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话本小说

合集下载

无巧不成书戏言成巧祸——宋元话本《错斩崔宁》赏析

无巧不成书戏言成巧祸——宋元话本《错斩崔宁》赏析

无巧不成书戏言成巧祸——宋元话本《错斩崔宁》赏析无巧不成书戏言成巧祸——宋元话本《错斩崔宁》赏析著名宋元话本《错斩崔宁》,见于《京本通俗小说》。

话本写到一个为人做妾而又无辜被处死的陈二姐。

陈二姐是陈卖糕的女儿,出身城市贫民。

丈夫刘贵住在南宋都城临安,话本说他“祖上源是有根基的人家”,大约属于官僚地主阶级。

刘贵早先还读书做文章,求取功名,后来家道中落,就改行学做生意。

但这个富家子弟读书不长进,做生意也是外行,日子越来越不好过。

他妻子王氏,娘家还算富有。

陈二姐是他没有穷困时娶的小娘子。

他与妻子王氏,去给丈人王员外拜寿,王员外留他住了一个晚上,送他十五贯钱,去开个柴米店,以便维持生活。

刘贵拿了钱回家,进城遇到个相识的朋友,留下喝了一会儿酒,到了家门口,已是点灯时分。

陈二姐一人在家守到天黑,闭了门,在灯下打瞌睡。

那刘贵敲门,敲了半天才把她惊醒。

刘贵抱怨她开门开迟了,又带着几分酒意,就故意吓唬陈二姐,说是把她典给了一个客人,典了十五贯钱,待以后有了钱时,再把她赎回来。

从这里可以看出妇女可以被人随意买卖,自己丝毫做不得主。

作品这样描写陈二姐:“那小娘子听了,欲待不信,又见十五贯钱堆在面前,欲待信来,他平白与我没半句言语,大娘子又过得好,怎么便下得这等狠心辣手?”陈二姐思前想后,拿不定主意,最后决定回娘家去告诉父母,又怕有人来把她带走,当晚就轻轻出门,与邻居朱三妈借宿了一夜。

第二天一大早上路,遇上一个卖丝的小伙计崔宁。

这崔宁与《碾玉观音》里的崔宁同名同姓,不是一个人。

他从城里讨账,收了十五贯钱往回赶,顺路伴送陈二姐一程。

谁因陈二姐离家后,小偷摸入房中,杀死刘贵,拿走了刘贵的十五贯钱。

邻居追上陈二姐,连同崔宁送去临安府衙门。

崔宁身上正有讨账的十五贯钱,临安府尹就认定他是奸夫,伙同陈二姐谋死亲夫。

崔宁与陈二姐,有口难辩,被打得死去活来,二人受刑不过,只得屈招。

临安府尹把崔宁判“斩”,把陈二姐判“剐”。

话本作者说:“这段公事,果然是小娘子与那崔宁谋财害命的时节,他两人须连夜逃走他方,怎的又去邻舍人家借宿一宵?明早又走到爹娘家去,却被人捉住了?这段冤枉,仔细可以推详出来。

中国古典文学14宋元话本

中国古典文学14宋元话本

瓦舍
亦称瓦子、瓦市、瓦肆。宋元间市井中游艺性场所的总 称。艺人的“说话”即在此间演出。南宋吴自牧《梦梁录》: “瓦舍者,谓其来时瓦合,去时瓦解之意,易聚易散也。其 中有表演各种伎艺的勾栏和棚,范围大小不等。此外,还有 命相占卜、诊方卖药、杂货饮食摊铺等。两宋瓦舍数目众多, 对“说话”伎艺的表演和话本小说的发展,具有一定推动作 用。
重故事而不重人物,在人物塑造方面有让人物服 从故事的倾向。 想方设法把日常生活传奇化,来增强故事的刺激 性、吸引力。 通过大量的巧合、偶然因素的堆积,使日常生活 题材传奇化。 通过鬼神、奇事等非现实性因素的插入,使发端 于现实的故事传奇化。 对日常生活中某些具有特殊性的人物性格加以夸 张,使其具有传奇色彩。
本,并非供大众阅读。但后来经过文人 润色,或者模拟话本的形式写作所谓 「拟话本」,于是成了供人阅读的小说。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西游记 水浒传 三国演义


《新编五代史平话》
《大宋宣和遗事》 《三国志平话》
何谓「话本」、「平话」?话本何以又称为「诗话」、 「词话」?
一、话本 指说话人说故事的底本或稿本。起源于唐代僧人讲唱佛经的 变文。宋、元时期说话是一种行业,其中的「话」是故事之意。 早期的话本是由说话人将故事的内容记下来,做为以后自己再说 故事时的依据,也有留传给亲人、徒弟参考的意图,后被人刻印 成书出版,仍称「话本」。 二、平话 「平」是「评」的简写,因为它是夹叙夹议,评论古今的缘 故。多指宋、元时期,讲史类话本的集结,如《新编五代史平话 》、《全相武王伐纣平话》等 。 三、另名由来 王国维在《大唐三藏取经诗话》跋文中说:「以其中有诗有 话,故得此名,其有词有话者,谓之词话。亦即「诗话」、「词 话」是因为话本中穿插了许多诗词而得名。

宋元话本小说

宋元话本小说

宋元话本小说一、话本小说的产生•(一)什么是“说话”•“说话”即叙说故事。

话,即故事。

话本,说话的底本,以口传故事为蓝本的文字记录本。

(三)、“说话”的家数•灌园耐得翁《都城纪胜》的“瓦舍众伎”条记载:“说话”有四家。

一者小说,谓之银字儿,如烟粉、灵怪、传奇、说公案(皆是朴刀杆棒及发迹变泰之事)、说铁骑儿(谓士马金鼓之事)。

说经,谓演说佛书;说参请,谓宾主参禅悟道等事。

讲史书,讲说前代书史文传、兴废争战之事,最畏小说人,盖小说者能以一朝一代故事,顷刻间提破。

合生,与起今随今相似,各占一事。

•据此,“说话”四家为:一、小说;二、说经,包括说参请;三、讲史;四、合生。

二、小说话本(一)小说话本的体制:•入话(头回),正话,结尾(话本说彻,权作散场)。

(二)小说话本题材:•以爱情、公案为主。

•①爱情,突出女性对爱情生活的主动追求,反映了当时市民的向往。

代表作《碾玉观音》璩秀秀、崔宁《闹樊楼多情周胜仙》《快嘴李翠莲》。

•②公案,反映民众对当时的黑暗社会的愤慨。

当时官僚机构膨胀,官场黑暗。

代表作《错斩崔宁》•③神怪类:《西山一窟鬼》•④人物佚事类:《汪信之一死救全家》三、宋元讲史话本•(1)、平话:讲史话本又称“平话”。

平话的含义,盖指以平常口语讲述而不加弹唱;作品间或穿插诗词,也只用于念诵,不施于歌唱。

另外,称之为平,当是强调讲史话本虽脱胎于史书,而语言风格却摆脱艰深的文言而趋于平易。

也有人说平,通“评”,评论。

(2)、讲史话本体制的特色•①篇幅较长,分卷分目。

成为后来章回小说回目的滥觞;②开端有“开场诗”,末尾有“散场诗”;③采取断代编年的叙事方法。

讲史话本的故事情节,基本都依正史,以某个封建王朝,或某些帝王将相的活动为中心,进行讲述,所讲的故事是断代的。

叙述时,是采用编年体,标出故事发生的年号、月份,按时间发展顺序讲述故事情节。

④语言半文半白。

三、宋元说经话本•《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记》残本及《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宋元话本小说:宋代话本1.话本在宋代是指新体白话小说,也称为“平话”,它是“说话”艺人表演时所依据的底本。

宋元话本小说

宋元话本小说

小说话本的另一突出内容是公案故事。
这类小说话本如《错斩崔宁》、《合同文字
记》、《三现身包龙图断冤》、《简帖和尚》 等篇 。 宋元小说话本描写细致,生动逼真,叙事口 语化、声口个性化、谈吐市井化 。
二讲史话本
宋元的讲史话本,又称“平话”,“评话” 。 现存宋编元刊或元人新编的讲史话本,大多
话本小说之所以在宋代兴起与繁荣,是由于北宋的 百年承平所带来的经济繁荣。尤其城市的手工业和 商业的发展,促进各行各业的兴起,使市民阶层空 前扩大。市民的文化娱乐生活也随之丰富起来。于 是,使用当时白话的说书人,在“瓦舍”、“勾栏” 中,应运而生。 宋代的统治者也爱好并提倡“说话”,这也是话本 小说兴起与繁荣的重要原因。“小说起于仁宗朝, 盖时太平日久,国家闲暇,日欲选一奇怪之事以娱 之”(见《七修类稿》)。上述风气,一直延续到 南宋。
标名“平话”,如《三国志平话:“说征战有刘项
争雄,论机谋有孙庞斗智。新话说张韩刘岳, 史书讲晋宋齐梁。”其中,“新话”与“史 书”对举,可见“讲论古今”才是讲史的全 貌。 宋吴自牧《梦粱录》载:“又有王六大夫, 元系御前供话,为幕士请给,讲诸史俱通, 于咸淳年间敷演《复华篇》及《中兴名将 传》。”
看扫除庭院,芟薙草木,或讲经、论议、说 话,虽不近文律,终冀悦圣情。”
宋元“说话”的情形
说话的场所:
“瓦肆(舍)”、“勾栏”、茶楼酒肆: “南瓦、中 瓦、大瓦、北瓦、蒲桥瓦。惟北瓦大,有勾栏一十 三座。常有两座勾栏,专说史书。” (《都城纪
胜· 瓦市》)
“打野呵”:“或有路歧不入勾栏,只在要闹宽阔 处做场者,谓之‘打野呵’。” (《南宋市肆记》)
正文:这是话本小说的主体。以散文为主,其中也 穿插一些’诗词。散文主要是讲述故事;诗词则帮

宋元话本小说

宋元话本小说

宋元话本小说一、话本小说的产生•(一)什么是“说话”•“说话”即叙说故事。

话,即故事。

话本,说话的底本,以口传故事为蓝本的文字记录本。

(三)、“说话”的家数•灌园耐得翁《都城纪胜》的“瓦舍众伎”条记载:“说话”有四家。

一者小说,谓之银字儿,如烟粉、灵怪、传奇、说公案(皆是朴刀杆棒及发迹变泰之事)、说铁骑儿(谓士马金鼓之事)。

说经,谓演说佛书;说参请,谓宾主参禅悟道等事。

讲史书,讲说前代书史文传、兴废争战之事,最畏小说人,盖小说者能以一朝一代故事,顷刻间提破。

合生,与起今随今相似,各占一事。

•据此,“说话”四家为:一、小说;二、说经,包括说参请;三、讲史;四、合生。

二、小说话本(一)小说话本的体制:•入话(头回),正话,结尾(话本说彻,权作散场)。

(二)小说话本题材:•以爱情、公案为主。

•①爱情,突出女性对爱情生活的主动追求,反映了当时市民的向往。

代表作《碾玉观音》璩秀秀、崔宁《闹樊楼多情周胜仙》《快嘴李翠莲》。

•②公案,反映民众对当时的黑暗社会的愤慨。

当时官僚机构膨胀,官场黑暗。

代表作《错斩崔宁》•③神怪类:《西山一窟鬼》•④人物佚事类:《汪信之一死救全家》三、宋元讲史话本•(1)、平话:讲史话本又称“平话”。

平话的含义,盖指以平常口语讲述而不加弹唱;作品间或穿插诗词,也只用于念诵,不施于歌唱。

另外,称之为平,当是强调讲史话本虽脱胎于史书,而语言风格却摆脱艰深的文言而趋于平易。

也有人说平,通“评”,评论。

(2)、讲史话本体制的特色•①篇幅较长,分卷分目。

成为后来章回小说回目的滥觞;②开端有“开场诗”,末尾有“散场诗”;③采取断代编年的叙事方法。

讲史话本的故事情节,基本都依正史,以某个封建王朝,或某些帝王将相的活动为中心,进行讲述,所讲的故事是断代的。

叙述时,是采用编年体,标出故事发生的年号、月份,按时间发展顺序讲述故事情节。

④语言半文半白。

三、宋元说经话本•《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记》残本及《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宋元话本小说:宋代话本1.话本在宋代是指新体白话小说,也称为“平话”,它是“说话”艺人表演时所依据的底本。

宋元神怪类小说话本

宋元神怪类小说话本

03
宋元神怪类话本的代表作品
Chapter
《太平广记》中的神怪故事
总结词
《太平广记》是一部大型的古代文言文小说集,收 录了丰富的神怪故事,展现了宋元时期民间文学的 繁荣。
详细描述
《太平广记》中收录了大量的神怪故事,涉及神仙 、鬼怪、精怪、魔道等各个领域。这些故事情节曲 折离奇,想象丰富,塑造了许多生动的神怪形象, 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文化传承
神话传说类话本反映了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传统和历史背景 ,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
鬼怪故事类话本
题材广泛
01
鬼怪故事类话本涉及鬼神、妖魔、精灵、妖怪等各种神秘生物
,以及与之相关的灵异事件和奇特现象。
情节曲折
02
鬼怪故事类话本情节曲折离奇,往往出人意料,给读者留下深
刻的印象。
心理描绘
03
话本作者注重对人物心理的描绘和刻画,使读者能够深入了解
宋元神怪类话本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要点一
存在问题与不足
要点二
未来研究展望
尽管目前对宋元神怪类话本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 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首先,部分学者过于侧重于对 文本的孤立研究,而忽略了与其他文学形式和文化的联系 ;其次,缺乏对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的深入研究,对话本 的起源和演变过程仍存在争议;最后,研究方法和视角相 对单一,需要进一步拓展和丰富。
对民间信仰的反映与表达
宋元神怪类小说话本对民间信仰有着深刻的反映和表达。这些话本中涉及的大量 神仙、鬼怪形象以及与之相关的故事情节,都是民间信仰的集中体现。
这些话本通过反映民间信仰,进一步表达了当时社会普通百姓的宗教信仰、价值 观念以及对神秘力量的认知。例如,《三言两拍》中的许多故事反映了民间信仰 中对轮回转世、因果报应等观念的认同。

中国古典文学14宋元话本PPT课件

中国古典文学14宋元话本PPT课件
「平」是「评」的简写,因为它是夹叙夹议,评论古今的缘 故。多指宋、元时期,讲史类话本的集结,如《新编五代史平话 》、《全相武王伐纣平话》等 。 三、另名由来
王国维在《大唐三藏取经诗话》跋文中说:「以其中有诗有 话,故得此名,其有词有话者,谓之词话。亦即「诗话」、「词 话」是因为话本中穿插了许多诗词而得名。
保存出处
熊龙峰刊行小说四种 清平山堂话本
古今小说 醒世恒言
警世通言
10
话本可分为那几类?
一、小说:又名「银字儿」,银字指乐器,意指说唱小说时,以 觱bi篥li等乐器作辅助。包括烟粉(女性,并与鬼魂有关 )、灵怪(精怪)、传奇(爱情)、公案(审案)、 说铁骑儿(战争)。
二、讲史:讲说前代书史文传中,争战兴废之事,多以正史为蓝 本,再加上野史传说,及作者的虚构而成,如:《新 编五代史平话》叙五代历史、《大宋宣和遗事》记北 宋灭亡前后的史事,为日后《水浒传》的底本。
现存宋元话本目录(部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冯玉梅团圆》《错斩崔宁》《吴越春秋平话》
《秦并六国平话》《武王伐纣平话》《西游记平话》《快嘴李翠莲记》
《三国志平话》《三分事略》《碾玉观音》
2
底本:“说话”和“话本”
❖ 说话人平时要揣摩复习,师徒间传习授受, 或传之子孙,世代相守,所以有了“话 本”。
二、「变文」一名的由来 中唐时,僧侣宣讲佛教故事,以韵散
结合,唱白并用的形式,改变了佛经中 的艰涩文词,所以称为「变文」。后因 颇受欢迎,引起道士的效法、民间的流 行。
4
宋元话本小说
❖ 意义:「话本」,本来只是说话人的脚 本,并非供大众阅读。但后来经过文人 润色,或者模拟话本的形式写作所谓 「拟话本」,于是成了供人阅读的小说。

宋元 话本

宋元 话本

本节思考题
名词解释:说话;话本。 名词解释:说话;话本。 理解说话技艺与话本小说的深层关系。 理解说话技艺与话本小说的深层关系。 举例说明话本小说的思想内涵。 举例说明话本小说的思想内涵。 分析话本小说的艺术特征。 分析话本小说的艺术特征。
南 宋 临 安 的 瓦 舍 分 布 状 况
底本:“说话”和“话本” 底本: 说话” 话本”
说话人平时要揣摩复习,师徒间传习授受, 说话人平时要揣摩复习,师徒间传习授受,或 传之子孙,世代相守:所以有了“话本” 传之子孙,世代相守:所以有了“话本”。 最初的话本,只是一种写本, 最初的话本,只是一种写本,仅仅掌握在说话 人手里,当作秘本应用和传抄, 人手里,当作秘本应用和传抄,并不公开传播 以供大众阅览。 以供大众阅览。 写作“话本”的目的,是为了职业,为了实用, 写作“话本”的目的,是为了职业,为了实用, 为了经济利益,而不是为了文学或审美。 为了经济利益,而不是为了文学或审美。 由于坊间书贾的搜求牟利, 话本” 由于坊间书贾的搜求牟利,“话本”被刻印流 传。
让人物服从于故事, 让人物服从于故事,将日常生活传奇化
重故事而不重人物, 重故事而不重人物,在人物塑造方面有让人 物服从故事的倾向。 物服从故事的倾向。 想方设法把日常生活传奇化, 想方设法把日常生活传奇化,来增强故事的 刺激性、吸引力。 刺激性、吸引力。
通过大量的巧合、偶然因素的堆积, 通过大量的巧合、偶然因素的堆积,使日常生活 题材传奇化。 题材传奇化。 通过鬼神、奇事等非现实性因素的插入, 通过鬼神、奇事等非现实性因素的插入,使发端 于现实的故事传奇化。 于现实的故事传奇化。 对日常生活中某些具有特殊性的人物性格加以夸 使其具有传奇色彩。 张,使其具有传奇色彩。
对人情世俗的津津玩味。 对人情世俗的津津玩味。 对风流艳遇的期望欲求。 对风流艳遇的期望欲求。 对公案神怪的广泛兴趣。 对公案神怪的广泛兴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元话本对明清白话小说的重要影响
❖ 体制方面:小说话本演变为明清白话短篇小 说;讲史话本演变为长篇章回小说。
❖ 题材方面:许多明清白话小说是在宋元话本 基础上加以改编和充实而创作完成的。
❖ 艺术方面:宋元话本长于营造故事情节和设 计人物对话,这一点为后来的白话小说所继 承。
参考书目
张稔穰:《中国古代小说教程》,山东 教育出版社;
❖ 唐代有俗讲,即和尚对俗众宣扬一些佛教义 理,比较通俗易懂,其中也有说佛教故事为 主的。俗讲后来演变为宋代的讲经。
说经话本(二):《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充满神怪色彩,是玄 奘取经史实故事化的产物,其中已有猴行者 和深沙神。
❖ 从中可以看出《西游记》的故事是如何演变 的,明代的《西游记》就是在它的基础上, 又吸收其他素材最后定型的。
❖ 根据讲演内容的不同, “说话”分为不同家 数。最重要的有“小说”“讲史”及“讲 经”。
பைடு நூலகம்
关于话本
❖ 据鲁迅先生说,话本是说话人的底本,也就 是表演用的底稿。也有人认为话本是表演的 记录本,当然也可能是底稿的扩充与完善。
❖ 话本在社会上公开流传供人们阅读,特别是 刊印成书公开销售后,话本就成为我们今天 的小说。
说话的种类及其性质:
讲史、讲经、小说、说铁骑儿(或曰合生,或曰说浑 话)。
说话人以卖艺为生,面向市民大众,说话的目的在挣 钱养家糊口。说话是“贱役”,备受社会轻视。
底本:“说话”和“话本”
说话人平时要揣摩复习,师徒间传习授受,或传 之子孙,世代相守:所以有了“话本”。 最初的话本,只是一种写本,仅仅掌握在说话人 手里,当作秘本应用和传抄,并不公开传播以供 大众阅览。 写作“话本”的目的,是为了职业,为了实用, 为了经济利益,而不是为了文学或审美。 由于坊间书贾的搜求牟利,“话本”被刻印流传。
❖ 它同《水浒》关系密切。书中有一部分集中 写了梁山好汉的故事,如智取生辰纲,义释 晁盖,宋江杀惜,扬志卖刀等,其中还记载 了三十六天罡星的姓名绰号,同《水浒》相 比只有少许的不同。
❖ 首次将水浒故事加以整合,在《水浒》成书 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
讲经话本(一):关于讲经
❖ 讲经也是说话家数之一,主要是演说同佛教 有关的故事。
宋元话本
教学内容
❖ “说话”与话本。 ❖ “说话”家数与话本的主要题材类型。 ❖ 宋元话本对明清白话小说的重要影响。
关于“说话”
❖ “说话”是商业性的口头故事讲演,也就是今 天的说书。
❖ “说话” 唐代就已出现,但它的兴盛却是在 宋代。其原因主要是:坊市制的废除促进了 城市商业发达和市民阶层的文化娱乐需求 。
❖ 根据“说话” 家数不同,话本可分为小说话 本和讲史话本。此外还有讲经话本等。
宋元“说话”的情形
说话的场所:
“瓦肆(舍)”、“勾栏”、茶楼酒肆: “南瓦、中 瓦、大瓦、北瓦、蒲桥瓦。惟北瓦大,有勾栏一十三 座。常有两座勾栏,专说史书。” (《都城纪胜·瓦
市》)
“打野呵”:“或有路歧不入勾栏,只在要闹宽阔 处做场者,谓之‘打野呵’。” (《南宋市肆记》)
❖ 情节线索单一明晰。 ❖ 通过对话能看出人物的身份性格。
讲史话本(一):体制
❖ 体制:分卷(则)标目;开场诗散场诗;断 代编年。
❖ 讲史题材往往时间跨度较长,内容较多,不 可能在短时间内讲演完毕。说话艺人需要将 有关内容提炼成故事单元,反映在书面上便 是分卷分则并加上情节提示即标目。
讲史话本(二):《元刊全相平话五种》
罚完整过程。 ❖ 扑刀杆棒指的是故事中主人公使用的武器。实际
上写的是侠义好汉,接近后来的武侠小说。 ❖ 妖术现存的宋元小说话本中属于妖术的作品很少,
只有比较接近的作品。 ❖ 神仙讲的是道教的故事,写神仙点化托渡世人。
小说话本(三):艺术特色
❖ 宋元话本创作构思的重心是以故事为本位, 选材上注重新奇刺激,力求世俗生活传奇化。
我们认为,宋元话本小说所反映的应该是下层城市 市民的真性意识,是广大市民的情感追求和价值判
断。
对荣华富贵的钦羡渴慕。
对人情世俗的津津玩味。 对风流艳遇的期望欲求。 对公案神怪的广泛兴趣。
个体意识的弱化
群体意识的增强
说话既是一种职业,它就要吸引听众, 因此必须在内容上契合大多数听众的心理 需求。这就决定了宋元话本从创作的开始 就有如下特征:作者必须弱化自我表现的 个体意识,强化服务于、服从于听众需求 的群体意识。
保存出处
熊龙峰刊行小说四种 清平山堂话本
古今小说 醒世恒言
警世通言
作品介绍
《碾玉观音》(《崔待诏生死冤家》)
崔宁、璩秀秀、郭排军
《错斩崔宁》(《十五贯戏言成巧祸》)
崔宁、陈二姐、刘贵、王氏夫人、静山大王
思考:通过两篇作品,宋元话本的思想内 容如何?
宋元话本的思想内容
基本主题:暴露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官吏草菅人 命、玩忽职守;妇女地位低下,无安全保障;个性 解放,追求婚姻自由。
❖ 《三国志平话》是迄今所见最早的关于三国 故事的讲史话本。它是当时说话艺人的一个 提纲性质的东西,但后来的《三国演义》的 基本情节它都具备了,在《三国演义》成书 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 《武王伐纣书》对明代神魔小说《封神演义》 有重要影响。
讲史话本(三): 《大宋宣和遗事》
❖ 《宣和遗事》是根据前人的野史笔记、官方 史书还有一些诗文编写的。
小说话本(一):体制
❖ 小说话本体制可分为入话、头回、正话、 煞尾四部分 。
❖ 小说话本的结构体制是“说话”表演程 序的书面反映,而“说话”表演程序是 在长期演出实践中逐步形成的。
小说话本(二):主要内容
❖ 灵怪讲的是普通的鬼怪妖异。 ❖ 烟粉讲的是人与鬼的恋爱故事。 ❖ 传奇是人与人的恋爱故事。 ❖ 公案讲的是刑事案件,一般包括犯罪、侦破、惩
胡士莹:《话本小说概论》,中华书局 1980年版;
韩南:《中国白话小说史》,浙江古籍 出版社1989年版;
欧阳代发:《话本小说史》,武汉大学 出版社。
本节思考题
名词解释:说话;话本。 理解说话技艺与话本小说的深层关系。 举例说明话本小说的思想内涵。 分析话本小说的艺术特征。
现存宋元话本小说
保留到今天的宋代话本有40余种,元代 话本有16种,小说史上一般统称它们为
“宋元话本”。具体情况看下表:
话本名称
《张生彩鸾灯传》 《西湖三塔记》 《简帖和尚》 《柳耆卿诗酒玩江楼记》 《宋四公大闹禁魂张》 《张古老种瓜娶文女》 《错斩崔宁》(《十五贯戏言成巧祸》) 《闹樊楼多情周胜仙》 《碾玉观音》(《崔待诏生死冤家》) 《西山一窟鬼》(《一窟鬼癞道人除怪》) 《三现身包龙图断冤》 《万秀娘仇报山亭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