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非融合内固定技术的临床应用_巴义文

合集下载

cosmic后路动态系统非融合内固定腰椎应用

cosmic后路动态系统非融合内固定腰椎应用

适应症
• 5、结合脊椎融合 除了非融合固定,如果
单节段或双节段具有脊柱融 合的适应证,也可配合使用 Cosmic固定
例如功能位X线片上腰 椎明显滑脱,并且另一节段 出现有症状的椎间盘退变, 除了在腰椎滑脱的部位可行 后外侧融合外,退变节段还 可以进行Cosmic固定
禁忌症
• 1. 需要重建前路的缺损 • 2. 如果复位和矫形需要较大的力,一
• 非融合技术还可用于固定有症状的退 变椎间盘
Cosmic后路动态系统
Cosmic后路动态系统
• 可长期保持抗疲劳性能,而不会造 成固定节段的融合
• Cosmic系统非刚性固定,但稳定, 螺钉头和螺纹钉体之间的铰链可以 使轴向负荷在1.钉棒之间2.以及内 植物和椎体之间分担,避免内植物 和椎骨界面负荷过大
Cosmic后路动态系统
• Cosmic螺钉有 Bonit涂层,可 在椎体中更好 地锚定。Bonit 涂层表面有微 孔,由于涂层 的可溶性,其 可以刺激机体 形成新骨
铰链理念
• 内植物和脊柱分担负 荷,保持长期抗疲劳 性。
• 相邻节段退变风险更 小
• 消除脊柱的非生理性 疼 痛性旋转和平移活动-
• 非融合技术是治疗退变脊柱的一种新选择 • 手术创伤和手术技术性得以降低 • 可以选择微创入路,从而减少失血量和手术时间 • 非融合技术固定节段不那么僵硬,因此降低了相
邻节段退变的风险 • 患者可以更早进行活动,并缩短康复时间,从而
可获得更好的效果
• 当前柱没有实质性损伤时,非融合技 术治疗脊柱退行性疾病。可以作为后 路椎间植骨融合术的一种替代手段
适应症
• 1、有症状的腰椎椎 管狭窄症
椎管单纯减压有 椎管狭窄复发和不稳 的风险,不稳可能导 致黄韧带肥大,小关 节退变。临床不稳性 增加,腰痛和畸形也 随之严重。--cosmic

脊柱非融合技术在腰椎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脊柱非融合技术在腰椎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13 观 察 指 标 : 切 观 察 临 床 症 状 、 中 出 血 、 膜 后 脏 器 损 . 密 术 腹 伤 、 经 根 损 伤 、 中硬 膜 修 补 、 后 2周 下 床 活 动 、 动 度 神 神 术 术 活
2 结 果
带来 相当多 的远期并发症 , 因而 , 非融合技 术就成 为最佳选 择。
与融合手术相 比, 非融合 技术 保持 了脊 柱 的活动 度 , 使之 更加
2 1 两组患者术 中出 血 、 膜后 脏器 损伤 、 经根 损伤 、 中 . 腹 神 术 硬膜修 补 比较 , 治疗组 明显 低于对照组 , 异有统计 学意 义(P 差
便、 保持 了脊 柱的活动度 , 使之 更加接近生理状 态, 有效 地避免 或延缓 了融合手 术后 相邻 节段 退 变的发生 等特 点, 【 关键词 】 非 融合技 术 ; 腰椎手术 ; 治疗
脊柱非融合技术 是 目前 国际上 治疗腰 椎疾 病 比较先 进 的 方法, 包括人 工椎 间盘置换 、 核置换 、 间弹性 固定等 多种手 髓 椎 术技术 … 。对于很多腰椎疾病 的患者 , 传统 的脊 柱融合 手术会 经压迫 情况 、 直腰综合 征 、 腰椎生理 活动度 、 良好率 、 治愈率 。 14 统计学方法 : 用 S S 15统计软件 , . 使 P S1. 采用 x 检验进 行 分 析 , < .5为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 P 00

6 ・ 6
医刊 2 1 年 l 第 3 01 O月 8卷 第 1 9期
c ieeJ u n l f rci l dcn c 2 1 hl s o r a ata l oP c Me i e0 t 0 1.V0 . 8. .1 i 1 3 N0 9

脊 柱 非 融 合 技 术 在 腰 椎 手 术 患者 中 的应 用

腰椎非融合术

腰椎非融合术

治疗中青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新技术——腰椎非融合术发表时间:2009-07-02 发表者:罗建平(访问人次:753) 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导致的腰痛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的生活、工作,治疗的长期性和巨额费用消耗了大量的医疗资源。

传统腰椎融合术后腰椎丧失了部分活动能力,相邻节段应力增加,使该节段小关节退变加剧;而新的理念——腰椎非融合术保留了腰椎节段的活动性,恢复其稳定性,手术操作微创,尤其适用于中青年患者。

本人自2007年起,在省内首先采用法国Abbott公司的腰椎非融合术器械——Wallis系统(棘突间撑开装置)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2例,随访平均1年,初步结果优良率达到95.4%。

◆腰椎疾病的微创治疗:我们采用美国枢法模公司 METRx 以及 X-TUBE 的微创手术系统,对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的病人进行微创的手术治疗,取得了极佳的疗效。

而且,我们结合微创操作系统,进行经皮的椎弓根钉固定(CD HORIZON SEXTANT),从而使传统的“开大刀”的固定融合手术,应用微创的方法就可以达到,从而减少了病人的痛苦。

该手术具有切口小、病人恢复快、费用低等特点。

METRx sextant_经皮椎弓根钉固定系统X-TUBE◆腰椎疾病的非融合治疗:对于某些脊柱外科疾病,比如单纯由于黄韧带肥厚导致的腰椎管的狭窄,对于此类病人如果进行了脊柱的融合手术治疗,必然会给病人造成很大的不便,为此,近年来发展了一种新的手术技术-非融合技术,其实,它也是一个内固定系统,其有利于改变脊柱活动节段的运动以及负重力的传递,但不进行节段间的融合。

从我们临床应用来看,此方法具有维持脊柱原有的稳定性,具有可控的活动性,保留了活动能力,并且预留了后期手术方案的可选择性,是一种安全、微创的手术方式。

coflex system wallis system-2wallis system-3 wallis system wallis system脊柱非融合技术是近年来国际上脊柱外科的热门领域和众多骨科医生关注的焦点,随着技术的成熟和临床应用的普及,其可观的临床结果促使国内的很多脊柱外科医生正致力于将这类技术也引进到国内,并能为国内广大患者解决困扰。

非固定与固定融合治疗腰椎管狭窄长期疗效相当

非固定与固定融合治疗腰椎管狭窄长期疗效相当

非固定与固定融合治疗腰椎管狭窄长期疗效相当腰椎管狭窄的手术治疗方法为椎板切除减压,融合或不融合,也是美国上世纪80年代以来腰椎手术中增长最快的手术适应症。

迄今为止,关于脊柱影像或手术方式的选择(椎板切除,椎板切除+内固定+融合,椎板切除+非内固定融合),尚无定论。

而且,椎管狭窄的手术率千差万别,不同地域差别高达12倍。

不同国别也不同,美国为脊柱手术率最高的国家。

很多研究对椎管狭窄的最佳手术方式进行了探讨。

2005年cochrone数据库的综述提示减压+融合疗效略优于单纯减压。

但融合与高并发症率,30天致死率和资源利用高有关。

而且,术后7-10年随访,翻修率也高,10-23%。

目前认为此与邻近节段退变有关。

但目前研究报道结论不一。

美国杜克大学医学中心神经外科的学者进行了一项回顾性队列分析研究,提出了非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长期疗效好,花费低,文章于2014年5月发表在Spine上。

该研究共纳入3085例腰椎管狭窄患者,其中2385例行减压术,620例行减压+融合术,随访时间5年以上。

病例来自汤森路透社数据库,病例的选择依据严格的流程,包括术前纳入时期(至少2年),既往手术史,随访时限等(图1)。

图1 病例选择流程图。

疗效评估指标包括翻修,术后并发症,医疗资源利用,医疗资源费用;输入指标包括年龄,性别,住院时保险类型,Charlson指数(基础疾病的情况),倾向分数配对(消除椎板切除减压+融合或椎板切除减压+非内固定融合组间选择上的差异)。

研究结果显示,椎板切除减压+融合的病例并发症率,在初次住院期间和90天时,明显高于单纯椎板切除减压者(表1),翻修率无明显差别(表2)。

长期随访(5年以上)翻修率而言,单纯椎板切除和椎板切除+融合无明显差异(17.3%对16.0%,P=0.044),而内固定融合者翻修率高于非内固定融合者(17.4%对12.2%,P=0.11)(表3)。

表1 倾向分数配对的病例椎管狭窄术后并发症表2 腰椎管狭窄术后2年随访翻修率表3 腰椎管狭窄术后5年随访翻修率5年随访时总费用,包括手术本身和住院,门诊,急诊和药费在内,单纯减压和减压+融合类似(表4)。

腰椎非融合技术Dynesys系统的应用

腰椎非融合技术Dynesys系统的应用

腰椎非融合技术Dynesys系统的应用作者:刘先春,蒋国强,卢斌来源:《中国医药导报》2010年第17期[摘要] 动力性固定系统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是当前脊柱外科研究的热点,与传统的腰椎融合固定相比,动力性固定不仅能重新建立退变节段的稳定,并且能保持腰椎间充分的活动性以预防相邻节段的退变。

脊柱动态中和固定系统是经椎弓根螺钉固定系统,能减轻椎间盘的压力,维持脊柱的稳定,恢复脊柱正常的负荷传导和活动节段的正常运动,可治疗腰椎不稳、滑脱等腰椎退变性疾病所致的下腰痛。

国外多数临床研究表明,动态中和固定系统疗效优于传统的融合固定,但它主要适用于轻至中度腰椎退变性疾病。

[关键词] 动力性固定;腰椎;退变性疾病;动态中和固定系统[中图分类号] R681.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10)06(b)-010-03腰椎融合固定是治疗腰椎不稳、滑脱等腰椎退变性疾病的常用而有效的方法,随着内固定器械和融合方法的发展,临床融合率有了显著的提高,但临床疗效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1],并且有学者指出,融合术后加速了相邻节段的退变[2-4]。

因此,腰椎退变的理想治疗方式应是退变的节段重新建立稳定,并能保证椎间充分的活动性以预防相邻节段的退变。

近十余年来,一些国内外学者相继提出应用动力固定装置来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

近年来动力性固定系统种类发展较快,其中应用较广泛和相关文献报道较多的主要是动态中和固定系统(dynamic neutralization system,Dynesys)。

现将有关文献综述如下:1 Dynesys系统的原理和构造腰椎及椎间盘退变的过程是自然发生的,是一个无痛的过程,但如果腰椎间稳定性发生改变,就会出现疼痛,并产生相应的症状。

理想的治疗应该是腰椎退变的节段重新建立稳定,并能保持椎间良好的活动性以预防相邻节段的退变。

因此,理想的固定系统应该能重新建立整个脊柱的生理力学结构,而不会加重相邻节段的病理变化[5-6]。

腰椎非融合动态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

腰椎非融合动态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

腰椎非融合动态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摘要:目的:分析腰椎非融合动态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我院2014年4月~2015年9月期间收治采取腰椎非融合动态内固定系统治疗的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中,愿意加入本次实验的有80例设为实验组,同时选择采取椎弓根螺钉PEEK棒动态固定的患者80例设为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分析患者治疗后腰椎运动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为两组患者采取视觉模拟量表评分,两组患者手术后6个月~3年期间的VAS评分具有较大差异,采取腰椎非融合动态内固定系统治疗的患者的疼痛改善情况由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

两组患者术后椎间隙高度以及ROM评分具有较大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为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采取腰椎非融合动态内固定系统治疗,患者的治疗效果较高,腰椎非融合动态内固定系统以及椎弓根螺钉PEEK棒动态固定的患者腰椎活动度都可进行一定程度的保留,但实验组患者的疼痛改善情况更佳,能够促进患者治疗后的舒适度。

关键词:椎弓根螺钉PEEK棒动态固定;腰椎推行性疾病;腰椎非融合动态内固定系统腰椎退行性疾病是脊柱外科常见的疾病,临床发病率较高,而常用的治疗手段就是腰椎融合内固定术,但是此类手术治疗后,患者的阶段运动功能受到严重损伤,邻近阶段退行性病变程度也会加重,因此不利于患者的预后效果。

腰椎非融合内固定手术在这种情况下得到临床的重视,腰椎非融合内固定系统分为棘突间撑开系统、经椎弓根固定半刚性装置、经椎弓根固定动态稳定系统以及人工腰椎间盘置换装置[1]。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2014年4月~2015年9月期间收治采取腰椎非融合动态内固定系统治疗的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中,愿意加入本次实验的有80例进行研究,80例患者设为实验组,同时选取同期入院采取椎弓根螺钉PEEK棒动态固定治疗的患者80例设为对照组。

实验组患者中,有男性45例,女性35例,年龄在33~68岁之间。

腰椎非融合动态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

腰椎非融合动态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

腰椎退行性疾病是脊柱外科常见病、多发病,腰椎融合内固定术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经典手术方式之一,但术后融合节段运动功能的丧失、邻近节段退变加速等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腰椎非融合技术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腰椎非融合内固定系统主要分为四大类:棘突间撑开系统、经椎弓根固定的半钢性装置、经椎弓根固定的动态稳定系统和人工腰椎间盘置换装置。

已有相关研究结果显示,椎非融合动态固定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1⁃4]。

本院脊柱外科从2010年开始采用Dynesys 系统和椎弓根螺钉PEEK 棒非融合动态固定技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2月至2011年4月在本科行Dynesys 与椎弓根螺钉PEEK 棒非融合动态固定并获得随访的患者共47例。

其中Dynesys 系统动态固定(Dynesys 组)22例,其中男13例,女9例;年龄(37.62±5.41)岁;手术节段:L 3~45例,L 4~512例,L 5~S 15例。

PEEK 棒动态固定(PEEK 组)25例,其中男11例,女14例;年龄(40.17±6.35)岁;手术节段:L 3~47例,L 4~514例,L 5~S 14例。

1.2方法1.2.1手术方法采用气管插管麻醉,患者取俯卧位,常规消毒手术区域并铺无菌手术单,取腰部后正中切口,棘突旁逐层剥离显露手术节段。

采用常规方法置入椎弓根螺钉,术中需先采用双侧金属棒临时固定,根据具体情况行单侧或双侧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椎管扩大减压。

减压完成后按术中所测长度截取相应长度的Dynesys 系统套管、绳索替换金属棒,先松开一侧金属棒,将绳索套入套管后安置于椎弓根螺钉上收紧固定,同法连接对侧弹性装置。

PEEK 弹性棒连接方法同上。

1.2.2术后处理术后24h 常规预防性应用抗生素,48h 后拔除引流管。

术后卧床2周,同时在医生指导下行腰背肌及下肢功能锻炼,2周后佩戴腰围适当下床活动。

腰椎退行性疾病Dynesys非融合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

腰椎退行性疾病Dynesys非融合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
ative diseases.M ethods:Thirty patients with lumbar degenerative disease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between January 2008 and D ecember 20 1 6 w ere enrolled in this retrospective study.There were l 9 m ales and 11 fem ales w ith an average age of
Clinic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l observation Of Dynesys non— sion fixation for lum bar spine degeneration
ZHA N G H aoshaqiang.GU O Rui,W A N G Zhigang”,LI Kun
(Department ofOrthopeadics,People’s Hospital ofthe Xi ̄iang UygurAutonomous Region,Urumqi 830000,China)
(49.7 ̄3.4)years(ran ge,33—58 years).Detailed imageological examination were performed in all the patients before surger y,
including lumbar an teroposterior an d lateral X-ray,dynamic X—ray,CT scanning+two—dim ensional reconstruction a n d M R.
腰椎退行性疾病 Dynesys非融合 内固定治疗 的临床疗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体在生理性活动及过度负荷劳动活动中,均 可对椎体、椎间盘及椎内小关节组织造成进行性损 伤,现代医学研究认为药物及物理疗法无法改善的 退行性变可通过外科手术治疗解决。
目前普遍采用的融合与非融合治疗,也在观察 和争议中不断发展。融合固定致使相应节段椎体间 的运动功能丧失,邻近节段超负荷而出现椎体间的 活动度代偿性增加,导致应力异常集中于邻近椎间 盘及关节突,产 生“转 换 综 合 征 ”,继 而 引 发 临 近 椎 管狭窄、关节突关节退变和滑脱[1-2]。Park 等[3]研 究认为该技术导致融合固定相邻节段椎间盘负荷压 力增加、退变加速并产生椎间盘退变症状。国内一 些学者报道,融合术后出现反常性腰背部疼痛,长期 观察可出现假关节形成、加速邻近椎体节段退变,致 使出现新的椎间盘症状。
·316·
新乡医学院学报
http: / / www. xxyxyxb. com
2014 年 第行性变[11],其 形成机制尚未明确。
ADR 因其材料等因素也限制了其在应力较大 的腰椎中的应用。与棘突间非融合、椎弓根动力非 融合系统比较,ADR 的不足之处较多,早期不锈钢 材料带来的最大不足是抗腐蚀性、生物相容性和机 械性能差。钛合金的应用有着可磁共振成像、生物 相容性高、弹性模量低等显著优点,但其耐磨性差、 易氧化和硬度低等也局限了其进一步发展。钴铬钼 合金目前被认为是较理想的 ADR 材料,其具有高强 度、延展性好、易塑型、抗疲劳、耐腐蚀及良好的生物 相容性等综合优势。钴铬钼合金的弹性模量较其他 材料均高,其有植入后假体塌陷的危险。对于后期 改进中应用较广泛的金属-聚合物( 钴铬钼合金-超 高分子量聚乙烯) 交联材料,在可能的二次翻修手 术中脱落的磨损颗粒具有诱导巨噬细胞产生炎性因 子的能力,其炎症反应较强,具有一定的生物毒性作 用[12],这一报道使较多学者担心其应用后的安全问 题。
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 ADR 假体主要为德国的 Link SB Charit 和美国的 Prodisc 椎间盘假体,其均由 上下金属盖板和中间的聚乙烯核组成,2 种假体区 别为盖板与核的固定方式不同。对于其适应证,大 多数学者认为适用于经系统保守治疗无效的腰椎退 行性单节段或多节段受累、无病变椎体感染和滑脱、 无关节突关节病变和椎管狭窄的患者[13]。ADR 置 换对于缓解因椎间盘病变产生的腰部疼痛等不适具 有显著的术后效果,不仅可以保留椎体间高度,还可 以最大程度地保留脊柱自身的生物学、物理学特性。 理论上 ADR 假体在其适应证范围内被认为是一种 治疗椎间盘病变的较佳治疗方法。 1. 2 人工髓核应用 人工髓核是模拟应用分散椎 间盘的负荷应力,使其来自椎间盘的压力均匀传导, 以重塑椎间盘的功能。目前对于髓核置换的适应证 国内外学者均有共识,主要为年满 18 岁,存在退行 性单节段椎间盘疾病产生的慢性椎间盘源性腰痛, 椎间隙高度 > 5 mm,椎体终板无许莫结节[14]和骨 折者。其公认禁忌证为有严重症状的中央型椎管狭 窄、椎间孔或侧隐窝狭窄、腰椎滑脱超过Ⅰ度或峡部 裂、严重骨质疏松、椎间盘纤维环消失、病变部位的 椎管肿物、脊髓畸形等[15-16]。理论上小关节退变明 显的骨性关节炎视为椎间盘假体置换、髓核置换的 相对禁忌证[17]。
第4 期
巴义文,等: 腰椎非融合内固定技术的临床应用
·317·
椎间盘退变性腰背痛、退行性腰椎侧弯导致的腰椎 管狭窄、椎间盘摘除后的腰椎不稳等适应证的术后 效果从不同方面给予积极的肯定。但 Nockels[28]报 道 DYNESYS 术后并发症中有椎弓根螺钉松动、断 裂及加速相邻椎体腰椎间盘退行性的可能。DYNESYS 是目前临床使用最多的后路动态稳定非融合系 统之一,对于其长期应用中的不足及并发症因缺乏 相关文献报道,需进一步进行临床观察。 2. 4 类 似 DYNESYS 应 用 Twinflex、Isobar、 Bioflex、K-rod 均具有类似 DYNESYS 系统的各自特 点。Twinflex 不仅适合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还可 以应用于其他需融合固定的腰椎退行性疾病; Isobar 是一种基于椎弓根螺钉的半坚强后路动态钉棒固定 系统,其应 用 主 要 在 于 动 态 棒 含 有 一 个 可 纵 向、屈 伸、侧屈三维活动的微控关节; K-rod 系统由 PEEK 材料包绕钛缆构成,但其存在更进装配困难、X 光下 不显影等因材料特殊引起的问题; Bioflex 与 DYNESYS 基本类似,其最大特点是起坚固椎体、阻挡其后 移的功效,但其缺陷为限制了椎体间活动度,旋转时 作用于椎间盘的应力负荷增加。
1 ADR 及人工髓核技术系统
1. 1 ADR 应用 ADR 是一种复合性生物组织材 料,能够与上下椎体无障碍性相容,承担并分散椎体 间的相互作用力。Mulholland 等[4]指出,病变节段 适当保留活动度,降低其病变组织的异常活动范围, 并以此为基点改变椎间盘负荷受力传导的方向,维 持脊柱形态的稳定性,能达到减缓退行性疾病的目 的。ADR 置换术( total disc replacement,TDR) 对于 治疗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的生物力学及临床研究表 明,TDR 后假体能保留良好的活动度,相邻节段的 椎间压力 显 著 降 低,近 期 疗 效 明 显 优 于 腰 椎 融 合 术[5],理论上可以避免临近节段椎体退行性变的发 生[6]。ADR 植入人体需长期发挥分散组织间负荷 应力及稳定脊柱的作用,因此其长期疗效得到了国 内外学者的肯定,其主要功效为: ( 1) 稳定椎体,减 缓临近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改善椎管内神经及神 经根微环境,使神经根能在一定范围内无阻碍运动; ( 2) 恢复脊柱本身生物学、力学特征; ( 3) 提高脊柱 运动时活动的自由度。Tropiano 等[7]对 64 例接受 TDR 的 患 者 平 均 随 访 8. 7 a,术 后 疗 效 优 良 率 达 75. 0% ,疗效满意,对于术后影像学检查 ADR 无松 动、下沉及滑脱、膨胀、变形等不良反应。David[8]与 Lemaire 等[9]分别对 106 例、107 例接受 TDR 的患者 进行 10 a 的随访,得出受累椎体屈伸活动度及术后 疼痛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的结论,特别是术后随访 5 ~ 10 a 组疼痛缓解率和 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改 善率分别为 75. 5% 和 81. 8% ,所有患者均可重新负 重工作。戚绍飞[10]的回顾性研究认为,脊柱黄韧带 钙化、周围软组织损伤、棘间韧带退行性病变后均可 加速 ADR 退行性变,对中远程疗效观察及影像学复 查显示 ADR 有一定概率出现早期异位骨化、相邻节
DOI: 10. 7683 / xxyxyxb. 2014. 04. 024 收稿日期: 2014 - 01 - 07 作者简介: 巴义文( 1988 - ) ,男,河南商丘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 方向: 脊柱与关节学。 通信作者: 徐海斌( 1963 - ) ,男,河南新乡人,学士,主任医师,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 脊柱与关节学。
第 31 卷 第 4 期 2014 年 4 月
新乡医学院学报 Journal of Xinxiang Medical University
Vol. 31 No. 4 Apr. 2014
·315·
欁欁氉
欁欁氉
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氉
本文引用: 巴义文,徐海斌,徐珊. 腰椎非融合内固定技术的临床应用[J].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4,31 ( 4 ) : 315-
早期人们为了减少椎体间融合导致的椎体间应 力、负荷的改变而提出应用非融合内固定技术。其 既可以减轻病变节段对脊髓或神经根的影响,也可 以通过改变椎体间负荷传导从而降低相邻节段的退 行性病变。目前非融合内固定技术包括以下几类: ( 1) 人工椎间盘( artificial disc replacement,ADR) 及 人工髓核技术; ( 2) 经椎弓根固定的动力稳定系统; ( 3) 棘突间撑开系统; ( 4) 经椎弓根固定的半坚强系 统。现就国内外已有的非融合内固定技术的临床研 究及应用做一综述。
新乡
摘要: 腰椎融合术是目前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主要方法。为进一步减少融合带来的邻近节段退变、假关 节形成、局部关节创伤加重等并发症,非融合内固定目前认为是解决这一难点的金钥匙,同时也是国内外研究的重 点。现就国内外已有的非融合内固定技术的临床研究及应用做一综述。
关键词: 非融合内固定; 腰椎; 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 R681. 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4-7239( 2014) 04-0315-05
319.
【综述】
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氉
腰椎非融合内固定技术的临床应用
巴义文1 ,徐海斌1 ,徐 珊2
( 1.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外科,河南 453003)
卫辉
453100; 2. 新 乡 医 学 院 第 三 附 属 医 院 妇 产 科,河 南
Ray[18]和 Shim 等[19]从椎体稳定性、疼痛缓解 度、椎间隙高度改变及术后随访复查人工髓核在影 像学中的改变、位置、配合椎体的活动度等方面均获
得满意结果,此类研究为治疗退行性椎间盘疾病提 供了更多的选择。
2 经椎弓根固定的动力稳定系统
2. 1 Graf 韧带系统应用 Graf 系统 20 世纪 90 年 代被提出应用,其主要是以关节突关节为基点固定 具有腰背肌力量且腰椎小关节退变不显著的年轻患 者。其高聚乙烯生物带可以替代病变椎体区韧带拉 伸、固定脊柱,使 Graf 韧带固定位时保持一定张力, 防止脊柱小关节突关节间旋转应力,从而起到减轻 疼痛的效果。Kanayama 等[20]对比观察了 Graf 韧带 固定与后外侧腰椎融合( L4 /5) 术后 5 a 的临床效 果,发现 Graf 韧带可以使脊柱保持一定的生理性前 凸及屈曲活动度,对于中长期疗效也较满意,但术后 随访影像学显示,有相邻椎间盘退变的症状多出现 于相邻椎体出现融合现象后一段时间。研究表明, Graf 韧带有降低临近节段椎间盘的退变可能,但其 拉伸固定后加大了后侧纤维环的负荷,致使有侧隐 窝狭窄和黄韧带肥厚的患者不能得到满意的术后疗 效[21]。 2. 2 杠杆辅助的软固定系统应用( fulcrum assisted soft stabilization system,FASS) FASS 目前普遍认 为是 Graf 韧带的改进。在椎弓根钉和聚酯带之间 置入一高密聚乙烯弹性支撑棒,使韧带拉紧时将后 方的压 力 转 变 至 前 方,形 成 一 个 侧 应 力。 Sengupta 等[22]在脊柱模型研究中发现,通过联合使用韧带和 杠杆,可以达到减压椎间盘、控制异常活动、维持脊 柱的生理性前凸等作用。FASS 可以最大限度地降 低椎间盘的压力,限制腰椎的过度活动,使其在进行 性活动中维持椎体于矢状面的平衡。这一生物力学 上的特性决定了在临床上将会有更好的应用前景, 其临床效果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2. 3 动态中和固定系统应用( dynamic neutralization system,DYNESYS ) DYNESYS 1991 年 由 Dubois 发明。经 Stoll 等[23]在原有基础上改良,其 相比 Graf 韧带系统增加一个硬度较大的纤维套管, 由钛合金椎弓根钉、高聚乙烯管芯及碳纤维套管 3 部分组合而成,使椎弓根钉固定在椎体上,并应用相 连的套管和管芯的维拉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固定节 段的稳定性,还可以使整个组合对抗屈曲活动的折 弯力、剪切力,从而预防固定节段的异常活动及保留 一定范围内的活动度。Cakir 等[24]及 Marco 等[25]报 道老年腰椎管狭窄患者 DYNESYS 内固定术后均未 改变固定的相邻节段腰椎活动度,但相比融合固定 整个 腰 椎 及 固 定 节 段 的 活 动 度 无 明 显 减 小。 Schnake 等[26]和 Putzier 等[27]对腰椎管狭窄、单节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