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重复训练法、间歇训练法
重复法与间歇法的主要区别

运动训练学作业:重复训练法与间歇训练法的主要区别运动人体科学专业09级2班赵乐09060202目录一、重复训练法与间歇训练法的基本涵义-------- 3二、重复训练法与间歇训练法的功能-------- 3三、重复训练法与间歇训练法的基本类型及其特点-------- 5四、重复训练法与间歇训练法的应用-------- 6五、重复训练法与间歇训练法的训练方案-------- 9一、重复训练法与间歇训练法的基本涵义1、重复训练法的基本涵义这是一种要求在不改变动作结构及其外部运动负荷数据的情况下,按照既定要求,反复进行练习,各次练习间的间歇时间较充分并能使机体基本恢复的训练方法。
也即下一次练习是在上一次练习完全恢复或超量恢复的情况下进行的训练法。
构成重复训练法的主要因素有:单次(组)练习的负荷量、负荷强度及每两次(组)练习之间的休息时间。
通常采用静止、肌肉按摩或散步等休息方式。
2、间歇训练法的基本涵义“间歇训练法”是一种对练习动作结构和运动负荷强度、间歇时间具有严格的要求,以使机体处于不完全恢复状态下,反复进行训练的练习方法。
间歇训练法受五种因素制约,即每次练习的时间和距离、练习重复的次数和组数、每次练习的负荷强度、每次(组)练习的间歇时间、间歇时的休息方式的影响。
重复训练法要在间歇时间里,使运动员在机体基本恢复的状态下进行,并遵守原要求,目的是发展各种身体素质,提高身体训练水平,改进与提高运动技术与战术,培养运动员顽强、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
而间歇训练法每次重复练习之间的间歇时间有严格规定,是在运动员机体未恢复时,就进行下一次练习,且每次练习的时间不长,重复练习的距离或负荷可有一定变化,增大运动负荷,对提高呼吸和心血管系统的机能,发展速度和速度耐力等有显著作用。
二、重复训练法与间歇训练法的功能1、重复训练法的功能重复训练法的主要功能集中体现为:通过同一动作的多次重复,经过不断强化运动条件反射的过程,有利于运动员掌握和巩固技术动作;通过相对稳定的负荷强度的多次刺激,可使机体尽快产生较高的机能适应,有利于运动员发展和提高身体素质;通过不同类型的重复训练,可分别促使磷肌氨酸系统(ATP-CP)、乳酸能系统(LA)、(ATP-CP、LA)混合代谢系统的供能能力得以发展和提高。
十大训练方法

十大训练方法嘿,你想提升自己吗?那可得知道十大训练方法!第一种,重复训练法。
就是不断重复一个动作或任务。
比如反复练习投篮,那感觉就像敲钉子,一次又一次,直到把钉子钉得牢牢的。
步骤很简单,确定要重复的内容,然后不断去做。
注意别过度疲劳,不然就像弹簧拉过头,失去弹性啦。
安全性嘛,只要掌握好度,一般没啥问题。
稳定性也不错,因为重复能让你的身体和大脑形成记忆。
应用场景可多了,学乐器、练体育都能用。
就说弹钢琴吧,每天重复练习那些曲目,手指越来越灵活,进步那叫一个快!第二种,间歇训练法。
一会儿高强度,一会儿休息。
这就像跑短跑,冲一段,歇一下,再冲。
先确定高强度和休息的时间比例,然后严格执行。
注意休息时间别太长,不然效果大打折扣。
安全性较高,因为有休息时间让身体恢复。
稳定性也可以,只要坚持,效果明显。
适合健身、跑步等。
比如跑步的时候,快速跑一会儿,再慢走一会儿,既能提高耐力,又不会太累。
第三种,渐进超负荷训练法。
慢慢增加训练的难度和强度。
就像爬山,一步一步往上爬,越来越高。
先从小的增加开始,别一下子太猛。
注意观察身体反应,有不舒服赶紧停下。
安全性得时刻关注,别逞强。
稳定性较好,逐步提升。
适用于各种训练。
比如举重,一点点增加重量,力量就越来越大。
第四种,变换训练法。
经常改变训练的方式。
这就像换口味吃饭,老吃一种会腻。
可以改变动作、场地等。
注意别太频繁,不然适应不过来。
安全性一般没问题,只要不是太夸张的变化。
稳定性也还行,能保持新鲜感。
比如健身的时候,今天用器械,明天做瑜伽。
第五种,循环训练法。
多个动作依次进行,循环往复。
就像流水线作业,一个接一个。
确定好动作顺序和组数,然后不停循环。
注意控制时间和强度。
安全性较高,因为可以根据自己情况调整。
稳定性不错,全面锻炼。
适合综合训练。
比如一组俯卧撑、仰卧起坐、深蹲循环做,全身都能练到。
第六种,意念训练法。
在脑子里想象自己在训练。
这就像在心里排练一场戏。
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完美地完成动作。
中跑速度耐力训练法

中跑速度耐力训练法
中跑速度耐力训练法是一种针对中距离跑步运动员的训练方法,旨在提高他们的速度耐力和整体表现。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中跑速度耐力训练方法:
1.间歇训练法:这种训练方法通过在短时间内进行高强度运动,然后休息一段时间来恢复,再重复
进行。
例如,可以进行400米全力跑,然后休息60秒,再重复进行多次。
这种训练方法有助于提高运动员的无氧耐力和速度耐力。
2.重复训练法:这种训练方法要求运动员在一段时间内多次重复进行相同距离的高强度运动。
例如,
可以进行5次800米跑,每次之间休息一定时间。
这种训练方法有助于提高运动员的有氧耐力和速度耐力。
3.变速训练法:这种训练方法要求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不断变化速度和强度。
例如,可以在一段距
离内进行快速跑,然后慢下来进行恢复,再重复进行。
这种训练方法有助于提高运动员的适应能力和速度耐力。
除了以上三种训练方法,还可以结合其他训练方法来提高中跑运动员的速度耐力,例如力量训练、柔韧性训练等。
需要注意的是,训练计划应该根据运动员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包括运动员的身体状况、训练水平和比赛目标等。
此外,训练过程中应该注意合理安排训练量和强度,避免过度疲劳和受伤。
以上是一些基本的中跑速度耐力训练方法,如果需要更具体和个性化的建议,建议咨询专业的跑步教练或运动医学专家。
间歇训练法与重复训练法的区别是什么

间歇训练法和重复训练法的区别是什么?
概念不同:间歇训练法是指对多次练习时的间歇时间作出严格规定,使机体处于不完全恢复状态下,反复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
重复训练法是指多次重复同一练习,两次(组)练习之间安相对充分休息的练习方法。
侧重点不同:“间歇训练法”是对练习间歇和数量作严格的要求,相对而言,对练习强度的要求则不高。
“重复训练法”则是严格控制每个练习的运动强度,而且每个练习的运动强度要达到高强度。
间歇时间不做严格要求。
功能系统不同:“间歇训练法”以糖酵解供能系统供能为主。
重复训练法则以磷酸原供能系统提供能源
提高能力不同:间歇训练法”主要用于提高运动员的无氧和有氧耐力,而“重复训练法”则为提高运动员的绝对速度和速度力量。
以田径400米跑为例,分析重复训练法与间歇训练法的用法与区别
“重复训练法”400m*3*100%间歇时间8分钟
“间歇训练法”400m*3*85%间歇时间为2分钟。
考研《运动训练学》 简答、论述题库

考研《运动训练学》简答、论述题库一、简答题1、简述运动训练的目的与任务运动训练的目的是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在竞赛中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从而为国家和社会争取荣誉。
其任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通过科学的训练方法和手段,不断挖掘运动员的身体、技术、战术、心理和智能等方面的潜力,提升其竞技能力的整体水平。
其次,培养运动员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团队合作精神,使他们具备在竞赛中应对各种挑战和压力的能力。
再者,根据运动员的个人特点和项目需求,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有针对性地提高运动员在专项运动中的技术水平和竞技能力。
最后,通过参加各种比赛和训练,积累比赛经验,提高运动员的比赛适应能力和竞技表现。
2、简述运动训练原则及其应用运动训练原则是指在运动训练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竞技需要原则:根据运动项目的特点和比赛的需求来安排训练内容和方法,使训练与比赛紧密结合。
例如,在篮球训练中,根据比赛中频繁的身体对抗和快速的攻防转换,加强体能和对抗能力的训练。
(2)动机激励原则:通过激发运动员的训练动机,提高其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可以通过设置合理的目标、给予奖励和表扬等方式来激励运动员。
(3)有效控制原则:对训练过程进行有效的监控和调节,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确保训练按照预定的方向发展。
比如,定期对运动员的身体机能和技术水平进行测试,根据测试结果调整训练计划。
(4)系统训练原则:将训练视为一个长期、连续、有序的系统过程,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和阶段安排训练内容和负荷。
例如,对于长跑运动员,要遵循基础耐力训练、专项耐力训练、比赛期训练等阶段逐步提高其竞技能力。
(5)周期安排原则:根据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形成和发展规律,将训练过程划分为不同的周期,每个周期都有特定的任务和目标。
例如,准备期主要进行体能储备和技术改进,比赛期则重点提高竞技状态和比赛能力。
(6)适宜负荷原则:安排的训练负荷要适宜,既能够有效刺激运动员产生适应性变化,又避免过度疲劳和损伤。
体育训练中的循环训练和间歇训练方法

体育训练中的循环训练和间歇训练方法体育训练是一项重要的活动,无论是专业运动员还是业余爱好者都需要通过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来提高自己的体能水平和竞技能力。
在体育训练的过程中,循环训练和间歇训练是两种常用的方法。
本文将重点探讨这两种方法的原理、优势以及在不同项目中的应用。
一、循环训练方法循环训练是指通过有规律的重复性动作进行训练,其中包括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
有氧运动主要指心肺耐力训练,例如长跑、游泳、骑行等;无氧运动则是针对肌肉力量和爆发力的训练,例如举重、深蹲、卧推等。
循环训练的原理是通过不同的动作组合,以一定的强度和时长进行训练,以达到提高心肺功能和肌肉力量的目的。
循环训练可以有效地提高运动员的肌肉耐力和爆发力,增加有氧代谢能力,改善心肺功能和身体素质。
同时,循环训练还可以减少运动员的训练时间,提高训练效率。
在不同项目中,循环训练的应用也有所不同。
例如在足球训练中,循环训练可以通过模拟比赛的方式进行,让球员在短时间内进行快速、有氧的奔跑和无氧的爆发训练,提高他们在比赛中的体能水平和应对能力。
另外,游泳训练中的循环训练可以通过不同的泳姿和强度来提高运动员的耐力和速度。
二、间歇训练方法间歇训练是指在训练过程中,通过间歇的方式来调节运动和休息的时间,以达到更好的训练效果。
间歇训练在许多体育项目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尤其是耐力型项目,例如长跑、自行车比赛等。
间歇训练的原理是通过有规律的交替性活动,使运动员在短时间内尽可能地恢复体能和精神状态,以提高他们的持久力和耐力。
间歇训练有助于培养运动员的意志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同时也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调节呼吸和肌肉紧张度。
在长跑项目中,间歇训练可以通过快慢跑的方式进行。
例如,运动员可以在短时间内进行高强度的冲刺训练,然后转为缓慢的慢跑来恢复体能。
这样的训练方法可以更好地提高运动员的耐力和肌肉纤维的利用率。
在其他项目中,例如篮球、网球等团体比赛项目中,间歇训练可以通过分组对抗的方式进行,既能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又能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常用训练法的分类

常用训练法的分类
1. 重复训练法呀!就像你练习投篮,一次又一次地投同一个位置,不就是为了更准嘛!比如学骑自行车,不断重复这个动作,直到你熟练掌握。
2. 间歇训练法呢,哎呀,这就好像跑步,跑一段休息一下,再跑一段。
像你学唱歌时,唱几句休息一会,再接着唱不就是这个道理嘛!
3. 持续训练法嘿,好比你一直走路不停歇,一直保持那个状态。
就说学游泳,一口气游好长一段距离呀!
4. 变换训练法哟,这就如同吃饭换着菜吃才不会腻呀!比如做健身,今天做俯卧撑,明天换仰卧起坐,多有意思。
5. 循环训练法,那可不就是像转圈一样嘛,一个项目做完接下一个。
学英语背单词,背完一个单元接着下一个单元,就是循环呀!
6. 游戏训练法,哇哦,不就像玩游戏一样开开心心的嘛!就好像玩拼图游戏来训练你的耐心和专注力呀!
7. 比赛训练法,这可刺激啦,跟比赛跑步一样!你想想打篮球比赛,不就是典型的例子嘛!
8. 想象训练法,这多神奇呀,就像在脑子里构建一个世界一样。
比如说想象自己在舞台上完美演出,这也是训练呀!
9. 综合训练法,哎呀,这就是把各种方法都混在一起呀,就像一顿丰富的大餐!像学画画,又练习线条又练习色彩,不就是综合训练嘛!
我觉得这些常用训练法都各有各的好呀,关键是看你要练啥,怎么去用它们,能让自己进步才是最重要的呢!。
第二讲重复训练法间歇训练法

第二讲 重复训练法、间歇训练法
2、强化性间歇训练法的应用 特点: (1)一次练习的负荷时间略长于主 项比赛时间(40-90秒或90-180秒); (2)速度负荷强度略低于主项比赛 强度的5%-10%左右,力量负荷强 度较小,约为最大力量的10%-20% 左右,心率控制在170-180次/分;
(3)最大限度地提高乳酸能系统混合 供能的能力; (4)提高速度耐力和力量耐力。
第二讲 重复训练法、间歇训练法
3、发展性间歇训练法的应用 特点: (1)一次练习的负荷时间较长,负 荷时间至少在5 钟以上。 (2)发展有氧代谢系统供能能力及 有氧工作强度。Biblioteka 第二讲 重复训练法、间歇训练法
(五)间歇训练法的应用要求 1、合理安排运动负荷; 2、确保一定的适应过程; 3、加强医务监督; 4、掌握科学的间歇时间。
思考题
什么是重复训练法、间歇训练法?结合专项,谈谈 各类方法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特点?
LOGO
高强性间歇训练
<40秒 大
190次 很不充分 走、轻跑 120-140次 糖酵解供能为主的 混合代谢供能
强化性间歇训练
A型 B型
40-90秒 90-180秒
大
较大
180次 170次
不充分
走、轻跑
120-140次
糖酵解供能为主的混 合代谢供能
发展性间歇训练
>5分钟 中
160次左右 不充分
走、轻跑 120-140次 有氧代谢为主的混 合代谢供能
第二讲 重复训练法、间歇训练法
(五)重复训练法的应用要求 1、保持预定的负荷强度; 2、保证充分的间歇时间; 3、提高练习者的积极性。
第二讲 重复训练法、间歇训练法
二、间歇训练法 (一)间歇训练法释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分钟 较大 相对充分 走、坐、卧、按摩 有氧、无氧比例均衡 的混合代谢供能
第二讲 重复训练法、间歇训练法
(四)重复训练法的应用
1、短时间重复训练法的应用 特点:
(1)一次练习的时间短(在30秒内);
(2)负荷强度最大,动作速度最快; (3)间歇时间充分,动作结构前后稳定。
(4)最大程度地提高运动员的磷酸盐系统的储
第二讲 重复训练法、间歇训练法
2、强化性间歇训练法的应用 特点: (1)一次练习的负荷时间略长于主 项比赛时间(40-90秒或90-180秒);
(2)速度负荷强度略低于主项比赛
强度的5%-10%左右,力量负荷强 度较小,约为最大力量的10%-20%
左右,心率控制在170-180次/分;
(3)最大限度地提高乳酸能系统混合 供能的能力; (4)提高速度耐力和力量耐力。
第二讲 重复训练法、间歇训练法
(五)重复训练法的应用要求 1、保持预定的负荷强度; 2、保证充分的间歇时间;
3、提高练习者的积极性。
第二讲 重复训练法、间歇训练法
二、间歇训练法 (一)间歇训练法释义
对多次练习时间间歇时间
作出严格规定,使机体处于不
完全恢复状态下,反复进行练
习的训练方法。
第二讲 重复训练法、间歇训练法
思考题
什么是重复训练法、间歇训练法?结合专项,谈谈 各类方法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特点?
LOGO
体的抗酸能力。
第二讲 重复训练法、间歇训练法
3、长时间重复训练法应用 特点 (1)负荷时间略长于主项比赛时间 或略长于主项比赛距离; (2)负荷强度与负荷时间呈负相关; (3)负荷强度大(负荷心率应在 175次/分以上); (4)动作结构基本稳定,间歇时间 十分充分。
(5)最大程度地提高运动员的无氧-有 氧混合代谢能力; (6)最大程度地提高无氧-有氧混合代 谢功能状态下的速度和力量耐力。
第二讲 重复训练法、间歇训练法
(四)间歇训练法的应用
1、高强性间歇训练法的应用 特点: (1)一次练习的负荷时间较短 (20-40秒); (2)速度负荷强度较大,力量负荷 强度较小; (3)心率负荷控制在190次/分左右; (4)最大限度地提高磷酸盐与乳酸系
统的混合供能能力; (5)最大限度地提高有关肌群的速度 耐力和力量耐力。
(二)功能
1、改善心脏功能,提高供氧能力; 2、使机体各机能产生适应性变化,
以适应比赛强度变化的需要;
3、使乳酸能系统与有氧代谢系统混
合供能能力,有氧代谢供能能力得到 提高;
4、使机体耐酸能力得到提高。
第二讲 重复训练法、间歇训练法
(三)间歇训练法基本类型及其特点
高强性间歇训练 负荷时间 负荷强度 心率指标 间歇时间 间歇方式 每次心率 供能形式 <40秒 大 190次 很不充分 走、轻跑 120-140次 糖酵解供能为主的 混合代谢供能 强化性间歇训练 A型 B型 >5分钟 中 160次左右 不充分 走、轻跑 120-140次 有氧代谢为主的混 合代谢供能 40-90秒 90-180秒 大 较大 180次 170次 不充分 走、轻跑 120-140次 糖酵解供能为主的混 合代谢供能 发展性间歇训练
能和供能能力; (5)最大程度地提高运动员有关肌群的收缩速 度和爆发力。
第二讲 重复训练法、间歇训练法
2、中时间重复训练法应用 特点: (1)一次练习的负荷时间略长于主项
比赛时间或略长于主项比赛距离;
(2)负荷强度较大(负荷心率在180次 /分以上); (3)动作前后稳定,间歇时间充分。
(4)最大程度地提高运动员乳酸能系统的 储能和供能能力; (5)提高有关肌群的速度和力量耐力和机
谢供能能力得到发展和提高;
4、不同类型的训练课,有助于提 高竞技能力。
第二讲 重复训练法、间歇训练法
(三)重复训练法的类型及特点
短时间重复训练
中时间重复训练
长时间重复训练
负荷时间 负荷强度 间歇时间 间歇方式 供能形式
<30秒 最大 相对充分 走、按摩 磷酸盐代谢系统为 主供能
30秒-2分钟 次大 相对充分 走、坐、按摩 糖酵解代谢系统为 主的混合代谢供能
LOGO
第二讲 重复训练法、间歇训练法
第二讲 内容提纲
1
重复训练法
2
间歇训练法
第二讲 重复训练法、间歇训练法
一、重复训练法 (一)重复训练法释义:
指多次重复同一练习,
两次(组)练习之间安 排相对充分休息的练习 方法。
第二讲 重复训练法、间歇训练法
(二)功能: 1、有利于掌握和巩固技术动作; 2、有利于发展和提高身体素质; 3、不同类型的重复训练,可分别 促使磷酸盐系统和乳酸能系统混合代
第二讲 重复训练法、间歇训练法
3、发展性间歇训练法的应用 特点:
(1)一次练习的负荷时间较长,负
荷时间至少在5 钟以上。 (2)发展有氧代谢系统供能能力及 有氧工作强度。
第二讲 重复训练法、间歇训练法
(五)间歇训练法的应用要求 1、合理安排运动负荷; 2、确保一定的适应过程;
3、加强医务监督;
4、掌握科学的间歇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