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疗 靶区 勾画 课件】淋巴瘤放疗原则和靶区勾画
放疗靶区勾画课件食管癌靶区勾画建议与原则

PTV
IGRT
X-造影 /体检 CT扫描/ FOE EUS PET—CT
呼吸门控等
T -上下界?
靶位误差 器官运动
淋巴引流区? 不确定因素
C T V 三种靶区的勾画方式
C T V G T V 外扩-0 .6 -0 .8 c m 上下3 - 5cm
G T V + G T V n d -0 .6 -0 .8 c m 上下3 - 5cm
1例 0.9% 1例 0.9% 6例 85.7%
pT3N3-6
1例 14.3%
各期别
临床 VS 病理
临床分期 cT1N+ (n=8例)
cT2N+ (n=9例)
病理N分期
N+ (n=5例, 62.5%)
N0 (n=3例, 37.5%)
N+ (n=8例, 88.9%)
N0 (n=1例, 11.1%)
cT3N+ (n=38例) N+ (n=30例, 78.9%)
4310(病变≤3cm) 43.9%
52 (普查发现) 73.1%
27 (普查发现) 59.3%
193(病变≤3cm) 30.1%
40
52.5%
手术 5年 OS-43-92.6%; 放疗5y OS 30-73%
可手术食管癌手术切除与 放疗疗效比较
资料来源
手术时间(年) 例数
5年生存率
例数
%
*江苏省肿瘤防治研究
临床分期 过低估计 11.4%-32.1% 过高估计 11.1%-37.5%
影像学判断LN是否转移 定性相对容易,具体到淋巴结区域
“错区”现象
放疗靶区的设计——考虑淋巴结引流区域及淋 巴结高转区域的临近区域
颈淋巴结分区和靶区勾画【放射治疗科】 ppt课件

下界:舌骨, 后界:二腹肌后腹
上颈LN 中颈LN
上到颅底下到舌骨水平的颈静脉链LN 以颈内静脉后缘为界分IIa 和 II b 舌骨到环甲膜水平的颈静脉链LN
下颈LN
环甲膜到锁骨水平的颈静脉链LN
脊副链LN
由斜方肌前缘、胸锁乳突肌后缘、锁骨构 成的三角区域,还可根据舌骨和环甲膜将
其分为上中下三个亚区
颈前组
P+IN+CN(II-V,RPLN)
IN+CN(II-V,RPLN) CN(I-V, RPLN)
临床靶体积参考范围
部位 分期
喉癌
T1-2N0 T3-4N+ N2c
CTV1
P P+IN(II-IV) P+IN+CN(I-V)
CTV2
IN+CN(II-IV) CN(II-IV)
颈部淋巴结分区
颈部淋巴结分区演进
RPN
6 12 21 9 4 -
不同原发部位肿瘤 对侧或双侧淋巴结转移情况
舌 口底 舌根 扁桃体 咽侧壁 梨状窝 声门上 声门
对侧+ 双侧 12% 27% 37% 16% 50% 49% 39% ——
对侧+ 只有对侧+
—— —— —— 2% —— 6% 2% ——
对侧- 病理+ 双侧 33% 21% 55% —— 37% 59% 26% 15%
2
0 21 29
7
7
注:a 影像学阳性率
RPNa
0 4 16 0 0 -
不同原发部位CN+,PN+的发生率和分布
原发部位
舌 口底 齿龈/RMT 舌根 扁桃体 咽后壁 梨状窝 声门上喉 声带
淋巴结靶区勾画图

05
淋巴结靶区勾画图的发 展趋势
人工智能辅助淋巴结靶区勾画
人工智能技术
利用深度学习、机器学习等技术,对淋巴结影像进行自动识别和 勾画,提高勾画的准确性和效率。
训练数据
需要大量的标注淋巴结影像数据,用于训练和优化人工智能模型。
专家审核
人工智能辅助勾画的结果仍需经过放射科医生或专业医师的审核和 修正,以确保勾画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及时处理
一旦发现淋巴结靶区有异常变化, 应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结合其他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多模态影像学检查
结合超声、CT、MRI等多种影像 学检查结果,对淋巴结靶区进行
综合分析。
病理学检查
对于可疑的淋巴结靶区,可进行 病理学检查,以明确诊断。
临床资料
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如病史、 症状、体征等,对淋巴结靶区进
治疗效果评估与预后分析
疗效评估
在治疗过程中,通过比较治疗前后的淋巴结靶区勾画图,可以评估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预后分析
淋巴结靶区勾画图可用于预后分析,预测患者的生存率和复发风险,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建议。
04
淋巴结靶区勾画图的注 意事项
保证勾画图的准确性
确定标准
使用统一的标准和术语进 行淋巴结靶区的勾画,确 保勾画图的准确性。
淋巴结靶区勾画图为医生提供了详细 的淋巴结位置和大小信息,有助于医 生制定更加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02
淋巴结靶区勾画图的绘 制步骤
确定淋巴结靶区范围
确定淋巴结靶区的位置和大小
根据医学影像和相关资料,确定需要勾画的淋巴结靶区的位置和大小,为后续 的绘制工作提供依据。
确定淋巴结靶区的特征
放疗靶区勾画课件淋巴瘤放疗原则和靶区勾画

97
93
84.2
92.4
85.8
90.8
84 (EFS) 88 87
88 (10) 85 84
早期HL化疗后的受野淋巴结照射 (INRT)
加拿大: 结果
Campbell BA, et al. JCO, 26:5170-5174, 2008
HD照射野定义
扩大野(EF): 根治性放疗
全淋巴结照射(TNI) 次全淋巴结照射(STNI) 倒Y野: 锄形野+盆腔野 斗蓬野、锄形野、盆腔野
IF: 盆腔野
侵犯部位:双盆腔和腹股沟淋巴结 上界: L4下缘,
靶区:盆腔和双腹股沟
中线左右各旁开4 cm
外界: 股骨大转子垂直向下
下界: 股骨小转子下5 cm
内界: 闭孔中线,
耻骨联合上缘上2 cm
INRT和ISRT的基本原则
放疗是综合治疗的一部分 CT、PET/CT或MRI定位 根据化疗前CT或PET确定GTV侵犯区域 CTV根据化疗前GTV范围外放2-5 cm
受累野(IFRT): 化疗后放疗 受累淋巴结照射(INRT) 受累部位照射(ISRT)
HD扩大野照射
TNI
STNI
受累野定义基本原则
治疗一个区域,而非治疗具体的淋巴结。 主要受累野区域:单侧颈部、纵隔和肺门、腋窝(包括锁骨 上下淋巴结)、脾、腹主动脉旁和腹股沟淋巴结. 使用化疗前受侵部位和体积概念。 纵隔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应使用化疗后缩小的体积。 锁骨上淋巴结被认为是颈淋巴区域的一部分。 所有界线必须容易钩划,大部分为骨性标记。 确定射野时,需明确化疗前和化疗后淋巴结部位和大小。
早期HD的综合治疗
最少最有效化疗周期数
预后好早期:2周期和4周期ABVD方案相同 GHSG HD10
肺癌放疗靶区的定义和勾画PPT课件

对照组
10 (23.8)
2 (4.8)
注:5例野外复发部位均为锁骨上区域, 对侧纵隔淋巴结转移(N3)是高危因素
67
SYSU 02-02 – 无进展生存
P rogre s s ion-fre e S urviva l (% of pa tie nts )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0
对照组 (n=43)
56 (34-75) 83.7% 16.3% 79.1% 20.9% 95.3% 4.7% 9.8% 34.9% 55.8%
P
.20 .78 .09 .15 .67
66
SYSU 02-02 – 局部复发
复发
分组
P
野内 (%)
野外 (%)
研究组
9 (23.7)
3 (7.9)
0.81
75
谢谢您的观看与聆听
Thank you for watching and listening
76
25
纵隔淋巴引流区定义(AJCC)
26
纵隔分区(冠状位)-IASLC
环状软骨 胸骨切迹 隆突水平 下叶支气管
27
纵隔分区(右矢状位)环状软骨Biblioteka 胸骨切迹隆突水平 下叶支气管
28
纵隔分区(左矢状位)
环状软骨 胸骨切迹 隆突水平
29
纵隔分区(横断面)
30
手工修剪
CTV指细胞密度较低的亚临床病灶,通 常不至于突破骨性和致密结构,比如骨 皮质、大血管外膜、纵隔胸膜、大气道
12
GTV-T – 毛刺
密集而短的毛刺 可勾画在GTV内
稀疏而长的毛刺 则不必全部包括
13
靶区勾画经典PPT课件

主动脉弓层面
主肺动脉窗以下层面
• 后界:气管后缘 • 左侧界:气管中线延长线 • 右侧界:纵隔胸膜
主肺动脉窗以下层面
气管分叉层面(包括分叉上一层面)
• 左侧界:左主支气管内侧向左0.5cm(分叉
前以气管中线为界;如主支气管分叉则以 分叉前左界为界)
• 右侧界:纵隔胸膜
气管分叉面(包括分叉上一层面)
• 前界:上腔静脉,主动脉弓/升主动脉前缘 • 后界:气管后缘(降主动脉出现需包括其
前缘向后0.5cm)
• 左侧界:纵隔胸膜 • 右侧界:纵隔胸膜
主动脉弓出现层面
主肺动脉窗以下层面
• 左侧界:纵隔胸膜 • 右侧界:纵隔胸膜右侧界:纵隔胸膜
主肺动脉窗以下层面
气管分叉层面(包括分叉上一层面)
• 后界:锥体前缘(降主动脉出现包括其前
• 肺:采用Pinnacle 6.2b系统软件附带的自动勾画工具勾画
肺的外轮廓,气管及支气管必须手工勾画。
• 食管:勾画范围包括胸骨柄上2cm至食管胃结合部位,勾
画在食管外肌层。
• 心脏:心脏的上界由右心房和右心室组成,不包括肺动脉
干、升主动脉和上腔静脉;下界至心尖位置。
• 脊髓:脊髓勾画层面为整个CT扫描层面。 • 皮肤:应用计划软件自带的自动勾画工具,勾画层面为整
缘向后0.5cm)
•
左侧界:纵隔胸膜
• 右侧界:右主支气管内侧向右0.5cm处(分
叉前以气管中线为界;如主支气管分则以
分叉前左界为界)
气管分叉层面(包括分叉上一层面)
右肺动脉干出现层面
• 左侧界:纵隔胸膜
• 右侧界:右主支气管内侧向
•
右0.5cm处(如主支气管
分则以分叉前左界为界)
淋巴瘤放射治疗累及野的范围及靶区勾画

淋巴瘤放射治疗累及野的范围及靶区勾画
腹主动脉旁区域标准累及野的建议边界
上界:T11上缘或化疗前病灶上至少2cm。
下界: L4下缘或化疗前病灶下至少2cm。
外界:包括椎体横突或化疗前病灶旁开至少2cm。
脾:只有当治疗前影像提示脾累及时才考虑治疗。
化疗后体积加1.5cm边界作为治疗体积。
可采用4DCT评价脾脏因呼吸产生的运动度。
如患者脾已切除,治疗野可扩展到脾门区域,该区域可在手术时以放射显影的材料标记。
如无银夹标记,则将治疗野拓展到T12~L1,脾门淋巴结在该区域内沿脾血管走行。
肝门:只有当治疗前影像提示该区域累及时才考虑治疗。
盆腔区域标准累及野的建议边界
上界:骶髂关节中点或化疗前病灶是至少2cm。
下界:化疗前病灶下至少2cm或下转子下5cm。
内界:化疗前病灶向内至少2cm或包括闭孔的内缘。
外界:化疗前病灶向外至少2cm或包括大转子。
髂总:如髂总淋巴结受累,上界提高至L4~L5间隙或化疗前累及淋巴结是至少2cm。
头颈部肿瘤颈部淋巴结分区及其靶区的勾画

·综述·头颈部肿瘤颈部淋巴结分区及其靶区的勾画冉飞武 李建彬 梁超前作者单位:250117济南,山东省肿瘤医院放疗科通讯作者:李建彬 大量的手术与病理资料证实,头颈部肿瘤的颈部淋巴结转移是有规律的,即从一个区域向邻近区域转移,就特定肿瘤而言,还存在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区域。
基于这种规律性转移,外科手术已由根治性颈清扫术发展到依据肿瘤部位和病理类型进行选择性颈清扫术。
颈部淋巴结转移规律及选择性颈清扫的治疗效果为头颈部肿瘤进行选择性颈淋巴结照射(E NI )提供了依据。
有研究显示E NI 可使关键危及器官的受照剂量明显下降,而对局部控制率没有明显影响[1],颈部淋巴结阴性(N0)时局部控制率在90%以上[2]。
在实际工作中,颈部临床靶区(CT V )的确定需要依据肿瘤的淋巴结转移、复发规律及其病理特征等一系列临床及生物学资料。
对大多数肿瘤而言,CT V 可能包括一个或多个原发病灶附近的淋巴结区域。
颈部淋巴结的分区经历了从解剖学图谱、外科学分区、影像学分区,到现在欧美主要肿瘤合作组织一致公认的颈部淋巴结分区,每一种分区对颈部淋巴结的放疗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欧美主要肿瘤合作组织一致公认的颈部淋巴结分区则为放疗医生进行E NI 时颈部靶区的勾画提供了一个通用的标准。
一、颈部淋巴结转移规律1.临床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及其分布:头颈部肿瘤的淋巴结转移在未曾手术或放疗的颈部是有规律可循的,发生率及其分布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原发肿瘤部位。
一般而言,鼻咽癌和下咽癌发生淋巴结转移较常见,分别占80%、70%[3]。
口腔癌淋巴结转移主要发生Ⅰ、Ⅱ、Ⅲ区,而口咽癌、下咽癌和喉癌主要发生Ⅱ、Ⅲ区。
Levendag 等[4]总结了相关文献并对临床N0、N +期颈部不同区域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及其分布规律予以归纳(表1、2)。
除中线位置肿瘤或具有双侧淋巴引流如软腭、舌根和咽壁等部位的肿瘤外,对侧淋巴结转移发生较少见,如临床N +期的舌根癌,73%转移淋巴结位于同侧Ⅱ区,仅有31%位于对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5.3 (5) 81.1* 87.0 86.8
*P<0.05
4 ABVD + IF (30 Gy) 2 BEACOPP+2 ABVD + IF
87.7 (5) 94.8
P<0.001
10年OS (%)
88 (10年) 85 84
94.3 (5) 93.8 94.6 95.1
P>0.05
97.0 (5) 97.0
727 704
研究方案
10年EFS (%)
6 ABVD + IF (36 Gy) 4 ABVD + IF 4 BEACOPP + IF
84 (5年) 88 87
4 ABVD + IF (30 Gy) 4 ABVD + IF (20 Gy) 4 BEACOPP + IF (30 Gy) 4 BEACOPP + IF (20 Gy)
Engert A, et al. NEJM, 363:640-652, 2010
预后好早期HD综合治疗放疗剂量RCT GHSG HD10:放疗剂量比较
Engert A, et al. NEJM, 363:640-652, 2010
预后不良早期HD化疗方案RCT
ABVD vs BEACOPP (3)
P=0.73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预后不良早期HD综合治疗化疗周期数RCT GHSG HD11:化疗方案和剂量比较
Eich HT, et al. JCO, 28:4199, 2010
早期HD的综合治疗
最少最有效化疗周期数
预后好早期:2周期和4周期ABVD方案相同 GHSG HD10
预后不良早期:4周期和6周期ABVD或 MOPP/ABV方案疗效相同
预后不良早期HD 晚期HD
定义
LPHD, IA期, 无预后不良因素 临床I-II期, 无预后不良因素
临床I-II期, 有预后不良因素 临床III-IV期
治疗原则
单纯放疗
2周期ABVD + IF 20 Gy 或根治性放疗 (化疗不能耐受或抗拒) 或化疗?? 4周期ABVD + IF 30 Gy
6周期ABVD ± 放疗 (PET残存肿瘤时做放疗)
EORTC/GELA标准
A 大纵隔 B 年龄 50岁 C 无B组症状但ESR>50;
或B组症状和ESR>30 D 4个部位受侵
NLPHD, 膈上CS I-II, 无危险因素
膈上CS I-II期, 无危险因素 膈上CS I-II期, 伴一个或 多个危险因素 临床III-IV期
GHSG标准
A 大纵隔 B 结外受侵 C 无B组症状但ESR>50;
70%美国新发癌症病人,1500所医院
I-II期经典HL: 2003-2011 LPHL和III-IV期除外 27343例病人
20600例治疗选择分析, 50.5%单化, 49.5%CMT 9296例结果分析(2003-2006), 3821单化, 4797CMT
Olszewski AJ, et al. JCO, 33:625-33, 2015
早期HD单纯化疗应用对预后的影响
SEER: 生存率
5年CSS: 94% 5年CSS: 88%
5年OS: 87% 5年OS: 76%
Koshy M, et al. IJROBP, 82:619-625, 2012
早期HD单纯化疗应用对预后的影响
NCDB: 结果
National Cancer Data Base:
早期HD单纯化疗应用对预后的影响
NCDB: 结果
综合 治疗
未调整
94.7%
PSM配对 94.6%
单纯 化疗
P
83.7% <0.001
90.9% <0.001
Olszewski AJ, et al. JCO, 33:625-33, 2015
H8U
预后不良
EORTC I和II期,
H9U
预后不良
1988-1992
336 6 MOPP/ABV + IF 333 4 MOPP/ABV + IF 327 4 MOPP/ABV + STNI
336 6 ABVD + IF (36 Gy) 333 4 ABVD + IF 327 4 BEACOPP + IF
或B组症状和ESR>30 D 3个部位受侵
NLPHD, 膈上CS I-II, 无危险因素
CS I-II期, 无危险因素 CS I-IIA伴一个或多,危险因素 或CS IIB伴C/D, 但无A/B CS IIB期伴A*/B*或CS III-IV期
HD的标准治疗原则
预后分组
预后极好早期HD 预后好早期HD
早期HD综合治疗化疗周期数
研究
GHSGHD10 (2010)
入组条件
预后好 IA-IIB
例数 治疗方案
288 2 ABVD + IF 20 Gy 287 2 ABVD + IF 30 Gy 288 4 ABVD + IF 20 Gy 287 4 ABVD + IF 30 Gy
EORTC- I和II期,
GHSG HD11 EORTC H8U和H9U
早期HD单纯化疗应用对预后的影响
SEER: 结果
NCI数据库:
26%美国人口,17个癌症登记中心
I-II期HL: 1988-2006 年龄≥20岁 LPHL和III-IV期除外 12467例病人, 51.5%接受放疗
Koshy M, et al. IJROBP, 82:619-625, 2012
淋巴瘤放疗原则和靶区
中国医学科学院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肿瘤医院放疗科
淋巴瘤放疗原则和靶区
HL治疗原则 HL放疗靶区和剂量 NHL的治疗原则 结外NK/T细胞淋巴瘤照射靶区和剂量 惰性淋巴瘤照射靶区和剂量
HL预后分组的定义
早期HL危险因素
预后分组
淋巴细胞为主型 预后好早期HD 预后不良早期HD 晚期HD
研究
时间 入组条件
EORTC H9U
19881992
预后不良, 临床I-II期
GHSG HD11 (Eich, 2010)
19982003
预后不良, 临床I-II期
GHSG HD14
(von Tresckow,
2012)
20032008
预后不良, 临床I-II期
例数
336 333 327 356 347 341 351
5年FFTF (%) 5年OS(%)
91.2 90.9 93.1 92.8 P>0.05
84 (5年) 88 87
96.6 96.6 97.3 96.9 P>0.05
88 (10年) 85 84
84 (5年) 88 87
88 (10年) 85 84
预后好早期HD综合治疗化疗周期数RCT GHSG HD10:化疗周期数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