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直肠滴入治疗学龄儿童功能性便秘的护理体会

合集下载

中医特色护理在小儿便秘中的护理效果观察

中医特色护理在小儿便秘中的护理效果观察

中医特色护理在小儿便秘中的护理效果观察[摘要]目的:罹患小儿便秘患者护理环节当中,采取中医特色护理方法,对患儿中医症候评分水平值、家属护理满意度的影响价值。

方法:研究样本采录时间范围设置为2020.02--2022.02时间段,研究样本选取为本院儿科收治的60例小儿便秘患者,顺序编码分组,对照组纳入的30例患儿,施行常规护理计划;实验组纳入的30例患儿,施行中医特色护理手段;统计纳入不同组别患儿的:(1)中医症候评分水平值;(2)家属护理满意度。

结果:施行中医特色护理工作后,针对纳入人员中医症候评分水平值、家属护理满意度统计对比,在此期间,实验组相对比于对照组,数据状况改善更积极,(P<0.05)。

结论:罹患小儿便秘患者护理环节当中,采取中医特色护理方法,可及时满足患儿家属护理需求,促进便秘临床症状改善,优化患儿机体功能水平,具有积极临床推广意义。

关键词:中医特色护理;小儿便秘;护理效果导致小儿患者出现便秘原因,与患儿肠胃功能不佳以及肺脾肾等器官有直接关联。

此外,小儿患者由于年龄较小,无法全面依从药物治疗缓环节,使得药物治疗效果低下,由此表明,高质量护理服务,在小儿便秘患者治疗过程当中尤为关键,详情如下。

1研究对象和方法1.1研究对象研究样本选取为本院儿科收治的60例小儿便秘患者,2020.02--2022.02时间段,顺序编码分组,对照组纳入的30例患儿,施行常规护理计划;实验组纳入的30例患儿,施行中医特色护理手段。

对照组:男患儿18例(18/30、60.00%),女患儿12例(12/30、40.00%),年龄所涉范畴1~5岁之间,平均值为(3.14±0.15)岁;实验组:男患儿15例(15/30、50.00%),女患儿15例(15/30、50.00%),年龄所涉范畴2~5岁之间,平均值为(3.55±0.04)岁,数组资料具有均衡值,P>0.05。

1.2研究方法对照组:家属健康知识宣教、病情管理、基本生命体征观察及体格检查等内容。

小儿功能性便秘的中西医治疗

小儿功能性便秘的中西医治疗

小儿功能性便秘的中西医治疗小儿时期的便秘大部分是因为饮食不当、吃得过细、饮食中含的纤维素很少和排便习惯不好形成的,治疗便秘要从饮食和排便这两方面入手。

一方面让孩子多吃些食物纤维丰富的蔬菜、水果,像韭菜、芹菜、香蕉等;另一方面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小儿由于害怕疼痛,不敢排便,家长要想办法打消其害怕的念头,每天让其定时排便,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便秘就可缓解。

对于难治性功能性便秘,中药调理有较好的效果,但一定要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辨证用药方可。

小儿功能性便秘的西医治疗西医治疗原则是清除结肠、直肠内粪块贮留;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合理安排膳食;解除心理障碍,鼓励患儿乐于排便。

一般指导①合理饮食:主要指增加膳食纤维(DF)(水果、蔬菜及粗粮)的摄入,多数患儿挑食、偏食或家长对此疏忽、迁就,造成膳食纤维摄入不足。

接诊医师应告知家长及患儿,何种食物、多少量才能达到摄入标准,否则象征性“吃一点”不能达到治疗目的。

必须强调食用一定量的粗粮并多吃蔬菜、水果。

儿童对粗粮极为生疏,即使是粗粮细做也不能使其达到喜爱的程度,含膳食纤维较多的蔬菜水果(如韭菜、芹菜、香蕉、梨等)也很难做到每日必食,不能要求儿童像成人那样理性认识“为了治病,不可口也要每天吃”。

所以,在具体实施中必需由家长配合,保证饮食经常变换花样,使膳食纤维摄入量达到治疗标准[膳食纤维量=年龄+(5~10 g/日)]。

②足量饮水:功能性便秘患儿粪便多呈Bristol 1~3型,除其他原因(如肠蠕动障碍)之外,饮水不足系主要原因,特别是在炎热季节更为突出。

一般成人标准每日需额外饮水1 500 ml,儿童因年龄不同足量饮水标准有差异。

③增加活动量:学龄儿童在学校内均有体育课及课外活动,但也有患儿沉溺于电脑游戏而久坐致活动量不足。

④心理行为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心理问题主要为痛性排便导致的“忍便”使粪便干结,亦有因“问题家庭”造成的心理障碍,应予详细询问,逐一进行心理疏导。

中药直肠注入在儿科的应用

中药直肠注入在儿科的应用

中药直肠注入在儿科的应用山西省中医院030012 宋明锁小儿中药保留灌肠是通过肠道给药治疗儿科某些常见病的一种治疗方法,是中医传统导法的发展和延伸。

肛肠给药最显著的特点是相应药物主要是在直肠吸收,通过直肠的动脉、静脉和淋巴丛进入血液循环。

吸收快,取效快,有资料表明,其吸收速度与静脉给药无明显区别,由于药物不经过胃和小肠,可避免消化液的酸碱度和酶对药物的影响及破坏,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较口服给药提高了一倍;同时解决了小儿服药困难及口服苦寒中药伤脾败胃之弊端。

近年来,我们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以辨证论治为准绳,积极展开了小儿中药保留灌肠对感冒、咽痹(咽炎)、鼻炎、乳蛾(扁桃体炎)、咳嗽(气管炎、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积滞、口疮、鹅口疮、小儿便秘等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实践,获得了显著疗效。

现对上述经验作一简要总结,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1.适应病证及治疗方法1.1感冒感冒是感受外邪引起的一种常见的外感疾病,以发热、鼻塞流涕、喷嚏、咳嗽为主要临床特征。

病因以六淫之首风邪侵袭为主,常夹寒、热、暑、湿之邪,或内生湿热毒邪、或食积化热上攻。

病变部位在肺,可累及肝脾。

病机关键为肺卫失宣。

小儿肺脏娇嫩,脾常不足,神气怯弱,感邪之后,易出现夹痰、夹滞、夹惊的兼证。

尤其是伴有高热、或夹滞者,运用直肠给药可以迅速通腑退热,疗效尤佳。

本病发病初期多在卫分,进而可入里化热进入气分,在卫分阶段虽有凉、热之别,但热证明显多于寒证,这是由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决定的,与小儿体质化热也有一定关系,一但化热入里,须按热证论治。

温病大家吴鞠通在其《温病条辨·寒疫论》中早有明示,认为“不论四时,或有是证,其未化热而恶寒之时,则用辛温解肌;既化热之后,如风温证者,则用辛凉清热,无二理也。

”故风热感冒或风寒感冒郁而化热者为多见。

主症:鼻塞喷嚏,流涕发热,微恶风,汗出,咽痛充血明显,扁桃体肿大、充血,偶有咳嗽,口中气温,大便干。

舌质红苔厚或黄厚,脉浮数。

中药直肠滴入治疗及护理方法进展

中药直肠滴入治疗及护理方法进展

中药直肠滴入治疗及护理方法进展【摘要】中药直肠滴入治疗优势为给药速度缓慢并且均匀,对于病人肠壁所产生的刺激比较小,不容易产生肛门坠胀感,药液保留时间相对比较长,能够促进肠黏膜吸收,加快药物的吸收率,存在无痛苦、治疗效果好、起效速度快以及不良反应少等特点。

中药直肠滴入治疗方式依照中医辨证施治原理,利用经络与药物双重作用发挥治疗目的的一类中医内病外治方法,本文总结重要直肠滴入治疗和护理方法,使其能够良好的开展学术改进以及临床推广。

【关键词】中药直肠滴入;治疗方法;护理措施;研究进展直肠滴入属于一类中医内病外治方式,依照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理论演变出的一类新型临床给药方式,是现在除去口服与注射之外的常见给药途径。

我们国家中医文化历史悠久,中医理论博大精深,中药蕴藏丰富,早在2500年前伤寒杂病论中就出现直肠给药历史,其中采取猪胆汁以及蜜煎导灌谷盗治疗津液不足引发的肠燥便秘,为人类直肠给药开创了历史先河,所以我们国家属于世界上医学史中最早开展直肠给药的国家[1]。

1 中药直肠滴入治疗的概念直肠滴入治疗方式依照中医辨证施治原则,选取理想的中药或是西药,通过专用器械给予病人直肠滴入治疗,利用经络与药物双抽作用发挥治疗作用的中医内病外治方式,比较常见的直肠给药方式有肛肠溶栓、直肠滴入以及直肠注入。

直肠滴入也被称之为直肠输液,指的是将药液或是药物放置到输液瓶中,将输液管中的过滤器剪掉,连接一次性直肠滴入导管,利用直肠滴入给药发挥疾病治疗的作用。

直肠注入也就是肛肠灌注,指的是通过一次性注射器依照病人使用药物剂量,选取一次性注射器,将针头部分去除,抽取直肠给药所需药物,连接一次性直肠滴入导管,利用直肠注入所需药物,发挥治疗疾病的作用。

2 直肠滴入治疗方式的理论依据根据手太阴肺经和手阳明大肠经显示,直肠吸收药物之后,利用静脉上输于肺部,利用肺部宣发作用输布到人体全身,发挥治疗作用。

根据现代医学理论,直肠粘膜血液循环相对较旺盛,吸收能力非常强,药物通过直肠吸收之后,一般分为三个途径,利用直肠上静脉经门静脉进入到病人肝脏,代谢之后循环到病人全身;利用直肠静脉以及肝管静脉,穿过肝脏直达人体血液大循环,不但能够避免药物在病人肝脏中出现变化,同时也可以有效防止胃与小肠对药物所产生的影响;利用直肠淋巴系统吸收之后,通过胸导管以及乳糜池进入到病人的血液循环中。

中医特色护理在小儿便秘中的护理效果观察

中医特色护理在小儿便秘中的护理效果观察

中医特色护理在小儿便秘中的护理效果观察摘要目的观察中医特色护理在小儿便秘中的护理效果。

方法搜集2020年9月--2021年9月于我院就诊76例便秘患儿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实施不同的护理干预,一组实施常规护理,设置为常规组,另一组实施中医特色护理,设置为中医组,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和家属满意度。

结果中医组患儿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常规组,家属满意度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表明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

结论中医特色护理在小儿便秘中具有显著护理效果,有助于改善患儿症状,提高家属满意度,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小儿便秘;中医特色护理;常规护理;护理效果排便属于生理自然规律,但是,人体排便间隔时间达到3日以上或大便干燥、难以排出时便会形成便秘,研究发现,绝大多数人出现便秘的原因与排便规律不良有关,便秘的发生会给生理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如果是儿童便秘,还会影响胃肠功能,长时间便秘或可影响生长发育[1]。

相对于成年人,小儿因肠道蠕动能力和身体耐受性差,故更易患上便秘,但是却因患儿年纪小、依从性差而难以治疗,故需要实施护理干预,可常规护理只能够满足患儿的治疗需求,具有一定局限性,护理效果并不理想。

鉴于中医学在近几年取得独特疗效,故我院提出中医特色护理方案,并在小儿便秘中加以实施,已取得显著成果,详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资料选取76例2020年9月--2021年9月间我院收治的便秘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和中医组,每组各38例患儿。

中医组男22例,女16例,年龄介于0.5--6岁,平均(3.04±0.38)岁,病程为2--5d,平均(3.12±0.34)d。

常规组男21例,女17例,年龄介于0.5--7岁,平均(3.24±1.19)岁,病程为2--6d,平均(3.48±0.63)d。

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病程等基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对比后显示差异细微(p>0.05),可深入对比。

中药直肠滴入治疗学龄儿童功能性便秘的护理体会

中药直肠滴入治疗学龄儿童功能性便秘的护理体会

中药直肠滴入治疗学龄儿童功能性便秘的护理体会摘要】功能性便秘在学龄儿童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病症,本文通过对儿科门诊30例符合功能性便秘诊断标准的学龄儿童进行中药直肠滴入治疗,详细介绍了此项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过程。

由于功能性便秘病因复杂,既有生理因素,又有心理因素,又与人们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因此,治疗后又对患儿进行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以期从根本上杜绝功能性便秘的发生。

【关键词】中药直肠滴入学龄儿童功能性便秘护理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是一种消化道常见疾病,临床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结、排便费力。

由于大便较硬停留在腹内,患儿常伴有腹胀、腹痛、纳差及消化不良,部分患儿还伴有肛裂、痔疮、直肠脱垂等。

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经肠道细菌作用会产生大量对人体有害物质,症状长期持续会严重影响儿童健康,营养状况和智力[1]。

传统中医亦称便秘为“便闭”、“秘结”、“大便不通”,是指排便次数明显减少,或大便干结排解困难,认为便秘的发生机制与大肠的传导功能失常相关。

我科自2012.3—2012.6通过对30例功能性便秘学龄儿童进行中医饮食护理健康教育,效果满意,现将临床护理及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0例儿童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6—12岁,持续一个月以上者22例,2周以上30例。

所有病例均排除器质性病变。

1.2 病例选择标准,参照罗马Ⅲ对于大于4岁儿童功能性便秘诊断标准:符合下列2项或以上,症状每周至少1次,持续2个月以上,但肠易激惹综合症的诊断依据不足。

①每周排便2次或不到2次;②每周至少有一次大便失禁;③有大量粪潴留史或有与粪潴留有关的姿势;④排便疼痛或排便困难史;⑤直肠中有巨大的粪块;⑥排出的粪便粗大以至于堵塞厕所[2]。

2 方法中药直肠滴入药物组成及药液的制备:通便1号方:大黄6g、枳实10g、厚朴10g、莱菔子10g、二丑6g;通便2号方:莱菔子10g、火麻仁10g、枳实10g、瓜蒌仁10g、生地15g。

试论功能性便秘的中医护理体会

试论功能性便秘的中医护理体会

试论功能性便秘的中医护理体会摘要:目的对功能性便秘的中医护理措施进行分析,合理应用以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应用多种护理方法,结合功能性便秘患者的实际情况,采用情志调护、饮食调护、生活起居调护、耳穴埋豆调护及其他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

结果应用中医辩证的指导方法,结合多种护理方式,功能性便秘患者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结论科学应用中医护理方法对功能性便秘的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治疗效果,让患者的症状得到有效缓解。

关键词:功能性便秘;中医;护理1 情志调护许多医学书籍上都记录了情志变化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情志为病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人的情绪对身体内的各项器官有着直接的影响;二是如果人的情绪不能得到很好的调节,就会通过火气而导致身体生病,人体五脏六腑的气机不能顺畅运行,这样无法将脏腑自身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所以在对患者进行护理工作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情况,通过掌握患者的情绪起伏变化来制定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改善患者的心情,调节患者的心理状态。

对功能性便秘患者来说,其易产生精神紧张、烦躁不安等情绪,长时间下去就会出现气机郁滞的情况,这样就很容易造成便秘。

所以要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细致的了解,采取有效的方法来纾解患者的情绪,让患者保持一个轻松愉悦的状态,用情志护理方法来治疗患者的便秘情况。

护理人员需要多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要倾听患者心理的想法,不断的鼓励患者,对其进行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工作,了解患者的心理矛盾并进行有效的处理,给患者提供信心。

在与患者进行交流的过程中清楚了解到患者的心理矛盾,让其了解到功能性便秘是可以得到缓解和治愈的,给予患者信心,让患者可以主动配合治疗。

2 饮食调护饮食调护是中医护理工作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护理方法,这种护理方法也是防治功能性便秘的一种有效手段。

我国医学中也将药食疗法作为疾病治疗的一种有效方法。

使用饮食调护方法对功能性便秘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都会要求患者要在规定的时间里进行定量进餐,每天都要坚持下来,养成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饮食的结构也需要进行合理的搭配,食谱要保证营养均衡。

中医药治疗治疗长期卧床病人功能性便秘的疗效观察

中医药治疗治疗长期卧床病人功能性便秘的疗效观察

中医药治疗治疗长期卧床病人功能性便秘的疗效观察发表时间:2013-08-15T15:02:46.89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27期供稿作者:荆慧娟王伟平[导读] 该种疗法运用,具有操作简便,通便缓和,无不良作用,安全可靠,感觉舒适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荆慧娟王伟平(广东省中医院急诊科留观病区广东广州 510120)【中图分类号】R256.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7-0398-02功能性便秘是指缺乏器质性病因,没有结构异常或代谢障碍,又除外肠易激综合征的慢性便秘。

功能性便秘患者可以有粪便坚硬、排便困难、便不尽感和便次减少等表现[1]。

长期卧床病人由于胃肠道功能下降如肠管分泌消化液减少、肠管张力蠕动减弱以及参与排便肌肉张力低下等原因造成习惯性便秘,如不及时处理,可导致各脏器储备能力下降,免疫力降低,容易发生并发症和后遗症。

我科自2011年1月到2012年10月,对长期卧床病人的便秘采用中医治疗方法,取得满意疗效。

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根据罗马III功能性便秘的诊断标准[2] (患者在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近3个月症状符合以下标准:①必须符合以下2点或2点以上:a.至少25%的排便感到费力;b.至少25%的排便为块状便或硬便;c.至少25%的排便有不尽感;d.至少25%的排便有肛门直肠梗阻感/阻塞感;e.至少25%的排便需以手法帮助(如以手指帮助排便、盆底支持);f.每周排便<3次;②不使用轻泻药时几乎无松软便;③没有足够的证据诊断肠易激综合征(IBS))选择功能性便秘患者60例,年龄70-98岁,男35例,女25例,上述病例均排除胃肠道器质性疾病和腹部手术史。

(入选患者大便常规均正常,排除器质性便秘、肠梗阻、肝肾功能不全,精神病、存在危及生命的疾病、孕妇等不宜或不愿意服药患者)。

1.2 治疗方法1.2.1 对照组:常规治疗,不做药物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直肠滴入治疗学龄儿童功能性便秘的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13-01-09T13:04:23.28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42期供稿作者:王雅丽秦凤华[导读] 治疗后又对患儿进行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以期从根本上杜绝功能性便秘的发生。

王雅丽秦凤华(河南省中医院河南郑州 450000)【摘要】功能性便秘在学龄儿童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病症,本文通过对儿科门诊30例符合功能性便秘诊断标准的学龄儿童进行中药直肠滴入
治疗,详细介绍了此项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过程。

由于功能性便秘病因复杂,既有生理因素,又有心理因素,又与人们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因此,治疗后又对患儿进行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以期从根本上杜绝功能性便秘的发生。

【关键词】中药直肠滴入学龄儿童功能性便秘护理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是一种消化道常见疾病,临床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结、排便费力。

由于大便较硬停留在腹内,患儿常伴有腹胀、腹痛、纳差及消化不良,部分患儿还伴有肛裂、痔疮、直肠脱垂等。

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经肠道细菌作用会产生大量对人体有害物质,症状长期持续会严重影响儿童健康,营养状况和智力[1]。

传统中医亦称便秘为“便闭”、“秘结”、“大便不通”,是指排便次数明显减少,或大便干结排解困难,认为便秘的发生机制与大肠的传导功能失常相关。

我科自2012.3—2012.6通过对30例功能性便秘学龄儿童进行中医饮食护理健康教育,效果满意,现将临床护理及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30例儿童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6—12岁,持续一个月以上者22例,2周以上30例。

所有病例均排除器质性病变。

1.2 病例选择标准,参照罗马Ⅲ对于大于4岁儿童功能性便秘诊断标准:符合下列2项或以上,症状每周至少1次,持续2个月以上,但肠易激惹综合症的诊断依据不足。

①每周排便2次或不到2次;②每周至少有一次大便失禁;③有大量粪潴留史或有与粪潴留有关的姿势;
④排便疼痛或排便困难史;⑤直肠中有巨大的粪块;⑥排出的粪便粗大以至于堵塞厕所[2]。

2 方法
中药直肠滴入药物组成及药液的制备:通便1号方:大黄6g、枳实10g、厚朴10g、莱菔子10g、二丑6g;通便2号方:莱菔子10g、火麻仁10g、枳实10g、瓜蒌仁10g、生地15g。

根据患儿病情辨证施治选用1号、2号方,通便1号方为攻下通便,通便2号方为滋阴通便。

将上药机器煎药1付煎取400ml,分四袋,每袋100ml晾凉后备用。

2.1操作前准备 2.1.1患儿准备:了解患儿情况,告诉患儿及家长直肠滴入的目的、过程、效果、及其要求,解除患儿及家长的紧张心理。

2.1.2物品准备:治疗床、治疗盘、一次性灌肠器、弯盘、一次性中单、石蜡油、棉签、水温计、卫生纸、便盆、一次性PE手套。

2.1.3药物准备:根据医嘱,将药放入温度设置为42℃恒温箱中加热10分钟,倒入一次性灌肠器。

2.2操作 2.2.1备齐用物携至治疗床前,关闭门窗,屏风遮挡保护患儿隐私,床上铺一次性中单,患儿脱裤至膝部,取左侧卧位,双腿屈曲,臀部置于床边,垫高3-5cm,弯盘置于臀边,盖被,露出臀部。

2.2.2护士站在患者背后或右侧,,挂灌肠器于输液架上,打开灌肠器上盖,水温计测量药液温度为39℃-41℃,排尽管内空气,戴一次性PE手套,石蜡油润滑肛管前端,一手分开臀部,另一手持肛管前端插入肛门,捻转进入5-7cm,有阻力时可轻拔出少许肛管,嘱患儿张口哈气,转动肛管再行插入10cm。

2.2.3打开调节器,以60-80滴⁄分的速度滴入,以患儿感觉下腹温暖、舒适为宜,如滴入过程中患儿有恶心、腹胀、腹痛等不适,应减慢滴速或停止治疗。

2.2.4拔出灌肠器,用卫生纸在肛门处轻轻按揉1分钟,嘱药液保留30分钟以上。

2.3操作后健康教育 2.
3.1饮食调护:很多家长认为学龄儿童正处于身体发育时期,一味为孩子增加营养及过于精细的食物,以致粗纤维过少,对肠壁刺激不够,导致便秘。

指导患儿膳食纤维素的摄入,如韭菜、芹菜、蒜黄、菠菜。

香蕉、梨等,以刺激肠蠕动,促进排便。

2.3.2增加活动量:适当加强腹肌的活动,有助于改善便秘的症状,可以扭转腰部肌肉,加速肠蠕动。

2.3.3足量饮水:水是最好的通便剂,可坚持晨起空腹饮温开水,或蜂蜜水200ml。

2.3.4训练定时排便习惯:要求患儿每天清晨或晚饭后无论有无大便都蹲厕10分钟,期间不能看书、打游戏等以免分散注意力。

2.3.5辅助排便措施:嘱患儿用手按压脐旁2寸的左侧天枢穴100次,然后将双手压在下腹部做咳嗽动作,以增加腹压促进排便。

2.3.6心理疏导:有些患儿由于排便疼痛,对排便产生恐惧心理,应根据情况进行心理疏导。

3 体会
儿童消化系统发育尚未健全,易出现大便燥结,因而功能性便秘在学龄儿童中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病症,长期便秘会导致患者产生明显的躯体不适,注意力分散,严重影响学习和生活,并可引起各种肛肠疾病。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直肠粘膜血液循环旺盛,吸收功能强,药物通过直肠吸收后,一是通过直肠中的上、下静脉、肛管静脉,绕过肝脏直接进入大循环;二是通过直肠上静脉,通过门静脉进入肺脏代谢后再循环至全身;三是通过直肠淋巴系统吸收后,通过乳糜池、胸导管进入血液循环。

因儿童肠道相对较长,肠壁薄而粘膜细嫩,血管丰富,通透性好,因此对学龄儿童进行中药直肠滴入治疗能够更充分发挥药物疗效。

中医外治大师吴尚先在《理瀹骈文》中曾有言“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医理药性无二,而法则神奇变幻。

”中药直肠滴入疗法属中医常用外治法的一种,此疗法有以下特点:①根据中医辨证施治原则,可将辨证所选方药通过直肠输布全身,发挥整体效应;②药物可在直肠吸收,既避免了消化酶对药物的影响,同时也减轻了药物对肠肝的首过效应;③显效迅速,药物经直肠吸收快,既能起到通腑泄热的目的,又能达到软坚散结的作用。

但由于功能性便秘的私密性、非急性损伤性和疾病发作的间歇性,使患儿及家长不易对此引起高度重视。

然而,功能性便秘病因复杂,既有生理因素,又有心理因素,又与人们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儿童功能性便秘常是反复主观克制排便的结果,因此,治疗后又对患儿及家长进行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以期从根本上杜绝功能性便秘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郭春平,张俊平.小儿功能性便秘患者的社区干预作用[J].中国医疗前沿,2008,3(12):39.
[2]江米足.小儿功能性便秘与罗马Ⅲ标准[J].临床消化杂志,2007,19(5):28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