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医学技术相关专业知识-3
核医学知识点总结

核医学知识点总结核医学是一门应用放射性同位素及其他核素的医学科学,用于诊断、治疗和研究疾病。
核医学技术的应用范围广泛且不断发展。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总结一些核医学的知识点,帮助读者了解这一领域的一些基本概念和技术。
1. 放射性同位素的选择:核医学中常用的放射性同位素有碘-131、锶-89、钴-60等。
对于不同的疾病和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同位素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不同的同位素在体内的荷尔蒙分布和衰变速率是不相同的。
2. 放射性同位素的标记:为了将放射性同位素与目标物质结合,常用的方法是标记。
标记方法包括直接标记和间接标记。
直接标记是将同位素直接连接到目标物质上,而间接标记是通过某种化合物或螯合剂将同位素与目标物质结合。
3. 核素的荷尔蒙分布:通过核医学技术,医生可以观察放射性同位素在人体内的荷尔蒙分布情况。
这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不同的器官和组织对于特定的同位素会有不同的吸收率和代谢速度。
4.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这是一种常用的核医学技术,用于三维图像重建。
SPECT利用放射性同位素发射的单个光子进行扫描,然后通过计算机处理得到图像。
它广泛应用于心脏病、肿瘤和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5.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PET是一种高级的核医学技术,能够提供非常详细而准确的图像。
PET扫描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发射的正电子进行扫描,然后通过测量正电子与电子湮灭产生的两个光子来生成图像。
PET广泛应用于癌症诊断和治疗以及脑功能研究等领域。
6. 核医学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核医学技术在癌症治疗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放射性同位素可以用于治疗癌细胞,例如碘-131可以用于治疗甲状腺癌,锶-89可以用于治疗骨转移瘤。
此外,放射性同位素还可以与放射治疗结合使用,提高治疗效果。
7. 核医学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核医学技术在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也有很大的价值。
例如,脑PET扫描可以用于评估脑功能,诊断脑瘤和神经系统疾病。
核医学知识点

核医学知识点核医学是一门专注于利用放射性物质来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学科。
它在医学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医生提供了一种非侵入性且准确的方法来获取人体内部的结构和功能信息。
在本文中,我将介绍核医学的一些基本知识点,包括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核素扫描技术和核医学的发展前景。
核医学的基础是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
放射性同位素是指原子内核具有相同的质子数,但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
它们具有放射性衰变的特性,可以通过辐射来释放能量。
在核医学中,常用的放射性同位素包括钴-57、钴-60、碘-131和铊-201等。
这些同位素在医学上被用来标记药物,从而使其在人体内可见。
核素扫描是核医学的重要技术之一。
它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的衰变来获取有关人体器官结构和功能的信息。
在核素扫描中,医生会向患者体内注射含有放射性同位素的药物。
这些放射性药物会在体内发出放射性粒子,通过专用的摄影机或探测器来探测这些粒子的分布情况。
通过分析和处理这些数据,医生可以获得关于内脏器官、骨骼和血流等方面的信息。
核素扫描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心脏、肺部、肝脏、肾脏和骨骼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核医学的发展前景令人振奋。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核医学在临床应用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一方面,核医学为医生提供了一种无创的、非侵入性的诊断方法,使得患者在检查过程中避免了手术和痛苦。
另一方面,核医学在治疗方面也表现出了巨大的潜力。
例如,放射性碘可以用于治疗甲状腺疾病,放射性铀可用于治疗骨癌。
这些疗法对一些传统治疗方法无效的患者来说,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然而,核医学也存在一些挑战。
首先,放射性同位素的使用需要严格的安全控制和管理。
这些物质具有放射性,具有一定的辐射风险。
因此,在核医学实践中,必须遵循严格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标准,以确保医生和患者的安全。
其次,核医学在成本和设备方面也面临一些问题。
一些先进的核素扫描设备价格昂贵,使得它们在某些地区难以普及。
因此,核医学的普及仍然存在一定的挑战。
核医学复习资料

核医学27反射性核素的制备三大类:核反应堆制备,医用回旋加速器制备,放射性核素发生器制备28.物理半衰期:在单一的放射性核素衰变过程中,放射性活度减少一半,所需要的时间是放射性核素的一个重要特征参数。
29什么是生物半衰期:指进入生物体内的放射性核素,经各种途径从体内排出一半所需要的时间30.1合成代谢,细胞吞噬,循环通路,选择性摄取,选择性排泄,通透弥散,细胞拦截,离子交换和化学吸附,特异性结合14.放射性核素示踪计数:是以放射性核素或标记化合物作为示踪剂,应用射线探测器检测示踪剂分子的行踪,研究被标记物在生物体系或外界环境中分布状态或变化规律的技术9.放射性活度:单位时间内发生的核衰变次数,反映放射性强弱的物理量。
1.核医学:是一门利用开放型放射性核素对疾病进行诊断、治疗和科学研究的学3.炸面圈:骨显像时病灶中心显像剂分布减少,病灶周围显像剂增高呈环形的影像表现。
多见于股骨头缺血坏死。
是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将放射性核素标记的亲骨性显像剂引入体内,该类显像剂可以与骨组织内的无机盐和有机质紧密结合,在体外通过核医学成像仪器显示显像剂在骨骼系统内的分布,获得骨骼系统的影像。
13.超级骨显像:某些累计全身的骨代谢性病变,呈现显像剂在全身骨骼积聚异常增高,被称为超级骨显像或过度显像,1.正常典型肾图的三段的名称及生理意义是什么?名称:a段放射性出现段;b段示踪剂聚集段c段排泄段生理意义:a段静脉注射示踪剂后10s左右肾图急剧上升段。
此段为血管段,时间短,约30s反映肾动态的血流灌注相;b段:a段之后的斜行上升段,3-5min 达到高峰,其上升斜率和高度与肾血流量、肾小球滤过功能和肾小管上皮细胞摄取、分泌功能有关。
反映肾皮质功能与肾小管功能;c段:b段之后的下降率与b段上升斜率相近,下降至峰值一半的时间小于8min。
为示踪剂经肾集合系统排入膀胱的过程,主要反映上尿路的通畅情况和尿流量多少有关1.核医学:是一门利用开放型放射性核素对疾病进行诊断、治疗和科学研究的学科2.核医学特点:①高灵敏度②方法简便、准确③合乎生理条件④定性、定量、定位研究的相结合⑤专业技术性强3.核医学显像:①功能性显像②无创性检查③图像融合④解剖分辨力低4.核素:质子数相同,中子数相同,具有相同能量状态的原子8.半衰期:放射性核素数量因衰变减少一半所需要的时间9.放射性活度:单位时间内发生的核衰变次数,反映放射性强弱的物理量。
医学核医学知识点

医学核医学知识点1. 介绍医学核医学是一门应用核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学科,通过注射放射性物质,利用放射性同位素在人体内发出的射线进行成像和诊断。
它在疾病的早期诊断、治疗计划的确定以及治疗效果的评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重要的医学核医学知识点。
2. 放射性同位素放射性同位素是一种具有放射性衰变的同位素,常用于核医学成像。
例如,技技术常用的放射性同位素有碘-131、锝-99m、氟-18等。
不同的放射性同位素在体内的分布和代谢方式不同,用于检查不同的组织和器官。
3.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SPECT)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是一种核医学成像技术,通过放射性同位素发出的单个光子来获取图像。
它可以用于诊断心血管疾病、骨骼疾病以及其他一些器官的异常。
SPECT能提供关于组织和器官功能的信息,并对疾病进行评估。
4. 位置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PET)位置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是一种通过注射放射性同位素追踪代谢活性的核医学成像技术。
它可以用于诊断和评估肿瘤、脑血流以及心脏疾病等。
与传统的成像技术相比,PET可以提供更准确的病灶定位和代谢活性信息,有助于医生做出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5. 放射性同位素治疗除了作为成像工具,放射性同位素也可以用于治疗。
在核医学中,放射性同位素治疗被广泛应用于甲状腺疾病、骨骼疾病和肿瘤治疗等方面。
例如,碘-131可用于治疗甲状腺癌,锝-99m可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等。
6. 医学核医学的安全性医学核医学的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
在进行核医学检查或治疗之前,医生会评估患者的病情,并谨慎选择适合的放射性同位素和剂量。
医学核医学操作人员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严格遵循操作规程,确保患者和操作人员的安全。
7. 未来发展医学核医学在影像学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在不断发展。
随着技术的进步,新的放射性同位素和成像设备的应用也不断涌现。
例如,混合成像技术结合了PET和MRI或CT的优势,为诊断提供更全面的信息。
核医学知识总结

核医学知识总结一、核医学基本概念核医学是一门利用核技术来研究生物和医学问题的科学。
它涉及到核辐射、放射性核素、核素标记化合物以及相关的仪器和测量技术。
核医学在临床诊断、治疗和科研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二、核辐射与防护核辐射是指原子核在发生衰变时释放出的能量。
核辐射可以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两类。
在核医学中,主要涉及的是电离辐射,它可以对生物体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
因此,在核医学实践中,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确保工作人员和患者的安全。
三、放射性核素与标记化合物放射性核素是指具有不稳定原子核的元素,它们能够自发地释放出射线。
在核医学中,放射性核素可以用于显像、功能研究、体外分析和治疗等多种应用。
标记化合物是指将放射性核素标记到特定的化合物上,使其具有放射性,以便进行测量和分析。
四、核医学成像技术核医学成像技术是指利用放射性核素发出的射线,通过相应的仪器和测量技术,获得生物体内的图像。
目前常用的核医学成像技术包括SPECT、PET和PET/CT等。
这些技术可以在分子水平上对生物体进行无创、无痛、无损的检测,对于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五、核素显像与功能研究核素显像是核医学中的一种重要应用,它可以用于显示生物体内的生理和病理过程。
通过注射放射性核素标记的显像剂,利用相应的成像技术,可以获得器官或组织的图像,进而了解其功能状态。
核素显像在心血管、神经、肿瘤等多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六、体外分析技术体外分析技术是指利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的化合物,通过测量其放射性强度,来分析生物体内的成分或生理过程。
体外分析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和定量准确等优点。
常用的体外分析技术包括放射免疫分析、受体结合试验等,它们在临床诊断和科研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七、放射性药物与治疗放射性药物是指将放射性核素标记到特定的药物上,使其具有治疗作用。
放射性药物可以用于治疗肿瘤等疾病,通过射线的作用,破坏病变组织或抑制其生长。
核医学考试题(含答案)

核医学考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共70题,每题1分,共70分)1、放射性核素治疗过程中( )应急预案。
A、不需要B、需要C、无所谓D、以上都可以正确答案:B2、关于内照射的特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多见于非密封放射性物质B、多见于放射源C、常见内照射粒子为γ 射线和 X 射线D、照射特点主要为间断性照射正确答案:A3、辐射工作单位每季度开展的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为( )。
A、任务相关监测B、常规监测C、场所监测D、特殊监测正确答案:B4、丽丽发现一张放射源编码卡,编码为 0203CS012345,这是( )类放射源?A、ⅡB、ⅢC、ⅣD、Ⅴ正确答案:D5、外照射个人剂量中,可以按季度为周期进行监测的为( )。
A、常规监测B、任务监测C、特殊监测D、均不可以正确答案:A6、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分级计算时高毒性放射性核素的毒性修正因子是( )。
A、100B、1000C、1D、0.1正确答案:C7、我国居民所受天然辐射年有效剂量是( )mSv。
A、4.2B、3.1C、4.8D、2.5正确答案:B8、年销售量超过豁免水平( )倍(有条件豁免含源设备( )台)或者持有量超过豁免水平 10 倍(有条件豁免含源设备 10 台)的单位,属于销售或者使用较大批量豁免放射性同位素产品的单位,应当办理辐射安全许可证,并接受辐射安全监管。
A、10001000B、100100C、10,10D、100,10正确答案:B9、医学物理师的责任是( )。
A、建立辐射防护委员会B、制定治疗方案C、设备的验收测试和质量控制D、建立实施诊断和治疗的优化方案正确答案:C10、辐射安全许可证有效期为( )年。
A、4B、2C、5D、3正确答案:C11、辐射工作单位需要同时分别向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和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申请许可证的,其许可证由( )审批颁发。
A、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B、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C、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商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D、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商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正确答案:A12、医院在申请领取辐射安全许可证前,下列情形应该组织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是( )。
核医学技术基础知识-3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1mCi=10-3Ci=3.7×107Bq。 18.单位时间内衰变的核的数目占当时的放射性核数 目的比率,被称之为 A.衰变 B.衰变常数 C.放射性活度 D.半衰期 E.放射性浓度
【score:1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核医学技术基础知识-3 (总分:50 分,做题时间:90 分钟) 一、A1 型题(总题数:50,score:50 分) 1.半衰期与衰变常数的关系为 A.T1/2=ln2/λ B.T1/2=λ/ln2 C.T1/2=λ/ln10 D.T1/2=ln10/λ E.T1/2=λln2
【score:1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score:1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基本概念。放射性核素的活度是指一定范 围内的某种放射性核素在单位时间内发生核素衰变的 次数。 4.1 贝可(Bq)等于每秒的核衰变次数为 A.1 B.2 C.5 D.10 E.100
【score:1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 16.不稳定的核素通过发射粒子或光子、放出核能成 为另一种核素的过程称为
A.释放过程 B.裂变过程 C.衰变 D.聚变 E.散射
【score:1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衰变是不稳定的核素通过发射粒子或光 子、放出核能成为另一种核素的过程。 17.1mCi 等于的贝克数为 A.3.7×103 B.3.7×106 C.3.7×109D.3.7×107 E.3.7×1010
核医学知识点汇总

核医学知识点总结绪论+第一章核物理知识1、湮灭辐射:18F、11C、13N、15O等正电子核素在衰变过程中发射(产生)正电子,正电子与原子核周围的轨道电子(负电子)发生结合,同时释放两个能量相等方向相反的γ光子(511kev),这种现象就叫正电子湮灭辐射现象。
2、物理半衰期(T1/2):指放射性核素数目因衰变减少到原来的一半所需的时间,如131碘的半衰期是8.04天。
3、临床核医学:是将核技术应用于临床领域的学科,是用利用放射性核素诊断、治疗疾病和进行医学研究的学科。
4、核素:指具有特定的质子数、中子数及特定能态的一类原子。
5、放射性衰变的定义:放射性核素的原子由于核内结构或能级调整,自发的释放出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射线并转化为另一种原子的过程。
6、放射性活度:表示单位时间内原子核的衰变数量:单位为Ci(居里),1Ci=3.7x1010Bq7、放射性核素发射器:从长半衰期的母体分离短半衰期的子体的装置,又称为“母牛”。
8、个人剂量监测仪:是从事放射性工作人员用来测量个人接受外照射剂量的仪器,射线探测器部分体积较小,可佩戴在身体的适当部位。
9、放射性核素示踪原理:是以放射性核素或其标记化合物作为示踪剂,应用射线探测仪器来检测其行踪,借此研究示踪剂在生物体内的分布代谢及其变化规律的技术。
10、阳性显像(positive imaging)是以病灶对显像剂摄取增高为异常的显像方法。
由于病灶放射性高于正常脏器、组织,故又称“热区”显像(hot spot imaging)如放射免疫显像、急性心肌梗死灶显像、肝血管瘤血池显像等。
11阴性显像(negative imaging)是以病灶对显像剂摄取减低为异常的显像方法。
正常的脏器、组织因摄取显像剂而显影,其中的病变组织因失去正常功能不能摄取显像剂或摄取减少而呈现放射性缺损或减低,故又称“冷区”显像(cold spot imaging)12放射性药物:含有放射性核素,用于临床诊断或治疗的药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题思路:一般选用帧式采集法连续采集 300~500 个心动周期,达到预定总计数停止。 11.有关脑血流灌注显像方法错误的是 A.99mTc-HMPAO 和 99mTc-ECD 静脉注射剂量一般为 555~1110MBq(15~30mCi),注射后 15~30 分钟采集
本题思路: 8.门电路心血池显像触发门控采集程序的是 A.心电图 P 波 B.心电图 R 波 C.心电图 Q 波 D.心电图 S 波 E.心电图 T 波
【score:1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用心电图 R 波门控采集。 9.SPECT 脑血流灌注显像表现为局限性放射性分布稀 疏或缺损一般不出现在哪项疾病中 A.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B.偏头痛和脑肿瘤 C.脑脓肿 D.癫痫的发作间期 E.癫痫的发作期
本题思路:133Xe 可重复多次检查。 12.脑灌注显像的适应证不包括 A.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血流灌注和功能受损范 围的评价 B.脑梗死的诊断及疗效评价 C.癫痫致痫灶的定位诊断
D.脑膜炎的诊断 E.痴呆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score:1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核医学技术相关专业知识-3 (总分:49 分,做题时间:90 分钟) 一、A1 型题(总题数:49,score:49 分) 1.SPECT 脑血流灌注显像一般不使用哪种准直器 A.低能高分辨型 B.通用型准直器 C.平行孔准直器 D.针孔准直器 E.扇形准直器
【score:1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99mTc(Ⅲ)-DMSA 不能用于脑肿瘤“阳性” 显像。 3.反映心脏收缩功能的指标有 A.射血分数 B.高峰充盈率 C.高峰充盈时间 D.心率 E.心动周期
【score:1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射血分数是最重要的反映心脏收缩功能的 指标。 4.下列哪一个不是心脏的生理特性 A.自律性 B.兴奋性 C.传导性 D.收缩性 E.应急性
本题思路:SPECT 脑血流灌注显像一般不使用针孔准 直器。 2.下列哪种显像剂一般不能用于脑肿瘤“阳性”显像 A.99mTc-tetrofosmin B.99mTc-MIBI
C.99mTc-(Ⅴ)-DMSA D.99mTc-MDP E.99mTc(Ⅲ)-DMSA
【score:1 分】【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score:1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本底 ROI 选定区域不合适与 LVEF 的测定 密切相关。
6.下列哪个药物通常不用于脑血流灌注显像的药物负 荷试验 A.L-乙酰卡尼汀 B.抗胆碱药物 C.呋塞米 D.贝美格 E.乙酰唑胺
【score:1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score:1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局限性放射性分布稀疏或缺损一般不出现 在癫痫的发作期。 10.在门电路心血池显像中,常规采集多少个心动周 期后终止 A.100~200 个 B.300~500 个 C.600~800 个 D.1000~1200 个 E.1200~1500 个
SPECT 影像 B.123I-IMP 静脉注射剂量为 111~185MBq(3~5mCi) C.123I-IMP 静脉注射后 10 分钟即可开始显像,如有 必要可在注射后 3~5 小时再次作延迟显像 D.133Xe 不可重复多次检查 E.133Xe 可使用颈内动脉注射或吸入法
【score:1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 13.体内法标记红细胞的标记率一般为 A.20%~40% B.40%~60% C.60%~90% D.90%~95% E.95%~98%
【score:1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血池显像体内法标记红细胞的标记率一般 为 60%~90%,可以保证心血池和肝血池的显像质 量。 14.以下哪项有关 18F-FDG PET/CT 脑代谢显像注意事 项是错误的 A.对癫痫发作频繁者,应进行 EEG 监测,了解有无 亚临床发作,不宜做 PET 脑代谢显像 B.PET 图像要结合 CT 或 MRI 的影像结果,进行综合 判断,最好能进行图像融合,从而使精确的解剖结构 与灵敏的代谢改变融为一体 C.患者应向医师提供尽可能详细的病史及其他影像 学、电生理检查资料 D.受检者应保持安静和保温状态,戴黑眼罩和耳 塞,避免声光刺激和交谈 E.对不合作患者,可应用适量镇静剂
【score:1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心脏的生理特性包括:自律性、兴奋性、 传导性、收缩性。 5.与 LVEF 误差有关的因素,不包括 A.LVEF 过高可能由于本底 ROI 选定区域不合适 B.LVEF 误差可能由于将主动脉或者其他放射性高的 部位作为本底 ROI C.舒张时左室 ROI 固定扩大,也会使 LVEF 增高 D.收缩时圈定 ROI 将左房包括,会使 LVEF 降低 E.本底 ROI 计数与 LVEF 影响关系不大
本题思路:呋塞米通常不用于脑血流灌注显像的药物 负荷试验。 7.体内法标记 RBC 时,一般步骤为 A.先注入 ,再注入 MDP B.先注入 PYP,再注入 C.先注入 DTPA,再注入
D.先注入 ,再注入 GH E.先注入 MDP,再注入
【score:1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score:1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