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相关急性间质性肾炎

合集下载

药物性间质性肾炎怎么回事?

药物性间质性肾炎怎么回事?

药物性间质性肾炎怎么回事?
间质性肾炎,又称肾小管间质性肾炎,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管间质性急慢性损害的临床病理综合征。

而药物也是其中之一,那么药物性间质肾炎是怎么回事呢?
病机
急性药物性间质性肾炎主要由免疫机制引起。

药物可作为半抗原与肾小管上皮细胞胞质或细胞外成份结合,产生抗原性,并通过IgE的形成和细胞介导的迟发性过敏性反应引起上皮细胞和基膜的免疫损伤。

病人通常在用药后约15天(2~40天)后出现发烧、一过性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等症状。

约25%的的病人出现皮疹。

肾脏改
变可表现为血尿、轻度蛋白尿和尿中出现白细胞(包括嗜酸性粒细胞)。

约有50%病人血清肌酐水平增高,或出现少尿等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症状。

确诊后应停用相关药物。

药物引起急性间质性肾炎46例临床分析

药物引起急性间质性肾炎46例临床分析
恢 复 。两 组 在 治疗 期 间 均未 见 明显 的不 良反 应 , 明 两 种 药 物 表 的安 全 性 高 。
制, 对那 些超过 6h时间窗而不能 溶栓治疗 的患者来 说 , 抗凝 、 降纤治疗就成 为临床上最 为有效 的治疗措施 。 降纤酶是一 种具有 溶解血栓 、 抑制 血栓形成 、 改善 微循 环 作用的蛋 白水解 酶类 , 可诱发 内皮细胞释放组 织纤溶酶原激 活 剂(-A , t ) 可使纤溶酶 原激 活成纤溶 酶 , P 进而 降低血浆 纤维 蛋 白浓度 , 产生溶栓作用 ; 它还通过降低 血液黏度 , 抑制红 细胞 聚 集及沉降 、 增加红 细胞 的变形能力 、 减少血小板 聚集 , 一步改 进 善微循环 ; 另外 , 它还具有清除 自由基及抗脂质 过氧化作用 , 降
药 物 引起 急性 间质 性 肾炎 4 6例 临床 分 析
李 素桃 冯 少尊
将4 6例
【 摘要 】 目的 探讨 药物性 急性 间质性 肾炎( A N) D I 的临床及 病理特点 , 高 临床诊 治水平。方法 提
间 >3个 月) 比较 两组 患者 的临床特 点及病理特征 。结果 ,
药物 性 急 性 间质 性 肾 炎 患者 随 机 分 为 急 性 组 ( n=2 , 2 肾功 能 恢 复 时 间 ≤ 3个 月 ) 慢 性 组 ( 和 n=2 , 4 肾功 能 恢 复 时
恢复 , 并且通过消 除血栓 , 尽早恢 复脑 部血流 , 进而纠正脑 缺血 所造成 的一系列生理 、 病理及代谢紊乱 , 挽救频死 的脑组织 , 缩 小梗死面积 , 复其神 经功 能。 目前 , 恢 溶栓 治疗是公 认 的治疗
急 性 脑 梗 死 有 效 方 法 , 由 于该 治疗 方 法 具 有 严 格 的 时 间 窗 限 但

急性间质性肾炎病因特点及临床治疗论文

急性间质性肾炎病因特点及临床治疗论文

急性间质性肾炎的病因特点及临床治疗【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间质性肾炎的病因特点,找出最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

方法对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进行理化实验室检查和病理学检查,分析发病的原因和临床表现的症状,针对病理的特点进行治疗。

结果由药物引起的停用药物,补充免疫抑制剂后患者均恢复了正常;由感染引起的经过抗生素治疗,同时补充电解质维持体内酸碱平衡和对症支持治疗后也均恢复了正常,80例患者治疗后经病原学实验室检测,指标均恢复至正常。

结论针对不同的病因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率和有效率。

【关键词】急性间质性肾炎;病因;临床治疗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546-01急性间质性肾炎是一类综合性的临床疾病[1]。

它是以肾间质以及肾小管受炎症侵害为病理表现的多原因疾病。

病理切片检查多可见得炎性细胞浸润使肾脏血管以及肾小球受累的轻度病变,临床表现有肾脏功能的改变和衰竭,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

探讨疾病的发生原因,进行对因治疗,彻底改变致病因素是有效治疗本病的关键。

本实验研究分析我院的80例患者病因特点及针对病因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收治的已经明确诊断为急性间质性肾炎的病例80例。

男性患者42例,女性患者38例,年龄范围在32-64之间,平均年龄为41.3±3.51岁,大部分患者的临床症状都是发热、关节疼痛、皮疹、少尿或者是无尿、恶心呕吐、血尿和腰痛。

80例患者62例近期服用过药物;18例有近期感染。

排除尿毒症以及严重肾脏衰竭和恶心肿瘤患者。

1.2 方法1.2.1 实验室检查对80例患者进行实验室检查。

检查的内容包括血清肌酐范围值;尿素氮的含量;血尿酸的含量;尿常规;24h 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球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超声波检查肾脏形状的变化。

1.2.2 病理学检查采用肾脏活检技术。

将取到的病例切片应用免疫荧光标记在光镜、电镜下检查。

间质性肾炎——急性间质性肾炎考试重点总结

间质性肾炎——急性间质性肾炎考试重点总结
病因
1.药物
(1)含马兜铃酸的中草药及中成药:如关木通、广防己等。
(2)抗生素:利福平、美洛林、头孢呋辛、先锋罗欣等。
(3)镇痛药:扑热息痛、阿司匹林、非那宗等。
(4)非留体抗炎药:双氯芬酸、吲哚美辛、羟基保泰松、吡罗昔康、布洛芬等。
(5)利尿剂:氢氯噻嗪、氨苯蝶啶、呋塞米。
(6)造影剂:泛影葡胺、胆影葡胺等。
3.替代治疗 尿毒症时行替代治疗。
1、2条,再加上第3、4条中任何一条即可临床诊断本病
鉴别诊断
1.感染相关性急性间质性肾炎
2.马兜铃酸肾病:肾间质寡细胞性纤维化,无炎细胞浸润
治疗
1.停用致敏药物
2.激素泼尼松口服每日30~40mg,好转即逐渐减量,共2~3个月
3.ARF时透析治疗
慢性间质性肾炎
病理表现
肾间质(纤维化) 及肾小管(萎缩)慢性病变
间质性肾炎——急性间质性肾炎考试重点总结
病理表现
肾间质(弥漫性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及数量不等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及肾小管(退行性变)急性病变
临床表现及诊断
1.近期用药史。
2.药物过敏表现,常有药疹、药物热及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3.尿检异常,常表现为无菌性白细胞尿、血尿、而尿蛋白较轻。
4.肾功能急剧坏转,常呈ARF,并常伴严重肾小管功能损伤出现肾性糖尿及低渗透压尿等,B超双肾增大。
(7)重金属:镉、铅、锂。
(8)化疗及免疫抑制药:如顺铂、甲氨蝶呤、丝裂霉素、阿霉素、白介素-2、环孢素A等。
2.慢性尿路感染
3.代谢紊乱 高钙血症、高钾血症、高尿酸血症、胱氨酸尿症。
4.免疫性疾病
5.遗传性疾病
临床表现与诊功能明显受损,重吸收、浓缩功能降低出现口渴、多饮、多尿,低比重尿、低渗透压尿、肾性糖尿、肾小管酸中毒、低钾肌无力。

急性间质性肾炎

急性间质性肾炎
WBC9.2×109/L,N68%,E12.2%,Hb126g/L,PLT154×109/L。 尿常规:尿比重1.010,尿蛋白±,镜检RBC++/HP,WBC+/HP,细胞 管型0-3/HP,尿渗透压206mOsm/L 肝功能:白蛋白39g/L,球蛋白16gL,AST12U/L,ALT10IU/L
❖ 病因治疗: (1)去除病因:立即停止引起本病可能相关的药物。 (2)糖皮质激素泼尼松0.5~1mg/(kg:d) ❖ 支持治疗:
(1)一般治疗:观察每日尿量、体重、血压变化, 保持容量平衡;纠正水电解质素乱,维持酸碱平衡 ;加强营养支持;避免感染。 (2)血液净化治疗
病例—住院治疗情况
❖ 血液透析滤过3次,患者尿量逐渐增加,达 3500ml/d,皮疹逐渐消退,腰痛、水肿缓解;
【问题1】门诊见一位发热、皮疹、关节痛、 血尿、尿量减少患者,问诊要点包括哪些
❖ 起病特点、诱因,有无感染或应用某些药物、接触 毒物等病史。
❖ 皮疹的特点,关节痛的部位,有无红肿热痛、功能 障碍,血尿有无伴随尿频、尿急、尿痛、排尿不尽 、腰痛等症状。
❖ 临床常见尿量减少的原因:如腹泻、呕吐、感染、 大量出汗、剧烈运动、创伤、饮食异常、药物等, 特别要询问是否有血压下降的情况。
血糖4.9mmo/L
肾功能:BUN20.6mmol/L,Scr962µmo/L
双肾B超:左肾114mmx52mm,右肾108mm×50mm,皮质回声正常
【问题5】该患者可能的诊断是什么,是否需要 入院诊断和治疗
❖ 该患者符合急性间质性肾炎,急性肾损伤诊断; ❖ 病因可能与药物有关; ❖ 需要住院进一步明确诊断和治疗。
【问题8】急性间质性肾炎的预后如何
思路:多数药物相关急性间质性肾炎预后良好,在 去除诱因后肾损伤能逐渐恢复至痊愈。

急性间质性肾炎的原因

急性间质性肾炎的原因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急性间质性肾炎的原因
导语:说到肾炎,相信很多朋友都是清楚的,或者严格说来应该是知道的。

肾炎是我们人体常见的一宗疾病,而且还是肾脏器官方面的疾病,所以一般的肾
说到肾炎,相信很多朋友都是清楚的,或者严格说来应该是知道的。

肾炎是我们人体常见的一宗疾病,而且还是肾脏器官方面的疾病,所以一般的肾炎对于我们大家身体的影响是很大的,有些患有肾炎的人治不好的就死亡了。

其实关于肾炎的种类还有好多,为急性间质性肾炎就是其中的一种,那么,急性间质性肾炎的病因有哪些呢?
了解到急性间质性肾炎的病因,对于广大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了解到了有关急性间质性肾炎的病因之后,大家以后就可以对症下药治疗了,应该是可以更快地摆脱掉疾病的困扰,恢复身体的健康的。

那么下面就来说说关于急性间质性肾炎的具体病因。

急性间质性肾炎的病因多样,大致有药物过敏、感染相关、肾移植急性排异反应、系统性疾病伴发等几种;此外,特发性急性间质性肾炎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但目前已经明确其中部分发病与病毒感染有关。

1.可能引起急性间质性肾炎的药物达百种以上,抗生素约占致病药物的一半以上,其中以-内酰胺类抗生素(如青霉素族、头孢菌素族等)最为常见。

2.因全身性感染所伴发的AIN,称为感染相关的AIN,一般肾脏无直接感染的证据。

可引起感染相关AIN的致病微生物包括细菌(军团杆菌、伤寒杆菌等)、病毒(汉坦病毒、EB病毒、巨细胞病毒)、支原体(肺炎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梅毒螺旋体、钩端螺旋体)、寄生虫等。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奥美拉唑所致急性间质性肾炎是否为质子泵抑制剂的类效

奥美拉唑所致急性间质性肾炎是否为质子泵抑制剂的类效
e ci s h h l uh r is" ra t n t te at a toie. o o e h t
系列问答 19 0— WH O现行药物不良反应定义出自何处?
WH O现行药物不良 反应定义出自1 2 9 年WH 7 O第48 9 号技术报告 (e n aRpr ,该报告将药物不良反应定义为: Tc il o ) hc e t " n ee tn d g n t t oi siuieddad u ads nray d a. WH A avr r co ta ioe inx u, n ne, ocr t s l ue im n" O现行A R d se i o u s h s o s t a r a n n c s oe o l s n m D定 义的主要含义和 17 年的定义是完全一致的,但更为完整,详见本刊系列问答 1 92 ,
pnl int ay oie wt fl r ot L t io ao iaaalr a i t avn gs d avn gs eay ou l a c t i au t e r. l n r tn vib e rn h dat e ad dat e o t s s l s a d h r o ) ie m i s l e d g u s ie p t f g e a n i s a f
药物不良 反应杂志20 年 1 月第8 06 2 卷第6 期
A R , ebr 6 o 8 N. D J Dc e 20, l , 6 em 0 V . o
49 6-
"D A R咨询。炎是否为质子泵抑制剂的类效应?
奥美拉哇为质子泵抑制剂 (P ) P I 。奥美拉哇及其他质子泵抑制剂现己 S 广泛用于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食管反流性
〔 本刊编辑部〕

肾病内科急性间质性肾炎的诊断与治疗

肾病内科急性间质性肾炎的诊断与治疗

肾病内科急性间质性肾炎的诊断与治疗急性间质性肾炎(Acute interstitial nephritis, AIN)是一种以肾间质发炎为主要特征的肾小管间质性疾病。

它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包括药物过敏反应、感染、自身免疫病变等。

本文将重点探讨急性间质性肾炎的诊断和治疗。

一、诊断急性间质性肾炎的诊断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1. 临床表现:患者常出现发热、乏力、食欲不振、尿量减少等非特异性症状。

少数患者可能出现尿液改变,如蛋白尿、镜下血尿或管型形成。

2. 实验室检查:血清肌酐和尿素氮通常升高,尿液中白细胞增多,红细胞和管型有时可见。

血液和尿液检查对排除其他肾脏疾病也很有帮助。

3. 肾活检:肾活检是确诊急性间质性肾炎的金 standard。

活检样本通常显示肾小管间质间质的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以及肾小管上皮细胞和基质的水肿。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肾小球通常不受累。

二、治疗1. 原因治疗:如果可疑药物或感染是引起急性间质性肾炎的原因,应立即停用或治疗该药物,或针对感染进行适当的抗菌治疗。

2. 对症治疗:治疗症状和并发症非常重要。

例如,对于水肿和高血压,可以限制钠摄入、提高利尿和使用抗高血压药物。

3. 免疫抑制治疗:对于自身免疫性间质性肾炎,如肾小管间质性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可以考虑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糖皮质激素和细胞毒性药物。

4. 营养支持:对于重症患者,营养支持非常重要。

合理的蛋白质摄入和其他必需营养素的供应有助于提高肾脏修复和恢复功能。

总之,在诊断和治疗急性间质性肾炎时,必须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肾活检结果。

及早发现和治疗可以减少肾脏损害,提高预后。

此外,对于特定病因引起的肾炎,及时干预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停用药物或控制感染。

请注意,本文仅供参考,请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诊断和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务实 求真
② 尿 检 异 常 : 多 为 少 量 蛋 白 尿 ( <1g/24h ) , 唯 有 NSAIDs 及氨苄西林过敏所致的 AIN 可见大量蛋白尿 ;约 75% 可见镜下血尿,有报道肉眼血尿可达 44% ;75%尿沉渣示白细胞增多,甚至出现无菌性脓尿, 白细胞管型常见;经尿沉渣染色尿中嗜酸性粒细胞比例 增多。
务实 求真
预后
药物所致AIN的患者,多数预后良好。不同药物引起的 AIN预后不完全一样,甲氧西林导致的AIN的肾功能损 害90%可恢复。造成药物性AIN预后差的因素,有以下 几点:①既往有慢性肾脏病的患者;②起病年龄大,尤其 伴有高血压、糖尿病患者;③肾小管上皮细胞损害严重者 ;④肾间质细胞呈弥漫浸润及间质纤维化患者;⑤肾功能 衰竭持续时间长者。上述情况可遗留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 害。
务实 求真
谢 谢 大 家!
务实 求真
务实 求真
病因
5% 10% 15% 70%
药物过敏性 感染相关性 自身免疫性疾病 特发性及其他
务实 求真
流行病学
AIN的发病率在肾活检中占 2%-3%;在所有以 ARF 起病的患者中AIN占29.5%,AIN多见于老年人,有 研究显示 AIN 是老年人急性肾功能衰竭最主要原因, 占 39% , AIN 在 60-70 年代以前多由磺胺和青霉素 引起, 60-70 年代以后多由半合成青霉素引起, 8090 年代末引起本病的药物种类越来越多,且多为混合 用药引起,近年来,由中药引起的 AIN 的报道日益增 多。
务实 求真
常见药物
务实 求真
发病机制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参与 AIN的发病过程。AIN活 检病理显示肾间质浸润细胞多为 T细胞,在药物性AIN 肾间质中尤以CD4+细胞显著增加,说明细胞免疫起主 要作用;少数药物如新青霉素Ⅰ导致的 AIN 患者血液 中检测到抗 TBM 抗体,表明体液免疫抗体介导的免疫 反应在该类患者发病中起作用。肾间质炎性细胞的浸润 或免疫复合物形成,可触发一系列免疫反应,使细胞因 子和各种炎症介质释放和激活,导致间质炎症反应进一 步加剧和进展,出现肾间质成纤维细胞及细胞外基质增 生,引起肾纤维化和肾功能衰竭。
务实 求真
③肾小管损害:肾小管损害常见,可出现糖尿、氨基酸 尿、高氯性代酸等近端肾小管损害表现,也可出现等 渗尿、钠排泄增多等远端小管损害表现,但不如在慢 性间质性肾炎中明显。由于极少出现钠潴留,故很少 有高血压和水肿发生,此点在与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 鉴别中十分重要。 ④肾功能损害:突然出现轻重不等的肾功能损害,表现 为肾小管损伤和肾小球滤过率下降、Scr、BUN升高 。20-50%患者表现为ARF,多数为非少尿性,老 年患者和病情严重者可出现少尿性ARF。
务实 求真
③急性间质性肾炎一般无需使用细胞毒类药物。
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或肾功能进行性恶化,肾组 织无或仅有轻度纤维化,可以考虑加用细胞毒类药 物。 常用:CT求真
(2)支持治疗:
①一般治疗:观察尿量、体重和血压变化,保持容量平 衡;积极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加强营养支持;预 防和治疗感染。 ②血液透析治疗:有效的血液透析治疗,为营养支持和 液体治疗提供条件,为保证重要脏器功能、积极治疗原 发病争取时间。因此强调血液净化应尽早进行,尤其是 对于病情复杂,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及少尿型ARF患 者,血透治疗更应尽早进行,不应等到检验指标达到尿 毒症水平才作透析。
务实 求真
抗原
务实 求真
病理
病变呈双侧肾弥漫性分布。肾间质有淋巴细胞、单核 细胞、巨噬细胞浸润,可伴有浆细胞、嗜酸性细胞及 中性粒细胞浸润,常呈片状分布,严重者呈弥漫性, 有些病例在间质或小管周围可见肉芽样病变。间质水 肿常十分明显,使肾小管彼此分离,间质区域增宽。 可见局灶性肾小管病变,小管基底膜内有炎性细胞浸 润,形成小管炎,小管上皮细胞肿胀,刷状缘脱落, 甚至肾小管坏死、TBM破裂。肾小球多正常或有轻度系 膜增生。
务实 求真
诊断
典型病例:①近期用药史;②全身过敏表现;③尿检异常; ④肾小管功能损害及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凡具备以上4条或① ② 加后2条中任何1条者,即可临床诊断本病。但是对于非典型病 例(尤其是由非甾体类抗炎药致病者)常无第二条,必须依靠 肾穿刺组织病理检查确诊。
务实 求真
鉴别诊断
①急性肾小管坏死:尤其与非少尿型急性肾小管坏死不 易鉴别,常都有特殊用药史,注意有无过敏表现,血 中IgE升高、尿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贫血和肾性糖 尿等现象。严重少尿或无尿、尿中有脱落肾小管上皮 细胞有利于肾小管坏死的诊断。 ②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病情发展急骤,临床表现为急进 性肾炎综合征,尿蛋白量较多,血尿突出,部分情况 下还可检出特异的疾病相关抗体(如ANA、ANCA 和抗GBM抗体等),如病情复杂仍需行肾活检病理 检查进行鉴别。
务实 求真
治 疗
(1)病因治疗:
①去除病因:立即停用相关药物; ②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治疗: 一般认为激素治疗有较重要的价值,激素可预防和减轻肾脏 结构和功能进一步受损,能促进肾功能恢复。常用泼尼松30 ~ 40mg/d,病情好转后可逐渐减量,共服2 ~ 3个月。重症患者 可使用甲基泼尼松龙0.5g/d冲击治疗2-4天后,以泼尼松口服维 持。激素适用于青霉素、头孢霉素类及磺胺类等药物引起的过敏性 AIN;有报道称激素对NSAIDs及利福平等抗结核药引起的AIN 常无明显疗效,但均为回顾性小样本研究,无随机对照资料证实激 素无效。因此,一旦获得药物性AIN的诊断激素治疗均应作为病因 治疗予以重视,尤其对于过敏性AIN及起病时即依赖血液透析的重 症患者,均应及时积极应用激素治疗。
药物相关急性间质性肾炎
概述
肾间质( renal interstitium ):是位于肾单位及集 合管之间的结缔组织,由间质细胞、网状纤维、少量 弹力纤维、成纤维细胞和巨噬细胞等组成。 急性间质性肾炎(acute interstitial nephritisAIN )又称为急性肾小管间质肾炎(ATIN)是一组由多种 病因导致短时间内发生肾间质炎症细胞浸润、间质水肿 、肾小管不同程度受损伴肾功能不全为特点的临床病理 综合征。也是急性肾功能衰竭重要原因之一。
务实 求真
临床表现
①全身过敏表现:常见药物热、药疹及外周血嗜酸性 粒细胞增多。发热在甲氧西林相关AIN患者达80%以 上,其他药物性AIN发热相对少见;皮疹可为多形性 红色痒疹、多形红斑或脱屑样皮疹;部分患者轻度 关节痛、淋巴结肿大及嗜酸性粒细胞增多、IgE水平 升高。NSAIDs相关的AIN较少出现上述超敏反应表现 。出现发热、皮疹、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三联征的AIN 患者不到30%。表明药物性AIN临床表现的多样性和 复杂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