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讲 工业革命与19世纪前半期的欧洲
第9课_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__教学用

化学
钢铁 德国
西门子 电力 奥斯特、法拉第(理论)、韦纳·
电生磁
汉斯· 克里斯蒂安· 奥斯特(Hans Christian
Oersted,1777~1851)丹麦物理学家 1820年
因电流的磁效应这一杰出发现获英国皇家学 会科普利奖章。由此开辟了物理学的新领域 ──电磁学。 1829年起任哥本哈根工学院 院长。 磁生电 迈克尔· 法拉第(Michael Faraday, 1791-1867),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化学家。 在化学、电化学、电磁学等领域都做出过 杰出贡献。 1831年,他经过大量实验发现 “磁生 电”(“电磁感应”)并引入“场”的概念, 宣告了电气时代的到来。1824年被选为皇 家学会会员,1825年接替戴维任皇家学院 实验室主任,1833年任皇家学院化学教授
摩根、 洛克菲 勒、三 井、西 门子等
两次工业革命之比较
项目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动力或标志
发明者 科技含量
蒸汽 工匠技师 经验主义
电力 科学家、工程师
科学理论指导,与生产紧 密结合
发生时间地点 首先在英国发生 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发达 起始的行业 经济结构 生产组织 经济思想
18c中-19c上 资本主义国家(19c下) 纺织业等轻工业 重工业 工厂取代工场 垄断组织、跨国公司出现 中小企业 自由主义盛行 凯恩斯主义出现(国家资本主义)
思考探究
请思考:第一次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在英国 发生而不是在其它国家?
英国首先具备了进行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
假如你是一位18世纪英国商人,现在你准 备投资工业,需要哪些条件呢?
思考这些条件在英国又 是怎样具备的?
雄厚的资本 技术知识
充足的劳动力
“蒸汽”的力量2

-28-
3.19世纪上半期,当蒸汽机车轰鸣奔驰的时候,衣 冠楚楚的绅士、淑女与衣衫褴褛的下层人民同挤一 列火车,还得到处给别人让路。保守人士惊呼,铁 路会带来某种“平等化的危险”。民主人士拍手称 快:“我看到火车真高兴,我想封建制度是永远一去 不返了。”材料主要反映了先进科技 A.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冲击了原有的社会关系 C.改变了传统的社会性质 D.造成了社会秩序的混乱
-23-
第三环节:反思工业革命
看了上面的图片和材料,你有何感想?
-24-
从这污秽的阴沟里泛出了人类最伟大的工业溪流, 肥沃了整个世界;从这肮脏的下水道中流出了纯正的金 子。人性在这里获得了最为充分的发展,也达到了最为 野蛮的状态;文明在这儿创造了奇迹,而文明人在这儿 却几乎变成了野蛮人。 ——1835年托克维尔论曼彻斯特
-27-
2.据《欧洲家庭史》记载,在19世纪的西欧, “父母-子女组合,看起来已是主要的家庭组群。 但是当各自走出家外谋生后,所有孩子就离开父 母的家”。同时,“曾是普遍现象的生产性家庭 单位现今成为例外了”,“没有生产职能的家庭 便成为一种众多的现象。”这反映了 ①工业革命引起家庭职能的变化 ②雇佣劳动制促进人口流动 ③封建经济解体,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增多 ④年轻人独立意识增强 A.①②④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提出问题】 如何理解“文明在这儿创造了奇迹,而文 明人在这儿却几乎变成了野蛮人”?应该怎样正确应对 文明转型?
-25-
本课给我们的感悟有:
文明? 进步? 野蛮? 罪恶?
体现历史发展的 对立与统一 人类社会发展的 多样性与曲折性
灾难? 生存?
我们应以积极的态度面对 !
-26-
初中历史人教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课PPT

3、工业革命引起了社会关系的重大变革,产
生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阶 级的矛盾和斗争日益尖锐。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国际关系的变化
4、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世界
局面形成
1840年,英国侵略者向古
老封建的中国发动了鸦片
战争。鸦片战争以后,中
国开始由独立的封建国家
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
的国家,中华民族开始了
1825年,英国建成世界上第一条铁路,史蒂芬孙的火 车头拖着一长列客车和货车前进,时速达25公里 。
铁路时代的到来
到1851年时,英 国建成了总长约1万千 米的铁路网。铁路时 代的到来为社会提供 了更为快捷、廉价、 便利的交通,使生产 和市场之间的联系变 得更加密切。
史蒂芬孙
积极影响:铁路时代的到来为社会提供了更为快捷、廉价、便利的 交通,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19世纪早期使用蒸汽机的英国煤矿
大工厂与手工工场的生产有哪些不同?
18世纪末英国工厂场景
生产规模: 手工工场规模小,机器大工厂规模大。 生产技术: 手工工场局限于手工技术,机器大工厂技术成熟。 生产方法: 手工工场分工少,机器大工厂采用标准化流水线作 业,分工细致。 管理制度: 手工工场以家庭为单位生产,管理制度比较自由, 受农时影响大。机器大工厂恰好相反,工厂有集中 的生产场所,生产纪律和严格的管理制度。
改良
1769年,瓦特成功研制。
1785年,改良蒸汽机开始用 作纺织的动力机。
优点:不受时空限制,只
要有原料就可以开
瓦特瓦 特
工,效率高。
蒸汽机的
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工业繁盛的英国曼彻斯特
蒸汽时代的英国矿山
第九单元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18C中期-19C中期)

第九单元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18C中期-19C中期)[阶段特征]政治:在工业革命影响下,英国通过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确立了统治地位,代议制民主进一步完善;法国通过1875年宪法,共和政体在法律上得以确立起来。
与此同时,在19世纪三四十年代三大工人运动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诞生,1871年爆发的巴黎公社成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伟大尝试。
经济:18世纪中期开始的英国工业革命,以机器的发明和使用为主要标志,将人类带入“蒸汽时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文化:在政治、经济等社会环境的影响下,19世纪初期,文学艺术风格以浪漫主义为主;19世纪中叶,世界文学领域以批判现实主义风格为主。
蒸汽机的发明推动了生产力发展。
生物进化论冲击了神创论,掀起了生物学领域的革命。
[主干知识]一、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1.英国产生工业革命的条件①政治: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②资本:英国的殖民扩张与掠夺进行了资本原始积累。
③劳动力:圈地运动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
④技术:发达的手工工场提供了技术革新的条件。
⑤市场:广大的殖民地带来广阔的海外市场。
⑥原料:殖民地广阔,原料丰富;本土煤炭资源丰富。
2.进程(1)技术革新①棉纺织业②冶金业和采矿业:出现了一系列重大技术发明。
(2)动力革命:1785年瓦特改进的“万能蒸汽机”的开始在工厂使用,加快了工业化的步伐,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3)交通运输业革命:蒸汽动力的使用,带来了交通运输业的革命。
1807年,汽船(美国富尔顿)。
1814年,蒸汽机车(英国史蒂芬孙)(4)19世纪中期,机器制造业诞生。
机器制造业的机器化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完成。
3.工业革命的特点:①生产方式: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
②技术来源: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
③开始部门:首先发生在轻纺部门。
④范围:首先发生在英国,后缓慢扩展到其他国家(美、法)。
4.工业革命的影响(1)经济上①生产力: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社会生产力极大提高。
必修二 经济史 第9课工业革命

栏目 导引
第二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新知初探思维启动
主干梳理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从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
1.从英国开始的条件 光荣革命 ”后,英国社会稳定。 (1)政治:“_________
工场手工业 十分兴旺。 (2)经济:人口、资本流动自由,____________
市场 不断扩张。 (3)市场:到18世纪中期,海内外_____
发明手摇纺纱机 发明水力纺纱机
出现一系列重大技术发明, 炼铁、采煤技术提高
瓦特 ______ 史蒂芬孙
改良蒸汽机 火车机车 制成__________ 汽轮 制成蒸汽______
栏目 导引
第二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3.完成:19世纪中期,机器制造业诞生,标志着第一次工业 革命完成。 4.影响
(1)人类由此进入“蒸汽时代”。
城市化 进程 (2)使生产力飞速提高,新兴工业部门涌现,_________ 明显加快。 铁路业 成为两个领 (3)工业革命扩展至欧美国家,纺织业和_______ 先的部门。
栏目 导引
第二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思维启迪 马克思说:“现在,工业上的霸权带来商业上的霸权。在 真正的工场手工业时期,却是商业上的霸权造成了工业上 的优势。所以殖民制度在当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马克思说的“现在”是指什么时候? (2)谈谈你对马克思这段话的理解? 提示:(1)指工业革命以后。 (2)这段话说明了英国殖民扩张与工业革命之间的关系。所 谓“商业上的霸权”指18世纪下半叶,英国确立海上霸主 地位。“工业上的霸权”指19世纪中期,英国完成工业革 命后,成为“世界工厂”,以廉价商品作为在亚、非、拉 落后地区打开市场的工具。工业革命前,英国通过战争确 立海上霸权,拥有广阔的海外市场,为了满足海外市场的 需求,引发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与欧洲现代化

工业革命与欧洲现代化工业革命是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欧洲发生的一场彻底改变经济、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的大革命。
这场革命对欧洲的现代化进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探讨工业革命如何促进欧洲现代化的各个方面。
一、经济发展方面工业革命的最大特点就是机器工业的兴起。
由蒸汽机、纺织机械等发明推动的工业生产方式,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
这种改变使得欧洲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能源的革新、机械化生产的引入、分工的细化,都推动了欧洲国家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
工业革命后,欧洲国家开始广泛应用新技术和发展新产业,迅速从过去的农业经济转型为工业经济。
工业化加速,从而推动了欧洲经济的高速发展。
大量廉价商品的生产和出口,为欧洲带来了巨额财富,也作为资本积累的来源。
二、社会结构的变迁工业革命也带来了欧洲社会结构的深刻变迁。
由于机械代替了人力,大量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失去了生计。
他们纷纷涌入城市,成为无业游民。
而相对应的是,工业工人的数量迅速增加。
这种社会结构的变动导致了工人阶级崛起,工人阶级开始有组织地要求改善劳动条件和保护权益。
此外,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也推动了城市的快速扩张和更加复杂的社会分工。
城市化的进程让人们从农村逐渐迁往城市,工业化和城市化不断对农村人口进行吸纳。
这种大规模的社会迁徙也导致了城市社会结构的调整和变化。
三、科技创新与教育工业革命对科技创新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在工业革命时期,欧洲不断涌现出一大批重要的科学家和发明家。
例如,詹姆斯·瓦特发明了蒸汽机,开创了蒸汽动力时代;亚历山大·贝尔创造了电话,极大地促进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和效率。
与此同时,欧洲的教育体制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为了培养更多的科学家和技术人员,欧洲各国开始建立更完善的教育体系,并且普及基本教育。
这为工业革命提供了人才和技术的支持,也为欧洲社会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四、影响其他领域工业革命对政治、文化等领域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品资料第09讲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押题专练)含解析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品资料1.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声明:“共产主义就是要最坚决地打破过去传下来的所有制关系;所以,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坚决地打破过去传下来的各种观念。
”这说明()A.共产主义是最好的生产关系B.过去的所有制从未起过积极作用C.体现了无产阶级斗争的彻底性D.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答案】C2.《共产党宣言》中写道:“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作者在这里主要强调的是()A.阶级斗争学说B.谋求人类解放的目标C.无产阶级政党学说D.社会主义革命的思想【答案】B【解析】从材料中“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反映出《共产党宣言》的内容是强调谋求人类解放的目标。
3.《共产党宣言》指出:“它用公开的、无耻的、直接的、露骨的剥削代替了由宗教幻想和政治幻想掩盖着的剥削。
”这里的“代替”是指()A.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B.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C.新教代替天主教D.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答案】D【解析】结合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的背景推知,无耻的、露骨的剥削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剥削代替了封建主义的剥削,D项符合题意。
4.马克思认为,“公社以其审慎温和著称的措施,只能适合于被包围城市的情况。
……它所采取的一些特殊措施只能表明通过人民自己实现的人民管理制的发展方向。
”这表明()A.巴黎公社的出现不是必然的B.法国具备了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C.工业革命推动工人运动的发展D.巴黎公社实行的是无产阶级专政【答案】A【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抓住题干材料中的“只能适合于”和“特殊措施”,这表明巴黎公社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的出现是偶然的,故正确答案为A项。
B项错误;C、D两项从题干材料中不能体现。
5.某人生活在1871年4月的巴黎,他有可能经历的现象是()A.他的工资比当时最高领导人的工资还高B.他被任命为巴黎公社委员会委员C.他到资产阶级法庭要求调解邻里纠纷D.他要去朝拜法兰西皇帝【答案】A6.马克思说:“公社的真正秘密在于:它实质上是工人阶级的政府”。
第七章 19世纪前半期的欧洲

2、过程 1832年的英国议会改革,降低了选民的财产 资格限制,凡城市年收入十镑以上的房主, 农村年收入十镑以上的土地持有者,年付十 镑以上的长期佃农和年付五十镑以上租金的 短期佃农都获得了选举权。取消了居民不满 二千人的五十六个“袖珍选区的议席,居民 在二千至四千人之间的三十个“衰败选区”, 只保留了一个议席,从减少的议席中得到一 百四十三个议席,分别分配给了新兴城市、 英格兰的大郡以及苏格兰和爱尔兰。
3、结果 1831年起义后,里昂工人在互助会等组织的领 导下,继续同包买商进行斗争。1834年2月,政 府逮捕了领导罢工的互助会领袖,3月又颁布了 禁止结社的法令。4月9日,当法庭审判被捕的工 人领袖时,工人们举行了大规模的示威活动。军 队竟然动用大炮轰击示威群众。于是里昂发生了 起义。起义工人在推翻君主制、建立共和国的口 号下与政府军血战了五个昼夜,才最后被镇压下 去。里昂工人的这次起义,曾经得到圣亚田、马 赛等城市的响应。
2、主要思潮 这时期,在法国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社会主义思潮。 其中以圣西门和傅立叶的空想社会主义影响最大。 此外,还有布朗基、普鲁东以及路易· 勃朗等人 及其思想。
第三节 19世纪前半期的德意志
一、德意志的政治经济状况 1、拿破仑战争的影响 拿破仑战争沉重打击了德意志境内的封建割据 势力,迫使奥地利帝国取消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的称号(1806年),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德意志 统一的客观条件。
3、意义 这次改革是工业资产阶级对于土地贵族的一 次重大胜利。它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了由于工 业革命所造成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 矛盾,使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参加政权的机 会,从而成为英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发展道 路上的重要里程碑。
二、宪章运动
1、背景 到了十九世纪三十、四十年代,英国已经基 本上完成了工业革命,生产力得到迅猛的发 展,工人队伍迅速壮大。但是,他们的生活 水平却没任何提高。1837年和1847年的两 次经济危机,给劳动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突难, 推动了工人阶级走上新的斗争道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月王朝成了法国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严重障碍, 导致了1848年的二月革命。
三、19世纪前半期的德意志
二、工业革命的进程
时 间 名 称 1733 约翰· 凯伊
1.棉纺织业
发明人 飞梭 特 点 省力、加速
1765
1768 1779 1785
哈格里夫斯
钟表匠凯伊 克隆普顿 卡特莱特
珍妮纺纱机
水力纺纱机 骡 机 水力织布机
纱细但不牢固
纱粗但较牢固 纱细且牢固 织速提高40倍
2.动力问题的解决— 瓦特与改良的蒸汽机
在英国工业革命中,国内市场始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 别是在工业革命的初始阶段,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1700 年国内消费占工业产值的79%,1750年占71%,1800年占 65.5%。直到1800年,国内消费在工业品中的份额虽然减少, 但一直占优势。 交通运输的发展、农业革命、人口的增长,使国内工业品市 场迅速扩大。人口增长率:1630-1740年间为8%-10%,17401850年间为150%。英国人口1751年为577万,1851年为1673 万,100年间增长了190%。 西方学者特别强调“社会模仿”在扩大需求方面的作用。珀 金教授写道:“如果有什么原因比别的因素更多地促使工业 革命的话,那就是社会模仿”。
发了横财。
其三,国债及消费税成为英国资本原始积累
的重要杠杆。
1824年,杜弗雷恩· 德· 圣莱昂算出:“欧洲全部公债高达 380到400亿法郎,其中英国独占四分之三还多。”
大卫· 休谟1750年说:“不必未卜先知,就能猜出即将发生 的灾难。二者必居其一:不是国家毁了公共信贷,就是公共 信贷毁了国家。” 皮特:“英国自身弱小,若无商业、工业及其仅存在账面上
1.施泰因——哈登堡改革
普鲁士国王在1807年任用具有自由主义思想的施泰 因为首相,进行改革。 施泰因颁布了《十月敕令》,宣布废除农民对地主 的人身依附关系。他扩大了城市自治权,允许资产 阶级代表管理城市。他还精简了国家行政机构,加 强了中央集权。
1810年出任首相的哈登堡继续推行了改革。9月颁布 《关于调整地主与农民关系敕令》,责成地主必须 同意农民占有其份地并赎买封建义务。但赎买条件 很苛刻,需缴纳常年地租25倍的赎金,或者将1/3到 1/2的土地割给地主。调整饬令保留了地主司法权和 警察权。 在施泰因——哈登堡执政期间,普鲁士在教育、军 事方面也进行了改革,建立了柏林大学,开始实行 普遍的初等教育,实行义务兵役制。
宪章派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839) “道义派” “暴力派” 宪章运动是英国工人阶级试图通过普选夺取国家政 权的政治运动。从1839——1848年,宪章运动共经 过了三次高潮。到1858年,宪章派协会最终宣告解 散,宪章运动最后失败。 宪章运动是英国无产阶级第一次独立的政治斗争。 它显示了英国工人阶级的力量,为英国和国际工人 运动提供了丰富的经验教训。
2.工业革命的分期
18世纪30年代(1733年约翰· 凯伊发明飞梭;
根据《资本论》第1卷为1735年);18世纪 60年代(汤因比和哈孟德夫妇);18世纪中 期或后期;1782年(艾什顿) 关于它的下限,争论不多,一般定在19世纪 中期,也有的定在30年代。
二、英国工业革命的历史背景
工业革命为什么发生在18世界60年
(3)资本原始积累的急剧扩大令他国 难以望其项背
其一,英国作为最大的殖民帝国,从直接
的殖民掠夺和独占殖民地市场方面得到的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财富大大超过其他国家。
英国经济学家彼得·马赛厄斯指出:“随着载
货船只荡起的尾波,更多的财富留入了英国。”
其二,英国是最大的奴隶贸易国。
在18世纪英国是最大的奴隶贸易国。1686-1780年,共向美 洲贩卖了230万黑奴。1783-1793年仅利物浦,商人贩卖奴 隶就达333,000人,获利1,200余万英镑,平均每年111.8 万英镑。18世纪英国向法国、西班牙的美洲殖民地输入了 50万黑奴。英国的大商人、船主和贵族就是依靠这种罪恶
二、复辟和七月王朝时期的法国
1.复辟时期的法国
波旁王朝复辟(1814)、查理十世与七月革命 (1830) 七月革命对法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便利。法国 工业革命的真正起飞就始于七月王朝。 金融资产阶级在制定政策上虽然是自由主义,但 它却具有强烈的排它性。
金融资产阶级排他性的表现
政治上,它规定竞选议员的财产资格很高,使得工业资产阶 级难以得到参政机会。
(7)指导思想:“自由经济理论”和“功利 主义”
经济学之父亚当· 斯密1776年出版《国富论》,可以说是对重 商主义最后的致命一击。《国富论》弘扬“看不见的手” (即市场)在资源有效配臵中的作用,同时指出:“一个国 家的经济只有在最自由和宽松的状态下才能得到最好的发展, 一切国家干预都有可能对经济造成破坏。”由斯密《国富论》 开创的古典经济学理论正是改变了整个世界的18世纪产业革 命的先声。 边沁:良好的社会应追求“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只有当每 一个人都追求到他自己的最大利益时,全社会的最大利益才 能实现。
兰德斯对“工业革命”一词进行了区分:小
写的工业革命往往指复杂的技术革命:机器 取代人的技能,无机能源取代人力和畜力, 手工劳动向机器生产转变,由此产生了现代 经济。大写的工业革命指的是从农业和手工 业劳动向以工业和机器制造为主的经济转变。 多数认为工业革命是一个由手工工场过渡到 机器大生产的过程。它引起了资本主义生产 力、生产关系、阶级结构等诸多方面的变革。
2.宪章运动
“新济贫法” “全国工会大同盟” (1834) “全国工会大同盟” “伦敦工人协会” (1836) 《人民宪章》正式公布(1837): ① 年满21岁的男子都有选举权。 ② 实行无记名投票。 ③ 按居民人数平均分配选区,所有选区的议员名额 相等。 ④ 国会每年改选一次。 ⑤ 废除议员侯选人的财产资格限制。 ⑥ 议员领取薪俸。
时间
发明者
1735
德尔比父子
焦碳炼铁法
1760
斯密冻
蒸汽鼓风法 用煤混合氧 气炼铁及 搅炼和碾 压的方法
1784
柯尔特(科 特)
提高生铁产量15倍
三、英国工业革命的后果
1.工业革命是一次生产力的全面变革,既改变了生产技 术和劳动工具,也改变了产业结构。 2.工业革命改造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3.工业革命使社会阶级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4.英国工业革命为工业资产阶级掌权奠定了经济基础。 议会改革。 5.工业革命改变了资本主义的社会生活。 6.英国工业革命具有世界范围的影响。
3.自由贸易运动
在工业资产阶级的压力下,国会于1846年废除了谷 物法。1849年又废除了实行近200年的航海条例。航 海条例的废除打破了大船主对殖民地贸易的垄断。 在1846-1849年间,国会还取消了200种商品的入口 税。这些措施使原料和粮食的价格下降了,从而降 低了工业品的成本和价格,刺激了英国工商业的发 展。 自由贸易原则的推行标志着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在 实际上决定着英国政府的政策方向。
的信贷,决不可能对整个欧洲发号施令。”
1737年,一个反对消费税的人写道:“我不
知道哪一种必需品不要交税,也许只有水除 外……,我们通过窗户税对空气、日光和太 阳的热交税,我们通过煤和蜡烛的税对夜间 的光和热交税,我们通过盐税对面包、肉、 各种草和根交税……,我们不交羊毛、亚麻、 肥皂等等的税就不能穿衣服,甚至不能洗 澡。”
代左右?
(1)商品经济的市场日益扩大 (2)现代大机器工业的先驱——手工工场的发展 (3)资本原始积累为工业革命准备了重要的经济 条件
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发生在英国?
多国对比
工业革命只能是各种因素相互交叉作用的结
果。埃文斯所说:“我们能在欧洲其他国家 看到他们具备其中一个或几个因素,有的甚 至更加显著。但是,只有英国具有如此丰富 的各种因素的结合”。
发明项目 蒸汽抽水机 改进了萨维利 抽水机 单动式蒸汽机 缺点或特点 ①耗煤量大;②工作效 率低 ①耗煤量大;②工作效 率低
时 间 发明者 1698 1704 萨维利 纽科门
1769 瓦特 1782
联动式蒸汽机
装臵了活塞及联动装 臵,使蒸汽机有了实 用价值
3.重工业及交通运输业的进步
发明项目 缺点或特点 不仅用焦碳炼铁,而且设 臵了强有力的鼓风设备 标志着近代大规模冶炼业 的开始
(5)新教精神为工业革命确立了 新的价值取向
预定论 瓦特、阿克莱特、皮尔
“入世禁欲主义”
节俭,尽你之力舍予”
“尽你之力赚钱,尽你之力
新教徒历来重视普及教育
(6)英国具有异常发达的国内外商品市场
“工业革命是以消费的扩大和同时发展为前提的” 在工业革命期间,英国进出口贸易增长的速度特别快,在18 世纪,进口增长523%,出口和转口贸易分别增长568%、906%。 出口贸易的增长速度快于国民收入的增长。在18世纪工业增 长约3倍,国内消费增长约2倍,而出口贸易却增长了4倍以 上。(与出口关系特别密切的外向型经济比内向型经济发展 速度快得多。在18世纪,外向型工业指数从100增长到544, 内向型工业指数从100增长到152,而外向型工业在工业中的 比重高达60%。由此可见海外贸易对英国发展之影响。)
第9讲
工业革命与十九世纪 前半期的欧洲
第一节 工业革命
一、关于工业革命的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