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17.基于感知的旅游目的地品牌个性研究-侯历华 王晖
《旅游目的地品牌形成机理研究》范文

《旅游目的地品牌形成机理研究》篇一一、引言在全球化时代,旅游业的竞争日趋激烈,旅游目的地的品牌建设成为吸引游客、提升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旅游目的地品牌的形成机理,分析其背后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以期为旅游目的地的品牌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二、旅游目的地品牌的概念与特点旅游目的地品牌是指一个地区或景点通过一系列营销策略和传播手段,形成的独特形象和价值认知,旨在吸引游客并提升其旅游体验。
其特点包括地域性、文化性、情感性和持续性。
三、旅游目的地品牌形成的影响因素1. 自然资源:独特的自然景观、地理特征等是旅游目的地品牌形成的基础。
2. 文化资源:地域文化、民俗风情、历史遗迹等为旅游目的地赋予了独特的文化内涵。
3. 政府支持:政府的政策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等为旅游目的地的品牌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4. 市场推广:通过广告、宣传、营销活动等手段提升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5. 游客体验:游客的满意度、口碑传播等直接影响着旅游目的地的品牌形象。
四、旅游目的地品牌形成的机理1. 品牌定位:明确旅游目的地的目标市场和核心竞争力,确定品牌定位。
2. 品牌识别:通过标志、口号、形象等方式,形成独特的品牌形象,便于游客识别和记忆。
3. 品牌传播:利用多种传播渠道,如媒体、社交网络、节庆活动等,扩大品牌影响力。
4. 品牌体验:提供优质的旅游产品和服务,让游客获得良好的旅游体验,从而形成品牌忠诚度。
5. 品牌维护:通过游客反馈、市场调研等方式,不断优化产品和服务,维护品牌形象。
五、案例分析以某著名旅游城市为例,其品牌形成过程如下:1. 品牌定位:该城市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丰富的历史文化、美食等为卖点,定位为休闲度假、文化体验的旅游目的地。
2. 品牌识别:通过独特的城市标志、宣传口号、城市形象等方式,形成鲜明的品牌形象。
3. 品牌传播:利用电视、网络、社交媒体等多种渠道进行宣传,举办各类节庆活动吸引游客。
基于需求导向的旅游目的地品牌构建与传播——以青岛西海岸国际旅游度假区为例

基于需求导向的旅游目的地品牌构建与传播——以青岛西海
岸国际旅游度假区为例
王媛媛
【期刊名称】《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4(27)2
【摘要】旅游目的地品牌构建是青岛西海岸国际旅游度假区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以游客需求为导向.基于实证数据分析了西海岸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市场群体特征、消费者需求以及满意度和期望,为青岛西海岸国际旅游度假区市场定位、开发、产品设计及营销提供了可行性建议.
【总页数】4页(P10-13)
【作者】王媛媛
【作者单位】青岛大学旅游学院,山东青岛26607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592.6
【相关文献】
1.基于感知的旅游目的地品牌个性研究--以青岛旅游品牌为例 [J], 侯历华;王晖;林蒙娜
2.基于旅游目的地品牌构建过程的品牌传播决策研究 [J], 王东峰
3.节事活动传播城市形象策略研究
——以青岛西海岸新区城市品牌建设为例 [J], 袁婷
4.国际旅游目的地形象标杆对比评价模型构建及其应用——以中国·长阳卓尔国际旅游度假区为例 [J], 石军伟;皮君;蒋军成
5.构建青岛“一带一路”国际高新农业示范区的实践与思考--以青岛西海岸现代农业示范区为例 [J], 殷登科;王玉洁;宋晓燕;丁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旅游者感知的旅游目的地品牌个性研究_以重庆旅游品牌为例_母泽亮

2013年3月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Mar.2013第30卷第2期Journal of 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Vol.30No.2 DOI:10.11721/cqnuj20130227基于旅游者感知的旅游目的地品牌个性研究*———以重庆旅游品牌为例母泽亮,李露苗(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重庆400047)摘要: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品牌的反应是以旅游目的地品牌个性认知为基础。
旅游目的地通过塑造品牌个性,促使旅游者对它形成独特的品牌偏好,从而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本文通过自主设计出重庆旅游品牌个性测量表,在对中国12个省市的重庆旅游者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网络问卷560份,纸质问卷420份),对重庆旅游品牌个性进行了研究。
研究结果显示:重庆旅游品牌个性特征为“率真、激情、英勇、智慧和信赖”。
其中“率真”是重庆旅游品牌最显著的个性特征,评价平均值为4.239,其他依次为“激情”、“英勇”、“智慧”和“信赖”,评价平均值次为4.087、3.772、3.758、3.575。
该研究结论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重庆旅游品牌个性研究的空缺,并对重庆旅游品牌营销实践与理论研究提出相应启示和后续研究方向。
关键词:旅游者感知;品牌个性;重庆旅游品牌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6693(2013)02-0123-05 消费行为学领域和品牌实践者都非常关注构建品牌个性,以满足消费者通过消费品牌来表达自我或满足自我某个方面的需求。
通过构建品牌个性,促使消费者对品牌形成独特的品牌偏好,从而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Aaker认为品牌资产管理的核心在于构建一系列独特的品牌识别特征,品牌所独有的象征性意义和个性是刺激消费者品牌联想和态度形成的关键要素,在市场定位和差别化战略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
作为品牌资产管理的基础性问题,品牌个性已被越来越多的营销学者和营销实践者所重视,相关研究也日趋活跃。
关于旅游目的地品牌个性的研究述评

关于旅游目的地品牌个性的研究述评1. 引言1.1 研究背景旅游业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快速发展,旅游目的地的竞争也日益激烈。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旅游目的地品牌的个性愈发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
品牌个性是指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独特形象和特征,能够帮助目的地区别于其他竞争对手,提升其在潜在游客心中的认知和吸引力。
目前关于旅游目的地品牌个性的研究相对较少,对其定义、特点以及影响因素等方面的探讨还存在一定的空白。
有必要对旅游目的地品牌个性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在旅游市场中的作用和影响,为旅游目的地的品牌建设和营销策略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旅游目的地品牌个性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和分析,探讨其定义及特点、重要性、影响因素、成功案例以及策略建议,旨在为旅游目的地品牌塑造和提升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建议。
【字数:227】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对旅游目的地品牌个性进行研究与述评,探讨其在旅游行业中的重要性、影响因素、成功案例以及提出相应的策略建议。
具体目的包括:1. 分析和界定品牌个性的概念,探讨其在旅游目的地领域中的具体特点和表现形式;2. 探讨旅游目的地品牌个性在推动旅游业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以及其对游客选择和满意度的影响;3. 探究影响旅游目的地品牌个性形成和表现的因素,包括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的影响;4. 借鉴成功案例,分析其品牌个性建设的经验和启示,总结成功的关键因素;5. 针对旅游目的地品牌个性的研究成果,提出针对性的策略建议,为相关机构和企业在品牌建设中提供参考和指导。
2. 正文2.1 品牌个性的定义与特点品牌个性是指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所塑造出的个性化形象和属性。
它是品牌的核心特征之一,是品牌与其他竞争对手区分开来的重要因素。
品牌个性可以通过品牌的视觉形象、口号、广告宣传、产品设计等方面来呈现。
在定义上,品牌个性应该是具有独特性和一致性的。
独特性指的是品牌的个性特征与其他品牌有所区别,具有独创性和创新性;一致性指的是品牌的个性特征在不同的传播渠道和产品线上保持一致,形成统一的品牌形象。
旅游目的地品牌研究

旅游目的地品牌研究作者:张南南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4年第12期张南南21世纪的旅游业现在已经进入了品牌竞争的时代,旅游目的地之间已经不单单是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开发的竞争。
全球旅游市场都开始了争夺进程,同样的他们之间的竞争的方法和方式也不断的发生了变化。
旅游目的地的品牌建设在旅游者对于目的地的选择上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许多国家和地区己经意识到旅游目的地必须在更深层次上将自己与其他目的地明显的区分出来。
因此,旅游目的地要想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在旅游品牌的建设上做好文章。
一、引言近几年来,全世界的旅游业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各个国家都在大力开发旅游资源,全力发展旅游目的地。
伴随着旅游目的地之间不断的竞争,很多的旅游目的地都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败下阵来,烟消云散。
在我国,自从20 世纪 90 年代后半期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不断加快,国家旅游局也推行了一系列的措施发展旅游业,尤其是提出了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口号,各旅游目的地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由于距离远而产生的信息不同步和对称的现象,通过信息的传播得以改变,因为信息的传播具有多样化、个性化和快速化的特点。
随着旅游者的消费观念和行为越来越成熟,全球的旅游经济也从开始的由卖方主导转向了买房主导。
其实归根结底是由于旅游目的地之间激烈的竞争造成的。
怎么样为游客提供个性化、特色化的商品,满足游客的需求,建立最符合市场的旅游目的地品牌已成为重中之重。
近几年来我国的旅游业已经进入了发展阶段,也初具一定的规模和特色,呈现出来良好的势头,尤其是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都显著得到提高,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其明显的不足,那就是经营方面暴露出薄弱的问题,总结起来就是一流的景区、二流的管理、三流的服务,这就造成了很多景区初建时候人潮汹涌,但是经过一段时间却消亡了,出现了昙花一现的局面,正是因为旅游目的地的品牌不明确,竞争力薄弱,旅游目的地锁提供的商品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游客的需求和需要,与市场脱节,无法解决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深层次的矛盾。
《2024年旅游目的地品牌形成机理研究》范文

《旅游目的地品牌形成机理研究》篇一一、引言在全球化背景下,旅游行业逐渐崛起为一个巨大的产业,各种旅游目的地纷纷尝试建立自己的品牌形象。
一个成功的旅游目的地品牌不仅需要吸引游客的注意力,还要在游客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因此,对旅游目的地品牌形成机理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旅游目的地品牌的形成机理,以期为旅游目的地的品牌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文献综述旅游目的地品牌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个因素。
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有学者从品牌传播的角度出发,认为旅游目的地品牌需要通过多种渠道进行传播,如媒体、网络、口碑等。
还有学者从品牌形象的角度出发,认为旅游目的地品牌需要具有独特的形象和特点,以吸引游客的关注。
此外,还有学者关注了旅游目的地品牌的情感因素,认为品牌的形成与游客的情感体验密切相关。
三、旅游目的地品牌形成机理(一)品牌定位与规划旅游目的地品牌的形成首先需要明确的品牌定位和规划。
品牌定位是确定旅游目的地在潜在游客心中的位置,包括目的地的特色、文化、旅游资源等。
规划则是根据品牌定位制定一系列的品牌建设策略和措施,如宣传策略、产品开发策略等。
(二)品牌形象塑造品牌形象是旅游目的地品牌的核心,需要通过多种手段进行塑造。
首先,要设计独特的品牌标识和视觉形象,使游客在接触目的地的第一时间就能产生深刻的印象。
其次,要传播目的地的文化、历史和特色,使游客对目的地产生情感上的认同和归属感。
此外,还需要关注目的地的服务质量、环境卫生等方面,以确保游客的体验质量。
(三)品牌传播与推广品牌传播与推广是旅游目的地品牌形成的关键环节。
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品牌传播,如媒体、网络、社交平台等,扩大目的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同时,通过与旅行社、航空公司等合作伙伴的联合推广,以及举办各类节庆活动等方式,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体验。
(四)游客体验与反馈游客的体验和反馈是旅游目的地品牌形成的重要依据。
通过了解游客的需求、期望和评价,可以及时调整目的地的产品和服务,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旅游目的地感知对旅游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

旅游目的地感知对旅游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随着旅游观念的变迁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经成为了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在出行前,人们会通过多种渠道对旅游目的地进行调查,其中包括最直观和主要的方式——旅游目的地感知。
旅游目的地感知是指一种关于旅游目的地的观念和认知。
不同的旅游目的地感知会对旅游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
旅游目的地感知对旅游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已经成为了学者们广泛探讨的热门话题。
针对这一话题,本篇文章将从旅游目的地的类型、旅游目的地感知的类型以及旅游行为的类型三个方面进行讨论和分析。
旅游目的地的类型旅游目的地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根据地理位置可以分为国内旅游目的地和国外旅游目的地;根据景区规模可以分为大型旅游目的地和小型旅游目的地;根据旅游活动类型可以分为城市旅游目的地和自然旅游目的地等等。
不同类型的旅游目的地,其旅游目的地感知和对旅游行为的影响也会存在着差异。
国内旅游目的地和国外旅游目的地国内旅游目的地和国外旅游目的地在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和旅游行为的行程安排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在旅游目的地感知上,对于国外旅游目的地,游客更注重目的地的文化、历史和风景等方面的感知,而对于国内旅游目的地,游客则更注重目的地的消费和娱乐方面的感知。
在旅游行为上,国外游客对于旅游目的地的留学和长时间游玩,对于旅游行为的花费非常重视;而国内游客则更注重短途旅游和周末休闲活动,对于旅游行为的花费则相对较小。
这表明不同类型的旅游目的地对于旅游目的地感知和旅游行为的影响也有所不同。
大型旅游目的地和小型旅游目的地大型旅游目的地和小型旅游目的地在旅游目的地感知和旅游行为上也有所不同。
在旅游目的地感知上,对于大型旅游目的地,游客的旅游目的地感知更加偏向于商业和娱乐方面;而对于小型旅游目的地,游客的旅游目的地感知更加偏向于文化和历史方面。
在旅游行为上,大型旅游目的地通常存在着大量的旅游项目和旅游设施,游客通常会选择地图导航和旅游攻略等方式进行旅游规划和行程安排;而对于小型旅游目的地,游客通常会通过向当地居民了解景点知识和旅游线路信息等方式进行旅游规划。
旅游目的地品牌个性与旅游者行为意向——感知价值的中介作用

湎j t菔游职业莩膀莩报第25_篥2期S020S0B目JOURNAL OF HEBEI TOURISM VOCATIONAL COLLEGE VOI.25 NO.2JUNE,2020蒎游目的地品牌个胜与扳游者行污惠向—感知价值的中介作用吴宪霞,严敏(宿迁学院商学院,江苏宿迁223800)摘要:从旅游目的地品牌个性出发,以江苏葙迁作为研究样本,引入感知价值作为中介变量,研究宿迁目的地品牌个性对 旅游者行为意向的作用机理。
鉴于旅游目的地品牌个性对感知价值与游客行为意向的影响,江苏宿迁旅游管理部门应进一步凸显 旅游品牌中知性、质朴与闲适的个性特征,以促进游客感知价值的提升,从而显著地影响游客行为意向。
关键词:旅游目的地品牌个性;感知价值;行为意向;旅游行为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现如今,旅游业俨然已步入品牌竞争的时代,在 此背景下,构建独特而鲜明的品牌个性不仅可以差异 化旅游城市的品牌定位,强化旅游者与城市间的情感 联系,而且可以借由品牌个性提升旅游者对目的地的 感知价值,影响旅游者的行为意向,获得旅游者的重 游意愿与积极的口碑宣传,从而实现旅游城市的良性 发展。
而要形成鲜明的品牌个性,目的地方就要了解 旅游者对城市的特定需求,了解旅游城市的哪些品牌 个性得到了旅游者的认可,哪些品牌个性对旅游者的 感知价值影响较大,又有哪些品牌个性显著影响旅游收稿日期:2019-10-11作者简介:吴宪霞(1979-),女,吉林省辉南县人,讲师,硕士 ,研究方向为营销管理。
严敏(1981 -),女,河南信阳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
基金项目:到江苏高校境外研修计划资助,江苏省髙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基于文化软实力的旅游目的地品牌文化营销战略研究——以宿迁市为例”(2018SJA1913),宿迁学院科研基金重点类项目“加快发展宿迁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对策研究”(2015KY01)。
文章编号:1674-2079 (2020)02_0030-06者的行为意向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引言
品牌个性理论源自于广告界。20 世纪的前 20 年,营销广告往往倾向于强调 品牌所具有的和产品属性相关的功能利益或对其进行夸大宣传。品牌营销大师 Calkins 则提出产品是人们意识(关于家庭、社会地位、男性或女性等的愿望)的 物质体现。通过符号、隐喻或寓言等方式,广告能够神奇地传达品牌所具有的类 似于人的心理和社会等个性特征(Heller,2000) 。在此原则指导下,美国的广告 业有了新的突破, 营销者不再使用过多的产品利益信息,而是策略性地将产品属 性与一系列代表现代美好生活的人类期望个性特征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后来, Gartner 和 Levy(1955)又将此概念引入营销产品之中,以当时美国现有报业为 例,指出不同报纸都有其复杂的价值和判断系统,而这些个性正是其与竞争对手 进行区别的重要标志。自此,品牌个性研究逐渐成为营销研究领域的一个热门话 题。无论是营销学者还是营销实践者都认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通过构建品牌个性有利于品牌更好 地进行市场定位和开展差别化战略(Aaker,1996) 。 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及国内旅游业的“潮涌现象” ,旅游目的地之间的 竞争日趋激烈,基于功能属性的目的地定位极易被取代( Usakli and Baloglu , 2011) 。因此,目的地可以从情感属性出发,使目的地具有独特的品牌个性,进 而促进其品牌营销(MacKay and Fesenmaier,1997) 。由自我一致性理论可知, 当旅游目的地的品牌个性与旅游者的真实个性或所追求个性越接近时, 就越容易 得到旅游者的共鸣,从而影响其对该旅游目的地的兴趣(Kastenholz,2004) 、选 择该旅游目的地的行为意图(Beerli et al.,2007) 、旅游满意度(Chon,1992)
Key words: Cognition; Brand personality; Qingdao
基于感知的旅游目的地品牌个性研究
——以青岛旅游品牌为例 侯历华 王晖
摘要: 文章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 从旅游者感知的角度设计了青岛旅游品牌个性量 表,并通过对在青旅游者的实证调查,提炼出了青岛旅游品牌的个性维度。研究结果显示, 青岛的旅游品牌个性特征为“情调、开放、上进、知性和活力”。针对该结论,青岛的旅游 品牌首先应定位于这些个性特征, 然后再从旅游吸引物、 旅游配套环境及品牌营销渠道三方 面共同努力来完成其品牌个性的塑造。 关键词:感知;品牌个性;青岛
On the Brand Personality of Tourism Destination Based on Cognition ——A Case of Qingdao Tourism Brand
HOU Lihua
(College of Tourism,Qingdao University,N0.308 Ningxia Road of Qingdao,266071, shelsea928@)
Abstract: After reading the relevant research at home and abroad , the paper designs
Qingdao tourism brand personality scale from the cognition of tourists , launches an investigation to tourists in Qingdao, and finally extracts the Qingdao tourism brand personality dimensions. 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Qingdao tourism brand personality are “taste,openness, progression , intellectuality and vitality”. According to the conclusions , Qingdao tourism brand should position in these personality characters, and then shape the brand personality through the joint efforts of tourism attraction,supporting environment and marketing channels.
WANG Hui
(College of Tourism,Qingdao University,N0.308 Ningxia Road of Qingdao,266071, lorgewang1971@)
Corresponging Author: Hou lihua Corresponging Telephone:15863038320
及重游和推荐的意愿(Usakli and Baloglu,2011) 。总之,对于旅游目的地而言, 创建与其目标消费群体具有相似个性并得到普遍认可的品牌, 就可以从众多目的 地中凸显特色,易于游客的辨识和选择(Ekinci and Hosany,2006; Murphy et al., 2007) 。 虽早在 20 世纪 60 年代, 品牌个性研究就占据了品牌研究的主导地位 (Pitt et al.,2007) ,但关于旅游目的地品牌个性的相关研究出现相对较晚,其大量研究 出现在 2006 年以后。国外最先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其主要采用结构化和非结构 化两种方式,对各旅游目的地的品牌个性进行了相关调查,包括新加坡 (Henderson,2000) 、欧洲的著名旅游城市(Ekinci and Hosany,2006) 、地中海 (Ekinci et al.,2007) 、昆士兰(Murphy et al.,2007) 、开普敦(Prayag,2007) 、 伊斯坦布尔(Sahin and Baloglu,2008)及拉斯维加斯(Usakli and Baloglu,2011) 等城市和地区。国内白凯及其研究团队(2009,2011)分别探索了乡村旅游地的 品牌个性特征和国家地质公园的品牌个性结构;母泽亮和李露苗(2013)通过调 查总结出了重庆最显著的旅游品牌个性特征。作为全国主要旅游城市的青岛,虽 然具有自己独特而又鲜明的品牌个性, 但迄今为止还未有学者对其进行过系统的 梳理。因此,本文拟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青岛旅游品牌所具有的个性特征进 行提炼,以期能对青岛旅游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2、相关概念界定 2.1 品牌个性 品牌个性产生的前提是, 人们可以赋予无生命物体以各种人格特质 (Bower, 1999) ,比如个人特征(年龄、性别、种族、价值观等) 、社会特征(社会地位、 财富、声望等) 、关系特征(亲情、友情、爱情等)以及体验特征(高兴、时尚、 刺激等)等。美国著名学者 Aaker(1997)将以上这些特征概括为“一组与品牌 有关的人格特质” ,即“品脾个性” 。与产品相关属性所提供的实用性功能相比, 品牌个性所赋予消费者的是象征性价值与自我表达功能(Keller,1997) 。这种价 值与功能和消费者互动获得认可后, 可进一步与消费者形成长期稳定的品牌关系 (Fournier,1998) 。由此可见,品牌个性将消费者同品牌在情感上进行了联结, 使消费者将其视为同类伙伴。 人们用选择朋友一样的方式去选择品牌,除了技术 和物理特征,他们仅仅像喜欢人一样喜欢他们(King,1973) 。比如著名的哈雷 车主俱乐部(HOG) ,从第一辆哈雷摩托诞生到今天已经有 100 多年的历史,因 其浓缩了激情、自由和狂热的品牌个性而吸引了全世界 100 多万 HOG 会员。这 些会员平时忙于工作和家庭, 内心却对自由和激情充满了渴望。 所以每逢节假日, 他们就会成群结队地骑着哈雷涌上公路,占据整个一条或两条车道呼啸而去,从
摘要: 文章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 从旅游者感知的角度设计了青岛旅游 品牌个性量表, 并通过对在青旅游者的实证调查,提炼出了青岛旅游品牌的个性 维度。研究结果显示,青岛的旅游品牌个性特征为“情调、开放、上进、知性和 活力”。针对该结论,青岛的旅游品牌首先应定位于这些个性特征,然后再从旅 游吸引物、 旅游配套环境及品牌营销渠道三方面共同努力来完成其品牌个性的塑 造。 关键词: 感知;品牌个性;青岛
而体验哈雷带给他们内心的快乐和奔放,甚至将其幻化了为一种信仰和精神(薛 海波和王新新,2008) 。 早期通常采用投射法来衡量品牌的个性(Avis,2012) 。直到 1997 年,Aaker 创造性地将人格心理学中提炼“大五”人格的探索性因素分析法运用到了品牌个 性维度的研究中, 其成果不仅为品牌个性研究提供了结构化框架,而且所采用的 方法如今仍为品牌个性研究的主流(Avis,2012) 。Aaker(1997)发展的品牌个 性量表内涵五大典型个性维度:真诚( sincerity ) 、刺激( excitement ) 、才能 (competence) 、教养(sophistication)和粗犷(ruggedness) 。由于该量表具有 较强的稳定性和有效性,并且可以解释不同品牌个性差异的 93%,因此受到研究 者的广泛使用。但也有学者对此提出了质疑,比如缺少负面维度(Bosnjak et al., 2007;Geuens et al.,2009;Smit et al.,2002) 、带有浓厚的文化色彩(Ambroise et al., 2003; Geuens et al., 2009) 及疏漏了一些非人类特征的词语 (Bosnjak et al., 2007;Geuens et al.,2009)等。因此,有部分学者在此量表的基础上,采用相 同的方法,对该品牌个性量表进行了跨文化的改进研究。研究显示,日本的品牌 个性维度应为真诚(sincerity) 、刺激(excitement) 、才能(competence) 、教养 (sophistication)和平和(peacefulness) (Aaker et al.,2001) ;西班牙的品牌个 性维度应为刺激( excitement ) 、热情( passion ) 、和平( peacefulness ) 、教养 (sophistication)和真诚(sincerity) (Aaker et al.,2001) ;俄罗斯的品牌个性维 度应为成功与现代( successful and contemporary ) 、刺激( excitement ) 、粗犷 (ruggedness) 、 真诚 (sincerity) 和教养 (sophistication) (Supphellen and Gronhaug, 2003) ;德国的品牌个性维度应为动机(drive) 、责任(conscientiousness) 、情感 (emotion)和肤浅(superficiality) (Bosnjak et al.,2007) ;比利时的品牌个性维 度应为责任 (responsibility) 、 活力 (activity) 、 进取 (agressiveness) 、 朴素 (simplicity) 和感性(emotionality) (Geuens et al.,2009) ;而中国的品牌个性维度则为仁、 智、勇、乐、雅(黄胜兵和卢泰宏,2003) ,五个维度共 66 个形容词。 品牌个性量表虽然针对前人提出的缺陷得到了不断地补充和完善, 但仍有一 些根本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比如量表维度应如何排除产品类别的影响、量表词语 应如何根据测量对象进行相应的调整及应根据什么理论基础选择合适的量表词 语等(Avis,2012) 。因此,未来的学者应致力于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以此加深 人们对品牌个性的理解。 2.2 旅游目的地品牌个性 自 Aaker 提出品牌个性量表以来,与其相关的研究应运而生。除了上部分介 绍过的用于检验该量表的跨文化适应性以外, 还有部分学者对该量表的行业有效 性进行了研究。包括电子产品及电子商务(Okazaki,2006;Park,2005) 、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