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涵模板支架计算书
雨水箱涵模板支架计算书2021.6.2

附件雨水箱涵支架模板设计计算书1、工程概况本项目位于昆明市五华区及翠湖片区,涉及雨水箱涵路段及箱涵结构尺寸如下:序号道路名称管道尺寸1茭菱路4m*2m;4m*1.5m2西园北路4m*2m3东风西路南段3m*2m4青云街2m*1.5m5翠湖北路 2.5m*1.7m6翠湖南路2m*1.4m7翠湖西路 2.5m*1.7m/1.8m*1.7m2、计算依据: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标准》T/CECS699-20202、《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统一标准》GB51210-20163、《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4、《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6、《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7、《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20173、设计计算说明及技术参数3.1、设计计算说明本支架模板体系设计适用于五华区排水管网清污分流及综合管廊配套工程(第一标段)所有雨水箱涵,按照最不利工况组合进行结构设计。
根据本工程箱涵尺寸确定以茭菱路及西园北路4m*2m雨水箱涵作为结构设计的标准断面。
各类型雨水箱涵及结构尺寸如下:3.2参数信息3.2.1支架参数计算支架形式为满布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最大高度为2米,立杆采用单立管。
搭设尺寸为:立杆纵距l a =0.9米(轴向),立杆横距l b =1米(横向),立杆步距h=1.2米,钢管上设U 形托支撑,下设垫木。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Φ48.3×3.6(根据市场实际情况计算按壁厚2.8,余同)。
木楞(次梁)采用10cm ×5cm 的A-3型松木(针叶林),间距0.9m ;主梁采用双钢管,间距1m 。
模板采用1.5cm 覆面木胶合板,拉杆采用M14螺杆采用竖向0.5m ,纵向0.8m 布局。
具体布置如下:3.2.2工程属性3.2.3荷载设计注:脚手架位于基坑内,风荷载忽略不计。
箱涵支架模板计算书

箱涵模板支架计算书目录一、计算依据 (2)二、支架总体布置 (2)三、荷载计算 (3)四、结构验算 (2)五、侧模板检算 (7)六、地基检算 (1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 JGJ162—2008《钢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7—2003《木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05—2003《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66-2016鹤山市滨江路工程两阶段施工图设计(修编稿)二、支架总体布置本涵洞为钢筋混凝土箱涵,内空尺寸为4*6m,两边侧墙厚度50cm,顶板、底板厚度60cm,侧墙顶板采用满堂支架法现浇施工,支架采用普通碗扣式满堂支架,碗扣式支架间距为90×90cm,横杆步距为120cm,横向每3排立杆设一道剪刀撑,剪刀撑与地面成45°~60°角,搭接长度不小于1m,且不少于两个转角扣件。
支架顶端设置顶托,顶托上按照支架纵向间距设置两根Φ48mm、壁厚3.5mm钢管作为横梁,横梁上布置10×10cm方木作为纵梁,纵梁横向方木中心间距30cm。
顶模板和边墙模板采用竹胶板,长2.44m,宽1.22m,厚20mm。
模板支架示意图如下:图1 模板支架示意图1、荷载组合(1) 模板及支架自重标准值G 1k =0.5 kN/m 2(2) 新浇筑混凝土自重标准值G 2k ,混凝土容重取26 kN/m 3 (3) 钢筋自重标准值G 3k =1.5kN/m 2(4) 新浇筑混凝土对侧面模板的压力标准值G 4k (5) 施工人员和施工设备荷载标准值Q 1k =2.5 kN/m 2 (6) 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Q 2k水平模板取2 kN/m 2;垂直模板取4 kN/m 2(7) 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水平荷载标准值Q 3k =2 kN/m 2 顶板模板以及支架等计算强度用(1)+(2)+(3)+(6)组合,荷载选用设计值; 刚度用(1)+(2)+(3)组合,荷载选用标准值。
涵洞模板及支架计算书

#NAME?3、涵台侧模面板验算3.1、由于跨度大于三跨,计算时按三跨连续梁考虑,计算跨度取1000mm 3.2、计算简图如右:附件:K195+025.00 通道涵模板、支架计算一、工程概况该涵洞中心桩号K195+025.00,交角120°,为单跨(跨径6.0m )钢筋砼盖板涵(暗涵)。
洞身尺寸为6.0x4.0m ;涵长47.76m ,分为8个施工节段施工。
整体式基础、涵台及梯形盖板采用立模现浇工艺,模板采用木模板。
二、涵台侧模计算1、涵台侧模布置涵台侧模采用木模。
面板采用1.5cm竹胶板;横肋采用10*10cm方木,间距30cm;竖向对拉肋为2根10*10cm方木,间距120cm;对拉杆纵向间距120cm。
布置图如下。
新浇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NAME?#NAME?12122000.22T 15c f v γββ==+()c h γ=2/,c KN m f r h >。
2/KN m 2/,cKN m r 2/KN m 2/KN m 。
303030q A DCB#NAME?挠度满足要求5、涵台侧模对拉肋验算#NAME?5.1、强度验算:#NAME?4.1、强度验算:#NAME?#NAME?#NAME?4.2、挠度验算:#NAME?#NAME?#NAME?3.5、挠度验算:#NAME?#NAME?挠度满足要求4、涵台侧模横肋验算#NAME?3.3、荷载计算:#NAME?3.4、强度验算:#NAME?210.08M ql ==26bh W ==3mm 1M W σ==22/12/N mm fm N mm <= 强度满足要求312bh I ==4mm 120120120qA D CB 210.08M ql ==26bh W ==3mm 1M Wσ==212/fm N mm σ<= 强度满足要求2/N mm 312bh I ==4mm 210.08M ql ==4max 0.677*100ql f EI ==4max 0.677*100ql f EI ==#NAME?#NAME?2.4、强度验算:模板重量:g 2=41.5*0.02*0.6*10=4.98KN钢筋混凝土重 g 3= 41.5*0.7*26= 775.3KN施工荷载与其他荷载 g 4=20 KN2、盖板底模面板计算:2.1、由于跨度大于三跨,计算时按三跨连续梁考虑, 取1m 宽的板条作为计算单元。
箱涵碗口支架计算书及相关说明

第九章计算书及相关说明一计算说明本模板支架工程在箱涵结构底板施工完成的前提下进行,支架立杆直接支承在框架结构钢筋混凝土底板上,不需检算立杆地基承载力。
1、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指标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指标详见“第9页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
2、计算依据《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二箱梁顶板荷载分析计算1、荷载计算模板及模板支撑架荷载Q1:1.1、内模(包括支撑架):取q1-1=1.0KN/m2;1.2、侧模:取q1-2=0.8KN/m2;1.3、底模:取q1-3=0.6KN/ m2;1.4、碗扣脚手架荷载:按支架搭设高度8.2米计算(含剪刀撑)q1=3.0KN/m2。
-4(2)箱梁混凝土荷载Q2:2暗梁处荷载Q2暗=1×1×1.7×2.4×1.12×10=45.6kN/m2(取底板跨中处荷载Q2中=1×1×(0.22+0.4)×2.4×1.12×10=16.6kN/m最厚处)(3)施工荷载Q3: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取q3-1=1.0KN/m2。
查《建筑施工碗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4.2.5条取值水平模板的砼振捣荷载,取q3-2=2 KN/m2,查《建筑施工碗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4.2.5条取值。
(4) 水平模板的混凝土振捣荷载,取q4=2 KN/m2、立杆受力计算单肢立杆轴向力:计算公式:N=(1.2Q1 + 1.4Q 活)×Lx×Ly+1.2×Q2×Lx×Ly式中:Lx、Ly ——单肢立杆纵向及横向间距。
Q1——模板支撑架自重标准值Q活——施工活荷载标准值Q2——新浇筑混凝土和钢筋荷载标准值(1)在跨端暗梁断面位置,最大分布荷载:N=(1.2Q1 +1.4Q活)×Lx×Ly +1.2 ×Q2×Lx×Ly=[1.2×3.6+1.4×3] ×0.6×0.6+1.2×45.6×0.6×0.6=22.8KNLx、Ly ——单肢立杆纵向及横向间距,立杆分布纵向0.6m,横向0.6m,立杆步距1.2m ,则单根立杆受力:N=22.8KN<[N]=40 KN(步距1.2m )(2)跨中底板位置立杆计算:N=(1.2Q1 +1.4Q活)×Lx×Ly+1.2 Q2×Lx×Ly=[1.2(q1-1+q1-2+q1-3+q1-4)+1.4q活] ×Lx×Ly +1.2×q2×Lx×Ly=[1.2×5.4+1.4×3] ×0.9×0.9+1.2×16.6×0.9×0.9=24.8KNLx、Ly ——单肢立杆纵向及横向间距,立杆分布纵向0.9m,横向0.9m,立杆步距)1.2m.则单根立杆受力:N=24.8KN<[N]=30 KN (1.2m步距)2、地基承载力验算地基处理采用10cmC20混凝土加30㎝3:7灰土,上垫10×10㎝方木,根据力的扩散原则,计算人工回填重型压实土层荷载。
箱涵钢管支架简算

箱涵模板支架施工方案一、工程简介该箱涵中心里程为K9+970。
涵洞长46.34m,孔数及孔径1X6,与线路方向交角90度。
该涵洞洞身采用钢筋砼,墙身高5.6m,宽7.6m,净空4m。
二、支架布置采用Φ48、壁厚3.5mm扣件式钢管支架,立杆纵向间距0.8m,横向间距0.6m,步距1.45m。
立杆顶托上设纵向双排Φ48钢管,计算跨距为0.8m,钢管上为5×7cm小方木,计算跨径为0.6m,方木上铺12mm厚竹胶板。
钢管布置横断面示意图注:图示单位尺寸均以计钢管布置纵断面示意图注:图示单位均以计2三、支架检算1. 荷载组合砼自重:q 1=0.8×0.6×0.8×2.6t/m 3³=0.998.t=9.78KN模 板:q 2=0.8×0.6×30kg/㎡=0.14KN人员、机具q 3=0.8×0.6×1.0KN=0.48KN倾倒砼、振捣砼产生的荷载q 4=0.8×0.6×4KN=1.92KN2. 单肢立杆轴向力N=1.2(q 1+ q 2)+1.4(q 2+ q 4)=1.2×(9.78+0.14)+1.4×(0.48+1.92)=15.264KN <【N 】=27.2KN ,满足要求3. 支架立杆稳定性检算Φ48mm 、壁厚 3.5mm 钢管截面面积A=489mm 2,回转半径i=1/4d 122d +=1/4414822+=15.8mm 长细比L/i=1800/15.8=114,查《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得钢管轴心受压构件稳定系数φ=0.489,立杆承受应力为:N/ΦA=11500÷0.489÷489=48.1MPa <【σ】=205MPa 满足要求。
4. 顶托上双排钢管检算采用Φ48mm ,δ=3.5mm 钢管惯性矩I=121900mm 4,截面模量W=5080 mm 3支架受力16.46N/㎡,q=16.46×0.6=9.876KN/m按简支梁计算,简图如下:q=(KN/m)M=1/8ql2=0.125×9.876×0.82=0.79KN*m按强度计算:σ=M/W=790000÷2÷5080=77.756MPa<【σ】=205MPa 满足要求。
箱涵模板支架计算书模板

箱涵模板支架计算书一、方案选择1、通道涵施工顺序通道涵分三次浇筑,第一次浇至底板内壁以上500mm,第二次浇至顶板以下500mm,第三次浇筑剩余部分。
2、支模架选择经过分析,本通道涵施工决定采用满堂式模板支架,采用扣件式钢筋脚手架搭设。
顶板底模选用18㎜厚九层胶合板,次楞木为50×100,间距为300㎜,搁置在水平钢管ø48×3.5上,水平钢管通过直角扣件把力传给立柱ø48×3.5,立柱纵、横向间距均为500×500㎜,步距1.8m。
侧壁底模为18㎜九层胶合板,次楞木50×100,间距为200㎜,主楞采用ø48×3.5钢管,间距为400mm。
螺栓采用ø12,间距400mm。
满堂支架图如下:具体计算如下。
二、顶板底模计算顶板底模采用18mm厚胶合板,木楞采用50×100mm,间距为300mm。
按三跨连续梁计算1.荷载钢筋砼板自重:0.6×25×1.2=18KN/㎡(标准值17.85KN/㎡)模板重:0.3×1.2=0.36KN/㎡(标准值0.30 KN/㎡)人与设备荷载:2.5×1.4=3.50KN/㎡合计:q=21.9KN/㎡2.强度计算弯矩:M==0.1×21.9×0.32=0.197KN·mq: 均布荷载l:次楞木间距弯曲应力:f ==(0.197×106)/(×1000×182)=3.64 N/mm2M: 弯矩W: 模板的净截面抵抗矩,对矩截面为bh2b: 模板截面宽度,取1mh: 模板截面高度,为18mm因此f<13.0 N/mm2 ,符合要求。
3.挠度计算W==(0.677×(17.85+0.3)×3004)/(100×9.5×103×1000×183/12) <=0.216㎜<300/400=0.75㎜,符合要求.q:均布荷载标准值E: 模板弹性模量,取9.5×103I:模板的截面惯性矩,取三、顶板下楞计算楞木采用50×100mm,间距为300,支承楞木、立柱采用ø48×3.5钢管,立柱间距为500mm。
箱涵满堂支架计算书

箱涵满堂支架计算一、工程概况:本项目线路东西两侧穿越规划路有两段箱涵,箱涵长为31米,宽度为4.5米,高为5.4米,箱涵墙身厚为0.5米,底板厚0.5米。
混凝土采用C35混凝土。
施工时分两段明挖现浇施工,先施工底板,墙身与顶板一块浇筑。
顶板浇注时采用搭设满堂支架施工。
二、支架结构箱涵顶板浇注采用满堂支架法施工,满堂支架采用φ48×3.2mm 的钢管,纵横向间距采用90cm,步距为1米。
顶端设置可以调节的顶托,下面设置垫块,防止应力集中。
钢管顶托焊接10[a槽钢,槽钢开口向上,在槽钢上布置φ48×3.2mm的钢管,长度为3.1m,在该横向钢管上设置间距60cm长度4.4m的φ48×3.2mm钢管,第二层钢管上平铺1.2×1.5米的钢模板,钢模板面板厚度为5mm。
三、荷载计算1、箱涵混凝土容重按照26KN/m3计算。
混凝土总重为0.5×3.5×31÷2×26=705.25KN。
单位面积荷载为26×0.5=13KN/m2。
2、模板自重:钢板自重为174kg, 单位面积荷载为174÷1.5÷1.2÷100=0.97KN/m2。
3、施工荷载按2KN/㎡计算。
4、混凝土振捣荷载按2KN/㎡计算。
5、倾倒混凝土产生的荷载按5KN/㎡计算。
6、恒载分项系数1.2,活载分项系数1.4。
四、受力计算箱涵支架受力按照均布荷载计算:恒载分项系数1.2,活载分项系数1.4。
Q=1.2×(13+0.97)+1.4×(2+2+5)=29.36KN/m 2。
1、钢模板受力计算钢模板支撑在间距为60cm 的钢管上,受力按照连续梁考虑,计算简图如下:内力图如下:x弯矩图x-5.54剪力图内力计算: 根据结构力学求解器求得,最大弯矩M=1.12KN.m最大剪力V=10.67KN钢模板受力通过面板后面的[8承受,其[8的截面抵抗矩W=25.3c m 3, σ=M/W=1.12×106/(25.3×103)=44.3MPa<[σ0]=235 MPa 满足要求。
涵洞支架计算书

满堂支撑架计算书一、工程概况S343改建工程A4标段工程,K59+019钢筋混凝土箱涵为排水涵,总长28.4m,分左右两孔,单孔断面尺寸为4m×3m,底板、涵身、顶板厚均为45cm,采用C30混凝土浇筑。
断面尺寸详见下图1。
注:图中标注均以cm计;图1 K59+019钢筋混凝土箱涵断面尺寸二、顶板支撑架方案综述顶板支撑架拟采用满堂支撑架,钢管采用,48×3.5mm(Q35A),步距为120cm,横距为80cm,纵距为100cm。
模板采用15mm厚木胶合板,模板支撑主梁采用10cm×10cm方木,间距80cm(无悬挑),次梁采用10cm×5cm方木,间距30cm(最大悬挑40cm)。
剪刀撑按普通型设置具体布置如下图2所示:注:图中标注均以cm计;图2-1 断面尺寸图注:图中标注均以cm计;图2-2 立面布置图三、计算依据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4、《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 17-2003四、荷载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根据《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页15取值,模板及其支架自重标准值按《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页14取值,其中模板支拆均不考虑风荷载。
具体取值详见表1表1 荷载标准值取值表五、面板验算按《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表A.5.2取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为12MPa,弹性模量为4200MPa。
根据《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5.2.1“面板可按简支跨计算”的规定,另据实楼板面板搁置在梁侧模板上,因此按简支梁计算,取1m 单位宽度计算。
计算简图如下:截面抵抗距W=bh2/6=1000×15×15/6=37500mm3,截面惯性矩I=bh3/12=1000×15×15×15/12=281250mm41、强度验算q1=0.9max[1.2(G1k+ (G3k+G2k)×h)+1.4Q1k,1.35(G1k+ (G3k+G2k)×h)+1.4×0.7Q1k]×b=0.9max[1.2×(0.1+(1.1+24)×0.45)+1.4×2.5,1.35×(0.1+(1.1+24)×0.45)+1.4×0.7×2.5] ×1=16.05kN/mq2=0.9×1.35×G1K×b=0.9×1.35×0.1×1=0.122kN/mp=0.9×1.4×0.7×Q1K=0.9×1.4×0.7×2.5=2.205kNM max=max[q1l2/8,q2l2/8+pl/4]=max[16.05×0.32/8,0.122×0.32/8+2.205×0.3/4]= 0.181kN·m最大应力:σ=M max/W=0.181×106/37500=4.815N/mm2≤[f]=12N/mm2满足要求!2、挠度验算取面板自重标准值为0.1KN/m2;最大自重下均布荷载:q=(G1k+(G3k+G2k)×h)×b=(0.1+(1.1+24)×0.45)×1=11.395kN/m挠度:ν=5ql4/(384EI)=5×11.395×3004/(384×4200×281250)=1.017mm≤[ν]=l/250=300/250=1.2mm满足要求!六、小梁验算按《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附录表A.3.1-3取小梁抗弯强度设计值为11MPa,抗剪强度设计值为1.8MPa,弹性模量为9000MP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箱涵模板支架计算书一、方案选择1、通道涵施工顺序通道涵分三次浇筑,第一次浇至底板内壁以上500mm,第二次浇至顶板以下500mm,第三次浇筑剩余部分。
2、支模架选择经过分析,本通道涵施工决定采用满堂式模板支架,采用扣件式钢筋脚手架搭设。
顶板底模选用18㎜厚九层胶合板,次楞木为50×100,间距为300㎜,搁置在水平钢管ø48×3.5上,水平钢管通过直角扣件把力传给立柱ø48×3.5,立柱纵、横向间距均为500×500㎜,步距1.8m。
侧壁底模为18㎜九层胶合板,次楞木50×100,间距为200㎜,主楞采用ø48×3.5钢管,间距为400mm。
螺栓采用ø12,间距400mm。
满堂支架图如下:具体计算如下。
二、顶板底模计算顶板底模采用18mm厚胶合板,木楞采用50×100mm,间距为300mm。
按三跨连续梁计算1.荷载钢筋砼板自重:0.6×25×1.2=18KN/㎡(标准值17.85KN/㎡)模板重:0.3×1.2=0.36KN/㎡(标准值0.30 KN/㎡)人与设备荷载:2.5×1.4=3.50KN/㎡合计:q=21.9KN/㎡2.强度计算弯矩:M==0.1×21.9×0.32=0.197KN·mq: 均布荷载l:次楞木间距弯曲应力:f ==(0.197×106)/(×1000×182)=3.64 N/mm2M: 弯矩W: 模板的净截面抵抗矩,对矩截面为bh2b: 模板截面宽度,取1mh: 模板截面高度,为18mm因此f<13.0 N/mm2 ,符合要求。
3.挠度计算W==(0.677×(17.85+0.3)×3004)/(100×9.5×103×1000×183/12) <=0.216㎜<300/400=0.75㎜,符合要求.q:均布荷载标准值E: 模板弹性模量,取9.5×103I:模板的截面惯性矩,取三、顶板下楞计算楞木采用50×100mm,间距为300,支承楞木、立柱采用ø48×3.5钢管,立柱间距为500mm。
楞木线荷载:q=21.9×0.3=6.57KN/㎡(标准值18.15×0.3=5.45N/mm2)(1)、强度计算弯矩:M==0.1×6.57×0.52=0.164KN·m: 楞木截面宽度弯曲应力:f ==(0.164×106)/(×50×1002)=1.968N/mm2因此f<13.0 N/mm2,符合要求。
(2)、挠度计算W==(0.677×(17.85+0.3)×5004)/(100×9.5×103×1000×183/12) <=0.194㎜<500/400=1.25㎜,符合要求.四、支承顶板楞木水平钢管计算顶板支承钢管线荷载:q=25.28×0.5=12.64KN/㎡(标准值18.15×0.5=9.1N/mm2)(1)强度计算弯矩:M=0.107×12.64×0.52=0.338KN.m弯曲应力:f=0.338×106/(5.08×103)=66.5N/mm2<205 N/mm2,符合要求。
(2)挠度计算W=(0.677×9.1×5004)/(100×2.06×105×12.19×104)=0.153㎜<500/400=1㎜,可以。
经计算,模板、楞木及水平支承钢管的强度和挠度均满足要求,下面核算一下扣件的抗滑承载力:立柱纵、横向间距分别为500mm和500mm,则一个扣件承受外力为21.9×0.5×0.5=5.475KN<10 KN,安全。
施工时保证扣件质量与扣件螺栓拧紧力矩(≥40Nm,≤65Nm)。
五、顶板模架立柱强度计算1、立柱所承受荷载上述计算中均未计及满堂架及脚手板的荷载,高 5.3m,步距为1.8m,共3步。
立柱N1: 5.3×0.0384×1.2=0.244KN纵横水平杆取N2:(2+1)×2×0.5×0.0384×1.2= 0.138 KN 剪刀撑N3: (5.3×1.414×4)×0.0384×1.2÷3= 0.460 KN扣件N4:[10×2+15/4+15×1.41×2×2/(5×4)+15×1.41×2/(5×2.5)]×0.0146×1.2=0.549 KN脚手板N5(2层): 0.5×0.5×2×0.35×1.2=0.21KN施工活载N6(1层):0.5×0.5×3×1.4=1.05KN脚手架荷载N7:N7=N1+N2+N3+N4+N5+N6= 2.647 KN板传来荷载N8:0.5×0.5×21.9=5.475 KN共计:一根立柱底部最大轴向压力N=N7+N8=2.647 + 5.475 = 8.122 KN2、立柱稳定性计算立柱步距1.8m,其计算长度l0,参照脚手架立柱取用:l0=1.155×1.5×180=311.85λ=311.85/1.59=196.132总的允许轴向承载压力设计值[N]1=18.55KN,大于实有轴向力N=8.122 KN,可以。
六、立柱基础计算满堂架立柱支承在600mm厚C30钢筋混凝土底板上。
浇筑顶板混凝土时将至少在底板混凝土浇筑后7天。
立柱基础能达到要求。
七、箱涵侧壁模板计算侧模采用18mm厚胶合板,楞木采用50×100mm,间距200mm,外楞采用ø48×3.5钢管,对拉螺栓采用ø12,间距400mm。
1、荷载箱涵侧壁模板受侧压力取下列二式的较小值:F1=0.22×γc×200/(T+15) ×β1×β2×F2=γc·H式中:γc =24 KN/m3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T=25℃(砼入模温度)β1=1.2β2=1.2V=6m/h (砼浇筑速度)H=4.3m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筑混凝土顶面的总高度)F1=0.22×24×200/(25+15)×1.2×1.2×=78.83KN/㎡F2=24×4.3=103.2KN/㎡>F1=93.1KN/㎡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取4 KN/㎡(向模板内供料方法为溜槽、串筒或导管)总荷载:q=93.1×1.2+ 4 ×1.4=117.32KN/㎡2、模板计算按三跨连续梁计算(3)强度计算竖放50×100楞木间距200㎜,模板为18㎜胶合板。
弯矩: M= M==117.32×0.22/10=0.469 KN·m弯曲应力:f= = (0.469×106×6)/(1000×182)=8.685 N/mm2因此f<13.0 N/mm2,符合要求。
(4)挠度计算W==(0.677×(93.1×2004×12)/(100×9500×1000×183)= 0.218 ㎜<200/400=0.5㎜,可以。
3、楞木计算楞木采用50×100mm,间距200mm,外楞采用ø48×3.5钢管,间距400mm.楞木计算线荷载q=117.32×0.2=23.46 KN/㎡(标准值93.1×0.2=18.62 KN/㎡)按三跨连续梁计算(1)、强度计算弯矩: M==0.10×23.46×0.42=0.375 KN·m弯曲应力:f == (0.375×106×6)/(50×1002)=4.5 N/mm2因此f<13.0 N/mm2,符合要求。
(2)、挠度计算W==(0.677×(18.62×4004×12)/(100×9500×50×1003)=0.082 ㎜<400/400=1㎜,可以。
4、外楞计算外楞采用ø48×3.5钢管,对拉螺栓采用ø12,间距400mm外楞计算线荷载q=117.32×0.4=46.93KN/㎡(标准值93.1×0.4=37.24KN/㎡)按三跨连续梁计算(5)强度计算弯矩:M==0.10×46.93×0.42=0.751 KN·m弯曲应力:f == (0.751×106)/(5.08×103)=147 N/mm2<205 N/mm2,符合要求(6)挠度计算W==(0.677×(37.24×4004)/(150×2.06×105×12.19×104)=0.171 ㎜<400/400=1㎜,可以。
5、对拉螺栓计算对拉螺栓采用ø12,间距400mm对拉螺栓:N=0.4×0.4×117.32=18.77KN允许值:[N]=113.1×0.170=19.23KN>18.77 KN 可以八、支承体系满堂模板支架侧向稳定性,主要靠其支撑来保证。
JGJ130规范对满堂模板支架的支撑设置作如下规定:1、满堂模板支架四边与中间每隔四排支架立杆应设置一道纵向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2、高于4m的模板支架,其两端与中间每隔4排立杆从顶层开始向下每隔2步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
3、每道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根数,不应小于4跨,且不小于6m,跨越立杆最多根数,当斜杆与立杆交角为45°时,不多于7根;当为50°时,不多于6根;当为60°时,不多于5根。
4、剪刀撑斜杆的接长,采用搭接,搭接长不小于1m,应采用不小于2个旋转扣件固接。
施工时应按规范要求实施,能保证整个支架体系符合设计要求,使荷载做到垂直传递,不产生偏心、歪斜;确保立柱计算长度的取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