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居养生

合集下载

古人论养生:起居、饮食

古人论养生:起居、饮食

古人论养生:起居、饮食●起居时,饮食节,寒暑适,则身利而寿命益。

《管子·形势解》起居:作息,日常生活。

节:节度。

起居有定时,饮食有定量,寒热调得当,则身体好而寿命长。

●起居不时,饮食不节,寒暑不适,则形体累而寿命损。

《管子·形势解》起居无定时,饮食无定量,寒热调配不当,则身体弱而寿命短。

●君子有四时,朝以听政,昼以访问,夕以修令,夜以安身。

《左传·昭公元年》君子一天的作息顺序是:早上处理政事,白天调查研究,晚上制定政令,夜间歇息。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

元·刘元素《素问·上古天真论》法于阴阳:掌握自然变化的规律。

和于术数:适当掌握几种练功健身的方法。

不妄作劳:不要胡作妄为。

遵循自然的法则,注意体育运动,起居饮食调节合理,活动中规合矩,就能保持健康的体魄,享尽自然寿命。

●善摄生者,卧起有四时之早晚,兴居有至和之常制。

唐·孙思邈《千金要方》摄生:养生。

卧起:作息。

四时:指一天中的朝·昼·夕·夜四个阶段。

兴居:起居。

至和:最协调。

常制:固定的制度。

善于养生的人,起居作息都很协调,很有规律。

●衣食寝处皆适,能顺时气者,始尽养生之道。

唐·孙思邈《千金要方》起居饮食都安排合理,能适应时令的变化,这才算懂得养生的道理。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清·沈德潜《古诗源·击壤歌》作:劳动。

息:休息。

叙述朴素自然的日常劳动生活,见出古代劳动人民质朴淳真的气质和对自由安乐生活的向往。

●寝处不时,饮食不节,逸劳过度者,疾共杀之。

《孔子家语·五仪解》寝处:犹起居。

起居不定时,饮食没有节制,过度的劳累或安逸,都易伤身致疾。

●起居无常,惟适之安。

唐·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生活没有固定不变的规律,以合理适度为好。

●起居宜慎,节以安乐之条;却病有方,导以延年之术。

四季起居养生

四季起居养生

四季起居养生四季起居养生法,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遵循传统的养生原则而合理地安排起居,从而达到健康长寿的方法。

下面店铺给大家介绍四季起居养生的方法,快来看看吧!四季起居养生的方法春季人体的阳气开始趋向于表,皮肤逐渐舒展,肌表气血供应增多而肢体反觉困倦,有“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之说,往往日高三丈,睡意未消,然而,睡懒觉不利于阳气生发,因此,在起居方面要求早起,免冠披发,松缓衣带,舒展形体,在庭院或场地信步慢行,克服情志的倦懒思眠,以助阳气生发。

春季气候变化较大,极易出现乍暖乍寒的情况,加之人体开始遍得疏松,对寒邪的抵抗能力有所减弱,所以,春天不宜顿去棉衣,特别是年老体弱者,减脱冬装尤宜谨慎,不可骤减。

夏季作息,宜晚些入睡,早些起床,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

夏日炎热,亦受风寒湿邪侵入,睡眠时不宜用扇类送风,更不宜夜晚露宿,也不宜室内外温差过大,纳凉时不要在房檐下、过道里,且应关门窗之缝隙,可在树荫下、水亭中、凉台上纳凉,但不要时间过长,以防贼风入中得阴暑症。

秋季,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养收敛,起居作息要相应调整。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

早卧以顺应阳气之收,早起使肺气得以舒展,且防收之太过,初秋,暑热未尽,凉风时至,天气变化无常,即使在同一地区也会有“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情况。

因此应多准备几件秋装,做到酌情增减。

不宜一下子着衣太多,否则易削弱机体对气候转冷的适应能力,容易受凉感冒。

深秋时节,风大转凉,应及时增加衣服。

而在寒冷的冬季里,不应当扰动阳气,破坏阴成形大于阳气的生理比值。

因此要早睡早起,日出而作,以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以利阳气潜藏,阴精积蓄。

至于防寒保暖,也必须根据“无扰乎阳”的养藏原则,做到恰如其分。

说明冬季节制房事,养藏保精,对于预防春季温病,具有重要意义。

中医睡眠养生的方法一、中医睡眠理论1.昼夜阴阳消长与睡眠中医学认为天体的运行、阴阳的变化促成了昼夜的交替,昼为阳,夜为阴,人体应与昼夜阴阳消长的规律相适应。

起居养生名词解释

起居养生名词解释

起居养生名词解释起居养生是指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有规律的生活方式和健康习惯,达到保养身体、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以下是对起居养生的详细解释:一、起居养生的含义起居养生是指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合理的作息时间、饮食、运动、睡眠等方式,达到保养身体、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它是一种全面的、综合性的养生方法,既包括外在的生活方式,也包括内在的精神调养。

起居养生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旨在让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和精神健康,实现身心的和谐与平衡。

二、起居养生的基本原则1. 顺应自然:起居养生强调与自然环境相适应,遵循四季变化规律,根据天气、气候变化调整作息时间和生活习惯。

例如,春季宜早睡早起,夏季宜晚睡早起,秋季宜早睡早起,冬季宜早睡晚起。

2. 平衡饮食:起居养生注重平衡饮食,提倡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不偏食挑食。

饮食应以清淡、营养、易消化为主,多吃五谷杂粮、蔬菜、水果等天然食品,少吃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

3. 适度运动:起居养生主张适度运动,以有氧运动为主,如散步、慢跑、游泳等。

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但要注意适量,避免过度疲劳。

4. 规律作息:起居养生要求作息规律,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晚上最好在11点之前就寝,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

规律的作息有助于身体恢复和心理健康。

5. 放松心情:起居养生强调放松心情,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可以通过冥想、瑜伽、听音乐等方式进行放松身心,保持心情平静、愉悦。

三、起居养生的具体方法1.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根据个人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和合理的起床时间。

避免熬夜或过度劳累,以免影响身体和心理健康。

2. 健康饮食:饮食要清淡、营养、易消化,多吃五谷杂粮、蔬菜、水果等天然食品,少吃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

同时要控制饮食量,避免暴饮暴食或过度节食。

3. 适度运动:选择适合自己的有氧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游泳等。

每周至少进行3-5次运动,每次运动时间不少于30分钟。

中华养生学之起居养生

中华养生学之起居养生
中华养生学之起居养生
11、戌时: 手厥阴心包经;代心受过,阴气最盛,阳气将尽;膻中
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娱乐);敲打“心包经”的好 处;劳宫穴—火—手心出汗;一合十,眼就闭—收敛心神; 下跪—放下自我—身体修炼,以形领气。握固—撒手而去;
中华养生学之起居养生
12、亥时: 手少阳三焦经;决渎
中华养生学之起居养生
2、丑时: 足厥阴肝经;藏血,主筋;左肝右肺;左青龙右
白虎;龙升虎降;龙珠;药王殿——孙思邈,手 抓龙坐虎;养肝血;“将军之官,谋略出焉”;
中华养生学之起居养生
3、寅时: 手太阴肺经,相傅之
官,治节出焉;主气, 重新分配气血—睡得 最沉;早醒,大汗--心 脏病。
中华养生学之起居养生
第一节、时辰气血养生
“平旦人气生,日中而 阳气隆,日西而阳气 己虚,气门乃闭”, “夜半人气入藏”。 自然界的阴阳消长规 律也正是生命活动的 规律。
中华养生学之起居养生
中华养生学之起居养生
1、子时: 少阳胆经;一阳初
生——养生机;老 鼠——活跃,小;挠 头(中正之官,决断 出焉);少阳—鱼眼; 阳气可以化万物; 失 眠——心肾不交;未 济,既济卦;
4、卯时: 手阳明大肠经——排
便;传道之官,变化 出焉;天门开—地户 开(魄门)。
中华养生学之起居养生
5、辰时: 足阳明胃经,仓廪之
官,五味出焉;痤 疮—冷饮—胃寒;膝 盖,足三里;春雨贵 如油—阴。
中华养生学之起居养生
6、巳时: 足太阴脾经;太阴—分配(肺—气血,脾—营
养);主一身之肌肉,在志为思—头脑灵活;湿 肿;脾神—“意”。
之官,水道出焉;少 阳—小火;猪—享受 状态,取象比类;睡 觉;土地荒漠化,露 脐装。

中医养生学-起居睡眠养生法课件.ppt

中医养生学-起居睡眠养生法课件.ppt
清·张隐庵:“起居有常,养其神也,不妄 作劳,养其精也。夫神气去,形独居,人 乃死。能调养其神气,故能与形俱存,而 尽终其天年”
最新.课件
5
(二)、起居失常的危害
人体进入成熟以后,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 身体的形态、结构及其功能开始出现一系列 退行性变化。例如适应能力减退、抵抗能力 下降、发病率增加等,这些变化统称为老化。 老化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衰老多发生在 老化过程的后期,是老化的结果。
最新.课件
18
四、二排便保 (1)大便的生理:每日或隔日1-2次,每日便量
100-300g。 (2)大便以通降为顺 王充《论衡》“欲得长生,肠中常清,欲得不死,
肠中无滓” 自家中毒学说认为,衰老是由于生物体在自身代谢
过程中,不断产生毒素,逐渐使机体发生慢性中毒 而出现衰老。大便不畅,最易使机体产生慢性自身 中毒而出现衰老。
最新.课件
32
现代睡眠与觉醒系统的理论,与阴阳学说如出一 辙,觉醒系统为阳,睡眠系统为阴,阴阳相互矛 盾,相互斗争,又相互依存,相互协调,共同来 完成睡眠与觉醒的 生理活动
中医阴阳睡眠理论,又有其相当科学的内涵。阳 入于阴则寐,阳出于阴则寤。从广义的 角度来说 ,阴阳失调是睡眠障碍发病的总病机;从狭义角 度来说,阴阳失调是睡眠障碍发病的重要病机所 在。
最新.课件
9
第二节 劳逸适度
2.益智防衰 一个人经常合理地用脑,不但不会加速衰
老,反而有防止脑老化的功能。
最新.课件
10
二、劳逸失度的害处
“五劳所伤,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 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贪逸无度,气机郁滞。 (三)、劳逸结合的保健方法 1 体力劳动要轻重相宜 ---------------量力而行 2 脑力劳动要与体力活动相结合----交叉工作 3 家务劳动秩序化 ----------------------有序家务 4休息保养多样化 -----------------------休养结合

起居养生应该遵循的七条法则

起居养生应该遵循的七条法则

起居养生应该遵循的七条法则第一条:早晨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喝凉开水。

这就是中医说的:“晨起胃气最弱。

故尔饮凉水以激胃气。

此为养生第一。

”。

也就是说,人刚睡醒的时候胃气最弱,还不能吃东西;只能喝凉开水去刺激胃肠道,使得下丘脑产生饥饿感。

然后再去撒尿、洗脸、锻炼身体、吃早饭。

刚开始喝凉开水的时候,不要一次喝得很多;要从几百毫升开始,慢慢增加水量。

早晨锻炼身体不要过份用力,否则一天没力气。

早饭必需吃,但是不要吃得太多。

建议吃营养丰富的高蛋白健康早餐。

省时方便有营养。

现代医学发现,人类的新陈代谢率在凌晨四时左右是最低的。

心跳次数很少,呼吸次数很少,消化液分泌也很少。

因此早晨起床,确实不能吃难于消化的食物。

但是人类早晨必需吃东西,否则不能补充上午的能量,而且容易发生胆结石。

那么怎样才能快速让胃肠道工作呢-喝水!因为水是最容易被胃肠道吸收的。

为什么要喝凉开水呢-要刺激胃肠道蠕动,使得下丘脑产生饥饿感。

临床证明,许多胃病患者,都是因为早晨起床就吃食物而造成的。

有人说,你让小孩子喝凉开水,小孩子岂不拉稀-你让有胃病的人喝凉开水,胃病人岂不胃疼-你让来月经的妇人喝凉开水,妇人岂不腹疼-是的,可能如此。

因此要慢慢来,要逐渐培养这个习惯。

但是有许多人早晨一睁眼就吃早餐,甚至在床上吃饭;这是享福吗-不是。

也有些人早晨一睁眼就喝茶、喝饮料、甚至喝酒;这是享福吗-不是。

还有些人早晨一睁眼就撒尿、洗脸、锻炼身体,这是享福吗-不是。

这都是违反了人生规律。

第二条:午饭了,你首先要喝猪蹄熬的保元汤,然后吃粗粮,以及小菜。

这就是中医说的:“午时喝保元汤勿食肉。

进补而避肉毒。

又进粗食小菜以裹肠毒。

谓之七分饱。

此为养生第二。

”。

肉汤可以分别是牛筋汤、猪蹄汤、羊蹄汤、肉皮汤、鲫鱼汤、牛肉汤、排骨汤、鸡汤。

粗粮可以分别是玉米、小米、荞麦、大麦、豆类、红薯、芋头等。

小菜可以分别是土豆、柿子茭、萝卜、茄子、冬瓜等。

在这里,我们不得不佩服历史上着名的中医刘纯的主张。

什么是起居养生

什么是起居养生

什么是起居养生日常的起居对养生影响很大,如果起居有规律,就会远离健康,但是起居不规律反而很容易引起疾病,那么日常起居要注意什么呢?下面店铺给大家介绍起居养生的相关知识,希望对你有用!起居养生1:择地而居居处环境,是指空气、水源、阳光、土壤、植被、住宅等因素综合起来,所形成的有利于人类生活、工作、学习的外部条件,因此对人类生存和健康的意义重大。

适宜的居处环境,可以促进人体的健康长寿;反之则损伤人体,并遗害于子孙后代。

古代养生家一向非常重视居处地点的选择,认为应选择一个空气新鲜,风景优美,阳光充足,气候宜人,水源清洁,整洁安宁的自然环境,如山林、海滨、农村、市郊等。

《千金翼方·退居·择地》说:“山林深远,固是佳境,……背山临水,气候高爽,土地良沃,泉水清美,……地势好,亦居者安。

”一般来说,依山而居,在冬季山林作为天然屏障,可遮挡猛烈的风沙,减缓寒冷的气流;在夏季可减少阳光的强烈辐射,调节炎热的气候,且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使人感到置身于美丽的大自然中,为生活增添了无穷情趣。

傍水而居。

使日常生活用水方便,尤其是清澈甘冽的泉水终年不断,可湿润空气,减少污染。

科学家们通过调查发现,凡是长寿之乡,都是宁静秀丽的山庄,或是景色宜人的田园。

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赏心悦目,精神舒畅,体魄健壮,颐养天年。

对于住宅的朝向,最好是座北朝南,门窗向阳。

这样可采光充足,冬暖夏凉。

特别是我国的冬季,时有西北风劲吹,寒流袭人,如房门朝北,冷风直入室内,室温降低,使人感到不适,易患感冒;夏季东南风微拂,如房门朝北,凉风只好绕墙而过,不能直接进入室内,室内空气不流通,闷热憋气,同样有害于健康。

所以《遵生八笺·起居安乐笺·居室安处条》认为住宅应“南面而坐,东首而寝,阴阳适中,明暗相半。

”起居养生2:改造环境能够选择适宜的居处环境自然很好,但是由于具体条件的限制,并非所有的人都能自由地进行选择,在这种情况下,改造居处,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就显得十分重要。

起居养生法精品PPT课件

起居养生法精品PPT课件
20
5、睡眠规律与子午觉 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是提高睡眠质量的
基本保障。要使睡眠模式符合一日昼夜晨昏的 变化。睡眠的卧向 所谓卧向,是指睡眠时头足的方向位置。
睡眠的方位与健康紧密相关。中国古代养生家 根据天人相应、五行相生理论,对寝卧方向提 出过几种不同的主张。
病变。
14
五、安卧睡眠
• 所谓睡眠养生就是根据宇宙与人体阴阳变化的 规律,采用合理的睡眠方法和措施,以保证睡 眠质量,恢复机体疲劳,养蓄精神,从而达到 防病治病、强身益寿的目的。
15
1、睡眠的分期
睡眠按深度分为四期:Ⅰ入睡期;Ⅱ浅睡期; Ⅲ中等深度睡眠期;Ⅳ深度睡眠期。睡眠又可分 为两种;即慢波睡眠和快波睡眠。睡眠过程是这两 种状态交替进行的,二者交替一次,即称一个睡眠 周期。一夜大约有四、五个周期。慢快波睡眠期的 正常比例是保证睡眠顺利进行的条件。
指休息。养生之道,常欲小劳,但莫疲及强所 不能堪耳。
6
第二节 起居养生的内容
7
一、安于居处
• 1、居住的外环境 • 主要是指人们居住地周围自然环境。一般而言,
要选择依山傍水的地势建筑住宅。
8
2、居室的内环境
• 1)高低:住宅层次的高低;要求居室内部结 构应具有一定的高度,有益于采光与空气通畅。
11
• 3、劳逸结合,合理安排 • 劳和逸之间具有一种相互对立、相互协调的辨
证统一关系。人们在生活中,必须有劳有逸, 既不能过劳,也不能过逸。 • 养生之道,常欲小劳,但莫疲及强所不能堪耳。
12
三、衣着服饰
• 衣着适宜,可使人体与外在环境之间进行正常 的热量交换,从而维持衣服内气候的相对稳定, 达到保健的目的。
18
不同的环境,季节的变化影响睡眠的调整。 一般认为,春夏宜晚睡早起(每天大约需睡5~7 个小时),秋季宜早睡早起(每天大约需睡7~8 个小时),冬季宜早睡晚起(每天大约需睡8~9 个小时)。阳光充足的日子一般人睡眠时间短, 气候恶劣的天气里一般人的睡眠时间长。随地区 海拔增高,一般人的睡眠时间稍稍减少。随纬度 增加,一般人的睡眠时间稍要延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顺应四时
(三)冬季着装 冬季气候寒冷,服装要达到 防寒保温的效果,宜选择保 温性良好、织物厚和透气性 小的深色材料。 人们逐步用羽线、丝棉、人 造毛等来代替棉花,既松软 轻便,保温效果又好,此外, 帽子、鞋袜、围巾等,也要 求根据四时特点合理选用。
四、增减宜忌
(一)随四季增减 衣着要根据四季气候特点而有增有减,《老老恒言·燕居》 说:“春冰未泮,下体宁过于暖,上体无妨略减,所以养 阳之生气。”孙思邈《孙真人卫生歌》云:“春寒莫著绵 衣静,夏热汗多需换著,秋令觉冷渐加添,莫待病久才服 药。”民间有“春捂秋冻”之说,即春季宁稍暖,秋季可 稍凉。《摄生消息论·春季摄生消息论》说:“春季天气寒 暄不一,不可顿去棉衣,老人气弱骨疏体怯,风冷易伤腠 理,时备夹衣,温暖易之。一重减一重不可暴去”,冬季 “宜寒甚方加棉衣,以渐加厚,不得一顿便多,唯无寒而 已”。
软枕头,暖盖足。言最有味。课子孙一日程,如法即止,勿苛。
此时该晚餐了,晚餐不宜迟、不宜饱、喝酒是陶冶情操而已,不宜醉。《千金方》里
说,喝半醉时一个人睡,睡在软绵绵的枕头和被子里,最有味道。
戌时(19~21时)
篝灯,热汤濯足,降火除湿,冷茶漱口,涤一日饮食之毒。默坐,日间看书得意处,
复取阅之,勿多阅,多伤目,亦勿多思。郑汉奉曰∶思虑之害,甚于酒色。思虑多则
两腿伸缩49遍。最后,叩齿49次,用意念将唾液送下丹田,分三口咽下。如此可清
除五脏之火,让生发精气的肾脏得以休养。
卯时(5~7时)
见晨光,量寒温穿衣服,起坐明窗下,进百滚白汤一瓯,勿饮茶,栉发百下,使疏风 散火,明目去脑热。盥漱毕,早宜粥,宜淡素,饱摩腹,徐行五六十步。取酒一壶, 放案头,如出门先饮一二杯。昔有三人,皆冒重雾行,一病一死一无恙。或问故,无 恙者曰我饮酒,病者食,死者空腹。是以知,宜起床。看天气寒暖穿衣。起床后,坐在明亮的窗户下,喝一杯白开水, 不要喝茶。梳头发百余下,可疏风散火,明目去脑热。洗漱完毕后,早餐宜喝粥,宜 淡素、吃饱后徐徐行走五六十步,边用手摩挲肚子。如果此时要出门、或不出门但感 觉疲倦,可以饮一点点酒,可用来养真阳之气。曾经有三个人,在浓雾天出行,一个 病了一个死了一个安然无恙。有人好奇问为什么呢,安好归来的那个人说他喝了些酒 ,病了的那个只吃了饭,死了的那个是空腹而行。所以说酒辟邪的力量最强。其实浓 雾天湿气重,喝点酒相当于给自己点燃了小太阳,能使湿气不近身。
三、顺应四时
(二)夏季着装 夏季气候炎热,故夏季服装 以轻、薄、柔软、色浅为好, 应有良好的透气性、吸湿性 和散型性,以帮助人体散热 排汗,吸湿性能差或里面过 于光滑的衣料,汗液就不能 被及时吸收并蒸发掉,人就 会汗流浃背,感到闷热不适, 故夏季服装最好选用人造丝、 真丝、亚麻和棉针织品。 《老老恒言·衣》说:“夏虽 极热时,必着葛布短半臂。 以护其胸背。”
睡眠是培植元气的最好方式。侧睡、曲足让血液归心,以获安宁。不要胡思乱想,这
是御气调神的自爱法宝。
起居有常
(二)建立科学的作息制度 2.四时作息 四时的阴阳消长,对人体的影有尤为明显。 孙思邈《干金要方》“善摄生者卧起有四时之早晚,兴居 有至和之常制。”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根据季节变化制定之相适应的作息 制度,指出春季宜晚睡早起,外出散步,以应生发之气; 夏季宜晚睡早起,无厌于日,适当参加户外活动,以应长 养之气;秋季宜早睡早起,与鸡俱兴,和春夏季节之早起 比较宜稍迟点起床,以应收敛之气;冬宜早睡晚起,必待 日光,起床或外出时间最好在太阳出来后,以应潜藏之气。
二、着装适体
(二)着装忌过宽 衣着过于肥大、群袖过长 ,不利于保暖,也不便于 活动,特别是老年人与体 虚多病者。衣着过于宽大 ,衣不着身,易中风寒, 对于某些专业人员,衣着 过于宽大,还是不安全因 素,容易造成成事故。
三、顺应四时
(一)春秋着装 春秋季节气候温和,衣料的 选择范围较广,由于春季多 风,秋季偏燥,故制装时选 择透气性和吸湿性适中的衣 料更佳,化学纤维纺织品的 透气和吸湿性能都低于棉织 品,而高于丝织品,最适宜 做春秋季节的衣料,并且具 有耐磨、挺括、色泽鲜艳的 优点。
层在机体内的调节活动形成有节律的条件
反射,促进人体生理活动有规律的正常进 行。例如,如果养成了定时定量的进食习
惯,到了吃饭时间,胃液就会大量分泌,
产生饥饿感而摄人一定量食物,可以达到 最大的消化吸收效果;如果养成了良好的
睡眠习惯,到了睡觉时间,大脑就自然进
人抑制状态,可保睡眠深沉,使大脑得到 最充分的休息。
于酒色”。思虑多心火旺,肾水干涸,心肾不交,容易影响到生育人伦。涌泉穴是精
气生发出的地方,睡前可以左右脚互相按摩百次。睡前宜点苍术香,可辟除污秽之气 。
亥、子时(21~1时)
安睡以培元气,身必欲侧,屈上一足。先睡心,后睡眼,勿想过去、未来、人我等事。
惟以一善为念,则怪梦不生,如此御气调神,方为自爱其宝。
起来,脾和肾运动有序。再适当喝点茶水,但不要过多。
未时(13~15时)
时就书案,或读快书,怡悦神气,或吟古诗,畅发悠情。或知己偶聚,谈勿及阃,勿
及权势,勿臧否人物,勿争辨是非,当持寡言养气之法。或共知己闲行百余步,不衫
不履,颓然自放,勿从劳苦殉礼节。
在书案前静坐,或读书、吟诗畅发悠情。与朋友小聚,记得少说话适说话度可以养气
是指有一定的规律,并合乎常度。
《素问·生气通天论》说:“起居如惊,神 气乃浮。”
清·张隐庵《黄帝内经素问集注》云:“起
居有常,养其神也,不安作劳,养其精也。 夫神气去,形独居,人乃死。能调养其神
气,故能与形俱存,面尽终其天年。”
起居有常
(一)起居有常的保健作用 西医学认为,规律的生活作息能使大脑皮
劳逸适度
(二)劳逸适度的保健方法 2.逸勿太过 过劳伤人,过度安逸同样可致病。尤其老年人决不能因年 龄大而不参加轻微的劳动,“用进废退”,越不劳动,其 体力表失的越快,故老年人应经常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 动,实践证明,大多数长寿老人一生都未脱离过体力劳动 和脑力劳动。 《老老恒言》说:“学不用而废。”提倡老年人自然地不 断学习,老有所学,老有所为,经常用脑可以防止、预防 衰老。
辰、巳时(7~11时)
或课儿业,或理家政,就事欢然,勿以小故动气。杖入园林,督园丁种植蔬果,芟草 灌花莳药。归来入室,闭目定神,咽津约十数口。盖亥子以来,真气至,巳午而微, 宜用调息以养之。 适宜工作、处理家政、侍花弄草,不必为一些小事动气,繁忙也值得欢然享受。回到 屋里后,闭目养神,或叩齿咽津十几口。因为从前一晚的凌晨12点前起,一天的阳 气就到了,到中午12点时,阳气逐渐减少,此时定神调息,可以养阳气。
一、制装要求
(四)服装的透气 冬季外衣织物的透 气性应较小,以保 证衣服具有良好的 防风性能,而起到 保温作用,夏季末 料应具有较好的透 气性,有利于体内 散热。 (五)吸湿和散湿 夏装和冬装内衣,除 了透气性还要选择吸 湿和散湿性能好的纤 维,有助于吸收汗液 蒸发湿气。
(一)着装禁过窄 着装不宜窄衣紧裤,会妨碍 气血运行,影响身体发育和 成长。 青春期少年,发育旺盛;老 年人,会对行动造成不便; 青年男女为了健美的需要, 喜欢穿紧身表服以体现曲线 美,但穿的时间不宜过长。 现代研究认为,若衣着压力 超过:30g/c㎡,人体就有一 种压迫感。
劳逸适度
(二)劳逸适度的保健方法 1.劳而勿伤 《素问·宜明五气篇》:“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 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这里的“久”字 即过度之义。 《千金要方·养性序》提出劳而不伤的方法是:“养生之方, 唾不及远,行不疾走,耳不极听,坐不久处,立不至疲, 卧不至懵……不欲甚劳,不欲甚逸,不欲流汗,不欲多睡, 不欲奔车走马,不欲极目远望…”.这是因为劳作过度会伤 气耗血,故掌握适度是非常重要的。
此时为人体精气生发的时候。如果此时失眠,可披着被子,坐在床上,呵一两口气,
把体内浊气吐出。然后把两只手搓热,摩擦鼻子两旁,并用搓热的手慰热双目35遍。
把两只耳朵分别向前、向后揉卷35遍。用两只手抱住后脑,双手的手心恰好掩住双 耳,用食指去弹中指,击打后脑勺24次。再左右耸身,像开弓一样拉伸双臂,35遍。
起 居
目录
作 息 起 居 着 装 适 体 房 事 有 度 二 便 通 畅
【学习目的】通过对起居与人体关系的学习,充分认识作 息、着装、房事、二便等与健康的重要关系,掌握起居养 生的方法。 【知识要求】掌握起居养生的方法。 【能力要求】运用起居养生的如识,学会作息、着装、房 事、二便养生的基本方法。通过实践,掌握起居养生的具 体运用。
第二节着装适体
一、制装要求
(一)服装的质地 夏装和内衣要选择 轻而柔软的衣料, 穿在身上有清爽的 感觉,若贴身穿粗 糙硬挺的衣服,不 但不舒服,而且皮 肤易于摩擦受伤。 (三)服装的保温 (二)服装的色泽 夏天宜穿浅色服装, 以反射辐射热;冬 天宜穿深色衣服, 以利吸收辐射热。 麻纱类作为夏季衣料 为宜,毛织品宜制成 冬装,氯纶、醋酯纤 维和腈纶等导热性也 较低,也是保温性良 好的纺织材料。
(二)建立科学的作息制度 1.一日作息 《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且人 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虚,气门乃闭。” “日出而作,日人而息”,“不欲晚起”“不欲多睡” 《抱朴子·极言》。 老年人起床后不可过早出户,恐寒那伤身。 《医门法律》说:“每至日西,身中阳气之门乃闭,即当 加意谨护,勿反开之,”午前应当多接受阳光,以助人身 阳气;午后应静而少动,使阳气收藏,阴气饱满。
劳逸适度
(一)劳逸适度的保健作用 劳动,是人类生存并改造自然的必要活动之一,安逸,则 是恢复或增强机体生理功能的休息过程。形体过劳或过逸 都会损伤身心健康。“劳”,不仅是指劳动,还包括形体 锻炼,如散步、导引等。 中医学即将“劳倦内伤”作为疾病的病因。 《内经》主张“形劳而不倦”,孙思邈提出“常欲小劳” 《正统道藏》:“凡身体不可太逸,太逸则血气不畅,最 易生疾。” 劳逸需中和,有度有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