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茶籽榨油车间工艺设计报告书修改版资料

合集下载

16食品科学与工程2班 吴志宏 年产3000吨茶油工厂设计 定稿

16食品科学与工程2班 吴志宏 年产3000吨茶油工厂设计 定稿

年产3000 吨茶油工厂设计摘要本设计中的茶油是一种纯天然高品质可食用植物油。

本工厂设计通过对多种生产工艺流程进行对比,最终选择了冷榨法作为本设计的生产工艺。

其好处是可以避免油料经过高温蒸炒,流失营养成分,最大限度地保留了生物活性物质。

全过程使用物理方法,无化学添加,符合绿色食品的标准。

根据各个流程生产能力的需求进行设备选型,选择合理的生产设备,进而优化车间布局,设计最后通过设备、原料以及水电成本的估算对产品定价,从实际出发,使本工厂设计成本最优化,利益最大化。

关键词:茶油;工艺流程;设备选型;工厂设计Design of tea oil factory with annual output of 3000 tonsAbstractThe tea oil in this design is a pure natural high-quality edible vegetable oil. The design of this factory is based on the comparison of various production processes, and finally chose the cold pressing method as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this design. The advantage is that it can avoid the oil material being steamed and fried at high temperature, losing nutrients, and retaining the bioactive substances to the greatest extent.The whole process uses physical methods, no chemical addition, and meets the standards of green food.According to the needs of the production capacity of each process, equipment selection is carried out, reasonable production equipment is selected, and then the layout of the workshop is optimized, so that the design cost of the factory is optimized and the benefits are maximized.Keywords: tea oil; technological process; equipment selection; plant design.目录1.绪论 (1)1.1茶油的定义 (1)1.2 茶油产业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1)1.2.1茶油产业发展现状 (1)1.2.2茶油行业存在问题 (2)1.2.3茶油生产工艺的研究现状 (2)1.3设计思路 (2)1.3.1设计依据 (2)1.3.2设计的目的及意义 (2)1.3.3技术要求 (3)1.3.4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3)2.产品方案 (4)2.1产品规格 (4)2.2生产方案 (4)3提取工艺的选择 (5)3.1传统压榨法 (5)3.1.1工艺原理 (5)3.1.2工艺流程 (5)3.1.3工艺优缺点 (5)3.2冷榨法 (5)3.2.1工艺原理 (5)3.2.2工艺流程 (6)3.2.3工艺优缺点 (6)3.3浸出法 (6)3.3.1工艺原理 (6)3.3.2工艺流程 (7)3.3.3工艺优缺点 (7)3.4水代法 (7)3.4.1工艺原理 (7)3.4.2工艺流程 (7)3.4.3工艺优缺点 (8)3.5水酶法 (8)3.5.1工艺原理 (8)3.5.2工艺流程 (8)3.5.3工艺优缺点 (8)3.6超临界CO2萃取法 (9)3.6.1工艺原理 (9)3.6.2工艺优缺点 (9)3.7.工艺流程的确定 (9)3.8生产工艺说明 (10)3.8.1低温贮存 (10)3.8.2清理分级 (11)3.8.4脱壳 (11)3.8.5破碎 (11)3.8.6轧胚 (11)3.8.7冷榨 (11)3.8.8结晶养晶 (11)4.物料衡算 (13)4.1工艺损失 (13)4.2原料的物料计算 (13)4.3包装材料的生产用量 (14)4.3物料生产用量汇总 (15)5.设备选型 (16)5.1所需设备工作能力计算 (16)5.2分级筛选机 (16)5.3磁选机 (17)5.4剥壳机 (18)5.5低温干燥设备 (18)5.6破碎机 (19)5.7轧胚机 (20)5.8冷榨榨油机 (20)5.9冷却结晶罐 (21)5.10板框过滤器 (21)5.11灌装机 (22)5.12套标机 (23)5.13装箱机 (23)5.14工艺主要设备一览表 (24)5.15设备流程图 (24)6.工厂总平面设计 (25)6.1工厂选址的要求和确定 (25)6.1.1工厂选址的要求 (25)6.1.2工厂选址的确定 (25)6.2总平面设计 (26)6.2.1总平面设计图 (26)6.2.2总平面设计说明 (26)6.2.3成品仓库 (27)6.2.4原料仓库 (27)6.2.5生产车间 (27)6.2.6包装车间 (27)6.2.7机修车间 (28)6.2.8办公楼 (28)6.2.9配电房 (28)6.2.10绿地 (28)6.3生产车间布置 (29)6.3.1生产车间布置图 (29)6.3.3生产车间物流图 (29)7.人员配置 (30)7.1劳动定员 (30)7.1.1生产车间人员配置 (30)7.2辅助人员配置 (30)7.3非生产人员配置 (31)8.用水,电量的估算 (32)8.1用水量的估算 (32)8.1.1 冷却用水量 (32)8.1.2 清洗设备用水量 (32)8.1.3 生活用水量 (32)8.1.4全厂总用水量 (32)8.2 用电量估算 (32)9产品经济成本与收益估算 (34)9.1产品经济成本估算 (34)9.1.1原材料和包装材料的成本估算 (34)9.1.2生产设备的成本估算 (34)9.1.3水电成本估算 (35)9.1.4员工薪水成本的估算 (35)9.1.5年成本估算汇总 (35)9.2产品收益的估算 (36)9.3年利润估算 (36)9.3.1企业毛利润估算 (36)9.3.2企业纯利润估算 (36)9.4产品经济效益分析 (36)10三废处理 (37)10.1废水处理 (37)10.2废渣处理 (37)10.3噪声处理 (37)11.结论 (38)参考文献 (39)致谢 (41)附录 (42)附录 1 设备流程图 (43)附录 2 车间布局图 (44)附录 3 车间人流图 (45)附录 4 车间物流图 (46)附录 5 工厂平面图 (47)附录 6 工厂人流物流图 (48)1.绪论1.1茶油的定义茶油是从山茶科油茶树的成熟种子中提取获得的纯天然高品质可食用植物油,又名茶籽油、山茶油,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脂。

二零二零年菜籽预处理压榨车间工艺设计教材word可直接编辑

二零二零年菜籽预处理压榨车间工艺设计教材word可直接编辑

1200T/D菜籽预处理压榨车间工艺设计摘要本课题采用的是传统的油菜籽预处理压榨的工艺,是在传统的高温(125℃~130℃)预榨-浸出制油工艺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和创新,采用适温(105℃~110℃)预榨-浸出工艺,工序包括清理、调质,轧坯、蒸炒,压榨、以及毛油净化,很多工序已经相当成熟,只是根据不同品种油菜籽的表皮厚薄、水分高低及其质地软硬程度,在各个工序上重视程度不同,比如软化和蒸炒调节其水分和温度,在实际的生产中,适温压榨保留了一部分菜籽粕蛋白的活性,饼粕中蛋白质的有效生物效价较高,从而获得较为理想的菜籽油和菜籽蛋白,适于禽畜的饲养。

而压榨后的油进行精炼可以得到二级油的标准。

并且,本工艺可以进行连续化,自动化生产,满足了国民对菜籽油的大量需求,再者,该工艺相对较为完善和成熟,在实际应用选择设备时较为容易,不会存在找不到配套设备的问题。

本文对预榨浸出工艺各工序进行衡算、设备选型及风网计算。

关键词:各种工艺预榨浸出工艺计算选型ITitle 1200t / d rapeseed crushing plant pretreatment process designAbstractThe subject is the traditional rapeseed by pressing pretreatment process, is in the traditional high temperature (125 ℃ ~ 130 ℃) pre-press - solvent extraction process on the basis of reform and innovation, and optimal temperature (105 ℃ ~ 110 ℃) pre-press - leaching technology, processes, including cleaning, conditioning, rolling, throwing, steamed fried, pressed, and the purification of crude oil, many processes have been very mature, and just under the skin thickness of different varieties of rapeseed, the level and the texture of soft water hardware level, the importance of various processes on different levels, such as softening and steamed fried to adjust its moisture and temperature, in the actual production, the optimum temperature press rapeseed meal protein to retain a portion of the activity of the protein cake of an effective biological potency higher to gain more ideal rapeseed oil and protein, suitable for livestock rearing. And after pressing the refining oil can be two standards. Moreover, the process can be continuous and automatic production to meet the large demand for people on the rapeseed oil, Furthermore, the process is relatively perfect and mature, in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selected equipment easier not exist can not find the matching equipment problems.In this paper, pre-pressing extraction process to account for all processes, equipment selection and ventilation network calculation.Keywords Various process Pre-pressing extraction process Calculate SelectionII目次绪论 (1)1工艺说明书 (1)1.1国内外油菜籽加工工艺 (1)1.2设计方案 (5)2设计计算书 (8)2.1物料衡算 (8)2.2热量恒算 (8)3 设备选型 (14)3.1主要的生产设备选型 (14)3.2输送设备的选型 (23)4其他辅助设备 (37)5主要设备清单 (37)结论 (39)致谢 (40)参考文献 (41)绪论菜籽油是世界上第三大植物油,而油菜又是我国最重要的油料作物,2000年以来种植面积已突破733万公顷,总产达到1100万吨以上,是我国食用植物油的最重要来源,菜籽含油率高,可达35%~45%,而菜籽饼粕也是优质的蛋白资源,其饲用品质可以与大豆饼粕相媲美。

山茶籽榨油车间工艺的设计报告书

山茶籽榨油车间工艺的设计报告书

成绩课程设计报告书题目80T/D山茶籽榨油车间工艺设计姓名聂欣符定有梁彬吴先锋学号1212404006/4033/4012/4010专业年级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2012级4班指导教师海龙2015年7月1日本科生课程设计任务书注:任务书由指导教师填写学院课程设计评分表目录1.引言 (1)2.任务与目的 (2)2.1设计任务 (2)2.2设计目的 (2)3.设计过程与结论 (2)3.1设计过程 (2)3.1.1物料衡算 (2)3.1.2热量衡算 (2)3.1.3结构设计 (3)3.16设计结论 (26)4.设计工作总结与体会 (26)参考文献 (27)1.引言油脂行业主要分工业油脂和食用油脂。

食用油脂中又分为植物油脂和动物油脂。

作为目前市场主导的植物食用油脂,其主要原料为来自国外的大豆、菜籽、棉籽等;另外,油脂压榨过程产生的豆粕等副产品又在油脂行业旁边形成了一个饲料产业链,支持着养殖等行业的发展。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油脂工业与科学技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先后依靠自主创新和研究开发,借鉴国外先进管理经验和消化吸收引进的先进技术装备,中国的油料加工能力、生产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植物油脂产品花色品种琳琅满目,质量不断提高,油脂加工设备产品门类品种齐全。

随着人口基数的不断扩大以与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对油脂类食品的消费也呈现逐渐递增的趋势。

首先,国民收入大增引发的收入效应增加了油脂消费的总需求;其次,城市化进程持续使得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转移,生活习惯与生活方式也开始向城市转变,同时导致植物油消费增长。

中国人口众多,人均植物油消费量远低于发达国家,消费潜力较大,今后几年油脂产量仍会继续上升。

传统制油工艺主要有压榨法、预榨浸出法;非传统的工艺包括直接浸出法、整粒压榨法和非有机溶剂萃取法等。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条件的日益改善,对食品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对于食品加工工艺是否“绿色环保”也被特别地加以关注。

油茶籽深加工生产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

油茶籽深加工生产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

油茶籽深加工生产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油茶籽深加工生产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油茶是一种生长在我国南方地区的植物,其种子富含油类物质,具有很高的食用和工业价值。

随着低温油茶栽培技术的不断发展,油茶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年产量也在逐年提高。

与此同时,油茶籽的深加工领域也逐渐兴起,丰富了油茶种植的附加值。

二、项目概述本项目的目标是建设一条集油茶籽清洗、破壳、压榨、精炼和包装为一体的深加工生产线,生产优质油茶籽油和相关的精深加工产品。

该项目将充分利用油茶种植资源的优势,提高油茶原料加工的价值,同时为当地的农民提供就业机会,增强当地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繁荣。

三、市场分析目前我国油脂市场需求较大,尤其是高品质、健康、营养的精炼油的市场需求日益旺盛。

同时,各种特殊用途油的市场也在快速扩大。

在此背景下,优质的油茶籽油产品将受到市场的青睐,项目有一定的市场前景。

四、技术条件油茶籽加工生产线所需的设备和机器包括清洗机、破壳机、压榨机、精炼设备、灌装机和包装机等。

这些设备应保证操作方便、卫生保证、生产效率高和产品质量稳定。

五、经济效益分析该项目总投资为XXX万元,预计年销售收入为XXX万元,年盈利为XXX 万元。

投资回收期为XXX年,内部收益率为XXX%。

从长期来看,该项目具有较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可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就业创造重要的积极作用。

六、可行性分析本项目拥有明确的市场需求和技术优势,同时符合当地政策规定,具备较高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然而,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仍需重视以下风险和问题:1.原材料的供应和品质控制;2.成本的控制和产品价格的定位;3.市场推广和品牌建设;4.劳动力管理和技能培训。

七、结论与建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可采取以下措施和建议:1.加强市场调研,注重产品定位和品牌营销,掌握市场趋势和竞争情况;2.优化供应链管理,加强原材料采购和品质管理;3.强化生产安全和管理,加强劳动力管理与技能培训;4.适时更新设备和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5.注重环保和社会责任,贡献当地环境和社会福祉。

茶籽油精炼机的工艺流程

茶籽油精炼机的工艺流程

茶籽油精炼机的工艺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茶籽油精炼机的工艺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毛油预处理:过滤,去除毛油中的杂质和固体颗粒,可采用板框过滤机或离心过滤机。

茶籽油

茶籽油

江南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800t/d茶籽制油预处理车间设计设计人:张捷指导老师:赵晨伟设计时间:2010年12月目录1.设计任务和要求1.1设计任务1.2设计要求1.3设计内容2.预处理车间的工艺说明及论证2.1原料及产品指标2.1.1原料(茶籽油原油质量指标)2.1.2大豆一级油主要参数2.2工艺流程2.3工艺说明及论证3.物料衡算3.1.1物料衡算3.1.2物料衡算汇总表3.2热量衡算4.设备选型5.投资概算1.设计任务和要求1.1设计任务根据工厂生产实际需要及要求,设计日处理800吨的茶籽制油预处理车间。

1.2设计要求车间工艺流程设计,生产设备选型及配套设计等。

1.3设计内容编写设计说明书,完成工艺图纸:工艺流程图、车间平面图2.预处理车间的工艺说明及论证2.1原料及产品指标2.1.1原料(茶籽原油质量指标)项目 质量指标气味、滋味 具有油茶籽原油固有的气味和滋味、无异味 水分及挥发物/(%) ≤0.20 不溶性杂质/(%) ≤0.20 酸值(KOH)/(mg/g ) ≤4.0 过氧化值/(mmol/kg ) ≤7.5 溶剂残留量/(mg/kg) ≤1002.1.2大豆一级油主要参数:脱酸:中和温度为60-65℃,时间为6h 左右;水洗水量一般为油重的10%-20%,水洗温度可为80-95℃;脱水干燥温度一般为85-100℃2.2工艺流程脉冲除尘排气灰尘2.3工艺说明及论证a.烘焙:目的是一方面降低茶籽水分含量,以利于下一步的脱壳和提高出油率,另一方面是通过热烘使菜籽细胞内部胶体、糖分、纤维素、蛋白质凝固以利于压榨出油。

当茶籽水分含量超过16%时,压榨前就应经过烘焙这一工序。

经过烘焙的茶籽称为下茶籽,要求水分含量在13%~15%,此时籽仁与外壳基本分开,脱壳率较好。

如果水分再低一些,虽然脱壳率和炒料工序都好,但脱壳时破碎的小片仁较多,给风选增加困难,碎片仁有些比壳还轻,易被风吹走。

烘房的大小应根据各厂的加工量而定。

山茶油加工项目建议书

山茶油加工项目建议书

第一章总论1.1项目名称江西东江生态农业科技园核心区山茶油加工项目1.2建设单位江西东江生态农业科技园1.3项目建设地点江西省定南县天九镇1.4建设规模和内容山茶油加工项目规划占地26.13亩,其中建筑物占地20.87亩,厂区绿化占地2.70亩,厂区道路占地1.95亩,停车场占地0.60亩。

总建筑面积17420m2,其中压榨区2400 m2,浸出区1600 m2,精炼区800 m2,原料车间3000 m2,罐装车间1500 m2,包装车间900 m2,成品库1800 m2,检测室1200 m2,锅炉房120 m2,办公楼1200 m2,研发中心2500 m2,门卫室、配电室、工具间等配套设施400 m2。

建成后形成年3万吨的精制山茶油生产能力。

1.5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本项目固定资产总投资为5000万元。

其中建筑工程费用3000万元,设备购置及安装费用1200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520万元,预备费280万元。

项目资金全部由企业自筹解决。

1.6经济效益与社会评价项目建成后,正常年经营收入24亿元,实现利润8000万元左右,直接带动就业80人以上,有利于提高当地农民收入、繁荣地方经济,并引导该区域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的调整,带动种植业、物流运输业和加工业等行业迅速发展,改善人民的生活环境和当地的人文环境。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2.1建设背景近几年来,国家对油料生产极为重视,2007年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油料生产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加大包括油茶等特种油料作物在内的油料生产扶持力度。

目前我省油茶产业面临着加快发展的良好机遇:一是油茶开发纳入林业发展专项资金范围;二是林改后,广大林农尝到了油茶开发的甜头,增加投入,扩大开发规模的积极性较高;三是茶油在国际市场上称为“东方橄榄油”,其主要指标接近或超过欧洲橄榄油,是欧洲橄榄油唯一竞争的产品、行情十分看好;四是我省宜种油茶林地面积广,低产油茶林较多,发展空间广阔。

油茶籽油精炼设备工艺

油茶籽油精炼设备工艺

设备工艺:主要工序设备和工艺参数:清理采用两层振动筛,去除油茶籽中的大小杂质。

大杂主要是未裂开的油茶蒲(或称茶包 )。

低温干燥采用平板烘干机,控制夹层加热蒸汽压力0.2M Pa左右,对含水分8%左右的油茶籽干燥至水分含量4%左右。

尽量减少仁中的游离水分,以利于加水调质。

仁中水分高,使榨料塑性增大,当榨料压力增大时,将使流油通道变窄,影响出油。

脱壳采用撞击式粉碎机将油茶籽打碎,油茶籽壳较薄,且经干燥后水分较低,易于破碎。

仁壳分离仁壳分离主要有两个主要指标,即壳中含仁和仁中含壳。

显然,壳中含仁越低越好,有利于原料的充分利用,提高出油率和出饼率。

破碎采用带齿对辊破碎机对含有一定量壳的仁进行破碎,其目的是将大小不一的颗粒细粒化和均匀化,使其具有最大的表面积,有利于加水调质。

但粉末度不能太大,因此应严格控制两齿辊的间距。

加水调质当加入水后,淀粉能与水紧密结合,而使螺旋盘绕结构松弛,同样也为油脂的聚集和流动创造有利条件。

实践中当加水至一定量时,可明显看出油已分离出来。

加水调质的作用正在于此。

油茶籽仁经加水后整个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这种变化有利于油脂的压榨挤出。

考虑到榨料应具有一定的塑性和弹性,加水量一般控制在 2%左右。

压榨选用压缩比较大的双螺杆榨油机。

由于整个生产均在较低温度(压榨料温≤35 qc )下进行,仁中的蛋白质等未变性,因此无论采用单螺杆榨油机还是双螺杆榨油机均应对榨机结构作一定的调整,以适应人榨料性质的变化。

经调整后的双螺杆榨油机,一次压榨饼中残油即可达到 8%(干基)以下,出油效率可达 86%。

双螺杆榨油机在油料脱壳(皮)冷榨上显示出较大的优越性,但也存在某些不足,如榨料在压榨时间上并非完全一致,出饼口处饼块厚薄相差较大。

精细过滤由于加工过程的低温,入榨料中蛋白质和糖未变性,油中混入这些物质的碎片比较混浊。

本工艺采用密闭过滤机和袋式过滤机两次过滤,以保证冷榨油的清澈透明。

油茶籽收获时的成熟度,采摘方式,储存的水分和温度,运输时的损坏等都会影响冷榨油茶籽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绩课程设计报告书题目80T/D山茶籽榨油车间工艺设计姓名聂欣符定有梁彬吴先锋学号1212404006/4033/4012/4010专业年级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2012级4班指导教师张海龙2015年7月1日本科生课程设计任务书注:任务书由指导教师填写怀化学院课程设计评分表目录1.引言 (1)2.任务与目的 (2)2.1设计任务 (2)2.2设计目的 (2)3.设计过程与结论 (2)3.1设计过程 (2)3.1.1物料衡算 (2)3.1.2热量衡算 (2)3.1.3结构设计 (3)3.16设计结论 (26)4.设计工作总结与体会 (26)参考文献 (27)1.引言油脂行业主要分工业油脂和食用油脂。

食用油脂中又分为植物油脂和动物油脂。

作为目前市场主导的植物食用油脂,其主要原料为来自国外的大豆、菜籽、棉籽等;另外,油脂压榨过程产生的豆粕等副产品又在油脂行业旁边形成了一个饲料产业链,支持着养殖等行业的发展。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油脂工业与科学技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先后依靠自主创新和研究开发,借鉴国外先进管理经验和消化吸收引进的先进技术装备,中国的油料加工能力、生产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植物油脂产品花色品种琳琅满目,质量不断提高,油脂加工设备产品门类品种齐全。

随着人口基数的不断扩大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对油脂类食品的消费也呈现逐渐递增的趋势。

首先,国民收入大增引发的收入效应增加了油脂消费的总需求;其次,城市化进程持续使得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转移,生活习惯与生活方式也开始向城市转变,同时导致植物油消费增长。

中国人口众多,人均植物油消费量远低于发达国家,消费潜力较大,今后几年油脂产量仍会继续上升。

传统制油工艺主要有压榨法、预榨浸出法;非传统的工艺包括直接浸出法、整粒压榨法和非有机溶剂萃取法等。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条件的日益改善,对食品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对于食品加工工艺是否“绿色环保”也被特别地加以关注。

油料冷榨可谓是一种满足“绿色环保”消费需求的制油工艺。

冷榨制油是指油料在入榨前不经过蒸炒等高温处理,入榨温度为常温或略高于常温及压榨过程料温较低的榨油方法。

由于冷榨采用的是完全物理机械式的制油方式,避免了目前常用的制油方式中食用油与有机溶剂、酸、碱、活性白土以及高温的接触,所获得的食用油仅需经过过滤或干燥即可满足食用要求,保证了冷榨食用油中营养成分的尽可能保留和避免了可能造成的接触性污染。

2.设计任务与目的2.1任务山茶籽榨油车间工艺设计2.2目的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能的力、分析和解决油脂工厂工艺设计中一般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绘图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增强和拓展学生的专业技能;通过课程工艺设计,深化学生对设计思想、设计方法、设计规范的理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为毕业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3.设计过程与结论3.1设计过程3.1.1热量衡算:油脂工厂中热量衡算一般用下式表示:输入=输出。

Q1+Q2=Q3+Q4+Q5+......Q1——所处理物料带入设备的热量Q2——由加热剂(或冷凝剂)传给设备或所处理物料的热量Q3——所处理物料从设备中带出的热量Q4——由水分损失带走的热量Q5——设备散失的热量3.1.2 结构设计本车间建设分油茶基地的建设和茶油加工厂[1]的建设,其中油茶基地建设分为种子园、采穗圃、良种繁育圃、实验区、示范区,主要繁育高品质油茶良种。

种子园建设规模为20亩,采穗圃建设为25亩,良种繁育圃建设规模为49亩、实验区及示范区建设规模各为17亩。

合计建设规模为128亩。

车间建成后,将进一步为全省油茶产业发展提供高品质的油茶良种。

茶油加工厂[2-4]预计占地面积为300亩,其中:茶籽原料晒场8600m2、原材料仓库5200m2、粉碎车间1100m2、榨油车间[5-6]1800m2、毛油处理车间3850m2、油脂精炼车间2600m2、油脂罐装车间2000m2、成品贮藏车间5000m2,污水处理池及锅炉房220m2。

形成年产1万吨茶籽油。

该车间建设,符合国家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延伸农业产业链的产业政策,立足油茶主产区[7],充分利用项目所在地杭州、富阳等的原料供应、成本、交通和区域覆盖优势,结合华中市场对茶油巨大的需求,集中成本优势、产品结构优势、市场优势,迅速占领茶油高端市场。

该车间的实施,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带动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促进农业结构调整,解决“三农”问题和繁荣农村经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均具有积极作用。

车间生产工艺先进,产品质量优良,有广阔的国内外销售市场。

经测算,项目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投资利税率等指标均超过了行业基准值,项目盈亏平衡点为65.72%,具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

3.2主要技术指标表1-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3.3发展规划发展油茶产业,就是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将资源优势变成为产业优势。

通过加大科学技术投入,开发油茶新产品,培育油茶产品市场,打造油茶加工龙头企业,通过基地建设提高资源生产的积极性,建设完备的油茶产业链。

本项目计划分三期建设,实现新造油茶优良林达到200万亩左右,良种利用率达到50%以上;产品精加工率达到80%以上,同时建立二个大型植物油加工厂,生产高档植物油。

本项目总的发展的战略布局(基地、加工企业、重点产品开发)的指导思想是:以现代林业思想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以培育大市场、大产业为核心,以高技术、高质量、高产量、高价格、高效益为目标,合理布局,优化配置,促进我省油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3.4油茶市场分析我国油茶栽培面积5500万亩,年产茶油18~20万吨,相当于我国食用油消费总量的l~1.8%小油料种类,从总产量来而言,根本无法与大豆、花生、油菜籽、棉籽、葵花籽、芝麻等8种种类竞争,所以,油茶产品市场的发展重点瞄准食用油的高端市场,针对大中城市的高消费人群等特殊保健需要的人群。

在市场打造过程中逐步树立油茶产品知名品牌。

茶油作为优质食用油,一直以来就得到产区群众的认可,就是初榨原油的市场价格也是菜油的3倍,2007年很多地方都在每公斤40~46元以上。

通过精炼成高级食用油后,价格还可大幅度提升,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优质保健食用油的需求逐渐扩大,茶油在食用油高端市场中所占的份额也相应增加。

茶油市场的发展还是以茶油为大宗,提高精炼工艺生产高级保健食用油,扩大贸易,增加出口。

茶油深加工开发高级化妆品市场,油酸含量是所有食用油中最高的,容易被皮肤吸收,能滋养皮肤,不存在各种合成化妆品中的有害物质,将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3.5油茶良种推广及应用我国油茶面积虽然大,但长期以来粗放经营,品种良秀不齐;林分长期的自然演替,绝大部分树龄老化,有多次萌芽林;植株密度稀密不匀,林相结构极不合理,造成大面积单产很低,平均每亩年产油3-5kg。

油茶良种的推广应用是在80年代初期以后开展的,特别是联合国援助实施的油茶低产林改造工程正式启动后,通过采用优良家系、优树种子和优树无性系育苗实施更新造林,开始了油茶良种的推广应用,给生产带来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据统计,我国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不到34%。

油茶良种推广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效益,但从我省的油茶面积和人均食用油水平来看,则仍有很大差距。

100万亩良种油茶林仅占我省油茶面积的5%。

食用油料木本化的任务仍十分艰巨。

3.6茶油的前景预测我国是世界上食用植物油的消费大国,据有关部门统计,2007年我国植物油的消费量达1500万吨左右,人均消费在11.5公斤左右,尚未达到世界人均消费15公斤的水平。

据权威部门推算:中国油脂缺口将以每年3%至5%的速度增长。

目前,我国食用油消费量60%以上靠进口,自给率不到40%。

食用油安全问题总是与粮食安全问题相伴而生。

在全球性粮油安全问题步步紧逼之下,为了确保不突破18亿亩耕地红线,又能有效解决13亿人口吃得饱、吃得好、吃得健康的问题,中国的决策高层已把目光投放到18亿亩耕地红线之外的广阔山地,聚焦在发展油茶产业上。

根据我国目前油茶种植现状分析,全国年产茶油总量为几十万吨,仅占全国食用油市场总量的零头。

并且,茶油被大家公认为绿色产品,比动物脂肪好,比一般植物油好,符合世界植物油消费潮流,所以其市场需求的增长空间还非常大。

茶油具有独特的保健作用而产量又极为有限,造就了茶油和茶调和油在国内外市场供不应求的状态,并直接导致了国内茶油价格不断上涨(目前市场每公斤45元左右),国际市场茶油的价格更是高得惊人,在日本茶油价格是菜油的7.5倍。

专家预测,如果我国茶油以精品形式投入国际市场,其售价可达每公斤250元人民币以上。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山茶油的保健作用被人们广泛认知,高品质绿色保健食用植物油的需求越来越大,山茶油产品将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因此增大油茶种植面积,扩大山茶油系列产品的研发和深加工等企业生产规模,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3.7工艺流程简述 茶籽压榨饼浸出制油茶籽经破碎后榨出毛油[8],压榨后的茶油饼经有机溶剂浸出残余茶油,再进一步经脱胶、脱酸、脱水、脱色、脱臭、脱脂等精制工艺后得到精茶油,具体工艺流程如下:原料(茶籽)饼毛溶剂毛油出粕3.7.1包装3.7.2 产品标准产品执行GB/T17757—1999高级烹调油通用标准GB2716-85卫生标准。

主要产品精制山茶油质量内控标准为:3.7..3生产规模本车间拟新建80吨/日茶籽压榨饼浸出制油生产线;吹瓶、注塑、精品油包装生产线。

形成年产49500吨茶籽油以及一些副产品加工的规模。

3.7.4 设备选型油茶开发所需设备茶油深加工设备清单(一)茶油深加工设备清单(二)3.7.5 主要原辅材料及燃料动力供应主要原辅材料及燃料动力用量表3.8 总平面规划布局3.8.1 结构与布局根据基地状况、规划条件及功能要求,厂区分为两大区域,晒场和仓库设于厂内北面,污水处理池及锅炉房位于南部,车间位于厂区的东部。

3.8.2 竖向设计厂址内地形平坦,场地无明显起伏或突变。

场地排水畅通,无内涝之患。

竖向设计沿用连续式竖向布置。

3.9.建设内容依据项目规模,本项目拟新建高品质油茶良种基地和茶油深加工厂。

3.9.1高品质油茶良种基地建设分为种子园、采穗圃、良种繁育圃、实验区、示范区五大功能区,种子园建设规模为20亩,采穗圃建设为25亩,良种繁育圃建设规模为49亩、实验区及示范区建设规模各为17亩,合计建设规模为128亩。

3.9.2茶油深加工厂建设内容(1) 原材料仓库仓库长130米,宽40米,建筑面积5200平方米,为混凝土基础,轻钢单层排架结构,围护结构为砖墙或夹心压型金属板。

建筑耐火等级:二级。

火灾危险性属乙类。

(2) 粉碎车间车间长23米,宽16米,为三层砖砼结构,总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围护结构为砖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