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感官检验原始记录(固体饮料)
食品出厂检验原始记录文本表格

编号:样品名称:生产日期:
样品数量:检验日期:
批量:规格:
1.感官
3.菌落总数
4.大肠菌群
优质参考资料
编号:样品名称:生产日期:
样品数量:检验日期:
批量:规格:
1.水分
2.食盐
优质参考资料
1.亚硝酸盐
2.可溶性无盐固形物
优质参考资料
编号:样品名称:生产日期:
样品数量:检验日期:
批量:规格:
1.氨基酸态氮
2.全氮
优质参考资料
检验员:复核
编号:样品名称:生产日期:
样品数量:检验日期:
批量:规格:
1.铵盐
2.总酸
优质参考资料
检验员:复核
编号:样品名称:生产日期:
样品数量:检验日期:
批量:规格:
1.总酸
2.不挥发酸
优质参考资料。
感官、净含量、食盐、水分、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原始检验记录

样品名称生产日期抽样日期样品编号抽样数量检验日期规格型号抽样人验讫日期
感官
项目指标检验结果结果判定色泽具有该品种应有的色泽
气味
滋味
具有该品种应有的气味和滋味、口感适
中,无砂感,不得有酸败、发霉等异味。
组织形态与结构组织紧密或疏松
杂质无肉眼可见外来杂质
净含量g
检验依据:JJF1070-2005 仪器名称:架盘天平m标示
编号12345678910平均总重
皮重
实际含量
偏差
净含量偏差= 实际总重- 标注净含量实际含量= 总重–平均皮重
食盐% 序号吸取稀释液V起(ml)V末(ml)△V(ml)V空白(ml)结果平均1
2
水分%
检验依据:GB5009.3 仪器名称:电热恒温干燥箱、架盘天平干燥温度:102℃
平均
值器皿质量
m
试样和器皿干燥前质量
m1
试样和器皿干燥后质量
m2
结果
n=(m1-m2)/(m1-m)×100
1
2
检验人:审核人:
菌落总数cfu/g 检验依据:GB/T4789.2-2010 仪器名称:电热恒温干燥箱、架盘天平培养温度:36℃培养时间:48h 报告方
式cfu/g 稀释度10-110-210-3空白对照
菌落数板
平均值板
大肠菌群MPN /100g
检验依据:GB/T4789.3-2010 仪器名称:电热恒温培养箱培养温度:36℃培养时间:48h
结果稀释度10-110-210-3空白对照
初发酵结果
复发酵结果
检验仪器使用情况试验前:试验后:
原始检验记录。
成品乌龙茶出厂检验报告与原始记录

成品(乌龙茶)出厂检验报告产品名称规格/等级生产日期检验依据DB35/T943批号报告日期项目单位指标实测值单项评定感官品质外形条索/符合要求色泽/整碎/净度/内质香气/滋味/汤色/叶底/水分(质量分数)%≤7.0总灰分(质量分数)%≤7.0碎茶(质量分数)%≤16.0粉末(质量分数)%≤1.3净含量kg≥结论检验者:审核者:成品(乌龙茶)检验原始记录执行标准:DB35/T943产品名称规格/型号生产日期检验日期检验人校核人批号一、感官要求检验依据:DB35/T943项目要求实测外形条索□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色泽□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整碎□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净度□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内质香气□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滋味□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汤色□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叶底□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二、水分检验依据:GB5009.3-2016编号空皿质量(M1)(g)空皿+样品质量M2(g)空皿+样品质量(烘后)M3(g)水分%=(M2-M3)/(M2-M1)×100%水分%报出值12三、总灰份检验依据:GB5009.4-2016编号坩埚质量(M1)(g)坩埚+样品质量M2(g)坩埚+样品质量(烘后)M3(g)灰分%=(M2-M3)/(M2-M1)×100%灰分%报出值12四、碎茶、粉末检验依据:GB/T8311编号取样量(g)筛下碎末茶质量(g)碎茶(%)平均碎茶(%)筛下粉末质量(g)粉末(%)平均粉末(%)12五、净含量检验依据:JJF1070序号12345678910报出值总重皮重净含量。
01食(饮)具微生物检验原始记录

温度℃湿度%
样品准备和预处理
----------
大肠菌群检测:
检验
方法
培养
条件
结
果
检样
碗1
碗2
碗3
碗4
碗5
碗6
盘1
盘2
盘3
盘4
盘5
盘6
纸片法
37℃18h/50c来自2注:阳性+阴性-
检测人:校核人:完成日期:年月日
样品编号
丹元疾控检(2011)第号
样品名称
大肠菌群快检纸片(盘、碗)
规格/数量
50cm2/件×件
受检单位
收样日期
年月日
检验日期
年月日
检验项目
大肠菌群
包装/状态
透明无菌塑料袋装、密闭、完好/固态
检测依据
《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GB14934-1994
仪器名称/编号
生化培养箱/015
仪器设备使用条件
恒温培养37℃
出厂水分检验原始记录

固体饮料水分检验原始记录
产品名称生产日期
型号规格检测日期
检测方法GB5009.3检测项目水分的测定
平行样
ⅠⅡ
项目
皿重(g)W0
烘前皿+样重(g)W1
烘后皿+样重(g)W2
水分结果(%)
平均值%
W1-W2
公式:水分%=————×100
W1-W0
式中:
X——水分及挥发物含量,%;
W1——加热前玻璃容器和测试样品的质量,单位为克(g);
W2——加热后玻璃容器和测试样品的质量,单位为克(g);
W0——玻璃容器的质量,单位为克(g);
100——单位换算。
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精密度: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得超过算术平均值的10%。
检验员审核员。
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感官、净含量、固形物检测原始记录式样

组织致密,坚实而有弹性,有韧性
杂质
无肉眼可见杂质
结论
检验员及日期: 核验员及日期:
净
含
量
检验方法
检验方法: JJF1070-2005
平均值
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总重
皮重
净含量
偏差量
结论
检验员及日期: 核验员及日期:
固
化
物
检验依据:GB/T10786-2006
判定标准:≥75%(Q/HFJ0001S-2012 肉类软罐头)
感官、净含量、固形物检测原始记录
检测日期:报告日期:记录编号:
产品名称
规格
生产日期
批次号
抽样数量
抽样基数
感
官
项目
检验依据:Q/HFJ0001S-2012
检验结果
外观
包装完好、袋内为负压,内容物形态完整,无霉点,无泄露、涨袋现象存在
色泽
具有该品种应有的色泽
滋味和气味
具有肉罐头特有的滋味和气味,咸淡适度,无异味
样品编号
圆筛重量
沥干物和圆筛重量
油脂重量
产品标明净含量
结果
计算公式
X1=(沥干物和圆筛重量-圆筛重量)+油脂重量/产品标明净含量*100
结论
检验员及日期: 核验员及日期:
审核及日期:
样品处理
固形物按照国标GB/T 10786-2006进行检验,流程如下:
将罐头在50±5℃的水浴中加热10~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0min或在100℃水中加热2~7min (视罐头大小而定),使凝冻的汤汁融化,开罐后,将内容物倾倒在预先称重的圆筛上,圆筛下方配接漏斗,架于容量合适的量筒上,不搅动产品,倾斜圆筛,沥干3min后,将筛子和沥干物一并称量(g)。将量筒静置5min,使油与汤汁分为两层,量取油层的毫升数乘以比重0.9,即得油层重量(g)
栀子茶(固体饮料)(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7.1 标志 产品标签应符合 GB 7718 及《食品标识管理规定》的规定。产品营养标签应符合 GB 28050
的规定。外包装箱标志应符合 GB/T 191 的规定。 7.2 包装
包装应符合GB 4806.7的要求,封口严密,包装牢固。 7.3 运输 7.3.1 运输工具必须清洁、卫生、严禁与有毒、有害、有腐蚀性、易挥发或有异味的物品混 贮、混运。
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铅的测定
GB 710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饮料
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 8313
茶叶中茶多酚和儿茶素类含量的检测方法
GB 1269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饮料生产卫生规范
GB 2805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
GB/T 29602
应符合表 2 的规定。
水分,g/100g 灰分,g/100g 茶多酚,mg/ kg
项目
3.4 有害物质限量
应符合表 3 的规定。
表2
≤ ≤ ≥
理化指标
指标 7.0 6.0 200
检验方法 GB 5009.3 GB 5009.4 GB/T 8313
项目 铅(以 Pb 计),mg/kg
3.5 微生物限量 应符合表4的规定。
3 技术要求
1
Q/GCH0010S—2019
3.1 原料和辅料要求
3.1.1 原料 3.1.1.1 苦丁茶:应符合NY/T 864的规定。 3.1.2 辅料 3.1.2.1 山楂:应符合NY/T 1041的规定。 3.1.2.2 栀子、黄精: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的规定。 3.2 感官要求
食品检验原始记录模板

48小时培养(36℃±1℃)水对空对平均菌落数
结果报出值(cfu/g)
营养琼脂法
蒸汽灭菌锅、恒温水浴锅、超净工作台、培养箱、培养皿等
1:10
1:100
1:1000
—————————————————————————————————————————————————
大肠菌群检测原始记录
报出值
直接干燥法
分析天平、称量瓶、恒温干燥箱等
(℃)
(g)
(g)
(g)
(%)
(%)
(%)
1
2
—————————————————————————————————————————————————
氯化物测定原始记录
检测依据:QB/T 1500—1992
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c[0.1]/(mol/L)
序号
检验方法
滴定法法
分析天平、酸式滴定管、恒温水浴锅等
(g)
(ml)
(g/100g)
(g/100g)
(g/100g)
1
2
空白
mL
—————————————————————————————————————————————————
菌落总数测定原始记录
检测依据:GB/T4789.2—2010
检验方法
检验用仪器设备
稀释度
检验用仪器设备
样品质量
样品定容总体积
测定用样品溶液体积
标准滴定溶液消耗量
检测结果
检测结果平均值
报出值
直接沉淀滴定法
分析天平、酸式滴定管等
(g)
(ml)
(ml)
(ml)
(g/10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