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事法律作业
医事法律作业【精选文档】

一、单项选择1、对医事法律概念的含义科学的理解应该是( ) A,指由全国人大所制定的专门医事(卫生)法律B,泛指国家立法机关所制定的医药卫生法律法规C,指一切法律法规中有关医疗卫生的法律规范D, 构成医事法律的最小功能单元。
2、按照泸州市卫生局的安排,由市人民医院在承担2003年市卫生局全体职工体检任务,该活动从医事(卫生)法律关系上属于()A,隶属型卫生管理法律关系B, 平权型医事服务法律关系C, 卫生行政法律关系D, 既有纵向卫生行政法律关系,又有横向医事服务法律关系3、下列有关医事法学发展历史说法错误的是:A 、我国商代就出现了医事管理法律制度B、我国周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病历记录和报告制度C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条例》是新中国第一部医事法律D 、《伊丽莎白济贫法》是最早的带有资产阶级性质的医事法规4、下列关于医事法律规范说法正确的是:A、医事法律规范在逻辑上是由假定条件、行为模式、法律后果三部分构成B、在一定情况下,医事法律制度也可以成为医事法律规范的构成要件C、从理论上讲,《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与《民法通则》应属于特别法与一般法的关系D、医事法律文件是医事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 5.下列关于医事法律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医事法律关系的成立必须以现实存在的某中社会关系为前提B、医事法律关系是医事关系更为科学的表述,二者在本质上没有区别C、医事法律事实是医事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消灭的根据D、在医事法律关系中,其主体中至少有一方必定是国家医药卫生管理机关或从事医药卫生预防保健服务的单位或个人6、对医事法律的效力错误说法是( )A、包括医事法在时间上的效力,在空间上的效力及对人的效力B、地方性医事法规和规章,只在发布机关管辖的区域内生效C、医事法律、法规、规章中没有明确规定具体生效时间的,一般应视为颁布之日起生效D、对人的效力中,只包括中国公民7、下列属于医事法律关系的“权力-责任”元形式的是()A、患者自愿要求作某项特殊检查,此关系中患者是权力,医院是责任B、患者委托他人与医院签订协议,此关系中患者是责任,他人是权力C、未成年人要求放弃对自己的抢救,未成年人是权力,医院是责任D、医院要求患者补交医疗欠费,医院是权力,患者是责任8、下列关于医事法律关系消灭说法不准确的是:A、主体的义务全部履行完毕B、权利人放弃权利C、主体消灭且无该权利或义务的承受者D、权利主体丧失主张该权利的时效9、下列关于“医事立法"说法不准确的是A. 医事立法是国家履行职能的主要方式之一B.医事立法体制可以概括为“一元、两级、多层次”C.医事立法是包括多种法律变动的专门活动,如废止法律D.广义的医事立法包括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制定规范性文件的活动10,关于现行《传染病防治法》,下列提法正确的是()A、修订通过时间是2004年8月,施行时间是2004年12月31日。
医事法律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原告:张某某,男,35岁,某市居民。
被告:某市人民医院,法定代表人:李某,院长。
被告:张某,男,45岁,某市人民医院医生。
2019年5月,原告张某某因“右上腹疼痛2天”入住被告某市人民医院。
入院后,被告张某医生对原告进行了详细的问诊、查体和必要的辅助检查,初步诊断为“急性胆囊炎”。
随后,张某医生为原告进行了抗感染、解痉止痛等对症治疗。
治疗3天后,原告症状无缓解,反而加重。
被告医院遂将原告转至上级医院进行进一步诊治。
2019年5月27日,原告转至上级医院后,经检查诊断为“急性阑尾炎”。
上级医院对原告进行了手术治疗,术后原告病情逐渐好转。
2019年6月10日,原告出院。
原告认为,被告医院和张某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存在过错,导致其病情加重,给其身体和精神造成了严重损害。
为此,原告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被告医院和张某医生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二、争议焦点1. 被告医院和张某医生在诊疗过程中是否存在过错?2. 原告的损失与被告的过错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三、法院审理1. 被告医院和张某医生在诊疗过程中是否存在过错?根据原告提供的证据,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医院和张某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存在以下过错:(1)在原告入院时,张某医生未对原告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仅凭症状初步诊断为“急性胆囊炎”,未排除其他疾病可能性。
(2)在原告治疗过程中,张某医生未严格按照诊疗规范进行诊疗,对原告的病情变化未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在原告病情加重后,张某医生未及时将原告转至上级医院进行进一步诊治。
2. 原告的损失与被告的过错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法院认为,被告医院和张某医生的诊疗过错与原告的损失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原告的病情加重,导致其需要接受手术治疗,增加了原告的痛苦和医疗费用。
因此,被告的过错是导致原告损失的主要原因。
四、法院判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的规定,被告医院和张某医生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综合考虑原告的损失、被告的过错等因素,法院判决如下:1. 被告某市人民医院赔偿原告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等共计人民币10万元。
医事法律民事责任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某市某医院(以下简称“被告医院”)是一家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综合性医院。
2018年5月,原告李某(以下简称“患者”)因“右侧腰部疼痛”入住被告医院,经初步检查后,被告医院诊断为“右侧肾结石”,并安排患者进行体外碎石治疗。
治疗结束后,患者症状并未明显缓解,反而加剧。
患者遂于2018年6月再次入住被告医院,经进一步检查,被告医院最终诊断为“右侧输尿管结石”,并进行了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
患者术后症状有所缓解,但仍有不适感。
后患者向被告医院提出医疗事故鉴定申请,经鉴定,被告医院对患者的误诊行为构成医疗过错。
二、案件经过1. 患者住院治疗及初步诊断2018年5月,患者因“右侧腰部疼痛”入住被告医院。
入院后,被告医院对患者进行了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
初步检查结果显示,患者右侧肾脏存在结石,被告医院据此诊断为“右侧肾结石”,并安排患者进行体外碎石治疗。
2. 体外碎石治疗及症状加剧患者接受体外碎石治疗后,症状并未明显缓解,反而加剧。
患者感到右侧腰部疼痛加剧,且伴有发热、恶心等症状。
3. 再次住院治疗及最终诊断2018年6月,患者再次入住被告医院。
被告医院对患者进行了进一步的检查,包括CT、B超等。
最终检查结果显示,患者右侧输尿管存在结石,被告医院诊断为“右侧输尿管结石”,并进行了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
4. 医疗事故鉴定患者术后症状有所缓解,但仍有不适感。
患者对被告医院的诊断和治疗方案提出质疑,并向被告医院提出医疗事故鉴定申请。
经鉴定,被告医院对患者的误诊行为构成医疗过错。
三、案件审理1. 被告医院的抗辩被告医院在法庭上辩称,患者初次入院时,其右侧肾脏确实存在结石,因此诊断为“右侧肾结石”并无不当。
患者症状加剧的原因可能为结石碎片阻塞输尿管,导致尿液排泄不畅,进而引起疼痛和发热等症状。
被告医院认为,其治疗方案并无过错,患者症状加剧是由于结石碎片阻塞输尿管所致。
2. 原告的诉求原告认为,被告医院在初次诊断时未充分考虑患者的病情变化,导致误诊,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
医事法律案例分析题库(3篇)

第1篇一、案例分析题1. 案例背景:患者张某,男,45岁,因长期工作压力大,出现失眠、头痛等症状,遂到某医院神经内科就诊。
经检查,医生诊断为神经衰弱,建议患者进行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
患者张某在治疗过程中,对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方案提出质疑,认为医生没有尽到告知义务,要求医院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 案例分析:(1)医生是否尽到了告知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医疗机构应当如实告知患者病情、诊断、治疗、护理、预后等有关医疗情况。
在本案中,医生在诊断过程中,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了详细检查,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疗方案。
因此,医生已尽到了告知义务。
(2)患者张某提出的质疑是否成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三十八条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因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在本案中,患者张某的病情属于神经衰弱,医生在治疗过程中,已尽到了告知义务,且未发生医疗事故。
因此,患者张某提出的质疑不成立。
3. 案例结论:医院无需承担法律责任。
二、案例分析题1. 案例背景:患者李某,女,30岁,因患乳腺癌,到某医院进行手术治疗。
术后,患者发现医院对其治疗方案存在误导,导致病情加重。
患者认为医院未履行告知义务,要求医院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 案例分析:(1)医院是否尽到了告知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医疗机构应当如实告知患者病情、诊断、治疗、护理、预后等有关医疗情况。
在本案中,医院在手术前,未向患者充分说明治疗方案,导致患者对治疗方案的认知存在偏差。
因此,医院未尽到告知义务。
(2)医院是否需承担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三十八条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因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在本案中,医院未履行告知义务,导致患者病情加重。
因此,医院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 案例结论:医院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医学法学作业及答案

2012级徐医临床《医学法学》作业说明:本科目不考试,最终成绩以作业成绩为准,作业共三次,每次用一张纸,于6月1日之前将作业交至班主任处,请大家认真按时完成作业,以备徐医检查。
没有按时上交作业,考试成绩将为不及格。
第一次:名词解释:执业医师:是指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或者助理执业医师资格,经注册在医疗、预防或者保健机构(包括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中执业的专业医务人员。
简答题:怎样预防医疗事故的发生?参考答案:答:(1)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必须严格遵守医疗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恪守医疗服务职业道德。
(2)医疗机构应当对其医务人员进行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的培训和医疗服务职业道德教育。
(3)医疗机构应当设置医疗服务质量监控部门或者配备专(兼)职人员,具体负责监督本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的医疗服务工作,检查医务人员执业情况,接受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投诉,向其提供咨询服务。
(4)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要求,书写并妥善保管病历资料,允许患者复印或者复制病历资料,并提供相应证明。
(5)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向患者履行如实告知的义务。
(6)医疗机构应当制定防范、处理医疗事故的预案,预防医疗事故的发生,减轻医疗事故的损害。
第二次:名词解释卫生法:卫生法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旨在调整和保护公民生命健康活动中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简答题:《传染病防治法》对甲类传染病疫情控制的规定?参考答案:答:(1)对甲类传染病病人和病原携带者,乙类传染病中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炭疽中的肺炭疽病人,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
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公安部门应当采取强制措施。
(2)对疑似甲类传染病病人,在明确诊断前,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
(3)对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污染的场所、物品和密切接触的人员,实施必要的卫生处理和预防措施。
医疗法律实务案例(3篇)

第1篇一、案情简介原告:张某,男,30岁,某市居民。
被告:某市人民医院。
2016年5月,张某因感冒、咳嗽等症状到某市人民医院就诊。
经医生初步诊断,张某患有普通感冒,给予对症治疗。
然而,一周后张某的症状并未缓解,反而加剧,于是再次来到某市人民医院就诊。
此次就诊,医院经过一系列检查后,误诊张某患有肺炎,并给予相应的抗感染治疗。
然而,张某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症状持续恶化。
一个月后,张某转诊至某知名医院,经确诊,张某患有严重的支气管扩张症,而非肺炎。
张某因此遭受了极大的身心痛苦,同时也给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张某遂将某市人民医院告上法庭,要求赔偿其医疗费、误工费、精神损害赔偿等共计10万元。
二、法院审理某市人民法院受理了此案,并依法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
1.原告诉称原告张某认为,被告某市人民医院在诊疗过程中存在重大过失,导致其误诊,使原告遭受了严重的身心痛苦和财产损失。
原告要求被告赔偿医疗费、误工费、精神损害赔偿等共计10万元。
2.被告辩称被告某市人民医院辩称,原告张某的病情复杂,诊断难度较大。
医院在诊疗过程中,已尽到相应的诊疗义务,不存在重大过失。
原告的病情恶化与医院的治疗并无直接因果关系,故不同意原告的诉讼请求。
3.法院审理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某市人民医院在诊疗过程中,未严格按照诊疗规范进行操作,导致误诊。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被告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原告张某的损失与被告的诊疗行为存在因果关系,故法院判决被告某市人民医院赔偿原告张某医疗费、误工费、精神损害赔偿等共计10万元。
三、案例评析1.误诊的法律责任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因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本案中,被告某市人民医院在诊疗过程中,未严格按照诊疗规范进行操作,导致误诊,给原告张某造成了损失,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医疗损害赔偿的范围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医疗损害赔偿的范围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等。
医事法律法规题

医事法律法规题一、医疗法律法规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该条例规定了医疗机构的管理、设立、运行等方面的要求,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
1.2 《医师法》该法规定了医师资格的认定、医师的职业行为规范等内容,对医疗行业的发展起到了调节作用。
1.3 《卫生计生行政执法程序暂行规定》该规定主要是针对卫生计生行政执法程序的标准化、规范化进行管理。
二、医疗机构管理法规2.1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该条例规定了医疗机构的管理、设立、运行等方面的管理要求,为医疗机构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
2.2 《医疗机构分类标准》该分类标准主要是为了规范医疗机构的分级管理制度,推动医疗机构的优质发展。
2.3 《医疗机构职业科室设置标准》该标准是为了规范医疗机构的职业科室设置,保障了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三、医疗质量管理法规3.1 《医疗机构质量管理规范》该规范主要是规范医疗机构的质量管理流程,为医疗机构提供了质量管理的科学手段和方法。
3.2 《医疗事故处理办法》该办法主要是针对医疗事故的处置程序和流程进行规范,保障了医疗事故的性质和公正性。
3.3 《医疗纠纷处理办法》该办法主要是为了规范医疗纠纷的应对措施,保障了医患双方的权益,维护了医疗秩序。
四、医药行业法规4.1 《药品管理法》该法规主要是为了管理药品的生产、质量、销售、使用和监管,保障人民健康和国家利益。
4.2 《医疗器械管理条例》该条例主要是为了规范医疗器械的制造、生产、销售、使用和监管,保障了人民健康和医药产业的发展。
4.3 《药品广告审查发布标准》该标准主要是为了规范药品广告的真实性、科学性,不断提升广告质量和服务质量。
五、总结以上是关于医事法律法规题的相关介绍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医疗行业的管理、质量、药品和器械等方面涉及到了许多法律法规的内容,这些法律法规的实施和执行,对保障医疗健康产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是至关重要的。
希望我国的医务工作者们能够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工作,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医事法律作业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一、单项选择1、对医事法律概念的含义科学的理解应该是()A,指由全国人大所制定的专门医事(卫生)法律B,泛指国家立法机关所制定的医药卫生法律法规C,指一切法律法规中有关医疗卫生的法律规范D,构成医事法律的最小功能单元。
2、按照泸州市卫生局的安排,由市人民医院在承担2003年市卫生局全体职工体检任务,该活动从医事(卫生)法律关系上属于()A,隶属型卫生管理法律关系B,平权型医事服务法律关系C,卫生行政法律关系D,既有纵向卫生行政法律关系,又有横向医事服务法律关系3、下列有关医事法学发展历史说法错误的是:A 、我国商代就出现了医事管理法律制度B、我国周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病历记录和报告制度C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条例》是新中国第一部医事法律D 、《伊丽莎白济贫法》是最早的带有资产阶级性质的医事法规4、下列关于医事法律规范说法正确的是:A、医事法律规范在逻辑上是由假定条件、行为模式、法律后果三部分构成B、在一定情况下,医事法律制度也可以成为医事法律规范的构成要件C、从理论上讲,《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与《民法通则》应属于特别法与一般法的关系D、医事法律文件是医事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 5.下列关于医事法律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医事法律关系的成立必须以现实存在的某中社会关系为前提B、医事法律关系是医事关系更为科学的表述,二者在本质上没有区别C、医事法律事实是医事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消灭的根据D、在医事法律关系中,其主体中至少有一方必定是国家医药卫生管理机关或从事医药卫生预防保健服务的单位或个人6、对医事法律的效力错误说法是()A、包括医事法在时间上的效力,在空间上的效力及对人的效力B、地方性医事法规和规章,只在发布机关管辖的区域内生效C、医事法律、法规、规章中没有明确规定具体生效时间的,一般应视为颁布之日起生效D、对人的效力中,只包括中国公民7、下列属于医事法律关系的“权力—责任”元形式的是()A、患者自愿要求作某项特殊检查,此关系中患者是权力,医院是责任B、患者委托他人与医院签订协议,此关系中患者是责任,他人是权力C、未成年人要求放弃对自己的抢救,未成年人是权力,医院是责任D、医院要求患者补交医疗欠费,医院是权力,患者是责任8、下列关于医事法律关系消灭说法不准确的是:A、主体的义务全部履行完毕B、权利人放弃权利C、主体消灭且无该权利或义务的承受者D、权利主体丧失主张该权利的时效9、下列关于“医事立法”说法不准确的是A. 医事立法是国家履行职能的主要方式之一B.医事立法体制可以概括为“一元、两级、多层次”C.医事立法是包括多种法律变动的专门活动,如废止法律D.广义的医事立法包括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制定规范性文件的活动10,关于现行《传染病防治法》,下列提法正确的是()A、修订通过时间是2004年8月,施行时间是2004年12月31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项选择1、对医事法律概念的含义科学的理解应该是()A,指由全国人大所制定的专门医事(卫生)法律B,泛指国家立法机关所制定的医药卫生法律法规C,指一切法律法规中有关医疗卫生的法律规范D,构成医事法律的最小功能单元。
2、按照泸州市卫生局的安排,由市人民医院在承担2003年市卫生局全体职工体检任务,该活动从医事(卫生)法律关系上属于()A,隶属型卫生管理法律关系B,平权型医事服务法律关系C,卫生行政法律关系D,既有纵向卫生行政法律关系,又有横向医事服务法律关系3、下列有关医事法学发展历史说法错误的是:A 、我国商代就出现了医事管理法律制度B、我国周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病历记录和报告制度C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条例》是新中国第一部医事法律D 、《伊丽莎白济贫法》是最早的带有资产阶级性质的医事法规4、下列关于医事法律规范说法正确的是:A、医事法律规范在逻辑上是由假定条件、行为模式、法律后果三部分构成B、在一定情况下,医事法律制度也可以成为医事法律规范的构成要件C、从理论上讲,《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与《民法通则》应属于特别法与一般法的关系D、医事法律文件是医事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 5.下列关于医事法律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医事法律关系的成立必须以现实存在的某中社会关系为前提B、医事法律关系是医事关系更为科学的表述,二者在本质上没有区别C、医事法律事实是医事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消灭的根据D、在医事法律关系中,其主体中至少有一方必定是国家医药卫生管理机关或从事医药卫生预防保健服务的单位或个人6、对医事法律的效力错误说法是()A、包括医事法在时间上的效力,在空间上的效力及对人的效力B、地方性医事法规和规章,只在发布机关管辖的区域内生效C、医事法律、法规、规章中没有明确规定具体生效时间的,一般应视为颁布之日起生效D、对人的效力中,只包括中国公民7、下列属于医事法律关系的“权力—责任”元形式的是()A、患者自愿要求作某项特殊检查,此关系中患者是权力,医院是责任B、患者委托他人与医院签订协议,此关系中患者是责任,他人是权力C、未成年人要求放弃对自己的抢救,未成年人是权力,医院是责任D、医院要求患者补交医疗欠费,医院是权力,患者是责任8、下列关于医事法律关系消灭说法不准确的是:A、主体的义务全部履行完毕B、权利人放弃权利C、主体消灭且无该权利或义务的承受者D、权利主体丧失主张该权利的时效9、下列关于“医事立法”说法不准确的是A. 医事立法是国家履行职能的主要方式之一B.医事立法体制可以概括为“一元、两级、多层次”C.医事立法是包括多种法律变动的专门活动,如废止法律D.广义的医事立法包括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制定规范性文件的活动10,关于现行《传染病防治法》,下列提法正确的是()A、修订通过时间是2004年8月,施行时间是2004年12月31日。
B、法定传染病实行分类管理,其中黑热病为乙类传染病C、传染病防治原则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群众、依靠科学D、儿童预防接种证制度中,乙肝疫苗未纳入国家或省级政府免疫规划项目11,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必要时当地政府可以采取除了()以外的紧急措施A. 临时征用房屋、交通工具B.限制或者停止集市、集会、影剧院演出或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动C.停工、停止、停课D.封闭公共饮用水12,关于医事行政执法说法正确的是:A、法律、法规授权组织不是医事行政执法主体。
B、受卫生行政执法机关委托的委托组织是医事行政执法主体C、行政复议期间,应停止执行行政处罚,待复议后视情况而执行D、一般情况下,行政复议期间,不应停止执行行政处罚。
13,下列关于医事法律事实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按照是否以主体的意志为转移来分类可以分为医事法律事件和医事法律行为;B、必须要由医事法律规范所规定才可能成为医事法律事实;C、能够引起医事法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D、医事法律事实的成立必须以医事法律关系的存在为前提。
14,关于医事法律责任说法有误的是() A、从性质上可以分为行政责任、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三类。
B、警告不只适用于个人,还可以适用于单位。
C,任何情况下,医事刑事责任承担主体都是不能转移的。
D、行政责任、刑事责任、民事责任性质不同,因此,不能同时存在。
15, 关于传染病疫情报告,下列错误的是()A,任何人发现传染病病人都有义务向特定机关(构)报告。
B,在城镇发现麻疹病人应当在6小时内相相应机构报告C,传染病爆发时,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应在1小时内报告卫生部。
D,在农村发现“非典”病人应当在12小时内相相应机构报告16.角膜在卫生法律关系的客体中属于()。
A.公民的生命健康利益B.行为C.物D.智力成果E.人身17.在卫生行政诉讼的审理中,如果被告不提出答辩状,则()。
A.审理延期举行B.法院敦促其尽快提C.不影响法院继续审理D.判定被告败诉E.指定其他人代写答辩状18.对违反卫生法的经营者吊销其许可证,属于( )。
A.申戒罚B.财产罚C.行为罚D.人身罚19.卫生行政强制执行的执行机构是()。
A.卫生行政机关B.人民法院C.公安机关D.工商局E.人民检察院20.对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
A.不能申请行政复议,只能向法院提出行政诉讼B.只能向国务院申请裁决C.只能向该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复议D.向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申请复议E.可以向该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复议,也可以向国务院申请裁决不定项选择1,关于疫区宣布与封锁说法不正确的是()A、宣布疫区必须发生在甲、乙类传染病爆发流行时B、疫区封锁的解除原则上“谁宣布谁解除”,但国务院决定封锁的除外。
C、封锁大城市只能由国务院决定;D、乙类传染病暴发不是封锁疫区的条件。
2,下列哪些是乙类调整为丙类传染病的:()A、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 C、黄热病B、黑热病; D、新生儿破伤风3、传染病预防、控制预案应包括()A. 防空指挥部的组成和有关部门职责B.传染病监测、信息收集分析等制度C.疾控机构、医疗机构在传染病爆发流行时的职责D.应急设施、设备等的储备与调用4、下列不按照法定甲类传染病管理的有:()A、传染性非典型肺炎B、乙型肝炎C、艾滋病 D 、禽流感5、下列属于医事法的构成要素的是:()A、主体B、内容C、客体D、医事法概念6、下列哪些是丙类调整为乙类传染病的:()A、鼠疫;B、霍乱;C、传染性非典型肺炎D、新生儿破伤风7、下列关于医事法的实施说法有误的是()A、医事法的实施包括医事执法、医事司法、医事守法、医事法制监督和医事法律服务五个方面。
B、法律、法规授权组织不能作为医事行政执法主体。
C、受卫生行政执法机关委托的委托组织是医事行政执法主体。
D、我国医事法律在医事违法制裁方面,对于溯及力问题,采取“从旧兼从轻”的原则。
8,卫生局公务员张某因收受医师李某红包而受到卫生局警告,下列说法正确是()A、该警告属于行政处分,理由是卫生局没有行政处罚权B、该警告属于行政处分,理由是卫生局对内部职工的行政管理行为。
C、该警告属于行政处罚,理由是警告是一种行政处罚而不是行政处分D、该警告属于行政处罚,理由是卫生局是行政管理者,张某是行政相对人9、下列关于医事法律关系主体说法不正确的有()A、作为医事法律关系主体的公民既可以是特殊主体也可以是一般主B、泸州市旅游局不能成为医事法律关系主体C、在医事法律关系中,必须有一方是涉及医疗卫生的主体D、国家是个抽象概念,因此国家不能作为医事法律关系主体10,下列医事与法的说法正确的是:()A、医事是一种个人和社会的行为措施B、医事的发展会对立法可以产生重要影响。
C、医对司法的影响主要是“认定事实”,而对法律适用没有影响D、医事法的调整对象就是医事关系11.属于卫生法律关系的客体的是()。
A.生命健康权B. 医疗服务行为C. 药品D.医疗发明E. 销售假药12. 卫生法的正式解释包括()。
A. 立法解释B.司法解释C. 行政解释D. 律师的解释E. 法学教授的解释13.. 根据我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当事人有要求听证的行政处罚方式是()。
A.拟对法人进行罚款B.拟责令停产停业C.拟吊销许可证D. 拟给与较大数额的罚款E.拟吊销执照14. 卫生行政执法的主体是()。
A.卫生行政机关B.卫生行政管理机关的工作人员C. 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D.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E. 法律、法规授权的个人15. 卫生行政复议的依据是()。
A.卫生行政法律B.人民法院关于同类案件的生效判决C.卫生行政规章D.上级行政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E.卫生行政法规16.卫生行政复议的基本原则是()。
A. 合法原则B. 合理原则C. 及时原则D. 准确原则E. 便民原则17.在卫生行政诉讼期间,具体卫生行政行为()。
A.应当停止执行B.不停止执行C.原告提出申请,即停止执行D.被告可以提出停止执行E.人民法院可以决定停止执行18.我国《执业医师法》规定,不予注册的情形有()。
A. 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B. 受过刑罚处罚未满规定期限的C. 受过吊销医师执业证书行政处罚未满规定期限的D. 在甲类.乙类传染病传染期或精神病发病期E. 重新申请注册经考核不合格的19. 我国《执业医师法》规定注销注册的情形有()。
A.死亡或被宣告失踪的B. 受刑书处罚的C.受吊销医师执业证书处罚的D. 中止医师执业活动满2年的E. 身体健康状况不宜继续执业的20. 对医师进行考核的主要内容有()。
A. 业务水平B. 工作成绩C. 门诊病人数量D.住院病人数量E. 职业道德状况三、简述题1、简述解决医事法律规范之间冲突的主要原则有哪些?2、什么叫医事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其条件是什么?3、简述医事行政处罚的种类及医事行政处罚与医事行政处分的区别4、简述《传染病防治法》中的传染病疫情信息公布制度及其要求?5. 设立的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应具备哪些条件?6. 医师在执业活动中应当履行的义务是什么?7. 卫生行政部门对医师不予注册的情形有哪些?8. 医师注册后,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予以注销注册的情形有哪些?9. 医疗事故的构成要件有哪些?10.简述卫生行政赔偿的概念和特征。
四、案例分析案一:案情:2007年2月18日,邵XX,女,3岁,因咳嗽10+日,到杨某处就诊,杨某诊断为“感冒”,并开出处方:利君沙0.125×6,无味氯霉素0.5×12,咳快好10mg/碾粉6次服用,甘草合剂100ml,10ml/次。
患儿在第一、二次服药后出现了呕吐,口唇发绀,杨某对此解释为晕车,第三次服药后,患儿出现呕吐,呼吸困难,全身发绀,经抢救无效死亡。
经查,杨某属永X乡卫生院医师,具有《执业医师证书》。
永X乡卫生院于2003年因经济效益问题,将该卫生院分成了7个工作组,杨某即属其中一个工作组,但杨某未办理《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