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腰椎椎间固定融合术:MISTLIF介绍

合集下载

MIS-TLIF治疗腰椎管狭窄

MIS-TLIF治疗腰椎管狭窄
X-Tube辅助MIS-TLIF技术治疗退行 性腰椎管狭窄症合并腰椎失稳
腰椎管狭窄症
•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DLSS)是老年人常见 疾病,椎间盘突出、黄韧带褶皱肥厚、小 关节增生肥大等多种因素导致椎管、侧隐 窝以及神经根孔狭窄,压迫马尾神经和神 经根,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
腰椎管狭窄症的治疗
• 保守治疗 • 手术治疗: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的问题
• 1、椎旁肌肉损伤 • 2、关节囊的破坏 • 3、脊神经后枝损伤导致腰背肌肉萎缩 • 4、慢性腰痛 • 5、术区死腔形成
椎旁肌肉损伤
内固定残腔
MIS-TLIF技术
• 通道减压 • 经皮椎弓根螺钉
• X-tube • Pipeline • Quadrant • Matrix
பைடு நூலகம்
通道
X-tube
透视确定通道位置
通道技术治疗LDH
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一般资料
• 2013年1月-2015年6月共采用X-tube辅助显微镜下 MIS-TLIF技术治疗腰椎管狭窄合并腰椎失稳患者33 例,男性19例,女性14例,年龄49-78岁,平均 65.56岁。
• 1个节段腰椎管狭窄30例,2各节段3例,腰4-5节段 狭窄33例,腰3-4节段狭窄3例。
腰椎JOA VAS ODI
术前
术后
16.76±3.19 20.73±3.17*
4.35±1.37 1.59±1.33*
37.70±16.02 15.94±7.15*
• 椎弓根螺钉位置均良好 • 术后12个月坚固融合21例(63.4%),可能
融合12例(36.4%)。
并发症
• 融合器移位1例,经翻修手术后治愈 • 急性期感染1例,经清创后治愈

通道下mistlif手术技巧

通道下mistlif手术技巧

1111
我无法为你提供相关内容。

mistlif手术是指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是在后路开放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适应症为巨大椎间盘突出伴腰椎节段性失稳、腰椎管狭窄、退变性腰椎滑脱、腰椎术后翻修等。

不同于传统的开放手术对腰椎棘旁软组织的相对大的损害,mistlif借助类似定向钻井技术的后路通道而直接达到术区,进行减压、融合及固定等一系列操作,常用的通道有固定通道及可扩张通道,也常配合手术显微镜系统使得减压操作更为精细,视野更为清晰。

若需要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建议咨询专业医师。

MIS-TLIF治疗腰椎相关疾病的早期效果

MIS-TLIF治疗腰椎相关疾病的早期效果

MIS-TLIF治疗腰椎相关疾病的早期效果
MIS-TLIF是一种微创的腰椎椎间融合术,它通过使用小型操作器、显微镜和X射线,最小化手术伤害,减少患者的疼痛和恢复时间。

该技术可用于治疗股骨神经痛、腰椎间盘
突出和腰椎管狭窄等腰椎相关疾病。

本文将探讨MIS-TLIF治疗腰椎相关疾病的早期效果。

手术效果
MIS-TLIF手术适用于大多数需要脊柱融合术的患者。

手术后的恢复期更快,通常只需住院2-3天。

手术时间一般在2-4小时内完成,患者也可以在2-4周内返回工作。

手术风
险也大大降低,患者出血量较小,手术损伤较小。

术后疼痛
术后疼痛是每个手术患者必须面对的问题,但是使用MIS-TLIF手术的患者通常比使
用传统手术的患者经历更少的疼痛和不适。

几乎所有的MIS-TLIF患者都不需要进行全麻,在局部麻醉下完成手术。

由于手术创伤较小,术后疼痛也相对减轻,并且只需短期使用止
痛药。

术后康复
MIS-TLIF手术后,患者需要在床上休息数小时以允许麻醉药消失。

患者放松休息后,就需要立即站起来步行,这是为了减轻手术部位的疼痛,并增强患者下肢的功能。

通常手
术后需要佩戴支架或腰带,以帮助患者控制疼痛和增强患者的背部肌肉。

手术效果直接影响患者的康复期和最终效果,MIS-TLIF技术作为相对先进的脊柱手术技术,能够最小化手术损伤,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结果。

通过使用MIS-TLIF技术进行
脊柱融合手术,患者可以早日重返正常活动。

MIS-TLIF治疗腰椎相关疾病的早期效果

MIS-TLIF治疗腰椎相关疾病的早期效果

MIS-TLIF治疗腰椎相关疾病的早期效果【摘要】MIS-TLIF是一种新型的腰椎手术技术,具有较高的微创性和精准性,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针对MIS-TLIF治疗腰椎相关疾病的早期效果进行了探讨。

首先介绍了MIS-TLIF术式的特点,然后详细解析了MIS-TLIF治疗的适应症和早期效果评估。

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了MIS-TLIF治疗的优势和存在的风险及注意事项。

对MIS-TLIF治疗腰椎相关疾病的早期效果进行了总结,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探讨,MIS-TLIF治疗展现出明显的优势和早期效果,为腰椎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同时也启示了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MIS-TLIF, 腰椎, 相关疾病, 早期效果, 术式特点, 适应症, 评估, 优势, 风险, 注意事项, 总结, 展望, 未来研究, 治疗.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现代社会,腰椎相关疾病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带来了严重影响。

腰椎相关疾病主要表现为腰痛、下肢疼痛、腰椎退行性疾病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瘫痪等严重后果。

传统的手术治疗方式存在诸多缺点,如创伤大、出血多、恢复慢等。

越来越多的患者和医生开始关注微创椎间融合技术(MIS-TLIF),这是一种结合微创手术和融合技术的新型治疗方法。

MIS-TLIF通过小切口、导航技术等先进技术,减少了手术创伤和术后疼痛,有望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

随着MIS-TLIF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推广,其在治疗腰椎相关疾病中的地位和作用也逐渐凸显出来。

本文将深入探讨MIS-TLIF治疗腰椎相关疾病的早期效果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旨在为临床实践提供更为准确和有效的参考依据。

1.2 MIS-TLIF治疗的意义背景介绍: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出现腰椎相关疾病,如腰椎间盘突出、腰椎滑脱等。

这些疾病给患者带来了严重的疼痛和不便,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法通常需要较大的开放手术切口,损伤较大,并且术后恢复较为缓慢。

MISS-TLIF术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临床分析

MISS-TLIF术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临床分析

MISS-TLIF术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临床分析作者:朱恩崇胡泽东周永华徐辉梁建来源:《中外医疗》2019年第14期[摘要] 目的研究腰椎疾病患者實施经皮可扩张通道辅助下微创经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的(Minimally Invasive Spine Surgery-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S-TLIF)临床实效性。

方法方便选择74例于该院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纳入时间为2016年4月—2017年4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均37例。

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传统开放经后路椎间融合术(Traditional Open 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O-PLIF),实验组行MISS-TLIF手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包括手术时长、切口长度、出血量、引流量、住院时长),围手术期相关评分[包括术前、术后3个月及术后1年的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JOA下腰痛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JOAS)、Oswestry伤残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以及临床手术疗效。

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长(197.94±18.46)min、住院时长(8.71±1.59)d均短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出血量(209.41±9.45)mL、引流量(39.71±7.77)mL较少、切口长度(4.22±0.96)cm较短(t=0.374 5,12.471 7,53.291 5,18.637 7,16.190 8,P0.05);实验组术后3个月实验组视觉疼痛模拟评分(2.24±1.3)分、JOA 下腰痛评分(17.84±1.97)分、Oswestry伤残指数(18.05±3.25)分均低于对照组(t=4.912 1,12.167 8,5.064 8,P[关键词] MISS-TLIF;腰椎疾病;退行性腰椎滑脱症[中图分类号] R687; ; ; ; ; [文献标识码] A; ; ; ; ;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9)05(b)-0044-04[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degenerative lumbar spondylolisthesis (Minimally Invasive Spine Surgery-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MISS-TLIF) clinical effectiveness. Methods Seventy-four patients with degenerative lumbar spondylolisthesis were enrolled in our hospital. The enrollment time was convenient from April 2016 to April 2017.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by random number table, with 37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Traditional Open 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TO-PLIF),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underwent MISS-TLIF. The surgical outcomes (including duration of surgery, length of incision, and length of the incis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erioperative blood pressure, drainage volume,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perioperative-related scores [including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JOA lower back pain score (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 JOAS) 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 and clinical surgical outcomes before surgery, 3 months after surgery, and 1 year after surgery. Results The length of operation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197.94±18.46)min and the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8.71±1.59)d were shor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amount of bleeding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209.41±9.45)mL, the drainage volume(39.71±7.77)mL was less, and the length of the incision (4.22±0.96)cm was shorter(t=0.3745, 12.471 7, 53.291 5, 18.637 7, 16.190 8, P0.05); visual pain simulation scor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3 months after operation (2.24±1.3)points, JOA lower back pain score (17.84±1.97)), 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18.05±3.25)points were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4.912 1, 12.167 8, 5.064 8, P[Key words] MISS-TLIF; Lumbar disease; Degenerative lumbar spondylolisthesis腰椎疾病可发作于各个年龄段,临床中腰椎疾病患者临床表现多有不同,一般以腰部疼痛、腰椎活动度下降等,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1]。

mistlif在腰椎融合术中的应用

mistlif在腰椎融合术中的应用

mistlif在腰椎融合术中的应用腰椎融合术是一种手术方法,通常用于治疗椎间盘疾病和退变性疾病引起的腰背疼痛。

在这个手术过程中,医生通过接入植入物来修复或替换损坏的椎间盘或脊柱部分,在该部位形成新的骨组织,从而实现椎体融合。

在腰椎融合术中,使用Mistlif联合技术是一个相对新的理念,已经在近几年的外科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它是一种利用锥形管将椎间隙打开、清理并填充临床辅助设备(Mist),从而帮助患者安全快速地恢复的技术。

这个方法的优势在于其手术切口小、无需切除腰椎的后部结构和快速恢复,因此越来越多的医生和患者选择使用Mistlif联合技术。

使用Mistlif联合技术的腰椎融合手术,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术前准备:医生会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和疾病情况制定手术计划,并告知患者手术前需要做些什么。

2. 麻醉:在手术进行前,医生会给患者进行麻醉。

一般手术麻醉有局部麻醉、硬膜外麻醉和全麻。

3. 手术切口:医生会在患者腰部正中央位置进行手术切口,一般为1.5到2.5 英寸的小切口。

然后通过离合器工具和锥管将基底椎体抬起,锥管是Mistlif联合技术的关键设备。

4. 打开椎间隙:医生使用专业工具打开椎间隙并清理椎间盘。

这个过程有时会使用Mist来填充清理出来的空隙,从而帮助促进融合痊愈。

5. 植入材料:医生会将植入材料,如螺钉或骨板等,放置在椎间隙中。

这些材料有助于固定脊柱,并在骨组织形成的过程中起到支撑作用。

6. 结束手术:当植入材料放置后,医生会修复并关闭手术切口。

使用Mistlif联合技术的腰椎融合手术有几个优点。

首先,由于手术切口小,术后恢复快;其次,患者不需要切除腰部的后部结构,减轻出血和病程;最后,这个技术有助于增加椎间隙的清晰度,从而使Mist更有效的填补椎间隙。

不过,这个技术仍然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感染、出血、神经损伤等。

因此,患者需要向医生咨询手术前后的注意事项,并注意术后恢复过程。

最新的腰突手术方法

最新的腰突手术方法

最新的腰突手术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腰背痛疾病,可引起明显的腰椎间盘退变、突出和压迫神经根等症状。

为了治疗这一疾病,医学界不断进行研究,逐步发展出了一系列的腰突手术方法。

目前,最新的腰突手术方法有几种,包括微创椎间固定术(MIS-TLIF)、经皮椎间融合术(Percutaneous Lumbar Fusion,PLF)、微创植骨融合术(MIS-ALIF)等。

下面将对这些方法进行详细介绍:首先是微创椎间固定术(MIS-TLIF)。

这种手术方法通过微小切口切开腰背部肌肉,通过可视化操作技术,实现椎间盘突出病变的切除和椎间融合的稳定。

相比于传统的开放手术,微创椎间固定术具有切口小、创伤轻、恢复快等优势。

此外,由于手术切口小,出血和并发症的发生率也相对较低。

第二种最新的腰突手术方法是经皮椎间融合术(PLF)。

这种手术方法通过一小切口或经皮穿刺的方式,操作椎间融合装置将椎骨固定在一起,达到脊柱稳定的目的。

与传统手术相比,经皮椎间融合术的切口更小,创伤更小,并发症发生率也有所降低。

此外,经皮椎间融合术还可以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和康复期,提高手术疗效。

最后一种最新的腰突手术方法是微创植骨融合术(MIS-ALIF)。

这种手术方法通过腹部切口,经腹腔操作,在椎间盘突出病变的同时,植入人工椎骨或同种异体骨植入物完成植骨融合。

相比于传统的经腹手术,微创植骨融合术创伤更小,恢复更快,出血和感染的风险也相对较低。

综上所述,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腰突手术的方法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

微创椎间固定术、经皮椎间融合术和微创植骨融合术是目前的最新腰突手术方法,它们在创伤和并发症的控制、术后恢复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然而,每种手术方法都有其适应症和禁忌症,患者在选择手术方法时应该根据自身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发展,相信腰突手术方法会越来越先进和精确,给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腰椎椎体间融合技术之TLIF:一「T」走天下

腰椎椎体间融合技术之TLIF:一「T」走天下

腰椎椎体间融合技术之TLIF:一「T」走天下腰椎椎体间融合技术是目前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的一个主流术式,手术入路多种多样,包括前路的ALIF,侧路的OLIF,DLIF/XLIF,后路的 TLIF 及 PLIF,早先已经简要介绍了 ALIF 技术,今天我们继续介绍腰椎 TLIF/PLIF 技术。

各种手术技术操作步骤在教科书上都有非常详细的介绍,稍微花点时间都能查到,所以本系列文章并不着重介绍技术要怎么进行操作,而是和大家探讨一些技术背景,包括技术起源,优缺点,适应症等平时相对关注比较少的方面,希望新入行的脊柱外科医生能对此有更深入的了解。

本文作者:TLIF(全称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图 1)是目前临床上的主流术式。

如果是脊柱外科菜鸟,你可以没见过各种花里胡哨的 LIF,但肯定得知晓 TLIF。

TLIF 技术从后方椎间孔间隙进入目标椎间盘,并对所在节段进行椎间隙处理,如椎间盘减压,椎间隙准备及植骨融合。

TLIF 技术可以说是目前临床上最为实用的腰椎椎体间融合技术,借用我的老师浙大邵逸夫医院的赵凤东教授经常说的一句话来形容其变态实用性就是:一「T」走天下。

图 1:TLIF 技术,图自 spine surgery tricks of the trade 3rd, Alexander R. Vaccaro, P145介绍TLIF 技术,一定离不开PLIF(全称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经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图 2),PLIF 和 TLIF 技术方案接近,很难完全区分开,很多时候,我们在临床做的可能是两者的杂交。

•PLIF 技术在二战期间诞生,通过后方切除椎板,棘突,黄韧带等结构来暴露椎管,解除神经压迫,而后在椎间隙植骨达到椎体间融合的目的。

••远古文献记载,Mercer 等人在1936 年的文献报道中提出了腰椎滑移手术的几个手术入路设想,包括后路棘突间的大块植骨融合,前路椎间隙融合等方式,当时并没有明确的提出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的概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创腰椎椎间固定融合术:MIS TLIF介绍
经腰椎后路的椎间融合术PLIF诞生于上个时间50年代,由于椎间融合具有充分的植骨融合床、丰富的血液供应以及良好的生物力学环境,因而融合率明显提高,临床疗效也随之改善;但是PLIF手术术中需要腰椎两侧广泛的椎旁肌剥离,导致椎旁肌术后一定程度的失神经改变;需要切除两侧更多的后方结构,如椎板,椎间小关节等;技术上需要对双侧神经根进行一定的牵拉,增加了神经根损伤的几率;1982年Harms等提出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技术TLIF,术中一般不必牵拉神经根,这些技术上的优势使得TLIF技术获得迅速推广;但是手术的肌肉入路并没有改变,开放腰椎后路TLIF手术对肌肉的损伤的缺点仍然影响着TLIF手术的远期疗效;
与腰椎融合技术同步发展的是微创脊柱外科技术MIS;1997年,Foley和Smith提出管状牵开器技术,解决了脊柱后路的微创入路问题,减少了腰椎后路常规手术对椎旁肌的牵拉和剥离;2001年,Foley提出经皮椎弓根螺钉技术,微创腰椎椎间融合技术应运而生;2002年,Koo首先报道微创经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技术MIS-PLIF,2003年,Foley首先报道了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MIS-TLIF技术;经过近10年的发展,MIS-TLIF在手术技术、适用指征等方面得到不断充实和完善,并为越来越多的脊柱外科医生所接受;
手术适应征
1.症;
2.复发性椎间盘突出症;
3.症;
4.腰椎退变性侧、后凸;
经过在国内外脊柱中心的学习和参加相关学术会议和研究了相关资料,作者在全面掌握了微创腰椎椎间固定融合术:MIS TLIF技术的基础上,对微创腰椎椎间固定融合术的器械和技术作出改良,使得学习曲线大大降低,在保留原有技术优势的基础上,减低了手术时间和费用,一方面使得更多的医生可以掌握该项技术,另一方面能够使得更多的患者受益;
:全麻;
体位:俯卧于标准手术台;
手术技术
1.减压
在C臂透视辅助下决定手术切口;标记两侧的椎间小关节,在正位相,标记出手术椎间隙上下的椎弓根位置;最后标记上下椎弓根外侧的连线;在此连线上做手术切口;切口长2-3cm,一般位于正中线旁开2指处;切开深筋膜后,在椎旁肌外侧沿Wiltse入路分离间隙;放置逐级牵开管道,完成扩张后,工作通道底部置于椎间小关节复合体,旋紧固定臂;对于单侧神经根致压者,切口选在症状侧;切除下关节突及部分上关节突,完全显露椎间孔,解除神经压迫;如病人存在中央椎管狭窄或对侧侧方椎管狭窄,可将手术床向对侧倾斜,并将工作通道向内倾斜,可清晰显露增厚的黄韧带及增生的,以椎板咬骨钳或带弧度高速磨钻实现充分减压;
2.椎间隙准备和椎间融合
在工作通道下,逐级放置椎间撑开器,切除软骨终板及大部纤维环和髓核,显露骨性终板在操作过程中注意保护上位神经根,避免损伤;完成椎间隙准备后, 进行椎间植骨融合操作;自
体三面皮质髂骨是理想的植骨材料,但同时又带来附加的手术创伤,造成取骨区并发症;作为替代手段,目前常用的选择是应用内置自体松质骨的椎间融合器Cage,可获得较高的融合率和临床疗效;国外学者应用椎间融合器结合重组骨形态蛋白-2rBMP2等,临床随访也获得良好疗效;融合器的材料也出现一些改进和革新;从最初的钛金属,弹性模量更接近骨组织的聚醚醚酮,到可降解的多聚体材料PL-DLA等;
在椎间融合的基础上,也可结合后外侧植骨融合,实现360度融合;
3.经皮椎弓根螺钉器械固定
在C臂透视辅助下,选择椎弓根螺钉的进针点;通常进针点位于横突根部和上关节突基底的连线交点;和开放腰椎后路手术相比,椎弓根螺钉进针点可更偏外,以获得更大的向内角度,增加螺钉的抗拔出力;决定了进针点后,以Jamshidi针进行椎弓根穿刺,以正侧位透视纠正进针方向,理想的进针方向和深度是,在正位相上,Jamishdi针的针尖接近椎弓根投影的内侧缘时,侧位相上针尖正进入椎体;确认以上方向和深度后,放入椎弓根导针,以空心丝攻进行椎弓根的攻丝,应注意导针的位置,既要防止操作中导针退出,更要注意攻丝的过程中带入导针,如果穿透椎体前方,可能造成内脏和大血管的损伤;完成攻丝后拧入合适长度的椎弓根螺钉;重复以上步骤放置其余椎弓根螺钉,放入固定棒,进行节段压缩,恢复腰椎前凸,最后完成固定;
术后处理
术后第一天可以下地活动,三天内出院;
临床疗效
一般而言,MIS-TLIF的疗效与常规TLIF手术相当,但在手术相关创伤、术中出血、住院时间以及康复时间等方面有明显的优势;
有多项研究比较MIS-TLIF和open-TLIF手术的两年随访结果,临床疗效相似,但MIS-TLIF 术后早期较轻,住院时间短,早期康复,并发症较少;MIS-TLIF的临床疗效不低于开放TLIF手术;但在术中出血、住院时间、术中并发症和手术和治疗的相对费用来说,MIS-TLIF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