精神起居养生保健技术精神情志养生保健技能护理课件

中医保健技能 精神起居养生保健技术精神情志养生保健技能护理课件

护理沟通技能的技巧
02
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如倾听、表达、非语言沟通等,提高沟
通效果。
护理沟通技能的实践
03
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沟通技巧,与患者及其家属建立良好的沟通
机制,提高患者满意度。
中医保健技能的应用与推 广
中医保健技能在家庭中的应用
家庭是中医保健技能的重要应用场景, 通过掌握中医保健技能,家庭成员可 以更好地照顾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加强宣传和推 广力度。
推广和普及中医保健技能需要多 方面的努力,包括制定相关政策、 加强教育培训、开展科学研究等。
中医保健技能的推广与普及需要 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互联 网、移动应用等,将中医保健技
能传播到更广泛的受众中。
THANKS
音乐疗法
总结词
利用音乐来调节情绪和心理状态
详细描述
音乐疗法是一种通过音乐来调节人的情绪和 心理状态的方法。不同的音乐可以产生不同 的情绪和心理反应,如轻松的音乐可以使人 放松,激昂的音乐可以激发人的活力。通过 选择适当的音乐,可以改善人的心理状态, 缓解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气功疗法
要点一
总结词
预防疾病
中医保健注重预防,通过调理 身体、增强体质,降低患病风
险,节约医疗资源。
促进康复
对于已患病者,中医保健有助 于减轻症状、促进康复,提高 生活质量。
延长寿命
科学合理的中医保健能够延长 寿命,提高生命质量。
传承文化
中医保健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 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和 发展中医保健有助于弘扬民族
家庭成员可以互相学习、交流中医保 健技能,共同提高家庭健康水平。
中医保健技能在家庭中的应用包括饮 食调理、穴位按摩、拔罐、艾灸等, 这些方法简单易行,适合家庭日常保 健。

精神养生法有哪些

精神养生法有哪些

精神养生法又称精神进补法,是一种通过净化人的精神世界、节制贪欲、调节情绪,使人的心态平和、乐观、开朗、豁达,从而达到心身健康、延年益寿目的的养生方法。

精神养生法主要包括神志养生和情志养生两个方面的内容。

1. 神志养生法传统医学中所称的“神志”,主要指人的精神、意识及思维活动。

神志养生就是通过内心世界的自我调节,排除贪念,保持平和心态,从而获得健康长寿的方法。

它包括以下几点:(1)少私寡欲就是指对自己的私心和贪欲要进行自我克制和清除。

(2)知足常乐就是指对自己所处的生活与工作环境要有充分的满足感(3)心胸豁达就是指性格开朗,心胸坦荡,气量大。

(4)“多行善事”就是要多做助人为乐的好事,并从中体验人生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2.情志养生传统医学所称的“情志”,是指人对外界客观事物的'刺激所做出的情绪方面的反应,并将其概括为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

情志养生主要是通过对客观环境或事物情绪反应的自我调节,来转变人的思维方式,调节人的情绪状态,从而达到心身健康的方法。

调节人的情绪状态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戒骄戒躁就是要注意避免自己的骄傲与急躁情绪,保持心态平和。

(2)善调情绪就是要善于化解不良情绪,使自己的心情达到最佳状态。

(3)免生“三气”就是指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生闲气、怨气和闷气。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精神养生的关键就是要学会追求幸福。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幸福,但什么是幸福,则每个人的理解各有不相同。

有人说“幸福是一种感觉,一种体验,一种个人情感上的主观印象”。

幸福没有统一的标准,没有统一的模式,也不是客观条件所能决定的东西,而是要靠自己的主观上去感受、去体验。

美国著名企业家和教育家卡耐基说:“思想的运用和思想的本身,就能把地狱造成天堂,把天堂造成地狱。

”所以,要学会运用自己的思想去营造幸福,营造一片属于自己的晴朗天空。

中医养生与保健46630

中医养生与保健46630

《中医养生与保健》—-这门课之所得怀着对这门课的浓厚兴趣,我选修了它,这学期下来也觉得收获不少.下面我从六个大方面总结一下我的收获。

一、中国传统养生的方法1、精神养生法:调节内心世界、使心态平和、乐观豁达(免生闲气、怨气、闷气)怡养心神方法:静坐、看书、旅游、聊天、教书,另外多与朋友、家人交流,多运动,多旅游。

2、起居养生法:起居有常、睡“子午觉”(子:23:00-01:00脏器功率低;午:12:00—13:00交感神经弱)高质量睡眠标准:a:入睡顺利10-15min b:睡眠过程良好、中途不觉醒c觉醒后感觉良好、清新、舒适d:起床快e:工作效率高合理作息时间:6:00起床(春夏宜早起,秋冬任宴眠)午休半小时 23:00前睡觉3、饮食养生法:咸入肾、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胃、辛入肺 ,因此饮食对健康非常重要。

营养周期3-4天,注意食物的多样性。

一荤一素一菇、一袋奶一把豆,一个鸡蛋加点肉、一斤蔬菜半斤果、粮食及水基本够4、运动养生法:生命在于运动,通过运动调心、调气、练形。

5、药物养生法:提高抗病能力中药,分为补气、补血、补阳、补阴四大类补气类主要适用于气虚类表现为:精神疲倦、少气懒言、四肢无力、食欲下降、腹泻便溏、甚至脏器下垂等补气药:人参、西洋参、党参、太子参、灵芝、黄芪、白术、山药、扁豆、甘草、大枣、蜂蜜…补血类主要适用于血虚表现为面色、唇色、指甲等颜色淡白、失眠健忘、多梦易惊…补血药:当归、熟地、何首乌、阿胶、龙眼肉等补阳类适用于肾阳虚症表现为腰膝酸软、神疲乏力、畏寒怕冷、四肢不温及性功能减退等补阳药:鹿茸、蛤蚧、冬虫夏草、胡桃仁、肉苁蓉、淫羊藿、杜仲等滋阴类适用于阴虚表现为手足心热、口燥咽干、大便干燥、形体消瘦等补阴药:沙参、麦冬、石斛、玉竹、黄精、百合、枸杞子、桑葚、女贞子、龟板、鳖甲、黑芝麻等二、对八段锦的认识(前四段作用:治病)一式,双手托天理三焦作用:上焦心肺,中焦脾胃,下焦肝肾,掌心向上托,小指和无名指有麻的感觉。

精神、起居养生保健技术—起居养生保健技能(中医保健技能课件)

精神、起居养生保健技术—起居养生保健技能(中医保健技能课件)
4.适度的重量 5.良好的伸缩性
(二)制装的原则
1.因需选料,有益健康 ❖ (1)天然纤维:透气、吸汗、舒适 ❖ (2)丝绸织物:吸湿、透气、细腻柔滑 ❖ (3)亚麻织物:通风凉爽 ❖ (4)化纤面料:结实耐用、光泽好、颜色
、鲜亮
2.顺应四时制作服装
(1)按四时需要选择面料质地 ❖ 由于春季多风,秋季偏燥,故制装时选择透气性和吸
课堂小结
1.起居有常指日常作息时间的规律化。起居作息要符
合自然界阳气消长的规律及人体的生理常规,其中最 重要的是昼夜节律
2.劳逸适度要量力而行、交叉工作 、有序家务、休养结合
第二节 着装适体
学习目标
【了解】
1.服装的功能及要求 2.制装的原则 3.增减衣服的宜忌
一、服装顺时适体
(一)服装的功能及要求
1.提高人体内部节律的顺应性
❖ 有规律的作息制度可以在大脑神经中枢建立各种条 件反射,并使其不断巩固,形成稳定的良好的生活习惯 。一系列条件反射,又促进人体生理活动有规律的健康 发展。可见,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规律是提高人体适应 力,保证健康长寿的要诀之一。
2.保养神气
❖ 清·张隐庵:“起居有常,养其神也,不妄作 劳,养其精也。夫神气去,形独居,能调养其 神合人体生物钟规律 ❖ 定时睡眠、定时起床、定时用餐、定时工作
学习、定时锻炼身体、定时排大便、定期洗澡 等
第二节 劳逸适度
二、劳逸适度
(一)劳逸适度的主要保健作用 1.调节气血运行
❖ 经常合理的从事一些体力劳动有利于活动筋骨,通 畅气血,强健体魄,增强体质,能锻炼意志。增强毅力 ,从而保持了生命活动的能力。
(二)小便通畅保健法
2.保持小便通畅的方法 ❖ (1)饮食调摄法:人每天需饮水6杯,每杯

静心养神精神修养与居家保健的实用方法

静心养神精神修养与居家保健的实用方法

静心养神精神修养与居家保健的实用方法静心养神:精神修养与居家保健的实用方法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导致许多人身心俱疲、精神不振。

因此,静心养神、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放松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实用的方法,帮助人们在居家环境中实现精神修养和保持健康。

一、合理安排时间,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安排时间是精神修养和居家保健的基础。

首先,早睡早起,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可以帮助身体恢复和调节,提高精力和注意力。

其次,制定每天的日程安排,将主要任务分配到精神状态最好的时间段,避免焦虑和压力集中发作。

此外,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定时进食、适量运动、保持室内卫生等,有利于身心健康的维持。

二、保持心理平衡,学会放松自己保持心理平衡是居家保健的关键。

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压力,我们应该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

首先,找到可以宣泄情绪的方式,如阅读、听音乐、写日记等,这些活动有助于舒缓紧张的情绪,放松自己。

其次,采取深呼吸、冥想等放松技巧,让自己放松并集中注意力,缓解压力和焦虑。

此外,与家人和朋友保持良好的沟通,分享内心的感受和困惑,也能帮助我们保持心理平衡。

三、创造舒适的居家环境,提升生活品质舒适的居家环境对于静心养神和精神修养至关重要。

首先,保持室内的整洁和清洁,避免杂乱和脏乱给人带来的心理负担。

其次,通过布置室内的绿植和花卉,增加房间的氧气含量,改善空气质量,有助于提高我们的注意力和精神状态。

此外,选择柔和的灯光和舒适的家具,创造一个温馨、舒适的居家环境,有利于提升生活品质和放松身心。

四、培养兴趣爱好,寻找精神寄托培养兴趣爱好是精神修养和居家保健的有效方法。

通过参与各种感兴趣的活动,我们可以放松身心,集中注意力,远离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

例如,喜欢读书的人可以阅读一些心灵鸡汤或经典文学作品,扩展自己的知识和视野;喜欢音乐的人可以弹奏乐器或听音乐,享受音乐带来的愉悦和宁静。

无论是什么样的兴趣爱好,都可以成为我们精神寄托的载体,帮助我们调整情绪,保持内心的平静。

起居养生法精品PPT课件

起居养生法精品PPT课件
20
5、睡眠规律与子午觉 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是提高睡眠质量的
基本保障。要使睡眠模式符合一日昼夜晨昏的 变化。睡眠的卧向 所谓卧向,是指睡眠时头足的方向位置。
睡眠的方位与健康紧密相关。中国古代养生家 根据天人相应、五行相生理论,对寝卧方向提 出过几种不同的主张。
病变。
14
五、安卧睡眠
• 所谓睡眠养生就是根据宇宙与人体阴阳变化的 规律,采用合理的睡眠方法和措施,以保证睡 眠质量,恢复机体疲劳,养蓄精神,从而达到 防病治病、强身益寿的目的。
15
1、睡眠的分期
睡眠按深度分为四期:Ⅰ入睡期;Ⅱ浅睡期; Ⅲ中等深度睡眠期;Ⅳ深度睡眠期。睡眠又可分 为两种;即慢波睡眠和快波睡眠。睡眠过程是这两 种状态交替进行的,二者交替一次,即称一个睡眠 周期。一夜大约有四、五个周期。慢快波睡眠期的 正常比例是保证睡眠顺利进行的条件。
指休息。养生之道,常欲小劳,但莫疲及强所 不能堪耳。
6
第二节 起居养生的内容
7
一、安于居处
• 1、居住的外环境 • 主要是指人们居住地周围自然环境。一般而言,
要选择依山傍水的地势建筑住宅。
8
2、居室的内环境
• 1)高低:住宅层次的高低;要求居室内部结 构应具有一定的高度,有益于采光与空气通畅。
11
• 3、劳逸结合,合理安排 • 劳和逸之间具有一种相互对立、相互协调的辨
证统一关系。人们在生活中,必须有劳有逸, 既不能过劳,也不能过逸。 • 养生之道,常欲小劳,但莫疲及强所不能堪耳。
12
三、衣着服饰
• 衣着适宜,可使人体与外在环境之间进行正常 的热量交换,从而维持衣服内气候的相对稳定, 达到保健的目的。
18
不同的环境,季节的变化影响睡眠的调整。 一般认为,春夏宜晚睡早起(每天大约需睡5~7 个小时),秋季宜早睡早起(每天大约需睡7~8 个小时),冬季宜早睡晚起(每天大约需睡8~9 个小时)。阳光充足的日子一般人睡眠时间短, 气候恶劣的天气里一般人的睡眠时间长。随地区 海拔增高,一般人的睡眠时间稍稍减少。随纬度 增加,一般人的睡眠时间稍要延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坐时的呼吸——调息:
1、自然深呼吸。 2、呼息时,脐下腹部收缩,挤出肺底浊气。吸息时, 从鼻中徐徐吸入,腹部外凸。 3、呼息吸息,均使自然,均匀、细慢、深长。深吸气 时,微微运用意念诱导,促使吸入之气下行入腹, 呈现气贯小腹丹田的感觉。 4、要求排除杂念,集中意识,精神内守,放松安宁, 达到入静的境界。 调息的极功,能做到无呼吸的状态,气息仿佛从全 身毛孔出入,初学的人,不可有意去求,应听其自 然。 先用短呼吸练习纯熟,渐渐加长,最长时每一呼一 吸约能占时一分钟, 呼吸时应用鼻,口宜噤闭,舌抵上颚 。
病例分析

刘某最近总觉得自己肚子痛,做了胃镜检 查后又没发现有什么大问题。尽管吃了药, 可疼痛还时不时骚扰一下让他郁闷万分。经 中医师问诊得知,刘某由于工作忙,同时想 减肥,常常是在10~11时吃一顿,作为早餐和 中餐。 请结合十二时辰养生法分析刘某胃部不适 的原因,应如何指导其养生?

病例分析

因时睡眠
“春三月,此谓发陈。夜卧早起,广步于庭” “夏三月,此谓蕃秀。夜卧早起,无厌于日” “秋三月,此谓容平。早卧早起,与鸡俱兴。” “冬三月,此谓闭藏。早卧晚起,必待日光”



睡眠质量的评判 入睡快 睡眠深 无起夜 起床快 精力旺


睡前准备
饮食、饱食勿卧
保持心境平和 睡前热水泡足“足是人之底,一夜一次洗” 自我按摩 睡前饮水

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位于长江中下游北岸大别山 南麓。大别山龙脉彼起此伏,象舞龙般一直舞 到蕲州镇,弯弯曲曲、非常生动;浩浩荡荡的 长江水,就象一条玉带轻飘流过蕲州,然后缓 缓东流,呈现环抱形状,又被巴水、湍水河兜 裹,成为“水抱格”。它的西北方有桐柏山和 大别山挡住西北风,形成“环山格”。所以蕲 州镇是一块“山环水抱”的宝地。(东长安街 –


巳时:(9:00-11:00) 足太阴脾经当令 脾主运化,主一身之肌肉 脾藏意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养生:不食生冷辛辣刺激 之品。 适当走动 敲打大脚内侧 阴陵泉、三阴交穴

未时:(13:00-15:00)
手太阳小肠经当令
“分清泌浊”

养生:不宜过于剧烈的
运动,促进午餐营养的
吸收。
鼠子时23-1 牛丑时1-3 虎寅时3-5 兔卯时5-7 龙辰时7-9 蛇巳时9-11
(三)调节情志,合理疏导

情志相胜疗法
病案一:

续名医类案载:“一富家妇人,伤思虑过甚 ,二年余不寐。张子和看后曰:‘两手脉俱 缓,此脾受之也,脾主思故也。’乃与其丈 夫怒而激之也,多取其财,饮酒数日,不处 一法而去,其人大怒,汗出,是夜困眠,如 此者,八九日不寤,自是而食进,脉得其平 。”
病案二:
“胃不和则卧不安”


睡眠的环境 睡眠的卧具
床铺 枕头 被褥
汉武帝 “五不坐卧”和“五不睡”。 即风口处不坐卧,坟墓旁不坐卧,潮 湿处不坐卧,恶臭处不坐卧,危险物 旁不坐卧;露天处不睡,有风吹头处 不睡,张灯不睡,脚凉不睡,床头朝 北不睡。




睡眠的卧向 东西双向 恒东向 避免北首而卧 睡眠的姿势 卧姿以右侧侧卧为佳

辰时(7:00—9:00)是调养肠胃的好时机。 补水:晨起后空腹喝150—200毫升温白开水, 有稀释血液,促进代谢,增强肠道排空作用。 口腔保健操:刷牙时做叩齿、搅海、嗽津、转 舌等运动,以健齿洁龈,增强口腔咀嚼能力。 十指梳头:以十指代替木梳,从前往后,自下 而上梳理、按摩头部百会、后顶等穴位,有安 神醒脑、引气养血、通关开窍的作用。


调神主要方法:
(一)顺应自然,四气调神



精神舒畅 春日阳气升发—— 夏日阳气最盛—— 精神饱满 秋日阴气渐长—— 精神安宁 冬日阳气潜藏—— 精神内敛
“使志生”
“使志无怒” “使志安宁” “使志若伏若匿”

调神主要方法:
“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 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 从来?”
二、劳逸结合

“久视伤 “久立伤
” ”


“久行伤
“久卧伤



“久坐伤

三、衣着服饰
《黄帝内经》“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 不相慕,其民故曰朴 ”



顺人着衣 以宽松、舒适为佳 腹部保暖、脚底保暖很重要 顺时顺地着(更)衣 “春捂秋冻,不得染病” “春不忙减衣,秋不忙加冠”


丑时(1:00-3:00) 足厥阴肝经当令 “肝藏血”,“人卧则血归于肝” 肝主“谋虑”

寅时 (3:00-5:00) 手太阴肺经当令 “肺朝百脉”

舌系带两侧静脉 左金津,右玉液
养生:深度睡眠 老人不宜早起锻炼 赤龙搅海,静坐练气
鼠子时23-1 牛丑时1-3 虎寅时3-5 兔卯时5-7 龙辰时7-9 蛇巳时9-11
马午时11-13 羊未时13-15 猴申时15-17 鸡酉时17-19 狗戌时19-21 猪亥时21-23
提问3:为何提倡睡子午觉?
子时 (23:00-1:00) 足少阳胆经当令 一阳初生 “肝之余气,溢入于胆,聚而成精。” “凡十一藏皆取于胆” 胆主“决断” 午时:(11:00-13:00) 手少阴心经当令 一阴初生 “午时一小憩,安神养精气” 马相 养生:子午觉 子午功
马午时11-13 羊未时13-15 猴申时15-17 鸡酉时17-19 狗戌时19-21 猪亥时21-23
提问4:下午学习、运动的最佳时间?

申时:(15:00-17:00) 足太阳膀胱经当令
猴相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 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 膀胱湿热 养生:喝水,吃水果 不要憋尿 学习运动的时间 揉睛明、攒竹穴
博士街)
第二节 起居养生的内容

安于居处 居住的外环境:山水秀丽、避风向阳、空气 新鲜、树木花草茂

居室的内环境:高低、朝向、采光、通风、 湿度和温度、美化
四合院中间是庭院,庭院中植树栽花,备缸饲养金鱼
传统民居住宅
窑洞——西北黄土高原
竹楼 ——云南傣族
“南越巢居”“北朔穴居,避寒暑也”《博物志》
心理养生四要素 善良是心理养生的营养素, 宽容是心理养生的调节阀, 乐观是心理养生的不老丹, 淡泊是心理养生的免疫剂。
学习要点
1、四气调神的含义及内容 2、理解“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 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3、理解情志相胜疗法
思 考
何种按摩保健的方法可调畅情志?
“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 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 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
(二)“恬淡虚无、精神内守”

有时,去治愈; 常常,去帮助; 总是,去安慰。

——特鲁多医生的墓志铭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偏头痛、糖尿病、冠心病、 高血压病、癌症、溃疡、神经官能症、甲亢都与心 理因素有关,而其中最因素就是不良情绪状态。
不合客观实际过高的思想意向
主观
不良情绪产 生的因素 外界 社会因素 情绪失控 生物因素 噪音 外伤
鼠子时23-1 牛丑时1-3 虎寅时3-5 兔卯时5-7 龙辰时7-9 蛇巳时9-11
马午时11-13 羊未时13-15 猴申时15-17 鸡酉时17-19 狗戌时19-21 猪亥时21-23
提问2:早、中餐吃好,何时吃?
辰时(7:00-9:00) 足阳明胃经当令 胃为“仓癝之官” “胃者,脾之腹也……人 之根本。胃气壮则五脏六 腑皆壮也。” 养生:早餐要吃好、吃饱。 饭后,徐徐行走百步,老年 人宜边走边以手摩腹。 金鸡独立功
常用的养生方法
第一章 精神养生法
中医保健学院 鲁海
四气调神大论《素问》第二篇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 ……以使志生;
夏三月,此谓蕃秀(茂盛华丽)。天地气交 ,万物华实,……,使志无怒;
秋三月,此谓容平(状态平定) 。天气以急 (秋风劲急), 地气以明, ……使志安宁, 以缓秋刑,收敛神气; 冬三月,此谓闭藏(生机潜藏)。水冰地坼 ,勿扰乎阳, ……使志若伏若匿。
思考:古人用“喜怒”概言各种情志变化的原因?
第二章 起居养生法
概念

起居,即生活作息,涉及日常生活的各个 方面 居处、劳逸、着衣、排便、睡眠

第二节 起居养生的内容
居处 巴马长寿之迷? 居住的外环境:山水秀丽、避风向阳、空气 新鲜、树木花草茂盛


《老老恒言》“院中植花木数十本,不求名种 异卉,四时不绝便佳”,“阶前大缸贮水, 养金鱼数尾”
十二时辰养生
卯时(5:00-7:00)
手阳明大肠经当令
“卯时大肠蠕,排毒渣之”
“天门大开,地户开”
养生:排便
擦鼻功
①拇指微曲,用两手拇指第二节指背轻轻
自上而下摩擦鼻翼两侧9~18次; ②再以
指关节揉按迎香穴9~18次。 此法可改善呼吸道、鼻腔内的血液循环, 加强上呼吸道的抗病能力,可防治鼻炎。
五、安卧睡眠


“一夕不卧,百日不复” “会吃不如会睡” “吃人参不如睡五更” “陈抟老祖”、“睡仙” 118 岁 宋初著名道教学者、隐士。道 教修炼方术和儒家修养、佛教 禅宗会归一流。 居华山云台观,每闭门独卧, 或旬月不起。





睡眠时间
一般成人每日8小时,青少年10小时,老年7-8小时。

酉时(17:00-19:00)
足少阴肾经当令 藏生殖之精和五脏六腑 之精

养生:逍遥步
灸或揉涌泉穴

戌时(19:00-21:00)
手厥阴心包经当令 “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 ” 养生:放松心情,收敛心神 双手合十,掌根定于膻中 ,闭目静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