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素的提取分离和鉴定

合集下载

实验5-1大黄中蒽醌的提取分离与鉴定

实验5-1大黄中蒽醌的提取分离与鉴定

实验5-1大黄中蒽醌的提取分离与鉴定一、实验目的:1、了解一个天然药物中含有的主要有效成分并对其进行提取分离。

2、掌握植物中活性成分的化学检测方法,并进行初步的鉴定工作。

二、实验原理:大黄是一味天然草药,具有泻下通便之效果。

其主要活性成份是大黄素与蒽醌类物质,其中瑞贝洛Ⅱ(rustbelineⅡ)、大黄素(emodin)、芦丁(rutin)等,在医学上有广泛的应用。

大黄素与蒽醌类物质在自然状态下大多处于质子化状态,存在于与水相较弱的有机溶剂中。

为了获得高品质的大黄素与蒽醌类物质,需要对有机溶剂进行筛选,筛选出适宜的溶剂并对大黄中的主要成分进行提取与分离工作。

三、实验步骤:A. 大黄中蒽醌的提取分离1、将粉末大黄紫锥子取 1g 加入圆底烧瓶中,加入 15 mL 95% 乙醇溶液,加热回流30分钟。

2、冷却后用干净的滤纸分离上清液用热水冲涤保持颜色相同(保留水冲涤液备用)。

3、将去溶剂后的渣用 10 mL 苯醇溶解,并过滤写滤液保存,不断冲涤干净渣质。

4、将 2mL 苯醇滤液分离于干净的离心管中,在室温下慢慢加入正硫酸,足量使呈酸性.,加入 5 mL 甲醇,蒸去溶剂后,注 1mL 50%氨水,筛过活性炭或过硅酸钠脱除杂物,使溶液呈现深黄色液体。

5、以上溶液在 20ml 分液漏斗中加入 20-25 mL 丙酮,振荡混合,分离两层液体,取下蒸馏收干(可以置于干燥器或开放场地自然干燥,当感觉无水分或连续称量两次称量值一致时即可)6、将干燥沉淀取少量溶解于绝对丙酮中成特邻醌的溶液。

7、分别进行下列试验来分离纯特邻醌:(1)纯特邻醌呈现红色;(2)用极少量生石灰进行检测,呈现橙色。

B. 大黄中大黄素含量的色谱定量测定色谱图谱图峰形面积法进行测定。

1、用同上操作,按“ A ”-“ E ”方法操作,取所得特邻醌溶液 1-5 mL 再加入丙酮使其溶解(溶液的浓度以能出现三个吸光峰为适宜,可调配NaOH溶液调节pH 值,使吸光峰相对集中于三个波长摆荡之一)。

虎杖中大黄素的提取、分离和检识

虎杖中大黄素的提取、分离和检识

过滤
合并两次滤液
【注意事项】 • • 提取需要冷凝装置 乙醇容易挥发,待稍冷却后过滤。
R2 O
R1
大黄酚 大黄素 大黄素甲醚 大黄素葡萄糖苷
R1 -CH3 -CH3 -CH3 -CH3
R2 -H -OH -OCH3 -OH
R3 -H -H -H -葡萄糖
实验内容
【提取】 (醇提取)
95%乙醇300ml
取虎杖粗粉(50g)
回流 1h
过滤
剩下粗粉
Hale Waihona Puke 95%乙醇200ml
回流30min
虎杖提取物虎杖的功效与作用虎杖传说虎杖价格中药虎杖虎杖苷虎杖图片虎杖的功效复方氨敏虎杖胶囊虎杖的作用
虎杖中大黄素的提取、分离和检识(一)
指导教师:张昌浩
讲师
所在部门:药物化学教研部
2013.05.08
College of Pharmacy
研究背景
虎 杖
又名阴阳莲、土地榆、苦仗 拉丁名: Polygonum cuspidatum siebet Zucc.
蓼科属植物根茎部分
分 布:分布于山东、河南、陕西、湖北、 湖南、江西、福建、台湾、云南、 四川、贵州、广东、安徽。 效:清热解毒,利胆退黄,祛风利湿, 散瘀定痛,止咳化痰 虎 杖

临床用途:消炎止痛、去湿热黄疸、治慢 性气管炎、降低血脂
实验目的
•掌握从胡掌中提取羟基蒽醌类成分的方法。
实验原理
OH O OR3

大黄素的提取工艺进展,

大黄素的提取工艺进展,

中药制剂中大黄素提取工艺的进展摘要:本实验主要详细介绍了大黄素的几种常见的提取工艺,论述了提取工艺的进展,大黄素常见的提取方法有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葡聚糖凝胶分子筛及重结晶法,超声波-微波协同萃提取测定大黄素含量且获得较为满意的结果,实验证明该方法分离能力强、干扰少,具有广泛的应用性。

1 常用的大黄素提取方法1.1方法一:准确称取烘至恒重的本品粉末5 g,加硫酸液(2.5ml/1)30 ml,加热回流2h,冷却,加氯仿50ml,水浴回流1h,分取氯仿层,酸液再加氯仿40ml,继续回流,冷却后分取氯仿层,合并氯仿层,水洗三次,回收氯仿,残渣加甲醇溶解定容至5ml[1]。

1.2方法二:(双相水解提取法)精密称取样品粉末5g,加入60m1氯仿浓度为2.5M硫酸溶液,水浴回流4h,转至分液漏斗中静置,分出氯仿层再用氯仿60、50、40m1,萃取酸水层,合并回收氯仿液,残渣加甲醇溶解、定容至5m1,[1]1.3方法三:准确称取烘至干燥恒重的本品粉末5g,置圆底烧瓶内,加甲醇40m1,加热回流提取1h,过滤,滤液蒸干,残渣加2.5M硫酸液10m1,沸水浴中水解30 min,放冷后用乙醚萃取三次(20m1,15m1,15m1分取乙醚层,合并,回收乙醚,残渣加甲醇溶解、定容至5ml)。

将三种方法制得的样品液10m1点于同一块薄层板上,展开后观察。

[1]2 超声波-微波协同萃提取将萃取物先用硅胶层析板点样,初步确定萃取效果。

展开剂为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酸= 15∶ 5∶ 1的上层清夜。

然后将萃取物样品测试条件进行HPLC分析,萃取液中保留时间为8.288 min 的峰和对照品中大黄素(保留时间8.354 min)的出峰时间基本一致,且峰型对称,结合薄层层析分析结果可确定该组分为大黄素[2]。

实验表明,超声波功率内置为50W的仪器条件下,影响超声波-微波协同萃取大黄素的因素依次为: 乙醇浓度、提取时间、乙醇用量、微波功率。

实验二 大黄中大黄素的提取

实验二 大黄中大黄素的提取

滤渣பைடு நூலகம்
③水洗至中性,干燥
水洗:有H2SO4 留在滤渣中,若不 除去,干燥过程水分减少, H2SO4 浓度增高,造成药材碳化。
滤饼



二、总羟基蒽醌苷元的提取
1. 实验仪器: 平底烧瓶、索氏提取器、冷凝管、滤纸 2. 实验试剂: 干燥滤饼、乙醚
3. 实验方法 干燥滤饼
①置索氏提取器中,加150 (100+50)乙醚,提取1.5h
实验二 大黄中大黄素的提 取、分离和鉴定
一、大黄的酸水解
1. 实验仪器: 圆底烧瓶、冷凝管、电炉、滤布 2. 实验试剂: 大黄粉、20%H2SO4
3. 实验方法 15g大黄粉
回流:防止水分蒸发使硫酸浓度增 加造成药粉碳化。
①120ml 20%H2SO4,直火回流加热1h, ②滤布抽滤
酸水提取:大黄的蒽醌类化合物多 以苷的形式存在,用酸水解可得总 蒽醌苷元,苷原极性弱,留在滤渣 中。
乙醚提取:苷元极性弱,用弱极性 乙醚提取。
乙醚提取液(总蒽醌苷元)
温度需控制在溶剂蒸汽至冷凝管 第二个球处:防止乙醚蒸汽逸出 造成污染且影响提取效率。
玻璃仪器必须干燥,若平底烧瓶 中有水,水将会改变提取试剂的 极性,影响提取效率,且可能与 乙醚混溶后改变溶剂沸点。
三、pH梯度萃取
1. 实验仪器: 锥形瓶、布氏漏斗、滤纸、pH试纸 2. 实验试剂: 乙醚提取液、NaHCO3 、Na2CO3、NaOH


④ ③
四、柱色谱分离大黄素
1. 实验仪器: 色谱柱、烧杯、烧杯 2. 实验试剂: 硅胶、脱脂棉、丙酮、石油醚-乙酸乙酯
3. 实验方法
用洗脱剂检漏,留2cm洗脱剂缓冲 且排除脱脂棉的气体

实验六 虎杖中大黄素的提取、分离和检识

实验六 虎杖中大黄素的提取、分离和检识

实验六虎杖中大黄素的提取、分离和检识虎杖又名阴阳莲、土地榆、苦杖,为蓼科植物虎杖(Polygonum cuspidatum siebet Zucc.)的根茎。

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等功用。

近年来用于治疗急性黄疸,降低血脂,升高白血球和血小板,并可治疗慢性气管炎等多种炎症及烧伤等症。

虎杖根茎中含有大量的蒽醌成份和二苯乙烯类成份。

一、虎杖根茎中已知主要成份的理化性质1.大黄酚(Chrysophanol):金黄色片状结晶(丙酮)或针状结晶(乙醇),mp196~197℃,能升华。

可溶于苯、氯仿、乙酸、乙醇。

NaOH水溶液及热的Na2CO3水溶液。

微溶于石油醚和乙醚,不溶于水,NaHCO3和Na2CO3水溶液。

2.大黄素(Emodin):橙黄色针状结晶,mp256~257℃,能升华。

易溶于乙醇,可溶于NH4OH、Na2CO3和NaOH水溶液,几乎不溶于水。

3.大黄素甲醚(Physion):砖红色针状结晶,mp206℃,能升华。

易溶于NaOH 溶液,可溶于苯、氯仿、吡啶、甲苯,微溶于乙酸、乙酸乙酯、乙醚,不溶于水。

4.大黄素葡萄糖苷(Emodin monoglucoside):浅黄色针状结晶(稀乙醇中析出,含分子结晶水),mpl90~191℃。

5.白藜芦醇(Resveratol):无色针状结晶,mp256~257℃,216℃,264℃,能升华。

易溶于乙醚、氯仿、甲醇、乙醇、丙酮等。

6.虎杖苷(白藜芦醇葡萄糖苷,Polydatin,Piceid):无色针状簇晶,mp223~226 ℃(分解)。

易溶于甲醇、乙醇、丙酮、热水,可溶于乙酸乙酯,Na2CO3和NaOH的水溶液,微溶于冷水,难溶于乙醚。

二、目的要求1.掌握从虎杖中提取羟基蒽醌类成份的方法。

2.熟悉用硅胶柱层析方法分离混合羟基蒽醌类成份的一般操作技术。

3.熟悉羟基蒽醌类化合物的主要检识反应。

三、实验原理本实验是根据游离蒽醌类成份能溶于含水氯仿的性质,先将原料的浓酸溶液湿润后,加入含水氯仿进行回流提取,在回流过程中即可将结合态的蒽醌(苷类)类成份水解成为游离蒽醌,这样就可连同原存在的游离态蒽醌成份,一并被含水氯仿提取出来。

大黄的提取分离的实验报告

大黄的提取分离的实验报告

大黄的提取分离的实验报告大黄的提取分离的实验报告引言:大黄,又称黄连木,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具有清热泻火、解毒等功效。

其中的有效成分主要为大黄素,因此提取和分离大黄素成为研究的重点之一。

本实验旨在通过提取分离的方法,获得纯度较高的大黄素。

实验步骤:1. 材料准备:准备好干燥的大黄根,乙醇、水、醋酸等溶剂。

2. 粉碎大黄根:将大黄根研磨成粉末状,以增加提取效果。

3. 提取溶剂的选择:根据大黄素的溶解性,选择适合的溶剂。

在本实验中,选用乙醇为主要溶剂。

4. 提取:将粉碎后的大黄根与乙醇混合,放置一段时间,利用乙醇的溶解性,将大黄素从大黄根中提取出来。

5. 过滤:将提取液过滤,去除大黄根的残渣。

6. 浓缩:将过滤后的提取液进行浓缩,以减少体积,提高大黄素的浓度。

7. 结晶:将浓缩后的提取液进行结晶,通过控制温度和溶剂的浓度,使大黄素结晶出来。

8. 分离:将结晶后的大黄素与溶剂进行分离,得到纯度较高的大黄素。

实验结果:经过以上步骤,成功从大黄根中提取分离出了纯度较高的大黄素。

通过对提取液的浓缩和结晶,得到了结晶良好的大黄素晶体。

通过分离过程,成功去除了其他杂质,获得了纯度较高的大黄素。

实验讨论:1. 提取溶剂的选择:乙醇是一种常用的提取溶剂,对大黄素具有较好的溶解性。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也可以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其他溶剂进行提取。

2. 结晶条件的控制:结晶是将溶液中的溶质转化为晶体的过程。

在本实验中,通过控制温度和溶剂浓度,成功得到了结晶良好的大黄素晶体。

温度和溶剂浓度的选择对结晶的效果有重要影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3. 分离的重要性:分离是提取分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步,通过分离可以去除杂质,提高目标物的纯度。

在本实验中,通过分离过程,成功去除了大黄根中的其他成分,获得了纯度较高的大黄素。

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的提取分离过程,成功获得了纯度较高的大黄素。

实验结果表明,提取溶剂的选择、结晶条件的控制以及分离的重要性对于提高大黄素的纯度具有重要意义。

大黄中大黄素的提取分离与鉴定精品PPT课件


学习总结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Hale Waihona Puke 南中医 中药化学实验 大黄素
研碎装入纸筒
索氏提取器回流
南中医 中药化学实验 大黄素
三.PH梯度萃取
1.实验原理 根据大黄酸,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 甲醚的酸性强弱不同,采用由弱到强加入不同碱液进 行萃取的方法,分离的单大黄素粗品。
南中医 中药化学实验 大黄素
2.流程图
Et20提取液
用6M HCl调pH3,抽滤。得到沉淀(大 黄素粗品)。
南中医 中药化学实验 大黄素
取大黄素粗品,进行点样。
南中医 中药化学实验 大黄素
四.柱色谱分离大黄素
1.实验原理 根据大黄酸,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酚,大黄 素甲醚等5种成分的极性大小不同,则与鬼叫吸附剂 产生的吸附能力不同而分离
2.实验方法 (1).湿法装柱 (2).干法上样 (3).洗脱收集 (4).合并浓缩 (5).放置析晶
Et2O提取液(1)
NaHCO3液(大黄酸)
Et2O提取液(2)
NaCO3液
Et2O提取液(3)
NaCO3液(芦荟 沉淀(芦荟大黄素) 大黄素)
Et2O提取液(4) NaOH液(大黄素甲醚 和大黄酚)
南中医 中药化学实验 大黄素
南中医 中药化学实验 大黄素
SUCCESS

大黄中大黄素的提取分离与鉴定课件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大黄素是大黄的主要有效成分,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和生 物活性,如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
大黄素在中药制剂、保健品等领域有广泛应用,但其提取 分离和鉴定方法仍需不断改进和完善。
近年来,随着分离分析技术的发展,大黄素的提取分离与 鉴定方法有了新的突破,为进一步研究大黄素的生物活性 和药理作用提供了更好的手段。
的分子结构信息。
核磁共振法具有高分辨率、高准 确性等优点,适用于对大黄素的
复杂化合物进行精细鉴定。
05
大黄素的药理作用及临床 应用
药理作用
抗炎作用
大黄素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 轻炎症介质的释放和炎症细胞 的活化,从而发挥抗炎作用。
抗肿瘤作用
大黄素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 殖、转移和血管生成,诱导肿 瘤细胞凋亡,从而发挥抗肿瘤 作用。
抗氧化作用
大黄素可以清除自由基,抑制 脂质过氧化反应,保护细胞免 受氧化损伤。
利尿作用
大黄素可以增加肾小管的重吸 取功能,降低尿比重,发挥利
尿作用。
临床应用
消化系统疾病
大黄素可以用于治疗胃炎、胃溃疡、 肝炎等疾病,改良消化道症状,促进 消化功能恢复。
呼吸系统疾病
大黄素可以用于治疗支气管炎、肺炎 等疾病,减轻咳嗽、咳痰等症状,促 进呼吸功能恢复。
适用范围
适用于实验室小规模提取,但提取 效率较低。
回流法
提取原理
利用有机溶剂对大黄进行多次循 环回流提取,使大黄素溶解在提
取溶剂中。
操作步骤
将大黄饮片放入提取器中,加入 适量的有机溶剂,加热至沸腾, 保持回流状态一定时间,收集提
取液,浓缩得到大黄素。
适用范围
适用于实验室或工业生产中较大 规模的提取,提取效率较高。

大黄中大黄素的提取

大黄中大黄素的提取、分离和鉴定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熟悉蒽醌类成分的提取分离方法。

2.掌握PH梯度提取法的原理和操作技术。

3.学习用硅胶柱色谱法分离精制大黄素。

4.学习羟基恩醌类化合物的鉴定方法。

二、实验方法(一)、基本原理大黄中羟基葸醌类化合物多数以苷的形式存在,故先用稀硫酸溶液把蒽醌苷水解成苷元,利用游离葸醌可溶于热氯仿的性质,用氯仿将它们提取出来。

由于各羟基葸醌结构上的不同所表现的酸性不同,用pH梯度萃取法分离它们;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酸性相近,利用其极性的差别,用柱色谱分离之。

(二)操作步骤实验步骤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和结果总羟基蒽醌苷元的提取1 称取大黄粉3.5g,用滤纸包裹,置索氏提取器中,圆底烧瓶中加入乙醚150ml,回流提取2h,得乙醚提取液。

乙醚提取液为黄色澄清溶液。

2 点板,展开,展开剂为石油醚-乙酸乙酯(7:3)。

硅胶板上可见四个斑点,从上往下依次为黄色斑点、橙色斑点、黄色斑点、黄色斑点。

pH梯度萃取分离1 大黄酸的分离和提纯:将提取液用5%NaHCO₃振荡提取数次,分出水层,重复提取数次后合并水层提取液,用盐酸酸化至pH3,得黄色沉淀。

抽滤,水洗沉淀,再用丙酮洗,干燥后待测。

水层提取液为呈紫红色。

盐酸酸化时有大量气泡生成。

酸化后得到黄色沉淀。

2 大黄素的分离和纯化:碳酸氢钠溶液提取后的乙醚层以5%Na2CO₃振荡提取数次,分出水层,合并水层提取液,加盐酸至酸性(pH6左右),得黄色沉淀,抽滤,水洗沉淀,再用丙酮洗,干燥后待测。

水层提取液呈红色。

盐酸酸化后得到黄色沉淀。

3 芦荟大黄素的分离和提纯:碳酸钠溶液提取后的乙醚层,用0.25%NaOH振荡提取数次,合并水层提取液,加盐酸至pH约为6,得橙色沉淀。

抽滤,水洗沉淀,干燥后待测。

水层提取液层红色。

盐酸酸化后得到橙色沉淀。

4 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的分离和提纯:将步骤3得到的乙醚层用5%NaOH振荡提取数次至无色,合并水层提取液,加盐酸酸化,得黄色沉淀。

大黄中蒽醌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和鉴定

大黄中蒽醌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和鉴定
大黄(Rhizoma Rhei)是一种常用中药,主要含有蒽醌类化合物,如大黄素、大黄酚、大黄酸等。

提取、分离和鉴定大黄中的蒽醌类化合物的常用方法如下:
1. 提取:将大黄粉末与适量的乙醇或乙醚等有机溶剂进行浸泡提取,较常用的是乙醚提取。

在恒温搅拌的条件下,将大黄与乙醚按一定比例混合30分钟以上,然后进行过滤,过滤液即为提取液。

2. 分离:提取液中含有大黄中的多种化合物,其中包括蒽醌类化合物。

为了分离和纯化蒽醌类化合物,通常采用柱层析、薄层层析等技术。

柱层析是将提取液通过填料(如硅胶、活性炭等)柱进行洗脱,根据化合物在柱上的亲疏性和相互间作用力的差异,逐步分离目标化合物。

薄层层析则是将提取液涂抹在硅胶或其他载体上的薄层,再通过浸泡,将化合物分离开。

3. 鉴定:分离到目标化合物后,可以通过理化性质和光谱分析进行鉴定。

常用的鉴定方法有红外光谱(IR)、质谱(MS)和核磁共振(NMR)等。

红外光谱可以用于确定化合物的官能团,质谱可以用于分析分子的质量和结构信息,核磁共振则可以提供化合物的详细结构信息。

以上是大黄中蒽醌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和鉴定的常用方法,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对大黄中的蒽醌类化合物进行有效地提取、分离和鉴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黄素的提取分离和鉴定(实验方案)
一、药物简介
【英文名称】:Emodin
【大黄素别名】:朱砂莲甲素
【化学名】:1'3'8-三羟基-6-甲基蒽醌
【分子式】:C15H10O5
【分子量】:
【结构式】:
【植物来源】:为蓼科植物虎杖的干燥根茎和根。

掌叶大黄的根茎。

【物理性质】:橙黄色长针状结晶(丙酮中结晶为橙色,甲醇中结晶为黄色),熔点256℃~257℃。

具有蒽醌的特殊反应。

几乎不溶于水,溶于乙醇及碱溶液。

【药理药效】:大黄素可用作泻药,虽有泻下活性,但由于体内易被氧化破坏,实际上泻下作用很弱,如与糖结合成苷类,则可发挥泻下作用。

大黄素国内专业生产商西安融升生物目前表示大黄素-1-O-β-D-葡萄糖苷和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者是大黄素与葡萄糖结合的苷,二者只是结合的位置不同,同时存在于大黄中。

另有抗菌、止咳、抗肿瘤、降血压等作用。

二、实验目的
1.掌握大黄素的提取原理及方法。

2.熟练掌握大黄素提取实验方法操作。

3.了解大黄素的不同提取方法。

三、实验原理
游离的蒽醌易溶于氯仿、乙醚等有机溶剂而不溶于水。

其中,大黄酸具有羧基,酸性最强;大黄素具有β-酚羟基,酸性第二;芦荟大黄素连有羟甲基,酸性第三;大黄素甲醚和和大
黄酚的酸性最弱。

根据以上化合物的酸度差异,可用碱性强弱不同的溶液进行梯度萃取分离。

本实验主要用薄层层析法分离纯化大黄素,其Rf值由大到小分别为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酸。

大黄酸:黄色针状结晶
—322℃(升华),不溶于水,能溶于吡啶、碳酸氢钠水溶液,微溶于乙醇、苯、氯仿、乙醚和石油醚。

大黄素:橙黄色针状结晶,—257℃(乙醇或冰醋酸),能升华。

其溶解度如下:四氯化碳%、氯仿%、二硫化碳%、乙醚%、苯%。

易溶于乙醇,可溶于稀氨水、碳酸钠水溶液,几乎不溶于水。

四、仪器及试剂
试剂:大黄粗粉、90%乙醇、25%硫酸溶液、5%碳酸氢钠溶液、5%碳酸钠溶液、盐酸、丙酮、乙酸乙酯、硅胶CMC-Na板、石油醚、冰醋酸、大黄素标准品等
仪器:回流装置一套、烧杯、层析槽、试管、梨形分液漏斗、水浴锅、电热套、旋转蒸发仪、循环水式多用真空泵、抽滤瓶等。

五、实验内容
1、大黄素提取分离流程图
大黄粗粉30g
加8倍量的90%乙醇240ml
于500ml的圆底烧瓶中。

回流2次,温度80℃,时间1h
合并滤液,滤液浓缩至50ml 加入25%硫酸140ml,沸水浴中回流5min
乙酸乙酯萃取
乙酸乙酯层
5% Na2CO3
水层(红色)乙酸乙酯层
盐酸
黄色沉淀(粗品)
水洗至中性,丙酮溶解,分离纯化
大黄素结晶
具体步骤:
a.游离蒽醌的提取
搭好回流装置取大黄30g,加8倍量的90%乙醇240ml于500ml的圆底烧瓶中回流2次,温度80℃,时间1h,合并滤液滤液浓缩至50ml(旋蒸仪)加入25%硫酸140ml沸水浴中回流5min 倾出水解液,用乙酸乙酯萃取两次(100ml),合并提取液。

梯度萃取分离
将乙酸乙酯提取液加入分液漏斗中,用5% NaHCO3水溶液萃取三次,(经观察乙酸乙酯层颜色变浅及无气泡产生为止)。

经5% NaHCO3水溶液萃取后的乙酸乙酯层,继以5% Na2CO3水溶液萃取三次,乙酸乙酯层经薄层检查(标准大作对照),得知已提尽大黄素后,合并三次Na2CO3萃取液,并用5%HCl酸化,得大黄素沉淀。

(注意:加酸时应缓慢加入,以防酸液溢出)。

2、大黄素的精制
过滤大黄素沉淀,水洗沉淀物至洗出液呈中性,用适量丙酮溶解,用自备薄层色谱分离纯化大黄素。

薄层层析板上橙色层为大黄素,将其刮下溶于丙酮中。

用旋转蒸发仪浓缩丙酮溶液,得到大黄素结晶。

3、大黄素的薄层色谱检识
薄层板:硅胶CMC-Na板
样品液:自制大黄素溶液
对照品:标准大黄素溶液
展开剂:石油醚-乙酸乙酯-冰醋酸(15:2::1)
显色:观察斑点颜色及计算Rf值
4、注易事项
(1)游离蒽醌的提取要控制温度,不宜太高
(2)PH梯度萃取分离时,要检查是否萃取完全
(3)注意碱液浓度及萃取时的静置时间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六、讨论
1.蒽醌类化合物的含量测定有哪些方法各有什么优缺点
答:含量测定方法有比色法、薄层扫描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及重现性较差。

薄层扫描相对简单,在一块板能处理许多样品,但因其为封闭系统,受外界影响较大,导致其测定的结果的重现性较差。

高效液相色谱法需要解决好样品的前处理问题,则比较准确、可行。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虽然有许多的优点,但它一直处于被研究和改进的阶段,技术上不是很成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