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入门知识(二)
古筝72种指法

古筝72种指法摘要:一、古筝的简介与作用二、古筝的72种基本指法的分类与介绍1.右手指法2.左手指法3.双手配合指法三、各指法的实际运用与技巧四、如何学习和掌握古筝72种指法五、古筝指法在演奏中的重要性六、结语正文:一、古筝的简介与作用古筝,又称“筝”,是我国传统的弦乐器之一,起源于公元前2000多年的春秋战国时期。
古筝音色优美,表现力丰富,既能演奏古典音乐,也能演奏现代流行音乐。
它在我国音乐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被誉为“东方钢琴”。
二、古筝的72种基本指法的分类与介绍1.右手指法(1)抹:食指抹弦,用于演奏主旋律。
(2)擘:食指和中指同时抹弦,又称“双抹”。
(3)勾:食指勾弦,用于演奏辅助旋律。
(4)剔:食指剔弦,用于演奏跳跃音。
……2.左手指法(1)按:左手食指、中指、无名指按弦,用于调整音高。
(2)滑:左手食指在弦上滑动,产生滑音效果。
(3)揉:左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在弦上揉动,产生揉音效果。
(4)颤:左手食指快速颤动,产生颤音效果。
……3.双手配合指法(1)双手抹:右手食指抹弦,左手食指同时抹弦。
(2)双手勾:右手食指勾弦,左手食指同时勾弦。
(3)双手按滑:右手食指按弦,左手食指滑弦。
(4)双手揉颤:右手食指揉弦,左手食指颤弦。
三、各指法的实际运用与技巧在学习古筝的过程中,掌握各种指法是非常重要的。
每种指法都有其特定的音效和表现力,如抹、擘、勾、剔等指法常用于演奏主旋律,而按、滑、揉、颤等指法则常用于调整音色和表现音乐的情感。
要想熟练运用这些指法,需要长时间的练习和不断地摸索。
四、如何学习和掌握古筝72种指法1.选择适合自己的古筝教材,跟随教材学习。
2.请教有经验的老师,跟随老师学习指法的具体操作和技巧。
3.多听古典音乐和现代流行音乐,观察并模仿演奏者的指法运用。
4.坚持练习,熟能生巧。
五、古筝指法在演奏中的重要性古筝指法是古筝演奏的基础,掌握丰富的指法才能更好地表现音乐作品的内涵。
不同的指法可以产生不同的音色和情感,只有熟练运用各种指法,才能使演奏更具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
古筝相关乐理知识点总结

古筝相关乐理知识点总结一、古筝的来源和演奏方式古筝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最早的古筝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
古筝的琴弦数目通常为21根,分为上下两部分,每部分各有10根琴弦。
演奏时一手用琴柄弹拨琴弦,一手用另一根竹筒敲击琴弦,通过不同的指法和琴弦的振动来发出不同的音调。
二、古筝的音域和音色古筝的音域宽广,音色丰富。
它不仅可以演奏高亢明亮的音乐,还可以演奏低沉悠扬的音乐。
因此,古筝可以演奏各种不同曲调,表现力非常丰富。
三、古筝的基本乐理知识1. 音符:古筝乐谱采用五线谱来表示音符,每个音符代表一个特定的音高和节奏。
音符的位置决定了音的高低,音符的形状和附带符号决定了音的持续时间和演奏方式。
2. 节奏:古筝音乐采用不同的节奏进行演奏,节奏的把握是音乐演奏的关键。
在乐谱中,通过不同的音符形状和附带符号来表示不同的节奏。
3. 音阶:古筝乐曲中常用的音阶包括大调音阶和小调音阶,不同的音阶决定了不同曲调的音色和情感。
4. 调性:古筝乐曲一般采用不同的调性来演奏,包括大调、小调、和声小调等。
5. 和弦:和弦是由多个音符组成的和声音韵,通过和弦的演奏可以产生丰富的音乐效果。
四、古筝演奏技巧1. 左手技法:古筝演奏中左手负责按弦演奏,需要掌握好准确的按弦力度和位置,以产生清晰的音准和连贯的音符。
2. 右手技法:右手负责弹拨琴弦,需要灵活掌握不同的弹拨方式和速度,以产生丰富的音色和音乐表现力。
3. 跨越:古筝表演中需要进行大幅度的手指跨越,需要精细的手指协调和力度掌控。
4. 滚动:滚动是古筝演奏中常用的技巧之一,通过快速的滚动弹奏可以产生连贯的音韵效果。
五、古筝乐曲类型和特点古筝乐曲包括古典乐曲和民间乐曲两大类。
古典乐曲通常是古代文人雅士创作的音乐作品,内容丰富、表现力强,常常描绘自然风景和抒发情感。
民间乐曲则更加贴近百姓生活,曲调优美、易于传唱。
六、古筝的演奏和表演古筝表演常常通过独奏、合奏等形式进行,演奏者需要掌握好乐器演奏技巧和音乐表现力,以展现古筝音乐的魅力。
古筝基本入门乐理知识

古筝基本入门乐理知识今天小编我就来和你们讲一讲关于古筝的基本入门乐理知识,那么你知道有那些?下面是店铺!我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们能有帮助!古筝基本入门乐理知识一在丰富多彩的音乐世界里,充满了各式各样的音。
这些音有的听起来纤细,有的听起来粗犷。
有的显得柔和,有的却显得低沉……。
真可以说是千姿百态,变化无穷。
音乐就是一门音的艺术’。
根据声音产生的规律,我们可以把音分成两大类:一类叫做乐音,另一类叫做噪音。
乐音有固定的音高,又和谐、又好听。
钢琴、电子琴、小提琴、二胡等乐器奏出的音,人们在唱歌时发出的音都属于乐音。
音乐世界主要是由乐音组成的。
为了称呼音乐中所使用的乐音,人们采用了七个英文字母。
这七个字母的排列是从C开始,依次为C、D、E、F、G、A、B,这就叫音名。
而在唱歌的时候,我们用do、re、mi、fa、sol、la,si来唱出乐谱上的音,这就叫唱名。
音名与唱名既有联系,又具有不同的用途,各自运用于不同的场合,使用时要多加注意。
在中国民乐中有特定的调式,即五声调式,五声即:宫、商、角、徵、羽。
循环使用C、D、E、F、G、A、B七个音名,这些以七个音名为名称的音就是基本音级。
音与音之间最小的音高距离叫半音,两个半音构成一个全音。
在简谱中,7、1之间及3、4之间是半音。
乐谱中表示音的长短的符号叫音符,在简谱中用1、2、3、4、5、6、7表示。
平时在乐谱中常见到的音符有:全音符(如5 - - - );二分音符(如5 - );四分音符(如5);八分音符(如5 )。
音符相互之间的长短关系,就跟它们的名称一样:全音符=2个二分音符=4个四分音符=8个八分音符=16个十六分音符。
乐曲中的音响并不是一直不停的,有时中间会有间断,出现无声的时间,这时,就用另一类符号——休止符来表示。
休止符的名称与音符名称相似,简谱中用0表示。
常用的有:全休止符0000。
二分休止符00,四分休止符 0 八分休止符 0 十六分休止符 0。
古筝知识点笔记总结图解

古筝知识点笔记总结图解一、古筝的起源和历史1. 古筝起源于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
据史料记载,古筝可追溯至秦汉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2. 古筝是一种古老的弹拨乐器,独具中国特色,深受人们的喜爱。
3. 古筝在唐宋时期开始进入宫廷和民间,由于其华丽的外形和美妙的音色,成为了古代文人雅士喜爱的音乐艺术。
4. 自宋代以来,古筝经过不断的改进和发展,其演奏技法和曲目也日臻完善,成为了中国古典音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古筝的结构和制作1. 古筝是一种弹拨乐器,由筝身、十三根筝弦、音桥、琴柱、琴轴、琴甲等部分组成。
2. 筝身是古筝的主干部分,一般由桐木、梧桐木等材料制成,外面覆盖着音板。
3. 筝弦是古筝的音源,一般采用丝、尼龙、钢丝等材料制成,每根弦都根据音高进行调谐。
4. 古筝的制作考究工艺,需要经过许多工序,如选材、刨削、磨光、装弦等。
5. 古筝在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声音的均衡和和谐,确保演奏时具有清脆的音色。
三、古筝的演奏技法1. 古筝的演奏技法琴法繁多,主要包括指法、按法和扫法等。
2. 指法是古筝演奏中最基本的技法之一,主要是通过手指的按弦和扫弦来表现音乐的表现力。
3. 按法是指用左手的按弦进行柔和的音色处理,可以表现出不同的音调和情感。
4. 扫法是指用右手的扫弦进行连续和快速的音色处理,常用于表现乐曲的活泼和明快。
5. 古筝的演奏技法要求手指灵活、技巧娴熟,需要长期的练习才能掌握。
四、古筝的曲目和演奏风格1. 古筝有着丰富多样的曲目,包括古筝独奏、古筝重奏、古筝合奏等形式。
2. 古筝曲目多取材于中国古代的诗词文学和民间故事,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
3. 古筝的演奏风格悠扬优美,既有古典曲目如《广陵散》、《十面埋伏》等,也有现代曲目如《春江花月夜》、《彩云追月》等。
4. 古筝的演奏风格灵活多样,可以表现出悲壮、豪放、婉转、悠远等不同的情感和意境。
五、古筝的演奏艺术1. 古筝的演奏需要综合运用音乐理论知识、表演技巧和个人的艺术修养。
古筝的基本入门知识详解

古筝的基本入门知识详解秦代,筝已十分流行,到了魏晋,特别是唐代更为普遍。
这时的筝有十二弦,也有十三弦的。
初期以十二弦居多,到了唐朝则以十三弦为普遍。
那么,你对古筝的认识还有哪些?下面小编整理了古筝的基本入门知识,一起来看看吧!古筝的基本入门知识一、入门知识的讲解1、古筝的基本构造和各部位名称;(1)琴弦:现多用尼龙缠弦,以不同型号的钢丝外面缠以尼龙丝制成的。
(2)琴码(又称:雁柱):支撑琴弦,琴码的右侧为演奏区域,左侧为左手补韵的装饰音区域。
(3)岳山:分为前岳山,后岳山,分别镶嵌在琴面板的首部和尾部。
(4)面板:琴面略有弧度的木板。
(5)调弦盒:内有弦轴,用于调音;琴盒内可以放指甲,琴扳手等物件。
2、学生练习佩戴义甲,老师和家长指导学生佩戴注意:佩戴时义甲不要挡住手指的关节;胶布的一半应覆盖在自己本身的指甲上。
3、演奏时的姿势(1)座位和琴的高矮比例要合适,第一个琴码的高度与自己的腰部平行。
2)双腿自然弯曲,左脚稍前,右脚稍后放好。
(3)上身端正,后背挺直,坐凳子的前半部分,不要坐满整个凳子。
第一个弦码对准衣服的中襟,身体离琴一拳的距离。
(4) 两臂和双手松弛而自然抬起,精神饱满,面部表情放松。
在演奏时既不要驼背也不要过分挺胸挺肚子,切忌摇头晃脑、脚打拍子等坏毛病。
(5)双手放松呈半握拳状弹琴。
二、指法的讲解与练习1. 怎么样分辨琴弦提问:古筝共有多少根琴弦?分别有几种颜色?答:古筝一共有21根琴弦。
分为两种颜色:白色、绿色。
绿色琴弦唱“5”(sol),一共有四根绿色琴弦,有粗有细,由细到粗,分别代表高音5;中音5;低音5;倍低音5 练习时通过老师报出音名,学生在琴弦上指出来,进行认弦的练习。
2 古筝的演奏方法主要分右手技法和左手技法。
右手职弹,用大、食、中、无名四指弹弦发声,控制节奏和音的强弱变化。
左手司按,用食、中两指按抑筝弦,控制音高和弦音的变化,表现出不同的音韵,左手司按为其技法主要特色,同时也要职弹,职弹技法与右手相同。
古筝的知识点介绍

四.古筝的日常使用和保养知识
筝的使用场合对温度没有特别的要求,主要是湿度环境对古筝影响较大。一般情况下相对温度在 50-70% 之间 的空间内使用古筝对筝的振动和发音都比较有利。 低于 50% 的湿度会引发筝体表面及筝的底版开裂,大于 70% 的湿度则易使面板吸潮,导致声音发闷,余饮减 短,音色发暗。 建议大家在书房配备湿度计,有利于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从声音上来看,古筝存放环境除了对湿度有要求外, 还有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空气混响时间。空气混响时间过长,会美化古筝的音色,而过短则易使古筝声音 发 “ 干 ” 。一般的空间混响时间应在 1.2 秒 -1.7 秒之间。 总之一句话,琴靠人养。经常使用并合理保养,使古筝处于良好的振动状态,会有利于古筝各结构之间的进 一步调合。
五.古筝考级的常识问答
1、为什么要考级? 答:中国在改革开放后,出现了空前的经济大发展、大繁荣的新局面。伴随经济生活日新月异的变化,也带来了文 化生活的多元性选择空间,人们在衣食饱暖之余,更加注意提升自我精神境界和文化艺术修养。业余学习某种乐器, 既可开发智力、陶冶情操,丰富精神生活,又是一种高尚的娱乐,娱己娱人,何乐而不为?这就是掀起古筝热潮的 原因。另外,在子女升学、就业等人生重大抉择中,往往对于具有某种特长的考生采取“特招”或优先录取的优惠 政策,从而大大激发了青少年学习古筝的热情。古筝考级就是为了对众多学筝者的学习程度和艺术水平,有一个权 威部门认可的评价,以作为自己业余学习古筝的等级鉴定和在社会招生、招工竞争中的合法有效凭证。
二.筝的渊流和形制的沿革
关于筝的渊流,史料记载说法不一。大致有三种说法:
1、分瑟为筝说
在古代文献中确实有分瑟为筝的说法。唐赵磷《因话录》中记述:“筝,秦 乐也,乃琴之流(一作琴)。古瑟五十弦,自黄帝令素女鼓瑟,帝悲不止,破之, 自后瑟至二十五弦。秦人鼓瑟,兄弟争之,又破为二。筝之名自此始。”宋代的 丁度在他的《集韵》中也载有类似的说法:“秦人薄义,父子争瑟而分之,因此 为名。筝十二弦,盖破二十五而为之也。”日本第十七世纪元禄年间宫廷乐师冈 昌名所著《乐道类集》中记载有:“...或云:秦有婉无义者。以一瑟传二女,二 女争引破,终为二器,故号筝。”
古筝初级技法

古筝初级技法
古筝是一种乐器,学习古筝需要掌握一些基础的技法。
以下是古筝初级技法的一些要点:
1. 指法:古筝有右手和左手的指法。
右手的指法通常为大拇指、食指、中指和无名指。
左手的指法则是用来调音和控制音高。
练习时要保持手指的柔软和灵活。
2. 弹奏技巧:古筝的弹奏技巧包括直弹、扫弹、滚弹等。
直弹是指用拇指、食指、中指等指尖直接弹奏弦音;扫弹则是手指轻轻划过一段弦,产生颤音的效果;滚弹则是用两个或多个手指按住多个弦,连续弹奏,产生连续音的效果。
3. 调音技巧:古筝有多种调音方式,最常见的是按A
(1,2,3,4,5,6,7,1)音调。
初学者可以使用电子调音器等工具来
帮助调音。
4. 运指技巧:古筝的音阶是非连续的,需要掌握好运指和间隔。
初学者可以通过反复练习、熟悉常见的音阶和练习曲目来提高运指技巧。
5. 节奏感和音乐性:古筝演奏注重节奏感和音乐性。
学习过程中要注意掌握好节奏的规律,以及如何表达音乐的情感和感觉。
以上是古筝初级技法的一些要点,通过不断练习和学习,你可以逐渐提高自己的技巧水平。
古筝的入门知识点总结

古筝的入门知识点总结古筝,又称十三弦,是中国传统的弹拨乐器,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对于初学者来说,了解一些基本的知识点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古筝的演奏技巧和音乐表达。
本文将对古筝入门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包括古筝的起源和概况、古筝的结构和调音、古筝的演奏技巧以及古筝的曲目和流派等方面。
一、古筝的起源和概况古筝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民族乐器,起源于中国大约2500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逐渐形成了目前的体系和演奏方式。
古筝在中国音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国乐之祖”和“乐器之王”。
古筝的外形呈矩形,一般由木材制成,共有十三根弦,弦铿锵明亮,音色高亢清脆,有着独特的韵味。
它的演奏技巧多样,可以演奏出不同的音乐风格和情感表达。
古筝的声音优美悠扬,深受广大音乐爱好者喜爱,并在各种音乐演出和文化交流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二、古筝的结构和调音古筝的结构主要包括筝体、琴弦、琴码、琴轸、弦座、音桥等部分。
筝体是古筝的主要部分,由桐木或红木等材料制成,具有一定的厚度和强度,以支撑整个琴体的承受力。
琴弦是古筝的震动部分,一般选用钢丝或者丝绸制成,共有十三根,分为高音弦、中音弦和低音弦三类。
琴码是古筝上的木质横条,用于支撑琴弦,同时也可以用手指按弦产生不同的音高。
琴轸是古筝上的调音部分,可以调整琴弦的张力和音高。
弦座是古筝上的支撑部分,用于支撑琴弦的张力,使得琴弦不易断裂。
音桥是古筝上的共鸣部分,可以增强琴弦的共鸣效果,使得琴声更加浑厚悠扬。
古筝的调音分为上调和下调两种方式。
上调是将琴弦的张力增加,使得音高升高,可以通过调整琴轸或者琴弦的锁定位置来实现。
下调是将琴弦的张力减小,使得音高降低,可以通过调整琴轸或者琴弦的松紧程度来实现。
三、古筝的演奏技巧古筝的演奏技巧主要包括右手技法和左手技法两部分。
右手技法主要负责琴弦的拨弦和指法,可以产生清晰的琴音和多变的音色,包括横拨、直拨、撇拨、点拨等多种弹奏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筝入门知识(二)
一、假指甲的选择与装戴
1. 材质上,以玳瑁为佳,但初学幼儿手指还会长长,视各自情况不同,在定型前可用塑料假指甲,待定型后再选择有一定厚度的更好的材质;
2. 假指甲有两种,凭个人喜好选择,不分好坏。
如果两面均为平面,装戴时则无所谓正反;
(有凹槽型) (弧面)
3. 如果有一面是弧形,则应将平面或凹槽面贴着指肚戴,用弧面进行演奏;
4. 指甲的大小、长短应与手指第一关节相近,最好实体店试用大小后再购买;
5. 装戴时,用胶布先把每个假指甲的下半部黏上(要注意大拇指的方向),注意不要完全粘满底部,要留出两三毫米;
6. 胶布应黏在手指第一关节的中部,使假指甲超出去的部分大约为自己指甲宽度的一半;7.假指甲贴紧指肚,胶布缠两圈到三圈左右为宜,注意不要黏在第一关节处影响手指灵活度,也不要缠太紧或太松;
8. 左右手除了小拇指外均需装戴指甲,食指、中指、无名指戴法如上所示,大拇指有所不同,右手假指甲与大拇指指尖应向左成45°,左手则相反,因此胶布也应斜着粘。
二、演奏姿势
图见《少年儿童古筝教程(一)》
1.首先,座椅的高低要选择坐下后古筝恰好在演奏者腰间部位的高度,其次,椅子应选择演奏者坐正后,大小腿能成九十度角的高度为宜。
演奏时两腿并拢,双腿自然弯曲,左脚稍前,右脚稍后,呈丁字步(或一脚踩在筝架横档上)。
两腿不要向前伸直,易使腰弯曲无力;也不要同时向后屈起,而造成膝部、腿部、腰部肌肉紧张;
2.右边肩膀要与前岳山成一条直线,身体与琴要距离一拳到两拳左右。
开始演奏前,人要坐直,演奏时上身随演奏而稍稍前倾或后仰。
臀部占座椅一半左右位置,不可坐满。
右手自然放在琴盒位置,左手扶住古筝侧板或自然搭在琴码左边的琴弦上,演奏时左手跟着右手在琴弦上游走方便按弦。
三、认识琴弦
1.古筝共有21根弦,最普遍的定弦是D调定弦,并且古筝是五声调式,没有4和7两个音。
古筝第一根弦应从最细琴弦数起,D调弦依次为:
(初学者可以用胶布依次写上图片上的音高,然后黏在前端弦孔旁边位置,方便对照曲谱练习,但不可形成过度依赖,对琴弦熟悉后必须撕去胶布。
)
2.对初学者识别琴弦音高需要记住的是:
①古筝D调定弦时,弦的第一根、最后一根弦都是do,只是一个倍高音(1上有两点)一个倍低音(1下有两点);
②古筝琴弦有四根是特殊的绿色,都是发so音,从细(高)到粗(低)分别是5•55.
(高音、中音、低音、倍低音),可以根据这些特殊的琴弦位置来定位其他音高的琴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