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 第2讲 数形结合思想
2014年高考三轮复习数学思想方法专题二 数形结合思想教师版

数学思想方法专题第二讲 数形结合思想1. 数形结合思想,就是根据数与形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数与形的相互转化来解决数学问题的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以形助数”,把某些抽象的数学问题直观化、生动化,能够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揭示数学问题的本质;(2)“以数定形”,把直观图形数量化,使形更加精确.2. 数形结合思想的实质、关键及运用时应注意的问题:其实质是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象结合起来,关键是代数问题与图形之间的相互转化,它可以使代数问题几何化,几何问题代数化,在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分析和解决问题时,要注意三点:第一要彻底明白一些概念和运算的几何意义以及曲线的代数特征,对数学题目中的条件和结论既分析其几何意义又分析其代数意义;第二是恰当设参,合理用参,建立关系,由数思形,以形思数,做好数形转化;第三是正确确定参数的取值范围.3. 实现数形结合,常与以下内容有关:(1)实数与数轴上的点的对应关系; (2)函数与图象的对应关系;(3)以几何元素和几何条件为背景,建立起来的概念,如复数、三角函数等;(4)所给的等式或代数式的结构含有明显的几何意义.如等式(x -2)2+(y -1)2=4,表示坐标平面内以(2,1)为圆心,以2为半径的圆.1. (2013·重庆)已知圆C 1:(x -2)2+(y -3)2=1,圆C 2:(x -3)2+(y -4)2=9,M ,N 分别是圆C 1,C 2上的动点,P 为x 轴上的动点,则|PM |+|PN |的最小值为( )A .52-4B.17-1 C .6-2 2D.17答案 A 解析 设P (x,0),设C 1(2,3)关于x 轴的对称点为C 1′(2,-3),那么|PC 1|+|PC 2|=|PC 1′|+|PC 2|≥|C 1′C 2|=(2-3)2+(-3-4)2=5 2.而|PM |=|PC 1|-1,|PN |=|PC 2|-3, ∴|PM |+|PN |=|PC 1|+|PC 2|-4≥52-4.2. (2011·大纲全国)已知a 、b 是平面内两个互相垂直的单位向量,若向量c 满足(a -c )·(b -c )=0,则|c |的最大值是( )A .1B .2C. 2D.22答案 C 解析 如图,设OA →=a ,OB →=b ,OC →=c ,则CA →=a -c ,CB →=b -c .由题意知CA →⊥CB →,∴O 、A 、C 、B 四点共圆.∴当OC 为圆的直径时,|c |最大,此时,|OC →|= 2.3. (2013·山东)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M 为不等式组⎩⎪⎨⎪⎧2x -y -2≥0,x +2y -1≥0,3x +y -8≤0所表示的区域上一动点,则直线OM 斜率的最小值为( )A .2B .1C .-13D .-12答案 C 解析 如图,由⎩⎪⎨⎪⎧x +2y -1=0,3x +y -8=0得A (3,-1).此时直线OM 的斜率最小,且为-13.4. (2013·课标全国Ⅰ)已知函数f (x )=⎩⎪⎨⎪⎧-x 2+2x , x ≤0,ln (x +1), x >0.若|f (x )|≥ax ,则a 的取值范围是( )A .(-∞,0]B .(-∞,1]C .[-2,1]D .[-2,0]答案 D 解析 函数y =|f (x )|的图象如图.①当a =0时,|f (x )|≥ax 显然成 立.②当a >0时,只需在x >0时,ln(x +1)≥ax 成立.比较对数函数与一次函数y =ax 的增长速度.显然不存在a >0使ln(x +1)≥ax 在x >0上恒成立.③当a <0时,只需在x <0时,x 2-2x ≥ax 成立.即a ≥x -2成立,∴a ≥-2.综上所述:-2≤a ≤0.故选D.5. (2012·天津)已知函数y =|x 2-1|x -1的图象与函数y =kx -2的图象恰有两个交点,则实数k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答案 (0,1)∪(1,4)解析 根据绝对值的意义,y =|x 2-1|x -1=⎩⎪⎨⎪⎧x +1(x >1或x <-1),-x -1(-1≤x <1).在直角坐标系中作出该函数的图象,如图中实线所示. 根据图象可知,当0<k <1或1<k<4时有两个交点.题型一 数形结合解决方程的根的个数问题例1 (2012·福建)对于实数a 和b ,定义运算“*”:a *b =⎩⎪⎨⎪⎧a 2-ab ,a ≤b ,b 2-ab ,a >b .设f (x )=(2x -1)*(x -1),且关于x 的方程f (x )=m (m ∈R )恰有三个互不相等的实数根x 1,x 2,x 3,则x 1x 2x 3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审题破题 本题以新定义为背景,要先写出f (x )的解析式,然后将方程f (x )=m 根的个数转化为函数y =f (x )的图象和直线y =m 的交点个数.答案 ⎝ ⎛⎭⎪⎫1-316,0解析 由定义可知,f (x )=⎩⎪⎨⎪⎧(2x -1)x ,x ≤0,-(x -1)x ,x >0.作出函数f (x )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当0<m <14时,f (x )=m (m ∈R )恰有三个互不相等的实数根x 1,x 2,x 3.不妨设x 1<x 2<x 3,易知x 2>0,且x 2+x 3=2×12=1,∴x 2x 3<14.令⎩⎪⎨⎪⎧(2x -1)x =14,x <0,解得x =1-34.∴1-34<x 1<0,∴1-316<x 1x 2x 3<0.反思归纳 研究方程的根的个数、根的范围等问题时,经常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一般地,方程f (x )=0的根,就是函数f (x )的零点,方程f (x )=g (x )的根,就是函数f (x )和g (x )的图象的交点的横坐标.变式训练1 已知:函数f (x )满足下面关系:①f (x +1)=f (x -1);②当x ∈[-1,1]时,f (x )=x 2,则方程f (x )=lg x 解的个数是( )A .5B .7C .9D .10答案 C 解析 由题意可知,f (x )是以2为周期,值域为[0,1]的函数.又f (x )=lg x ,则x ∈(0,10],画出两函数图象,则交点个数即为解的个数.由图象可知共9个交点.题型二 数形结合解不等式问题例2 设有函数f (x )=a +-x 2-4x 和g (x )=43x +1,已知x ∈[-4,0]时恒有f (x )≤g (x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审题破题 x ∈[-4,0]时恒有f (x )≤g (x ),可以转化为x ∈[-4,0]时,函数f (x )的图象都在函数g (x )的图象下方或者两图象有交点. 解 f (x )≤g (x ),即a +-x 2-4x ≤43x +1,变形得-x 2-4x ≤43x +1-a ,令y =-x 2-4x , ① y =43x +1-a .②①变形得(x +2)2+y 2=4(y ≥0),即表示以(-2,0)为圆心,2为半径的圆的上半圆;②表示斜率为43,纵截距为1-a 的平行直线系.设与圆相切的直线为AT ,AT 的直线方程为: y =43x +b (b >0),则圆心(-2,0)到AT 的距离为d =|-8+3b |5,由|-8+3b |5=2得,b =6或-23(舍去).∴当1-a ≥6即a ≤-5时,f (x )≤g (x ).反思归纳 解决含参数的不等式和不等式恒成立问题,可以将题目中的某些条件用图象表现出来,利用图象间的关系以形助数,求方程的解集或其中参数的范围.变式训练2 已知不等式x 2+ax -2a 2<0的解集为P ,不等式|x +1|<3的解集为Q ,若P ⊆Q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解 x 2+ax -2a 2=(x +2a )(x -a )<0.|x +1|<3⇒Q ={x |-4<x <2}.当-2a <a ,即a >0时,P ={x |-2a <x <a }.∵P ⊆Q ,∴⎩⎪⎨⎪⎧-2a ≥-4,a ≤2,a >0.解得0<a ≤2.当-2a =a ,即a =0时,P =∅,P ⊆Q .当-2a >a ,即a <0时,P ={x |a <x <-2a },∵P ⊆Q ,∴⎩⎪⎨⎪⎧a ≥-4,-2a ≤2,a <0,解得-1≤a <0,综上可得-1≤a ≤2.题型三 数形结合解决有明显几何意义的式子(概念)问题例3 已知函数f (x )=ax 2+bx -1(a ,b ∈R 且a >0)有两个零点,其中一个零点在区间(1,2)内,则ba +1的取值范围为 ( )A .(-∞,1)B .(-∞,1]C .(-2,1]D .(-2,1)审题破题 先根据图象确定a ,b 满足的条件,然后利用ba +1的几何意义——两点(a ,b ),(-1,0)连线斜率求范围.答案D 解析 因为a >0,所以二次函数f (x )的图象开口向上.又f (0)=-1,所以要使函数f (x )的一个零点在区间(1,2)内,则有⎩⎪⎨⎪⎧a >0,f (1)<0,f (2)>0,即⎩⎪⎨⎪⎧a >0,a +b -1<0,4a +2b -1>0.如图所示的阴影部分是上述不等式组所确定的平面区域,式子ba +1表示平面区域内的点 P (a ,b )与点Q (-1,0)连线的斜率.而直线QA 的斜率k =1-00-(-1)=1,直线4a +2b -1=0的斜率为-2,显然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不包括边界,所以 P ,Q 连线的斜率的取值范围为(-2,1).故选D.反思归纳 如果等式、代数式的结构蕴含着明显的几何特征,就要考虑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来解题,即所谓的几何法求解,比较常见的对应有: (1)b -n a -m ↔(a ,b )、(m ,n )连线的斜率; (2)(a -m )2+(b -n )2↔(a ,b )、(m ,n )之间的距离; (3)a 2+b 2=c 2↔a 、b 、c 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4)f (a -x )=f (b +x )↔f (x )图象的对称轴为x =a +b2.只要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再掌握常见的数与形的对应类型,就一定能得心应手地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变式训练3 已知点P (x ,y )的坐标x ,y 满足⎩⎪⎨⎪⎧x -2y +1≥0,|x |-y -1≤0,则x 2+y 2-6x +9的取值范围是( )A .[2,4]B .[2,16]C .[4,10]D .[4,16]答案 B 解析 画出可行域如图,所求的x 2+y 2-6x +9=(x -3)2+y 2是点 Q (3,0)到可行域上的点的距离的平方,由图形知最小值为Q 到射 线x -y -1=0(x ≥0)的距离d 的平方,最大值为|QA |2=16.∵d 2=⎝ ⎛⎭⎪⎫|3-0-1|12+(-1)22=(2)2=2.∴取值范围是[2,16].题型四 数形结合解几何问题例4 已知点P 在抛物线y 2=4x 上,那么点P 到点Q (2,-1)的距离与点P 到抛物线焦点距离之和取得最小值时,点P 的坐标为( )A .(14,-1)B .(14,1) C .(1,2)D .(1,-2)审题破题 本题可以结合图形将抛物线上的点P 到焦点的距离转化为到准线的距离,再探求最值.答案 A 解析 定点Q (2,-1)在抛物线内部,由抛物线的定义知,动点P 到抛物线焦点的距离等于它到准线的距离,问题转化为当点P 到点Q 的距离和点P 到抛物线的准线距离之和最小时,求点P 的坐标,显然点P 是直线y =-1和抛物线y 2=4x 的交点时,两距离之和取最小值,解得这个点的坐标是(14,-1).反思归纳 在几何中的一些最值问题中,可以根据图形的性质结合图形上点的条件进行转换,快速求得最值.变式训练4 已知P 是直线l :3x +4y +8=0上的动点,P A 、PB 是圆x 2+y 2-2x -2y +1=0的两条切线,A 、B 是切点,C 是圆心,求四边形P ACB 面积的最小值.解 从运动的观点看问题,当动点P 沿直线3x +4y +8=0向左上方或右下方无穷远处运动时,直角三角形P AC 的面积S Rt △P AC =12|P A |·|AC |=12|P A |越来越大,从而S 四边形P ACB 也越来越大;当点P 从左上、右下两个方向向中间运动时,S 四边形P ACB 变小,显然,当点P 到达一个最特殊的位置,即CP 垂直直线l 时,S 四边形P ACB应有唯一的最小值,此时|PC |=|3×1+4×1+8|32+42=3,从而|P A |=|PC |2-|AC |2=2 2.∴(S 四边形P ACB )min =2×12×|P A |×|AC |=2 2.典例 (14分)已知函数f (x )=x 3-3ax -1,a ≠0.(1)求f (x )的单调区间;(2)若f (x )在x =-1处取得极值,直线y =m 与y =f (x )的图象有三个不同的交点,求m 的取值范围.规范解答解 (1)f ′(x )=3x 2-3a =3(x 2-a ),当a <0时,对x ∈R ,有f ′(x )>0,∴当a <0时,f (x )的单调增区间为(-∞,+∞);当a >0时,由f ′(x )>0,解得x <-a 或x >a ,由f ′(x )<0,解得-a <x <a ,∴当a >0时,f (x )的单调增区间为(-∞,-a ),(a ,+∞);单调减区间为(-a ,a ).[6分](2)∵f (x )在x =-1处取得极值,∴f ′(-1)=3×(-1)2-3a =0,∴a =1.[8分]∴f (x )=x 3-3x -1,f ′(x )=3x 2-3,由f ′(x )=0,解得x 1=-1,x 2=1.由(1)中f (x )的单调性可知,f (x )在x =-1处取得极大值f (-1)=1,在x =1处取得极小值f (1)=-3.因为直线y =m 与函数y =f (x )的图象有三个不同的交点,结合如图所示f (x )的图象可知:m的取值范围是(-3,1).[14分]评分细则(1)求出f′(x)给1分,不写出单调区间扣1分;(2)只画图象没有说明极值扣2分;(3)没有结论扣1分,结论中范围写成不等式形式不扣分.阅卷老师提醒(1)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数形结合,根据函数的性质勾画函数的大致图象;(2)解答中一定要将函数图象的特点交待清楚,单调性和极值是勾画函数的前提,然后结合图象找出实数m的取值范围.1.设函数f(x)定义在实数集上,f(2-x)=f(x),且当x≥1时,f(x)=ln x,则有()A.f(13)<f(2)<f(12) B.f(12)<f(2)<f(13) C.f(12)<f(13)<f(2) D.f(2)<f(12)<f(13)答案C解析由f(2-x)=f(x)知f(x)的图象关于直线x=2-x+x2=1对称,又当x≥1时,f(x)=ln x,所以离对称轴x=1距离大的x的函数值大,∵|2-1|>|13-1|>|12-1|,∴f(12)<f(13)<f(2).2.设函数f(x)=⎩⎪⎨⎪⎧x2+bx+c,x≤0,2,x>0.若f(-4)=f(0),f(-2)=-2,则函数y=g(x)=f(x)-x的零点个数为()A.1 B.2 C.3 D.4答案C解析由f(-4)=f(0)得16-4b+c=c.由f(-2)=-2,得4-2b+c=-2.联立两方程解得:b=4,c=2.于是,f(x)=⎩⎪⎨⎪⎧x2+4x+2,x≤0,2,x>0.在同一直角坐标系内,作出函数y=f(x)与函数y=x的图象,知它们有3个交点,进而函数亦有3个零点.3.若方程x+k=1-x2有且只有一个解,则k的取值范围是()A.[-1,1) B.k=±2C.[-1,1] D.k=2或k∈[-1,1)答案D解析令y=x+k,令y=1-x2,则x2+y2=1(y≥0).作出图象如图:而y=x+k中,k是直线的纵截距,由图知:方程有一个解⇔直线与上述半圆只有一个公共点⇔k=2或-1≤k<1.4.设a,b,c是单位向量,且a·b=0,则(a-c)·(b-c)的最小值为()A.-2 B.2-2 C.-1 D.1- 2答案D解析由于(a-c)·(b-c)=-(a+b)·c+1,因此等价于求(a+b)·c的最大值,这个最大值只有当向量a+b与向量c同向共线时取得.由于a·b=0,故a⊥b,如图所示,|a+b|=2,|c|=1,当θ=0时,(a+b)·c取最大值2,故所求的最小值为1- 2.5.当0<x≤12时,4x<logax,则a的取值范围是()A.⎝⎛⎭⎫0,22B.⎝⎛⎭⎫22,1C.(1,2) D.(2,2)答案B解析由0<x≤12,且log a x>4x>0,可得0<a<1,由4 =log a12可得a=22.令f(x)=4x,g(x)=log a x,若4x<log a x,则说明当0<x≤12时,f(x)的图象恒在g(x)图象的下方(如图所示),此时需a>22.综上可得a的取值范围是⎝⎛⎭⎫22,1.6.已知P为抛物线y=14x2上的动点,点P在x轴上的射影为M,点A的坐标是(2,0),则|P A|+|PM|的最小值是________.答案5-1解析如图,抛物线y=14x2,即x2=4y的焦点F(0,1),记点P在抛物线的准线l:y=-1上的射影为P′,根据抛物线的定义知,|PP′|=|PF|,则|PP′|+|PA|=|PF|+|P A|≥|AF|=22+12= 5.所以(|P A|+|PM|)min=(|P A|+|PP′|-1)min=5-1.专题限时规范训练一、选择题1.已知f(x)是定义在(-3,3)上的奇函数,当0<x<3时,f(x)的图象如图所示,那么不等式f(x)·cos x<0的解集是()A.⎝⎛⎭⎫-3,-π2∪(0,1)∪⎝⎛⎭⎫π2,3 B.⎝⎛⎭⎫-π2,-1∪(0,1)∪⎝⎛⎭⎫π2,3C.(-3,-1)∪(0,1)∪(1,3) D.⎝⎛⎭⎫-3,-π2∪(0,1)∪(1,3)答案B解析根据对称性画出f(x)在(-3,0)上的图象如图,结合y=cos x在(-3,0),(0,3)上函数值的正负,易知不等式f(x)cos x<0的解集是⎝⎛⎭⎫-π2,-1∪(0,1)∪⎝⎛⎭⎫π2,3.2.已知函数f(x)=⎩⎪⎨⎪⎧|lg x|,0<x≤10,-12x+6,x>10,若a、b、c互不相等,且f(a)=f(b)=f(c),则abc的取值范围是()12A .(1,10)B .(5,6)C .(10,12)D .(20,24)答案 C 解析 a ,b ,c 互不相等,不妨设a <b <c ,∵f (a )=f (b )=f (c ),由图象可知,0<a <1,1<b <10,10<c <12.∵f (a )=f (b ),∴|lg a |=|lg b |,即lg a =lg 1b ,a =1b.则ab =1,所以abc =c ∈(10,12).3. 用min{a ,b ,c }表示a ,b ,c 三个数中的最小值.设f (x )=min{2x ,x +2,10-x } (x ≥0),则f (x )的最大值为( )A .4B .5C .6D .7答案 C 解析 画出y =2x ,y =x +2,y =10-x 的图象,如图所示,观察图象,可知当0≤x ≤2,f (x )=2x ,当2<x ≤4时,f (x )=x +2,当x >4时,f (x )=10-x ,f (x )的最大值在x =4时取得,为6.4. 函数f (x )=(12)x -sin x 在区间[0,2π]上的零点个数为( )A .1B .2C .3D .4答案 B 解析 函数f (x )=(12)x -sin x 在区间[0,2π]上的零点个数即为方程(12)x-sin x =0在区间[0,2π]上解的个数.因此可以转化为两函数y =(12)x 与y =sin x交点的个数.根据图象可得交点个数为2,即零点个数为2.5. 已知双曲线x 2a 2-y 2b2=1 (a >0,b >0)的右焦点为F ,若过点F 且倾斜角为60°的直线与双曲线的右支有且只有一个交点,则此双曲线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A .(1,2]B .(1,2)C .[2,+∞)D .(2,+∞)答案 C 解析 ∵渐近线y =bax 与过焦点F 的直线l 平行,或渐近线从该位置绕原点按逆时针旋转时,直线l 与双曲线的右支有一个交点,∴ba ≥3,即c 2=a 2+b 2≥4a 2,∴e ≥2.6. 设a =sin 5π7,b =cos 2π7,c =tan 2π7,则( )A .a <b <cB .a <c <bC .b <c <aD .b <a <c答案 D 解析 a =sin 5π7=sin ⎝⎛⎭⎫π-2π7=sin 2π7,又π4<2π7<π2, 可通过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进行比较:如图所示,cos 2π7=OA ,sin 2π7=AB ,tan 2π7=MN ,∴cos2π7<sin 2π7<tan 2π7,即b <a <c . 7. 不等式x 2-log a x <0在x ∈(0,12)时恒成立,则a 的取值范围是( )A .0<a <1 B.116≤a <1 C .a >1 D .0<a ≤116答案 B 解析 不等式x 2-log a x <0转化为x 2<log a x ,由图形知0<a <1且 (12)2≤log a 12,∴a ≥116,故a 的取值范围为⎣⎡⎭⎫116,1. 8. 函数y =11-x的图象与函数y =2sin πx (-2≤x ≤4)的图象所有交点的横坐标之和等于( )A .2B .4C .6D .8答案 D 解析 令1-x =t ,则x =1-t .由-2≤x ≤4,知-2≤1-t ≤4,所以-3≤t ≤3.又y =2sin πx =2sin π(1-t )=2sin πt .在同一坐标系下作出y =1t 和y =2sinπt 的图象.由图可知两函数图象在[-3,3]上共有8个交点,且这8个交点两两关于原点对称.因此这8个交点的横坐标的和为0,即t 1+t 2+…+t 8=0.也就是1-x 1+1-x 2+…+1-x 8=0,因此x 1+x 2+…+x 8=8. 二、填空题9. 若实数x 、y 满足⎩⎪⎨⎪⎧x -y +1≤0,x >0,y ≤2,则yx的最小值是________. 答案 2解析 可行域如图所示.又yx 的几何意义是可行域内的点与坐标原点连线的斜率k .由图知,过点A 的直线OA 的斜率最小.联立⎩⎪⎨⎪⎧x -y +1=0,y =2,得A (1,2),∴k OA =2-01-0=2.∴y x 的最小值为2.10.设A ={(x ,y )|x 2+(y -1)2=1},B ={(x ,y )|x +y +m ≥0},则使A ⊆B 成立的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答案 m ≥2-1解析 集合A 是一个圆x 2+(y -1)2=1上的点的集合,集合B 是一个不等式x +y +m ≥0表示的平面区域内的点的集合,要使A ⊆B ,则应使圆被平面区域所包含(如图),即直线x +y +m =0应与圆相切或相离(在圆的下方),而当直线与圆相切时有|m +1|2=1,又m >0,∴m =2-1,故m 的取值范围是m ≥2-1.11.若函数f (x )=a x -x -a (a >0且a ≠1)有两个零点,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答案 a >1解析 设函数y =a x (a >0且a ≠1)和函数y =x +a .则函数f (x )=a x -x -a (a >0且a ≠1)有两个零点,就是函数y =a x (a >0且a ≠1)的图象与函数y =x +a 的图象有两个交点.由图象可知,当0<a <1时,两函数只有一个交点,不符合;当a >1时,因为函数y =a x(a >1)的图象过点(0,1),而直线y =x +a 的图象与y 轴的交点一定在点(0,1)的上方,所以一定有两个交点.所以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a >1.12.已知函数f (x )=⎩⎪⎨⎪⎧e x ,x ≥0-2x ,x <0,则关于x 的方程f [f (x )]+k =0,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存在实数k ,使得方程恰有1个实根; ②存在实数k ,使得方程恰有2个不相等的实根; ③存在实数k ,使得方程恰有3个不相等的实根; ④存在实数k ,使得方程恰有4个不相等的实根.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把所有满足要求的命题序号都填上) 答案 ①②解析 依题意知函数f (x )>0,又 f [f (x )]=依据y =f [f (x )]的大致图象(如图)知,存在实数k ,使得方程f [f (x )]+k =0恰有1个实根;存在实数k ,使得方程f [f (x )]+k =0恰有2个不相等的实根;不存在实数k ,使得方程恰有3个不相等的实根;不存在实数k ,使得方程恰有4个不相等的实根.综上所述,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①②. 三、解答题13.已知函数f (x )=x 3+ax 2+bx .(1)若函数y =f (x )在x =2处有极值-6,求y =f (x )的单调递减区间;(2)若y =f (x )的导数f ′(x )对x ∈[-1,1]都有f ′(x )≤2,求ba -1的范围.解 (1)f ′(x )=3x 2+2ax +b ,依题意有⎩⎪⎨⎪⎧ f ′(2)=0,f (2)=-6.即⎩⎪⎨⎪⎧12+4a +b =0,8+4a +2b =-6,解得⎩⎪⎨⎪⎧a =-52,b =-2.∴f ′(x )=3x 2-5x -2.由f ′(x )<0,得-13<x <2.∴y =f (x )的单调递减区间是⎝⎛⎭⎫-13,2. (2)由⎩⎪⎨⎪⎧ f ′(-1)=3-2a +b ≤2,f ′(1)=3+2a +b ≤2,得⎩⎪⎨⎪⎧2a -b -1≥0,2a +b +1≤0.不等式组确定的平面区域如图阴影部分所示:由⎩⎪⎨⎪⎧ 2a -b -1=0,2a +b +1=0,得⎩⎪⎨⎪⎧a =0,b =-1. ∴Q 点的坐标为(0,-1).设z =ba -1,则z 表示平面区域内的点(a ,b )与点P (1,0)连线的斜率.∵k PQ =1,由图可知z ≥1或z <-2,即ba -1∈(-∞,-2)∪[1,+∞).14.设关于θ的方程3cos θ+sin θ+a =0在区间(0,2π)内有相异的两个实根α、β.(1)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2)求α+β的值.解 方法一(1)设x =cos θ,y =sin θ,则由题设知,直线l :3x +y +a =0与圆x 2+y 2=1有两个不同的交点A (cos α,sin α)和B (cos β,sin β). 所以原点O 到直线l 的距离小于半径1,即d =||0+0+a (3)2+12=|a |2<1,∴-2<a <2. 又∵α、β∈(0,2π),且α≠β.∴直线l 不过点(1,0),即3+a ≠0. ∴a ≠-3,即a ∈(-2,-3)∪(-3,2).(2)如图,不妨设∠xOA =α,∠xOB =-β,作OH ⊥AB ,垂足为H ,则∠BOH =α-β2.∵OH ⊥AB ,∴k AB ·k OH =-1.∴tan α+β2=33.又∵α+β2∈(0,2π),∴α+β=π3或α+β=7π3.方法二 (1)原方程可化为sin (θ+π3)=-a 2,作出函数y =sin (x +π3)(x ∈(0,2π))的图象.由图知,方程在(0,2π)内有相异实根α,β的充要条件是⎩⎨⎧-1<-a2<1-a 2≠32,即-2<a <-3或-3<a <2.(2)由图知:当-3<a <2,即-a 2∈⎝⎛⎭⎫-1,32时,直线y =-a 2与三角函数y =sin(x +π3)的图象交于C 、D 两点,它们中点的横坐标为7π6,∴α+β2=7π6,∴α+β=7π3.当-2<a <-3,即-a 2∈⎝⎛⎭⎫32,1时,直线y=-a2与三角函数y =sin(x +π3)的图象有两交点A 、B ,由对称性知,α+β2=π6,∴α+β=π3,综上所述,α+β=π3或α+β=7π3.。
专题复习数形结合(含答案)

专题复习三数形结合I、专题精讲:数学家华罗庚说得好:“数形结合百般好,隔离分家万事休,几何代数统一体,永远联系莫分离".几何图形的形象直观,便于理解,代数方法的一般性,解题过程的机械化,可操作性强,便于把握,因此数形结合思想是数学中重要的思想方法.所谓数形结合就是根据数学问题的题设和结论之间的在联系,既分析其数量关系,又揭示其几何意义使数量关系和几何图形巧妙地结合起来,并充分地利用这种结合,探求解决问题的思路,使问题得以解决的思考方法.II、典型例题剖析例1.某公司推销一种产品,设X(件)是推销产品的数量,y (元)是推销费,图3—3—1巳表示了公司每月付给推销员推销费的两种方案,看图解答下列问题:(1)求Y1与Y2的函数解析式;(2)解释图中表示的两种方案是如何付推销费的?(3)如果你是推销员,应如何选择付费方案?Y<兀)Y1 Y2-。
2。
」600500400300200100解:(1) y1=20x,y2=10x+300. 图3-3-1(2) Y1是不推销产品没有推销费,每推销10件产品得推销费200元,Y2是保底工资300元,每推销10件产品再提成100元.(3)若业务能力强,平均每月保证推销多于30件时,就选择Yi的付费方案;否则,选择Y2的付费方案.点拨:图象在上方的说明它的函数值较大,反之较小,当然,两图象相交时,说明在交点处的函数值是相等的.例2.某农场种植一种蔬菜,销售员平根据往年的销售t每于克销售价(元)情况,对今年这种蔬菜的销售价格进行了预测,预测 5情况如图3—3—2,图中的抛物线(部分)表示这种蔬菜销售价与月份之间的关系,观察图象,你能得到关于这种蔬菜销售情况的哪些信息?答题要求:(1)请提供四条信息;(2)不必求函数的解析.解:(1) 2月份每千克销售价是3.5元;7对月份每千克销售价是0.5元;(3) 1月到7月的销售价逐月下降;(4) 7月到12月的销售价逐月上升;4321o I 1 2 3 4 5 6 7 s 9 10 11 12月份图3-3-2(5) 2月与7月的销售差价是每千克3元;(6) 7月份销售价最低,1月份销售价最高;(7) 6月与8月、5月与9月、4月与10月、3月与11月,2月与12月的销售价分别相同.点拨:可以运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增减性、对称性.最大(小)值等,得出多个结论.例3.某报社为了解读者对本社一种报纸四个版面的喜欢情况,对读者作了一次问卷调查,要求读者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一个版面,将所得数据整理后绘制成了如图3—3—3所示的条形统计图:个单位:人2000(1)请写出从条形统计图中获得的一条信息;(2)请根据条形统计图中的数据补全如图3—3—4所示的扇形统计图(要求:第二版与第三版相邻,并说明这两福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图3-3-3(3)请你根据上述数据,对该报社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
中考数学专题之数形结合

中考数学专题 数形结合知识梳理数形结合是把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形结合起来思索,使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相结合,通过“以形助数”或“以数解形”可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的数学问题直观化、生动化,能够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有助于把握数学问题的本质.另外,由于使用了数形结合的方法,很多问题便迎刃而解,且解法简捷,从而起到优化计算的目的.华罗庚先生曾指出:“数与形本是相倚依,焉能分作两边飞;数缺形时少直觉,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裂分家万事休.”这充分说明了数形结合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是中考数学的一个最重要数学思想.典型例题一、在数与式中的应用【例1】实数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2a ab +-=_________.【分析】 由数轴上a ,b 的位置可以得到a 〈0,b>0且a <b .∴2a a =-,a b b a -=-.【解】()22a a b a b a a b +-=-+-=-+【例2】 如下图是小明用火柴搭的1条、2条、3条“金鱼”……,则搭n 条“金鱼”需要火柴_________根.【分析】 由图形可知,搭1条金鱼需要8根火柴棒,后面每多一条就多6根火柴棒,所以搭n 条金鱼共需8+6(n -1)=(6n+2)根火柴棒. 【解】6n+2二、在方程、不等式中的应用【例3】 (08聊城)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组020x a x ->⎧⎨->⎩的整数解共有2个,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分析】解不等式组得解集为2x ax >⎧⎨<⎩,我们可以将x<2标注在数轴上,要使得不等式组有2个整数解,由图象可知整数解为0,1,则a 应在-1~0之间,且可以等于-1,但不能为0,所以以的取值范围是-l ≤a <0.【解】 1≤n 〈0【例4】(08南通)用图象法解某二元一次方程组时,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作出相应的两个一次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则所解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是()A.203210x yx y+-=⎧⎨--=⎩B.2103210x yx y--=⎧⎨--=⎩C.2103250x yx y--=⎧⎨+-=⎩D.20210x yx y+-=⎧⎨--=⎩【分析】根据图象我们可以知道这个方程组的解为11xy=⎧⎨=⎩,只要将解进行代入检验即可.【解】D【例5】已知二次函数y=a x2+bx+c的图象如图所示,若关于x的方程a x2+bx+c-k=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k的取值范围为()A.k〉3 B.k=3 C.k<3 D.无法确定【分析】如果根据b2-4a c的符号来判别解的情况,本题将无从入手,可将原方程变形为a x2+bx+c=k,从而理解成是两个函数的交点问题,即2y ax bx cy k⎧=++⎨=⎩,由图象可知只要y=k〈3就一定定与抛物线有两个不同的交点,所以答案选C.【解】C三、在函数中的应用【例6】(08安徽)如图为二次函数y=a x2+bx+c的图象,在下列说法中:①a c<0 ②方程a x2+bx+c=0的根是x1=-1,x2=3 ③a+b+c>0 ④当x>1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正确的说法有__________.(把正确的答案的序号都填在横线上)【分析】由图象可知,开口向上,与x轴交于-1和3两点,与y轴交于负半轴,则a>0,c〈0;由对称性知对称轴x=1,所以结论①②④正确.【解】①②④【例7】某跳水运动员进行10米跳台跳水训练时,身体(看成一点)在空中的运动路线如图所示,为经过原点O 的一条抛物线(图中标出的数据为已知条件).要跳某个规定动作时,正常情况下,该运动员在空中的最高处距水面2103米,入水处距池边的距离为4米,同时,运动员在距水面高度为5米以前,必须完成规定的翻腾动作,并调整好入水姿势,否则就会出现失误, (1)求这条抛物线的解析式;(2)在某次试跳中,测得运动员在空中运动路线是如图抛物线,且运动员在空中调整好入水姿势时,距池边的水平距离为3导米,问此次跳水会不会失误?并通过计算说明理由.【分析】(1)在给出的直角坐标系中,要确定抛物线的解析式,就要确定抛物线上三个点的坐标,如起跳点O(0,0),入水点(2,-10),最高点的纵点标为23. (2)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后,要判断此次跳水会不会失误, 就是要看当该运动员在距池边水平距离为335米,3332155x =-=时, 该运动员距水面高度与5米的关系.【解】(1)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下,设最高点为A ,入水点为B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 x 2+bx+c ,由图可知,O ,B 两点的坐标依次为(0,0)(2,-10),且顶点A 的纵坐标为23,则2042104243c a b c ac b a ⎧⎪=⎪⎪++=-⎨⎪-⎪=⎪⎩,解得2561030a b c ⎧=-⎪⎪⎪=⎨⎪=⎪⎪⎩或3220a b c ⎧=-⎪⎪=-⎨⎪=⎪⎩抛物线的对称轴在y 轴右侧,∴02b a ->.又抛物线开口向下,∴256a =-,103b =,c=0,∴2251063y x x =-+.(2)当运动员在空中距池边距离为335米时,即383255x=-=时,63y=-,∴此时运动员距水面高为16410533-=<.因此,试跳会出现失误.四、在概率统计中的应用【例8】(05江西)某报社为了解读者对本社一种报纸四个版面的喜欢情况,对读者作了一次问卷调查,要求读者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一个版面,将所得数据整理后绘制成了如图所示的条形统计图:(1)请写出从条形统计图中获得的一条信息;(2)请根据条形统计图中的数据补全扇形统计图,并说明这两幅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3)请你根据上述数据,对该报社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分析】观察条形统计图可以计算出调查总人数,画扇形统计图需计算出第一版、第二版的百分比和圆心角,分别为15003601085000⨯︒=︒,500360365000⨯︒=︒,建议可从不足的方面提出.【解】(1)参加调查的人数为5000人;(2)如图所示: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喜欢各版面的读者人数.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喜欢各版面的读者人数占所调查的总人数的百分比.(3)如:建议改进第二版的内容,提高文章质量,内容更贴近生活,形式更活泼些.综合训练1.“数轴上的点并不都表示有理数,如图中数轴上的点P 所表示的数是2",这种说明问题的方式体现的数学思想方法叫做( )A .代入法B .数形结合C .换元法D .分类讨论2.(08大连)如图,两温度计读数分别为我国某地今年2月份某天的最低气温与最高气温,那么这天的最高气温比最低气温高 ( )A .5℃B .7℃C .12℃D .-12℃3.某人从A 地向B 地打长途电话6分钟,按通话时间收费,3分钟以内收费2.4元,此后每加1分钟加收1元,则表示电话费y(元)与通话时间(分)之间的关系的图象正确的是( )4.若M 112y ⎛⎫- ⎪⎝⎭,,N 214y ⎛⎫- ⎪⎝⎭,,312y ⎛⎫ ⎪⎝⎭,三点都在函数ky x=(k<0)的图象上,则y 1,y 2,y 3的大小关系为( )A .y 2>y 3>y 1B .y 2〉y 1>y 3C .y 3>y 1〉y 2D .y 3〉y 2〉y 15.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x -n=0没有实数根,则抛物线y=x 2-x -n 的顶点在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 )6.(08临沂)若不等式组302741x a x x +<⎧⎨+>-⎩的解集为x 〈0,则a 的取值范围为 ( )A .a 〉0B .a =0C .a >4D .a =47.(08镇江)福娃们在一起探讨研究下面的题目:函数y=x 2-x+m (m 为常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如果x=a 时,y<0;那么x=a -1时,函数值( )下面是福娃们的讨论,请你解答该题.贝贝:我注意到当x=0时,y=m〉0.晶晶:我发现图象的对称轴为x=1 2欢欢:我判断出x1<a〈x2.迎迎:我认为关键要判断a-1的符号.妮妮:m可以取一个特殊的值.A.y<0 B.0<y<m C.y〉m D.y=m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OB=150°,OA=OB=2,则点A、B的坐标分别是_________和_________.9.在边长为a的正方形中,挖掉一个边长为b的小正方形(a>b)如图1,把余下的部分剪拼成一个矩形如图2,通过计算两个图形(阴影部分)的面积,验证了一个等式,则这个等式是_______________.10.(08绍兴)如图,已知函数y=x+b和y=a x+3的图象交点为P,则不等式x+b>a x+3的解集为__________.11.方程组211y xy x=-⎧⎨=--⎩的解是__________.12.(08广州)如图,为实数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化简()222a b a b ---.13.(02南京)(1)阅读下面材料:点A 、B 在数轴上分别表示实数a 、b,A 、B 两点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B .当A 、B 两点中有一点在原点时,不妨设点A 在原点,如图1,AB OB b a b ===-; 当A 、B 两点都不在原点时,①如图2,点A 、B 都在原点的右边AB OB OA b a b a a b =-=-=-=-; ②如图3,点A 、B 都在原点的左边,()AB OB OA b a b a a b =-=-=---=-; ③如图4,点A 、B 在原点的两边,()AB OB OA a b a b a b =+=+=+-=-.(2)回答下列问题:①数轴上表示2和5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数轴上表示-2和-5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数轴上表示1和-3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②数轴上表示x 和-1的两点A 和B 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_,如果2AB =,那么x 为__________; ③当代数式12x x ++-取最小值时,相应的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14.(08苏州)某厂生产一种产品,图①是该厂第一季度三个月产量的统计图,图②是这三个月的产量与第一季度总产量的比例分布统计图,统计员在制作图①、图②时漏填了部分数据.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该厂第一季度_________月份的产量最高.(2)该厂一月份产量占第一季度总产量的_______%.(3)该厂质检科从第一季度的产品中随机抽样,抽检结果发现样品的合格率为98%.请你估计:该厂第一季度大约生产了多少件合格的产品?(写出解答过程)15.(08恩施)如图所示,C 为线段BD 上一动点,分别过点B 、D 作AB ⊥BD ,ED ⊥BD ,连接AC 、EC .已知AB=5,DE=1,BD=8;设CD=x .(1)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AC+CE 的长;(2)请问点C 满足什么条件时,AC+CE 的值最小?(3)根据(2)中的规律和结论,请构图求出代数式()224129x x ++-+的最小值.16.如图,已知抛物线与x 轴交于A (-1,0)、B (3,0)两点,与y 轴交于点C (0,3)。
高三数学专题复习11:数形结合思想

专题十一 数形结合思想一、考点回顾1.数形结合是把数或数量关系与图形对应起来,借助图形来研究数量关系或者利用数量关系来研究图形的性质,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它可以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可以深刻揭示数学问题的本质。
2.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在高考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考纲指出“数学科的命题,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对数学思想思想方法的考查,注重对数学能力的考查”,灵活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可以有效提升思维品质和数学技能。
3.“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是对数学知识在更高层次的抽象和概括的考查,考查时要与数学知识相结合”, 用好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需要在平时学习时注意理解概念的几何意义和图形的数量表示,为用好数形结合思想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
4.函数的图像、方程的曲线、集合的文氏图或数轴表示等,是 “以形示数”,而解析几何的方程、斜率、距离公式,向量的坐标表示则是 “以数助形”,还有导数更是数形形结合的产物,这些都为我们提供了 “数形结合”的知识平台。
5.在数学学习和解题过程中,要善于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来寻求解题途径,制定解题方案,养成数形结合的习惯,解题先想图,以图助解题。
用好数形结合的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数形结合千般好,数形分离万事休”。
二、经典例题剖析1.选择题(1)设21()1x x f x x x ⎧⎪=⎨<⎪⎩,≥,,,()g x 是二次函数,若(())f g x 的值域是[)0+,∞,则()g x 的值域是( ) A .(][)11--+∞,,∞B .(][)10--+∞,,∞C .[)0+,∞D .[)1+,∞解析:因为()g x 是二次函数,值域不会是A 、B ,画出函数()y f x =的图像(图1)易知,当()g x 值域是[)0+,∞时,(())f g x 的仁政域是[)0+,∞,答案:C 。
高中数学二轮专题复习——数形结合思想

思想方法专题数形结合思想【思想方法诠释】一、数形结合的思想所谓的数形结合,就是根据数学问题的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内在联系,既分析其代数含义,又揭示其几何意义,使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巧妙、和谐地结合起来,并充分利用这种“结合”,寻找解题思路,使问题得到解决,数形结合是根据数量与图形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数与形的相互转化来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重要思想方法。
数形结合思想通过“以形助数,以数解形”,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从形的直观和数的严谨两方面思考问题,拓宽了解题思路,是数学的规律性与灵活性的有机结合.数形结合的实质是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象结合起来,关键是代数问题与图形之间的相互转化,它可以使代数问题几何化,几何问题代数化.二、数形结合思想解决的问题常有以下几种:1.构建函数模型并结合其图象求参数的取值范围;2.构建函数模型并结合其图象研究方程根的范围;3.构建函数模型并结合其图象研究量与量之间的大小关系;4.构建函数模型并结合其几何意义研究函数的最值问题和证明不等式;5.构建立体几何模型研究代数问题;6.构建解析几何中的斜率、截距、距离等模型研究最值问题;7.构建方程模型,求根的个数;8.研究图形的形状、位置关系、性质等。
三、数形结合思想是解答高考数学试题的一种常见方法与技巧,特别是在解选择题、填空题时发挥奇特功效,具体操作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准确画出函数图象,注意函数的定义域;2.用图象法讨论方程(特别是含参数的方程)的解的个数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值得注意的是首先把方程两边的代数式看作是两个函数的表达式(有时可能先作适当调整,以便于作图)然后作出两个函数的图象,由图求解。
四、在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时,需做到以下四点:1.要清楚一些概念和运算的几何意义以及曲线的代数特征;2.要恰当设参,合理用参,建立关系,做好转化;3.要正确确定参数的取值范围,以防重复和遗漏;4.精心联想“数”与“形”,使一些较难解决的代数问题几何化,几何问题代数化,以便于问题求解。
2012届高三数学第二轮复习《数形结合思想》专题三

2012届高三数学第二轮复习【数形结合】专题三 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包含“以形助数”和“以数辅形”两个方面。
题型一数形结合思想在解决方程的根的个数、不等式解集的问题中的应用【例题1】① 已知:函数f (x )满足下面关系:①f (x +1)=f (x -1);②当x ∈[-1,1]时, f (x )=x 2,则方程f (x )=lg x 解的个数是 ;A .5B .7C .9D .10② 设奇函数f (x )在(0,+∞)上为增函数,且f (1)=0,则f (x )-f (-x )x<0的解集为 ; A .(-1,0)∪(1,+∞) B .(-∞,-1)∪(0,1)C .(-∞,-1)∪(1,+∞)D .(-1,0)∪(0,1)题型二 数形结合思想在求参数、代数式的取值范围、最值问题中的应用【例题2】已知a 是实数,函数f (x )=2a |x |+2x -a ,若函数y =f (x )有且仅有两个零点,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题型三 数形结合思想在几何中的应用【例题3】已知点P 在抛物线y 2=4x 上,那么点P 到点Q (2,-1)的距离与点P 到抛物线焦点距离之和取得最小值时,点P 的坐标为________.题型三 数形结合思想在向量中的应用 【例题4】已知,a b 为不共线的向量,设条件:()M b a b ⊥- ;条件:N 对一切x R ∈,不等式a xb a b -≥- 恒成立.则M 是N 的________条件.1.方程sin ⎝⎛⎭⎫x -π4=14x 的实数解的个数是 ( ) A .2 B .3 C .4 D .以上均不对2.设函数,021(),0x x f x x x -≤⎧-=⎨>⎩,若f (x 0)>1,则x 0的取值范围是 ( ) A.(-1,1) B.(-1,+∞) C.(-∞,-2)∪(0,+∞) D.(-∞,-1)∪(1,+∞)3.在R 上的偶函数y =f (x )满足f (x +2)=f (x ),当x ∈[3,4]时,f (x )=x -2,则 ( )A .f (sin 12)<f (cos 12)B .f (sin π3)>f (cos π3)C .f (sin 1)<f (cos 1)D .f (sin 32)>f (cos 32) 4.已知直线l 1:4x -3y +6=0和直线l 2:x =-1,抛物线y 2=4x 上一动点P 到 直线l 1和直线l 2的距离之和的最小值是 ( )A .2B .3 C.115 D.37165.不等式x 2-log a x <0,在x ∈(0,12)时恒成立,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 A .0<a <1 B .116≤a <1 C .a >1 D .0<a ≤1166.已知函数f (x )=⎩⎪⎨⎪⎧|lg x |, 0<x ≤10,-12x +6, x >10,若a ,b ,c 互不相等,且f (a )=f (b )=f (c ), 则abc 的取值范围是 ( )A .(1,10)B .(5,6)C .(10,12)D .(20,24) 7.不等式组00x y x y x a +⎧⎪-⎨⎪⎩≥≥≤表示的平面区域的面积是4,则y x +2的最小值为 .8.在ABC ∆中,4,3AB AC ==,G 为外心,则AG BC ⋅ 的值为________.9(1)k x ≤+的解集为区间[,]a b ,且1=-a b ,则k = .10.已知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x 2+ax +2b =0有两个根,一个根在区间(0,1)内,另一个根在区间(1,2)内,求:(1)点(a ,b )对应的区域的面积;(2)b -2a -1的取值范围;(3)(a -1)2+(b -2)2的值域.2012届高三数学第二轮复习【数形结合】解答【例题1】解答:(1)由题意可知,f (x )是以2为周期,值域为[0,1]的函数.又f (x )=lg x ,则x ∈(0,10],画出两函数图象,则交点个数即为解的个数.又∵lg 10=1,故当x >10时,无交点.∴由图象可知共9个交点.(2) ∵f (x )为奇函数,∴f (x )-f (-x )=2f (x )画出y =2f (x )的大致图象.则f (x )与x 异号的区间 ∴解集为(-1,0)∪(0,1),故选D.【例题2】解析 易知a ≠0,f (x )=0,即2a |x |+2x -a =变形得|x |-12=-1a x ,分别画出函数y 1=|x |-12,y 2=-1ax 当0<-1a <1或-1<-1a<0时,y 1和y 2∴当a <-1或a >1时,函数y =f (x )有且仅有两个零点,即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1)∪(1,+∞).【例题3】(14,-1) 【例题4】【解析】 方法一:构造直角三角形OAB ,其中a =OA →,b =OB →,xb =OD →,则a -b =BA →,由b ⊥(a -b )得∠ABO =90°,当点D 与点B 不重合时,由斜边大于直角边得 |a -xb |>|a -b |,当点D 与点B 重合时|a -xb |=|a -b |,反之也成立,M 是N 的充要条件.方法二:将不等式|a -xb |≥|a -b |两边平方后转化为b 2x 2-2()a ·b x +2a ·b -b 2≥0对于任意实数x 恒成立,Δ=4()a ·b 2-4b 2()2a ·b -b 2=4()b 2-a ·b 2≤0,即b 2-a ·b =0,b (b -a )=0,所以有b ⊥(a -b ).1.解析:分别作出y =sin ⎝⎛⎭⎫x -π4和y =14x 的图象如图: 由图象知方程的实数解有3个.2.解析 方法二 首先画出函数y =f (x )与y =1的图象(如图),解方程f (x )=1,得x =-1,或x =1.由图中易得f (x 0)>1时,所对应x 0的取值范围为(-∞,-1)∪(1,+∞).3.解析 由f (x )=f (x +2)知T =2为f (x )的一个周期,设x ∈[-1,0],知x +4∈[3,4], f (x )=f (x +4)=x +4-2=x +2,画出函数f (x )的图象,如图所示:sin 12<cos 12⇒f (sin 12)>f (cos 12); sin π3>cos π3⇒f (sin π3)<f (cos π3); sin 1>cos 1⇒f (sin 1)<f (cos 1);sin 32>cos 32⇒f (sin 32)<f (cos 32).故选C. 4.解析 记抛物线y 2=4x 的焦点为F ,则F (1,0),注意到直线l 2:x =-1是抛物线y 2=4x 的准线,于是抛物线y 2=4x 上的动点P 到直线l 2的距离等于|PF |,问题即转化为求抛物线y 2=4x 上的动点P 到直线l 1:4x -3y +6=0的距离与它到焦点F (1,0)的距离之和的最小值,结合图形,可知,该最小值等于焦点F (1,0)到直线l 1:4x -3y +6=0的距离,即等于|4×1-3×0+6|5=2,5.解析 B.6.解析 作出f (x )的大致图象.由图象知,要使f (a )=f (b )=f (c ),不妨设a <b <c ,则-lg a =lg b =-12c +6.∴lg a +lg b =0,∴ab =1,∴abc =c .由图知10<c <12,∴abc ∈(10,12).7.解析 当抛物线2y x z =-+与直线0x y +=相切时,z 最小联立20y x z x y ⎧=-+⎨+=⎩,得20x x z --=,min 11404z z ∆=+=⇒=-. 8.11(2)()22AG BC AB AC GO BC AB AC BC ∴⋅=+-⋅=+⋅ 22117()()()222AB AC AC AB AC AB =+⋅-=-=- .9.解 令1y =)1(2+=x k y .其示意图如图8-3:若0k >,要满足21y y ≤,则2=b ,此时1=a .从而k ==若0k <,要满足21y y ≤,则2-=a .则11-=+=a b ,从而k 不存在.10.解 方程x 2+ax +2b =0的两根在区间(0,1)和(1,2)上的几何意义分别是:函数y =f (x )=x 2+ax +2b 与x 轴的两个交点的横坐标分别在区间(0,1)和(1,2)内,由此可得不等式组⎩⎪⎨⎪⎧ f (0)>0,f (1)<0,f (2)>0,⇒⎩⎪⎨⎪⎧ b >0,a +2b +1<0,a +b +2>0.由⎩⎪⎨⎪⎧ a +2b +1=0,a +b +2=0.解得A (-3,1).由⎩⎪⎨⎪⎧ a +b +2=0,b =0.解得B (-2,0), 由⎩⎪⎨⎪⎧a +2b +1=0b =0.解得C (-1,0).∴在如图所示的aOb 坐标平面内,满足约束条件的点(a ,b )对应的平面区域为△ABC (不包括边界).(1) △ABC 的面积为S △ABC =12×|BC |×h =12(h 为A 到Oa 轴的距离). (2) b -2a -1几何意义是点(a ,b )和点D (1,2)连线的斜率.∵k AD =2-11+3=14,k CD =2-01+1=1, 由图可知k AD <b -2a -1<k CD ,∴14<b -2a -1<1,即b -2a -1∈(14,1). (3) ∵(a -1)2+(b -2)2表示区域内的点(a ,b )与定点(1,2)之间距离的平方,∴(a -1)2+(b -2)2∈(8,17).。
专题03 导数(2)(第02期)-2021年高三数学(理)最新模拟调研试题精选分项汇编(解析版)

一.基础题组1.【河北衡水中学2017届上学期一调,8】定义在R 上的函数()f x 满足()()1f x f x '+>,()04f =,则不等式()e e 3x x f x >+(其中e 为自然对数的底数)的解集为( )A .()0,+∞B .()(),03,-∞+∞C .()(),00,-∞+∞D .()3,+∞【答案】A2.【河北衡水中学2017届上学期一调,9】若实数a ,b ,c ,d 满足()()2223ln 20b a a c d +-+-+=,则()()22a cb d -+-的最小值 为( ) A 2 B .2C .22D .8【答案】D 【解析】考点:利用导数研究曲线在某点的切线方程及其应用.3.【河北衡水中学2017届上学期一调,11】设函数()32133f x x x x =+-,若方程()()210f x t f x ++=有12个不同的根,则实数t 的取值范围为( ) A .10,23⎛⎫-- ⎪⎝⎭B .(),2-∞-C .34,215⎛⎫-- ⎪⎝⎭D .()1,2-【答案】C考点:根的存在性及根的个数判断.4.【湖北2017届百所重点校高三联考,3】已知函数()2111x f x x ++=+,则曲线()y f x =在点()()1,1f 处切线的斜率为( )A .1B .-1C .2D .-2 【答案】A考点:导数的几何意义及运用.5.【四川巴中市2017届“零诊”,5】函数x x x f sin )(=,)('x f 为)(x f 的导函数,则)('x f 的图象是(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sin cos f x x x x =+,∴'()f x 是奇函数,故排除B ,取x π=,'()0f ππ=-<, 排除A ,取2x π=,'()102f π=>,排除C ,故选D.考点:导数的运用.6.【河北衡水中学2017届上学期一调,14】函数e x y mx =-在区间(]0,3上有两个零点,则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答案】3e e,3⎛⎤ ⎥⎝⎦考点: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及极值(最值).7.【河北衡水中学2017届上学期一调,15】已知函数()3223f x x mx nx m =+++在1x =-时有极值0,则m n +=_________. 【答案】11 【解析】试题分析:因为()3223f x x mx nx m =+++,所以()236f x x mx n '=++,所以(1)0(1)0f f -=⎧⎨'-=⎩2130360m n m m n ⎧-+-+=⇒⎨-+=⎩,解得29m n =⎧⎨=⎩或13m n =⎧⎨=⎩,当1,3m n ==时,函数()32331f x x x x =+++,则()223633(1)0f x x x x '=++=+≥,函数在R 单调递增,函数无极值,所以m n +=11.考点: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极值.二.能力题组1.【河北唐山市2017届上学期高三摸底考,12】设函数()()3213853f x x x a x a =-+---,若存在唯一的正整数0x ,使得()00f x <,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 .11,156⎛⎤⎥⎝⎦ B .11,154⎛⎤ ⎥⎝⎦ C .11,64⎛⎤ ⎥⎝⎦ D .15,418⎛⎤⎥⎝⎦【答案】A .考点:1、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2、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极值;3、导数的综合应用.2.【河北衡水中学2017届上学期一调,12】设曲线()e x f x x =--(e 为自然对数的底数)上任意一点处的切线为1l ,总存在曲线()32cos g x ax x =+上某点处的切线2l ,使得12l l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 ) A .[]1,2- B .()3,+∞ C .21,33⎡⎤-⎢⎥⎣⎦ D .12,33⎡⎤-⎢⎥⎣⎦【答案】D考点:利用导数研究曲线在某点的切线方程.3.【河南百校联考2017届高三9月质检,12】已知函数()2ln 2,03,02xx x x f x x x x ->⎧⎪=⎨+≤⎪⎩的图象上有且仅有四个不同的点关于直线1y =-的对称点在1y kx =-的图象上,则实数k 的取值范围是( )A .1,12⎛⎫⎪⎝⎭ B .13,24⎛⎫ ⎪⎝⎭ C .1,13⎛⎫ ⎪⎝⎭ D .1,22⎛⎫⎪⎝⎭【答案】A考点:函数零点(2)在研究函数性质特别是单调性、最值、零点时,要注意用好其与图象的关系,结合图象研究.4.【广西南宁二中、柳州高中、玉林高中2017届高三8月联考,12】设函数()f x 是定义在(0,)+∞上的可导函数,其导函数为'()f x ,且有'22()()f x xf x x +>,则不等式2(2014)(2014)4(2)0x f x f --->的解集为( )A .(2012,)+∞B .(0,2012)C .(0,2016)D .(2016,)+∞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由'22()()f x xf x x +>且0x >,得2'32()()0xf x x f x x +>>.令2()()g x x f x =(0)x >,则2'()2()()0g x xf x x f x '=+>,所以()g x 在(0,)+∞上单调递增.因为(2)4(2)g f =,(2014)g x -=2(2014)(2014)x f x --,所以不等式2(2014)(2014)4(2)0x f x f --->等价于(2014)(2)g x g ->,所以20142x ->,解得2016x >,故选D .考点:1、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2、不等式的解法.5.【河北省衡水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调,11】已知函数()21,g x a x x e e e ⎛⎫=-≤≤ ⎪⎝⎭为自然对数的底数与()2ln h x x =的图象上存在关于x 轴对称的点,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A .211,2e ⎡⎤+⎢⎥⎣⎦ B .21,2e ⎡⎤-⎣⎦ C .2212,2e e ⎡⎤+-⎢⎥⎣⎦D .)22,e ⎡-+∞⎣ 【答案】B6.【湖北2017届百所重点校高三联考,12】若存在两个正实数,x y ,使得等式()()324ln ln 0x a y ex y x +--=成立,其中e 为自然对数的底数,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A .(),0-∞B .30,2e ⎛⎤ ⎥⎝⎦C .3,2e ⎡⎫+∞⎪⎢⎣⎭ D .()3,0,2e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由()()324ln ln 0x a y ex y x +--=可得0ln )42(3=-+x y e x y a ,令t xy=,则原方程可化为0ln )2(23=-+t e t a ,若0=a ,等式不成立,故0≠a ,所以t e t aln )2(23-=-,令t e t t h ln )2()(-=,则t e t t h 21ln )(/-+=,故021)(2//>+=t e t t h ,即tet t h 21ln )(/-+=是增函数,所以当e t >时, 02221ln )()(//>->-+=>t et e t e h t h ,函数t e t t h ln )2()(-=是单调递增函数,当et <<0时,02221ln )()(//<-<-+=<tet e t e h t h , 函数t e t t h ln )2()(-=是单调递减函数,所以当e t =时,函数t e t t h ln )2()(-=取最小值e e e e e h -=-=ln )2()(,即e a -≥-23,也即e a≤23.当0<a 时,成立;当0>a 时,则e a 23≥,综上所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23[)0,(+∞-∞e ,应选D.考点:函数方程思想综合运用.【易错点晴】导数是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和极值问题的重要工具,也高考和各级各类考试的重要内容和考点.解答本题时充分利用题设中提供的有关信息,先运用换元法将问题0ln )42(3=-+xye x y a 进行化归和转化为t e t aln )2(23-=-,再构造函数t e t t h ln )2()(-=运用求导法则求导,判断函数t e t t h ln )2()(-=的单调性,利用最小值建立不等式e a -≥-23,最后通过解不等式e a-≥-23求出a 的范围是),23[)0,(+∞-∞e.7.【四川巴中市2017届“零诊”,12】已知函数||)(xxe x f =,方程)(01)()(2R t x tf x f ∈=+-有四个实数根,则t 的取值范围为( )A .),1(2+∞+e eB .)1,(2e e +--∞C .2),1(2-+-e eD .)1,2(2ee + 【答案】A.考点:函数与方程.8.【广西南宁二中、柳州高中、玉林高中2017届高三8月联考,16】若直线y kx b =+是曲线ln 1y x =+的切线,也是曲线ln(2)y x =+的切线,则b =_________. 【答案】ln 29.【河北邯郸2017届9月联考,16】函数()ln f x x =在点00(,())P x f x 处的切线l 与函数()x g x e =的图象也相切,则满足条件的切点P 的个数有_______个. 【答案】2.考点:1、导数的几何意义;2、函数的图像及其性质.10.【江苏南通市如东县、徐州丰县2017届10月联考,12】定义在R 上的可导函数()f x ,已知()f x y e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y f x =的增区间是 ▲ .【答案】(﹣∞,2) 【解析】考点:函数单调区间11.【江苏南通市如东县、徐州丰县2017届10月联考,13】若实数,,,a b c d 满足24ln 220b a a c d +-+-+=,则()()22a cb d -+-的最小值为 ▲ .【答案】5考点:利用导数求最值【方法点睛】利用导数解答函数最值的一般步骤:第一步:利用f′(x)>0或f′(x)<0求单调区间;第二步:解f′(x)=0得两个根x 1、x 2;第三步:比较两根同区间端点的大小;第四步:求极值;第五步:比较极值同端点值的大小.12.【江苏南通市如东县、徐州丰县2017届10月联考,14】已知函数()()31,ln 4f x x mxg x x =++=-.{}min ,a b 表示,a b 中的最小值,若函数()()(){}()min ,0h x f x g x x =>恰有三个零点,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 . 【答案】()53,44--xy 121 O【解析】试题分析:()23f x x m '=+,因为()10g =,所以要使()()(){}()min ,0h x f x g x x =>恰有三个零点,须满足()10,()0,03m f f m -><<,解得5153,43244m m m ->->⇒-<<-13.【四川巴中市2017届“零诊”,16】设函数222)2(ln )()(a x a x x f -+-=,其中0>x ,R a ∈,若存在0x 使得54)(0≤x f 成立,则实数a 的值是 . 【答案】15. 【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得,问题等价于min 4()5f x ≤,而()f x 的集合意义为函数2()ln (0)g x x x =>上任意一考点:1.导数的综合运用;2.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3.转化的数学思想.三.拔高题组1.【江苏南通市如东县、徐州丰县2017届10月联考,17】(本小题满分14分)已知函数()1ln ,f x a x a R x=+∈. (1) 求函数()f x 的单调递减区间;(2) 当1,12x ⎡⎤∈⎢⎥⎣⎦时,()f x 的最小值是0,求实数a 的值.【答案】(1) 0a ≤时,()f x 的单调递减区间为()0,+∞,0a >时,()f x 的单调递减区间为10,a ⎛⎫⎪⎝⎭.(2) 2ln 2a =考点:利用导数求函数单调区间,利用导数研究函数最值【思路点睛】导数与函数的单调性(1)函数单调性的判定方法:设函数y=f(x)在某个区间内可导,如果f′(x)>0,则y=f(x)在该区间为增函数;如果f′(x)<0,则y=f(x)在该区间为减函数.2.【河南百校联考2017届高三9月质检,22】(本小题满分12分)设函数()ln af x x x x=+-. (1)当2a =-时,求()f x 的极值; (2)当1a =时,证明:()10x f x x e-+>在()0,+∞上恒成立. 【答案】(1)()f x 在2x =处取得极大值()()2ln 23,f f x =-无极小值(2)详见解析考点:利用导数求函数极值,利用导数证明不等式 【方法点睛】函数极值问题的常见类型及解题策略(1)知图判断函数极值的情况.先找导数为0的点,再判断导数为0的点的左、右两侧的导数符号. (2)已知函数求极值.求f ′(x )―→求方程f ′(x )=0的根―→列表检验f ′(x )在f ′(x )=0的根的附近两侧的符号―→下结论.(3)已知极值求参数.若函数f (x )在点(x 0,y 0)处取得极值,则f ′(x 0)=0,且在该点左、右两侧的导数值符号相反.3.【河北邯郸2017届9月联考,21】(本小题满分12分)设函数22()(2)ln f x x ax x bx =-+,,a b R ∈.(Ⅰ)当1a =,1b =-时,设2()(1)ln g x x x x =-+,求证:对任意的1x >,2()()xg x f x x x e e ->++-; (Ⅱ)当2b =时,若对任意[1,)x ∈+∞,不等式22()3f x x a >+恒成立.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答案】(Ⅰ)详见解析;(Ⅱ)(,1)-∞. 【解析】试题分析:(Ⅰ)首先将所证问题“对任意的1x >,2()()xg x f x x x e e ->++-”转化为“2()()x g x f x x x e e ->++-”,进而转化为“ln 0x e x e +->”,然后令()ln xh x e x e =+-,并求出其导函数并判断其函数的单调性,进而得出所证的结果;(Ⅱ)首先将问题“对任意[1,)x ∈+∞,不等式22()3f x x a >+恒成立”转化为“22(24)ln 0x ax x x a -+->”,然后构造函数22()(24)ln p x x ax x x a =-+-,[1,)x ∈+∞,并求出导函数并进行分类讨论:当1a ≤时和当1a >时,并分别求出其导函数并判断其单调性,最后结合已知条件即可得出所求的结果. 试题解析:(Ⅰ)当1a =,1b =-时,22()(2)ln f x x x x x =--, 所以2()()xg x f x x x e e ->++-等价于ln 0x e x e +->. 令()ln xh x e x e =+-,则1'()0x h x e x=+>,可知函数()h x 在(1,)+∞上单调递增, 所以()(1)h x h >,即ln x e x e +>,亦即ln 0x e x e +->, 所以2()()xg x f x x x e e ->++-.所以()q a 在(1,)+∞上单调递减.又(1)0q =,所以()(1)0q a q <=与条件矛盾.综上可知,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1)-∞.考点:1.利用导函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与极值;2.构造函数.【方法点睛】本题考查导致与函数单调性的关系、不等式的证明与恒成立问题,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等价转化能力、运算求解能力、分类讨论的思想与转化思想.利用导数处理不等式问题.在解答题中主要体现为不等式的证明与不等式的恒成立问题.常规的解决方法是首先等价转化不等式,然后构造新函数,利用导数研究新函数的单调性和最值来解决,当然要注意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4.【广西南宁二中、柳州高中、玉林高中2017届高三8月联考,21】(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1()ln 1af x x ax x-=-+-(a R ∈). (1)当12a ≤时,讨论函数()f x 的单调性; (2)设24()23g x x bx =-+,当13a =时,若对任意1(0,2)x ∈,存在2[1,3]x ∈,使12()()f x g x ≥,求实数b 的取值范围.【答案】(1)当0a ≤时,增区间为(1,)+∞,减区间为(0,1);当102a <<时,增区间为1(1,)aa-,减区间为(0,1)和1(,)a a -+∞;当12a =时,减区间为(0,)+∞;(2)2b ≥.(2)当13a =时,由(1)知()f x 在(0,2),min 2(1)3f f ==-,依题意有2min 2()3g x f ≤=-, ∵2[1,3]x ∈⇒2222b x x ≥+在2[1,3]x ∈上有解, 令2()h x x x=+,知()h x 在2)单调递减,在2,3)单调递增, ∴min ()(2)22h x h ==∴min 2()222b h x b ≥=⇒,∴b 的取值范围为2b ≥或用min min ()()f x g x ≥,而min 2(1)3f f ==-,对min ()g x 分三种情况: ①min 172()(1)233b g x g b ≤⎧⎪⎨==-≤-⎪⎩⇒无解;②2min 1342()()33b g x g b b <<⎧⎪⎨==-≤-⎪⎩ ⇒23b ≤<;③min 3312()(3)633b g x g b ≤⎧⎪⎨==-≤-⎪⎩⇒3b ≤.综上:∴b 的取值范围为2b ≥考点:1、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2、不等式恒成立问题;3、函数的最值.5.【河北省衡水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调,20】(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212ln f x a x x a R =---∈.(1)若曲线 ()()g x f x x =+上点()()1,g 1处的切线过点()0,2,求函数()g x 的单调减区间; (2)若函数()y f x =在10,2⎛⎫ ⎪⎝⎭上无零点,求a 的最小值. 【答案】(1)()0,2;(2)24ln 2-.(2)因为()0f x <在区间10,2⎛⎫ ⎪⎝⎭上恒成立不可能, 故要使函数()f x 在10,2⎛⎫ ⎪⎝⎭上无零点,只要对任意的()10,,02x f x ⎛⎫∈> ⎪⎝⎭恒成立, 即对12ln 0,,221xx a x ⎛⎫∈>- ⎪-⎝⎭恒成立................................8分 令()2ln 12,0,12x I x x x ⎛⎫=-∈ ⎪-⎝⎭, 则()()()()222212ln 2ln 211x x x x x I x x x --+-'==--.................10分 再令()212ln 2,0,2m x x x x ⎛⎫=+-∈ ⎪⎝⎭, 则()()2221220x m x x x x--'=-+=<,故()m x 在10,2⎛⎫ ⎪⎝⎭上为减函数,于是()122ln 202m x m ⎛⎫>=->⎪⎝⎭, 从而,()0I x '>,于是()I x 在10,2⎛⎫ ⎪⎝⎭上为增函数,所以()124ln 22I x I ⎛⎫<=- ⎪⎝⎭, 故要使2ln 21xa x >--恒成立,只要[)24ln 2,a ∈-+∞, 综上,若函数()f x 在10,2⎛⎫ ⎪⎝⎭上无零点,则a 的最小值为24ln 2-..................12分 考点:1、函数的零点;2、导数的几何意义;3、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方法点睛】利用导数解决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两种”常用方法(1)分离参数法:将原不等式分离参数,转化为不含参数的函数的最值问题,利用导数求该函数的最值,根据要求得所求范围.一般地,()f x a ≥恒成立,只需()min f x a ≥即可;()f x a ≤恒成立,只需max ()f x a ≤即可;(2)函数思想法:将不等式转化为某含待求参数的函数的最值问题,利用导数求该函数的极值(最值),然后构建不等式求解.6.【河北省衡水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调,21】(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1p x m q x a ==+,二次函数()1f x p q =+,关于x 的不等式()()2211f x m x m >-+-的解集为()(),1,m m -∞++∞,其中m 为非零常数,设()()1f xg x x =-. (1)求a 的值;(2)若存在一条与y 轴垂直的直线和函数()()ln x g x x x Γ=-+的图象相切,且切点的横坐标0x 满足0013x x -+>,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3)当实数k 取何值时,函数()()()ln 1x g x k x ϕ=--存在极值?并求出相应的极值点. 【答案】(1)2a =-;(2)12m >;(3)若0m >时,k ∈R ,函数()x ϕ极小值点为2x ;若0m <时,当2k m >-时,函数()x ϕ极小值点为2x ,极大值点为1x (其中2124k k mx +-+=,2224k k m x +++=)(2)由(1)得()()()2211111f x x x m mg x x x x x -++===-+---,∴()()()()21ln ln 1,11mmx g x x x x x x x x Γ=-+=-+Γ=---,∵存在一条与y 轴垂直的直线和()x Γ的图象相切,且切点的横坐标为0x ,∵0013x x -+>,∴02x >.....................5分令()()122h x x x x =+->,则()()()221111x x h x x x +-'=-=,当2x >时,()()()2211110x x h x x x +-'=-=>,∴()12h x x x =+-在()2,+∞上为增函数,从而()()00011+222h x x h x =->=,∴12m >.....................7分(3)()()()()()ln 11ln 11mx g x k x x k x x ϕ=--=-+---的定义域为()1,+∞,∴()()()()222211111x k x k m m k x x x x ϕ-++-+'=--=---方程()2210x k x k m -++-+= (*)的判别式()()222414k k m k m ∆=+--+=+.下面只需考虑0∆>的情况,由0∆>,得2k m <--或2k m >-,当2k m <--221224241,1k k m k k m x x +-++++=<=<, 故()1,x ∈+∞时,()0x ϕ'>,∴函数()x ϕ在()1,+∞上单调递增,∴函数()x ϕ没有极值................................11分当2k m >-221224241,1k k m k k m x x +-++++=>=>, 则()11,x x ∈时,()()120;,x x x x ϕ'>∈时,()()20;,x x x ϕ'<∈+∞时,()0x ϕ'>,∴函数()x ϕ在()11,x 上单调递增,在()12,x x 上单调递减,在()2,x +∞上单调递增,此时函数()x ϕ存在极大值和极小值,极小值点2x ,有极大值点1x .综上所述,若0m >时,k 可取任意实数,此时函数()x ϕ有极小值且极小值点为2x ;若0m <时,当2k m >-()x ϕ有极大值和极小值,此时极小值点为2x ,极大值点为1x (其中22122424k k m k k m x x +-++++==).......................12分 考点:1、不等式的解法;2、方程的根;3、导数的几何意义;4、函数极值与导数的关系.7.【江苏南通市如东县、徐州丰县2017届10月联考,18】(本小题满分16分)在互联网时代,网校培训已经成为青年学习的一种趋势,假设某网校的套题每日的销售量()h x (单位:千套)与销售价格x (单位:元/套)满足的关系式()()()h x f x g x =+(37x <<,m 为常数),其中()f x与()3x -成反比,()g x 与()7x -的平方成正比,已知销售价格为5元/套时,每日可售出套题21千套,销售价格为3.5元/套时,每日可售出套题69千套.(1) 求()h x 的表达式;(2) 假设网校的员工工资,办公等所有开销折合为每套题3元(只考虑销售出的套数),试确定销售价格x 的值,使网校每日销售套题所获得的利润最大.(保留1位小数)【答案】(1) ()()210473h x x x =+-- (37x <<)(2) 13 4.33x =≈(2) 由(1)可知,套题每日的销售量()()210473h x x x =+--, 设每日销售套题所获得的利润为()F x 则()()()()()2210347104733F x x x x x x ⎡⎤=-+-=+--⎢⎥-⎣⎦32468364578x x x =-+- ………………………………………10分考点:利用导数求函数最值8.【江苏南通市如东县、徐州丰县2017届10月联考,20】(本小题满分16分)给出定义在()+∞,0上的两个函数2()ln f x x a x =-,()g x x a x =-.(1)若()f x 在1=x 处取最值.求a 的值;(2)若函数2()()()h x f x g x =+在区间(]0,1上单调递减,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3)试确定函数()()()6m x f x g x =--的零点个数,并说明理由.【答案】(1) 2a = (2) a ≥2(3)两个零点.【解析】试题分析:(1) 开区间的最值在极值点取得,因此()f x 在1=x 处取极值,即(1)0f =′,解得2a = ,需验证(2) ()h x 在区间(]0,1上单调递减,转化为()0h x ′≤在区间(]0,1上恒成立,再利用变量分离转化为对应函数最值:241x a x +≥的最大值,根据分式函数求最值方法求得()241x F x x =+最大值2(3)先利用导数研究函数()x m 单调性:当()1,0∈x 时,递减,当()+∞∈,1x 时,递增;再考虑区间端点函数值的符号:()10m <, 4)0m e ->( , 4()0m e >,结合零点存在定理可得零点个数试题解析:(1) ()2a f x x x=-′ 由已知,(1)0f =′即: 20a -=, 解得:2a = 经检验 2a = 满足题意所以 2a = ………………………………………4分(2) ()2222()()()ln 2ln h x f x g x x a x x ax x a x x =+=-+-=-+(3)函数()()()6m x f x g x =--有两个零点.因为()22ln 26m x x x x x =--+所以())()2122222221x x x x x x x x m x x x x x --+=--+==′ ………12分当()1,0∈x 时,()0<'x m ,当()+∞∈,1x 时,()0>'x m所以()()min 140m x m ==-<, ……………………………………14分3241-e)(1+e+2e )(=0e m e -<() ,8424812(21))0e e e m e e -++-=>( 4442()1)2(7)0m e e e e =-+->( 故由零点存在定理可知:函数()x m 在4(,1)e - 存在一个零点,函数()x m 在4(1,)e 存在一个零点,所以函数()()()6m x f x g x =--有两个零点. ……………………………………16分考点:函数极值与最值,利用导数研究函数零点,利用导数研究函数单调性【思路点睛】对于方程解的个数(或函数零点个数)问题,可利用函数的值域或最值,结合函数的单调性、草图确定其中参数范围.从图象的最高点、最低点,分析函数的最值、极值;从图象的对称性,分析函数的奇偶性;从图象的走向趋势,分析函数的单调性、周期性等.9.【湖南永州市2017届高三第一次模拟,21】(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x f x e ax a =+-,()2x g x xe =.(Ⅰ)讨论函数()y f x =的单调性;(Ⅱ)若不等式()()f x g x >有唯一正整数解,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答案】(Ⅰ)当0a ≥时,()f x 在R 上单调递增,当0a <时,()f x 在()()ln ,a -+∞上单调递增,在()(),ln a -∞-上单调递减;(Ⅱ)32532e e ⎛⎫ ⎪⎝⎭,.(Ⅱ)由()()f x g x >得:()()121x a x e x ->-当1x =时,不等式显然不成立,又x 为正整数,所以1x >,()211x e x a x ->-,………………………………………………………………………………7分 记()()211x e x x x ϕ-=-,则()()()223'1x e x x x x ϕ-=-,∴()x ϕ在区间312⎛⎫ ⎪⎝⎭,上单调递减,在区间32⎛⎫+∞ ⎪⎝⎭,上单调递增,…………………………10分 且32342e a ϕ⎛⎫=< ⎪⎝⎭,所以()()23a aϕϕ⎧<⎪⎨≥⎪⎩,解得3 25 32e e a<≤,综上所述,a的取值范围为32532ee⎛⎫⎪⎝⎭,.…………………………………………………………12分考点:导数的应用.【方法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导数的两大方面的应用:(一)函数单调性的讨论:运用导数知识来讨论函数单调性时,首先考虑函数的定义域,再求出)('xf,有)('xf的正负,得出函数)(xf的单调区间;(二)函数的最值(极值)的求法:由确认的单调区间,结合极值点的定义及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得出函数)(xf极值或最值.10.【四川巴中市2017届“零诊”,21】(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23)(bxaxxf+=在1=x处取得极值61.(1)求ba,的值;(2)若对任意的),0[+∞∈x,都有)1ln()('+≤xkxf成立(其中)('xf是函数)(xf的导函数),求实数k的最小值;(3)证明:11ln(1)2nini=<++∑(*∈Nn).【答案】(1)31-=a,21=b;(2)1k=;(3)详见解析.考点:1.导数的综合运用;2.等价转化的数学思想.【思路点睛】1.可导函数在某点处取得极值的充要条件;2.用求导法、分类讨论思想探寻恒成立有关的逆向求参问题;3.用特殊赋值法构造“零件”不等式,然后通过叠加、放缩证明难度较大的数列不等式. 11.【河南濮阳市一高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检测,20】(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sin 2cos f x x a x x =++在点6x π=处取得极值. (1)求实数a 的值;(2)当7[,]66x ππ∈-时,求函数()f x 的最大值.【答案】(1)4a =;(2)536π+.(2)()sin 24cos f x x x x =++,22'()2cos 24sin 12(12sin )4sin 14sin 4sin 3(2sin 3)(2sin 1)f x x x x x x x x x =-+=--+=--+=-+-∵7[,]66x ππ∈-,∴5'()0(,)66f x x ππ<⇒∈,57'()0[,)(,]6666f x x ππππ>⇒∈-, ∴()f x 在[,]66ππ-,57[,]66ππ上都是增函数,在5[,]66ππ上是减函数, 又353()23666f πππ=+=+,737733()23666f πππ=-=, 7()()43066f f πππ-=>, ∴7()()66f f ππ>,()f x 在7[,]66x ππ∈-536π+. 考点:1、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极值;2、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及最值. 12.【江西九江地区2017届高三七校联考,20】(本小题满分12分)某店销售进价为2元/件的产品A ,假设该店产品A 每日的销售量y (单位:千件)与销售价格x (单位:元/件)满足的关系式2104(6)2y x x =+--,其中26x <<. (1)若产品A 销售价格为4元/件,求该店每日销售产品A 所获得的利润;(2)试确定产品A 销售价格x 的值,使该店每日销售产品A 所获得的利润最大.(保留1位小数点)【答案】(1)42(2)3.3(2)该店每日销售产品A 所获得的利润223210()(2)[4(6)]104(6)(2)456240278(26)2f x x x x x x x x x x =-+-=+--=-+-<<- 从而2'()121122404(310)(6)(26)f x x x x x x =-+=--<<.………………8分令'()0f x =,得103x =,且在10(2,)3上,'()0f x >,函数()f x 单调递增; 在10(,6)3上,'()0f x <,函数()f x 单调递减,………………10分 所以103x =是函数()f x 在(2,6)内的极大值点,也是最大值点,………………11分 所以当10 3.33x =≈时,函数()f x 取得最大值. 故当销售价格为3.3元/件时,利润最大.………………12分考点:利用导数求函数最值13.【湖北2017届百所重点校高三联考,21】(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1ln 0a x f x a x a x a a ⎛⎫=+--> ⎪⎝⎭. (1)求函数()f x 的单调区间和极值;(2)证明:当1,22a ⎡⎤∈⎢⎥⎣⎦时,函数()f x 没有零点(提示:ln 20.69≈).【答案】(1)单调增区间为()2,a +∞,单调减区间为()20,a ,极小值为()()2222111ln f a a a a a ⎡⎤=+--⎣⎦;(2)证明见解析.(2)由(1)可知:当2x a =时,()f x 取得极小值,亦即最小值()()2222111ln f a a a a a ⎡⎤=+--⎣⎦,又因为122a ≤≤,所以2144a ≤≤,设()()111ln 44g x x x x x ⎛⎫=+--≤≤ ⎪⎝⎭,则()1ln g x x x '=-,......................... 7分 因为()g x '在1,44⎡⎤⎢⎥⎣⎦上单调递减,且()()10,20g g ''><, 所以()g x '有唯一的零点()1,2m ∈,使得()g x 在1,4m ⎡⎫⎪⎢⎣⎭上单调递增,在(],4m 上单调递减,.....9分 又由于()156ln 20,456ln 2044g g -⎛⎫=>=-> ⎪⎝⎭,...................10分 所以()0g x >恒成立,从而()()2222111ln 0f a a a a a ⎡⎤=+-->⎣⎦恒成立,则()0f x >恒成立, 考点:导数的知识和函数的零点等有关知识的综合运用.14.【湖北2017届百所重点校高三联考,22】(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ln ,,0x ae b x f x a b R a x+=∈≠且. (1)若曲线()y f x =在点()()1,1f 处的切线与y 轴垂直,且()f x 有极大值,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2)若1a b ==,试判断()f x 在()0,+∞上的单调性,并加以证明.(提示:2334169,94e e ><). 【答案】(1)(),0-∞;(2)证明见解析.(2)当1a b ==时,()ln x e x f x x+=,则()()211ln x e x x f x x -+-'=, 设()()11ln x g x e x x =-+-,则()21x g x x e x ⎛⎫'=- ⎪⎝⎭,考点:导数的知识及函数的性质等有关知识的综合运用.【易错点晴】导数是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和极值最值问题的重要而有效的工具.本题就是以含参数b a ,的函数解析式为背景,考查的是导数知识在研究函数单调性和极值等方面的综合运用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的第一问求解时借助题设中有极大值这一信息,对参数a 进行分类分析极大值取得的条件,从而求出参数a 的取值范围是(),0-∞;第二问中的推证过程中先构造函数()()11ln x g x e x x =-+-,然后再借助导数,运用导数的知识推证出()0g x >,进而得到()0f x '>,从而证得()f x 在()0,+∞上递增,使得问题简捷巧妙获解.。
中考数学复习专题3:开放性问题(含详细参考答案)

中考数学复习专题三:开放性问题一、中考专题诠释开放型问题是相对于有明确条件和明确结论的封闭型问题而言的,它是条件或结论给定不完全、答案不唯一的一类问题.这类试题已成为近年中考的热点,重在考查同学们分析、探索能力以及思维的发散性,但难度适中.根据其特征大致可分为:条件开放型、结论开放型、方法开放型和编制开放型等四类.二、解题策略与解法精讲解开放性的题目时,要先进行观察、试验、类比、归纳、猜测出结论或条件,然后严格证明;同时,通常要结合以下数学思想方法:分类讨论,数形结合,分析综合,归纳猜想,构建数学模型等。
三、中考考点精讲考点一:条件开放型条件开放题是指结论给定,条件未知或不全,需探求与结论相对应的条件.解这种开放问题的一般思路是:由已知的结论反思题目应具备怎样的条件,即从题目的结论出发,逆向追索,逐步探求.例1 (•义乌市)如图,在△ABC中,点D是BC的中点,作射线AD,在线段AD及其延长线上分别取点E、F,连接CE、BF.添加一个条件,使得△BDF≌△CDE,并加以证明.你添加的条件是.(不添加辅助线).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专题:开放型。
分析:由已知可证∠ECD﹦∠FBD,又∠EDC﹦∠FDB,因为三角形全等条件中必须是三个元素,并且一定有一组对应边相等.故添加的条件是:DE=DF(或CE∥BF或∠ECD=∠DBF 或∠DEC=∠DFB等);解答:解:(1)添加的条件是:DE=DF(或CE∥BF或∠ECD=∠DBF或∠DEC=∠DFB等).(2)证明:在△BDF和△CDE中∵∴△BDF≌△CDE.点评: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是中考的热点,一般以考查三角形全等的方法为主,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先根据已知条件或求证的结论确定三角形,然后再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看缺什么条件,再去证什么条件.考点二:结论开放型:给出问题的条件,让解题者根据条件探索相应的结论并且符合条件的结论往往呈现多样性,这些问题都是结论开放问题.这类问题的解题思路是:充分利用已知条件或图形特征,进行猜想、类比、联想、归纳,透彻分析出给定条件下可能存在的结论,然后经过论证作出取舍.例2 (•宁德)如图,点E、F分别是AD上的两点,AB∥CD,AB=CD,AF=DE.问:线段CE、BF有什么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并加以证明.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线的性质;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0 恒成立,则实数 m 的最大值为
()
π
π
A. 4
B. 2
3π C. 4
5π D. 4
返回
解析:在同一坐标系中,作出 y=sin x 和 y=cos x 的图象,
当
π m= 4 时,要使不等式恒成立,只有
a=
22,
π 当 m> 4 时,在 x∈[0,m]上,必须要求 y=sin x 和 y=cos
返回
[应用体验] 1.已知 f(x)=|x|+|x-1|,若 g(x)=f(x)-a 的零点个数不为 0,
则 a 的最小值为________. 解析:原方程等价于 f(x)=11- ,20x≤,xx≤<10,,其图象如图所
2x-1,x>1, 示,要使 a=f(x)有零点,则 a≥1,因此 a 的最小值为 1.
x 的图象不在 y=a= 22的同一侧.所以 m 的最大值是3π4 .
故选 C. 答案:C
返回
应用 3 利用数形结合求解解析几何问题
返回
[例 3] (1)(2020·全国卷Ⅲ)点(0,-1)到直线 y=k(x+1)距
离的最大值为
()
A.1
B. 2
C. 3
D.2
(2)设 F1,F2 是双曲线 C:xa22-by22=1(a>0,b>0)的左、右
根据双曲线的定义,得|PF2|-|PF1|=2,即|PF2|-|PQ|=2,
从而|QF2|=2.
在△F1QF2 中,易知 OH 为中位线,则|OH|=1.
故选 A.
答案:A
返回
[总结升华] 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分析解决问题的 3 个原则
(1)等价性原则:在数形结合时,代数性质和几何性质的转 换必须是等价的,否则解题将会出现漏洞,有时,由于图形的 局限性,不能完整地表现数的一般性,这时图形的性质只能是 一种直观而浅显的说明;
返回
应用 1 利用数形结合思想研究函数的零 点问题
返回
[例 1] (2020·天津高考)已知函数 f(x)=x-3,x,x≥x<00,. 若函 数 g(x)=f(x)-|kx2-2x|(k∈R )恰有 4 个零点,则 k 的取值范围
是 A.-∞,-12∪(2 2,+∞) B.-∞,-12∪(0,2 2) C.(-∞,0)∪(0,2 2) D.(-∞,0)∪(2 2,+∞)
返回
2.已知 O 为坐标原点,设 F1,F2 分别是双曲线 x2-y2=1 的
左、右焦点,P 为双曲线左支上任意一点,过点 F1 作∠F1PF2
的平分线的垂线,垂足为 H,则|OH|=
()
A.1
B.2
C.4
D.12
返回
解析:如图所示,延长 F1H 交 PF2 于点 Q,由 PH 为∠F1PF2 的平分线及 PH⊥F1Q,可知|PF1|=|PQ|.
借助形的直观性来阐明数之间的联系.以形助数常 用的有:借助数轴,借助函数图象,借助单位圆, 借助数式的结构特征,借助于解析几何方法
以数 助形
借助于数的精确性来阐明形的某些属性.以数助形 常用的有:借助于几何轨迹所遵循的数量关系,借 助于运算结果与几何定理的结合
返回
由“形”到“数”的转化,往往比较明显,而由“数”到 “形”的转化却需要转化的意识,因此,数形结合思想的使用 往往偏重于由“数”到“形”的转化.
[答案] D
返回
技法点拨
1.本题分段函数为背景,结合函数零点个数求参数的取 值范围,零点问题一般转化为两函数图象的交点问题,注意直 线与曲线相切的情况.
2.利用数形结合探究方程解的问题应注意两点 (1)讨论方程的解(或函数的零点)一般可构造两个函数,使 问题转化为讨论两曲线的交点问题,但用此法讨论方程的解一 定要注意图象的准确性、全面性,否则会得到错解; (2)正确作出两个函数的图象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数形 结合应以快和准为原则,不要刻意去用数形结合.
2.应用几何意义数形结合法解决问题需要熟悉常见的几 何结构的代数形式,主要有:(1)比值——可考虑直线的斜率; (2)二元一次式——可考虑直线的截距;(3)根式分式——可考虑 点到直线的距离;(4)根式——可考虑两点间的距离.
返回
[应用体验] 1.过直线 x+y-2 2=0 上一点 P 作圆 x2+y2=1 的两条切
返回
应用 2 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不等式问题
返回
[例 2] (2020·北京高考)已知函数 f(x)=2x-x-1,则不等
式 f(x)>0 的解集是
()
A.(-1,1)
B.(-∞,-1)∪(1,+∞)
C.(0,1)
D.(-∞,0)∪(1,+∞)
[解析] 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 h(x)=2x,g(x)=x +1 的图象如图.由图象得交点坐标为(0,1)和(1,2).
答案:1
返回
2.已知函数 f(x)=|xx2|-,2xm≤xm+,4m,x>m,其中 m>0.若存在 实数 b,使得关于 x 的方程 f(x)=b 有三个不同的根,则 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解析:作出 f(x)的图象如图所示.
当 x>m 时,x2-2mx+4m=(x-m)2+4m-m2, 所以要使方程 f(x)=b 有三个不同的根,则有 4m-m2<m, 即 m2-3m>0.又 m>0,解得 m>3. 答案:(3,+∞)
-f(1)=0,又函数f(x)在(0,+∞)上单调递
增,所以函数f(x)在(-∞,0)上单调递增,
所以可作出函数f(x)的示意图,如图,则不等式f(x-1)>0
可转化为-1<x-1<0或x-1>1,解得0<x<1或x>2.故
选A.
答案:A
返回
2.若存在实数 a,对任意的 x∈[0,m],都有(sin x-a)·(cos x
线,若两条切线的夹角是 60°,则点 P 的坐标是________. 解析:如图,由题意可知∠APB=60°, 由切线性质可知∠OPB=30°.在 Rt△ OBP 中,OP=2OB=2,又点 P 在直 线 x+y-2 2=0 上,所以不妨设点 P(x , 2 2 - x) , 则 OP =
x2+(2 2-x)2=2,即 x2+(2 2-x)2=4,整理得 x2 -2 2x+2=0,所以 x= 2,即点 P 的坐标为( 2, 2). 答案:( 2, 2)
焦点,O 是坐标原点.过 F2 作 C 的一条渐近线的垂线,垂足
为 P.若|PF1|= 6|OP|,则 C 的离心率为
()
A. 5
B.2
C. 3
D. 2
返回
[解析] (1)法一:如图,记点 A(0,-1),
直线 y=k(x+1)恒过点 B(-1,0),当 AB 垂直
于直线 y=k(x+1)时,点 A(0,-1)到直线 y=
第2讲 数形结合思想
Contents
1 应用1 利用数形结合思想研究函数的零点问题 2 应用2 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不等式问题 3 应用3 利用数形结合求解解析几何问题
返回
数形结合思想,就是根据数与形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数
与形的相互转化来解决数学问题的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以形 助数
= 1+k22+k 1=
1+k+2 1k,要使 d 最大,需 k>0 且 k+1k最
小,∴当 k=1 时,dmax= 2,故选 B.
返回
(2)如图,过点 F1 向 OP 的反向延长线作垂线,垂足为 P′, 连接 P′F2,由题意可知,四边形 PF1P′F2 为平行四边形,且 △PP′F2 是直角三角形.
()
返回
[解析] 由 g(x)=f(x)-|kx2-2x|=0,得 f(x)=|kx2-2x|, 易知 0 是函数 g(x)的 1 个零点.当 x≠0 时,方程可化为|kx- 2|=x12,,xx<>00.,由题意知该方程有 3 个不相等的实根.设 t(x) =x12,,xx<>00.,h(x)=|kx-2|(x≠0),则函数 t(x)的图象与函数 h(x)的图象有 3 个交点.当 k<0 时,h(x)与 t(x)的图象如图(1), 此时两函数图象有 3 个交点,符合题意;当 k>0 时,h(x)与 t(x) 的图象如图(2),当 h(x)=|kx-2|的图象与 y=x2 的图象相切时, k=2 2,所以当 k>2 2时,h(x)的图象与 t(x)的图象有 3 个交 点.综上所述,k<0 或 k>2 2.故选 D.
k(x+1)的距离最大,且最大值为|AB|= 2,故
选 B.
法二: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知点(0,-1)到直线 y=k(x
+ 1) 的 距 离
d
=
|k·0+(-1)·(-1)+k| k2+1
=
|k+1| k2+1
=
k2+k2+2k+ 1 1= 1+k22+k 1.当 k=0 时,d=1;当 k≠0 时,d
又 f(x)>0 等价于 2x>x+1, 结合图象,可得 x<0 或 x>1. 故 f(x)>0 的解集为(-∞,0)∪(1,+∞).故选 D.
[答案] D
返回
技法点拨
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解不等式或求参数范围问题的技巧 若研究的方程(不等式)不能用代数法求解,但其与基本初 等函数有关,常将方程(不等式)问题转化为函数图象的交点或 图象的上下位置关系的问题,然后由图象的几何直观数形结合 求解.
(2)双向性原则:在数形结合时,既要进行几何直观的分析, 又要进行代数抽象的探索,两方面相辅相成,仅对代数问题进 行几何分析(或仅对几何问题进行代数分析)在许多时候是很难 行得通的;
返回
(3)简单性原则:找到解题思路之后,至于用几何方法还是 用代数方法或者兼用两种方法来叙述解题过程,则取决于哪种 方法更为简单.
返回
[应用体验]
1.已知 f(x)为奇函数,且当 x>0 时,f(x)单调递增,f(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