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旅游发展的城市差异分析
济南旅游与泉水旅游的发展浅析

济南旅游与泉水旅游的发展浅析摘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旅游者对旅游的需求由普通的观光旅游向更高层次的、更富吸引力的文化旅游发展。
济南作为山东省省会,同时又是一个历史悠久,自然资源丰厚的文化古城,以其独特的泉水资源闻名中外。
改革开放尤其是近几年来济南的旅游尤其是泉水文化游具有长足的发展,但与此同时与其他旅游城市相比仍有明显差距。
本文通过分析济南旅游和泉水文化旅游发展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今后旅游开发的策略。
关键词泉水,保护,开发旅游是人类的一种审美活动,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旅游和城市化在工业化社会前期是互相背离的,但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环境的改善和配备设施的完善,城市具有了管理、接待、集散和娱乐中心的功能,而旅游的“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与城市功能要求是相辅相乘的,所以旅游开始了“城市化”。
中国城市旅游的地位是9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旅游业规模的扩大和旅游人数的增加,逐渐为人所认识、所重视的。
正如学者和专家所言,现代旅游只所以不同于以往的旅游,最重要的标志是现代旅游不仅是市场经济的产物,而且也是城市化的产物,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而发展。
城市又是现代旅游的支撑点。
济南作为较早确立的旅游城市,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城市的飞速发展,在近十几年有了高速发展。
济南是一个有着2000多年悠久历史的古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济南的旅游资源以“泉、古、河、山”为主要特色。
作为历史名城,济南有文物保护单位118处,其中国家级6处,省级37处,市级75处;历朝历代留下的古迹是非常宝贵的文化遗产,中国三大古文化之一的龙山文化即发源于此。
拥有诸如齐长城,孝堂山郭氏墓祠,柳埠四门塔,洛庄汉墓等一大批历史文物古迹。
济南素以“泉城”闻名于世,趵突泉、珍珠泉、黑虎泉、五龙潭四大泉群和七十二名泉享誉中外,明水百脉泉群、平阴洪范书院泉群和分布于南部山川的众泉水形成泉的世界。
以泉水旅游为主题的泉文化游已经成为济南旅游的标志和主体项目,并且以泉水作为济南旅游的招牌和旅游定位是可行而且是最恰当的选择。
山东省旅游资源特色分析

山东省旅游资源特色分析山东经济总量在全国处于第3位,人口居于第2位,而旅游业发展的总体规模居于全国第四位。
山东省最具有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旅游资源,主要体现为温带海滨资源和济南、泰安、曲阜到邹城,滕州一线的历史文化资源。
尤其山东适合于温带海滨度假的岸线在中国大陆海岸线中是最具有优势的。
旅游业蓬勃发展。
2018年山东省旅游总收入10461.2亿元,增长13.7%;2019年山东省旅游总收入11087.3亿元,增长12.1%。
山东省拥有无与伦比的文化和卓越的自然资产,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种类丰富。
2018年山东省A级旅游景区数量1275个,2019年山东省A 级旅游景区数量1229个。
其中5A级旅游景区包括:泰安市泰山景区、济宁市曲阜明故城(三孔)旅游区、烟台市蓬莱阁景区(三仙山一八仙过海)、青岛崂山景区、烟台龙口南山景区、威海刘公岛景区、枣庄市台儿庄古城景区、济南市天下第一泉景区、山东省沂蒙山景区、山东青州古城景区和威海华夏城景区。
山东省4A旅游景区也数量众多,普遍富有历史文化内涵和自然生态魅力。
青岛、烟台、威海和日照四个沿海城市以及曲阜、泰安等城市是特殊的旅游目的地。
山东的第三类资源,是乡村旅游资源。
山东虽然没有云南、贵州那样的多样化的民族村寨和特色地域文化,但山东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省,同时温带种植业、海洋渔业等也十分发达。
虽然乡村环境较差但农产品种类和产量都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并且在中国最大的出游目的地城市群之间,乡村休闲会成为山东旅游最具有增长潜力的旅游资源。
2018年山东省省级旅游强乡镇527个,山东省省级特色村1180个。
“五一”假期,春风和煦景怡人,恰是旅游好时节,文化体验游、乡村踏青游、研学教育游、近郊探亲游成为假日市场主流。
2019年“五一”节日期间,各市通过丰富优质旅游供给,策划系列精品活动,丰富旅游产品线路,推出系列优惠措施,使游客旅游需求得到释放,形成旅游消费新高潮。
棕叶飘香,端午情浓。
临沂市旅游业现状及发展探讨

临沂市旅游业现状及发展探讨临沂市位于山东省中部偏东地带,是山东省最大的地级市,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临沂市旅游资源丰富,拥有世界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等一大批国家级和省级风景名胜区。
临沂市还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民俗风情,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临沂市旅游业已经成为该市的支柱产业之一。
临沂市旅游业的现状也有值得关注的问题。
临沂市旅游业发展相对滞后。
相比于山东省其他重要旅游城市,临沂市在旅游资源的规模和品质上还有一段差距。
临沂市旅游业的服务质量不高。
尽管临沂市已经采取了一些举措来增强服务质量,但是在一些旅游景区和酒店等方面仍然存在着服务不周、价格不透明等问题。
临沂市旅游宣传力度不够。
临沂市的旅游宣传还停留在传统的方式上,缺乏创新和多样化的手段。
这使得临沂市的旅游业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知名度和竞争力较低。
针对临沂市旅游业面临的问题,在发展方向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和改进。
临沂市可以加大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力度。
临沂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山水风光、动植物资源等。
加强对这些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提高资源利用效益,是临沂市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在开发方面,可以通过建设更多的旅游景区、推出更具特色的旅游线路等方式,丰富游客的选择;在保护方面,要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合理规划和利用旅游资源,防止资源过度开发和破坏。
临沂市旅游业可以注重提升服务质量。
服务质量对游客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
临沂市旅游业可以从多个方面改善服务质量,例如加强员工培训,提升服务意识和能力;改善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提高游客的舒适度;加强旅游企业的管理,规范经营行为,提高市场竞争力等。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提升临沂市旅游业的整体服务水平,满足游客对旅游体验的需求。
临沂市旅游业可以加大宣传力度,扩大知名度。
旅游宣传是提高旅游业知名度和吸引力的重要手段。
临沂市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宣传,如建立专业的旅游官方网站,展示临沂市的旅游景点、特色活动等信息;与媒体合作,加大对临沂市旅游业的报道和宣传;参加国内外旅游展览等活动,扩大市场影响力。
青岛旅游资源调研报告(二)

青岛旅游资源调研报告(二)引言概述:本文是关于青岛旅游资源调研的报告,主要内容是对青岛市旅游资源的分析和评估。
青岛市作为中国著名的旅游城市,拥有丰富且多样化的旅游资源。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旨在为青岛市的旅游发展提供可靠的数据和建议。
正文内容:一、自然景观资源1. 青岛的海岸线:北起长江中沙群岛,南至朝鲜湾,全长约450公里。
2. 名胜古迹:如崂山、五四广场、八大关等,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
3. 公园和花坛:青岛拥有诸多公园和花坛,如栈桥公园、小青岛公园、五四广场花坛等,为游客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
二、文化资源1. 历史文化街区:如德国风情街、天主教堂街区等,展示了青岛的独特历史与文化。
2. 博物馆和艺术馆:青岛市拥有多个博物馆和艺术馆,如青岛博物馆、龙口文化艺术馆等,为游客提供了了解当地文化的途径。
3. 传统节庆活动:如青岛国际啤酒节、崂山道教文化节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参与。
三、美食资源1. 海鲜美食:青岛作为沿海城市,拥有丰富的海鲜资源,如海螺、鲍鱼、海胆等,深受游客喜爱。
2. 鲁菜:青岛是山东省的一部分,地处鲁菜的发源地,有很多正宗的山东菜馆供游客品尝。
3. 魔鬼炒饭:这是青岛的特色美食之一,以其独特的做法和口味吸引了众多游客的胃。
四、旅游设施与服务1. 酒店与民宿:青岛市拥有众多高星级酒店和舒适民宿,能满足游客不同档次的住宿需求。
2. 交通便利:青岛市交通发达,公共交通网络覆盖城市各个重要景点,方便游客的出行。
3. 导游和翻译服务:青岛市有专业的导游和翻译团队,能为游客提供准确、周到的服务。
五、旅游市场和发展前景1. 国内旅游市场:青岛作为中国著名旅游城市,每年吸引了大量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旅游市场潜力巨大。
2. 国际旅游市场:青岛逐渐在国际旅游市场中崭露头角,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3. 发展前景:青岛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在保护和利用旅游资源的基础上,积极推动旅游发展,未来的发展前景非常有望。
2024年山东旅游市场规模分析

2024年山东旅游市场规模分析1. 引言山东省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资源丰富。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山东旅游市场规模,探讨该地区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2. 山东旅游市场概述山东省地理位置优越,拥有丰富的海滨、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资源。
旅游业在山东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对经济增长和就业创造起到了积极作用。
3. 2024年山东旅游市场规模分析3.1 旅游收入分析根据统计数据,山东旅游收入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2019年,山东旅游收入达到X亿元,较上年增长X%。
这主要归因于山东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增加。
3.2 游客数量分析山东省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截至2019年末,山东接待国内外游客X万人次,同比增长X%。
这表明山东旅游市场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3.3 旅游产品分析山东旅游产品种类繁多,涵盖了自然景观、历史遗迹、文化体验等多个领域。
著名的旅游景点有泰山、威海、青岛等。
多样化的旅游产品能够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进一步推动了旅游市场的规模扩大。
3.4 旅游消费分析山东省的旅游消费水平逐年提高。
游客对于旅游产品的消费需求增加,促使山东旅游市场规模的进一步扩大。
同时,旅游服务业也获得了迅猛发展,提供了更多高质量的旅游服务。
3.5 旅游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分析山东旅游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不容忽视。
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繁荣,促进了就业机会的增加,改善了居民生活水平。
4. 山东旅游市场发展趋势展望山东旅游市场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以下是未来山东旅游市场的一些发展趋势展望: - 旅游产品创新:在保持传统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同时,注重开发新的旅游产品,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需求。
- 旅游市场国际化:加强与国际旅游市场的合作,吸引更多来自国外的游客,拓展市场规模。
- 旅游服务提升: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提供更舒适、便捷的旅游体验,增强游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5. 结论山东旅游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旅游收入和游客数量稳步增长。
山东旅游市场分析报告

山东旅游市场分析报告1.引言1.1 概述概述:山东省是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一个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拥有丰富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历史文化。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山东旅游市场也备受关注。
本报告旨在对山东旅游市场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市场概况、特点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同时,通过对山东旅游市场的分析,也可以为旅游企业的发展和规划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按照以下方式编写:"1.2 文章结构":本报告将首先介绍山东旅游市场的概况,包括其地理位置、旅游资源、旅游业发展历史等方面的情况。
接着,将分析山东旅游市场的特点,包括旅游产品种类、游客结构、市场竞争状况等方面的情况。
然后,将探讨山东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包括未来的市场需求、发展机遇、市场前景等方面的情况。
最后,将总结市场分析的主要发现,并提出未来发展建议,以及对整个报告的结语。
通过上述结构,读者可以清晰地了解本报告的内容安排,以便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报告中的信息。
1.3 目的本报告旨在对山东旅游市场进行全面分析,深入探讨山东旅游市场的概况、特点以及发展趋势。
通过对市场现状的调查和研究,以及对未来发展的预测和建议,旨在为旅游相关企业和政府部门提供参考,帮助他们更好地制定营销策略和政策,促进山东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通过本报告的撰写和发布,也旨在引起社会各界对山东旅游市场重要性和发展潜力的关注,促进相关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推动山东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1.4 总结在本报告中,我们对山东旅游市场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研究。
通过对市场概况、特点和发展趋势的分析,我们发现山东是一个拥有丰富旅游资源和潜力的地区。
市场特点表现在山东旅游市场多样化、区域性强、文化底蕴深厚等方面。
在未来,随着旅游消费升级和旅游形式的多样化,山东旅游市场将会迎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在市场分析总结中,我们分享了对山东旅游市场发展的理解和预期,并提出了未来发展建议。
山东省东部沿海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相关性分析

进 行 重要性Βιβλιοθήκη 排序(A 级——非 常重 要 ;A 4 3
级— — 比 较 重 要 ;A 级 —— 重 要 ; 级 — — 比 较 2 A 不 重 要 ; 家 级 — — 比 较 重 要 ; 级 — — 重 要 ), 国 省 并 分 别 赋 值 (A 级 — — 9分 ;A 级 —— 7分 ;A 4 3 2
掰嘲 { {}川l{l6i}l{…}I{{{ …lj f }{ i }0-{ {; {lIj}… ll l { { { 0 il{ l} {{ {{ { f { l 3{ i㈣ llI! } { } } {{ { i{l{ … } ㈣ { }… { ll I{ 2 i {f l { {l }l {{ l {
资 源 差
异 度
首 先 将 各旅 游 景 区按 中国旅 游 资 源分 类 标
准 进 行 归 类 , 景 区 均 归 入 地 文 景 观 、 迹 与 建 各 古
筑 、 闲 求 知 健 身 、 物 景 观 等 六 大 类 ; 后 统 计 休 生 然 各地 区各类旅 游资源的数量 ( 表 l表 2表 3。 见 、 、 )
量 以 及 安 全 度 等 。通 过 调 查 问 卷 的 形 式 , 专 家 请 对 这 些 指 标 的 重 要 性 进 行 评 价 , 终 得 到 区域 旅 最
分 便利 ;③潜 在相 关 :两 区域 旅 游 资源 差异 度
大 , 源 互 补 , 是 交 通 便 利 度较 差 ; 弱 相 关 : 资 但 ④ 两 区域 旅 游 资 源 差 异 度 小 , 源 类 似 , 且 交 通 资 而 便 利 度较 差 。 面 以 资 源 差 异 度 和 交 通 便 利 度 这 下
青岛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完结版)

区域地理实习报告青岛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姓名院系专业年级学号指导教师2015年8月30日青岛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任香九(地理与规划学院地理科学2012级本科20122614408)摘要:旅游业是一项涉及游玩、食宿、购物、娱乐等各个领域的综合性产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旅游业的发展日益显现出勃勃生机,逐渐成为推动各地经济发展的基础力量之一。
加入WTO后,中国出现前所未有的旅游业发展的大好形势。
从目前青岛旅游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看,我们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较强的接待能力、充足的管理经验和良好业绩,具备长足发展的基本条件,但也存在一些发展中的问题。
关键词:青岛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对策探讨青岛开埠之后,德国殖民当局制定了严格的城市规划,进行了交通和市政等一系列的现代化建设,青岛逐渐成为东方典型的欧式城市,位于胶州湾畔的区位优势逐渐显露出来,城市旅游功能也日益凸现。
随着大规模城市的建设,城市景观和旅游业相关条件形成,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活动的快速发展,旅游业由此发端。
[1]青岛市位于山东半岛南部,东南濒临黄海,旅游资源丰富,是我国美丽的海滨旅游城市,曾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中国最佳休闲城市”等多个荣誉称号。
青岛市正以建设国际海滨旅游度假中心,打造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城市为目标大力发展旅游业。
1 青岛市旅游业发展历程青岛旅游产业经过了改革开放初期、上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以来三个阶段的发展,各个发展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1]1.1 改革开放初期的旅游产业改革开放初期:青岛旅游三点一线。
改革开放之初,青岛的旅行社主要负责接待华侨、中国港澳同胞、中国台湾同胞和外籍华人等。
在当时的人们来看,体现劳动光荣的五一节和欢庆祖国生日的国庆节,是一年中最为重大的两个节日,而以前每周工作六天,根本没有旅游这个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旅游发展的城市差异分析
摘要:运用变差系数(cv)、首位度(s)、赫芬达尔系数(h6)等指标分析了山东省17地市在旅游规模上存在得差异,发觉山东省入境旅游得差异逐年上升,而国内旅游得地市差异则逐年下落,且入境旅游得集中度和首位度要远远高于国内旅游.并从妨碍旅游差异和规模得因素动身,提出了山东省各都市今后得旅游进展参考建议.
关键词:入境旅游差异国内旅游山东省
一、引言
由于地区旅游资源禀赋、社会经济、交通区位、基础设施等条件得差异,旅游业会呈现出一定得地区不平衡性.对此,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采纳定性定量得方法对我国旅游经济得进展差异及其成因进行描述和分析.
纵观国内对旅游规模差异得研究,目前要紧从入境旅游得角度入手.但随着国内旅游业得蓬勃进展,国内旅游已成为不可忽视得一部分.基于此,本文以山东省17地市1998-2007年国内、国际旅游得统计数据为依据,分析其进展差异,盼望得出得结论能对山东省今后旅游业得进展提供有价值得政策建议.
二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数据来源.为全面反映山东省各旅游都市国内和国际旅游业进展得空间差异,本文以1998-2007年山东17地市国内和入境旅游接待量作为研究各市旅游规模进展差异得基础分析数据.数据来源于山东统计年鉴(1999-2008).
2研究方法.计算区域规模差异得方法非常多,本文要紧采纳标准差(voc)、变差系数(cv)、首位度(s)、赫芬达尔系数(hn)反映总量差异情况上述指标中,标准差反映地区绝对均衡度,变差系数反映地区相对均衡度,值越小,区域进展越均衡.wM赫芬达尔系数反映区域规模指标得集聚程度,其值接近1,越垄断;接近0,越竞争.本文用首位度来反映旅游规模分布得集中度.
三山东省旅游进展差异变动特征分析
1山东省入境旅游差异变动分析
山东省入境旅游在经历了2003年由sars导致得滑坡后,从2004年起进入了高速增长得时期,保持着每年近30%得增幅.但17地市得差异却十分显著.从绝对差异来看,以2007年为例,入境旅游人数最多得青岛市为1080341人,人数最少得莱芜市只有1410人,前者为后者得766倍.从相对差异来看,变差系数自1998年逐渐增大,2003年以后虽有所下落但减速缓慢仍维持在17得水平,这讲明山东省内入境旅游得进展是极不均衡得(见表1).
山东省17地市旅游规模得首位度比较大,集中分布较为明显,青岛一马当先,始终占据山东省入境旅游得龙头位置.首位度最小得年份为1998年,其值为16692,此后逐年增大,2005年达到36970,首位分布明显.从赫芬达尔系数能够看出,1998-2006年期间,赫芬达尔系数不断升高,表明山东省入境旅游得集中分布趋势明显. 2山东省国内旅游差异变动分析.表2显示,进入21世纪以来,山东省国内旅游相对差异缓慢下落,仅在2000-2003年间存在一定得波动性,变差系数由最高时得07589下落到2007年得06605,山东国内旅游得进展正由集中走向均衡.
山东国内旅游得首位度较小,同时在2004-2007年,首位度不断减小,2007年达到10年来
得最小值16302,这表明山东省国内旅游首位分布不明显.从赫芬达尔系数上来看,hn最大仅为1998年得00766,还不足01,且十年来整体进展趋势不断下落,表明山东省国内旅游由集中分布向扩散分布进展.
3山东省入境和国内旅游差异变动比较分析.从表1和表2得对比中能够看出,近年来,由变差系数和基尼系数所反映山东省入境和国内旅游得相对差异都表现出下落得趋势,然而国内旅游得相对差异要远远小于入境旅游,表明山东省入境旅游比国内旅游分布更集中,然而相关于入境旅游来讲,17地市间国内旅游得竞争性更大.
四、结论与妨碍因素研究
综上所述,山东省入境旅游进展地区差异较大,青岛作为龙头都市首位度逐年增大,这表明山东省入境旅游正处在成长时期,且相关于首位都市,落后地区有着更大得进展空间.
相关于入境旅游,山东省国内旅游地区差异较小,正由集中分布向分散均衡转变.讲明山东省国内旅游已进入较为成熟得进展时期.
区域都市旅游进展得不均衡和规模分布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得结果,又因这些因素得不断变化促进区域规模分布不断向前演进.
不管是入境旅游,依然国内旅游,其进展水平与当地得经济进展水平,经济外向度以及经济进展速度基本上密不可分得.相较于国内旅游,入境旅游得进展更加依托于地区经济得繁荣程度,山东省沿海地区得经济进展水平和经济外向度远远高于鲁西内陆地区,这是山东省入境旅游差异大于国内旅游差异得缘故之一.
良好得交通通达性是一个地区旅游业得以生存和进展得先决条件,发达得旅游交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本地区不利得区位条件,扩大客源市场规模、优化客源市场结构.山东省有着发达得高速公路网,这是山东省进展国内旅游得有利条件.但就入境旅游得进展而言,山东省目前航空港和国际航线较少,且要紧集中在日韩地区.这对山东省入境旅游得进展是不利得.
此外,旅游接待服务设施是旅游者在目得地参加一切活动得基础,良好得服务是吸引旅游者,延长游客逗留时刻得重要缘故.一个都市旅游接待业得水平直截了当妨碍该都市得接待能力和旅游规模.
参考文献:
[1] 张凌云, 我国旅游业地域分均衡性增长研究初论[j]南开经济研究,1998,(2):71-74
[2] 敖荣军,韦燕生, 中国区域旅游进展差异妨碍因素研究——来自1990-2003年得经验数据检验[j]财经研究,2006,32(3):3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