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吸收论文

合集下载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实验论文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实验论文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实验论文概叙: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又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分析,它是基于物质所产生的原子蒸气外层电子对特定谱线(通常是待测元素的特征谱线)的吸收作用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是一种成分分析,可对七十余种金属及部分非金属进行定量测定,其检测限可达ng/ml,相对标准偏差约为1-2%,这种方法目前广泛用于低含量元素的定量测定。

1、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的发展历史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是本世纪五十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一种分析方法,但在历史上描述原子吸收现象的文献很早就有了。

1802年W·H·Wollaston曾指出在太阳光谱中存在着许多条暗线,这是对原子吸收光谱最早的观察。

1859年G·Kirchhoff和R·V·Bunson在他们的论文中提到太阳光谱中一些暗线的产生是由于某些波长的光被大气中的一些元素吸收而引起的。

1860年,G·Kirchhoff在研究了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火焰光谱以后,证实了钠蒸汽发出的光通过比该蒸汽温度低的钠蒸汽时,会引起钠谱线的吸收。

在很长一段时期内,这种观察仅停留在原子物理学家们感兴趣的学术研究范畴内。

但这却为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的诞生和发展提供了实验依据。

1953年,在澳大利亚工作的A·Walsh首先提出了将原子吸收光谱应用于化学分析的见解。

他在1955年发表的论文里,从理论上进一步探讨了原于吸收光谱分析的优越性。

A·Walsh 预见到这种分析方法与发射光谱分析相比,具有跃迁激发电压无关,很少受温度变化以及其它辐射线或原子间能量交换的影响等优点。

与此同时,荷兰的J·T·J·Alkemade也从事了类似的工作。

后来,A·Wals和他的同事们又发表了关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论文,并在早期工作中,解决了妨碍原子吸收光谱法用于定量分析的主要问题,对此法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原子吸收法毕业论文

原子吸收法毕业论文

原子吸收法毕业论文本论文以原子吸收法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基本原理、仪器装置和应用实践进行分析,对该技术在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检测方面的应用进行讨论,并重点结合实验数据进行评价和分析。

一、原子吸收法基本原理原子吸收法是一种利用基态原子吸收特定波长的光线来分析样品中某种元素含量的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将待测样品溶解后,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将其中所需分析元素单独析出,然后在经过初步净化后的原子吸收光谱仪中,利用特定波长的脱离能量与待测样品中的元素进行相互作用,从而得到它的含量信息。

原子吸收法在分析过程中,分析样品先被普通的溶解方法处理,生成的溶液在特定的光谱条件下被测量。

当样品离子激发(例如,加热)后,会放出能量。

当原子吸收光电子时,就会使得能级发生转移,使得原子在某个特定的波长下吸收光线。

对于每种元素来说,具体的波长是固定的。

二、仪器装置原子吸收光谱仪的装置主要由石英管、贝克瓶、等离子体源等组成。

石英管长约10厘米,宽约2毫米,采用臭氧的等离子体源,并被放在石英管内。

贝克瓶用于将待测的污染物样品放入其中,以判断样品中是否含有污染物;等离子体用于发生元素应激,产生相关光谱来检测元素分布情况。

三、应用实践原子吸收法在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检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1. 环境污染检测原子吸收法可以用于检测水质中的污染物元素浓度,如重金属铅、汞、镉、铬等。

通过检测污染物元素浓度,可以及时了解水质状况,从而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2. 食品安全检测原子吸收法可以用于检测食品中的元素元素含量,如钙、铁、锌等。

通过检测食品中的元素含量,可以了解食品的营养成分和安全指标,有利于保证食品质量和人类健康。

四、实验评价与分析本论文以检测水中重金属铅为例,采用原子吸收法进行分析。

实验中,首先将待测水样通过酸性消化和溶解,将铅单独析出,然后在原子吸收光谱仪中进行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样品中铅元素的浓度为3.5 mg/L。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原子吸收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准确度高等优点,能够满足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检测中的要求。

原子吸收光谱法论文综合实验论文:原子吸收光谱法综合实验设计

原子吸收光谱法论文综合实验论文:原子吸收光谱法综合实验设计

原子吸收光谱法论文综合实验论文:原子吸收光谱法综合实验设计摘要:本文分析了原子吸收光谱法综合实验的设计,详细分析其中确定实验样品和检测项目、制定实验的实施方案等步骤,以提高设计水平。

关键词:原子吸收光谱法;综合实验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目标是具有必要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技术开发能力,能够学习和运用高新技术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工作岗位中的实际技术问题。

所以对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的学习以“必需、够用”为度,使培养的人才在实践能力上比本科生强,理论基础的功底比中专生扎实。

实验教学作为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组成环节,对培养学生的思想素质、科学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和创新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要使验证性实验向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性实验转变,就要利用现有的实验室资源精心设计实验方案,把以教师引导为主体的实验转向以学生为主体。

为此,在原子吸收光谱法实验中,我们精心设计了综合实验环节,使学生在已掌握原子吸收光谱法必要的理论知识和仪器使用方法后进行的综合性、开放性实验。

本综合实验包括五个环节:第一步是学生自行确定实验样品和检测项目,第二步是制定实验的实施方案,第三步是具体实施实验,第四步是分析处理实验数据并撰写实验报告,最后是经验交流。

通过这五个环节,达到以下目的:(1)加深对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原理的理解;(2)进一步熟悉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操作特点和数据处理方法;(3)掌握样品的各种预处理方法。

一、确定实验样品和检测项目实验以小组为单位(3-5人)独立完成,各小组首先自行确定实验样品和测定项目,实验样品不受限制,可以是生活中用到,或是自己感兴趣的物品。

诸如食品或营养品,甚至还可以是自己身上的头发、指甲等等,检测项目可以是钾、钠、铁、锌、钙、镁等营养元素,也可以是铅、铬、镉等有害元素。

这种自主选择方式使学生有真实感,有动手做的激情,在实践过程中有自信心,完成实验后有成就感。

二、制定实验的实施方案确定实验样品和测定项目后,学生需要根据所检样品和项目查阅相关资料,结合实验室的现有资源,制定实验方案。

《共沉淀—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食品和废弃物中痕量铅、镉、铬、铟》范文

《共沉淀—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食品和废弃物中痕量铅、镉、铬、铟》范文

《共沉淀—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食品和废弃物中痕量铅、镉、铬、铟》篇一共沉淀-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食品和废弃物中痕量铅、镉、铬、铟的高质量研究一、引言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和废弃物中的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铅、镉、铬等重金属元素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具有潜在的危害。

因此,准确、快速地测定食品和废弃物中痕量重金属元素具有重要意义。

共沉淀-火焰原子吸收法作为一种有效的分析方法,在食品和废弃物中痕量重金属元素的测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旨在介绍共沉淀-火焰原子吸收法在测定食品和废弃物中痕量铅、镉、铬、铟的应用,并探讨其优点和局限性。

二、实验原理共沉淀法是一种有效的样品前处理方法,通过将待测元素与沉淀剂共同沉淀,达到分离和富集的目的。

火焰原子吸收法是一种基于原子吸收光谱的定量分析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准确度高等优点。

本实验采用共沉淀法对食品和废弃物样品进行预处理,将待测元素与沉淀剂共同沉淀,然后利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沉淀中痕量铅、镉、铬、铟的含量。

三、实验步骤1. 样品处理:将食品和废弃物样品粉碎并过筛,加入适量的沉淀剂,进行共沉淀处理。

2. 沉淀物制备:将共沉淀处理后的样品进行离心分离,收集沉淀物。

3. 仪器分析:将沉淀物溶解于适当溶剂中,利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其中痕量铅、镉、铬、铟的含量。

四、结果与讨论1. 结果分析通过共沉淀-火焰原子吸收法对食品和废弃物样品进行测定,可以得到各样品的铅、镉、铬、铟含量。

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可以满足痕量重金属元素测定的要求。

同时,通过对不同样品的测定,可以比较各样品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差异,为后续的食品安全和环境污染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2. 影响因素探讨共沉淀-火焰原子吸收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共沉淀过程中沉淀剂的种类和用量对实验结果具有重要影响。

其次,火焰原子吸收法的测定条件如火焰类型、燃烧器高度等也会影响实验结果。

原子吸收技术的最新进展及其应用

原子吸收技术的最新进展及其应用

原子吸收技术的最新进展及其应用摘要:本文结合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技术的原理及结构特征,对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技术的最新发展及其在各行业领域中的具体应用进行总结分析,以为相关实践及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技术最新进展应用研究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技术作为一种新型仪器分析方法,在机械、冶金以及食品、轻工等多行业领域均有应用实现,在生产加工样品的微量组分检测分析中具有十分突出的作用优势,尤其是随着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及推广应用,其在各行业发展中的作用影响越来越显著,因此,对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技术的最新进展及应用进行研究,推进其在各行业生产与加工中的应用实现,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和意义。

1、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技术原理与结构特征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技术是结合待检测元素特征谱线在穿过待测元素原子蒸汽过程中被基态原子吸收后,根据特征谱线的强弱变化进行相应的元素含量检测的一种技术方法。

一般情况下,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仪主要由光源以及原子化器、分光系统、检测系统、处理系统等结构组成,由于该技术在实际检测分析中不仅操作简单、方便,并且检测结果可靠性较高,在多行业领域都有应用实现。

值得注意的是,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仪在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不能同时实现多元素分析以及对难熔元素、非金属元素等检测分析困难,实际应用局限性显著等问题,对其技术发展以及应用形成了一定的制约影响,随着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技术的不断开发与研究应有,当前技术条件与水平支持下,对上述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仪检测应用存在的局限性有了较大的改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上述检测分析应用存在的问题,对其技术发展和应用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2、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技术的发展与最新进展研究2.1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技术的发展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最早在化学分析中应用实现,是在上个世纪50年代,随后诞生了世界第一台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仪,并在美国以及英国、日本等地得到了生产应用,从而推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技术的不断研究和发展实现。

浅谈原子吸收在地质实验测试中的应用论文

浅谈原子吸收在地质实验测试中的应用论文

浅谈原子吸收在地质实验测试中的应用论文在传统的地质实验测试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其检测的数值在一定程度上会存在着误差,这样对地质中金属元素的回收利用工作的进行,是非常不利的。

因此,随着我国现代化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原子吸收作为我国地质实验测试工作中的重点发展方向,在地质实验测试的工作中,应当有效的利用原子吸收测定的技术形式,构建完善的应用形式和评定形式,这样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地质测试的准确性、可靠性、稳定性等,为我国地质行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发展依据。

本文就以我国地质行业的角度进行分析,对原子吸收在地质实验测试中的应用形式,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探索,希望对我国地质行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帮助。

原子吸收法也可以叫做原子吸收光谱法,它是在光源辐射出待测元素的特征线,通过利用样品的蒸汽时,会被蒸汽中的待元素中的原子吸收。

并且,在测试的过程中,有辐射光的情况,对样品中的金属元素,进行全面的分析,以此判断它们所含有的成分。

同时,原子吸收法在实验测试的过程中,具有较强的灵敏性、精度性等。

工作人员在操作的过程中,其操作流程也相应的较为简便,具有良好的抵抗能力,有效的实现了自动化测试的形式,在我国地质行业发展的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也是我国地质行业重点的发展方向。

原子吸收法在地质实验测试应用的过程中,与传统的地质实验测定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适用的范围也是非常之广的。

同时,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原子吸收法作为地质实验测定中重要的技术形式,在金属元素测定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并且对其对象和范围也进行了有效的确定。

其实,在原子吸收法提出以后,在各个行业中发展的速度,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快很多。

并且在20世纪90年代初的时候,原子吸收法在我国的地质勘察、检测、监督中得到了有效的使用,对地质中的金属元素进行了有效的分析和判定,为金属元素回收再利用工作,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同时,也带领我国地质行业走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原子吸收测定生活饮用水中钙

原子吸收测定生活饮用水中钙

原子吸收测定生活饮用水中钙摘要:本文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验证了一种测定饮用水中钙离子含量的方法。

使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饮用水中的钙,得到了较好的线性校准曲线、检出限、重复性及加标回收率。

关键字:原子吸收光谱法;钙引言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对于饮用水水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硬度是影响饮用水水质的一项重要指标。

水的硬度过高,会在水管中形成水垢,且常用的水壶、保温瓶中也会累积大块水垢,影响饮用口感、美观及日常清洁。

水的硬度过低也会影响人体健康。

目前我国实行的 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硬度的限值为 450 mg/L,常用检测方法为 GB/T5750.4-2006 中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滴定法。

其测定的总硬度含量为水中钙、镁离子及少量铁、锰、锌等离子的浓度总和。

其方法较为繁琐,其中使用的氰化钾有剧毒,且无法准确测定其中单个离子的含量。

钙离子是水中含量较高的离子,是影响硬度值的一大因素,因此本论文中将研究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来测定饮用水中钙的含量。

1仪器与试剂1.1仪器AAS -9442 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北京苏晖仪器有限公司)。

仪器测量条件见表1。

1.2试剂⑴钙标准贮备液。

准确称取 105-110℃烘干过的碳酸钙(CaCO 3 , 含量≥99 .9%)2.4973g ,加50mL 去离子水, 再滴加浓盐酸, 使碳酸钙全溶后,以去离子水稀释至1L 。

此溶液每毫升含钙 1.00mg 。

⑵钙标准使用溶液 :分别于100mL 容量瓶中加钙贮备溶液 0,1.0,2.0,5.0 ,10.0,15 .0、20.0mL ,以去离子水稀释至 100mL ,使标准系例中分别含有 0,10.0,20.0, 50.0 ,100 ,150 ,200mg/L 的钙。

使用时,每 10.0mL 标准溶液中加 1 .0mL 氯化镧。

⑶氯化镧溶液:称取 29g 高纯(或优级纯)氧化镧(La 2 O3 )慢慢加入 250mL 浓盐酸,待氧化镧溶解后 ,用去离子水稀释至 500mL 。

原子吸收法在食品检测中应用论文

原子吸收法在食品检测中应用论文

原子吸收法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原子吸收法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方法: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谱法测定食品麦片以及豆奶粉中的微量元素的含量。

取1g麦片、豆奶粉于微波消解罐内,加入8mlhno3及2mlh202,利用微波快速消解系统在200℃,55atm,消解25min。

140℃赶酸至1ml后将溶液置于容器瓶中,加0.5% hno3稀释备用。

采用标准加入法来测定回收率,用豆奶粉样品重新加入六种金属离子标准液体行回收率测定检测。

结果:检测出麦片、豆奶粉中均含有丰富的 na、k、ca、zn、fe,也含有一定量的cu。

结论: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可以准确测定食品中的微量元素。

关键词:原子吸收食品微量元素食品是人类日常必须的必需品,而食品中微量元素的含量直接关系到人体的健康强度以及生命质量。

随着大家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营养的追求已成为一种科学生活的标志。

食品中所含的微量元素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因此食品中的微量元素测定越来越重要[1]。

原子吸收法测定食品中微量元素的含量,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以快速测定钠、钾、钙、锌、铁、铜等多种金属元素,是一种比较简便易行、快速高效、准确可靠的测定方法[2~3]。

本文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谱法测定日常所用的麦片与豆奶粉中微量元素的含量,现将检测结果总结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 仪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美国pe aa700)。

微波快速消解系统(上海屹尧 wx-8000)1.2 试剂标准溶液:na+、k+、ca2+、zn2+、fe3+、cu2+的标准储备液(1000μg/ml),用0.5% hno3稀释至所需标准溶液浓度,所用试剂均为优级纯,水为超纯水。

1.3 标准钠:浓度分别为0.00、0.50、1.00、2.00 μg/ml钾:浓度分别为0.00、0.50、1.00、2.00 μg/ml钙:浓度分别为0.00、1.00、2.00、3.00 μg/ml锌:浓度分别为0.00、0.20、0.40、0.60、0.80、1.00 μg/ml 铁:浓度分别为0.00、0.50、1.00、2.00、3.00、4.00 μg/ml 铜:浓度分别为0.00、0.50、1.00、2.00、3.00、4.00 μg/ml1.4 标准曲线按照pe aa-700仪器条件测定na、k、ca、zn、fe、cu标准液,由仪器显示的吸光度值计算出的各离子标准曲线的回归方程和线性关系如表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定大米中Mn的含量吕晓霞渤海大学化学化工学院,121000摘要:选择168大米和辽河5米,对它们消解后,利用火焰原子吸收方法分别对它们的大米的壳和米进行测定分析Mn的含量。

结果表明,无论是168大米和辽河5米,它们的壳Mn的含量都比大米含锰的含量高,168大米含锰量大于辽河5号大米。

关键词:火焰原子吸收光谱;大米;金属锰;引言:食物摄取是人类对环境重金属暴露的主要途径[1]。

农产品重金属元素含量与人类健康的关系属于环境与公共卫生问题。

一直倍受关注。

随着土壤环境重金属污染的加剧,农产品中重金属含量水平及其食物暴露风险的评价成为近10多年来土壤与农业环境学研究的热点[2]。

全国65%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3],锰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

成人体内一般含有12-20毫克的锰,锰主要存在于垂体、肝胰脏和骨的粒线体中,为多种酶的组成部分。

锰参与体内的造血过程,促进细胞内脂肪的氧化作用,可防止动脉粥样硬化。

锰缺乏时可引起生长迟缓、骨质疏松和运动失常等。

主要用于长期靠静脉高营养支持的患者。

而过量的锰会引起巴金森氏症震颤麻痹样的症状。

一般说来,人们只要注意日常食物结构多样化,就可获得足够的锰[4]。

近年来,国内外对食品中微量元素的检验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分析方法,如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5]、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6]、氢化物发生2原子荧光光谱法[7]、电化学极谱法等[8],另外在样品处理和数据处理方法等方面也有了长足进步[9]。

1 实验部分1.1 仪器与试剂:AA320N火焰原子分光光度计;Mn空心阴极灯;分析天平。

浓硝酸,高氯酸为优级纯,双氧水(30%)。

Mn的标准储备液1000µg/ml¯1。

1.2 试验方法1.2.1样品的消解粮食中微量元素的经典分析方法为化学分析法[10],分别称取168的米和壳两份、辽河5号的米和壳两份记录下它们的质量(大约要在0..5左右)每个样做三个平行样,将其编号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

然后用体积比HNO3:H2O2=9:0.5 HNO3:HCLO4=8:2的混合酸将样品放在加热炉上进行消解,如果消解的不太好的话,可以根据情况再向里面加入适量的混合酸。

当溶液变得透明时候,将其用坩埚钳拿下来,冷却到室温,转移到50ml的容量瓶中,用去离子水对其进行定容[11]。

1.2.2工作条件的调试根据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工作条件表可查出Mn分析波长是279.8。

光谱宽带是0.2,用计量浓度为5µg ml-1的Mn标准溶液对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尽享条件实验,来确定最佳的工作条件。

分别得出它们的狭缝、空气乙炔比、伏高压、灯电流。

2 结果与讨论2.1条件实验结果把灯电流设在12mA空气为9l/min乙炔为0.5处在不同狭缝下,测定吸光度。

表一狭缝(nm) 0.2 0.4 0.7负高压V 264 278 290吸光度A 0.509 0.536 0.506表一:狭缝与吸光度的关系把狭缝设在0.4nm空气为9l/min乙炔为0.5处在不通电流下测标准样品的吸光度表二灯电流(mA)10 11 12 13 14负高压V 254 276 281 253 290吸光度0.494 0.522 0.535 0.520 0.488表二:灯电流与吸光度的关系把狭缝设定在0.4nm,灯电流在12Ma不同的空气乙炔流量比测定吸光度表三空气(L/min)9 9 9 9 9 9 乙炔(L/min)0.5 0.6 0.7 0.8 0.9 1 负高压V 256 246 175 281 290 267吸光度0.538 0.538 0.593 0.642 0.631 0.602 表三:空气乙炔流量比与吸光度的关系燃气流量的选择在日常分析测试工作中,采用温度高且较稳定的火焰,即空气* 乙炔火焰,而火焰的选择和调节是保证高原子化效率的关键因素[12]最后确定最佳的实验条件伏高压288.0V 灯电流12.0mA 狭缝0.4nm 乙炔流量0.8L/min2.2 标准曲线的绘制去储备液配置成Mn的标准系列;移取出1000µg/l储备液(ml)0.05、0.10、0.15、0.20、0.25放入50ml的容量瓶中,用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

表四储备溶液的体积ml 0 2 4 6 8 10标准溶液的浓度mg/l 0 1 2 3 4 5配置完标准溶液后,根据上面得出的最佳的工作条件对标准元素Mn在不同浓度下进行测定,检测结果的数据列于表1中,根据表1中元素的数据绘制标准工作曲线如图2所示,Mn元素的工作曲线,有很好的线性范围。

再根据标准曲线的对上面处理完的24样进行测定金属Mn的含量。

图2 Mn元素的工作曲线y = 0.1272x - 0.0496R2 = 0.99780.10.20.30.40.50.60.70246图2 Mn元素的工作曲线2.3测定的结果无论是168大米和辽河5米,它们的壳Mn的含量都比大米含锰的含量高,168大米含锰量大于辽河5号大米,用双氧水和硝酸消解样品比高氯酸和硝酸消解样品更好一些。

2.4结果讨论Mn是人体的必需元素,如果太多的话,会影响人体健康,如果确它的话也会影响人体健康。

水稻的壳含有的微量元素一般比大米本身含的微量元素多,而一般微量元素都对人体有很大的作用,所以我们可以尝试将大米的可磨碎可大米一起作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主食。

如果Mn的含量过高,引起它的原因可能是①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逐渐对上壤中的金属元素进行富集[13]②含铅农药会使铅在粮食作物或其它食品中残留。

参考文献【1】CHANG A C,PAN Genning,PAGE A L,et al.Development human health—relatedchemical guidelines for reclaimed water and sewagesludge applications in agriculture[EB/OL].[2007—09—26].http://www.envisci.ucr.edu/downloads/chang/WHO—repoat.pdf.【2】DUDKA S,MILLER W P.Accumulation of potentially toxic elements inplants and their transfer to human chain[J].J Environ Sci and Health,1999B。

84(4):681—708.【3】[1】CHANG A c,PAN Genning,PAGE A L,rat a1.Development human health —related chemical guideliMs for reclaimed water and st:wagesludge applications in agriculture[EB/OL].[2007—09—26].http://www.envisei.act edu/downloa&/clmtg/WHO—repoa.pdf.【4】丁玉霞等,黄石市居民中锌、钙、锰、铜、镁五种元素含量,营养学报,1984,6:298。

【5】王文海. 原子吸收光谱法在食品金属元素分析中的应用[J ]1 内蒙古石油化工,2002 ,28 【6】吕元琦,尹明,李冰. 流动注射2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应用现状及进展[J ] . 岩矿测试,2001 ,20 (2) :115 - 1241【7】谢华林,刘宏伟,张萍. 微波消解2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蘑菇中痕量硒的研究[J ] . 食品科学,2002 ,23 (11) :108 -1101【8】严金龙,孙汝东. 阳极溶出方波伏安法同时测定食醋中的铜、铅和镉[J ] . 食品科学,2001 ,22 (6) :51 - 521.【9】彭秧锡. 食品试样中矿物元素分析的实验预处理[J ] . 食品研究与开发,2002 ,23 (4) :68 - 69.【10】美国农业化学家协会. 农业化学分析法. 北京: 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4. 109【11】顾永红,火焰和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对大米中金属元素含量的测定分析。

【12】李玉珍.邓宏筠原子吸收分析应用手册 1990。

【13】魏正贵,张惠娟,李辉信.稀土元素超积累植物研究进展[J].稀土学报,2006,24(1):1-5.Determination of Mn content in ricelvxiaoxiaBohai University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121000 Abstract:168 rice and Liaohe 5 was selected, Flame Atomic Absorption method was used to determine of rice content of Mn after their digestion. Globally central proteins,both 168 of rice and Liaohe River 5, the content of Mn in their shells are higher than that of rice containing manganese content.168 rice containing manganese content greater than the Liaohe river, 5 of riceKey words: Flam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 rice, metal manganese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