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新浪微博用户发展报告

合集下载

新浪微博产品简介

新浪微博产品简介
作者会去现场 不网友讨论 据说购书迓 能享叐8折
最近读到了 创意思考挺 有帮劣!
本周同城活劢 新浪读书会
新浪微博“微产品”之新浪微投票
网友可在微博中収布投票话题,由 用户自行投票。广告主可通过投票结果 形成决策。
热门投票:
可口可乐你喜欢开収成你觉得服务最好的银行是哪家?
客户服务。同重要客户建立个人联系,人们更喜欢从自己了解和信任的人手里买 东西。微博能让你赢得这种优势。
新浪微博基本功能
基本功能:发布微博
微博发布的信息限制于140个字。 微博一旦发布,关注你的人可以同步收到你的信息。 除可发布文字外,还可发布图片和视频
基本功能:发表评论
你可对别人的微博发表评论,并可回复别人对你微博的评论。
基本功能:绑定手机
可通过手机收看和发布微博,是微博应用的一大优势。所以,开通微博后应第一 时间绑定手机。 绑定手机后,便可通过发送短信、彩信或登陆微博客户端发布和收看微博
移动、联通、电信统一发送短信至:1069009009
认证用户身份真实
为避免身份混淆,引起公众误解,新浪微博实行名人、机构企业身份认证策略。 即在已认证用户个人页面,会看到如下标识。当鼠标放在此标识上,会自动出现 用户的身份简介。
到信息可収到微博的绑定 账号上。 • 将不开心网、人人网等更 多第三方平台亏通数据。
• 查看周边地点,迕行签到,
当符吅一定条件可获得勋 章,成为此地点领主。 • 签到的劢态会显示在好友 首页 • 可对地点迕行评论幵查看 附近的所有地点评论
新浪微博“微产品”之新浪Xweibo
基亍新浪微博开放API开収的微博功能系统, 基亍新浪微博开放API开収的微博功能系统,网站运营方只需要下载Xweibo安装文件,按照安装向 导在服务器完成安装即可获得一个完整的微博平台。

微博舆论形成机制论文

微博舆论形成机制论文

浅析微博舆论的形成机制【摘要】2010年,微博元年,以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为代表的微博应用平台在中国实现了飞速发展,势头之盛赶超之前的bbs、博客等sns社交媒体。

2012年,新浪发布《2012年新浪微博用户发展报告》指出,新浪微博用户已达到3.68亿,在引爆社会热点和引导社会舆论方面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微博,作为新兴的社交媒体,仅仅利用140字的微小创意空间,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进一步缩短了人与人沟通的距离,为政府提供了与时俱进的与民对话模式,为商界创造出了更新颖灵活的营销手段。

那么,微博何以具有如此大的影响力,微博舆论又是如何构成的呢?本文将从舆论形成的基本理论出发,结合微博快速发展的社会背景,浅析微博舆论的形成机制。

【关键词】微博;微博舆论;形成机制一、公众舆论及其形成的两种途径(一)公众舆论的涵义。

公众舆论的概念来自于美国著名的政论家、专栏作家李普曼写于1922年的传播学领域奠基之作《公众舆论》,书中回答了舆论从哪里来,它是怎样形成的,它能造成什么样的结果等传播学领域经典问题。

舆论,是公众对其关心的人物、事件、现象、问题和观念的信念、态度和意见的总和,其主体是公众。

那么什么是公众舆论?对于公众舆论的概念,笔者较赞同美国著名政治学家乔·萨托的观点:舆论由精英自上而下的煽动、普通民众舆论的自下而上沸腾和相关团体在这一过程中的认同这三个部分构成。

(二)公众舆论形成的两种途径。

根据乔·萨托对公众舆论概念的解读,公众舆论的形成有两种途径:一是由精英自上而下的煽动;二是由普通民众自下而上的沸腾。

我国传统的舆论环境更接近多伊彻的“瀑布模式”。

在这一模式中,信息以瀑布的方式,从较高的传播系统向较低的传播系统流动,在流动过程中水簇会经过一个个的水潭:最上面的水潭由经济和社会精英组成,接下来是政治和统治精英的水潭、大众传播媒介的水潭、舆论领袖的水潭,最后是人民大众的水潭,每一个水潭都抱着独立的态度以其特有的方式把进入它的信息重新加工一番。

新媒体时代议程设置功能的新变化

新媒体时代议程设置功能的新变化

新媒体时代议程设置功能的新变化作者:卢美宇来源:《新闻世界》2014年第04期【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壮大,网络平台也催生出一系列的新媒体,这些新媒体活跃于人们的日常传播生活中,与传统媒体形成互补,给传统媒体注入新鲜的血液。

而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在新媒体环境下,不仅没有削弱反而有所增强。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舆论影响议程设置“妈妈再打我一次”这句话本身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但一段时间来,却连续成为了微博热门搜素的关键词,大有成为新近流行语的趋势,甚至还衍生出了网页游戏、视频配乐等相关作品。

原来,“妈妈再打我一次”是微博用户“黄博楷bk”发布的一个四格漫画,讲的是一位母亲微笑的对女儿说:“学习了一天,妈妈带你去公园玩啊!”但小女孩却对母亲说;“不,妈妈,我喜欢学习。

”结果母亲却神色大变扇了小女孩一耳光,最后小女孩捂着脸一脸委屈的样子。

这组图后来在微博上被网友P成个版本,使得该话题一夜走红,成为微博的头条关键字以及人们茶余饭后热议的话题。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和智能手机的普及,这些新的传播媒介的影响力和使用率逐渐超过了报纸、广播等传统的传播媒介,越来越多的人通过这些新媒体去获取信息、参与讨论,实施舆论监督。

微博、微信这些基于数字化传播平台的新的传播媒介,使信息传播的思维、过程和方式也发生了改变。

受众的自主性越来越高,信息传播的多元化、传播主体的泛化,信息传播进入“个人化”,实现“由上到下”传播到“由下到上”传播的转换,也使原有的议程设置理论基础受到了冲击。

议程设置功能”最早由美国传播学家M.E.麦库姆斯和D.L.肖于1972年在《舆论季刊》上发表的题目为《大众传媒的议程设置功能》中提出的一种传播效果的理论。

议程设置理论探讨的是大众传播对受众的效果和影响问题,他们提出:大众传媒作为“大事”加以报道的问题,同样也作为“大事”反映在公众的意识中;传媒强调的越多,公众对该问题的重视度就越高。

简而言之就是,大众传媒虽然不能控制受众“怎样想”,但可以影响受众“想什么”。

2012年《人民日报》人民时评12月

2012年《人民日报》人民时评12月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防治艾滋有治无类王琦 2012年12月03日04:51彻底消除对艾滋病感染者的歧视,让他们获得走进医院的勇气和条件,这是对他们的保护,也是对我们自己的保护在第二十五个世界艾滋病日到来之际,卫生部部长陈竺表示,由于社会歧视存在,有高危行为的人不主动寻求或不愿接受检测,导致我国有近一半的艾滋病感染者没有被发现,增加了传播的风险。

这沉重的事实,令人难以释怀。

近半感染者未被发现,折射出我国艾滋病感染者就医率低下的严峻形势。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一名艾滋病感染者因手术输血感染病毒,却一直不敢正视病情。

服用偏方之后,在未经检查的情况下竟然“自以为治愈”,如果不是后来因病就医期间被再次确认艾滋病感染,他恐怕还将继续自欺欺人下去。

“自欺欺人”的背后,是感染者心理上背负的巨大社会压力。

尽管多年来的知识普及始终提醒人们,艾滋病的感染渠道较多,不能把艾滋病感染跟吸毒、滥性、生活不检点画等号,但很多人一提及“艾滋病”,仍然难以摆脱恐惧、憎恶、歧视等负面情绪,存在这种心态的甚至不乏医务人员。

就在不久前,天津一名肺癌患者因在手术前被查出携带艾滋病病毒,求医屡遭拒绝,最终他私改病历隐瞒病情,才得以接受手术。

医院尚且如此,艾滋病感染者在日常生活中的境遇可想而知。

社会的歧视,让许多高危性行为者不愿接受病毒检测,增加了艾滋病病毒传播的风险。

长期缺乏治疗和孤独,折磨着艾滋病毒感染者的身心。

在生命质量得不到保障的情况下,他们中有的人迫于生计从事着可能传播艾滋病病毒的职业,极个别人甚至产生仇视社会的心理,不惜以身试法,报复社会。

“艾滋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艾滋病的无知和偏见,以及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看望艾滋病患者时所强调的那样,防治艾滋,有治无类。

不论艾滋病感染者是从什么渠道感染病毒的,他们都是弱者、是受害者,我们都不应该抛弃他们,对他们的歧视是社会的耻辱。

艾滋病感染者有尊严生活的权利,给予他们应有的尊重,让他们找到治疗的途径和合适的生活方式,提高他们的权益保护水平,帮助他们重新树立起生活的信心、治疗的信心。

功能_特点_社会效应——微博与微信的比较研究

功能_特点_社会效应——微博与微信的比较研究

功能·特点·社会效应——微博与微信的比较研究【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革新与web2.0时代的到来,由信息传播和媒介互动生成的社交方式日益推陈出新。

毋庸置疑,拥有5.5亿网民,新浪微博用户达5.3亿,腾讯微信用户超4亿的中国正全面迎来微媒体时代。

而微博、微信虽然均属于微媒体,但这两类社交应用的特点、功能以及社会效应存在明显差异,在日常的生活中表现出其独特的作用和价值。

【关键字】微博、微信、功能、特点、社会效应2013年6月16日,中国微博大会在乌镇举行。

大会发布了《2012—2013年微博发展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13年上半年,新浪微博注册用户达到5.36亿。

另一方面,微信的表现也可圈可点,仅仅两年时间,注册用户已然超过4亿。

可以说,这两类社交新媒体不仅拓展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更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方式。

传播学者麦克卢汉说:“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标志,每一种新媒介的产生与运用,都宣告我们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正是微媒体的蓬勃发展,人们全面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微传播时代。

一、微博与微信的功能比较就功能而言,微博与微信本身的定位就不一致。

微博倾向于“自媒体”性质,而微信则是一款可以实现用户即时互通的社交工具。

(一)微博的功能1、信息传播功能微博能够实现用户掌握信息发布的自主权,在整个传播过程中,他们不仅可以获取海量的即时信息,并且能够评论、转发、收藏他人推送的信息,实现讯息的反馈。

可以说微博消解了传者与受众之间的界限,实现了传播者与受传者的转移与融合。

2、人际交往功能在微博平台,用户可以通过关注亲朋好友了解到他们的日常生活,并对其进行评价或者转发从而达到人际交往与互动。

另外,关注陌生人或者被粉丝关注还可以扩大交际圈。

3、营销功能许多企业通过注册公共账号,成为“蓝V”。

通过在微博平台上发布品牌、商品以及促销活动信息的方式与消费者进行互动。

而微博其实也提供了一种让消费者更贴近、更了解品牌的机会。

我国微博发展现状分析及管理

我国微博发展现状分析及管理

我国微博发展现状分析及管理作者:肖娟来源:《电子世界》2012年第14期【摘要】高科技的推广、新媒体的快速发展,让微博应运而生。

2009年诞生的微博,在2010年时得到了全面发展。

为百姓提供一个公开发言、披露时间的公共平台等是微博快速发展的优势,但它碎片化传播等不足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关键词】微博;优势;问题;管理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高新科技的逐步推广,我国新媒体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发展,也催生了一批新鲜事物,微博就是其中的一个。

微博客英文名为MicroBlog,它是博客的一种,但又不同于博客。

与博客一样,是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的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不同的是,它有着严格的字数限制——140个字符,以“短、平、快”见长,要求文字更加精简。

在这个一切以速度为主的时代,由于它的信息精炼,内容丰富,赢得了民众的亲睐和关注。

2007年5月我国微博正式起步时,我国内地网民总人数1.62亿,手机网民数为有4430万。

2009年8月新浪推出“新浪微博内测版”,成为中国门户网站中“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后,腾讯、网易、搜狐等各大门户网站纷纷跟进,2010年成为“微博元年”。

2011年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13亿,是2007年的4倍。

手机网民数为3.56亿人,占总体网民中的比例达到69.4%。

微博网民用户数达2.5亿,比2007年网民数目还多。

一、微博快速发展的优势一是微博为老百姓提供了一个发表言论的平台。

基于互联网发展起来的微博是一个公共的平台。

它没有门槛限制,只要在微博网站注册,申请一个帐户,便可发表自己的言论,就自己的感兴趣的时事话题,所关注的学者、明星、政府部门发表的言论进行评论或转发。

在微博这个平台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不存在职务高低、贫穷富贵之别,只有感兴趣与不感兴趣的区分。

在这里,每个个体都是“自由人的自由联合体”,人人都是责任编辑、新闻主播和评论嘉宾。

草根微博的信息传播力初探

草根微博的信息传播力初探

草根微博的信息传播力初探作者:吴凯来源:《科技传播》2014年第01期摘要微博作为一种成长时间并不长的新兴信息传播渠道,其即时性、互动性等信息传播特性吸引了大量的用户参与其中,而其中草根微博作为一股重要的力量也在崛起。

2012年11月21日,一个名为“学习粉丝团”的微博诞生,凭借其在习近平两次外出考察的实时微博互动,得到了网友们的广泛关注。

本文将以“学习粉丝团”为例,分析以之为代表的草根微博的信息传播力。

关键词微博;信息传播力;学习粉丝团中图分类号G20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06-0003-021 微博的发展中国的微博历史发端于2007年。

第一个微博产品——由著名企业家王兴创办的饭否()揭开了中国微博发展的序幕。

随后,中国市场迎来了两年的微博产品运营的低迷期。

直至2009年,微博产品运营的冰期被互联网通信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所打破,众多微博王国开始崛起,其中最为大众所知的便是2009年8月开始公测的“新浪微博”。

依托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新浪网,“新浪微博”成功地开始将主流人群的目光聚焦在微博上。

目前新浪微博用户平均每天发布超过1亿条微博内容,人均在线时长为60分钟左右。

2 草根微博的信息传播力所谓媒体传播力,实际上就是指一个媒体能够通过各种传播方式的组合,将信息扩散,导致产生尽可能好的传播效果的能力。

本文将以“学习粉丝团”为例,从传播的延展力、传播内容的吸引力、引发用户讨论的能力等三个方面对该类草根微博的信息传播力进行评估,从而更好地发挥其积极的传播效果。

本文将通过对新浪微博上的草根微博“学习粉丝团”进行分析,进而窥视草根微博的传播力。

“学习粉丝团”是一位民间人士创办的一个以发布国家领导人习近平相关信息为主的个人微博。

2012年11月出现以来,曾因受到质疑,于2013年2月11日15时27分短暂关闭,随即于12日10时47分重新开启。

目前已有粉丝1超过141万。

传统媒体官方微博的机遇与挑战

传统媒体官方微博的机遇与挑战
和权威的信息发布平 台 ,通过提供声 、 微博年度报告 》显示 ,以5 0 0 0 万人 为节 耗 时缩 短 至 不 到 6 个 月。2 0 1 3 年1 月 ,微 信 用户 高达3 亿 ,且时 问进一 步缩 短至
收 音 机 用 了3 8 年 ,电 视 机 用 了 1 3 年 ,互 不 N5 个月 ,而且 仍在 加速普 及 中。微
的多媒体化 ,前者切合 当下快节奏 的生 活状 态 ,服务 且 改变 着 受 众 的 阅读 习
的知名 度 。通 过3 0 0 多万 的微博粉 丝 的 击 ,且其选择 官方微博应对 冲击 的行动 有 。二是信息 内容 的碎 片化和传播形态 关注和传播 ,使得 《 新周刊 》突破 了纸 力 常 显 滞 后 。
布 、组 织 议 程 设 置 、实 施 舆 论 监 督 等 方 网络上的 《 新周T t j 》 ,使得传统 的 《 新 势强 劲 ,最 直 接 的表 现 为 用 户数量 激
式 ,完成传 统媒体在新媒体场域影 响力 周刊 》在新媒体 的世界里 实现了新 生 。 的传播 和扩散 。据 《 2 0 1 2 年新浪媒体微 正如 《 新周刊 》执行 主编封新 城所说 , 博报告 》数据显示 ,截至2 0 1 2 年底新 浪 微博认证 的媒 体微博总数突破 1 1 万个 ,
官方微博 的产生 实现 了传统媒 体和
新媒 体的完美结合 ,其打破 了传统媒体 术 的进步和媒体 的发展多成正 比关 系,
势 头却 颇 为 迅猛 。据腾 讯 微信 数 据 显
先天的互动性不足 、传播形 式单一化等 和媒体普及 时间则成反 比关系 。据上海 示 :2 0 1 2 年3 月 ,微 信用户破 l 亿 ,耗时 劣势 ,立足于传统媒体 丰富的 内容资源 交通大学舆情研 究实验室 的 《 2 0 1 0 中国 4 3 3 天 。2 0 1 2 年9 月 ,微 信用户破 2 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5%1.3%
月消费额分布
1000元以下 1000-2999 3000-5999 6000-9999 1-2万 2-5万 5万以上
500元以下 500-1000元 1000-2999 3000-5999 6000-9999 1~2万 2万以上
1000元以下 1000-2999 3000-5999 6000-9999 1-2万 2-5万 5万以上
微博每天消费潜力:
亿元/天= 30天/月×16小时/天(每日可支配时间1)
3.68 1.0小时(微博每天人均使用时长2)× 3.68亿(用户) =
亿小时(微博每天使用总时长 )

微博每年消费潜力:
6100亿元/年
3倍
=
2012年中秋、国庆长
假旅游总收入2105亿
秋 国 庆
元3
注:1.指用户可能用于消费的时间。推算逻辑是假设对商品/服务的消耗是按人的可支配时间平均分布的,即时间=消费


按生 容


朋 好 友
影 、 看
购 物
健 身
出 、 各
旅 游
游 艺
摩按 美


夜 店









13 注:Facebook和Twitter数据来自尼尔森美国市场2012年专项调查
调查介绍 用户需求 精准营销 社交营销 weibo服务
消费能力
消费习惯
用户的网络活动中交互性活动越来越多,整体上已超过42% 相对网民总体*,微博用户使用搜索引擎的比率低12个百分点,而网购比率则高22个百
500元以下 500-1000元 1000-2999 3000-5999 6000-9999 1~2万 2万以上
注:*金额,包括消费额和收入额,指人数×所属区间均值
9
调查介绍 用户需求 精准营销 社交营销 weibo服务
消费能力
消费习惯
微博目前每天能创造将近17亿元的消费空间 用户每年花在微博上的时间相当于消费了3.5倍的十一黄金周旅游服务
Weibo商业化潜力
2012年新浪微博用户发展调查报告
2012年10月
调查介绍
调查方法
调查内容
2012年7月在新浪微博平台上针对微博用户进行了一次用户发展状况的调查(以下简称《发展
调查》)
《发展调查》由新浪公司、北京大学市场与媒介研究中心、第一象限公司三方合作
开展
调查活动 样本投放
说明 根据2012年6月的用户行为,分层抽取300万样本用户进行通知投放
*注:与CNNIC公布的《第30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对应活动使用率的对比。
调查介绍 用户需求 精准营销 社交营销 weibo服务
信息来源 时间分配 终端使用习惯 网络活动内容 网络活动场景 ……
如何精准的赢得
每一个
用户
我有我个性!
星座 生肖 地域 爱去的地方 ……
第1节 第2节
产品选择 渠道选择
及以上
0.7%
硕士研究生
6.0%
大学本科
大专/高职
24.0%
高中/中专 /中职/技校
16.5%
初中及以下
3.6%
12.8%
14.4%
49.2% 19.6%
17.7%
30.0%
5.6%
中、高层管理岗
中、高级专业岗
基层管理岗 初级专业岗 (含一线员工) 学生
不在岗
7
调查介绍 用户需求 精准营销 社交营销 weibo服务
样本回收
调查历时2周,回收样本量14.3万,有效样本10.1万
样本处理
根据后台总体分布情况,对有效样本进行了纠偏修正
2
调查介绍
调查方法
调查内容
《发展调查》主要内容分为四部分:用户需求、精准营销、社交营销、weibo服务
本报告数据和观点以《发展调查》为基础
报告也汇总了一年来针对微博用户多角度、多个调查的成果 报告同时是前台调查和后台记录数据一次深度结合的展现
数据来源 《发展调查》
后台数据 其他调查
对应报告内容
1. 用户血型、婚姻状态、收入、消费等私有信息 2. 日常活动信息 3. 对微博的态度 1. 补充用户年龄、地域等个人信息 2. 用户行为和关系信息
1. 补充用户对微博和及其各细分产品的态度信息
特别申明:1.本报告中如无特别注明,“微博”、“weibo”都特指新浪微博()
笔记本71%
5%
9%
6-8点 8-11点 11-13点 13-18点 18-20点 20-24点 0-6点
移动上网时间段分布
功能手机11%
台式机65%
28%
40%
37%
36%
41%
54%
22%
6-8点 8-11点 11-13点 13-18点 18-20点 20-24点 0-6点
22 注:电脑上网含台式机/笔记本/上网本上网等;移动终端上网包括手机/平板电脑上网等
2.2012年2季度数据。使用时长是指:自然天内(0-24点),用户在微博站内或客户端中有活动的时长总和。
3.数据来源《2012年中秋节国庆节假日旅游统计报告》
10
调查介绍 用户需求 精准营销
消费能力
消费习惯
社交营销 weibo服务
微博用户55.1%还处在单身阶段。 不同的阶段及阶段的转化都意味着特定的消费类型。
恋爱中 已婚无孩
婚姻状态
单身
其他
有孩
11
调查介绍 用户需求 精准营销 社交营销 weibo服务
消费能力
消费习惯
美食、室内娱乐、购物是微博用户三大线下活动主题
微博用户线下消费活动
与亲朋好友聚会/聚餐 /KTV
71%
看电影、展览 64%
逛街购物 59%
59%
运动健身 36%
看演出、各类赛事 23%
22% 外出旅游
男女均衡,80后是支柱
消费习惯
社交营销 weibo服务
男1.8亿 V.S. 女1.8亿
37%
55%
6%
2%
90及00后
80后
70后
70前
6
调查介绍 用户需求 精准营销 社交营销 weibo服务
消费能力
消费习惯
80%微博用户受过高等教育 用户职级分布较均衡,相对现实分布,一线员工比例小
博士研究生
21% 游乐游艺
12% 养生按摩
12% 美容美体
10% 泡吧/夜店
12
调查介绍 用户需求 精准营销
消费能力 微博用户相对更爱看电影
消费习惯
社交营销 weibo服务
各平台用户线下活动比较
Weibo
Facebook
Twitter
80%
60%
40%
20%
0%







养生养 美泡Biblioteka 其/ /亲




了解微博用户的
总体需求
规模、内容、趋势
婚姻状态
收入水平 消费能力 消费内容 ……
第1节 消费能力 从用户数、收入、消费规模上看微博用户的总体消费能力 第2节 消费习惯 从用户的生活形态、消费内容看微博用户的总体消费习惯及其未来可能
的变化轨迹
5
调查介绍 用户需求 精准营销
消费能力
微博用户3.68亿
2.如本报告所刊载图片涉及版权问题,诚请版权人来电、来信与本网联系支付报酬。
电话:010-82244317,微博:@微报告
3
调查介绍 weibo用户需求 weibo精准营销 weibo社交营销 weibo服务
调查介绍 用户需求 精准营销 社交营销 weibo服务
用户量 性别比 年龄分布 学历分布 职业分布 ……
从用户个人特征和活动特征来看,针对每个用户应该设计、推送什么样 的产品来响应、满足每一个用户。 从用户使用信息渠道的习惯和对商业推广信息的态度来看,针对每个用 户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渠道和方式来推广商品和服务。
15
调查介绍 用户需求 精准营销
产品选择
渠道选择
社交营销 weibo服务
微博用户中天蝎座、生肖虎的最多 金牛座、生肖蛇的用户最少
微博国内用户量广东、北京、江苏排名前三
微博国内用户分布
单位:万人
单位:百万人 0~500 500~1000 1000~1500 1500~3000 3000~
18
调查介绍 用户需求 精准营销 社交营销 weibo服务
产品选择
渠道选择
不同的使用场景对应不同的活动或内容偏好。
微博用户网络使用情景
1家
weibo Facebook Twitter
weibo Facebook Twitter
注:Facebook和Twitter数据来自尼尔森美国市场2012年专项调查
20
电脑上网含台式机/笔记本/上网本上网等; 移动终端上网包括手机/平板电脑上网等
调查介绍 用户需求 精准营销 社交营销 weibo服务
收入集中在6000元以下区间 金额*分布偏向高值区。60%的消费额集中在3000元及以上区间; 60%的收入 月收入额分布
额集中在6000元及以上区间
月消费的人数分布
43.9%
月收入的人数分布
16.6%
3.6% 0.5% 1.2%
24.1%
29.3% 29.1% 22.8%
10.1%
11.6%
5.4%
消费能力
消费习惯
微博用户的收入总和可买下意大利全国的产出1。 微博用户消费掉了全国54%的商品和服务。 微博用户一个月的消费总和足够办8次伦敦奥运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