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4 酸碱滴定法(2)

合集下载

工业总碱度的测定实验报告

工业总碱度的测定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工业总碱度的测定实验报告篇一:分析化学实验碱度的测定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姓名:班级:同组人:项目碱度的测定课程:分析化学学号:一、实验目的1、掌握酸碱滴定法测定碱度的原理和方法。

2、掌握碱度测定结果的计算。

3、熟练滴定操作及相关仪器的操作方法。

二、实验原理水的碱度主要由碳酸盐、重碳酸盐、及氢氧化物组成,但在某些情况下,如水中存在磷酸盐、硅酸盐、硼酸盐等也会产生一定的碱度。

碱度的测定是在水样中加入适当的指示剂,用酸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可分别测出水样中各种碱度,其反应如下:oh-+h+=h2oco32-+h+=hco3-hco3-+h+=h2o+co2根据上述到达终点时所用酸的量可计算出溶液中碳酸盐、重碳酸盐及总碱度。

三、仪器和药品仪器:250mL锥形瓶3个;50mL酸式滴定管1支、20、50mL移液管、50mL量筒。

试剂:0.1%酚酞指示剂、0.1%甲基橙指示剂、0.1mol/L盐酸标准溶液、0.05000mol/Lna2co3四、内容及步骤(一)0.1mol/L盐酸标准溶液浓度的标定准确量取20.00mL已配好的0.05000mol/Lna2co3标准溶液置于3只250mL锥形瓶中,加水约30mL,温热,摇动使之溶解,以甲基橙为指示剂,以0.lmol/Lhcl标准液滴定至溶液由黄色转变为橙色,记下hcl标准溶液的消耗用量(3份测定的平均偏差应小于0.2%,否则应重复测定),并计算出hcl标准溶液的浓度。

(二)碱度的测定(双指示剂法)准确移取水样l00mL于250mL锥形瓶中,加人酚酞指示剂三滴,如呈红色,用0.1mol/L盐酸溶液滴定至颜色刚好消失,记下盐酸溶液的消耗体积(V1);在此溶液中,再加入2滴甲基橙指示剂,继续用标准盐酸溶液滴定至橙色为止,记下盐酸的消耗量(V)。

判断水样中碱度的组成及含量。

五、实验结果记录与计算(一)盐酸标准溶液浓度的标定六、思考题:1、什么叫碱度?测定结果的计算公式如何表示?如何判断碱度组成?2、滴定管在装满标准溶液前为什么要用此润洗内壁2~3次?为什么?3、用于滴定的锥形瓶或烧杯是否需要干燥?要不要用标准溶液润洗?为什么?教师评语:年月日篇二:实验8工业废水中总碱度的测定实验8工业废水中总碱度的测定教学目的与要求:1.学习分析天平的使用和样品的称量;2.学习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3.学习和掌握滴定分析的基本操作;4.掌握酸碱滴定法测水中碱度的原理和方法。

药品生产技术《项目四 药物含量测定技术 任务一》

药品生产技术《项目四  药物含量测定技术 任务一》

工程五药物含量测定技术任务一容量分析法一、酸碱滴定法酸碱滴定法是以酸碱中和反响为根底的滴定方法,,其反响实质是H+与OH-中和生成难解离的水。

酸碱中和反响的特点是:反响速率快、反响过程简单、副反响少,有很多指示剂可供选用以确定滴定终点。

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进行滴定分析。

因此,酸碱滴定法是应用非常广泛的滴定分析方法之一。

酸碱滴定法的滴定方式有以下两种。

1.直接滴定法可以被直接滴定的物质有强酸、强碱、c·K a≥10-8的弱酸、c·K b≥10-8的弱碱、混合酸以及混合碱。

应用例如:乌头中总生物碱含量测定。

乌头中的乌头碱、次乌头碱、美沙乌头碱等生物碱是乌头的药效成分,其总生物碱含量可用酸碱滴定法直接滴定。

操作步骤:取约50mg乌头总生物碱的提取物,精密称定,加人中性乙醇〔对甲基红指示液呈中性〕5mL,微热使其溶解后,参加新沸过的冷蒸馏水30mL及0.1%甲基红指示液4滴,用0.02mol/L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至红色即为终点。

根据消耗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及称取试样的质量,计算总生物碱(总生物碱以乌头碱计,每毫升0.O2OO0mol/L盐酸相当于0.01290g乌头碱〕。

2.间接滴定法有些物质虽具有酸碱性,但由于存在溶解度等问题而无法直接滴定时,可采用间接滴定法进行滴定。

在待测物质中先参加一种过量的标准溶液,待反响完全后,再用另一种标准溶液滴定剩余的前一种标准溶液。

还有一些物质的酸碱性很弱,不能直接滴定,但它们可与酸或碱作用,或通过一些反响产生一定量的酸或碱,或增强其酸性或碱性后,就可测定其含量。

应用例如:注射用氨力农(C3H603)含量测定。

精密称取本品50mL,加水lOmL,摇匀。

精密加氢氧化钠滴定液(lmol/L)25mL,煮沸5min,加酚酞指示液2滴,趁热用硫酸滴定液(0.5mol/L))滴定至溶液无色,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

每1mL氢氧化钠滴定液(lmol/L)相当于90.08mg的C3H603。

项目四:巴比妥类药物的鉴别检查含量测定

项目四:巴比妥类药物的鉴别检查含量测定
C
O
NH CO
+Co2++4(CH3)2CHNH2
NH
O
R2 C NH
R1 C
CO
CN
O
Co NH2CH(CH3)2
O
NH2CH(CH3)2
R2 C N
R1 C
CO
C NH
紫堇色
O
注意事项: a 无水乙醇,无水甲醇 b 采用有机碱: 异丙胺 c 醋酸钴或氧化钴
(4)与汞盐反应
O
R2 C NH
R1 C
RR1 1
CCOO CC
NN CC
OO
RR22 CCOO NNHH
RR22 CCOO NN
RR22 CCOO NN
AAgg
AAgg
SSoolluubbllee mmoonnoo--ssilivlveerr ssaaltlt
InInsosolulubbleledid-is-islvilevrersaslatlt
苯巴比妥
沉淀滴定法:以沉淀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方法。应用较为广泛的有银量法。适
用于易水解或者含有卤族元素的药物。
氯化钠注射液中氯离 子的含量测定
盐酸普鲁卡因
亚硝酸钠滴定法:利用重氮化偶合反应,适合含有芳香伯胺基的药物的含量测定,如
对氨基水杨酸、盐酸普鲁卡因、苯佐卡因等药物。
任务二:容量分析法中含量测定的计算
盐酸氯丙嗪
非水溶液滴定法:针对某些药物如氨基酸类、生物碱类的碱性较弱,在水溶液中
滴定时没有明显的滴定突跃,难于掌握终点,而在非水酸性介质中可以显著提高碱性 药物的相对碱性,使滴定突跃增大,顺利完成滴定。
维生素C
氧化还原滴定法:以氧化还原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方法。应

用项目教学法讲解酸碱滴定原理

用项目教学法讲解酸碱滴定原理

用项目教学法讲解酸碱滴定原理摘要:高职项目课程的基本目标为“培养学生在复杂的工作情境中做出判断并采取行动的职业能力,开发学生的技术思维”。

笔者用检测项目为教学载体,一步步完成酸碱滴定原理内容,采用教师引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展开教学。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滴定反应指示剂[H+]浓度食醋最近几年,许多高职院校出现了以“项目课程”为名的改革热潮。

徐国庆、姜大源、戴士弘等一些知名人士对项目教学给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笔者综观这类文章,将项目教学用于酸碱滴定原理讲解,以项目为教学载体,一步步完成酸碱滴定原理内容,采用教师引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展开教学。

教学项目:“某厂生产的食醋中总酸度的测定”教学资料:教师将某厂生产的食醋中总酸度的检测方法发给学生,黄一石主编的《定量化学分析》教材。

第一步:教师介绍什么是滴定分析。

请学生写出食醋总酸度的检测方法中的滴定反应,并指出反应中的被测溶液和标准溶液。

滴定分析法是利用滴定管将一种已知准确浓度的试剂溶液(标准溶液) 滴加到待测物溶液中, 直到所加的试剂与待测物定量反应为止,然后根据试剂溶液的浓度和所消耗的体积计算待测组分的含量, 这种分析方法称为滴定分析法或容量分析法。

该项目的检测反应:第二步:教师介绍酸碱滴定概念和直接滴定方式。

学生针对所学内容,写出该检测项目的滴定反应实质,并能推断出滴定反应采用的是酸碱滴定法,滴定方式采用的是直接滴定法。

酸碱滴定法, 又称中和法。

它是以酸、碱之间质子传递反应为基础的一种滴定分析法。

可用于测定酸、碱和两性物质。

其基本反应为:H++OH-=H2O直接滴定法,是用标准溶液直接滴定被测物质的一种方法。

该检测项目的滴定反应采用的是酸碱滴定法,滴定方式采用的是直接滴定法。

(其反应实质:H+ + OH- = H2O)第三步:教师介绍化学计量点、滴定终点和指示剂概念。

请学生回答检测项目中的滴定反应采用何种指示剂?化学计量点:当加入的标准滴定溶液的量与被测物的量恰好符合化学反应式所表示的化学计量关系量时,称反应到达“化学计量点”(stoichiometric point,简称计量点,以sp表示)。

《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无机化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开课单位:适用专业:课程名称:无机化学课程代码:课程类型:学分:4总学时:64 理论学时:48 实验(上机)学时: 16考核方式:考查先修课程:无后续课程:有机化学二、课程简介(一)课程性质和任务化学作为一门中心学科,在社会的进步和医学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的巨大的作用,无机化学是医学及护理学各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学好这门课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为学习后续课程及从事医学研究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中学化学学习的基础上较系统地掌握无机化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实验技能和独立操作的能力,以期为学生今后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由于当代科技的突飞猛进,知识更新不断加快,教师可在完成大纲基本要求的前提下,结合本专业的发展适当介绍相关研究领域的某些新理论、新进展,以供同学参考。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是掌握普通化学的基本原理及与药学专业有关的无机化合物的知识,包括无机物的性质、组成和结构等。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中学化学学习的基础上较系统地掌握无机化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实验技能和独立操作的能力,以达到为学生在今后课程的学习、工作和科研上奠定必要的基础。

三、实验学时安排说明根据本专业需要及教学大纲要求选做16学时的实验课。

四、实验教学内容及要求实验项目:一、常用仪器及实验基本操作实验学时:4学时实验目的:掌握一般光学仪器胶头滴管、移液管、量筒、托盘天平和容量瓶的使用方法;熟悉化学实验常用仪器;明确并遵守化学实验室的规则。

实验内容:胶头滴管的使用;托盘天平的使用;量筒的使用;移液管与吸量管的使用;容量瓶的使用;认识常用化学实验仪器。

实验报告及作业:写出粗盐提纯的结果;写出常用化学仪器使用的注意事项。

实验项目:二、溶液的配制与稀释实验学时:4学时实验目的:掌握各种浓度溶液的配置方法;练习台秤和量筒的使用;掌握溶液的配置与稀释方法。

药分

药分

药物分子1. 巴比妥类药物具有的特性为:A. 弱碱性B. 弱酸性C. 易与重金属离子络合D. 易水解E. 具有紫外特征吸收2. 硫喷妥钠与铜盐的鉴别反应生成物为:A. 紫色B. 绿色C. 蓝色D. 黄色E. 紫堇色3.巴比妥类药物在吡啶溶液中与铜吡啶试液作用,生成配位化合物,显绿色的药物是:A. 苯巴比妥B. 异戊巴比妥C. 司可巴比妥D. 巴比妥E. 硫喷妥钠4. 用于鉴别反应的药物:A. 硫喷妥钠B. 苯巴比妥C. A和B 均可D. A和B 均不可(1) 与碱溶液共沸产生氨气(c)(2) 在碱性溶液中与硝酸银试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c)(3) 在碱性溶液中与Pb2+离子反应,加热后有黑色沉淀(a)(4) 与甲醛-硫酸反应生成玫瑰红色环(b)5. 巴比妥类药物的鉴别方法有:A. 与钡盐反应生成白色化合物B. 与镁盐反应生成红色化合物C. 与银盐反应生成白色沉淀D. 与铜盐反应生成有色产物E. 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6. 凡取代基中含有双键的巴比妥类药物,如司可巴比妥钠,中国药典(2005年版)采用的方法是:A. 酸量法B. 碱量法C. 银量法D. 溴量法E. 比色法7. 于Na2CO3溶液中加AgNO3试液,开始生成白色沉淀经振摇即溶解,继续加AgNO3试液,生成的沉淀则不再溶解,该药物应是:A. 盐酸可待因B. 咖啡因C. 新霉素D. 维生素CE. 异戊巴比妥8. 与NaNO2~H2SO4反应生成橙黄至橙红色产物的药物是:A. 苯巴比妥B. 司可巴比妥C. 巴比妥D. 硫喷妥钠E. 硫酸奎宁9. 中国药典(2005年版)采用AgNO3滴定液(0.1 mol/L)滴定法测定苯巴比妥的含量时,指示终点的方法应是:A. K2CrO4溶液B. 荧光黄指示液C. Fe(III)盐指示液D. 电位法指示终点法E. 永停滴定法10. 银量法测定苯巴比妥钠含量时,若用自身指示法来判断终点,样品消耗标准溶液的摩尔比应为:A. 1:2B. 2:1C. 1:1D. 1:4E. 以上都不对11. 非水溶液滴定法测定巴比妥类药物含量时,下面哪些条件可采用:A. 冰醋酸为溶剂B. 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C. 高氯酸为滴定剂D. 甲醇钠为滴定剂E. 结晶紫为指示剂12. 下列哪些性质适用于巴比妥类药物:A. 母核为7-ACAB. 母核为1,3-二酰亚胺基团C. 母核中含2个氮原子D. 与碱共热,有氨气放出E. 水溶液呈弱碱性13. 用酸量法测定巴比妥类药物含量时,适用的溶剂为:A. 碱性B. 水C. 酸水D. 醇-水E. 以上都不对14. 司可巴比妥钠(分子量为260.27)采用溴量法测定含量时,每lml溴滴定液(0.1mol/L)相当于司可巴比妥钠的毫克(mg)数为:A. 1.301B. 2.603(对)C. 26.03D. 52.05E. 13.0115. ChP(2005)注射用硫喷妥钠采用的含量测定方法为:A. 紫外分光光度法B. 银量法C. 酸碱滴定法D. 比色法E. 差示分光光度法16. 可用以下方法鉴别的药物是:A. 苯巴比妥B. 司可巴比妥C. 硫喷妥钠D. 异戊巴比妥E. 异戊巴比妥钠(1)在吡啶溶液中与铜吡啶试液作用,生成绿色配位化合物(c)(2)与亚硝酸钠—硫酸反应生成橙黄色,随即转为橙红色(a)(3)与甲醛—硫酸反应生成玫瑰红色环(c)(4)与碘试液发生加成反应,使碘试液橙黄色消失(b)(5)在氢氧化钠液中可与铅离子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加热后,沉淀变成黑色(c)17. 中国药典(2005年版)采用银量法测定苯巴比妥片剂时,应选用的试剂有:A. 甲醇B. AgNO3C. 3%无水碳酸钠溶液D. 终点指示液E. KSCN鉴别水杨酸及其盐类,最常用的试液是A. 碘化钾B. 碘化汞钾C. 三氯化铁D. 硫酸亚铁E. 亚铁氰化钾测定阿司匹林片和栓中药物的含量可采用的方法是A. 重量法B. 酸碱滴定法C. 高效液相色谱法D. 络合滴定法E. 高锰酸钾法两步滴定法测定阿司匹林片的含量时,每1ml氢氧化钠溶液(0.1mol/L)相当于阿司匹林(分子量=180.16)的量是A. 18.02mgB. 180.2mgC. 90.08mgD. 45.04mgE. 450.0mg苯甲酸钠的含量测定,Ch.P(2000)采用双相滴定法,其所用的溶剂体系为A. 水—乙醇B. 水—冰醋酸C. 水—氯仿D. 水—乙醚E. 水—丙酮双相滴定法可适用的药物为A. 阿司匹林B. 对乙酰氨基酚C. 水杨酸D. 苯甲酸E. 苯甲酸钠含量测定方法(Ch.P 2000)为:A. 直接中和滴定法B. 两步滴定法C. 两者均可D. 两者均不可阿司匹林片(B)阿司匹林原料药(A)阿司匹林栓剂(D)阿司匹林肠溶剂(B)A.两步酸碱滴定法B.直接酸碱滴定法C.两者皆是D.两者皆不是1. 苯甲酸钠的测定(D)2. 盐酸的测定(B)3. 酸碱滴定法(C)4. 阿司匹林片的测定(A)阿司匹林加碳酸钠试液加热后,再加稀硫酸酸化,此时产生的白色沉淀应是A. 苯酚B. 乙酰水杨酸C. 水杨酸D. 醋酸钠E. 醋酸苯酯水杨酸与三氯化铁试液生成紫堇色产物的反应,要求溶液的pH值是A. pH10.0B. pH2.0C. pH7~8D. pH4~6E. pH2.0±0.1两步滴定法测定阿司匹林片或阿司匹林肠溶片时,第一步滴定反应的作用是A. 测定阿司匹林含量B. 消除共存酸性物质的干扰C. 使阿司匹林反应完全D. 便于观测终点E. 有利于第二步滴定能用与FeC13试液反应产生现象鉴别的药物有A.苯甲酸钠B.水杨酸C.对乙酰氨基酚D.氢化可的松E.丙酸睾酮采用双相滴定法测定苯甲酸钠含量时,加入乙醚的目的是A.防止反应产物的干扰B. 乙醚层在水上面,防止样品被氧化C. 消除酸碱性杂质的干扰D. 防止样品水解E. 以上都不对采用双步滴定法测定阿司匹林制剂含量时,被测组分与标准溶液的反应摩尔比为A. 2:1B. 1:2C. 1:1D. 3:1E. 以上都不对区别水杨酸和苯甲酸钠,最常用的试液是A. 碘化钾B. 碘化汞钾C. 三氯化铁D. 硫酸亚铁E. 亚铁氰化钾在中性条件下,可与三氯化铁试液反应,生成赭色沉淀的药物是A. 水杨酸钠B. 对氨基水杨酸钠C. 乙酰水杨酸D. 苯甲酸钠E. 扑热息痛用直接滴定法测定阿司匹林含量A. 反应摩尔比为1:1B. 在中性乙醇溶液中滴定C. 用盐酸滴定液滴定D. 以中性红为指示剂E. 滴定时应在不断振摇下稍快进行1.盐酸普鲁卡因胺常用的鉴别反应有A. 重氮化—偶合反应B. 羟肟酸铁盐反应C. 氧化反应D. 磺化反应E. 碘化反应2.采用亚硝酸钠法测定含量的药物有()A. 苯巴比妥B. 盐酸丁卡因C.苯佐卡因D. 醋氨苯砜E. 盐酸去氧肾上腺素3.下列药物中不能用亚硝酸钠滴定法测定含量者A. 乙酰水杨酸B. 对氨基水杨酸钠C. 对乙酰氨基酚D. 普鲁卡因E. 苯佐卡因4. 亚硝酸钠滴定法中,加KBr的作用是A. 添加BrB. 生成NO+·BrC.生成HBrD. 生成Br2E. 抑制反应进行5.中国药典(1990年版)所收载的亚硝酸钠滴定法中指示终点的方法为A. 电位法B. 永停法C. 外指示剂法D. 内指示剂法E. 自身指示剂法6.亚硝酸钠滴定法中,可用于指示终点的方法有A. 自身指示剂法B. 内指示剂法C. 永停法D. 外指示剂法E. 电位法例1. ChP(2000)亚硝酸钠滴定法测定对氨基水杨酸钠的含量时,指示滴定终点的方法为A. 自身指示终点法B. 电位法指示终点C. 永停滴定法D. 氧化还原指示剂法E. 酸碱指示剂法例2. 以下那种药物中应检查对氨基苯甲酸A. 盐酸普鲁卡因B. 盐酸普鲁卡因胺C. 注射用盐酸普鲁卡因D. 盐酸普鲁卡因胺片E. 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例3. 盐酸普鲁卡因采用亚硝酸钠滴定法测定含量时的反应条件是()A. 强酸B. 加入适量溴化钾C. 室温(10~30℃)下滴定D. 滴定管尖端深入液面E. 永停法指示终点例1. 能和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发生颜色反应的试液为()A. 浓硫酸B. 甲醛试液C. 氨试液D. 甲醛—硫酸试液E. 茚三酮试液例 2. 盐酸异丙肾上腺素的检查项目是()A. 有关物质B. 二苯酮C. 盐酸D. 醛E. 酮体1. 下列药物中,哪一个药物加氨制硝酸银能产生银镜反应A. 地西泮B. 阿司匹林C. 异烟肼D. 苯佐卡因E. 苯巴比妥2.用于吡啶类药物鉴别的开环反应有A. 茚三酮反应B.戊烯二醛反应C.坂口反应D. 硫色素反应E.二硝基氯苯反应3. ChP(2005)异烟肼的测定方法为A. 溴酸钾滴定法B. 溴量法C. TCLD. NaNO2E. 比色法4. 能和2,4一二硝基氯苯发生呈色反应的药物是A. 异烟肼B. 硫酸奎宁C. 阿莫西林D. 四环素E. 炔孕酮5. 能和硫酸铜及硫氰酸铵反应,生成草绿色沉淀的药物为A. 对乙酰氨基酚B. 异烟肼C. 尼可刹米D. 地西泮E. 维生素E6. 经高锰酸钾或溴水氧化后,可发生开环形成戊烯二醛反应的药物为A. 葡萄糖B. 皮质酮C. 维生素CD. 土酶素E. 异烟肼7. 溴酸钾法测定异烟肼含量的方法是A. 属于氧化还原滴定法B. lmol溴酸钾相当于3/2mol的异烟肼C. 采用永停滴定法指示终点D. 在HCl酸性条件下进行滴定E. 还可以用于异烟肼制剂的含量测定8. 异烟肼可由原料反应不完全或贮藏中的降解反应而引入哪种杂质A. 间氨基酚B. 水杨酸C. 对氨基苯甲酸D. 游离肼E. 其他甾体9. 可用于异烟肼鉴别的反应有A. 与氨制硝酸银的反应B. 戊烯二醛反应C. 坂口反应D. 硫色素反应E. 二硝基氯苯反应1.非水溶液滴定法测定硫酸奎宁含量的反应条件为A.冰醋酸一醋酐为溶剂B. 高氯酸滴定液(0.1mol/L)滴定C.1mol的高氯酸与⅓mol的硫酸奎宁反应D. 仅用电位法指示终点E.溴酚蓝为指示剂2. 非水溶液滴定法测定硫酸奎宁原料的含量时,可以用高氯酸直接滴定冰醋酸介质中的供试品,1摩尔硫酸奎宁需要消耗高氯酸的摩尔数为A. 1B. 2C. 3D. 4E. 53:[116—118]滴定反应中A. 被测物与HClO4的摩尔比为1∶1B. 被测物与HClO4的摩尔比为1∶3C. 两者均是D. 两者均不是99x:116.硫酸奎宁片经氯仿提取后用HClO4滴定(d)99x:118. 硫酸奎宁原料药用HClO4滴定(b) 1.硫酸阿托品在冰醋酸中用HClO4滴定(1:1)2 酸件染料比色法中,水相的pH值过小,则A. 能形成离子对B. 有机溶剂提取能完全C. 酸性染料以阴离子状态存在D. 生物碱几乎全部以分子状态存在E. 酸性染料以分子状态存在:阿托品95:111. 具有酯结构y95:112. 为两性化合物n95:113. 显较强碱性y95:114. 用提取容量法测定y95:115. 用碱性染料比色法n95:131.盐酸氯丙嗪的含量测定方法有A. 中和法B. 非水滴定法C. 紫外法D. 旋光法E. 铈量法99x:87. 中国药典(1995年版)对盐酸异丙嗪注射液的含量测定,选用299nm波长处测定,其原因是A. 299nm处是它的最大吸收波长B. 为了排除其氧化产物的干扰C. 为了排除抗氧剂的干扰D.在299nm处,它的吸收系数最大E. 在其他波长处,因其无明显吸收99x:78. 有氧化产物存在时,吩噻嗪类药物的鉴别或含量测定方法为A. 非水溶液滴定法B. 紫外分光光度法C. 荧光分光光度法D. 钯离子比色法E. pH指示剂吸收度比值法例1. 中国药典(2000年版)中地西泮原料药中2-甲氨基-5-氯二苯酮的检查法为A. TLCB. HPLCC. GCD. 沉淀法E. 显色法例2. 检查盐酸氯丙嗪中―有关物质‖时,采用的对照溶液为A. 杂质的标准溶液B. 标准―有关物质‖溶液C. 供试品溶液D. 供试液的稀释溶液E. 对照溶液例3. 某药物于酸性溶液中,加硫酸铈试液则产生红色,继续滴加硫酸铈试液,红色由浅变深,继由深又变浅直至红色消失,该药物应为A. 雌二醇B. 氯丙嗪C. 诺氟沙星D. 硫酸镁E. 苯巴比妥钠例4. 吩噻嗪类药物与钯离子反应,需在以下哪种酸性条件下进行A. pH4B. pH3~3.5C. pH2±0.1D. pH1E. pH597:[116—120]A. 氯氮卓(利眠宁)B.地西泮(安定)C.两者均能D. 两者均不能97:116.分子母核属于苯并二氮杂卓(c)97:117.用氧瓶燃烧法破坏后,显氯化物反应(c)97:118.水解后呈芳伯胺反应(a)97:119.与三氯化锑反应生成紫红色(d)97:120.溶于硫酸后,在紫外光下显黄绿色荧光(b)99:85. 硫酸—荧光反应为地西泮的特征鉴别反应之一。

酸碱滴定法测定山楂炭中枸橼酸的含量

酸碱滴定法测定山楂炭中枸橼酸的含量

酸碱滴定法测定山楂炭中枸橼酸的含量王小永1,马 丽1,周维维1,张 征1,赵丽娜2*(1.承德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河北承德 067000;2.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河北承德 067000)摘 要:目的:建立山楂炭中枸橼酸含量的测定方法。

方法:以酚酞为指示液,用氢氧化钠滴定液(0.1 mol L-1)滴定,测定山楂炭中总有机酸的含量,滴定结果以枸橼酸计。

结果:收集的山楂炭饮片总有机酸的结果在4.25%~6.32%,方法精密度(RSD)为1.10%,回收率为96.9%。

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易行,精密度良好,可作为山楂炭中枸橼酸含量测定的方法。

关键词:酸碱滴定法;山楂炭;枸橼酸;含量测定Determination of Citric Acid in Crataegus pinnatifida Charcoalby Acid-Base TitrationWANG Xiaoyong1, MA Li1, ZHOU Weiwei1, ZHANG Zheng1, ZHAO Lina2*(1.Chengde City Institute for Food and Drug Control, Chengde 067000, China; 2.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engdeMedical College, Chengde 0670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establish a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citric acid content in Crataegus pinnatifida charcoal. Method: The content of total organic acids in Crataegus pinnatifida charcoal was determined by titration with sodium hydroxide titration solution (0.1 mol·L-1) using phenolphthalein as the indicator solution, and the titration results were expressed as citric acid. Result: The results of total organic acids in the collected Crataegus pinnatifida charcoal tablets ranged from 4.25% to 6.32% with a method precision (RSD) of 1.10% and a recovery of 96.9%. Conclusion: The method is simple and easy to operate with good precision, and can be used as a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citric acid content in Crataegus pinnatifida charcoal.Keywords: acid-base titration; Crataegus pinnatifida charcoal; citric acid; content determination山楂为蔷薇科植物山里红(Crataegus pinnatifida Bge. var. major N. E. Br.)或山楂(Crataegus pinnatifida Bge.)的干燥成熟果实,主产于山东、河北、河南等省份。

《应用化学》课程标准

《应用化学》课程标准

《应用化学》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应用化学适用专业:硅酸盐工艺及工业控制专业1.前言1.1课程的性质该课程是硅酸盐工艺及工业控制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目标是让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提高全面素质,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继续学习的能力和学习专业核心课程的能力打下一定的基础。

1.2设计思路(1)由于中职学生化学基础较差,所以课程前四章(①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计算;②物质的结构和元素周期律;③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④电解质溶液中的平衡)基础课程。

后六章(①误差和数据处理;②滴定分析概述;③酸碱滴定法;④配位滴定法;⑤氧化还原滴定法;⑥重量分析)专业基础课程。

(2)课程的任务:使学生具备高素质劳动者和应用型专门人才所必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初步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打下基础。

(3)该课程利用化学基础实验室、分析天平实训室和分析化学实训室,开展“教、学、做”一体的教学,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4)教材由企业专家与学校教师共同探讨、设计,选用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的石建平主编的《应用化学》课本为主讲教材,教师参考其他文献,同专业教师集体备课,集思广益,形成一套完整完善的教学模式。

(5)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

结合案例分析、项目分析等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2.课程目标通过任务引领型的项目教学活动,使学生具备必需的应用化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打下基础,并注意渗透思想教育,逐步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

(1)知识教学目标①理解滴定分析、重量分析、几种仪器分析方法。

②掌握化学分析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职业能力目标①能正确使用化学仪器仪表。

②能阅读和分析相应的实验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nalytical Chemistry 分析化学
强碱滴定弱酸
强碱滴定弱酸滴定曲线的特点: (1)pH起点高; (2)滴定曲线的形状不同; (3)滴定突跃范围小:7.74~9.70 (4)化学计量点时溶液显碱性,pH=8.72
影响突跃范围的因素有那些呢?
pH
0
强酸滴定弱碱
NaOH
NH3
86.0.25
液呈碱性,需要用 pKb (Ac ) 进行计算
pKb 14.00 - pKa = 14.00-4.74 = 9.26 [OH-] = (cb Kb)1/2
= (5.0010-2 10-9.26 )1/2 = 5.2410-6 溶液 pOH=5.28, pH=14.00-5.28=8.72
Analytical Chemistry 分析化学
Analytical Chemistry 分析化学
(3)强碱滴定强酸滴定曲线的讨论
①滴定曲线的形状 滴定开始,强酸缓冲区,⊿pH微小 ;随滴定进行 HCl↓ ,
⊿pH渐↑ 化学计量点前后前后0.1%,⊿pH ↑↑ ,溶液由酸→碱,
⊿pH=5.4 继续滴NaOH,强碱缓冲区,⊿pH↓
Analytical Chemistry 分析化学
6.2
5.28 4.4
4.30
3.1
50
100
150
Analytical Chemistry 分析化学
0.1mol·L1 HCl
NH3 0.1mol·L-1
pKb=4.75
200%
突跃处于 弱酸性, 选甲基红 或甲基橙 作指示剂.
Analytical Chemistry 分析化学
滴定曲线
定义: 加入的酸(碱)的量或滴定分数(α)为横
坐标,相应溶液的pH值为纵坐标所绘的曲线。
滴定曲线计算的四个阶段:
(1)滴定开始前 (2)滴定开始至化学计量点前 (3)化学计量点 (4)化学计量点后
任务2-1 强酸强碱的滴定
Analytical Chemistry 分析化学
例:0.1000 mol/L NaOH 溶液滴定 20.00 ml 0.1000 mol/L HCl溶液。
Analytical Chemistry 分析化学
0.1000mol·L-1 NaOH滴定20.00mL 0.1000mol·L-1 HCl
NaOH mL
T%
剩余HCl 过量 mL NaOH
pH
[H+]计算
0.00 0
18.00 90.0 19.80 99.0 19.98 99.9 20.00 100.0 20.02 100.1 20.20 101.0 22.00 110.0 40.00 200.0
Analytical Chemistry 分析化学
③指示剂选择原则 指示剂变色范围部分或全部落在滴定突跃范围内。
甲基橙(3.1~4.4)**3.45 甲基红(4.4~6.2)**5.1
酚酞(8.0~ 10.0)**9.1
指示剂变色点(滴定终点) 与化学计量点并不一定相同, 但相差不超过0.02mL,相对误 差不超过±0.1%。
20.0 2.00 0.20 0.02 0.00
0.00 0.02 0.20
1.00 滴定前:[H+]=cHCl
2.28 3.00 4.30 7.00 9.70
sp前:
H
(VHCl
VNaOH )cHCl
VHCl VNaOH
突 跃
sp: [H+]=[OH-]
=10-7.00
10.70 sp后:
pH=2.87 与强酸相比,滴定开始点的pH抬高。
Analytical Chemistry 分析化学
b. 滴定开始至化学计量点前
开始滴定后,溶液即变为HAc(ca)-NaAc(cb) 缓冲溶液 (按缓冲溶液的pH进行计算)。 未反应的HAc与反应生成的NaAc形成缓冲体系 加入滴定剂体积 19.98 mL时(RE=-0.10%): ca =0.020.1000/(20.00+19.98)=5.0010-5 mol/L cb=19.980.1000/(20.00+19.98)=5.0010-2 mol/L [H+] = Ka ca / cb
【难点】:质子条件式的书写;缓冲溶液H+浓度计算
课时分配 4课时
Analytical Chemistry 分析化学
酸碱理论基础
定义 酸碱反应的实质 酸碱的强度
酸 碱
分布系数
酸碱理论计算
酸碱溶液的 pH的计算

定 指示剂
一元酸碱的滴定
滴定曲线 多元酸碱的滴定
酸碱滴定
指示剂的选择
酸碱滴定的应用
Analytical Chemistry 分析化学
Analytical Chemistry 分析化学
14 pH 12
碱缓冲区
10 突跃区
8
共轭6缓冲区 HAc pK4a
2
HCl
0 0 50 100
Analytical Chemistry 分析化学
强 碱 化学计量点: 8.72 滴 定
突跃


突跃
滴定滴突跃定:至75.706%~时9.7,0
在EpHt 1弱=5=0-碱0[[pH.AK性1%Aa范+]],2围30强可色0,1碱用的,滴弱指p定碱示H弱性剂酸范。p,围K只变a 滴定百分数%
Analytical Chemistry 分析化学
14
NaOH HClΒιβλιοθήκη 12滴10定
8
酚酞
pH

6


4
甲 基红 甲 基橙

2
线
0
0
10
20
指示剂选择原则: 指示剂变色的pH范
Δ pH 围全部或大部分落在 化学计量点附近 ±0.1%突跃范围内。
30
40
V /ml NaOH
凡在pH突跃范围(pH=4.30~9.70)以内能引起颜色变化的指 示剂,都可作为该滴定的指示剂,如酚酞(pH=8.0~9.6)、 甲基橙(pH=3.1~4.4)和甲基红(pH=4.4~6.2)等。
Analytical Chemistry 分析化学
项目4 酸碱滴定法
任务1 酸碱滴定的基本知识 任务2 酸碱滴定曲线与终点 任务3 酸碱滴定的应用
Analytical Chemistry 分析化学
知识目标:
学习目标
理解酸碱质子理论 了解弱碱在水溶液中不同型体分布 了解质子条件与酸碱溶液pH计算公式之间的关系 了解指示剂的变色原理,掌握常用指示剂变色范围 理解酸碱滴定过程中pH的变化规律(滴定曲线的作法) 掌握酸碱滴定法的基本原理
Analytical Chemistry 分析化学
强酸滴定强碱
用0.1000 mol.L-1 HCl滴定 20.00 mL 0.1000 mol.L-1 NaOH 。
14 pH 12
10 8 6 4 2 0
0
50 100 150 200
则滴定曲线与上例 对称,pH变化正好 相反。滴定突跃区 间的pH范围为 9.70~4.30。
②滴定突跃 滴加NaOH体积从0 ~19.80mL,pH变化2.3个单位;而从19.98 ~
20.02mL,仅0.04mL,pH变化5.4个单位 滴定突跃:化学计量点前后0.1% 的变化引起pH值突然改变
的现象。 滴定突跃范围:滴定突跃所在的pH范围,本例中为4.3~ 9.7 。 应用:根据滴定突跃选择指示剂指示终点
2.00 11.68 OH (VNaOH VHCl)cNaOH
20.00 12.52
VNaOH VHCl
Analytical Chemistry 分析化学
(2)酸碱滴定曲线
以滴定过程中酸(或碱)标准溶液的加入量为横坐标,溶液的 pH值为纵坐标,画一条曲线,称为酸碱滴定曲线。
NaOH滴定HCl的酸碱滴定曲线:以加入NaOH的体积为横坐 标,溶液的pH值为纵坐标,作酸碱滴定曲线。
(1)滴定过程
a. 滴定前
加入滴定剂 (NaOH) 体积为 0.00 ml时:0.1000 mol/L 盐酸 溶液的pH=1.00,溶液pH完全取决于HCl的浓度
b.滴定中
Analytical Chemistry 分析化学
滴定开始到计量点前: VHCl>VNaOH 溶液pH值取决于剩余HCl浓度: [H+]=cHCl
Analytical Chemistry 分析化学
c. 化学计量点(Sp),VHCl=VNaOH
此时溶液呈中性,H+主要来自水的解离 即加入滴定剂体积为 20.00 mL,反应完全
[H ] [OH ] Kw 1.0 1014 1.00 107 mol / L
溶液 pH=7.00
Analytical Chemistry 分析化学
= 10-4.74[5.0010-5/(5.0010-2)] =1.8210-8
溶液 pH=7.74
c.化学计量点
Analytical Chemistry 分析化学
HAc与NaOH完全反应,生成HAc的共轭碱NaAc(弱碱 ),溶液的pH由Ac-1水解所决定。浓度为: cb=20.000.1000/(20.00+20.00)=5.0010-2 mol/L,此时溶
d. 化学计量点后,VHCl<VNaOH
溶液pH由过量NaOH的浓度决定
OH (VNaOH VHCl)cNaOH VNaOH VHCl
加入滴定剂体积为 20.02 mL,过量0.02 mL (约半滴) (RE=0.10%):
[OH-] = nNaOH / V = ( 0.1000 0.02 ) / ( 20.00+20.02 ) = 5.0 10-5 mol / L pOH = 4.30 , pH = 14.00-4.30 = 9.7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