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生产技术规范nyt
绿色蜂产品的生产

如何生产绿色蜂产品?绿色蜂产品的生产是从蜜蜂对植物的授粉作用来保护、改善生态环境入手,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按照特定的标准进行生产,对产品实施全程质量控制。
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
在绿色蜂产品的生产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农药残留、放射性物质、重金属、有害细菌等对产品的污染,将污染控制在危害人体健康的安全限度之内。
一、养蜂场地的选择养蜂场地(放蜂点半径5km范围内)环境条件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391-2000《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选择在无污染和生态条件良好:远离工矿区和公路、铁路干线,避开工业和城市污染源的影响;蜜粉源充足,且蜜粉源植物花期不使用有害农药或农药残效期已过;有无污染干净水源,养殖用水中各项污染物质浓度不超过标准要求。
生产蜂产品的场所要经常打扫,保持干净卫生,并按要求定期消毒。
二、生产蜂产品的器具必须用无公害材料制作,避免污染蜂产品。
如:摇蜜机应采用不锈钢等材料制作;蜂蜜桶、贮浆瓶、台基条、脱粉器等采用无毒害的塑料、竹、木等材料制作;贮存蜂产品的器具要符合食品卫生要求,贮存的库室要贮备无公害条件和良好的保鲜条件。
三、蜂群的巢脾要无公害。
采用无污染的蜂蜡制作巢础;贮存过含禁用药物的蜂蜜巢脾,应及时淘汰,不再用于生产蜂蜜等产品和化蜡制作巢础,缺脾要暂用的,应在残效期过后。
四、加强饲养管理,防止病害发生。
1、饲养强群,无病先防,避免蜂群生产期生病。
1)要有充足、优质的饲料,做好保温和降温防暑工作。
2)早春密集群势、喂酸饲料,加强蜜蜂营养,补饲时50群饲料中可加250克蜂王浆。
3)适度生产。
大流蜜期,隔一天取一次蜜,避免蜜蜂过度疲劳。
4)保持蜂脾相称,实施饮水器喂水;5)定期更换老劣蜂王;6)经常淘汰老脾,一般巢脾使用2年就要更换。
2、饲养抗病力较强的蜂种。
一般生产场可饲养抗病抗螨能力较强的杂种;有美洲幼虫腐臭病蜂场,饲养K蜂或EAXK蜂种。
3、消毒蜂具和场所。
蜂蜜生产操作规范(可编辑)

蜂蜜生产操作规范(可编辑)
1. 引言
本操作规范旨在确保蜂蜜生产过程的高质量和安全性。
它包含了蜂蜜生产所需的基本步骤和标准,以及相关的卫生和安全准则。
2. 原材料准备
- 选择新鲜、优质的蜂蜜原料。
- 检查原料是否符合卫生和质量标准。
- 清洗和消毒、工具和设备。
3. 酿造蜂蜜
- 准备适当来收集蜂蜜。
- 将蜂蜜原料倒入中。
- 在酿造过程中保持的温度和湿度适宜。
- 根据需要进行搅拌和过滤。
4. 检测和测试
- 针对蜂蜜的质量进行必要的检测和测试。
- 根据检测结果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
5. 瓶装和包装
- 使用清洁和符合卫生标准的瓶子进行蜂蜜的瓶装。
- 标记瓶装蜂蜜的详细信息,如生产日期、保质期等。
- 使用符合规定的包装材料进行蜂蜜的包装。
6. 储存和出库
- 将瓶装好的蜂蜜存放在通风、干燥和无异味的地方。
- 定期检查储存区域,确保蜂蜜的质量和安全性。
- 出库蜂蜜时,按照先进先出原则,确保蜂蜜的新鲜度。
7. 卫生与安全
- 操作人员必须穿戴适当的防护装备。
- 定期清洁和消毒操作区域、设备和工具。
- 遵循食品安全法规和标准,确保蜂蜜的卫生和安全。
以上为蜂蜜生产操作规范的简要内容,详细的操作细节和具体要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出口蜂蜜和蜂王浆加工技术规范

出口蜂蜜和蜂王浆加工技术规范1总则1.1出口蜂蜜和蜂王浆加工企业应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蜂蜜QS生产许可证书。
1.2出口蜂蜜和蜂王浆加工企业应符合出口食品企业检验检疫备案要求并获得备案证书。
1.3出口蜂蜜和蜂王浆加工企业用于出口生产的原料应来自于检验检疫备案养蜂基地,备案养蜂基地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
1.4出口蜂蜜和蜂王浆加工企业应根据《食品安全法》和《进出口食品管理办法》建立健全质量安全管理及控制体系,并持续、有效运行。
1.5 出口蜂蜜和蜂王浆加工企业应确保其产品符合进口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标准或合同规定的要求;进口国家和地区无相关标准且合同没有规定的,应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
1.6 出口蜂蜜和蜂王浆加工企业应确保出口蜂蜜和蜂王浆的真实性。
2生产加工控制2.1厂区环境卫生2.1.1出口蜂蜜和蜂王浆加工企业不得建在有碍食品卫生的区域,厂区内不得兼营、生产、存放有碍食品卫生的其他产品;2.1.2厂区路面平整、无积水,厂区无裸露地面。
2.1.3厂区内应有适当绿化,绿化植物应无毒、不影响卫生和食品安全。
2.1.4厂区卫生间应当有冲水、洗手、防蝇、防虫、防鼠设施,墙裙以浅色、平滑、不透水、无毒、耐腐蚀的材料修建,并保持清洁。
2.1.5加工中产生的废水、废料的排放及处理应符合国家环保有关规定。
2.1.6厂区建有与加工能力相适应的符合卫生要求的原料、辅料、化学物品、包装物料储存等辅助设施和废物、垃圾暂存设施。
2.1.7生产区与生活区隔离。
2.2加工用水卫生2.2.1进入加工车间的自备水源或城市管网用水的卫生应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之规定。
2.2.2自备水源的水质卫生每年应全项目检测不得少于两次;城市管网用水的水质卫生每年应全项目检测不得少于一次。
2.2.3直接加入蜂蜜和蜂王浆中的水应经净化处理,并定期检查微生物等相关指标,净化水应满足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的要求,水质全项目检测每年不得少于一次。
蜂蜜加工操作规程

蜂蜜加工操作规程1. 引言蜂蜜作为一种天然健康食品,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独特的风味,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为了确保蜂蜜的质量和卫生安全,制定一套科学的加工操作规程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档旨在详细介绍蜂蜜加工的操作规程,确保蜂蜜的生产过程安全、高效和符合相关标准。
2. 原料采购与存储2.1 原料选择选择优质的蜂蜜原料是保证蜂蜜质量的关键。
采购时应选择无添加剂、无污染、新鲜纯正的蜂蜜原料,并提前与供应商签订合同以确保供货的可靠性。
2.2 原料存储蜂蜜原料应存放在干燥、阴凉、通风的库房中,并且与其他有害物质隔离。
存放过程中要注意避免阳光直射、高温、潮湿等不利因素,避免对蜂蜜原料的质量产生影响。
3. 加工设备和作业场所要求3.1 设备选择选择适合蜂蜜加工的设备,设备应具备防腐蚀、耐高温、不易产生有害物质的特点。
加工设备应定期检查、维护和清洗,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2 作业场所要求蜂蜜加工场所应具备良好的照明和通风条件。
作业场所应保持清洁,避免蜂蜜受到尘埃、异味和其他污染物的污染。
加工过程中,严禁吸烟、进食和饮水,以免污染蜂蜜。
4. 生产操作规程4.1 原料准备将采购的蜂蜜原料进行检验,确保其符合质量标准。
提取所需的蜂蜜原料,并将其过滤、除杂以去除杂质。
4.2 加热处理将蜂蜜原料进行加热处理,加热温度应根据蜂蜜的类型和用途确定。
加热过程中应控制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避免蜂蜜发生过度加热。
4.3 过滤与澄清加热处理后的蜂蜜需进行过滤与澄清以去除残渣和杂质。
可采用压滤器或其他适合的过滤设备进行处理,确保蜂蜜的纯净度和透明度。
4.4 灭菌处理过滤后的蜂蜜需进行灭菌处理,以确保蜂蜜的卫生安全。
可采用高温杀菌或紫外线辐射等方式进行灭菌处理,杀灭蜂蜜中的细菌和微生物。
4.5 充装与封装灭菌处理后的蜂蜜可进行充装与封装,采用适当的容器并按照一定的充装标准进行操作。
充装过程中应注意避免氧气和湿气的进入,以延长蜂蜜的保质期。
蜂蜜安全生产技术规范(可编辑)

蜂蜜安全生产技术规范ICS 65.020.30B 40备案号:DB33浙江省地方标准DB33/T 677?2008蜂蜜安全生产技术规范Safety produc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 of honey2008-02-25 发布 2008-03-25 实施发布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DB33/T 677?2008前言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和附录G为资料性附录,附录E、附录F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浙江省农业厅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标准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彩霞、徐高清、高春先、王钫、应珊婷、姚晗?、刘素梅、潘洋。
I DB33/T 677?2008引言蜂蜜是我省重要的传统出口农产品。
我国加入WTO后,蜂蜜生产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是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特别是在质量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给蜂蜜生产销售带来较大影响。
为提高蜂蜜质量安全生产水平,统一生产技术标准,为保证产品质量安全提供依据,扩大出口,根据蜂蜜生产技术的特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蜂蜜安全生产的技术规范和要求,适用于蜂蜜的安全生产,主要包括质量安全要求、环境条件、蜂场保洁和消毒、工作人员健康要求、饲料管理、蜂群饲养管理、蜜蜂病虫害防治、生产管理和各个生产环节的记录要求等方面。
II DB33/T 677?2008蜂蜜安全生产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蜜蜂养殖过程中蜂蜜生产的质量安全要求、环境条件、蜂场的保洁和消毒、饲料管理、蜂群饲养管理、蜜蜂病虫害的防治、蜂蜜生产管理及记录的内容及保留。
本标准适用于蜂蜜的安全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档,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档的昀新版本。
蜂蜜的加工与制作技术的全面指南

蜂蜜的加工与制作技术的全面指南蜂蜜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天然食品,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医疗功效。
为了保持蜂蜜的质量和延长其保存时间,蜂蜜的加工和制作过程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您介绍蜂蜜的加工与制作技术的全面指南,帮助您了解如何处理蜂蜜以获得优质的产品。
一、原材料准备蜂蜜的加工与制作的第一步是准备原材料。
首先,您需要选择健康的蜜蜂群体和适当的食物来源(花蜜)。
确保蜜蜂群体处于健康状态,并且所采集的花蜜是纯净的。
同时,选择适宜的季节进行采蜜,以获得最佳品质的蜂蜜。
二、蜂蜜采集蜂蜜采集是蜂蜜加工的关键步骤之一。
通常,蜜蜂会在蜜蜂箱中储存花蜜,因此您需要使用特殊工具,如蜂箱或蜜蜂机器,来收集蜂蜜。
在采集蜂蜜之前,确保蜂箱和工具的卫生,并选择适当的气候条件进行采集。
三、蜜蜂蜜的提取蜂蜜的提取是从蜂巢中分离蜂蜜的过程。
您可以通过蜜蜂机器或传统的手工方法来提取蜂蜜。
在提取过程中,要确保蜂巢的卫生和蜂蜜的质量。
使用特殊的蜂蜜提取工具,将蜜蜜从蜂蜡中分离出来,并通过过滤等方式去除杂质。
四、蜜蜜的储存蜂蜜的储存是保持其质量和延长保质期的重要步骤。
为了有效储存蜂蜜,您需要选择适当的容器。
玻璃容器是更好的选择,因为它们不会释放有害物质。
确保容器密封良好,避免蜜蜜与外界空气接触。
同时,将蜂蜜储存在阴凉、干燥和避光的地方,避免暴露于阳光和高温。
五、蜂蜜的加工在蜂蜜加工过程中,您可以根据不同需求对蜂蜜进行一系列的处理。
例如,您可以选择进行蜂蜜的发酵,这将产生不同口味和特点的蜂蜜。
还可以将蜂蜜进行过滤、搅拌和加热等处理,以改善其质地和味道。
在加工过程中,要注意卫生,并使用适当的工具和设备。
六、蜂蜜的制作蜂蜜的制作可以根据不同需求进行多种方式。
例如,您可以将蜂蜜用于饮品、烘焙食品和糖果等制作中。
在制作过程中,要确保蜂蜜的质量和卫生,遵循食品安全操作规范。
同时,根据不同配方和食谱,合理使用蜂蜜,并注意蜂蜜的溶化和混合工艺。
七、蜂蜜的市场销售对于产量较大的蜂蜜生产者来说,市场销售是蜂蜜加工与制作的最后一步。
nyt 5139—2019 无公害食品 蜜蜂饲养管理准则.doc

nyt 5139—2019 无公害食品蜜蜂饲养管理准则1范围本准那么规定了无公害蜂产品生产过程中蜂场环境、蜜源、蜂机具、引种、蜂群治理、蜂场与机具消毒、蜜蜂病敌害防治、蜂产品生产、储存各环节旳操纵。
本准那么适用于活框饲养旳东方蜜蜂和西方蜜蜂蜂场。
2规范性引用文件以下文件中旳条款通过本准那么旳引用而成为本准那么旳条款。
凡是注日期旳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旳修改单〔不包括勘误旳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准那么,然而,鼓舞依照本准那么达成协议旳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旳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旳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准那么。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NY5027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NY5134无公害食品蜂蜜NY5135无公害食品蜂王浆与蜂王浆冻干粉NY5136无公害食品蜂胶NY5137无公害食品蜂花粉NY5138无公害食品蜜蜂饲养兽药使用准那么3术语和定义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准那么。
3.1要紧蜜粉源植物mainnectarandpollenplant数量多、面积大、花期长、蜜粉丰富,能生产商品蜜或花粉旳植物。
3.2辅助蜜粉源植物subordinatenectarandpollenplant能分泌花蜜、产生花粉,对维持蜜蜂生活和生殖起作用旳植物。
3.3有毒蜜粉植物poisonnectarandpollenplant产生旳花蜜和花粉会造成蜜蜂或人畜中毒旳蜜粉源植物。
3.4全面检查generalinspection对蜂巢内巢脾逐一检查,全面了解蜂群内旳蜂王、幼虫发育、蜜粉储存和病虫害等情况。
3.5补饲feeding为补充蜂巢内饲料不足对蜂群进行旳一种饲喂方式。
3.6奖饲stimulativefeeding为刺激蜂群生殖和采集所采取旳一种饲喂方式。
4蜂场环境4.1蜂场周围空气质量符合GB3095中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二类区要求。
4.2蜂场场址应选择地势高燥、背风向阳、排水良好、小气候适宜旳场所。
4.3蜂场附近应有便于蜜蜂采集旳良好水源,水质符合NY5027中幼畜禽旳饮用水标准。
佛坪蜂蜜生产技术规程

佛坪蜂蜜生产技术规程
佛坪蜂蜜生产技术规程
一、蜜蜂管理
1. 蜜蜂选种:应选用身体强壮、抗病能力强、产蜜量高的蜜蜂。
2. 蜜蜂饲养:要注意蜜蜂的良好饲养,保证其生长健康发育。
3. 蜜蜂繁殖:要注意蜜蜂繁殖,保持种群数量的稳定。
二、蜜采处理
1. 蜜采时间:宜在晴天、无风、清晨、鲜花开放时采集。
2. 蜜采方法:可采用挤蜜、离蜜等方法采集。
3. 蜜处理:采集后的蜜必须过滤、过温、杀菌等处理,以保证蜜的品质。
三、蜜存储
1. 温度控制:蜜的存储温度应控制在15℃~25℃。
2. 空气湿度:蜜的存储环境应干燥,空气湿度要控制在70%以下。
3. 容器选择:蜜的存储容器应选用干净、无异味、密封性好的容器。
四、蜜产品质量检测
1. 外观检测:应检查蜜的颜色、透明度、气味等外观特征。
2. 糖度测试:应用比重计等器具测试蜜的糖度。
3. 酸度测试:应用酸度计测试蜜的酸度。
以上是佛坪蜂蜜生产技术规程,以上规程的实施,需要按照国家有关食品卫生法规进行,并严格执行相关的规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蜂蜜生产技术规范 NY T 639-2002
ICS 65.020
B 47 NY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NY /T 639-2002
蜂蜜生产技术规范
Rules of production of honey
2002-12-30 发布 2003-03-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
NY/T 639-2002
前言
本标准由农业部畜牧兽医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山东挂在坊产品质检所、吉林养蜂研究所、深圳康友保
健品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2王凤忠、吴粹文、赵静、李桂芬、李熠、XiJ建平、范伟、赖哲乐、薛运波。
NY/T 639-2002
蜂蜜生产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蜜蜂采蜜群的组织管理、蜂蜜生产技术要求,以及蜂蜜标志、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蜜蜂所采集酿造的天然蜂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目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3 术语和定义
3.1
3.2
3.3
3.4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蜂蜜 honey
蜜蜂采集植物的花蜜或分泌物,经自身充分酿造而贮存在巢脾中带有芳香味的甜物质。
主副群饲养 management of principal and subordinate bee colonies 群势强弱不同的蜂群并列放置,主群即生产群,副群即辅助繁殖群。
双王群 two-queen colony
将两只蜂王分隔在同一蜂巢两个产卵区内的蜂群。
采蜜群 coloni四 for honey-getting
生产商品蜜的蜂群,又叫生产群。
3.5
适龄采集蜂 forager of proper age
器官及功能适合出巢采集的工蜂。
3.6
3.7
流窜期 period of secreting-honey
外界有一种或多种主要蜜源植物开花,蜂群能生产大量蜂蜜的时期。
群势 power of colony ?? population of a colony
蜂群中工蜂及子脾的数量状况。
4 蜂蜜生产技术要求
4.1 生产蜂蜜的工具和设备
NY/T 639一2002
4. 1. 1 割蜜刀=采用不锈钢制品。
4. 1. 2 分蜜机 2采用不锈钢或无毒塑料制造。
4. 1. 3 巢础 z使用纯净蜂蜡巢础或塑料巢础。
4.2 蜂蜜生产蜂群的组织与管理
4.2.1 培育适龄采集蜂
在当地主要蜜源流蜜期前 40 天开始培育,蜜源不充足时奖励饲喂,培育适龄采集蜂,
4.2.2 准备巢脾
在主要流蜜期前准备大量的贮蜜用的巢脾。
4.2.3 组织采窜群
在流蜜期 15 天前,从辅助群提出封盖子脾,调入生产群。
4.2.4 调整蜂群
在流蜜期开始前调整蜂群,将未封盖子脾放入巢箱,适当加入空巢脾、卵虫脾、粉脾和巢础框。
其余
封盖子脾放入继箱,补加空脾。
4.3 采蜜群的管理
4.3.1 流蜜初期,在每天拂晓前用该蜜源的蜜水饲喂,每群约 100 g~200 g. 以引导蜜蜂提前上花
采蜜。
4.3.2 当主要蜜源流蜜期在 12 天左右,且以后没有主要蜜源时,要在流蜜
期前 10 天开始限制蜂王产
卵,直至蜜源结束为止,以便工蜂集中力量采蜜和酿蜜,夺取蜂蜜高产;当主要流蜜期在 30 天以上仍有
主要蜜源流蜜时,适当限制蜂王产卵,采取采蜜繁殖并举的饲养方式。
4.4 蜂噩采收要求
采收的蜜脾应有 1/3 以上的蜜房封盖。
4.5 保证蜂蜜优质高产的主要技术措施
4.5.1 选用符合生产需要的优良高产蜂种和健康蜂群。
4.5.2 饲养强群,生产成熟蜂蜜。
4.5.3 选择无污染的蜜源地区放蜂。
4.5.4 使用国家允许的无污染的高效低毒蜂药防治蜜蜂病虫害,严格遵循休药期的管理。
4.5.5 使用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装蜜容器。
4.5.6 采收蜂蜜时要保持环境卫生。
5 贮存、标志
5.1 贮存
贮存场地应清洁卫生,远离污染源,不得与有毒、有害、有异味物质同库、同处贮存。
防潮湿,防曝
晒,防风沙,防止温度急剧升降。
5.2 标志
5.2.1 产晶标志
产品标志应采用铭牌、标签、涂刷等不易损坏的方式固定在包装容器上。
产品标志的内容应包括产
品名称、蜜源种类、等级、生产日期或批号、编号、生产者或经销者的名称。
5.2.2 包装储运标志
包装储运标志应符合 GB/T 191 的规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