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性生育力维持调节机制研究及生殖资源库建立
生殖内分泌的现状与发展主要内容

生殖内分泌的现状与发展主要内容生殖内分泌学是针对女性生殖内分泌系统相关疾病进行诊断、治疗和相关研究的学科,主要包括绝经相关疾病及其治疗、不育和辅助生育技术(试管婴儿)、月经相关疾病和性发育异常。
其中,辅助生育在技术层面在近几年发展极为迅速,但由于牵涉到众多的伦理考量,而且这也恰是国内目前较为薄弱的方面,因而一直得到业内外的关注;绝经相关问题与严重影响中老年妇女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多种老年慢性疾病有关,而中国与世界上许多国家一样正在步入老龄社会,因而涉及卫生资源的分配以及卫生政策的制定,而社会各界对此尚缺乏足够的认识,也日益成为本领域的关注要点;而月经相关疾病作为青春期、育龄期和绝经过渡期女性最为常见的妇科疾患长期以来被妇产科医师所忽视,但广大妇女确有解决这类问题的强烈愿望,作为妇科内分泌医生常感人微言轻,在妇产科学术领域经常被置于次要位置,也应提起充分重视。
本文就这几个方面在近年来的国内外的进展进行一个介绍,希望引起同行们的重视。
一、绝经管理(-)绝经的危害和绝经管理绝经的真正含义是卵巢功能衰退造成的雌激素缺乏,其后果不仅包括大家所熟知的所谓更年期症状,而且随着时间的延长还会造成泌尿生殖道萎缩,特别是还与骨质疏松、心血管疾病和神经系统的退化密切相关。
绝经问题的出现,主要是由于人类预期平均寿命不断延长的结果,在目前女性预期寿命接近80岁的今天,中国目前50岁以上女性的总人口数已经超过2亿,女性将有30年的时间处于缺乏雌激素的绝经状态。
研究表明,从1990年到2010年,中国妇女预期寿命虽然从71.5岁提高到了79岁(提高7.5岁),但健康预期寿命目前仍普遍在60多岁。
已有大量证据表明,对于进入绝经状态的女性采用包括生活方式调整、健康咨询和在适宜人群中进行适当的激素补充治疗在内的全方位绝经期管理,可以缓解绝经相关症状有效减少上述老年慢性疾病的发生,充分利用有限的医疗资源,改善中老年妇女的生活质量,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生物的生殖与繁殖

03
生殖器官与生殖细胞
雄性生殖器官及功能
睾丸
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维持男性生殖功 能。
输精管
将精子从附睾输送到射精管。
附睾
储存和运输精子,促进精子成熟。
为了实现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利用,需要遵循生态优 先、保护优先、合理利用、惠益共享等原则。
实践案例
一些国家和地区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方面 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哥斯达黎加通过森林保护和 生态旅游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经 济发展的双赢。
未来发展趋势及政策建议
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全球环保意识的提高,生物多 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将更加注重科技创新、公众参 与和国际合作。
单性生殖是指卵细胞不经过受精而直接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常见于某些 昆虫和鱼类。
孤雌生殖
孤雌生殖是一种特殊的有性生殖方式,雌核发育成新个体而雄核不参与,后代 只具有母体的遗传物质。
生殖方式的比较与选择
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比较
有性生殖具有更大的变异性,能够产生更适应环境的后代;无性生殖则能够迅速 繁殖大量后代,占据生态位。
由卵巢黄体分泌,如孕酮。协同 雌激素维持女性生殖周期和妊娠 过程。
生殖系统与其他系统相互作用
神经系统
通过神经递质和神经肽类物质调 节生殖系统的功能,如下丘脑分 泌的GnRH受神经调节。
免疫系统
生殖系统与免疫系统密切相关, 免疫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可 影响生殖细胞的发育和成熟。
内分泌系统
除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外,其他 内分泌腺如甲状腺、肾上腺等也 通过分泌激素对生殖系统产生影 响。
人的生殖系统和生殖器官结构

● 03
第三章 生殖系统的生理过程
男性精子生成过程
01 精子母细胞
位于睾丸内
02 减数分裂
形成四个成熟的精子
03 精子成熟
经输精管输送至射精道
女性卵子发育过程
原始卵泡发育
发育为成熟卵泡
卵子排出
输送至子宫腔
受精卵形成
形成受精卵
胚胎发育
发育为胚胎
受精过程
受精是精子和卵子结合的过程,发生在输卵管内, 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在输卵管内继续分裂,形成 囊胚,最终着床于子宫内壁。
男性生殖器官功能
01 睾丸
产生精子和激素,维持男性第二性征
02 输精管
将精子输送至射精道
03 前列腺
帮助稀释精子,提高存活率
女性生殖器官功能
卵巢
产生卵子和激素 维持女性生理周期
输卵管
将受精卵输送至子宫
子宫
孕育胎儿的基础
生殖器官的发育和变化
男性在青春期开始产生精子和激素,声音变低, 体毛增多。女性在青春期开始排卵,月经周期开 始,身体变化明显。生殖器官的发育和变化对人 类的生殖健康至关重要。
人的生殖系统和生殖器官结 构
汇报人:XX
2024年X月
目录
第1章 人的生殖系统和生殖器官结构 第2章 人类生殖系统的调节机制 第3章 生殖系统的生理过程 第4章 生殖系统的性别差异 第5章 生殖系统健康与生活方式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01
第1章 人的生殖系统和生殖 器官结构
人类生殖系统简 介
人类生殖系统包括男 性生殖系统和女性生 殖系统。男性生殖系 统由睾丸、输精管、 前列腺等组成;女性 生殖系统由卵巢、输 卵管、子宫、阴道等 组成。
男性生殖系统结构
动植物生殖机制及其调控研究

动植物生殖机制及其调控研究生殖是生物的重要功能之一,它保证了物种的繁衍和进化。
在生殖过程中,动植物通过不同的机制来完成卵子和精子的形成以及受精、胚胎发育等过程。
这些机制的研究对于理解生命的奥秘和治疗一些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1. 动物生殖机制及其调控1.1 卵子形成卵子形成也叫做卵母细胞发育,是雌性动物生殖过程的重要部分。
在卵子形成过程中,卵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一个大的卵子和三个小的极体。
这个过程是受到一系列复杂的分子机制调控的,包括细胞周期调控因子、减数分裂调节因子、信号通路和表观遗传学等。
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一些基因突变或表达异常会导致不孕症和流产等问题。
1.2 精子形成精子形成是雄性动物生殖过程的重要部分。
在精子形成过程中,睾丸中的生精细胞先经过几轮有丝分裂,形成一大批原始精子母细胞,然后,在减数分裂的作用下,形成成熟的精子。
精子形成也受到一系列 molecular and epigenetic control。
例如,生精细胞发育过程中涉及在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水平上的变化等。
1.3 受精受精是卵子和精子结合发生的过程,这个过程涉及到一系列分子机制,从精子到卵子之间的互动到卵母细胞发生的反应等。
在受精过程中,因子和通路之间的调控是至关重要的。
近期研究中发现,胞外颗粒、膜外囊泡、表观遗传因子等能够调节未受精卵胚胎发育的过程,这些调控机制提供了新的受精管理和生育治疗的关键线索。
1.4 胚胎发育在受精卵形成后,胚胎的生长发育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学科领域。
对于正常胚胎发育起到关键作用的因素包括细胞周期调控、细胞分化、细胞迁移、离子通道、代谢调节等。
近年来,科学家发现了一系列关键的因子和通路,它们可以被用于胚胎的再生和治疗。
2. 植物生殖机制及其调控2.1 雄花的形成在植物中,各个生殖器官的形成是受到多种调控的。
雄花的形成是以芽分化为基础,芽中不同生长点的决定、花序的形成、花的大小和数量的控制、花粉的发生等过程的不断协调与调整。
双酚A和三氯生对女性生殖影响的研究进展

双酚A和三氯生对女性生殖影响的研究进展沈娟 金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 生殖内分泌科,浙江 杭州310000)·专题笔谈· 近年来,随着人类生活方式发生的巨大改变,不孕不育的发生率呈逐渐上升趋势,人类生殖功能的降低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环境中某些天然存在的物质,特别是洗涤剂、增塑剂、多氯联苯、药物、农药及塑料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污染物及其降解产物能够产生一系列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因其存在的普遍性和可能的生殖毒性引起了人们的特别关注[1]。
大多数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在生物体内往往同时具有类雌激素和抗雌激素作用的双重活性,通过干扰机体正常的内源性激素的合成、分泌、代谢、转运及结合,与其相应受体而发挥作用,不仅可以引起男性生殖系统的损害和功能异常,如精子畸形率升高、精液量和精子数减少、精子活动度降低、睾丸和附睾萎缩等,还可以使女性发育、生殖、心血管、神经和免疫功能受到影响[2-4]。
在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中,双酚A和三氯生应用最为广泛,因此本文将这两种化合物在机体中的检出率、分布,对卵巢激素合成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对卵子发育成熟过程的影响及相关机制,对胚胎植入的影响及相关机制进行综述。
1 双酚A和三氯生在机体中的检出率、分布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过摄入、吸入和皮肤接触等方式接触双酚A,在乳汁、羊水、胎盘组织、卵泡液、尿液、血清和脐血中均可检测出双酚A[5-7]。
2009年在中国上海地区进行的一项调查提示成年人尿液中双酚A检出率为85%[8]。
而2003年至2004年美国的国家健康营养检查调查显示,6岁以上的参与者尿液中双酚A的检出率高达90%以上[9]。
三氯生是一种具有广谱抗菌作用的化合物,广泛应用于个人护理产品中(如洗发水、牙膏、肥皂和乳液等化妆品)以及厨房用具等[10]。
由于其在过去几十年中的广泛使用,三氯生已经成为废水中检测到的最广泛的化合物之一[11-14]。
此外,人们可以通过饮用水、呼吸空气或局部接触的消费品(如漱口水和牙膏)接触到三氯生[15-18]。
雌性动物生殖生理.课件

结构与组成
卵巢
输卵管
子宫
外阴和阴道
产生卵子的主要器官, 每个卵巢中包含多个卵泡。
连接卵巢与子宫的管道, 卵子在此与精子相遇受精。
孕育胚胎和胎儿的器官, 提供营养和保护。
生殖系统的出口和通道, 参与交配和分娩。
雌性生殖系统的演化
演化历程
演化特点
雌性生殖系统的演化与生物的进化密 切相关,随着物种的演化,雌性生殖 系统也经历了相应的变化和适应。
孕激素
孕激素是由黄体分泌的一种类固醇荷尔蒙,主要功能是 维持妊娠状态和准备雌性动物分娩。
在妊娠期间,孕激素的分泌量会逐渐增加,直到分娩时 达到高峰。
孕激素能够抑制子宫收缩,降低子宫对缩宫素的敏感性, 从而有助于维持妊娠。
如果孕激素分泌不足或分泌紊乱,可能会导致流产、早 产或难产等问题。
雄激素与泌乳素
雄激素是由肾上腺皮质和卵巢 分泌的一种类固醇荷尔蒙,主 要功能是促进雌性生殖器官的
发育和维持其正常功能。
雄激素还能调节雌性动物的性 行为和繁殖行为,例如促进雌
性动物发情和排卵等。
泌乳素是一种由垂体分泌的蛋 白质荷尔蒙,主要功能是促进 乳腺发育和乳汁分泌。
在雌性动物生育后,泌乳素的 作用尤为重要,能够帮助雌性 动物哺育后代。
疾病预防措施
介绍预防生殖系统疾病的措施,如定期检查、合理饮食、适度运 动等。
繁殖障碍与治 疗
01
02
03
繁殖障碍的分类
将繁殖障碍分为先天性障 碍和后天性障碍,并分别 进行解释。
繁殖障碍的症状
描述繁殖障碍的症状,如 不孕、流产、早产等。
治疗方法
针对不同类型的繁殖障碍, 提供相应的治疗方法,如 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2015年纳入973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结题验收项目清单

人多能干细胞多能性维持和发育潜能差异的 系统研究
康九红
2011CB965300
干细胞分化与重新编程中蛋白质的结构与功 能研究
2011CBA00300 全量子网络
2011CBA01000
诱导多功能干细胞(iPS)猪与小型猪疾病 模型
孙方霖 姚期智 刘忠华
孟安明
2011CB944500
雌性生育力维持调节机制研究及生殖资源库 建立
乔杰
2011CB944600
植物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相互作用的分子 机理
马红
2011CB946100 胸腺的起源、发生、维持与退化
2011CB952000
大尺度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区域气候影响 的研究
张毓 郭维栋
2011CB965100
庞雄奇
2011CB201200 深部煤炭开发中煤与瓦斯共采理论
谢和平
2011CB201300
中低阶煤分级转化联产低碳燃料和化学品的 基础研究
刘振宇
2011CB201500
可燃固体废弃物能源化高效清洁利用机理研 究
严建华
2011CB301700
超高速低功耗光子信息处理集成芯片与技术 基础研究
陈建平
2011CB301900
2011CB93250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功能导向的纳米超分子组装体结构调控与可 控制备
刘育
2011CB932900
新型图像传感器及并行图像处理芯片的研究 与集成
2011CB933000 碳基无掺杂纳电子器件和集成电路
2011CB933300
基于纳米结构的新型柔性纤维基可编织光伏 器件重要基础问题研究
郑厚植 彭练矛 邹德春
中枢神经损伤修复与功能重建中胶质细胞的 作用及意义
生殖系统的性别差异和生殖过程

阐述生殖过程的基本原理,包括受精、胚胎发育、分娩等,并解释 生殖过程中存在的性别差异。
生殖健康知识教育
传授关于生殖健康的基本知识,如性传播疾病的预防、避孕方法的 选择和使用、生育计划的制定等。
心理支持在生殖过程中的作用
缓解焦虑和压力
提供心理支持可以帮助人们缓解生殖过程中的焦虑和压力,改善 心理健康状况。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 见的良性肿瘤,可能导致月经 不规律、腹部包块等症状。治 疗时需根据肌瘤大小、症状严 重程度等因素选择药物或手术 治疗。
乳腺疾病包括乳腺增生、乳腺 炎、乳腺癌等,可能与内分泌 、遗传等因素有关。防治策略 包括定期自查和体检、保持健 康生活方式、根据病情选择合 适的治疗方法等。
性功能障碍
男性性功能障碍包括性欲减退、勃起功能障碍等,可能与心理、生理等多种因素有关。治疗时需针对病 因进行心理调适、药物治疗等。
常见女性生殖系统疾病及防治策略
阴道炎
子宫肌瘤
乳腺疾病
阴道炎是女性常见疾病,表现 为阴道瘙痒、分泌物增多等症 状。防治策略包括保持局部清 洁干燥、避免使用刺激性清洁 用品、根据病因选用合适药物 治疗等。
生殖器官差异
男性和女性生殖器官在结构、位置和 生理功能上存在明显差异,如睾丸与 卵巢、阴茎与阴蒂等。
生殖过程差异
男性和女性在生殖过程中扮演不同角 色,男性提供精子参与受精过程,女 性则提供卵子并孕育胎儿。
03
生殖过程概述
Chapter
受精过程
精子与卵子的结合
在性交过程中,男性射精使精子 进入女性阴道,精子经过子宫到 达输卵管,与卵子结合形成受精 卵。
Chapter
男性生殖系统功能及调节机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名称:雌性生育力维持调节机制研究及生殖资源库建立首席科学家:乔杰北京大学起止年限:2011.1至2015.8依托部门:教育部二、预期目标1. 总体目标:建立能够支撑中国生殖生物学研究和生殖医学应用的生殖器官、组织与细胞资源库,为研究生殖细胞的发育成熟调控机制提供珍贵的人类资源标本;通过探索雌性生殖细胞发育和生育力维持的调控机制,优化和改进人类卵子、卵泡、卵巢组织、完整卵巢冷冻保存和复苏技术体系,获得雌性生殖细胞发育的理论突破和维持女性生育力的专利技术,提升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扩大我国生殖医学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2、五年预期目标:1)建立卵母细胞体外发生模型和不同发育阶段卵母细胞的蛋白质组,确定控制卵子发生和成熟的关键分子;了解卵子发生相关疾病如非整倍体卵子产生的蛋白质和细胞学基础;2)利用卵母细胞冷冻复苏分子机制的研究结果,完善卵母细胞冷冻、解冻复苏技术;明确人未成熟卵母细胞是先体外成熟后冷冻还是先冷冻未成熟卵再行解冻后成熟培养,为临床提供依据;3)争取能够获得中国第一例卵巢组织冷冻来源或完整卵巢冷冻移植来源的健康婴儿,在人卵泡体外成熟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4)建立规范的具有一定规模的生殖资源库,建立完善的标本库管理模式及共享体系;5)在国际主流杂志(IF>3)上发表论文40篇以上,并争取在一流杂志上发表论文,申请专利10项左右;造就一支高水平的科研队伍,培养博士研究生约40名,硕士研究生30-50名,博士后研究人员20名左右。
三、研究方案(一)学术思路不孕不育是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疾病,其中很大比例为女性生育力的降低,如何维持、保存生育力是生殖医学面临的最大的问题。
而要找出维持生育力的方法,就需要从构成生育力的多个关键环节即卵子、卵泡到卵巢在分子、细胞、组织等多个层次进行系统研究。
综合本团队及国外实验室的最新研究进展基础,我们提出首先系统阐明参与雌性配子发生、发育、成熟的关键分子及调节机制,从而对造成生育力下降的生物学机制得到充分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建立体外模拟雌性配子(包括卵子及卵泡)成熟的模型,研究影响卵子、卵泡、卵巢组织以及完整卵巢的离体冷冻保存的关键因素,从而阐明生育力保存的机制;结合上述基础研究,建立生殖相关器官、组织与细胞资源平台及数据库,面向全国开放,实现资源共享,在为广大患者提供生育力储备同时,有效推动生殖生物学的基础研究。
本项目以雌性生育力维持为核心,雌性配子发育机制作为项目研究基础,建立规范的生殖资源库为项目最终目的。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卵/卵泡体外成熟机制的研究,建立完善的体外培养及冷冻移植体系,为研究影响卵子/卵泡/卵巢冷冻保存的因素提供评价体系,为制定资源库操作及管理规范提供理论依据。
而规范的生殖资源库的建立,将反过来为生育力维持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强大的平台保障,推动基础研究的开展。
(二)可行性分析1.研究队伍1)本项目汇集了6家科研单位和医院的学术带头人,团队包括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名)、国家杰出青年(2名)、百人计划(1名),跨世纪优秀人才(1名)、学校特聘教授(1名)等。
参加研究人员长期从事生殖生物学领域相关研究,积累了丰富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经验,具有较强的独立研究能力;2)结构合理的优秀科研团队确保研究方案的顺利实施:优秀的中青年学术骨干,具备良好的大型科研课题实施的工作能力,掌握实验涉及的所有先进技术,保证了项目的实施和技术问题的解决。
2. 研究基础1)团队内前期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本项目是对这些原创性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和转化,保证了项目预期目标和研究方案的可行性;2)团队内长期的广泛合作为项目顺利进行奠定坚实的基础,可使各课题间的密切联系得以实现;3)申请团队一直从事哺乳动卵母细胞减数分裂成熟、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研究,发现早期胚胎发育所必需的母源调控因子和母源调控蛋白复合物SCMC,论文发表在Developmental Cell、Development等重要学术期刊上;4)首次建立高度特异性的卵泡颗粒细胞基因敲除小鼠模型(Cyp19-Cre),阐明了卵泡颗粒细胞中的PI3K/AKT/PTEN信号通路和RAS/ERK1/2信号通路在卵泡发育和卵母细胞成熟中的重要作用,论文发表在Science、Cell、Development、Cancer Research、Molecular Endocrinology等重要学术期刊上;5)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完整大鼠卵巢及部分子宫的冷冻保存与移植并成功受孕,研究论文以第一作者发表于Nature杂志上。
3. 临床特色1)申请团队容纳了国内最大几家生殖医学研究中心,每年接诊50余万例不孕症患者,每年取卵周期在2-3万人次,具有丰富的临床资源;2)团队内大部分申请者除了在所属生殖中心任职以外同时还兼任妇产科的职务,与血液科、外科及其他医院相关科室都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很多肿瘤科医生已经在给患者制定治疗方案前考虑生育力保存问题;3)目前,很多肿瘤病人到生殖医学中心进行生育力保存问题的咨询,癌症开始治疗前要求卵巢/睾丸组织冷冻的病人越来越多,保证了项目的顺利进行。
目前课题组已经冻存了20例肿瘤病人的卵巢组织,一例完整卵巢冻存。
所冻存的组织除了患者自用外,其中部分行附件全切除的患者因无生育要求,同意捐赠科研;4)因交通事故意外身亡的捐赠者、做变性手术的捐赠者是卵巢/睾丸组织重要来源之一;5)卵巢组织还可以来自于难免流产的胎儿,申请者所在妇产科每年有百余例难免流产的患者;6)正常卵巢储备的患者经常规促排卵并取卵后,获得卵子有约10%未成熟比例,这部分未成熟卵子患者的自身利用价值极小,经患者知情同意并捐献科学研究后,可以进行本实验的相关基础研究;7)在单纯促排卵周期中,小部分患者对促排卵药物出现高反应,发育过多卵泡,为防止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发生,除人工将优势卵泡穿破外,尚需要将其余卵泡也吸出,可能获得部分成熟卵子,经患者知情同意并捐献科学研究后,可以进行本实验的相关基础研究;8)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目前承担上海生殖遗传与肿瘤资源库的建设项目,努力创建上海公共卫生与生殖健康平台,生殖医学机构包括生殖医学科、上海市人类精子库、上海市男科学研究所,已经与上海交通大学低温生物医学研究所联合进行人类配子、睾丸与卵巢组织及器官的前期冻融机制研究,已建立相对完善的冻融平台与计算机管理系统。
该研究平台已经有20余年的历史,对人类配子与生殖组织及器官冻融的样本量已积累了10万多例次的经验。
已建立完善的生殖伦理评估与案例研究体系,对本课题开展研究可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与保障体系。
4. 实验平台项目组包括计划生育生殖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省生殖医学医药卫生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女性生殖健康重点实验室,还包括教育部、卫生部重点学科建设、211重点学科,实验室装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保证了实验需要的所有技术平台,具备课题实施需要的所有大型仪器。
(三)创新点与特色1.阐明生殖科学的重大问题:本项目利用最新的研究模型与技术,以创新性的系统研究思路,从雌性配子有丝分裂向减数分裂转变、减数分裂精确控制、细胞质成熟等关键环节入手,阐明雌性生殖细胞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分子机制。
不仅将解答生殖科学中雌性生殖力的关键科学问题,同时对临床雌性生育力维持也将提供创新型科学与技术保障。
2.以分子水平的冷冻机制研究,取代经验性的思路,解决卵母细胞冻融效率的问题:结合目前国际研究进展、本项目组前期工作,通过水通道蛋白AQP3在卵子冷冻过程中的表达特征、控制水通道蛋白AQP3表达水平,从冷冻保护剂组合、平衡方式及控制水通道蛋白AQP3表达水平等方面入手,探寻人卵母细胞玻璃化冷冻的改良途径,并对其安全性进行研究。
3.多渠道、全方位提供维持雌性生育力的方案:目前常用的几种生育力保存方式各有优缺点及其适应症。
而本项目从细胞水平到组织器官水平,采取了多阶段、多方案的思路,既有成熟卵母细胞又有未成熟卵母细胞、既有卵泡保存又有卵巢组织与完整卵巢的冷冻、移植,既能维持生育力又能恢复内分泌功能,既有基础/动物研究又有临床应用。
采用系统科学方法,着眼于完善的生育力维持体系,提供多种研究与应用方案。
4.高起点的新的实验平台:本项目利用我们独有的一系列转基因动物模型进行卵子发育的调控分子在动物体内的调控机制研究,本课题组建立高度特异性的卵泡颗粒细胞基因敲除小鼠模型(Cyp19-Cre),特异的卵泡颗粒细胞Pten,Erk1/2ERK1/2基因敲除模型等,同时课题组还成功建立了大鼠完整卵巢冷冻移植的模型以及卵母细胞体外发生模型,这些动物模型均为本团队自建或合作构建,为本团队独有,利用这些实验动物模型,将对阐述常规实验无法进行研究的新机制具有重要作用。
5.原创性研究基础上的新层面的进一步研究:本项目研究内容均是在项目组大量的原创的扎实的工作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实现以基础理论的深入研究推动临床问题的解决,又以临床难题来激发和导向基础研究。
4个课题均是针对团队前期建立的模型、发现的卵母细胞成熟发育调控分子的作用及其机制的进一步系统研究以及已有的生育力维持方案的延伸,具有很强的原创性,能够创造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具有重大的理论和临床应用价值。
6.基础与临床的密切结合和强强联合:本项目是从基础到临床、从临床到基础的互动转化研究,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应用密切结合,研究团队集中了国内生殖医学临床与相关基础研究的优势力量。
一方面为临床生育力保存及生殖资源库建立提供科学依据,生殖资源库的建立又会极大地促进基础研究,由此建立一套完整的人类生殖力维持的研究与应用平台。
(四)研究方案本项目申请团队集中了国内生殖医学与相关基础研究的优势力量,将临床与基础研究有机组合,多学科交叉,根据各自原有的工作基础及实际优势,围绕本项目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和总体目标,设置四个不同研究侧面及相应的研究分支:1)雌性生殖细胞发生、发育和成熟的分子调节机制;2)不同发育阶段卵母细胞冷冻保存与生殖能力维持的分子基础;3)卵巢冷冻保存:低温生物学技术优化与生物功能维持;4)卵泡成熟机制及生殖资源平台和数据库的建立。
课题之间的关系:本项目围绕生育力维持这一主题,以配子发育机制的研究作为基础,卵子发生及卵泡发育过程中的分子调控网络的建立不仅可为女性生育力维持提供基本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同时可为卵巢和卵子的冷冻方案提供评价指标,为其有效利用以及生殖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思维和新靶点。
完善的卵母细胞冷冻和卵巢冷冻与移植技术及卵泡成熟培养系统是建立资源库的前提条件。
通过建立规范的资源库操作流程及管理模式,促进生殖生物的基础研究。
通过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互动,转化或反转化,最终将大大推动生殖生物学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