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生产和服务设施布置(新)
生产与运作管理(判断选择题)

只包含判断题和选择题第一章基本概念判断题:1.制造业的本质是从自然界直接提取所需的物品。
错2.服务业不仅制造产品,而且往往还要消耗产品,因此服务业不创造价值.错 3.服务业的兴起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对4.有什么样的原材料就制造什么样的产品,是输入决定了输出。
错5.生产运作、营销和财务三大职能在大多数的组织中都互不相干地运作。
错 6.运作管理包括系统设计、系统运作和系统改进三大部分。
对7.生产运作管理包括对生产运作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对8.运作经理不对运作系统设计负责。
错9.加工装配式生产是离散性生产。
对10.按照物流的特征,炼油厂属于V型企业。
对11.订货型生产的生产效率较低.错12.订货型生产可能消除成品库存。
对13.中文教科书说的“提前期"与英文lead time含义不同.对14.服务业生产率的测量要比制造业容易.错15.纯服务业不能通过库存调节.对16.准时性是组织生产过程的基本要求.对17.资源集成是将尽可能多的不同质的资源有机地组织到一起。
对18.企业的产出物是产品,不包括废物。
错选择题:1.大多数企业中存在的三项主要职能是:BA)制造、生产和运作 B)运作、营销和财务C)运作、人事和营销 D)运作、制造和财务E)以上都不是2.下列哪项不属于大量生产运作?AA)飞机制造 B)汽车制造 C)快餐D)中小学教育 E)学生入学体检3.下列哪项不是生产运作管理的目标?EA)高效 B)灵活 C)准时D)清洁 E)以上都不是4.相对于流程式生产,加工装配式生产的特点是:AA)品种数较多 B)资本密集 C)有较多标准产品D)设备柔性较低 E)只能停产检修5.按照物流特征,飞机制造企业属于:AA)A型企业 B)V型企业 C)T型企业D) 以上都是 E)以上都不是6.按照生产要素密集程度和与顾客接触程度划分,医院是:CA)大量资本密集服务 B)大量劳动密集服务C)专业资本密集服务 D)专业劳动密集服务 E)以上都不是7.以下哪项不是服务运作的特点?CA)生产率难以确定 B)质量标准难以建立C)服务过程可以与消费过程分离D)纯服务不能通过库存调节E)与顾客接触8.当供不应求时,会出现下述情况:DA)供方之间竞争激化 B)价格下跌 C)出现回扣现象D)质量和服务水平下降 E)产量减少第二章企业战略和运作策略判断题:1.当价格是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时,就出现了基于成本的竞争。
生产和服务设施布置

l 解决 工厂各个 组成部 分,包括 生产车间 、辅助生 产车间、 仓库、动 力站、办 公场所等 作业单位 相互位 置;
l 解决 运输线路 、管线、 绿化及设 施美化的 相互位 置; l 解决 物料的流 向和流程 、厂内外 运输联接 及运输方 式。
产量 高
单位 费用低, 很高的专 用设备费 用由许多 加工对象 来分摊由 于各加工 对象采用 相同的加 工顺序, 物料运输 大大简 化,所以 单位物料 运输费用 低
工人 和设备的 利用率高
工艺 路线选择 及进度安 排都在系 统的初步 设计中被 确定下 来, 一 旦系统开 始运转就 无须过多 地考虑它 们
工厂总体 布置设计 的任务 是:
l 解决 工厂各个 组成部 分,包括 生产车间 、辅助生 产车间、 仓库、动 力站、办 公场所等 作业单位 相互位 置;
l 解决 运输线路 、管线、 绿化及设 施美化的 相互位 置;
l 解决 物料的流 向和流程 、厂内外 运输联接 及运输方 式。
l 解决 各生产工 段、辅助 服务部门 、储存设 施等作业 单位相互 位置;
企业的生 产规模是 指劳动力 和生产资 料在企业 集中的程 度,如企 业职工人 数、固定 资产总值 、产品总 产值等, 可分为大 、中、小 规模企业 。大型企 业的车间 规模大, 为了便于 组织生 产,同类 生产性质 的车间往 往设置多 个,如机 械加工一 车间、机 械加工二 车间;对 于小型企 业,则可 将加工与 装配同设
图2.4-1 常见的水 平流程布 置形式
(二)布 置类型
1、固定式 布置 (Fixed position layout) 固定式布 置是指加 工对象位 置固定, 生产工人 和设备多 随加工产 品所在的 某一位置 而转移, 如图2.4-2 所示。
第7章设施选址

TC2
TC1
FC1
FC2 0
V0 V1 V2
销售量
(二) 评分法 全面比较不同选址方案, 是一个多目标或多准则的决策问 题。由于不同的目标对选址的重 要程度不同,就要对不同的目标 分配不同的权重。权重通过分配 给不同目标以不同的最高分数来 体现。
【例】对某投资方案,现有四
个可供选择建厂的地址 A、B、C
A 2 800 2 200 10
B 2 000 X 2 400 需 求
24
36
0
0 600 0 400
1 000
20 1 400 16 200 14 30 22 2 40012 2 200 1 400 2 600
月总运费 2 200 10 1 400 16 200 14 2 400 12 76 000 元
一、选址的重要性 (一) 投资 (二) 成本 (三) 职工 (四) 改变困难,作用深远。
二、选址的难度 1. 选址因素互相矛盾。 2. 不同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很 难确定和度量。 3. 不同决策部门利益不同, 追求的目标不同。 4. 判别标准会随时间变化。
第二节
选址的影响因素和步骤
应从系统的观点来考虑选 址问题,形成一条生产分配链。 任何企业选址既要考虑供应厂 家,又要考虑顾客,还要考虑 产品分配。从系统观点看,选 址决策应该使得整个
4 4
5 3 3 3
4 15
3 40
15
20
4
5
2 4 4 4
3
2 25
20
20 40 60 10 15 40
5
30 20 15 20
1 10
3 40
2 4
3 3 5
第七章 生产和服务设施布置(新)

应用范例:主题公园的布局
某主题公园的设计者正在为公园的布局进行构想。 使游客能在游览过程中的行走距离最小化是设 计者要考虑的问题 。 (1)根据初步的分析,参考其他主题公园的布局, 做了一个初步的布局图。 (2)根据其他公园的统计数据,结合预测,得到 一个平均每天各景点之间游客的客流情况表 。
(3)把客流量大的景点安排在相邻位置 。 (4)根据公园的地理位置与场地的情况进行调整,
04
6
28
05
2
合计
11 14 10 7
2
1
4
7
6
5
2
01
02
03
04
05
4
6
2
2
1
7 01
1 4
2 05
2
2
02
6
4 2
03 5
6 04
7
01
2+2=4
02 6+4=10
2
1
21
05 2+2=4
03
04
5+6=11
举例2
例:某生产系统由n个单位组成,各单位 之间每月搬运量如图所示。
上图是工厂总一平面布置的雏形,但并不等于工 厂总平面布置。工厂总平面布置还要在此基础 上计算各单位的面积,布置通道,设计生产服 务和生活服务部门,选择运输设备等等。每个 单位所需面积,可根据设备数目和每台设备所 需面积,以及操作者、物料储存、通道、更衣 室等所需面积估算确定。有了各一单位所需面 积,就可以按厂址地形作平面布置了。如下图 所示。
3) 根据实际的尺寸与地形地貌和其他的相 关关系进行调整。
为了便于分析,也可以采用把定性的关
系密切程度转化为定量的关系来分析如 采用给密切程度赋权,如A为6,E为5, I为4,C为3,U为2. X为1,然后采用权 重最大的优先安排,其他的根据其权重 的大小进行调整。
生产运营管理-生产服务设施选址与布置

生产运营管理-生产服务设施选址与布置生产运营管理-生产服务设施选址与布置对于企业来说,选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决策,尤其是对于生产型企业来说。
选址决定了企业的生产环境和生产条件,对于企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
因此,在进行生产服务设施的选址与布置时,企业需要认真考虑各种因素,并做出合理的决策。
首先,企业需要考虑的是生产服务设施的选址。
在选址过程中,企业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交通便利度、劳动力资源、原材料供应、市场需求和政策支持等。
交通便利度是企业选址的首要考虑因素之一。
一个好的选址应该具备交通便利、货运能力强的特点,这有助于企业快速运输原材料和成品,提高生产效率。
此外,还需要考虑到周边交通设施的完善程度,如航空港、铁路和公路等,这些都对企业的生产运营管理有着重要的影响。
劳动力资源是企业选址时必须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企业需要选择有人文素质高、技术水平较好的地区作为生产服务设施的选址,这有利于企业吸引并保留高素质的员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同时,还需要考虑劳动力的稳定性和数量,以确保企业的生产运营顺利进行。
原材料供应对于生产型企业来说非常重要。
企业需要选择原材料供应充足、价格稳定的地区进行选址。
这样可以降低原材料的运输成本和采购风险,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市场需求是企业选址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企业需要选择与其生产产品相适应的市场进行选址,以确保产品能够快速销售并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此外,还需要考虑到市场规模和发展潜力,这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非常重要。
政策支持是企业选址时需要考虑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企业需要选择政策支持力度大、营商环境良好的地区进行选址,以获得更多的政府支持和优惠政策,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
选址决策完成后,企业需要进行生产服务设施的布置。
生产服务设施的布置需要根据企业的生产需求和资源状况进行合理安排。
首先,企业需要确定生产车间的规模和结构,包括车间的面积、布局和设计。
其次,企业需要合理安排设备和生产线,确保生产流程的顺畅和效率。
生产与服务设施布置

生产与服务设施布置生产与服务设施布置是指根据企业的生产与服务需求,合理规划、布置及管理相关设施的一项重要工作。
它涵盖了建筑物、设备、工具、人员等方面,对于企业的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下面将以一家制造业企业为例,探讨生产与服务设施布置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合理布置设施的方法。
首先,生产与服务设施布置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生产效率的提高。
合理的设施布置可以避免物料、设备和人员之间的冲突和干扰,使得各个环节之间的配合更加紧密,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比如,生产线的布置应该遵循流水线原则,将生产过程中的每个环节有机地连接在一起,减少人员和物料的运输距离,同时也减少了潜在的事故和错误。
此外,也可以通过合理布置设备和工具,提高生产过程中的自动化程度,降低人工操作所需的时间和精力。
其次是产品质量的提升。
生产设施的布置关系到产品的质量控制。
通过布置质量检测设备和仔细规划检测点,可以实时监控产品的质量状况,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提高产品的合格率。
此外,合理布置工作区域和工作台,可以减少物料和工具的混淆,降低产品的次品率。
在服务设施布置方面,也可以通过规划客户服务区,提供舒适、便捷的服务环境,提升客户满意度。
最后是人员工作效率的提升。
合理布置工作区域、工作台和工作流程,可以使人员的工作更加有序、高效。
例如,为员工提供合适的工作空间和工作工具,减少不必要的运动和交通,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另外,合理规划人员流动和交接的区域,可以减少人员之间的冲突和碰撞,提高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了解了生产与服务设施布置的重要性,下面是如何进行合理布置的方法。
首先,需要根据企业的生产和服务特点,制定适应性强的布置方案。
例如,制造业企业的布置应该考虑到生产工艺的要求,将加工设备和工作台合理排列,便于物料的流动和产品的生产。
服务型企业的布置则应该注重提供舒适、便捷的服务环境,合理规划客户接待区和服务流程。
其次,要考虑设施之间的协调和衔接。
第七章 立井井筒施工设备和布置

第七章立井井筒施工设备和布置第七章立井井筒施工设备与布置立井井筒施工时,为了满足掘进提升、翻卸矸石、砌筑井壁和悬吊井内施工设施的需要,必须设置凿井井架、天轮平台、卸矸台、封口盘、固定盘、吊盘、稳绳盘、以及砌壁模板等凿井结构物。
有一些凿井结构物是定型的,可以根据施工条件选取(如凿井井架),有一些则要根据施工条件进行设计计算。
本章重点介绍几个主要凿井结构物的结构特点和设计的原则,以及凿井设备的布置。
第一节凿井井架凿井井架是专为凿井提升及悬吊掘进设备而设立的,建井结束后将其拆除,再在井口安装生产井架。
因此,凿井井架亦称临时井架。
我国凿井时大都采用亭式钢管井架(图7-1),这种井架的四面具有相同的稳定性,天轮及地面提绞设备可以在井架四周布置。
亭式井架采用装配式结构,其优点是:可以多次重复使用,一般不需要更换构件;每个构件重量不大,安装、拆卸和运输都比较方便;防火性能好;承载能力大,坚固耐用,可以满足井下和井口作业的需要。
除亭式钢管井架外,个别地方还使用过三腿式钢凿井井架,在地方小煤矿也使用过木井架。
近年来,一些单位开始利用永久井架或永久井塔代替凿井井架开凿立井,省去了凿井井架的安装拆卸,虽延长了凿井准备期,但对整个建井工期影响不大,提高了投资效益。
最近设计单位又设计出生产建井两用井架,它既服务于建井提升用,又服务于矿井生产提升用,是一种将凿井井架和生产井架的特点相结合的新型井架。
永久井架和永久井塔是专为生产矿井设计的,利用永久井架和永久井塔凿井,必须对其改造或加固,以满足凿井的要求。
两用井架的问世,将此问题彻底解决,显示出极大的优越性,如济宁2号和3号井副井均应用生产凿井两用井架进行立井井筒的施工。
亭式钢凿井井架在目前建井工程中使用最为广泛。
根据井架高度、天轮平台尺寸及其适用的井筒直径、井筒深度等条件,亭式钢管井架共有六个规格,其编号为I、II、III、IV、新IV和V型,分别适用于井深200、400、600、800及1100m。
生产和服务设施布置

四、生产和服务设置布置的类型
(生产运作单位的空间组织)
1、产品原则布置:按加工对象组织
➢ 采用标准化很高的加工运作获取平滑、快速、高产量流程; ➢ 接近重复加工或连续生产, 例如:汽车和设备的制造。
2、工艺原则布置:按生产运作的工艺特点组织
➢ 用来加工或者提供多种工艺要求的产品或服务; ➢ 接近于单件作业,例如:喷气机引擎、数控设备。
保 温 坑
基本布置形式
直线型
绕线型
L线型 U型
柔性的U型生产布置
入口
1
2
3
4
出口
10
工人
9
8
7
U型生产线:生产线较短,具有不妨碍员工及车辆行走、 可增进员工的沟通与协调、增加工作指派的弹性等优点。
不需要员工沟通的自动化生产、流程工作有互相干扰或流 程出入口无法设于同一端,不适用于此布置。
U型生产布置的优点一
• 生产运作的专业化与协作水平
– 自制/外协加工
• 组织规模 • 技术装备水平 • 生产类型
– 大量生产、成批生产、单件小批
啤酒酿造工艺流程
三、生产和服务设施布置的基本原则
1、满足生产过程的需要,符合总流程; 2、有密切生产联系和协作关系的车间应
靠近布置; 3、充分利用城市的现有运输条件; 4、合理划分大区; 5、尽量提高建筑利用系数; 6、为扩建改建留有余地; 7、注意改善内部环境;
生产和服务设施布置 Facility Layout
本章结构
1
生产和服务设施布置的概念
2
设施布置的决策依据
3
设施布置的基本原则
4
设施布置的基本类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
主题公园的平面布置图(草图)
2.“从至表”试验法(另一形式)
步骤: 1) 编制零件综合工艺路线图; 2)按照工艺路线图编制零件从至表; 3)调整从至表,使移动次数多的靠近对角线; 4)绘制改进后的从至表; 5)计算改进后的零件移动距离以验证方案。
E
i=5
F
i=6
G 2
H
合计 4 1 3 2 2 2 3 0 17
从 A i=1 B i=2 C i=3 D i=4 E i=5 F G H 合计 0
2
1 2 1 1
1 1 1 2
1
1
1
3
1
2 2 2 3 4
3.改进后的从至表
至 A
i=1
C
i=2
E
i=3
F
i=4
H
i=5
G
i=6
D
B
合计 4 3 2 2
1
2 6 1 1
4
8 磨 床 2
9 锯 床
锯床 磨床 冲床 钻床 车床 插床
14.3 13.3 17.1 58.5
设备间每月总运输成本
锯床 磨床 冲床 钻床 车床 插床 锯床
磨床 冲床
71.5 3 122.7 1 12.7
25.4
25.2
35.1
15.8 16.5
91.7 2 21.3 23.6 18.4
钻床 车床
插床
69.2 4 28.0 66.0 5
0.15
0.15 0.16 0.16
0.15
0.15
0.16
0.16 0.15
0.20 0.15 0.15
设备间每月运输成本
锯床 磨床 冲床 钻床 车床 插 床 32.6 62.7 9.8 6.3 28.8 38.9 60.0 17.1 2.9 63.3 6.3 9.3 63.0 18.9 12.1 16.0 8.3 28.5 14.3 9.2 2.4 6.2 1.5 3.2 10.9 7.5
U O I
单位
锅炉房
与其他部门关系 密切程度 AOUIAAEU AUIAAEUU
OUOEIIOO UIOAOOOI IAEAAAII AAIOAEOO AEIOAEUO EUOOIOUI UUOIIOOI
关系密切程度 积分 34 33
27 28 41 36 34 26 25
排序
3
食堂
办公室 原材料 生产车间 工具库 机修 成品库 车库
“从至表”试验法举例1:
1.零件的综合工艺路线图
零件1 零件2 零件3 A 毛坯库 ① ① ① B 铣床 C 车床 ② ③ ② D 钻床 ④ E 镗床 ④ ③ F 磨床 ⑤ G 压床 ③ ② H 检验室 ⑤ ⑥ ④ 零件4 ① ③ ④ ⑤ ② ⑥
2.原零件的从至表
至 A
i=1
B
i=2
C
i=3
D
i=4
从 A i=1 C i=2 E i=3 F i=4 H i=5 G D B 合计 0
2
2 1 1 2
2 1
1
1
1
1
3 2 2
1
4 3
1 2
1
3 2 1 17
4.方案总移动距离计算表
前进方向 后退方向 布置方案 (距对角线格数×对角 (距对角线格数×对 线方向各次数之和) 角线方向各次数之和) 1*1=1 3*1=3 初 始 2*(2+1+2+1+2)=16 4*1=4 3*1=3 5*1=5 方 4*(1+1)=8 案 6*2=12 小计 :40 小计 :12
为了便于分析,也可以采用把定性的关 系密切程度转化为定量的关系来分析如 采用给密切程度赋权,如A为6,E为5, I为4,C为3,U为2. X为1,然后采用权 重最大的优先安排,其他的根据其权重 的大小进行调整。
举例2
用关联分析进行设施布置 下表是一家工厂的生产设施的关联 分析表,其布置的结果如图所示 :
4
6 5 1 2 3 7 8
工厂平面布置图(草图)
1、锅
生活区
炉房
2、食
其他附属设施
4、原料库 6、工具 库
堂
5、生产车间
3、办
7、机修 车间 配电 9、车库
公室
8、成品库
2.“从至表”试验法(布置)
从…至…表是一种常用的生产和服务设施布置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
选择典型零件,制定典型零件的工艺路线,确定 所用机床设备; 制定设备布置的初始方案,统计出设备之间的移 动距离; 确定出零件在设备之间的移动次数和单位运量成 本; 试验法确定最满意的布置方案。
122.7
锯床 71.5
冲床
插床
磨床 91.7
钻床 69.2
车床
最优方案如下
锯床
磨床
冲床
钻床
插床
车床
应用范例:主题公园的布局
某主题公园的设计者正在为公园的布局进行构想。 使游客能在游览过程中的行走距离最小化是设 计者要考虑的问题 。 (1)根据初步的分析,参考其他主题公园的布局, 做了一个初步的布局图。 (2)根据其他公园的统计数据,结合预测,得到 一个平均每天各景点之间游客的客流情况表 。 (3)把客流量大的景点安排在相邻位置 。 (4)根据公园的地理位置与场地的情况进行调整, 最后的布局草图如图 所示。
车床 插床
16
126 42
421
71 95
62
100 83 315 114
41
68
50
390
设备间每次运输成本
锯床 磨床 冲床 钻床 车床 插床 锯床 磨床 0.18 0.15 0.15 0.16 0.16 0.15 0.15 0.15 0.16 0.15
冲床
钻床 车床 插床
0.15 0.15
0.18 0.15 0.15 0.15 0.17 0.15
二、影响生产和服务设施布置决策的因素
三、几种典型的布置形式
一、影响企业生产单位构成的因素
(一)企业的产品: 1、产品的品种。 2、产品的结构与工艺特点。 3、产品的数量。
(二)企业:
1、企业的专业化与协作化水平; 2、企业规模; 3、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 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尤其是装备的技 术水平直接影响着企业生产单位的构成。 4、企业的环境条件。
锅炉房 食堂
锅炉房
办公室 原材料 车间
工具库 机修
成品库 车库
A
O
U
I
A
A
E
U
食堂
办公室 原材料 生产车 间 工具库 机修 成品库 车库
A
O U
U
I
O
A
E
A
I
E
I
U
O
U
O
U
I A A E U
I
A A E U U
O
E I I O O A O O O I
A
O
A
O
A E
O
I O U
I
I O O I
A A I I E O O
举例(课本)
一金属加工车间有六台设备,已 知其加工的零件品种及加工路线,零 件在设备间移动次数和单位移动成本 如表所示。请确定最佳布置方案。
设备间月平均移动次数
锯床
锯床 磨床 冲床 216 400 114
磨床
217
冲床
418 52
钻床
61 190 95
车床
42 61 16
插床
180 10 20
钻床
关系密切程度分类表
代号
A E I O U X
密切程度
绝对重要 特别重要 重要 一般 不重要 不予考虑
评分
6 5 4 3 2 1
关系密切原因
代号 1 2 3 4 5 6 7 8 9 关系密切原因 使用共同的原始记录 共用人员 共用场地 人员接触频繁 文件交换频繁 工作流程连续 做类似的工作 共用设备 其它
举例1:快餐店布置
部门1 部门2 部门3 部门4 部门5 部门6 部门1 部门2
部门3 部门4 部门5 部门6
A
A E
X U
X
U I
A O
பைடு நூலகம்
O A
X A A
部门1 部门2 部门3 部门4 部门5 部门6
A
A
E U A
X
X
O
I
X
U A O
A
A
1、列出关系密切程度(A、X) A:1---2,1---3,2---6, 3---5,4---6,5---6。 X:1---4,3---6,3---4。 2、编制主联系簇(如图1) 3、考虑其它有A联系的部门
第七章 生产和服务设施布置
7.1 设备/设施布置决策
7.2 布置决策的定量分析
7.3 装配线平衡
设施布置
设施布置(facility Layout):合理安排企 业或某一组织内部各生产单位和设施的
相对位置与面积、车间内部生产设备的
布置。
范围:局域、全国、全球
7.1 设备/设施布置决策
一、影响企业生产单位构成的因素
固定布置
机器 人员 机器
产品
机器 人员 机器 人员
流水线(对象专业化原则)
M1
M3
M2
M4
工艺专业化
切 割 切 割 切 割
铣 磨 铣 铣 铣 磨
钻 钻 钻
成组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