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生产和服务设施布置-补充练习

合集下载

生产和服务设施布置

生产和服务设施布置
l 解决 工作、设 备、通道 、管线间 的相互位 置; l 解决 物料搬运 流程和运 输方式。 车间布置 设计的任 务是:
l 解决 工厂各个 组成部 分,包括 生产车间 、辅助生 产车间、 仓库、动 力站、办 公场所等 作业单位 相互位 置;
l 解决 运输线路 、管线、 绿化及设 施美化的 相互位 置; l 解决 物料的流 向和流程 、厂内外 运输联接 及运输方 式。
产量 高
单位 费用低, 很高的专 用设备费 用由许多 加工对象 来分摊由 于各加工 对象采用 相同的加 工顺序, 物料运输 大大简 化,所以 单位物料 运输费用 低
工人 和设备的 利用率高
工艺 路线选择 及进度安 排都在系 统的初步 设计中被 确定下 来, 一 旦系统开 始运转就 无须过多 地考虑它 们
工厂总体 布置设计 的任务 是:
l 解决 工厂各个 组成部 分,包括 生产车间 、辅助生 产车间、 仓库、动 力站、办 公场所等 作业单位 相互位 置;
l 解决 运输线路 、管线、 绿化及设 施美化的 相互位 置;
l 解决 物料的流 向和流程 、厂内外 运输联接 及运输方 式。
l 解决 各生产工 段、辅助 服务部门 、储存设 施等作业 单位相互 位置;
企业的生 产规模是 指劳动力 和生产资 料在企业 集中的程 度,如企 业职工人 数、固定 资产总值 、产品总 产值等, 可分为大 、中、小 规模企业 。大型企 业的车间 规模大, 为了便于 组织生 产,同类 生产性质 的车间往 往设置多 个,如机 械加工一 车间、机 械加工二 车间;对 于小型企 业,则可 将加工与 装配同设
图2.4-1 常见的水 平流程布 置形式

(二)布 置类型
1、固定式 布置 (Fixed position layout) 固定式布 置是指加 工对象位 置固定, 生产工人 和设备多 随加工产 品所在的 某一位置 而转移, 如图2.4-2 所示。

生产运作管理习题集及答案

生产运作管理习题集及答案

生产与运作管理习题集第一章绪论一、判断题1. 有形产品的变换过程通常称为生产过程。

()2。

生产运作管理的基本目标主要包括质量管理、成本管理及进度管理。

()3. 生产与运作管理的目标是在需要的时候,以适宜的价格,向顾客提供具有适当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4. “发现与发掘顾客的需求,让顾客了解公司的产品和服务,并将这些产品和服务送到顾客手中”是社会组织基本职能之一。

()5. 生产运营管理是对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运行、维护与改善过程的管理,它包括对生产运作活动进行计划、组织与控制。

()6. 生产运作是使一定的原材料转化为一定的有形产品。

( )7。

运输公司属于顾客参与的服务生产.()8. 生产是指一切有形产品的生产( )9。

生产运作管理的目标永远是质量、成本、交货期。

( )10. 企业的三项基本职能是市场营销、生产与运作和人力资源.()11. 生产运作是社会组织的唯一职能.()二、单项选择题1. 生产与运营活动是()。

A.投入资源要素B.产出最终产品C.投入—变换—产出过程D.信息反馈与管理提升过程2. 输入生产要素中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是()。

A. 生产对象B. 生产信息C. 劳动力D. 生产资金3. 用户购买产品和要求提供服务的第一需要是( ).A。

品种B。

交货期C。

价格 D. 质量4。

在现代企业生产与运作系统中,与企业相互依赖,已被看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的是()。

A. 零售商B。

供应商C。

生产对象D。

用户5。

企业生产与运作系统的立足点是( )。

A。

市场导向B。

市场需求 C. 企业需求 D. 竞争需求6. 从广义的生产运作管理理解,生产运作管理是对系统()。

A.设置和运行的管理B.设置的管理C.运行的管理D.机制的管理7。

组织创造价值的主要环节是().A. 营销环节B. 生产运作环节C.财务环节D.组织环节8. 能构成生产运作系统主体框架的要素是()。

A.生产计划B.生产库存C.生产技术D.质量管理9.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世界制造企业的五大职能中日益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重心和支撑点是().A. 生产职能B。

第五章 生产和服务设施的布置汇总

第五章 生产和服务设施的布置汇总

铣加工车间
钻加工车间 热处理车间
车削加工车间

锻压车间
检验

原料
AB
磨削车间
A
B
半成品库
图 5-1 工艺专业化形式布置
二、对象专业化形式 采用对象专业化形式的工厂,是生产单位中集中了完成同一产品生产所需设备、工艺装备和工
人,可以完成相同产品零部件的全部和大部分加工任务,如汽车制造厂的发动机车间、曲轴车间、 齿轮工段等生产单位。如图 5-2 所示。
批量生产还是单件生产等。 (2)企业生产的产品种类、产品结构特征和质量要求。 (3)厂区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以及厂区的施工条件。 (4)企业规模和生产单位的数量和机构成。一般规模越大,
生产单位越多,分工越细,专业化程度越高。而小企业可将许 多流程合并在一个单元。 (5)企业的外部环境条件,如当地的基础设施条件以及是否 靠近公路、铁路、码头等。 (6)安全和环境保护要求,如企业 “三废”的排放和烟尘、 噪音等周围环境的影响。 (7)企业的远景发展。 (8)企业进行扩建和技术改造,厂区布局需要考虑原有布局 相配套。
.6
.
I.4 4 O.8 3 O.8 3 I.4 4 I.6 5 E.5 5 3.3.5.
3.4.5.
O.8 3 U.4.7 4 U.7 2 O.8 3 O.8 3 O.8 3 6.8
6
U.6.7 4 X.1.3 3 X.2.5 3 U.2.7 4 U.7 2 U.1.7 4
U.7 2
X.2.5 2 .6
6
X.1.2 2 X.2.3 2
合计 19 合计 16 合计 20 合计 29 合计 24 合计 20 合计 14 合计 20
由表5-3可知,机械加工车间得分最高,布局时应首先确定它 的位置。毛坯车间、装配车间、中间零件库与机械加工车间都 是A级关系,所以应围绕机械加工车间进行布置,并尽量靠近。 成品库和中间零件库与装配车间是A级和E级关系,应把它们布 置在一起。原料库与毛坯车间是A级关系,两者应相邻。办公 室和餐厅可稍远离车间,不放在生产区。根据以上要求可大体 确定各单位的相对位置,如图5-9所示。根据图5-9各单位的相 对位置,再按各单位的面积和厂区出入口对运输路线的要求, 按一定比例,可画出工厂的平面布置草图,如图5-10所示。

生产和服务设施布置

生产和服务设施布置

03
设施布置的策略和方法
设施布置的策略
集中策略
将生产和服务设施集中在 同一个地方,以降低成本 和提高效率。
分散策略
将生产和服务设施分散在 不同的地方,以获得更大 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匹配策略
根据产品的特点、市场需 求和竞争状况,选择最合 适的设施布置策略。
设施布置的方法
直线式布置
将生产线和工作站按照直线排列,适用于生产流 程比较简单的产品。
优点
产品导向布置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物料搬运,提高工作 效率。同时,这种布置对产品品种的适应性较强,可以 适应不同产品的生产需求。
缺点
需要较多的空间来重新布置工作点,同时需要较高的管 理成本。
混合布置
定义
混合布置是根据工艺和产品的特点,将设备或工作点按照不同的 需求进行安排。
优点
混合布置可以结合工艺导向布置和产品导向布置的优点,提高工 作效率和适应性。同时,这种布置还可以减少物料搬运和空间浪 费。
安全防护
设施布置应考虑员工安全,避免操作过程 中的安全隐患。
服务企业的设施布置
01
客户体验
设施布置应注重客户体验,营造 舒适的环境,提高客户满意度。
人员管理
通过合理布置设施,促进员工交 流和协作,提高工作效率。
03
02
业务流程
根据业务流程,合理安排服务窗 口和办公区域,提高工作效率。
品牌形象
设施布置应与品牌形象相符,提 升企业形象和品牌价值。
生产和服务设施布置
2023-10-29
目录
• 设施布置概述 • 设施布置的类型和选择 • 设施布置的策略和方法 • 设施布置的实践应用 • 设施布置的未来趋势和挑战
01

生产运作管理 高教版 第5章 生产和服务设施布置

生产运作管理 高教版 第5章  生产和服务设施布置
页面 12
抛光车间
2013-7-11
5.1.2 设施布置的基本形式
• (一)工艺原则布置——三同一不同
特征:以工艺为核心建立的生产单位内,集中完成相同工艺的设 备和工人,可以完成不同产品上相同工艺内容的加工,即工艺方 法、机器设备、工人工种相同,而加工对象不同
产品3 材料1
刨床车间 车床车间 磨床车间
页面 20
2013-7-11
页面 21
2013-7-11
页面 22
2013-7-11
5.2 对工艺原则布置的设计
• 工艺原则布置设计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安排
好工作部门的相对位置。 • 工艺原则布置设计的主要目标是使运输的 费用最小、距离最短或时间最少,或者是 关系密切的部门相互接近。
页面 23
2013-7-11
就决定了节拍为1分钟)。那么为达到这一目标最 少所需要的工作地为: Smin=完成单位产品需2.5分钟/节拍为1分钟=2.5 个工作地 (取整为3个工作地) 2013-7-11 页面 38
2、分配工作地:
以节拍为限,依作业顺序最大限度地分配工作地作业数量,
同时也确定工作地顺序
作业分配的启发式方法: 出现两个作业需时相同的情形时,先分配后续作 业较多、或位置权数较大的作业。 后续作业一样多,首先分配时间最长的作业
• 转筒:车床—高频焊接—开刃—抛光—喷漆—包装入

页面 7
2013-7-11
原材料搅拌车间
页面 8
分配称料车间 某金刚石刀头公司
2013-7-11
冷压车间
页面 9
排冷压小片车间
2013-7-11
装模车间
页面 10
热压车间
2013-7-11

生产和服务设施布置习题

生产和服务设施布置习题

生产和服务设施布置习题
习题1:用从—至(from-to)表法解下题:
一金属加工车间有6台设备,计划按3×2方式布置。

已知其生产的零件品种及加工路线,并据此给出如表1所示的零件在设备之间的每月移动次数,表2给出了单位距离运输成本。

请用这些数据确定该车间的最佳布置方案。

表1:设备间月平均移动次数矩阵
表2:单位距离运输成本矩阵单位:元
解:
表2:单位距离运输总成本矩阵单位:元
布置图:
习题2:根据图3所示的作业活动关系图,将9个部门安排质量一个3×3的区域内,要求把部门5安排在左下角的位置上。

解:计算各部门的积分 A6 E5 I4 O3 U2 X1
部门1=1+6+5+3+1+6+6+5=33
部门2=1+1+4+6+6+6+2+5=31
部门3=6+1+1+2+1+5+1+6=23
部门4=5+4+1+1+6+6+5+1=29
部门5=3+6+2+1+1+6+1+6=26
部门6=1+6+1+6+1+5+2+1=23
部门7=6+6+5+6+6+5+6+6=46
部门8=6+2+1+5+1+2+6+1=24
部门9=1+6+1+6+1+6+5+5=30
布置图:。

生产与服务设施布置

生产与服务设施布置

生产与服务设施布置生产与服务设施布置是指根据企业的生产与服务需求,合理规划、布置及管理相关设施的一项重要工作。

它涵盖了建筑物、设备、工具、人员等方面,对于企业的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下面将以一家制造业企业为例,探讨生产与服务设施布置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合理布置设施的方法。

首先,生产与服务设施布置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生产效率的提高。

合理的设施布置可以避免物料、设备和人员之间的冲突和干扰,使得各个环节之间的配合更加紧密,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比如,生产线的布置应该遵循流水线原则,将生产过程中的每个环节有机地连接在一起,减少人员和物料的运输距离,同时也减少了潜在的事故和错误。

此外,也可以通过合理布置设备和工具,提高生产过程中的自动化程度,降低人工操作所需的时间和精力。

其次是产品质量的提升。

生产设施的布置关系到产品的质量控制。

通过布置质量检测设备和仔细规划检测点,可以实时监控产品的质量状况,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提高产品的合格率。

此外,合理布置工作区域和工作台,可以减少物料和工具的混淆,降低产品的次品率。

在服务设施布置方面,也可以通过规划客户服务区,提供舒适、便捷的服务环境,提升客户满意度。

最后是人员工作效率的提升。

合理布置工作区域、工作台和工作流程,可以使人员的工作更加有序、高效。

例如,为员工提供合适的工作空间和工作工具,减少不必要的运动和交通,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另外,合理规划人员流动和交接的区域,可以减少人员之间的冲突和碰撞,提高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了解了生产与服务设施布置的重要性,下面是如何进行合理布置的方法。

首先,需要根据企业的生产和服务特点,制定适应性强的布置方案。

例如,制造业企业的布置应该考虑到生产工艺的要求,将加工设备和工作台合理排列,便于物料的流动和产品的生产。

服务型企业的布置则应该注重提供舒适、便捷的服务环境,合理规划客户接待区和服务流程。

其次,要考虑设施之间的协调和衔接。

生产运作管理-第五章生产和服务设施布置

生产运作管理-第五章生产和服务设施布置

1. 设施布置决 策
即按照工艺专业化原则将同类机器集中在一起,
完成相同工艺加工任务。
2. 厂区布置
3. 车间平面布 置
8
1.3 典型布置类型
[关键内容]: 按成组制造单元布置
1. 设施布置决 策 2. 厂区布置 3. 车间平面布 置
9
1.3 典型布置类型
[关键内容]: 按C形制造单元布置
1. 设施布置决 策 2. 厂区布置 3. 车间平面布 置
13
2.1 目标
[关键内容]: 1. 设施布置决
最短的运输路线

最大的灵活性
2. 厂区布置
3. 车间平面布 最有效的面积利用

最良好的工作环境
最合理的发展余地
14
2.2 厂区布置的方法——物料运量图法
[关键内容]: 根据物料的流向及运输量来布置企业的生
1. 设施布置决

产部门,目的是使物料运量最小,运输量大

生产和服务设施布置要在确定了企业
内部生产单位组成和生产单位内部采用
的专业化形式之后才能进行。
3
1.2 生产和服务设施布置主要考虑因素
[关键内容]: 厂房的布置满足生产过程的要求,以避免互相
1. 设施布置决 策
交叉和迂回运输,缩短生产周期,节省生产费用
生产联系和协作联系密切的单位应相互靠近布 置 2. 厂区布置
20XX年复习资料
大学复习资料
专 业: 班 级: 科目老师: 日 期:
第五章 生产和服务设施 布置
丁秋雷
1.1 设施布置的定义
[关键内容]: 生产和服务设施布置就是指合理安排
1. 设施布置决

企业或某一组织内部各个生产作业单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he End
第五章
补充练习
生产和服务设施布置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董俊武 博士
测试1
将下列作业先后顺序图中的作业分配到各工作地,要求 闲置时间最少。管理部门计划每天产量为275个单位。假 定每天工作时间为440分钟。 a. 求出相应的节拍; b. 最少所需工作地数是多少? c. 采用“位置权数”分配作业的方法,在相同情况 下,采用规则1——先分配后续作业数多的作业。
玩具马车的组装步骤及其时间
作业 A B C D E F G H I J K 时间/秒 45 11 9 50 15 12 12 12 12 8 9 195 描述 安装后轴支架,拧紧四个螺母 插入后轴 拧紧后轴支架螺栓 安装前轴,用手拧紧四个螺母 拧紧前轴螺栓 安装1#后车轮,拧紧轮轴盖 安装2#后车轮,拧紧轮轴盖 安装1#前车轮,拧紧轮轴盖 安装2#前车轮,拧紧轮轴盖 安装前轴上的车把手,拧紧螺栓和螺钉 上紧全部螺栓和螺钉 紧前作业 A B D C C E E F,G,H,I
5)给工作站1,2安排作业,依此类推直至所有作业安排完毕。 6)计算效率:效率=T/(NaC)=195/(5 ×50.4)=77% 7) 评价平衡方案。效率77%意味着装配线不平衡,闲置时间 达23%。有57秒的闲置时间,最轻松的是工作站5。 能不能得到一个更好的方案呢?用规则2平衡装配线,并用规 则1作为第二规则,就会得到一个更好的平衡方案。
解:1)画出流程图
12秒 F 12秒 G 8秒 12秒 50秒 D 15秒 E 12秒 I H J 9秒 K
11秒 B 45秒 A
9秒 C
2)计算节拍。 C=每天的工作时间/每天的产量=420 ×60(秒)/500(辆) =50.4(秒/辆) 3)工作站数量的理论最小值:Nt=T/C=195/50.4=3.87=4 4)选择作业分配规则。一般来说,首先安排有许多后续作 业或者持续时间很长的作业,因为他们会限制装配线平衡的 实现。我们使用如下规则: •按后续作业数量的多少来安排作业。
e g h i
f
解:
解:
解:
解:
解:
Test2-2
Test2
部门1 部门2 部门3 部门4 部门5 部门6 部门7 部门8 部门9 X A A E A X A E X X x A A A
解:
HW: A Case Problem
J型玩具马车要在一个传送带上组装,每天需生产500辆。每 天的生产时间为420分钟,表中列出了玩具马车的组装步骤及 其时间。请根据节拍和作业次序的限制,求使工作地数量最 少的平衡方式。
作 业 A B或D C或E F,G,H,或I J K 后续作业数量 6 5 4 2 1 0
•在第一规则遇到问题时,采用第二规则,即按作业时间最长 规则安排作业。
作业 作业 时间 工作站1 A 工作站2 D B 工作站3 E C F G 工作站4 H I J 工作站5 K 45 50 11 15 9 12 12 12 12 8 9 剩余 时间 5.4 空闲 0.4 空闲 39.4 24.4 15.4 3.4 空闲 38.4 26.4 14.4 6.4 空闲 41.4空闲 可安排的 紧后作业 C,E C,H,I F,G,H,I H,I I J H,I H,I 紧后作业 最多的作业 C,E C F,G,H,I F,G,H,I 时间最长 的作业 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