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碘海醇外渗的处理及护理体会

合集下载

一例碘海醇外渗患者的治疗与护理

一例碘海醇外渗患者的治疗与护理

一例碘海醇外渗患者的治疗与护理病例介绍患者,女、73岁。

2013年6月3日收治于外科病房,诊断:上腹部肿物待查,反复上腹部胀痛,消瘦乏力明显。

于2013 年6月5日上午送CT 室做左上腹部造影,行强化CT时出现碘海醇外渗。

十时三十分患者返回病房,值班护士发现患者左手背部及手指肿胀明显,嘱患者冷敷;下午十四点三十分交接班时发现水肿加重至上臂,肘关节上10cm左手掌纹消失,皮肤发亮,手指肿胀不能活动,皮温低、质感硬。

立即予中药“芒硝”外敷。

治疗与护理药物简介:[2] 芒硝亦称扑硝或皮硝,为硫酸盐类矿物芒硝族芒硝[主要成分含水硫酸钠(Na2S04.10H2O ]经加工精制而成的结晶体。

其药性咸、苦寒。

外用时可用于治疗静脉炎引起的水肿。

芒硝具有良好的吸湿性,与水相融,渗透性强,冰点低;自身具有吸收热量的特性。

中药外敷使药物通过皮肤吸收,直达病处,起到清热解毒,消肿的作用。

外敷芒硝配制:根据创面大小取干燥芒硝50-100 克,用纱布包裹。

为方便使用可制成一个简易的纱布袋,将芒硝装入备用。

1采用中医方法消除肿胀根据创面大小用干燥芒硝的沙袋直接外敷于肿胀部位,用绷带妥善固定。

2外敷方纱利用芒硝的高渗性使组织水分渗出体外,待纱布袋潮湿后随时更换。

3密切观察患者局部皮肤变化,做好记录。

用药后半小时手指可活动,1 小时后可半握拳,2小时后可完全握拳,6 小时后水肿消退至前臂腕横纹上10cm,12 小时后水肿消退至前臂腕横纹上5cm掌纹可见,24小时后水肿全部消退。

患者局部皮肤感觉正常、皮温正常,手指活动自如,皮肤弹性正常,颜色恢复。

4健康教育外敷期间患者需保持局部清洁,患肢不要下垂、过度活动、负重;适当抬高患肢,以利血液回流,从而促进血液循环,减少局部组织肿胀。

外敷注意事项:局部外漏者48 小时内严禁热敷,热敷会引起水泡和溃疡,使损伤加重,增加病人的痛苦。

5心理护理造影剂外渗,患者出现比较严重的的手臂肿胀,更由于其具有高渗性和一定的化学毒性而使肿胀部位发生刺痛,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还会引起患者及家属的焦虑和紧张情绪。

碘海醇药物外渗造成局部组织肿胀1例护理体会

碘海醇药物外渗造成局部组织肿胀1例护理体会
00为患者行头颈部cta治疗在行ct增强扫描检查过程中因用高压注射器静脉注射碘海醇药物导致药液外渗当时进行注射的护士立即将患者护送回病房查体见患者注射侧左手背手掌前臂的范围肿胀明显并伴有发红皮温高肿胀部位质感硬疼痛随体位的改变而疼痛加重
临 床 案例
碘海醇药物外渗造成局部组织肿胀 1 例 护理体会
王 丽 王 瑞 华
0 6 1 1 0 8 河北省沧 I 市渤海新区中捷医院综合 内科
【 摘
要 】目的: 分析 高压静脉注射碘海醇注射液时 , 液体 外渗后致局部组织肿胀的原 因, 寻找理想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方 法:
给 予地塞 米松 与硫酸镁粉剂调和溶液局部冷湿敷并抬 高患肢 , 同时严密观察病情 , 做好 心理 护理 。结果 :患者病情稳定 ,心 理状 态 良好 , 未发 生水泡、无菌性炎症及组织坏死 , 并于4 8小时 内痊愈 。结论 :通过运 用地塞 米松 与硫 酸镁粉 剂调适局部
冷湿敷 , 达到治疗碘 海醇注射 液外渗 的 目的,是一项有效的护理措施 ,配合患肢抬 高、心理疏导 、健康 宣教 、密切观 察病 情 。
使 组 织水 肿 短 时 间 内 消退 。
【 关键词 】碘 海醇;地塞米松 ;硫酸镁冷湿敷 ;抬 高患肢 ;心理护理
碘 海醇是一 种高渗 性造影剂且 具有一 定化学 毒物 ( 毒理作 用: 迟钝 ,外渗 少 量时 ,患者 无感 觉;④ 患者 不 了解 该药 物 的作用 及 犬 肾动 脉造 影时 有蛋 白尿发 生 的现象 ) ,能 够增 强扫描 检 查 中的 用 药 目的,一 旦发 生药物 外渗 ,患 者没有 充分 的心 理准 备 ,增 加
显影 ,广泛 应用 在 临床 检查 中,大大 提 高 了病灶 的检 出率 现将 本院 1 例 患者 的护理体验 报道如 下:

1例碘佛醇重度外渗的护理体会

1例碘佛醇重度外渗的护理体会

1例碘佛醇重度外渗的护理体会目的探讨1例碘佛醇CT增强扫描时造影剂渗漏,造成患者右手前臂及手掌肿胀明显,表面可见张力性水泡,表面皮温稍高,手指活动明显受限,无皮肤的发黑,肢端血供及皮温尚可患者的护理方法。

方法给予甘露醇脱水,前列地尔改善微循环,高乌甲素止痛,硫酸镁局部湿敷等对症治疗,并抬高患肢制动。

结果效果较理想,6 d后患者完全康复出院。

结论在治疗中应加强医患沟通,重视心理护理,完善检查前相关评估,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密切观察病情。

加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掌握熟练的穿刺技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标签:碘佛醇外渗;护理;CT增强扫描现代影像医学的迅速发展,碘佛醇等造影剂因能够鉴别病变组织与正常组织的密度,提高CT诊断的准确率,所以被广泛应用于CT的增强扫描[1]。

碘佛醇造影时必须使用高压注射器,由于是快速注射,高压力,注射的针头易外移,被注射的静脉血管易发生破裂,造成造影剂漏出血管,渗入邻近组织间隙,导致局部组织损伤,甚至导致功能障碍[1-2]。

是碘佛醇等造影剂CT增强扫描的严重并发症[3]。

我院2015年09月08日发生一例碘佛醇造影剂重度外渗,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患者男性,48岁,患者因“胸腺瘤术后化疗后1+年,碘佛醇造影剂重度外渗致右手掌肿胀2+ h”,于2015年09月08日15时35分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6.7℃,脉搏105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49/89 mmHg,体重69 kg。

表情痛苦,神志清楚,检查合作,步入病房。

全身皮肤无黄染,未见皮疹及出血点,无肝掌、蜘蛛痣;心肺腹部无特殊;右手前臂及手掌肿胀明显,表面可见少许张力性泡,表面皮温稍高,手指活动明显受限,无皮肤的发黑,肢端血供及皮温尚可。

急诊生化、肝功能、肾功能及凝血功能无明显异常。

1.2方法①内科护理常规、II级护理。

②完善三大常规、电解质、肿瘤标志物、心电图、胸部正位片(患者及家属拒绝行相关检查)。

碘海醇外渗处理方法

碘海醇外渗处理方法

碘海醇外渗处理方法
首先,处理碘海醇外渗的方法取决于外渗的规模和地点。

如果是小规模的外渗,可以使用吸收剂(如粉末状的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钠)将碘海醇吸收,然后用吸尘器或扫帚清理。

另外,可以使用漏油垫或吸油棉来吸收碘海醇。

对于大规模的碘海醇外渗,应当立即通知相关部门,如环保部门或消防部门,以便他们派遣专业人员进行处理。

在外渗地点周围设置警戒线,防止他人靠近,并确保通风良好,以防止碘海醇蒸气的扩散。

另外,在处理碘海醇外渗时,应该佩戴防护装备,包括化学防护服、护目镜和化学防护手套,以免接触到碘海醇造成伤害。

处理完外渗后,应妥善处置废弃物,并确保外渗地点彻底清洁,以防止二次污染。

总的来说,处理碘海醇外渗需要及时、安全地清理外渗物,并采取措施防止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同时,也需要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操作程序,以确保外渗处理的合规性和安全性。

1例经桡静脉注射碘海醇外渗的护理体会

1例经桡静脉注射碘海醇外渗的护理体会

1例经桡静脉注射碘海醇外渗的护理体会发布时间:2021-09-26T01:25:56.120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1期作者:丁佳佳江莹王丹赵静胡明月[导读]丁佳佳江莹王丹赵静胡明月(泗阳县人民医院;江苏宿迁223700)【摘要】总结1例经桡静脉高压注射碘海醇导致药液外渗的护理。

措施主要包括:抬高患肢,50%硫酸镁与75%酒精相互交替湿敷,喜疗妥外涂患处,促使局部组织水肿消退,通过积极处理,五天后外渗局部皮肤恢复正常,未发生溃疡、水疱、组织坏死。

【关键词】碘海醇;外渗;护理;桡静脉非离子对比剂碘海醇,属于造影剂,在CT扫描、X线扫描期间应用率较高,且实际应用过程中,为了避免静脉系统流出时扫描,工作人员还应具备较高能力,保障其较快注射速度,以此来反映患者体内血流灌注量情况,进而对其组织功能具体变化进行全面、有效分析[1]。

据临床调查统计,造影剂静脉注射时,其标准速率参考值为3~4ml/s(3600滴/min)。

该措施在患者血管壁方面,构成的冲击力较大,但是,在血管选取、穿刺不当时,极易增加患者造影剂外渗风险性,甚至局部组织粘连、坏死,进而导致关节功能障碍、被迫截肢等不良后果[2]。

另外,在高渗性溶液中,碘海醇造影剂为典型代表,在注入后,能够在短时间内使机体渗透压失衡,进而造成严重脱水现象,甚至死亡。

据统计[3]药物外渗至周围组织占所有穿刺并发症5.39%,外渗后如不及时处理会导致肢体肿胀,且有皮肤苍白、温度下降、麻木、水泡等伴随症发生[4]。

我院2018年8月2日,1例经桡静脉高压注射碘海醇发生外渗导致右上肢肿胀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患者,女,71岁,因 “结石性胆囊炎,梗阻性黄疸”于2018年8月1日收住普外科,入院查体:全身皮肤黄染,巩膜黄染,无反跳痛,无腹肌紧张,Murphy征(-),肝区叩击痛阳性。

次日08:50分行上腹部增强CT检查,于10:10分返室。

责任护士发现患者右侧桡静脉处肿胀,询问CT室护士为碘海醇外渗,范围为9cm×11cm,局部皮肤发凉,患者诉有麻木感,轻微疼痛,疼痛评分3分,立即予以抬高患肢,50%硫酸镁湿敷。

1例碘海醇外渗患儿的护理

1例碘海醇外渗患儿的护理

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 , 鸽子肉 、 类 、 肉 、 制品 、 果 等, 如 鱼 瘦 豆 水 促 使 创 面 愈 合 。 j 2 3 8 活 动护 理 .. 指导 病 人 进行 早 期 活 动 [ : 后 6h内 指 导 2术 ] 家 属 为 病 人 活 动 双下 肢 , 摩 足 部 , 捏 小 腿 肌 肉 , 协 助 做 膝 按 轻 并 关 节 的屈 伸 活 动 ; 后 6h后 , 人 垫 枕 , 加 翻 身 次 数 , 侧 卧 术 病 增 取 屈膝位 , 逐渐 抬 高 床 头 , 病 人 半 卧位 ; 后 第 2天 开 始 , 让 术 由两 人
搀 扶 先 在 床 边 坐 起 5 mi ~ 1 n 然 后 病 人 双 手 护 住 伤 口 , n 0 mi , 在
[ ] 姜 静 , 国琴 . 子 宫 切 除 术 后 宫 外 孕 伴 休 克 患 者 的 护 理 1例 [] 2 任 全 J.
实用 护理 杂 志 , 0 4 2 ( ) 5 . 2 0 ,0 2 :2
明 显 疼 痛 , 予 心理 安 慰 , 合 医 生在 安 尔碘 消毒 下 抽 取 大疱 内 给 配
关 键 词 : 渗 ; 海 醇 注射 液 ; 理 外 碘 护
中 图分 类 号 : 4 3 7 R 7.2
d i 1. 99 jis. 6 4—4 4 .0 0 1 . 7 o : 03 6 /.sn 17 7 8 2 1 . 0 1 1
每 日观 察 伤 E有 无 渗 血 、 料 的 l 敷
病 人 面 色 变化 。
3 出院 指 导
完 整 性 以及 观 察 阴 道 出 血 的 情 况 。 分 别 在 术 后 的 第 1天 、 3 第 天 、 5天 、 7 严 格 按 无 菌 操 作 原则 换 药 。病 人 手 术 切 口无 第 第 天 红 肿 热 痛 , 渗 出 液 , 部 皮 肤 温 度 正 常 。拆 线 后 , 术 切 口为 无 局 手 I甲愈 合 。 2 3 6 疼 痛 观 察及 护 理 .. 术 后 1 0h左 右 病 人 主 诉 手 术 切 口疼 痛 , 医 嘱 给 予 止 痛 药 物 , 状 减 轻 。 术 后 第 2天 , 人 仍 主 诉 遵 症 病 伤 口有 疼 痛 感 , 可 忍 受 , 需 药 物 止 痛 。嘱 病 人 半 卧 位 休 息 , 但 不 腹 带 局 部 包 扎 伤 口 , 轻 伤 口张 力 。术 后 3d或 4d 疼 痛 持 续 减 , 减 轻 , 至 疼 痛 消 失 。 护 士 每 日评 估 疼 痛 的程 度 , 察 病 人 对 疼 直 观 痛 的忍 耐 程 度 , 病 人 讲 解 疼 痛 的相 关 知 识 , 轻 心 理 负 担 。用 向 减 听 轻 松 的音 乐 的方 法 转 移 病 人 注 意 力 , 情 绪 稳 定 , 神 放 松 。 使 精

高压碘海醇外渗原因分析及处理

高压碘海醇外渗原因分析及处理

高压碘海醇外渗原因分析及处理碘海醇为无色至淡黄色的澄明液体,是一种含有三个碘原子的非离子水溶性造影剂,其药理作用为x光及CT检查常用的造影剂,可供血管内椎管内和体腔内使用,CT扫描影像有增强效应.但是在CT增强扫描检查中,必须使用高压注射器进行人体静脉造影剂注射,但部分病人静脉差,加之静脉快速,很容易导致药物外渗,一旦漏于血管外则会引起组织强烈刺激及坏死。

普外科近阶段曾发现6例碘海醇注射后外渗至上肢肿胀明显,经积极处理后患者基本上在3天内肿胀消退,没有出现明显疼痛及坏死现象。

现将处理方法介绍如下:(1)注药过程中一旦发现造影剂外渗,立即停止注射并拔针,拔针前尽量回抽外渗液,用棉签按压穿刺部位,避免血液外渗加重局部肿胀。

(2)造影剂外渗时由CT室人员告知病房护士,立即用50%硫酸镁+地塞米松5mg湿敷,外用保鲜膜包裹,干燥后随时更换,也可使用土豆片加地塞米松外敷,直至腫胀消退,一般需要2-3天。

(3)嘱其抬高患肢和局部冷敷的方法,促进局部静脉回流,有利于外渗造影剂的吸收,减轻组织水肿渗出。

(4)做好心理护理,药物外渗后一般病人存在肢体疼痛感觉,加上局部肿胀范围较广,病人多存在紧张焦虑心理,护士一定要耐心做好安慰解释工作,减轻病人紧张心理,也能减少不必要的纠纷。

原因分析:1. 患者因素:1老年人:由于老年人的心理、生理、行为等功能减退,尤其是女性,局部组织容易失控,血管脆性强,通透性增加,导致注射针头移位,加上痛感降低,反应迟钝,皮肤松弛,都增加了外渗的可能。

2.无法沟通患者:包括被麻醉或昏迷的患者3.重症患者:休克、各种脏器衰竭、严重脱水、病危的患者,此类患者由于微循环受损,血管通透性增加,容易外渗4.慢性患者:如糖尿病、高血压、由于长期用药加上糖脂代谢障碍,血管硬化,或全身淤血,血流回流受阻容易发生外渗。

2. 药物因素:曾接受过刺激性的药物如放化疗,甘露醇、钙剂、缩血管药物容易导致血管脆性增加而导致药物外渗。

一例高压注射碘海醇导致严重药液外渗的护理

一例高压注射碘海醇导致严重药液外渗的护理

在CT 增强扫描检查中,如果注射速度太慢,对比剂可能已经经静脉系统流出,这样所获得的CT 值不能真正反映组织灌注量的情况,所以必须使用高压注射器进行人体静脉造影剂注射,但静脉快速注射药物,特别是刺激性较强的药物,一旦漏于血管外则会引起组织强烈刺激及坏死,甚至造成关节功能障碍或被迫截肢[1],在出现外渗后应给予一定重视.我科于2013年8月成功护理了1例因造影剂外漏致手臂重度肿胀的患者,给予迅速停止药物注射,积极采取补救措施,应用75%酒精与硫酸镁粉剂调和后湿敷外缠保鲜膜,抬高患肢及局部冰袋冷敷,肤温明显降低后外涂地塞米松软膏,疗效明显,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46岁,因“反复气短一月余”入院.遵医嘱行64排螺旋冠脉CTA 诊断冠心病.在高压注射器静脉注射碘海醇过程中出现约60m l 药液外渗,立即终止检查,由医务、陪检人员迅速将患者送回病房,见患肢右手掌、背及前臂、肘关节上10cm 左右范围高度肿胀,肤色红、肤温高,肤质硬、触及剧痛,活动明显受限.立即采取护理措施积极补救.2护理措施2.1心理护理做好解释工作,进行心理疏导避免焦虑,护理过程中体现细心、耐心、注重患者感受,以积极主动的补救措施取得患者及家属理解与信任.2.2局部护理2.2.1减少药物对组织损伤:立即回抽药液,尽可能使外渗的药液被抽出.2.2.2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肢端肿胀: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抬高患肢.2.2.3降低肤温、疼痛、炎症反应:应用冰袋局部冷敷,因病人感知功能障碍为防止冻伤,每敷10~15分钟间隔5分钟再敷.2.3药物护理75%酒精与硫酸镁粉剂调和后湿敷,外缠保鲜膜防止水份挥发,每2小时更换一次无菌纱布湿敷.10小时左右肤温明显降低,局部清洁后外涂地塞米松软膏,每隔2小时与湿敷交替使用.2.4病情观察2.4.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每15~30分钟观察监测生命体征一次,是否出现呼吸困难、烦燥不安、腹痛、腰痛等不良反应,必要时进行心电、血压监测.2.4.2每小时观察并记录皮肤色泽、温度变化,测量患肢外围了解肿胀消退情况.2.4.3主动倾听患者主诉,了解疼痛症状有无减轻及感知功能恢复状况.2.5活动指导患肢疼痛感明显减轻后,指导进行指、腕、肘部关节活动,促进组织恢复.3讨论目前,CT 增强扫描多采用非离子造影剂,由于高压注射器的推注速度较快等原因,会出现造影剂外渗到周围软组织,给患者带来痛苦,造影剂多为高渗性溶液,从血管中外渗后,细胞内外正常的渗透压平衡被打破,导致细胞因失水过多而死亡[2].造影剂本身也可造成机体局部的炎症反应,产生红、肿、热、痛、功能障碍等一系列表现.本例患者的造影剂外渗原因:(1)高压注射器注射速度快,给血管壁造成很大的冲击力,容易造成造影剂穿过血管外渗到周围组织;(2)造影剂本身因素,本例患者使用的碘海醇注射液黏稠度大,渗透压高.(3)护理人员因素,护理技术不过硬,穿刺不准确或同一部位反复穿刺,或血管选择不好,如穿刺的血管较细,位置不好等可能造成造影剂的外渗.针对造影剂外渗所产生的临床表现,本次护理采用硫酸镁与酒精的混合制剂进行处理,原理在于:①酒精可降低局部体温,促进血液循环,降低体温,保证药物的迅速消散;②硫酸镁属盐,其化学性质稳定,不被吸收,对组织液而言则相应为高渗溶液,局部湿敷可产生高渗透压,使肿胀部位组织间隙的水分在短时间内吸出、消肿,从而减轻水肿对局部组织的损伤,起到局部治疗作用,无不良反应,简便易行[3-4],③外缠保鲜膜防止水份挥发.④地塞米松具有明确的抗炎抗过敏、保护血管内皮、稳定细胞膜、提高机体应激能力,大剂量时还有脱水等作用,可有效地对抗局部组织无菌性炎症,减少微小血管及细胞内液渗出.降低组织细胞因严重脱水、变性、坏死[5].通过精心细致的护理,结合正确有效的治疗,可有效治疗高压静脉注射造影剂引起的药液外渗产生临床症状,建议临床推广使用.———————————————————参考文献:〔1〕曹翔凤,李树芬.高压注射碘海醇外渗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7(8):198.〔2〕王敏鸿.CT 强扫描非离子造影剂外渗的预防和护理[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1,13(5):677.〔3〕何爱莲,杨彩萍,曹丽.高压注射器静脉注射碘海醇致药物外渗的护理[J].临床医学,2013,33(9):125~126.〔4〕蔡卓,袁艺.CT 增强扫描造影剂碘佛醇外渗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2,10(8):2031.〔5〕李仲华,张华山,王乾魁.50%硫酸镁加适量激素治疗碘造影剂血管外渗漏[J].药学与临床研究,2010,18(6):552-553.Vol.30No.11Nov.2014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 (Natural S cience Edition )第30卷第11期(上)2014年11月一例高压注射碘海醇导致严重药液外渗的护理王萍萍(赤峰学院附属医院,内蒙古赤峰024000)摘要:目的:根据静脉高压注射碘海醇导致药液严重外渗后局部皮肤特征,总结应急处置方法,防止肢端坏死,遏制医疗纠纷.方法:给予75%硫酸镁注射液局部湿敷外缠保鲜膜,并给予抬高患肢及局部冰袋冷敷,肤温明显降低后外涂地塞米松软膏,同时做好病人心理护理,严密观察病情.结果:患者心理状态良好,未发生溃疡、水疱、组织坏死,炎性反应逐渐减轻,三天后恢复正常.结论:针对大剂量碘海醇注射液外渗,应用75%酒精与硫酸镁粉剂调和后湿敷,并抬高患肢及冷敷能迅速促使组织水肿消退,联合地塞米松软膏局部涂抹,治疗有效.关键词:碘海醇;外渗;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 (2014)11-0019-0119--. All Rights Reserve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例碘海醇外渗的处理及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12-10-16T10:46:27.403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14期供稿作者:陈金凤蒋玉梅[导读] 我院CT才起步,对碘海醇外渗没有处理经验。

陈金凤蒋玉梅(江苏省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江苏淮安 223002)【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4-0299-01 碘海醇:性状为无色至淡黄色的澄明液体,是一种含有三个碘原子的非离子水溶性造影剂,碘含量为46.4%。

其药理作用为x光及CT 检查常用的造影剂,可供血管内椎管内和体腔内使用,CT扫描影像有增强效应。

资料
患者女 47岁拟“葡萄胎”收入住院,住院第三日,考虑患者胸片结果有异常,追问患者否认近期有咳嗽或肺结核病使,故不能排除妊娠滋养细胞疾病肺部转移可能,所以行肺部CT检查以进一步确诊。

在做CT增强扫描时,碘海醇外渗导致患者右手指到肘部严重肿胀,手指活动显著受限。

处理
立即用50%硫酸镁外敷。

3小时后患者手背肿胀更明显,手背出现了三个水泡直径为2×3cm左右,立即电话汇报护理部,请求院输液组会诊,协助诊治护理,使其尽快恢复,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请外科主任会诊,在无菌操作下予手背穿刺放液及0.25%利多卡因局部封闭后,喜疗妥外涂并予持续性冰敷6小时,每隔15分钟更换冰袋位置以防冻伤,右上肢抬高以减轻水肿,6小时后患者手指到肘部肿胀仍严重,较左臂增粗约1/3,无好转,晚班医生予停硫酸镁改95%酒精外敷,手背水泡的放液针眼处碘伏消毒后涂上京万红,10小时后仍未见水肿消退,决定停酒精外敷,继续用50%硫酸镁外敷,同时一直派特护保持纱布潮湿,经过44小时的精心治疗及护理,患肢肿胀明显消退,再经过两天的精心护理,喜疗妥外涂整个手臂,右臂恢复如前,只剩手背水泡处留有痕迹。

护理体会
1、CT室予碘海醇造影时静注速度太快,仅10秒推完。

2、此患者静脉血管较脆。

3、病房护士没有选择粗直的血管进行穿刺。

4、发生渗漏时医生带患者去手术室清宫,回室时已是中午,直到下午三点后才请外科会诊,没有给予及时封闭治疗。

5、我院CT才起步,对碘海醇外渗没有处理经验。

6、经过我们积极的努力,护理的会诊,外科的协助,专人的特护以及有着一颗爱病人的心,最终病人全愈,解除了患者痛苦,避免了医疗纠纷,我们也从中学到了宝贵经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