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安全教案《走丢了怎么办》三篇
幼儿园防走失安全教案7篇

幼儿园防走失安全教案7篇幼儿园防走失安全教案精选篇1活动目标:1、树立幼儿初步的防范意识。
2、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3、引导幼儿了解一些自我保护的常识,知道迷路时应怎么求救。
活动准备:排练情景表演:豆豆迷路了。
活动过程:一、请幼儿观看情景表演“豆豆迷路了”,教师在主要部分给以提示。
1、引导幼儿讨论:豆豆迷路了,他怎么做的?这样会出现什么后果?并说一说如果自己遇到了这样情况时应采取怎样的做法,引导幼儿明白遇事要动脑筋。
2、幼儿展开讨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并进行简单记录,教师将幼儿的记录进行整理、张贴、以提高幼儿自我保护意识。
3、开展“有奖竟猜”游戏,可将幼儿分为男女两方,提问问题,幼儿迅速且较完整的说出想法,答对的一方可奖一朵小红花。
(1)在商店里,不小心和家人走失了,你该怎么办?(2)在城市迷了路,你该怎么办?如果有人强迫带你走,你该怎么办?(可以根据路标、路牌和公共汽车的站牌辨认方向和路线,还可以向交通民警或治安巡逻民警求助。
)(3)在农村迷了路,你该怎么办?(应当尽量向公路、村庄靠近,争取当地村民的帮助。
如果是在夜间,则可以循着灯光、狗叫声、公路上汽车的马达声寻找有人的地方求助。
)(4)在幼儿园跟父母走失了,你该怎么办?二、教师小结,活动结束1、小朋友们平时应当注意准确地记下自己家庭所在的地区、街道、门牌号码、电话号码及父母的工作单位名称、地址、电话号码等,以便需要联系时能够及时联系。
2、如果迷失了方向,要沉着镇静,开动脑筋想办法,不要瞎闯乱跑,以免造成体力的过度消耗和意外。
幼儿园防走失安全教案精选篇2活动目标:1.知道如果自己走失,可以找警察帮忙,并告知电话号码。
2.培养幼儿的安全和自我保护意识。
核心要素:人走失原地站耐心等父母返电话清地址详请警察来帮忙活动准备:组织幼儿排练《在公园里》的情景剧、录音(救火车、救护车、警车的声音) 基本过程:(一)导入活动:1.请幼儿听特殊车辆(救火车、救护车、警车)的声音(录音)。
幼儿园安全教案走丢了怎么办我知道怎么办和家人走散时

幼儿园安全教案走丢了怎么办我知道怎么办和家人走散时引言:幼儿园作为孩子们的第二个家,在孩子们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幼儿园中,孩子们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和事物,也难免可能会走丢和与家人走散。
因此,我们需要教导孩子们应对这种情况,让他们知道如何保持冷静,并通过正确的方法来处理。
一、目标:1.学习和家人发生走散时保持冷静的重要性。
2.学习通过树立明确的行动步骤来应对走丢的情况。
二、教学内容:1.保持冷静:孩子们要明白保持冷静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当与家人走散时,不要惊慌失措,而是要试着在周围寻找人员和环境上的帮助。
2.找寻指定位置:孩子们要知道在与家人走散后应该去幼儿园指定的安全地点等待。
这样可以增加被家人找到的机会。
3.求助帮助:孩子们需要学习如何找到值得信任的人求助。
在幼儿园,他们可以向老师或保安寻求帮助,在公共场所,他们可以寻求陌生人或店主的帮助。
三、教学活动:1.角色扮演:让孩子们分成小组,其中一人扮演孩子,而其他人扮演陌生人,通过模拟与家人走散的情景来教导孩子寻求帮助的方法。
2.寻找指定位置:组织孩子们一起游戏,将他们分成小组,并要求他们寻找幼儿园指定的安全地点。
这可以帮助孩子们在紧急情况下找到正确的地方等待家人的到来。
3.制作个人信息卡:请孩子们在一张纸上写下他们的姓名、年龄和家庭住址,并制作成个人信息卡,让他们带在身上,以便在走丢时能够更快地与家人联络。
四、教学流程:1.观看教育视频:选择合适的教育视频,向孩子们展示和家人走散情景下该如何应对的正确方法。
2.进行角色扮演:分成小组,让孩子们模拟与家人走散的情景,并指导他们如何求助和保持冷静。
3.寻找指定位置:将孩子们分成小组,并组织他们找到幼儿园指定的安全地点,加强孩子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4.制作个人信息卡:让孩子们用彩笔和纸做卡片,写下姓名、年龄和家庭住址,并鼓励他们将个人信息卡随身携带。
五、总结与讨论:在本节课中,我们学习了当与家人走散时如何保持冷静,并通过正确的方法来应对这种情况。
大班安全优秀教案《走丢了怎么办》

大班安全优秀教案《走丢了怎么办》一、背景走失是幼儿园常见的安全问题之一。
幼儿的好奇心强,行动力大,这意味着他们有可能不由自主地离开园区,从而与班级失联。
这种情况下,如何处理幼儿走失的情况,是每一个园所必须掌握的应急之一。
二、学习目的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幼儿可以了解到以下内容:1.什么是走失2.走失的危险和后果3.走失应该如何避免4.走失后应该如何自救三、教学流程3.1 活动一:了解走失1.初始话题:从生活中引入这一主题,例如,“小明的猫不见了,大家会觉得很难受,那万一小明走丢了呢,会是什么感觉呢?”2.引导活动:指导幼儿如何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走失,例如,不小心离开了家长的视线,不认识现在的地方等。
3.开展讨论:引导幼儿思考走失可能产生的后果,以及如果走丢了,会影响到自己和父母亲戚的感受,让幼儿感受到走失的严重性。
3.2 活动二:如何避免走失1.展示图片:向幼儿展示在人群中寻找其他方法,比如牵住家人的手,或者照着家长的后背走等方法。
2.游戏练习:模拟在公众区域迷路了,例如,使用编制迷宫游戏,或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如何根据标志物寻找方向等。
3.3 活动三:如果走丢了该怎么办?1.观看视频:让孩子们观看寻找迷路孩子的视频,视频中的大人会给寻找迷路孩子的家长指导。
2.角色扮演:将孩子们分为迷路的孩子、亲人和其他成年人等角色,让孩子能够身临其境地体验走失的情况。
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家长可以向幼儿们传达要反复喊自己的名字和家长的手机号以及如何确定能够得到他人帮助的标志。
3.4 活动四:小结1.总结体验:回顾孩子们在前面所体验到的走失过程,回顾相应的解决方案。
2.拓展性练习:让孩子们做一个游戏,让他们更加了解如何避免走失和应对走失。
四、教学指导1.教师在进行以上活动时,需要以幼儿的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为准,合理设置活动难度;2.在教育孩子走失过程中,家长应尽可能提出一些家长的解决方法和实用技巧,以便他们在教育孩子适当应对走失的危险时,可以更加自如地进行教育;3.教师应向幼儿家长宣传和宣传走失时该怎么做,便于家长在孩子走失时可以正确有效地应对走失突发事件。
大班安全教案《走丢了办》

大班安全教案《走丢了怎么办》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在公共场所走丢了时应该如何应对,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 培养幼儿的基本应变能力,学会寻求帮助和拨打紧急电话。
3. 加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掌握在公共场所走丢了时的应对方法。
难点:让幼儿学会寻求帮助和拨打紧急电话。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故事《走丢了怎么办》,及相关图片。
2. 制作教学课件,包括公共场所的图片和紧急电话的相关知识。
3. 准备角色扮演的材料,如警察、陌生人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讲述故事《走丢了怎么办》,引导幼儿思考在公共场所走丢了应该如何应对。
2. 基本知识讲解:教师通过课件介绍公共场所,让幼儿了解在这些地方走丢了怎么办。
3. 情景模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在公共场所走丢的情境,引导幼儿学会寻求帮助和拨打紧急电话。
4. 总结与反思:教师带领幼儿总结在本次活动中学到的知识,让幼儿分享自己的收获。
五、作业与延伸:1. 家庭作业:家长协助幼儿在家中模拟走丢的情境,让幼儿实践所学知识。
2. 延伸活动:教师组织幼儿参观公共场所,如商场、公园等,引导幼儿观察和学习如何在这些地方保护自己。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情景模拟中的表现,评估其对走丢应对方法的掌握程度。
2. 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实践走丢应对情况。
3. 定期进行安全知识问答,检验幼儿对走丢处理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七、教学内容:1. 故事分享:《走丢了怎么办》2. 情景模拟:走丢应对与求助3. 安全知识讲解:公共场所的安全规则4. 实践活动:制作安全手册八、教学方法:1. 故事导入法:通过生动的故事引起幼儿兴趣和关注。
2. 情景模拟法:模拟真实情境,让幼儿参与其中,提高实际应对能力。
3. 讲解法:清晰讲解安全知识,确保幼儿理解。
4. 实践活动法:动手制作安全手册,增强幼儿的记忆。
九、教学步骤:1. 分享故事《走丢了怎么办》,引导幼儿思考。
2024年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走丢了怎么办》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走丢了怎么办》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幼儿园小班安全教育教材第四章《自我保护》,详细内容为第三节《走丢了怎么办》,主要教授幼儿在公共场所与家长走丢时的应对方法,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走丢时的应对措施,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2. 培养幼儿在遇到问题时的冷静和勇敢品质,增强幼儿的心理素质。
3. 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掌握与家长联系的方法,提高幼儿的沟通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在遇到走丢的情况时,能够冷静应对,正确寻求帮助。
教学重点:教授幼儿记住家长联系方式、家庭住址等关键信息,以及走丢后的求助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情景剧道具、电话模型、地图、求助牌等。
2. 学具:画纸、彩笔、联系卡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幼儿观看情景剧《小明走丢了》,引导幼儿关注小明在走丢时的应对措施。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走丢后应该采取的措施,如:站在原地等待、寻求穿制服的工作人员帮助、记住家长联系方式等。
3. 随堂练习(15分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在模拟情境中学会走丢时的求助方法。
4. 小组讨论(10分钟)讨论在走丢时如何保护自己,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六、板书设计1. 《走丢了怎么办》2. 内容:(1)记住家长联系方式(2)站在原地等待(3)寻求穿制服的工作人员帮助(4)告诉家长走丢的位置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画出你与家长走丢后的求助过程。
(2)家长协助幼儿完成联系卡,记录家长联系方式、家庭住址等信息。
答案:(1)示例:幼儿画出自己走丢后,向穿制服的工作人员求助的场景。
(2)联系卡内容:家长姓名、联系方式、家庭住址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掌握了走丢时的应对措施,提高了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确保每个幼儿都能掌握所学内容。
2《走丢了怎么办》教学设计——教案资料文档

2《走丢了怎么办》教学设计——教案资料文档第一章:教学背景1.1 教材分析《走丢了怎么办》是一篇实用性强的安全教育文章,通过讲述一个小朋友在公共场所走丢后如何应对的故事,让学生学会在类似情况下如何保护自己,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1.2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走丢后的应对方法;(2)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3)引导学生学会与陌生人沟通,提高应变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学重点(1)走丢后的应对方法;(2)如何与陌生人沟通。
2.2 教学难点(1)走丢后的冷静应对;(2)陌生人信息的辨别。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讲述一个真实的走丢案例,引起学生对主题的兴趣,导入新课。
3.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思考问题。
3.3 课堂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学会在走丢后如何寻求帮助,与陌生人沟通的方法。
3.4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一些走丢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避免和应对。
3.5 总结提升教师总结课堂内容,强调走丢后的应对方法和注意事项。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问答教师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走丢后应对方法的掌握程度。
4.2 小组讨论教师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与陌生人沟通的掌握情况。
4.3 课后实践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内容,设计与陌生人沟通的场景,检验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材《走丢了怎么办》课文。
5.2 辅助材料(1)走丢案例图片;(2)安全常识卡片;(3)与陌生人沟通的实战演练视频。
第六章:教学活动6.1 情景模拟教师创设一个模拟走丢的场景,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实地演练,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
6.2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走丢后寻求帮助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沟通技巧。
6.3 安全教育游戏设计一款安全教育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会走丢后的应对方法,增强安全意识。
第七章:教学方法7.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走丢后的应对措施和与陌生人沟通的技巧。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走丢了怎么办》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走丢了怎么办》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在公共场所走丢时应该如何应对。
2. 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3. 教育幼儿遇到问题时寻求帮助,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让幼儿掌握在公共场所走丢时的应对方法。
2. 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三、教学难点1. 教育幼儿在遇到问题时寻求帮助。
2. 培养幼儿的应变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图片、故事书、角色扮演道具等。
2. 环境:创设一个模拟公共场所的环境,如商场、公园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走丢的故事引出主题,让幼儿了解走丢的危害。
2. 基本知识讲解:教幼儿在公共场所走丢时应该如何应对,如找到安全人员、拨打家长电话等。
3. 情景模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在模拟环境中练习走丢时的应对方法。
4. 总结讲解:教师针对幼儿在情景模拟中的表现进行总结,强调走丢时的注意事项。
5. 家园联系:提醒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对幼儿的安全教育,共同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六、教学反思1. 本次教学活动是否达到预期目标?2. 幼儿在情景模拟中的表现如何?有哪些优点和不足?3. 如何进一步加强对幼儿的安全教育?4. 家长对本次教学活动的反馈如何?是否需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六、教学延伸活动1. 制作安全手册:让幼儿和家长一起制作一本安全手册,内容包括在公共场所如何保护自己、走丢时的应对方法等。
2. 安全知识竞赛:组织一个安全知识竞赛,让幼儿通过游戏的方式巩固所学的安全知识。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情景模拟中的表现,评价其对走丢应对方法的掌握程度。
2. 家长反馈:收集家长对幼儿在家庭中表现的评价,了解幼儿对安全知识的掌握情况。
八、教学建议1. 定期进行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
2. 结合生活实际,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会保护自己。
3. 加强家园合作,共同关注幼儿的安全问题。
九、教学资源推荐1. 《幼儿安全故事集》2. 《儿童自我保护手册》3. 安全教育的动画片或视频十、教学反思1. 本次教学活动是否帮助幼儿掌握了走丢时的应对方法?2. 教学活动中是否有幼儿表现出不适宜的行为?如何改进教学方法?3. 家庭和学校是否做到了有效沟通,共同关注幼儿的安全问题?4. 如何继续加强幼儿的安全教育,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教案编写完毕,希望能对您的教学活动有所帮助。
幼儿园大班安全公开课教案《走丢了怎么办》含反思三篇

幼儿园大班安全公开课教案《走丢了怎么办》含反思《大班安全公开课教案《走丢了怎么办》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大班安全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大班安全公开课教案《走丢了怎么办》含反思!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2、知道走丢后如何自我保护,并知道几种寻求帮助的方法。
3、让幼儿学会思考,培养幼儿关心他人情感,并体会帮助别人的快乐。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5、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事先环境创设,人物角色设定,音乐,扩音器,工作人员袖标。
活动过程:一、音乐导入,观赏美景,引出主题。
1、播放音乐《郊游》出场,然后问好。
2、教师带领幼儿欣赏美景,发现走丢的小女孩。
、欣赏郁金香。
、观赏池塘。
、观看假山。
④、发现假山后面丢失的女孩。
二、询问走丢的小女孩是怎样走丢的,然后集体坐下讨论怎样帮助小女孩找到她的妈妈,并学会当自己走丢后的正确做法以及寻求帮助的正确方法。
1、安排幼儿坐下,然后询问小女孩。
教师问小女孩是怎样和妈妈走丢的,并且询问她妈妈的电话号码及工作单位2、集体讨论,怎样帮助小女孩找到她的妈妈。
师:这位小妹妹她和妈妈走丢了,她也不知道她妈妈的电话号码,那我们想想现在怎么办呢,怎样可以帮助到这位小女孩?幼1:原地不动。
幼2:找警察叔叔。
幼3:找叔叔阿姨。
幼4:找工作人员。
......教师及时肯定好的方法,然后小结。
小结:小朋友们说的方法都很好,非常的棒,那要是有陌生人走过来找你怎么办呢?幼:不能跟他走师:为什么呢?幼:......小结:对,小朋友们说的真棒,我们不管在任何时候都不可以随便跟陌生人走。
三、运用幼儿想的办法,帮助小女孩找妈妈。
1、原地不动。
2、打电话给"警察叔叔"。
3、找工作人员广播通知。
4、小插曲,出现冒领孩子的人。
四、玩游戏,等待小女孩妈妈的到来。
1、将幼儿分成两组玩"老鹰抓小鸡"游戏,当第二组在玩的过程中,小女孩的妈妈出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安全教案《走丢了怎么办》三篇
导读:本文幼儿园安全教案《走丢了怎么办》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活动目标:
1.知道如果自己走丢,可以找警察帮忙,并告知电话号码。
2.了解一些走丢求救的方法,学习在不同情况下与家人走失后如何正确的寻求帮助。
3.强化自我保护意识以积极的的心态解决问题。
活动重点:学习在不同情况下与家人走丢后如何正确的寻求帮助。
活动难点:正确分辨应该寻求帮助的人群。
活动准备:小兔两只,兔妈妈、警察和小孩头饰若干、ppt、视频。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教师讲故事:兔妈妈带领小兔在草地上采蘑菇,小兔们很开心,出门时妈妈和小兔子们说了出去要跟着妈妈不能乱跑,到了森林后小兔子边才蘑菇边玩没一会就迷路了。
,小兔"惊慌"万分,又哭又喊。
二、幼儿讨论。
师:小朋友,如果你是小兔子你会怎么做?(幼儿自由讨论)
三、播放视频和PPT,请幼儿观看。
情景一:马路上
1.师:如果你和家人在马路上走丢了,怎么办?
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师:我们在请别人帮助我们寻找家人时,应当找谁?(警察,陌生人)
2.教师播放图片,幼儿判断对错。
教师小结:如果在马路上走丢了,有三种方法可以解决:1.在马路上的人行道上原地等是最安全的方法;2.还可以请马路上的交警叔叔帮忙。
3.如果有陌生的叔叔阿姨过来要带你走,一定要拒绝,因为真心想帮助你的人是会帮你打电话给你的爸爸妈妈,让他们来找你的。
情景二:超市
1.师:如果你和家人在超市走丢了,怎么办?
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2.教师播放视频,幼儿观看。
师:视频中谁走丢了?他请了谁帮忙?我们在请别人帮助我们寻找家人时,应当找谁?(超市工作人员,陌生人)。
教师小结:在超市走丢有两种解决的方法:1.在超市里可以原地等待也可以找工作人员,通过广播小喇叭让爸爸妈妈知道你在哪里,然后来领你;2.站在原地等爸爸妈妈来找你。
情景三:小区
1.师:如果是在小区呢?
幼儿自由表述自己的观点。
2.教师播放图片,幼儿判断对错。
小结:在小区走丢有三种解决方法:1.如果你认识回家的路,可以选择自己回家;2.可以找小区里的门卫伯伯,让他们打电话给爸爸妈妈,让大人来领你;3.站在原地等爸爸妈妈来找你。
四、角色扮演游戏。
(1)教师出示警察和走丢了的小孩头饰,请一名幼儿演走丢了的小孩。
教师和一名幼儿示范。
(2)全体幼儿一起玩角色扮演,一轮游戏结束后角色互换。
篇二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图片内容并作出正确的判断
2.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1.《去公园》视频。
2.《走丢了怎么办》对错判断图片
3.《安全小知识》视频、记号笔一支《幼儿用书》大班上1第30~31页。
活动过程:
1.播放《去公园》视频前半部分。
今天天气很好,爸爸妈妈带着玛莎去公园玩。
“瞧,他们出发了.......”(播放故事视频前半部分)
2.边看边提问:突然怎么了?公园人很多,玛莎光顾着去捉蝴蝶,结果怎么样?玛莎走丢了,走不到爸爸妈妈了,这时她该怎么办?(幼儿积极讨论发表意见)
3.出示《走丢怎么办》对错判断图片。
“小朋友们出了这么多主
意,那我们看看下面那些做法是正确的,那些做法是不正确的。
”
(1)幼儿观察图片判断对错。
(2)请幼儿说说:这样做为什么是不对的?这样做为什么是对的?(幼儿讨论发表意见)
(3)教师做最后的小结,并请幼儿在图画中画出“√”、“×”。
(4)继续观看《去公园》后半部分视频。
①通过正确的做法,玛莎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爸爸妈妈。
②我们以后和爸爸妈妈、家人或是老师出去,我么应该怎样做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呢?
③教师小结:我们要有自我保护的意识。
④观看《安全小知识》视频。
通过视频短片让幼儿了解到更多地安全小知识。
活动延伸:
爸爸妈妈和孩子可以共同看一些安全方面的小知识。
活动反思:
通过此次活动我发现平时很多不怎么合群的幼儿,他们也能参与其中跟群体一起完成游戏。
他们能领会老师的意思甚至创造一些动作,使得整个活动气氛活跃非常。
篇三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的经验帮助走丢的朋友想出最适合的办法;
2、大胆的表述自己的想法,培养关心他人的情感。
重点与难点:
重点:帮助走失的朋友想出寻求帮助的最适合的办法。
难点:培养幼儿关心他人的情感。
材料创设:走丢录象3段,事先环境创设
活动过程:
一、感知经验:
师:我们班有三个小朋友走丢了,迷路了,让我们一起去帮助她们。
播放马路走丢的情景(十字路口)l
提问:XX小朋友在哪?他怎么了?接下来怎么办呢?我们一起帮助他。
指导:
1、引导幼儿帮助朋友,激发关心他人的情感
2、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小结:在马路的人行道上原地等是最安全的方法,还可以请警察叔叔帮忙。
(协管也行)
二、讲述经验:
l 播放小区走丢的情景
小结:可以在原地等,也可以找小区里的门卫伯伯,让他们打电话给爸爸妈妈或家里人,让大人来领你。
三、提升经验:
l 播放超市走丢的情景(大卖场)
请走失幼儿讲讲当时的情景,请其他幼儿发表看法。
想想可行的办法。
小结:在超市里可以原地等也可以找营业员和工作人员,通过广播小喇叭让爸爸妈妈知道你在那里,然后来领你。
(继续看录像,XX 小朋友是怎样做的)
四、延伸:
走丢了以后,爸爸妈妈会很着急,我们都不想把自己弄丢,那么我们平时和家里人一起出去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呢?(幼儿自由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