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语文全国卷一

合集下载

2019高考全国乙卷语文

2019高考全国乙卷语文

高考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最新研究指出,南极冰层因气候变化而加速_______,将使南极皇帝企鹅数目锐减。

②她的目光从我身旁扫过,一直移到窗子,________着窗外,好像在想着什么。

③由于全球化的现实,如今新的对华大战略既不能以________为基础,也不能突然丢弃长期以来让中国融入国际体系的做法。

A.融解凝视遏制 B.溶解窥视遏制C.溶解凝视遏止 D.融解窥视遏止2.选出下列成语运用正确无误的一项( )A.在台湾问题上的危言危行....,只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B.人们提到秋白同志,总会说起他是那样大公无私,光明磊落,求全责备....自己。

C.回首分手的时候,你我风华正茂....,曾几何时,双鬓已然秋霜!D.白居易在地方为官时很注意接近民众,不管是乡间农妇还是下里巴人....,他都能谈得来。

3.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以及乐曲与你之间的故事,如《童年》让你想起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

②不管你什么年龄,无论你走到哪里,只要你重新听到那熟悉的旋律,就会触动你那颗敏感的心,引起你久久的怀念。

③这些故事包括乐曲本身的故事,如《月光曲》与贝多芬、《二泉映月》与阿炳。

④感人的乐曲留给人的记忆是长久的。

⑤想一想,哪一首最让你怀念,哪一支曲子最让你浮想联翩,由此你联想起怎样的故事。

A.②④①⑤③ B.②④⑤①③C.④②⑤③① D.④②①③⑤4.对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手法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①汗水在他那络腮胡根上聚成了一粒粒晶亮的露珠。

②军队驻扎一个月,没有动过群众的一针一线。

③他的日历上是工作,工作,工作,从来没有节假日。

二、古诗文阅读(一)古代诗文阅读:名篇名句默写补出下列句子中空缺的部分。

(1)《陋室铭》中,刘禹锡将自己的“陋室”与“,”相比,表现了他高尚的情操。

(2)《离骚》中屈原表达自己虽爱好修洁严于律已,但早晨被诟骂,晚上被免职的句子是:“,”(3)___________ ,隰则有泮,总角之宴,_________。

2019年高考全国卷Ⅰ作文题及范文4篇

2019年高考全国卷Ⅰ作文题及范文4篇

…… 形劳神不倦,吃苦趁华年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近日,我关注了中学生的劳动之争,我的主张是“形劳神不倦,
吃苦趁华年”。 请允许我从我的家事谈起吧。家父是一名远近闻名的中医,他
经常翻阅的一本书是泛黄的《黄帝内经》。上初中后,我粗略学 了一点文言文,也试图读懂家父奉若珍宝的《黄帝内经》。但因 繁体字难辨难认,我读起来未免磕磕绊绊。只约略记得其中有“心 者,生之本”“肺者,气之本”之类的语句。
在演讲结束之前,请允许我跟大家分享一个意味深长的小故事 吧——天地之间,有个寺院。一位疲惫不堪的旅人入得院内,见 到一老禅师正吃力地弯腰翻晒蘑菇。那禅师已是耄耋之年,行动 迟滞,咳声连连。旅人看了,不由心生恻隐,便上前去问道:“师
父,您这么大岁数了,为什么还要亲自翻晒蘑菇?”老禅师闻听 此言,微微一笑道:“因为,蘑菇在亲自等我。”
在我们的生活中,总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在我 们的身边总有着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对此我想谈谈我的看法。
有的同学说:“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 学习忙当然可以理解,而且学习也是劳动,是脑力劳动。但是 学习累了,需要休息,我们提倡劳逸要结合,要学习也要娱乐。 同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也要结合,我们需要通过脑力劳动来 锻炼我们的大脑,也需要用体力劳动来锻炼我们的四肢。也许你 会说,我可以选择参加体育锻炼呀,而我想告诉你的是,在高度 智能化的社会,体育锻炼就是体力劳动,体力劳动也是体育锻炼, 只不过方式不同,何必要厚此薄彼呢?所有的舞蹈、运动方式, 其实都脱胎于劳动。所以没有必要排斥体力劳动,学习太累也不
同学们,让我们像那个老禅师一样,在苦中藏甘的“劳”字中 安妥自己的灵魂吧!让复兴中学的每一位学子都会说:形劳神不 倦,吃苦趁华年!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新时代依然需要发扬劳动传统

2019年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2019年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2019年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杜甫之所以能有集大成之成就,是因为他有可以集大成之容量。

而其所以能有集大成之容量,最重要的因素,乃在于他生而禀有一种极为难得的健全才性——那就是他的博大、均衡与正常。

杜甫是一位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他一方面具有极大极强的感性,可以深入到他接触的任何事物,把握住他所欲攫取的事物之精华;另一方面又有着极清明周至的理性,足以脱出于一切事物的蒙蔽与局限,做到博观兼美而无所偏失。

这种优越的禀赋表现于他的诗中,第一点最可注意的成就,便是其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

就诗歌体式风格方面而言,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更能融会运用,开创变化,千汇万状而无所不工。

我们看他《戏为六绝句》之论诗,以及与当时诸大诗人,如李白、高适、岑参、王维、孟浩然等,酬赠怀念的诗篇中论诗的话,都可看到杜甫采择与欣赏的方面之广;而自其《饮中八仙歌》《曲江三章》《同谷七歌》等作中,则可见到他对各种诗体运用变化之神奇工妙;又如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及“三吏”“三别”等五古之作中,可看到杜甫自汉魏五言古诗变化而出的一种新面貌。

就诗歌内容方面而言,杜甫更是无论妍媸巨细,悲欢忧喜,宇宙的一切人物情态,都能随物赋形,淋漓尽致地收罗笔下而无所不包,如写青莲居士之“飘然思不群”,写空谷佳人之“日暮倚修竹”;写丑拙则“袖露两肘”,写工丽则“燕子风斜”;写玉华宫之荒寂,予人以一片沉哀悲响;写洗兵马之欢忭,写出一片欣奋祝愿之情、其涵蕴之博与变化之多,都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证明。

其次值得注意的,则是杜甫严肃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我以为每一位诗人对于其所面临的悲哀与艰苦,都各有其不同的反应态度,如渊明之任化,太白之腾跃,摩诘之禅解,子厚之抑敛。

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I卷满分作文精选4篇

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I卷满分作文精选4篇

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I卷满分作文精选4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

“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

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

有的说:“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有的说:“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也有的说:“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干吗非得自己干?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此外,我们身边也还有着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

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复兴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满分作文:尊重劳动,才有美好未来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尊重劳动,才有美好未来》。

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未来仿佛一部手机在手,绝大部分生活中的人工劳动都可以轻松地由智能替代,比如,洗衣做饭、卫生保洁都可以由编程机器人替代,甚至,连妈妈叫我遛个狗,都可以让我家的机器人代劳。

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机器能几十、上百倍地提高人工生产力,标准化地操作,质量也大为改观,工作效率和本领效果更是惊人。

AlphaGo先后击败韩国围棋国手李世石和中国围棋天才柯洁;无人机、无人汽车的先后投产等,极大改变了我们生活的质量和生活节奏。

但是,大家不要忘了,在科技改变生活的同时,我们是不是因为过度依赖科技而变懒了?是不是以为科技能替代生活中的大大小小劳动事项? 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

但是,我感觉我们现代人太过于依赖科技成果。

从我们中学生的视角,原先需要查阅纸质工具书的烦琐,被计算机网络的迅速便捷替代;阅读上,更是觉得电子书携带和翻阅便捷,以致可能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都没有认真拿起过一本纸质书而导致阅读能力下降。

2019年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全国卷)

2019年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全国卷)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2019年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全国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对城市而言,文明弹性是一个城市体在生存、创新、适应、应变等方面的综合状态、综合能力,是公共性与私人性之间、多样性与共同性之间、稳定性与变迁性之间、柔性与刚性之间的动态和谐,过于绵柔、松散,或者过于刚硬、密集,都是弹性不足或丧失的表现,是城市体出现危机的表征。

当代城市社会,尤其需要关注以下文明弹性问题。

其一,空间弹性。

城市具有良好空间弹性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空间的私人性与公共性关系能够得到较为合理的处理。

任何城市空间都是私人性与公共性的统一,空间弹性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实现空间的公共性与私人性的有机统一、具体转换。

片面地强调空间的公共性或片面地强调空间的私人性,都会使城市发展失去基础,目前,人们更多地要求空间的私人性,注重把空间固化为永恒的私人所有物、占有物。

这种以私人化为核心的空间固化倾向,造成城市空间弹性不足,正在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二,制度弹性,一种较为理想的、有弹性的城市制度,是能够在秩序与活力、生存与发展间取得相对平衡的制度。

城市有其发展周期、发展阶段,对一个正在兴起的城市而言,其主要任务是聚集更多的发展资源、激活发展活力,而对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而言,人们会更为注重城市制度的稳定功能。

但问题在于,即使是正在崛起的城市,也需要面对秩序与稳定的问题;即使是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也需要面对新活力的激活问题。

2019年语文高考全国I卷优秀作文精选四篇

2019年语文高考全国I卷优秀作文精选四篇

2019年语文高考全国I卷优秀作文精选四篇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

“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

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

有的说:“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有的说:“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也有的说:“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干吗非得自己干?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此外,我们身边也还有着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

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复兴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满分作文】一、尊重劳动,才有美好未来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尊重劳动,才有美好未来》。

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未来仿佛一部手机在手,绝大部分生活中的人工劳动都可以轻松地由智能替代,比如,洗衣做饭、卫生保洁都可以由编程机器人替代,甚至,连妈妈叫我遛个狗,都可以让我家的机器人代劳。

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机器能几十、上百倍地提高人工生产力,标准化地操作,质量也大为改观,工作效率和本领效果更是惊人。

AlphaGo先后击败韩国围棋国手李世石和中国围棋天才柯洁;无人机、无人汽车的先后投产等,极大改变了我们生活的质量和生活节奏。

但是,大家不要忘了,在科技改变生活的同时,我们是不是因为过度依赖科技而变懒了?是不是以为科技能替代生活中的大大小小劳动事项?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

但是,我感觉我们现代人太过于依赖科技成果。

从我们中学生的视角,原先需要查阅纸质工具书的烦琐,被计算机网络的迅速便捷替代;阅读上,更是觉得电子书携带和翻阅便捷,以致可能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都没有认真拿起过一本纸质书而导致阅读能力下降。

2019高考新课标全国1卷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9高考新课标全国1卷语文试题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新课标1)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气候正义是环境正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

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

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

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遏制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上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

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

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

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

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1卷及答案

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1卷及答案

2019年高考全国1卷本试卷共10页,22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已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对文学艺术创作者来说,或早或晚,都会遭遇到这个问题—为谁创作、为谁立言,强调:“文学艺术创造、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首先要搞清楚为谁创作、为谁立言的问题,这是一个根本问题。

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目前,文艺界普遍认识到,只有与身处的时代积极互动,深刻回应时代重大命题才会获得艺术创作的蓬勃生机。

然而,在创作实践中,还有许多作家、艺术家困惑于现实如此宏大丰富,以至于完全超出个人的认识和表现能力。

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说法现实太精彩了,它甚至远远走到了小说家想象力的前面。

是的,我们有幸生活在这样个日新月异的时代,随时发生着习焉不察而影响深远的变化。

这就为作家、艺术家观察现实、理解生活带来巨大困难。

对于他们而言,活灵活现地描绘出生活的表象,大约是不难的,难就难在理解生活复杂的结构,理解隐藏在表象之下那些更深层的东西。

那么这“更深层的东西”是什么呢?去过天安门广场的朋友一定会对矗立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印象深刻,许多人都背得出上面的碑文—“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今天,再次诵读这段话,我们就会意识到,这改天换地的宏伟现实是人民创造的,人民当之无愧是时代的英雄,是历史的创造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 纷乱诸事。” (2)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 之。
本题还要注意以下关键词和特殊句式的翻译:(1)短, 诋毁;擅权,揽权;纷乱,使……变得混乱。“乃短贾生 曰”是省略句,承前省,主语应是“绛、灌、东阳侯、冯 敬之属”。(2)数,屡次;言,说,指出;或,有的; 削,削弱。“非古之制”是省略句,省略的主语应是“这 种状况”。
此题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把握文章内容要 点和鉴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命题主要着眼于与主 要人物相关的事件、言行等。选项设计特点多是先 概括人物某方面的品质、特点,再结合材料中的具 体内容进行分析印证。此类题要求考生在全面理解 文言的基础上,找到选项在文中的信息区域仔细比 对。选项设错,包括信息错位(具体事件在时间、 地点、人物、原因、方式的错误)、翻译错误、无 中生有等多种情况。C项,“重新得到重用”原文 没有提及,只是“征见”,“任命他为自己钟爱的 小儿子梁怀王的太傅,又表示自己也比不上贾谊” 顺序不当,应该是先“表示自己也比不上贾谊”, 然后才“任命他为自己钟爱的小儿子梁怀王的太 傅”,故选C。
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当 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 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 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诸律令所更定, 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
贾谊认为,从汉兴到文帝经过二十多年,天下已经 安定,朝野和睦,应当更定历法,改变所崇尚的颜 色,订正法令制度,统一官名,大兴礼乐,便详细 草拟了各项仪礼和办法,建议崇尚黄色,遵用五行 之说,重新确定官名,全部变更秦朝的法度。文帝 刚刚即位,谦恭谨慎,一时还顾不上这些事。但一 些律令的更定,以及在京城的诸侯回到封国,都是 贾谊出的主意。
此题考查把握诗歌句子含义、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结 合诗歌题目、作者、注释、诗句,整体理解诗歌内容,重 点分析指定句子,组织答案。
诗歌翻译: 画作望去,满眼都是长江水,山体苍翠。万里江山,
如今都在尺牍之间。白云飘荡在傍晚的树木上空。画作里 蕴含着美好的诗句,但是怎么吟诵也难以与画意相合,也 吟不尽画作包含的丰富意蕴。结合苏轼说过的“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即这幅画包含着丰富的诗意,只是言有尽 而意无穷,从而表达对画家画的高度赞美之情。许道宁, 北宋画家。生卒年不详,活跃于北宋中期(约公元970年 -1052年)。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多写林木、野水、 秋江、雪景、寒林、渔浦等,并点缀行旅、野渡、捕鱼等 人物,行笔简快,峰峦峭拔,林木劲硬。有《秋江渔艇图 》、《关山密雪图》、《秋山萧寺图》传世。
“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错误, 作者表达的是万里江山浓缩在尺牍之间的画作里。 故C错误。
题许道宁画陈与义 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 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 有什么样的评价?
1“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意思是画作 里蕴含着美好的诗句,但是怎么吟诵也难以 与画意相合,也吟不尽画作包含的丰富意蕴。 2从中可以看到诗人对这幅画高度赞美,称 赞画之精妙。
的辽阔万里之势。
D. 颈联具体写到苍茫暮色中的树木与浮云,也蕴含了欣
赏者的主观感受。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理解鉴赏能力。这是一道 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 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 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 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 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 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贾生既辞往行,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为长沙 王太傅三年,后岁余,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釐, 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 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
贾谊已经辞别朝廷前往任所,听说长沙地势低洼, 气候潮湿,自认为寿命不会长久,又因为是被贬谪 而去的,心情抑郁(不愉快)。在渡湘江的时候, 作了一首赋,来凭吊屈原。又过了一年多,贾谊被 征召到京城晋见皇帝。正赶上文帝坐在宣室接受神 的赐福。文帝有感于鬼神之事,便询问鬼神的本源。 贾谊就详细说明了鬼神形成的情形。一直谈到夜半, 文帝不知不觉地在座席上向贾谊面前移动。
A项的解说错误,“诸子百家是对先秦时期各学 术派别的总称”,故选A。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 贾谊初入仕途,展现非凡才能。他受到廷尉推荐而入
仕,当时年仅二十余岁,却让诸生自觉不如,不久得到文 帝越级提拔,一年之间就当上太中大夫。 B. 贾谊热心政事,遭到权要忌恨。他认为汉朝建立二十 余年,政通人和,应当全盘改变秦朝法令,因此触及权贵 利益,受到诋毁,文帝后来也疏远了他。 C. 贾谊答复询问,重新得到重用。文帝询问鬼神之事, 对贾谊的回答很满意,于是任命他为自己钟爱的小儿子梁 怀王的太傅,又表示自己比不上贾谊。 D. 贾谊劝止封侯,文帝未予采纳。文帝封淮南厉王四个 儿子为侯,贾谊认为祸患将自此兴起;数年之后,梁怀王 堕马死,贾谊觉得未能尽责,悲泣而死。
(1)便在皇帝面前诋毁贾谊说:“这个洛阳人, 年轻没有经验,专想揽权,把许多事情都搞乱了。” (2))贾谊又多次上疏皇帝,说有的诸侯封地太 多,甚至多达几郡之地,和古代的制度不符,应该 逐渐削弱他们的势力。
阅读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许道宁画[注] 陈与义
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 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注】许道宁:北宋画家。
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每诏令议 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 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 能不及也。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 至太中大夫。
当时贾谊才二十岁出头,在朝臣中是最年轻的。每 当皇帝诏令臣下商议政事,各位老先生往往无言答 对,而贾谊却总是答得很完满,人人都感到贾谊所 讲的,正是自己所要说的。于是,大家都认为自己 的才能赶不上贾谊。文帝也很喜欢他,一年之内, 就把他从博士破格提拔为太中大夫。
A 下列对文中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
一项是 A. 诸子百家是先秦至汉初学术派别的总称,其中 又以道、法、农三家影响最深远。 B. 诏令作为古代的文体名称,是以皇帝的名义所 发布的各种命令、文告的总称。 C. 礼乐指礼制和音乐,古代帝王常常用兴礼乐作 为手段,以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D. 就国,是指受到君主分封并获得领地后,受封 者前往领地居住并进行统治管理。
题许道宁画 陈与义
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 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
C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首题画诗写景兼抒情,并未刻意进行雕琢,却能够
于简淡中见新奇。
B. 山水是这幅画的主要元素,特别是江水,占据了画面
上大部分的篇幅。
C. 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领略其表现
此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正确理解相 关语句,在语意把握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标志,如作主语、 宾语的名词、代词,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句间连词 以及并列、排比结构等。并且能通过选项的比对,排除错 项,选定正确项。划线句子的大意是:贾生的名叫谊,是 洛阳人。十八岁的时候,便以能赋诗作文而在全郡有名气。 吴廷尉当时是河南郡郡守,听说贾谊是个了不起的人才, 就把他罗致到自己门下,对他很赏识。句中,“以能诵诗 属书闻于郡中”这是介词短语后置句,“于郡中”是“闻” 的状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D项。“吴廷尉”“吴廷尉” 是专有名词(“廷尉”官职名,“吴廷尉”意思为“姓吴 的廷尉”),作“为河南守”的主语,中间不能断开,排 除A项。“召置门下”是一个事件,应与后面断开。排除 B项。分析可知,C项断句正确。故选C。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 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 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 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乃征 为廷尉。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 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
贾生的名叫谊,是洛阳人。十八岁的时候,便以能赋 诗作文而在全郡有名气。吴廷尉当时是河南郡郡守,听说 贾谊是个了不起的人才,就把他罗致到自己门下,对他很 赏识。孝文皇帝即位不久,了解到河南郡的吴郡守治理政 事、安抚百姓在全国最有成绩,过去又因与李斯是同乡而 常向李斯学习,就把他征召到朝廷担任廷尉。吴廷尉便向 皇帝推荐贾谊,说他很年轻,颇为通晓诸子百家的学说。 于是,文帝便把贾谊召到朝廷任命为博士。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C A.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
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B.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 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C.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 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D.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 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 今不及也。”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 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 生傅之。
谈完之后,文帝说:“我好久不见贾生了, 自以为超过了他,今天看来还是不如他。时 间不长,就任贾谊为梁怀王刘揖的太傅。梁 怀王是文帝喜爱的小儿子,好读书,所以文 帝让贾谊做他的师傅。
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 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 “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 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 贾生为长沙王太傅。
因此,皇帝和大臣商议,打算把贾谊提拨到公卿大 臣的位置。绛侯周勃、颖阴侯灌婴、东阳侯张相如、 御史大夫冯敬等人都嫉妒贾谊,便在皇帝面前诋毁 贾谊说:“这个洛阳人,年轻没有经验,专想揽权, 把许多事情都搞乱了。”因此,皇帝从此也疏远了 贾谊,不再采纳他的建议,并派他去作了长沙王吴 差的太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