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吸收光谱法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色谱-原子吸收光谱联用技术的现状与应用前景分析

色谱-原子吸收光谱联用技术的现状与应用前景分析摘要:原子吸收光谱线也叫做原子吸光度法,它是以被检测元素的基态分子的原子共振辐射为基准,测定了试样中的元素的数量浓度,被广泛用于测量微量和超微量元素。
原子吸收光谱技术是分析化学领域应用最为普遍的一个定量技术,它具备测定限小,选择性强,精密性好,抗干扰能力强的特性。
关键词:原子吸收分析;联用技术;定量分析;检测精度;抗干扰能力;灵敏度;气相色谱引言:20世纪80年代以后,形态学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目前,已有学者将其分为三大类:计算法、直接特效检测和联合应用。
根据样品的形态特征和样品的复杂程度,提出了将化学分离和仪器分离的方法-联合应用技术。
利用GC—AFS 技术结合了色谱法的高分离效率和原子吸收光谱的特异性、敏感性,是最有效的分析方法。
1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发展历史1.1第一阶段——原子吸收现象的发现与科学解释伍朗斯顿于1802年对太阳能的连续光谱展开了深入研究,并从太阳能的连续光谱中找到了一根暗线。
1817年,弗劳霍费在对太阳能持续光谱的研究中,又再一次找到了这种暗线,但由于不清楚为何会发现这种暗线,于是又重新将它定名为弗劳霍费线。
1859年,马克希荷夫和本生在分析了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火焰光谱学中,认为大钠蒸汽在经过较小的钠蒸汽之后,也可以形成钠光,而且小钠光的暗线在大太阳光谱中的位置也相同,并因此得出了结论:暗线是由于在阳光外层大气的小钠分子之间接受了大太阳光谱中的大钠射线所致。
1.2第二阶段——原子吸收光谱仪器的产生从1955年开始,原子吸收光谱就一直是一种十分实用的化学分析手段。
在澳大利亚瓦尔西大学出版了第一篇题为原子吸收光谱用于化学分析的研究的学术论文,为后来AFS的研制奠定了基石。
在五十年代晚期和六十年代早期,希尔格、瓦里安技术有限公司和佩肯-埃尔默公司等先后研制出了用原子之间吸附光谱线的日用仪表,并由此使瓦尔西的设计理念进一步得到了发展。
原子光谱的研究与应用前景

原子光谱的研究与应用前景商业计划书一、概述原子光谱是一门研究原子及其离子的光谱学科,通过分析原子在特定能级间的跃迁所产生的光谱线,可以获得关于原子结构、元素组成和化学反应等方面的重要信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原子光谱的研究与应用前景日益广阔。
本商业计划书旨在探讨原子光谱研究的商业化机会,并提出相应的商业化方案。
二、市场分析1. 市场需求原子光谱在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首先,在材料科学领域,原子光谱可以用于材料成分分析和质量控制。
其次,在环境监测领域,原子光谱可以用于水、土壤和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检测和分析。
此外,原子光谱还可应用于石油和化工行业的催化剂研究、食品安全监测、药物研发等领域。
2. 市场规模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全球原子光谱市场规模在近年来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预计到2025年,全球原子光谱市场规模将达到100亿美元。
其中,亚太地区是原子光谱市场的主要增长驱动力,北美和欧洲市场也将保持相对稳定的增长。
三、商业化方案1. 产品研发针对市场需求,我们计划开展原子光谱仪器的研发工作。
该仪器将具备高精度、高灵敏度和多功能等特点,以满足不同领域的应用需求。
同时,我们还将致力于提高仪器的自动化程度和数据处理能力,以提高用户的使用便捷性和分析效率。
2. 市场推广为了推广我们的产品,我们将采取多种市场推广策略。
首先,与科研机构和大学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研究项目,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认可度。
其次,参加行业展览和学术会议,展示我们的产品并与潜在客户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此外,我们还将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等渠道进行线上推广,提高品牌曝光度。
3. 服务支持为了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我们将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
包括产品安装调试、技术培训、故障排除和定期维护等方面的支持。
我们将建立专业的技术团队,提供及时、高效的技术支持,以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
四、财务规划1. 初始投资我们预计需要投入500万美元用于产品研发、市场推广和服务支持等方面的初期投资。
原子吸收光谱仪发展现状及展望

原子吸收光谱仪发展现状及展望当前,原子吸收光谱仪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仪器的性能不断提高。
高斯热原子吸收光谱、电子能谱吸收分析和直流电弧原子发射光谱等新型光谱技术被应用于原子吸收光谱仪中,提高了仪器的灵敏度和分析速度。
同时,光源和探测器的发展也为仪器性能的提升提供了保障。
其次,仪器的多功能化。
原子吸收光谱仪不再只是单一的测量金属离子浓度的工具,而是集成了多种分析功能。
例如,能够进行多元素分析、汞分析和痕量元素分析等。
这使得仪器的应用范围更广,满足了不同领域对分析需求的多样化。
另外,便携式原子吸收光谱仪的兴起。
传统的原子吸收光谱仪大多体积庞大、使用复杂,无法满足一些特定场景的需求,例如现场快速检测和室外环境监测等。
而便携式原子吸收光谱仪克服了这些问题,使得分析更加便捷和高效。
展望未来,原子吸收光谱仪的发展仍将取得新的突破。
预计在技术上,仪器的分析速度和精确度将继续提高,灵敏度将进一步增强。
同时,仪器将对更多元素进行同时分析,满足不同领域的分析需求。
另外,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原子吸收光谱仪的体积和重量将进一步减小,便携性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同时,仪器的使用也将更加简化,操作上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此外,原子吸收光谱仪将与其他分析技术相结合,形成更加全面和高效的分析方法。
例如,在光谱技术、质谱技术和电化学技术等领域的交叉应用,将进一步提升仪器的分析能力和应用价值。
总之,原子吸收光谱仪作为一种重要的分析仪器,其发展前景广阔。
在新材料、新技术的推动下,原子吸收光谱仪的性能和功能将不断提升,应用领域也将不断扩大。
相信未来的原子吸收光谱仪将在保持高灵敏度和准确性的基础上,更加便携、智能化,并与其他仪器相结合,为人们提供更加全面和高效的分析解决方案。
色谱-原子吸收光谱联用技术的现状与应用前景分析

1 气 相 色谱 一 子 吸 收光 谱 联 用 技 术 原
所 需 分 析 的馏 分 , 固定 体 积 收 集 色 谱 流 出 物 , 适 当 体 积 的 HP C流 将 L 出 物 送 入 E AA T S检 测 。 这 其 实 是 一 种 离 线 的 HP C E A S联 用 技 L —T A
优 点 在 于 高 速 、 效 、 灵 敏 度 、 自动化 。 此外 , 气 相 色 谱 相 比较 , 高 高 高 与
高效液相色谱的应用更为广泛 , 高效 液相 色谱 与原子吸收光谱联用技 术 可 解 决 试 样 复 杂 性 的 问 题 ,使 H L — AS成 为 元 素 形 态 分 析 的强 PCA
有 力 的工 具 。 热 点 与 前 沿 之 一 。 单 一 的 原 子 吸 收 光 谱 法 。 能 直 接 提 供 元 素 形 态 方 不 21 高 效 液 相 色 谱 一 焰 加 热 原 子 吸 收 联 用 ( P C F A ) . 火 H L — A S 面 的信 息 , 据 形 态 分 析 的 特 点 及 试 样 的 复 杂 性 , 要 求 采 用 化 学 分 根 均 HP C F AS的 在 线 联 用 始 于 2 L—A 0世 纪 7 0年 代 ,传 统 F A A S的样 离 与 仪 器 检 测 相 结 合 的技 术 — — 联 用 技 术 。 品提 升 量 与 传 统 液 相 色 谱 流 速 相 似 . 以 二 者 联 用 最 初 的联 用 接 口非 所 2 纪 8 代 以来 . 态 分 析 方 法 研 究 有 了 很 大 发 展 。 在 文 献 0世 0年 形 常简单 , 只需将液相色谱的 出口连至 A S的雾化器人 口即可 。然而这 A 报道 中, 有人将形态分析方法归纳为三类 , 即计算法 、 接特效检测和 直 种方法检 出限高 , 以用于实 际样 品分析 。 难 联 用 技 术 。根 据 形 态 分 析 的特 点 及 试 样 的复 杂 性 . 要 求 采 用 化 学 分 均 22 高效液相色谱一 . 电热 原子吸收联用 ( L — T A ) HP C E A S 离 与仪器检测相结合 的技术——联用技术 。色谱一 原子吸收光谱联用 为了实现 H L P C和 E A TA S的 联 用 ,必 须 克 服 HP C 的连 续 性 和 L 综合 了色谱 的高分 离效率与原 子吸收光谱检 测的专一性 和高灵敏度 E AA T S检 测 不 连 续 性 之 间 的 矛 盾 。为 了 解 决 二 者 之 间 的 不 兼 容 性 , 的优 点 , 分 析 元 素 形 态 最 有 效 的方 法 之 一 。 是 Br j emeo等将 原 始 样 品 处 理 成 可 进 入 色 谱 系统 的 样 品 ,经 U 检 测 到 V
土壤环境监测原子吸收光谱法应用分析

土壤环境监测原子吸收光谱法应用分析提纲:一、土壤环境监测原子吸收光谱法概述二、土壤环境监测原子吸收光谱法的优势三、土壤环境监测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应用四、土壤环境监测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局限性五、土壤环境监测原子吸收光谱法的改进及未来发展一、土壤环境监测原子吸收光谱法概述原子吸收光谱法是指利用化学分析技术中的原子光谱分析方法,对土壤环境中的重金属等元素进行测定和分析。
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一种高灵敏、高选择、高准确的土壤环境监测方法,可应用于研究某些地区土壤环境的状况、了解土壤质量变化情况等。
在现代建筑中,土壤环境监测原子吸收光谱法也成为了很多建筑师和建筑专家研究的方向之一。
二、土壤环境监测原子吸收光谱法的优势原子吸收光谱法有许多优势,例如具有高精度、高分辨率、高选择性等特点。
这些优势使得它在土壤环境监测中应用广泛。
在建筑专家的角度来看,原子吸收光谱法有以下几个优势:1、高灵敏性:原子吸收光谱法对于低浓度的污染物有着很高的灵敏度,可以进行极其精确的测量,因此在一些高要求下的土壤环境监测中被广泛应用。
2、高分辨率:原子吸收光谱法可以对土壤环境中不同元素进行快速准确的分辨,从而可以更好的了解土壤的性质。
3、高选择性:原子吸收光谱法可以对不同元素进行快速准确的分析,可以选择性地进行有针对性的监测。
4、可定量分析:原子吸收光谱法可以对土壤环境中元素浓度进行快速准确的定量分析。
5、简便操作:原子吸收光谱法的装置无需特殊条件,只需要一定的实验室设备和操作知识,就可以进行分析和监测。
三、土壤环境监测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应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在土壤环境监测中有广泛的应用,可以用于各种类型的建筑监测。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案例:1、土壤污染原因分析:有些地区自然资源较为匮乏,土壤中几乎所有成分的平均浓度均很低,但遭受长期的污染后,土壤中某些元素的严重超标,例如重金属等。
这时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利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分析出土壤被污染的原因。
2、土壤质量监测:对一些素有工业污染区的土地进行监测,为一些建筑工程的安全建设提供基础数据和信息。
活性炭富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活性炭富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摘要:使用国家标准的火试金重量法测定金精矿中的金,存在一些问题,如操作复杂、测试周期长、成本高、污染环境等,并且不适合批量测定。
通过实验,我们建立了一种新的方法,用活性炭富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来测定金精矿中的金含量。
我们研究了多种因素对金测定结果的影响,包括样品量、焙烧方式、灰化温度、干扰元素和王水用量。
这种方法可以测量 10.00~150.00 g/t的物质,检出限为0.019 ug/mL,测量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在0.93%~2.56%之间,加入标准物质后回收率在96.5%~103.1%。
我们的方法与国家标准相符,精度高、准确度大、成本低,适用于金精矿中金的大规模测定。
关键词:活性炭;原子吸收;检测方法引言金是一种常见的矿物,它存在于各种不同的地质条件下。
通过精心挑选和筛选,我们可以将金富集起来,并最终形成金精矿。
金分离富集的方法有很多种,包括火试金法、聚氨酯泡沫塑料吸附法和活性炭吸附法。
这些方法都可以用来提高金的纯度和富集效率。
湿法分离富集金法是一种比火试金法更简单、快速、成本低廉的方法,广泛应用于矿山企业。
相比之下,活性炭富集效果更好,价格更低廉,受到科研技术人员的青睐。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金精矿测定方法,它可以通过火试金重量法来测定金精矿中的金含量。
然而,这种方法操作复杂,测试周期长,成本高,不适合批量检测。
此外,使用的铅会污染环境,并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因此限制了其应用与推广。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测定金的方法,该方法利用活性炭富集和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技术,具有高精度、高准确度和低成本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金精矿测试分析领域。
一、活性炭富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的研究进展在对金矿床进行检测时,常常需要用到多种分析方法。
其中,火焰光度法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其主要原理为利用高温燃烧产生大量热辐射照到样品上,从而使金元素被激发出来并发射出光子;而且该方法还具有较高灵敏度和准确性等特点。
原子光谱分析的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

原子光谱分析的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原子光谱分析的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子光谱分析作为一项重要的现代分析技术,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较大的测量范围,较强的选择性等优点,在化学分析、环境分析、生物分析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原子光谱分析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以更好地理解其在分析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 一、原子光谱分析研究进展原子光谱分析是一种用来测定物质或样品中各元素成分及其含量的方法。
其主要原理是:将样品中的物质放入高温的电弧中,使其发生电离而产生原子,然后通过离子源将原子加速,使其出现不同的能量层次,从而产生不同的光谱图谱,从而实现对样品中元素的测定。
目前,已发展出多种原子光谱分析技术,如X射线发射光谱、原子吸收光谱、原子发射光谱、原子荧光光谱、原子共振光谱、电感耦合等体等,为物质成分及其含量的测定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手段。
随着近年来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原子光谱分析也在不断发展,如多元素分析仪的发展使得单仪器多元素分析成为可能;微型化使得原子光谱仪器尺寸减小;多样化使得原子光谱仪可以测量多种不同样品;实时性使得原子光谱仪可以实时检测样品中的物质成分及其含量;高性能使得原子光谱仪可以测量样品中物质成分及其含量的低浓度。
##### 二、原子光谱分析在化学、环境、生物分析中的应用1. 在化学分析中,原子光谱分析可以用来测定各种样品中的物质成分及其含量,如铁、钙、镁、锌、铜、锰、钼、铬、锡、钒、钽、铅、镉、铝、钛、钇、钇等金属元素及相应的氧化物。
此外,还可以测定一些有机物中的元素,如氮、氧、碳、氢、氧氮化合物等。
2. 在环境分析中,原子光谱分析可以用来测定大气、水体、土壤中的各种有害物质成分及其含量,如重金属元素如铅、镉、氟、氯、氮氧化物等。
此外,还可以测定一些有机物中的元素,如甲醛、氯乙烯、氯乙烯等。
原子发射原子吸收光谱的发展

原子发射原子吸收光谱的发展一、引言原子发射和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一种广泛用于元素分析和痕量测定的方法。
自20世纪初期开始,该方法就因其高精度、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等优点,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原子发射和原子吸收光谱法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本文将从技术改进、应用拓展、理论深化、多维分析和联用技术等方面,对原子发射原子吸收光谱的发展进行概述。
二、技术改进1.光源技术:随着激光技术的不断发展,激光作为激发光源在原子发射和原子吸收光谱法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激光具有高功率密度、单色性好和脉冲宽度窄等优点,可以获得更高质量的光谱信息,提高测量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2.分光技术:随着光栅、棱镜和干涉仪等分光技术的不断发展,原子发射和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分辨率和灵敏度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这些分光技术可以实现对光谱的精细测量和分析,为痕量元素的测定提供了更准确的方法。
3.检测技术:随着光电倍增管、电荷耦合器件和光子计数器等检测技术的发展,原子发射和原子吸收光谱法的检测限得到了显著降低。
这些检测技术可以实现对痕量元素的精确测量,为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领域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三、应用拓展1.环境监测:原子发射和原子吸收光谱法在环境监测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通过对大气、水体和土壤中的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可以评估环境质量,为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2.食品安全:在食品安全领域,原子发射和原子吸收光谱法可用于检测食品中的重金属元素、农药残留和添加剂等有害物质,保障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
3.地质学:在地质学领域,原子发射和原子吸收光谱法可用于分析岩石、矿石和土壤中的元素组成和含量,为地质勘查、资源开发和地球化学研究提供重要数据。
4.医学:在医学领域,原子发射和原子吸收光谱法可用于分析生物样品中的元素含量,为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例如,通过测定人体血液中的微量元素含量,可以评估人体的健康状况。
四、理论深化随着量子力学和光谱学理论的不断发展,原子发射和原子吸收光谱法的理论基础得到了进一步深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子吸收光谱法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
天津科技大学化工与材料学院天津 300457
摘要:本文简要概述了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发展历程,阐述了原子吸收光谱法的优缺点和基本原理,综述了原子吸收光谱法在现代分析检测技术中的最新进展并做了展望。
关键词:原子吸收;分析;现状
自美国Perkin-E1mer公司1961年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到第一台商品石墨炉的推出,从横向交变磁场到纵向交变磁场塞曼背景校正,从纵向加热石墨炉到横向加热无温度梯度石墨炉,从光电倍增管到半导体固态检测器……原子吸收光谱仪的发展跨越了一个又一个的里程碑[1]。
近年来,随着科研水平的不断提升,对仪器分析的高效性、精密性和便捷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仪器分析的水平也在不断提升。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凭借其诸多优势,已成为普及程度最高的仪器分析方法之一。
1.原子吸收光谱法的特点
原子吸收光谱法以其高效精密的分析方法,成为普及度最高的仪器分析方法之一,它具有以下诸多优点[2-3]:
1)高精密度。
火焰原子吸收法的精密度可达1%-2%,石墨炉原子化法的灵敏度高达
10-12g。
2)高灵敏度。
火焰原子吸收可测质量浓度mg/L~μg/L级的金属,是目前最灵敏的
分析方法之一。
3)测定元素广泛。
采用空气-乙炔火焰可测定近70种元素。
4)谱线简单。
干扰少,选择性好,多数情况下可不经分离除去共存成分而直接测定。
5)操作简便快捷。
自动进样每小时可测数百个样品,即使手工操作每小时也可测数十
个样品。
原子吸收光谱也存在一定的缺陷。
比如,它不能对多种元素同时分析,对难溶元素的测定灵敏度也不十分令人满意,对共振谱线处于真空紫外区的元素,如P、S等还无法测定。
另外,标准工作曲线的线性范围窄,给实际工作带来不便,对于某些复杂样品的分析,还需要进一步消除干扰[4]。
2.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原理
原子吸收光谱法是用校正曲线进行定量的一种动态分析方法,有校准曲线法、标准加入法等,其中最常用的是校准曲线定量方法,由低浓度到高浓度依次测定各标准溶液的信号强度值,以信号强度为纵坐标,待测元素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校准曲线,在同样测试条件下,测定待测试样的信号强度值,由校准曲线求得待测试样溶液中被测元素的浓度[5]。
3.原子吸收光谱法的研究进展
3.1原子吸收光谱仪器的发展现状
随着推广领域的不断扩大,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已在地质、冶金、机械、石油、化工、轻工、医药卫生、环保等各个领域获得了相当广泛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强,国内仪器的产销量也一直是上升势头,2009年国产原子吸收光谱仪的销量在3000台左右,其中普析通用、科创海光、东西分析、瑞利、浩天晖科贸、江苏天瑞、上海光谱、上海天美、浙江福立等厂家占据了95-98%的市场份额。
主要占据中低档市场,低档光谱仪器的市场空间已经很小,国外都已接近淘汰,但我国国内市场还很大,我国还在大量生产;而中档原子吸收光谱仪目前的竞争局势比较复杂;从火焰原子吸收来讲,国内、国外相差无几,而石墨炉原子吸收则有差距。
我国的原子吸收光谱仪的价格一般较便宜,性价比较高,有一定的竞争力。
总之,我国的中低档原子吸收光谱仪正在慢慢的占领国内中小企业及中小城镇的检测机构这块市场,同时也在不断开发国际市场[6]。
例如:普析通用公司在原有原子吸收光谱仪的基础上开发了横向加热石墨炉AAS,并且在自动化程度方面不断的完善。
TAS-986/990已经能够做到面板上只有一个电源开关,其操作、数据处理等全部通过计算机来实现,自动化程度已经非常高;AAS属于相对测量的仪器,因此,对重复性要求很高,特别是石墨炉AAS更是如此,这就对进样技术提出了高要求;目前我国北京瑞利公司、北京普析通用公司、北京东西电子公司等公司已具备石墨炉自动进样器的技术[7]。
3.2原子吸收光谱仪器的分析应用进展
原子吸收光谱法凭借其本身的特点,现已广泛的应用于工业、农业、生化制药、地质、冶金、食品检验和环保等领域,该法已成为金属元素分析的最有力手段之一,而且在许多领域已作为标准分析方法。
在有机物分析方面,使用原子吸收光谱仪利用间接法可以测定多种有机物,如8-羟基喹啉(Cu)、醇类(Cr)、酯类(Fe)、氨基酸(Cu)、维生素C(Ni)、含卤素的有机物(Ag)等多种有机物,都可通过与相应的金属元素之间的化学计量反应而间接测定。
分析化学中常采用不同分析手段的结合或联用技术,来提高分析灵敏度和检出限。
如电化学与火焰原子吸收法联用特征浓度大为降低,测定的灵敏度提高2个数量级以上[8],又如电沉积技术与原子吸收光谱法联用被广泛应用于重金属的检测。
火焰原子吸收联用也已成为有机金属化合物形态分析的重要方法[9],它可同时对原子和离子检测,实现了痕量有机金属化合物及其共存有机化合物的高灵敏同步测定[10-11]。
Gasper[12]等人提出用低压喷射样品柱注射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银镉汞铅硒和锌六种元素,所得结果相对偏差极小,可作为水质标准和污染度量的元素分析方法。
4.原子吸收光谱法的研究展望
近年来科研人员致力于研究激光在原子吸收分析方面的应用。
用可调谐激光代替空心阴极灯光源,或者用激光使样品原子化,这将为微区和薄膜分析提供新手段,为难熔元素的原子化提供新方法;其次,使用电视型光电器件做多元素分析鉴定器,结合中阶梯光栅单电器和可调谐激光器光源,可设计出用电子计算机控制的测定多元素的原子吸收光谱仪;再次,高效分离技术GC、LC的引入,使原子吸收在痕量、超痕量范围内的测定有了更大的应用空间。
总之,随着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原子吸收光谱法将在各领域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于红梅,王超. 国产原子吸收光谱仪器的发展现状及新趋势[J]. 现代科学仪器,2010,(06):81-83.
[2]丘星初,丘山,丘圣,储荣邦. 原子吸收法简介(Ⅰ)[J]. 电镀与精饰,2012,(02):36-39.
[3]丘星初,丘山,丘圣,储荣邦. 原子吸收法简介(Ⅱ)(续完)[J]. 电镀与精饰,2012,(03):42-46.
[4]李雯.原子吸收光谱法及其应用.盐湖研究,2003,11(4);67-72.
[5]徐向彩,李家忠,姜晓路,李妮妮,龚治湘,郭蓉.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重金属铬的含量[J]. 光谱实验室,2011,(06):2957-2960.
[6]李昌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仪器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2006.
[7]于红梅,王超. 国产原子吸收光谱仪器的发展现状及新趋势[J]. 现代科学仪器,2010,(06):81-83.
[8]刘文涵,唐浩东,高云芳,周执明,黄荣斌. 电化学-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联用测定铜[J]. 分析化学,2000,(05):649.
[9]胡子文,王彤,赵俊,徐进勇. 电沉积-钨丝电热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样中的铅[J]. 分析试验室,2010,(02):42-44.
[10]徐福正,江桂斌,韩恒斌. 气相色谱与原子吸收联用及其在有机锡化合物形态分析中的应用[J]. 分析化学,1995,(11):1308-1312.
[11]阎正,崔新玲,陈进成,封棣,孙汉文. 毛细管气相色谱/原子吸收联用技术中卧管式微火焰原子化离子化同步检测器性能的改进和自动控温零死体积传输线的研制[J]. 分析化学,2002,(12):1521-1525.
[12]Attlia Gaspar Attila,Berndt Harald.Beam-injection flame-furnace atomic-absorption spectrometry(BIFF-AAS)with low-pressure sample-jet generation[J].Analytical and Bioanalytical Chemistry,2002, 372(5-6);695-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