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意识形态
德意志意识形态解读

德意志意识形态解读德意志意识形态解读一、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起源德意志意识形态是一种具有德国特色的意识形态,它起源于德国启蒙运动时期。
德国启蒙运动是欧洲启蒙运动中的一个重要派别,它强调理性和自由,对人类思想和社会制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个背景下,德意志意识形态开始成型。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德意志意识形态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1.强调文化认同德意志意识形态强调德国文化的独特性和重要性,认为德国文化是世界文化的一部分,是德国人的生活和精神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
2.崇尚理性和科学德意志意识形态崇尚理性和科学,认为只有通过理性和科学才能实现人类智慧的最大限度。
德意志意识形态重视社会公正,认为社会应该保障每个人的权利和自由,同时也应该降低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和谐。
4.强调领袖作用德意志意识形态强调领袖作用,认为领袖应该具备高尚品德和出色能力,能够引领国家和民族发展。
三、德意志意识形态在当代的表现形式德意志意识形态在当代呈现出以下几种表现形式:1.文化自信德意志意识形态在当代表现出一种强烈的文化自信,德国文化艺术的传统和创新成果取得了广泛认可,德国人也更加关注和热爱自己的文化。
2.科技创新德意志意识形态在当代通过对科技的投资和创新实现了快速发展,德国的科技水平已经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
德意志意识形态在当代也强调社会公正,德国的福利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也保障了每个人的基本权益和生活质量。
4.重视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德意志意识形态在当代也越来越重视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德国在环境保护方面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成为了可持续发展的先行者。
四、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现实意义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现实意义在于:不仅是对德国民族自身的认识和肯定,更是指引人类进步的方向,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和表现形式,对于各个国家和地区都有启示作用,促进了全人类的文明发展。
五、结语德意志意识形态是世界上一种富有创造性和进步性的意识形态。
《德意志意识形态》心得体会

《德意志意识形态》心得体会德意志意识形态是指德国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形成的一系列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观念和信仰。
这些意识形态塑造了德国社会的特点,并在国内外发挥了重要影响。
通过学习和研究德意志意识形态,我对德国社会及其发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从中获得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德意志意识形态在德国历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历史上,德国经历了许多政治和社会动荡的时期,例如魏玛共和国时期、纳粹德国以及二战后的东西德分裂等。
在这些时期,不同的意识形态如自由主义、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等相互对峙。
这些意识形态的碰撞与交流塑造了德国的命运,并对欧洲乃至全球产生了深远影响。
其次,德意志意识形态表现出德国民族特点。
德国人民具备积极进取的精神,强调理性和效率。
他们善于创新,推崇科学和技术的发展。
德国以其对教育的重视而闻名,这种精神在大学教育和职业培训方面体现得淋漓尽致。
同时,德国人还重视社群感和集体主义,注重社会公平和福利制度的建设,这种特点体现了德国人民对整体利益的关注。
另外,德意志意识形态也反映了德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和角色。
德国是欧洲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具备强大的工业基础和创新能力。
德国人民崇尚合作与包容,积极承担起国际责任。
他们支持欧洲一体化进程,并与其他国家加强合作,以应对共同的挑战。
德国的对外政策也强调多边主义和国际秩序的维护,这与他们长期积累的意识形态是一致的。
最后,通过学习德意志意识形态,我意识到了文化交流和对话的重要性。
德国的意识形态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不仅源于德国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也受到国际环境的影响。
通过与德国人民和其他国家的交流,我们可以相互学习,增进理解和友谊。
只有通过开放和包容的对话,我们才能够更好地面对挑战和机遇,推动世界的和平与繁荣。
综上所述,德意志意识形态在德国历史和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通过深入学习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德国社会的特点和发展,并从中获得一些有益的启示。
同时,德意志意识形态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文化交流和对话的机会,以推动世界的发展和进步。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当代意义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当代意义1. 德意志意识形态告诉我们要重视思想的力量,就像一把利剑能劈开迷茫的云雾。
想想看,在生活中,当我们有了明确的想法和理念,是不是就能更坚定地前行?比如在选择职业时,有了清晰的职业观,就能做出更适合自己的决定。
2. 它提醒我们要关注社会的整体发展,这不就像是建造一座大厦,需要每一块砖都稳稳当当。
比如在社区建设中,大家都贡献自己的力量,才能让整个社区变得更好啊。
3. 德意志意识形态强调实践的重要性,这简直就如同走路,只有一步步踏实地走,才能到达目的地。
想想那些通过不断实践而获得成功的人,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吗?比如运动员通过日复一日的训练取得优异成绩。
4. 当代意义中还包括对自我意识的重视,这就好像是给自己点亮一盏明灯,能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自己。
在面对困难时,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才能更好地应对呀,不是吗?5. 它让我们懂得要辩证地看待问题,这和医生看病一样,要全面分析才能找到病根。
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多角度思考,才能避免误会和冲突。
6. 德意志意识形态还提示我们要保持批判精神,这就像啄木鸟,能找出树木的毛病。
在面对各种观点和现象时,我们要有质疑和思考的能力,比如对一些不合理的规定勇敢地提出意见。
7. 对于文化传承的重视也是其当代意义之一,这不就像是守护家族的宝贝一样重要吗?看看那些努力传承传统文化的人,他们让我们的文化瑰宝得以延续。
8. 它让我们意识到个体与社会的紧密联系,就如同鱼和水,相互依存。
在社会中,每个人都承担着自己的责任,共同推动社会的进步。
9.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一些观点能让我们更珍惜自由和独立,这就好像鸟儿渴望蓝天一样。
当我们拥有自由时,才能真正展现自己的价值,不是吗?比如在追求自己的梦想道路上自由翱翔。
10. 其当代意义还在于提醒我们要不断探索和创新,这和探险家寻找新大陆有啥区别?只有勇于尝试新事物,社会才能发展进步。
比如科技领域的创新,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
德意志意识形态

德意志意识形态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指德国历史中形成并影响其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思潮和观念体系。
它源于德国的历史、哲学、文学、宗教和政治等多个领域,对德国的认同和国家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主要特点:
1.理性与知识追求:德意志意识形态强调理性和知识的重要
性,并将它们视为推动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关键。
德国在哲
学、科学、文学和教育领域取得了许多重要成就,强调人
的智力和理性能力。
2.哲学思想和理论: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形成离不开德国哲学
家们的思想影响。
众多哲学家如康德、黑格尔、尼采等的
思想对德国的社会和政治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德国特殊性和独立性:德意志意识形态强调德国的特殊性
和独立性。
它认为德国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和政治传统,并在推动人类进步方面具有重要的使命。
4.国家和民族意识: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强调国家和民族意识
的重要性。
在德国历史上,国家统一和民族认同一直是重
要的主题。
这种意识形态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看作至高无
上的,并倡导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
5.社会责任和社会正义:德意志意识形态注重社会责任和社
会正义。
它强调社会团结、社会公平和社会福利,并倡导
优先考虑社会整体的利益。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历史和文化的复杂性,德意志意识形态并非一种统一的思潮,而是由多种思想流派、政治观点和价值取向组成的多元体系。
在德国的历史上,不同的观点和思潮可能在不同的时期和政治环境下占据主导地位。
因此,对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理解需要参考历史和文化的复杂背景。
德意志意识形态心得体会

德意志意识形态心得体会一、引言德意志意识形态作为一种思想体系,对于德国和整个欧洲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深入研究和思考,我对于德意志意识形态有了一些心得体会,下面将分享给大家。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起源与特点德意志意识形态是在德国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思想体系。
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德国启蒙时代,众多哲学家和思想家的思想成果为其奠定了基础,例如康德、黑格尔等。
这种意识形态具有一些独特的特点。
首先,它强调个人的自由与责任,认为个人应该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且为自己的言行负责。
其次,德意志意识形态注重社会公平与正义,倡导人们应该关心他人,为整个社会的福祉负责。
最后,它鼓励人们追求真理和知识,并主张人们应该通过学习和思考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
三、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得以体现在德国各领域的发展和推动中。
在思想领域,德国拥有众多的哲学家、作家和艺术家,为世界文化宝库做出了重要贡献。
其哲学思想如存在主义、辩证法等深刻影响了西方思想界。
在教育方面,德国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教育的普及和质量,培养了许多享誉全球的学者和科学家。
德国的大学和研究机构享有盛誉,为世界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四、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挑战与改革然而,面对现代社会的挑战,德意志意识形态也需进行相应的改革与适应。
尤其是在全球化和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德国以及整个欧洲面临诸多新挑战。
首先,德国需要更加注重创新和科技发展,以应对全球竞争的压力。
只有不断追求知识和技术的进步,才能保持在全球科技领域的领先地位。
其次,德国社会也需要更加注重多元文化与多元价值观的尊重。
随着移民和文化交流的增加,德国的社会结构正在发生变化,对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应保持包容和共处。
再次,德国还需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对德国以及全人类产生了严重威胁,德国应承担更多的责任来保护地球家园。
五、结语通过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思考和研究,我深刻认识到其对德国和整个欧洲的重要性。
德意志意识形态pdf

德意志意识形态pdf德意志意识形态是指德国历史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系列思想、价值观和政治理念。
它涵盖了德国的哲学、文学、艺术、政治和社会观念等方面。
虽然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概念相对模糊,但可以追溯到德国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们,如康德、黑格尔和尼采等。
在德国历史的不同时期,德意志意识形态经历了多次转变和演变。
例如,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德国出现了一种被称为“德国特殊道路”的思想,即德国独特的发展模式和民族特性。
这种思想主张强调德国的文化优越性和民族使命感,同时也与民族主义和军国主义相结合。
另一个重要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是德国的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
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德国社会民主党成为欧洲最大的社会主义政党之一,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在德国社会和政治中有着广泛的影响。
此外,纳粹主义也是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一部分。
纳粹主义兴起于20世纪30年代,以希特勒为首的纳粹党在德国建立起极权主义政权。
纳粹主义强调种族优越性、民族纯洁性和国家的权威性,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大屠杀的发生。
需要注意的是,德意志意识形态并不是一个统一的思想体系,而是一个多元化、复杂且具有争议的概念。
德国历史上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们对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定义和理解也存在差异。
因此,对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研究需要考虑到多个角度和不同的学术观点。
总结起来,德意志意识形态是指德国历史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系列思想、价值观和政治理念。
它涵盖了德国的哲学、文学、艺术、政治和社会观念等方面。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德意志意识形态经历了多次转变和演变,包括德国特殊道路、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以及纳粹主义等。
然而,德意志意识形态并不是一个统一的思想体系,而是一个多元化、复杂且具有争议的概念。
《德意志意识形态》心得体会

《德意志意识形态》心得体会德意志意识形态是一种以德国为中心的哲学和思想体系,对于德国以及整个西方世界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通过学习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相关内容,我对其内涵和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以下是我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心得体会。
首先,德意志意识形态强调个人责任和自由意志。
这种思想认为,个人应该以自己的道德准则为指导,主动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德意志意识形态不主张任何形式的集体主义,而是强调个体的独立性和自由选择的重要性。
这种思想对于现代社会的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其次,德意志意识形态注重个体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德国历史上涌现了众多杰出的思想家、科学家和艺术家,他们对德国和世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德意志意识形态鼓励人们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创造力,通过不断的创新来推动社会的发展。
这种思想观念不仅在德国,也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三,德意志意识形态重视教育和知识的重要性。
德国拥有世界上最古老和最负盛名的大学和研究机构,这充分反映了德国人对于知识的尊重和重视。
德意志意识形态认为,通过教育和学习,个人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和能力,从而对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这种观念对于建设知识型社会、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德意志意识形态关注社会公正和人类福祉。
德国思想家们提出了许多关于社会公平和责任的理论,致力于实现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福祉的提升。
德意志意识形态认为,社会应该追求公正和人道主义,通过共同努力来解决社会问题,并为每个人创造平等的机会。
这种思想对于抵制不平等和不公正现象,推动社会的公正、和谐和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最后,德意志意识形态倡导人文主义和人类尊严。
德国文化深受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这种思想认为,人类是自由和有尊严的存在,应该受到平等和尊重。
德意志意识形态强调人类的尊严和人权的保护,反对任何形式的歧视和暴力。
这种价值观念在现代社会推动了人权意识和社会公正的进步。
总之,德意志意识形态是一种重要的哲学和思想体系,它对德国和整个西方世界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德意志意识形态唯物史观的内涵

德意志意识形态唯物史观的内涵德意志意识形态唯物史观是一种对历史和社会的独特观点,它源于德国哲学家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的思想,被广泛用于解释社会变革和历史发展的规律。
这种观点主张历史和社会的发展受到物质条件的制约,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社会变革的动力则来自于社会矛盾的激化。
德意志意识形态唯物史观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蔑视先验主义:德意志意识形态唯物史观批判了传统先验主义和唯心主义的观点,主张通过科学观察和实证研究来认识世界。
它认为人类的思维和认识能力是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只有通过对实践的观察和分析才能获得真实的知识。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德意志意识形态唯物史观认为,社会的经济基础是社会变革的根本动力。
经济基础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它们的发展水平决定了社会的制度和政治形态。
上层建筑则包括政治、法律、道德、哲学和文化等等,它们是经济基础的表现形式,受制于经济基础的发展。
3.社会矛盾和革命:德意志意识形态唯物史观认为,社会是由矛盾不断产生和解决的过程。
经济基础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会引发社会矛盾的激化,最终导致社会的革命和变革。
这种革命是历史发展的驱动力,通过推翻旧的社会制度来创造新的生产关系和社会结构。
4.阶级斗争的历史演进:德意志意识形态唯物史观强调了阶级斗争对历史发展的重要性。
它认为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由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产生的,而这种矛盾通过阶级之间的斗争来表现和解决。
历史上的社会变革往往是由来自受压迫阶级的革命群体推动的,他们通过推翻统治阶级来实现自己的利益。
5.历史发展的规律:德意志意识形态唯物史观认为历史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它强调了历史的渐进性和客观性,认为社会变革是不可逆转的。
同时,它也认为历史不是简单的线性发展,而是由于内在矛盾的存在而呈现出复杂的曲折和跳跃。
德意志意识形态唯物史观的内涵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社会和历史变革的原理和动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1845年9月-1846年5月马克思的“自白”:问题1:您最珍爱的一般人的品格--马克思:纯朴--燕妮:真诚问题2:您最珍爱的男人的品格--马克思:刚强--燕妮:坚定问题3:您最珍爱的女人的品格--马克思:柔弱--燕妮:热忱问题4:您的特点--马克思:目标始终如一--燕妮:高度敏感问题5:您对幸福的理解--马克思:斗争--燕妮:健康问题6:您对不幸的理解--马克思:屈服--燕妮:依附别人问题7:您最能原谅的缺点--马克思:轻信--燕妮:犹豫不决问题8:您最厌恶的缺点--马克思:逢迎--燕妮:忘恩负义问题9:您最讨厌的人--马克思:马丁·塔波尔--燕妮:债务(您最讨厌的东西)马丁·塔波尔本人►马丁·塔波尔:据说是一个写作浅薄的教诲诗的英国诗人,没有材料显示马克思和他相识,两人之间没有直接交往。
马克思将他作为讨厌的人,是因为他的作品,说明马克思讨厌空洞浅薄的道德教诲。
问题10:您最喜欢做的事--马克思:啃书本--燕妮:缝纫►问题11:您最喜爱的诗人--马克思:莎士比亚、埃斯库罗斯、歌德-燕妮:歌德问题12:您最喜爱的散文家--马克思:狄德罗--燕妮:马丁·路德►(注:狄德罗,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作家,18世纪革命的法国资产阶级思想家。
)埃斯库罗斯本人►埃斯库罗斯公元前525年出生于希腊阿提卡的埃琉西斯。
青年时期在希皮阿斯的暴政下度过,希波战争期间参加过马拉松战役和萨拉米斯战役,热爱祖国,拥护民主制。
公元前470年应叙拉古僭主希埃隆邀请赴西西里作客,公元前458年以后不久重赴西西里,最后死在该岛南部的革拉城。
他是古希腊悲剧诗人,与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一起被称为是古希腊最伟大的悲剧作家,有“悲剧之父”、“有强烈倾向的诗人”的美誉。
歌德本人►歌德: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德国和欧洲最重要的剧作家、诗人、思想家,他一生跨两个世纪,正当欧洲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年代。
主要作品有剧本《葛兹·冯·伯里欣根》、中篇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未完成的诗剧《普罗米修斯》和诗剧《浮士德》的雏形《原<浮士德>》,此外还写了许多抒情诗和评论文章。
►问题13:您最喜爱的英雄--马克思:斯巴达克刻卜勒--燕妮:科利奥兰纳斯问题14:您最喜爱女英雄--马克思:甘泪卿--燕妮:弗洛伦斯·南丁格尔问题15:您最喜爱的名字--马克思:劳拉、燕妮马克思的“自白”斯巴达克:古罗马奴隶起义的领袖,可以空手打死野兽。
在战斗中被俘并沦为奴隶,被卖到卡普阿一角斗士训练所。
公元前73年初夏,为争取自由,率70名奴隶起义,占领附近的维苏威山,得到各地逃亡奴隶和破产农民的响应,不久便扩至数千人。
他所率义师得到奴隶和贫民的广泛拥护,队伍不断扩大,盛时曾达到12万人。
公元前72年率军先北后南进行了3次远征,奴隶觉醒的悲壮诗篇,在人类战争史中,反阶级压迫的战争占有相当的比重。
在这种战争中涌现出的军事、历史人物的事迹无不英勇悲壮,可歌可泣。
在古罗马奴隶时代,由奴隶领袖斯巴达克领导的大起义,曾经震动了西方各国家,其不畏强暴、前仆后继求解放的斗争精神曾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奴隶,谱写了奴隶解放的光辉诗篇。
刻卜勒本人:►德国天文学家。
符登堡破落贵族家庭出身。
刻卜勒的主要贡献是发现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即行星沿椭圆形轨道绕太阳运转,太阳位于椭圆形的一个焦点上;连结行星与太阳的直线在相等的时间扫过相等的面积;行星公转周期的平方与其至太阳平均距的立方成正比。
这些发现克服了哥白尼学说中的缺陷,使太阳中心说更加接近真理。
后来牛顿在他的成就基础上继续前进,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1630 年底,因贫病交加病逝于雷根斯堡,葬于拉提斯本的圣彼得教堂。
马克思的“自白”►科利奥兰纳斯:《科利奥兰纳斯》是莎士比亚晚年撰写的一部罗马历史悲剧,讲述了罗马共和国的英雄马歇斯(被称为科利奥兰纳斯),因性格多疑、脾气暴躁,得罪了公众而被逐出罗马的悲剧。
马歇斯(后因攻下科利奥里城立功而被称为科利奥兰纳斯),最初是罗马共和国的英雄;而由于他性格上的弱点脾气暴躁,不肯低头,而得罪了群众,成了罗马的敌人被放逐;他转而投靠敌人:伏尔斯人,带兵围攻罗马;后接受其母劝告,放弃攻打,而这行为又背叛了伏尔斯人,最后在战乱中被伏尔斯人杀死。
此剧的主题是英雄和群众的关系。
甘泪卿►年近半百的浮土德博士是个饱学之士,他知识渊博,受人尊敬,但此刻却感到知识的无用,书斋生活的可厌。
浮土德喝了女巫的药汤,恢复了青春,心中充满了对情欲的渴求。
在大街上他遇到市民阶级出身的少女甘泪卿,两人彼此相爱。
由于魔鬼的拨弄,甘泪卿为了和浮士德幽会,误毒死了自己的母亲;浮土德又误杀死她的哥哥。
甘泪卿陷入一种精神错乱状态,她溺死婴儿,被关进监狱,判处死刑。
靡菲斯特为了诱使浮士德堕落,把他领入布罗肯山,参加一年一度的瓦普几司之夜魔鬼们的狂欢。
浮士德在这荒唐淫荡的场面中并没有迷失本性;他坚持要魔鬼从狱中救出甘泪卿。
他们进了监狱,但笃信上帝,忏悔罪愆的甘泪卿拒绝与浮土德一道逃走,最后她得到了上天的赦免。
在这场情爱的悲剧中,浮士德享受了身心的快乐,体验到了爱情的幸福,但带来的结果却是甘泪卿的悲惨遭遇和自己良心上的痛苦,这使他悲愤地喊出:“我不如不生!”爱欲给予他的不是满足,而是悔恨。
马克思的“自白”►问题16:您最喜爱的菜--马克思:鱼问题17:您喜爱的花--马克思:月桂--燕妮:玫瑰►月桂属常绿小乔木,树冠卵圆形,分枝较低,小枝绿色,全体有香气。
叶互生,革质,广披针形,边缘波状,有醇香。
单性花,雌雄异株,伞形花序簇生叶腋间,小花淡黄色。
核果椭圆状球形,熟时呈紫褐色。
月桂四季常青,树姿优美,有浓郁香气,适于在庭院、建筑物前栽植,其斑叶者,尤为美观。
住宅前院用作绿墙分隔空间,隐蔽遮挡,效果也好。
问题18:您喜爱的颜色--马克思:红色--燕妮:蓝色问题19:您最喜爱的格言--马克思:人所固有的我无所不具--燕妮:什么都不在乎问题20:您的座右铭--马克思:怀疑一切--燕妮:永不绝望一、写作背景和出版状况1、写作背景《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一部思想内容非常丰富的著作。
写这部著作是为了彻底批判青年黑格尔派和“真正的社会主义”,并清算他们自己的哲学信仰,——“自己弄清问题”1、青年黑格尔派的代表人物麦克斯.施蒂纳在1844年11月出版了《惟一者及其所有物》,将主观唯心主义推向极端,鼓吹极端的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和无政府主义。
他歪曲、攻击共产主义,竭力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反对无产阶级进行任何形式的阶级斗争和政治革命。
在当时“发表一种反对德国哲学和那一时期产生的德国社会主义的论战性著作,是很重要的”。
(《全集》第27卷,403页)2、19世纪40年代,在工人运动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种“真正的社会主义”思潮。
“真正的社会主义”是小资产阶级的反动思潮和思想体系,其主要代表人物有:莫择斯.赫斯、卡尔.格律斯、海.皮特曼等人。
他们把德国的思辨哲学同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混杂在一起,以费尔巴哈的抽象人道主义观点作为理论基础,打着社会主义旗号,却主张小资产阶级所有制即一般私有制,主张资产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和政治革命,妄图用爱的说教来实现人类解放。
马克思恩格斯在《形态》中对其予以全面的批判。
3、《形态》的写作也是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发展的必然产物。
马恩经过《德法年鉴》时期,实现“两个转变”。
1844年底,他们认识到费尔巴哈哲学的不彻底性和历史观的唯心主义。
1845年春,马克思写了《提纲》,这是包含他们新世界观的萌芽的第一个天才文件。
1845年9月到1846年8月,马恩为了清算自己的哲学信仰,推进他们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历史观,完成批判德国思辨哲学的工作,共同合作,写出了《德意志意识形态》。
2、出版状况:马克思恩格斯生前没有出版,只有第二卷的第四章在1847年8月号和9月号《威斯特伐利亚汽船》杂志上发表。
1924年,苏联马恩研究院《马恩文库》第一卷中,首次用俄文发表了该书第一卷第一章。
1926年又用德文发表了这一章。
1932年,《形态》在苏联第一次用德文全文发表,1933年用俄文全文发表。
1955年该书被收入《马恩全集》俄文版第三卷中。
1962年荷兰阿姆斯特丹国际社会历史研究所发现了《形态》新的六页手稿,其中四页属于第一章。
苏联马列主义研究院重新对第一章进行整理编排,发表在苏联《哲学问题》1965年10-11期。
1966年苏联《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章的新编单行本。
我国出版状况:1927年,郭沫若根据苏联1924年版本翻译了第一卷第一章,1938年由上海言行出版社出版,书名《德意志思想体系》。
1947年、1949年和1950年,上海益群出版社三次出版郭沫若译本。
1960年,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根据苏联《全集》第二版第三卷译出该书全文,编入《马恩全集》中文版第三卷中,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同时还出版了该书的单行本。
在《选集》第一卷中出版了该书的第一卷第一章。
二、结构和风格特点《形态》全书约44万字,原稿分为两卷:第一卷的内容主要是研究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些基本原理和批判费尔巴哈、鲍威尔、施蒂纳的哲学观点。
第二卷的内容是批判各种“真正的社会主义”的代表。
第一卷包括一个序言和三章。
序言概括地揭示了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青年黑格尔派的哲学核心,阐明写作的目的。
第一章批判了费尔巴哈哲学,系统地阐述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原理,指明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对立,论证了共产主义实现的历史必然性。
——总论、总导言第二、三章分别批判了鲍威尔和施蒂纳。
第二章分为四节,分别驳斥了鲍威尔对费尔巴哈、对施蒂纳、对马克思恩格斯、对赫斯的所谓“批判”,指出他是用唯心主义观点批判唯物主义。
第三章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施蒂纳及其代表作《惟一者及其所有物》的批判。
第二大部分是揭露和批判施蒂纳为维护自己著作所发表的论文——《施蒂纳的评论者》。
第二卷包括一个序和五章的内容。
其中第二、第三章的手稿已经丢失,现在只剩下第一、第四和第五章。
第一章是对《莱茵年鉴》表现出来的“真正社会主义”观点的批判。
第四章是对“真正社会主义”主要代表人物卡尔.格律恩的批判。
第五章是对“真正社会主义”另一代表人物格奥尔格.库尔曼的批判。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一部极为深刻的批判性著作。
其主要批判对象是青年黑格尔派和“真正社会主义”,贯穿其中的核心则是批判他们的唯心主义历史观。
把唯物主义历史观同唯心主义历史观对立起来,用唯物史观去揭露、批判各种唯心史观,是该书的一个突出特点。
《形态》是一部内容丰富的理论著作,它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还阐述了对其他诸多社会科学具有重大意义的深邃思想和精辟见解,是马恩早期一部内容最丰富、地位最重要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