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廊坊市第十五中学2015年新高一语文暑假作业6
2015高一年级语文暑假作业答案解析

2015 高一年级语文暑期作业答案分析课内知识梳理一.拼音答案:1. A(B 遒劲 (jng) , C 投靠 (bn),D 城垣中的垣读yun。
)2、C3、B( 全读 lng。
A 狙 j ū,粗 cū,其他读 j ǔ;C 烙印 lo,其他读 lu;D 沆 hng,吭, hng,其他读 kng)4. B 。
A 倾盆 (pāng) 摆脱 (zhng);C 厌恶 (zēng) D 气氛 (f ēn) 连累 (lěi)5、答案: B(A 唱喏 (r ě) , C 酗酒 (x) , D 拾级而上 (sh))二.字形答案:1.(答案: B 。
A 循私作弊应为营私作弊C 唇枪舌箭应为唇枪舌剑 D 沉缅应为沉沦 )2.(答案: C。
A 白内瘴应为白内障B 按迹寻踪应为按迹循踪 D 缘份应为缘分 )3.(答案: C。
A 赋与应为给予,跚跚来迟应为徐徐来迟B 衣衫烂褛应为衣不蔽体D 裨官野史应为稗官野史)4.(答案: B 。
A 察颜观色应为察言观色C 幅射应为辐射D 影牒应为影碟 )5.(答案: B 。
A 揠旗息鼓应为消声匿迹C 脉博应为脉搏D日没途穷应为山穷水尽三.成语答案1.D.( 不行理喻:形容强横不讲理,此处应为不行理解。
爱憎分明:指的是界线特别清楚,而不是理解为心中特别清楚。
大力互助用于他人帮助我,而不是我帮助他人。
)2.A.( 鬼斧神工,指的是人工,技艺高明 ;文不加点指的是文章写的很好,很流利 ;危言危行是正直的言行。
)3.C.(美轮美奂指房子高大众多;轻歌曼舞形容音乐轻盈,舞姿优美,是一个形容词,这里理解为动词跳舞,明显不对;浩如烟海,形容文籍、图书、资料等极为丰富。
不可以形容商品。
)4.D ( 事半功倍应当为事半功倍自轻自贱不可以带宾语 ;呼之欲出:形容画像特别传神,也形容文学作品的人物描绘十分生动。
)5.C .(乘人之危:比喻乘人有危难时加以诬陷;一文不名,同不名一钱不名一文,意思是一个钱都没有。
河北省廊坊市第十五中新高一语文暑假假期作业6

初升高语文衔接班第6讲[知识网络]《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辨析、运用的修辞格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复、对偶、设问、反问等八种,教材中常出现的修辞格还有借代、引用、反语等。
对要求掌握的修辞格,首先要熟记其定义、理解其要点。
1、比喻: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
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事物解说、帮助人深入理解。
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2、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3、夸张: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
作用:揭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4、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三个以上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
作用: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5、对偶: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6、反复:为了强调某个意思,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
反复的种类: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
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
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
7、设问: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
作用:提醒人们思考,有的为了突出某些内容。
8、反问:无疑无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
9、引用:引用现成的话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分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两种。
10、借代:用相关的事物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借代种类: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替整体。
11、反语: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意,以按说反话的方式加强表达效果。
有的讽刺揭露,有的表示亲密友好的感情。
这些修辞中,考查的最多的是比喻。
高一年级语文暑假作业答案大全

高一年级语文暑假作业答案大全暑假到,属于同学们的欢快天堂最终来了,不过漫长的暑假,学习照旧是同学们的主要任务。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一班级语文暑假作业答案大全,盼望对您有所关心!高一语文暑假作业答案汇总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8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1.解析:C 怪癖pǐ,摒除bìng,软着陆zhuó2.解析:B 渲泄——宣泄万劫不覆——万劫不复关怀倍至——关怀备至3.解析:B4.解析:B A 项,“尽管”,表示姑且承认某种事实。
此处应为“不管”,B项,“上下其手”比方玩弄手段,暗中作弊,多贬义。
C项,惠赠:敬辞,指对方赠予(财物),此处应为“馈赠”,“ 馈赠”指把财物无代价地送给别人,赠送的东西、礼品等。
D栉风沐雨:形容人常常在外面不顾风雨地辛苦奔波。
不合语境。
5.解析: D A搭配不当。
“实现”和“行动”不搭配,“实现”改为“实施”。
B句式杂糅。
“关键在于土地改革”或“土地改革是很重要的”两种句式取其一。
C语序不当。
把“讨论听取”改为“听取讨论”。
6.解析:A7.解析:D “东流水”“如苍狗”“一寸金”都是比方8.D 【解析】 A项不能鼓舞超速;B项应为“严禁烟火”;C项考场不应提“失败”。
9.解析:A 殊-同愈(进)—退10.D 【解析】A 古义为到达,B 古义为外交使节,C 古义为心腹11.A 【解析】A为推断句其他三项为被动句。
12.解析:A B“罪岁”:归罪于收成;C“以身份低的为师,就……;以身份高的人为师,就……”;D“莫取”:不要去占有13.解析:D14.B 【解析】以……为耻15. C 【解析】而:均为表并列的连词。
A.自己的,代词;表反问的语气词。
B.句中表停顿,语气助词;句末表陈述,语气助词。
D.用在主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这些,代词。
16. B 【解析】“认为那些……老师,只是‘学校’而已”不当。
“学校”是对士大夫之族“小的`方面学习了,大的方面丢弃了”的错误做法的批判。
精编高一暑假语文作业及答案

精编高一暑假语文作业及答案放暑假了,同学们应该怎样度过这个暑假呢?高中阶段是我们一生中学习的“黄金时期”。
暑假这一个月的时间对同学们尤其重要。
下文为大家准备了高一暑假语文作业及答案。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2分)A.以:做《师说》以贻之请以战喻自以为关中之固B.而: 群聚而笑之弃甲曳兵而走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C.之: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苏秦、杜赫之属奋六世之余烈D.其: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其皆出于此乎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2.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2分)A.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B.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或师焉,或不焉C.涂有饿莩而不知发虽有槁暴,不复挺者D.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A.邻国之民不加(更)少凡六百一十六言(字)B.填然鼓(动词,鼓动)之非能水(用做动词,游水)也C.合从(通“纵”)缔交赢粮而景(通“影”)从D.王无罪(动词,归罪)岁而耻(以……为耻,意动用法)学于师4.下面各句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2分)A.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荆轲追赶秦王,秦王绕着柱子跑。
B.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杀人惟恐不能杀尽,处罚人惟恐不能用尽酷刑,(因此)天下的人都背叛了他。
C.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否则,你们这些人都将被他俘虏。
D.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刘邦安置好随从的车马,独自骑马离开这儿。
5.下面对各句句式特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定语后置)B.是寡人之过也。
(判断句)C.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D.以乱易整,不武。
(被动句)6.指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基本一致的一项是( )(2分)A.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B.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C.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D.将军战河北7.下列多义词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2分)A.①今者出,未辞也(辞别) ②辞曰,臣之壮也(推辞)B.①君安与项伯有故(交情) ②剑坚,故不可立拔(所以)C.①秦王惊,自引而起(身子向上起) ②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举起)D.①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发送) ②顷之未发,太子迟之(出发)8.下列各句中,对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的一项是( )(2分)A.范增数目项王。
高一暑假作业 语文(6) Word版含答案

作业六Array编写:高一语文备课组一、基础知识1.依次填入下面两句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建筑是凝固的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有古诗和现代诗,建筑也有古今之分,泾渭分明。
在缓缓流逝的时间长河中,总有一些记忆像卵石般沉淀下来,_________,_________。
爱,特别是母爱,对他来说,就是这样一份沉甸甸的卵石。
①或神采飞扬,透着现代的气息②或庄重沉稳,带着岁月的沧桑③压迫着人们的心灵④改变着人生的轨迹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②①③④D.②①④③2.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
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
B.虽然没有名角亲自传授指点,但他长年在戏园子里做事,耳濡目染,各种戏路子都熟悉了。
C.每当夜幕降临,饭店里灯红酒绿,热闹非常。
D.高县长说:“全县就你一个人当上了全国劳模,无论怎么说也是凤毛麟角了!”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葛振华大学毕业后回农村当起了村支书,他积极寻找本村经济的切入点,考虑问题与众不同,给村里带来一股清新的气息。
B.荞麦具有降低毛细血管脆性、改善微循环、增加免疫力的作用,可用于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中风发作等疾病的辅助治疗。
C.王羽除了班里和学生会的工作外,还承担了广播站“音乐不断”、“英语角”栏目主持,居然没有影响学习成绩,真让人佩服。
D.阅览室图书经常出现“开天窗”现象,我们可以从这一现象反映两个问题,一是阅读者素质有待提高,一是管理历度有待加强。
二、阅读理解赵咨,字文楚,东郡燕人也。
父畅,为博士。
咨少孤,有孝行,州郡召举孝廉,并不就。
延熹元年,大司农陈奇举咨至孝有道,仍迁博士。
灵帝初,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为宦者所诛,咨乃谢病去。
太尉杨赐特辟,使饰巾出入,请与讲议。
举高第,累迁敦煌太守。
以病免还,躬率子孙耕农为养。
盗尝夜往劫之,咨恐母惊惧,乃先至门迎盗,因请为设食,谢曰:“老母八十,疾病须养,居贫,朝夕无储,乞少置衣粮。
2015新高一语文暑假作业答案

2015新高一语文暑假作业答案练习【一】一、基础知识。
1、A2、A3、B4、①书生意气,挥斥放遒。
②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③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④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⑤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⑥道之所存。
二、文言文。
5、A6、C7、D8、D9、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
10、①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觉得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了。
②世人果然都感到惊怪,相聚咒骂,对他指指点点使眼色,相互拉拉扯扯示意,而且大肆渲染地编造谣言来攻击他。
三、11.参考答案:①乘风大声呼啸;②蓬头乱发跳跃;③提裙轻舞妖憨惹人笑;④对溪中的影儿哭笑;⑤跟着蛤蟆蹲跳;⑥和着鸟儿唱歌嗓干声嘶;⑦斜视柔云和淡月。
解析:在第(3)(4)两段找出关键语句,再分条列举。
12.参考答案:①内容上:寄情于景,抒发了一种淡淡忧伤哀思的情感。
萧萧的微风、沙沙的树叶、潺潺的溪水、婉转的鸟声、翩翩的蝶儿、云中的新月共同构成了一幅美妙的自然图景,浸染着作者的情绪与感受,透露出淡淡的凄楚与悲凉。
②结构上:起到渲染气氛,引起下文的作用,自然引出我的狂态的描写和梦见两年前死去的祖母和去腊刚亡的两个表弟妹等。
解析:一般说来,题目问你作用意图之类,你应该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进行思考,这样回答才全面。
散文和小说中的景物描写(环境描写),主要有以下四种功能:①渲染气氛,②刻画人物,③推动情节,④烘托主题。
考生在阅读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从这几个方面去思考,就能比较准确地把握文意,理解景物描写的妙处。
本文开头用了反衬手法,是典型的以乐景写哀愁的写法。
理解时要注意这点。
关于该题结构上的作用,后面的说法还可以这样来表述:为下文写我的狂态及梦见故去的祖母和表弟妹蓄势(张本)。
13.参考答案:这句话表面上是说被我蹂躏的青草在春风里能够恢复生机与活力;实际上是作者希望通过年轻一代的不懈努力和奋斗改变不尽如人意的黯淡的现状,创造光明美好的未来。
解析:解答时要注意句不离段的特点,结合上下文甚至全文的中心、背景来理解。
河北省廊坊市第十五中学新高一语文暑假作业10

第2课诗两首雨巷学习《雨巷》要重点学习“意象”“意境”的有关知识及“象征手法”,而这些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是有难度的。
为了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这首诗,必须在课前让学生自学相关知识,有了自学的基础,上课才会事半功倍。
所以导学案在设计时,就要求学生在坚持诵读鉴赏的方法的同时,还要进行相关诗歌专业术语的了解,学生可以借助网络、书籍、词典等资源先独立解决本课涉及的重点。
1.了解戴望舒及写作《雨巷》的背景。
2.反复诵读《雨巷》,把握诵读的感情基调,体会诗歌的音韵美。
3.把握诗歌中的意象及其特征,体会《雨巷》的意境美及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1课时课前活动区1.字音积累。
彷.()徨.()寂寥.()彳.()亍.()颓圮.()篱.()墙雨巷.()2.字形积累。
yōu()长凄wǎn() chóu chàng()生死yōu()关Qǐ()人忧天芳草qīqī()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人类的生存,有赖于外部的生态环境。
环境对于人类及整个世界来讲,是生死攸关....、不可亵渎的。
B.某市教委删除了中学生守则中“节俭”和“谦虚”的内容,对此人们街谈巷议....,褒贬不一。
C.中央对维护农民工这些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无时无刻不在关注,对殴打讨薪民工的恶性事件更是高度重视,但一些基层部门对此却是熟视无睹,漠然置之....。
D.近年来中国GDP增长的相当大的部分来自于外国资本的投资和外贸出口,这表明中国经济的发展对外国资本的依赖程度正日渐加深,可见人们担心外国资本控制中国经济的顾虑也并非杞人忧...天.。
4.文学常识填空。
新诗,指五四以来产生的白话诗歌,也叫,是与相对而言的。
用白话写,格律不像旧体诗那样严格,但诗行有一定的,双数行最后一个字一般。
新诗中的自由体新诗更自由,有的甚至不押韵,不用标点。
5.你喜欢戴望舒的诗歌吗?找几首来读一读,鉴赏一下。
课堂活动区一、学生自由诵读《雨巷》,把握基调。
2015高一最新语文暑假作业答案

2015高一最新语文暑假作业答案专题一基础集训:DCCCB CDCDB高考衔接集训:DCDAAC专题二基础集训:1.学生综合素质降低/尊重学生又减轻负担2. (1)①留守儿童渴望得到父母关爱;②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突出。
(2)示例:留下你的关爱,守护他(她)的心灵。
3.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4. 洗完衣服的少女拎着水桶,踏着月色,从婆娑的竹林间穿过,伴着银铃般的笑声,叽叽喳喳的打闹着归来。
5.欲扬先抑。
并使用反语与夸张,每一个字眼唯一的缺点说明汽车性能极其好。
令人印象深刻,起到很好的广告宣传效果。
6 、(1)读书可以滋养心灵,可以开启智慧,可以愉悦性情,我们不应该简单的把读书和分数挂钩,那也太急功近利了。
(2)培根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
我们如果光盯着分数,那恐怕有点小家子气了吧。
7.(1)教育部与央视围绕更改CCTV展开争论。
(2)我认为应该保留CCTV。
这是一个传统,是央视发展的见证性标志,意义重大。
尽管以英文形式出现,但中外文化交流频繁,融合一下又有何不可呢?8.(1)一个人专一专心种树成;另一个人,贪心种树多,一事无成。
(2)人生逢事不贪心,专一付出才能有成果。
高考衔接集训1.(1)地球一小时,造福千万世(2) 出行自行车,环保小行者2、5 3 13、(1)节日文化相互交融(2)正确引导,健康过节。
所谓节日,就是一种纪念性的日子,过节就是精神的洗礼。
不论是过中国的传统节日,还是过外来的洋节日,都可视为文化的折射与传播,我们应该取其精华,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精神家园更加温馨。
每一个对节日的看法与过法的不一样,我们应该加以正确引导,让那些节日过得更加健康,更有意义。
4、抬眼望去,没有红叶谷的缤纷,没有盘龙山的造化,也没有巫山的迷幻,朴素简单。
墨绿中交织着枯黄,黑灰里透露着淡彩。
暮色渐临,南山只是隐隐地把轮廓显现,泰然叹出古朴,描摹出这脉悠然,毫无做作之态、违心之感.5、抬升侵蚀崩塌溶解6、上海世博会成功举办,让整个世界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墨西哥湾的原油泄漏,是我们的绿色地球有一次遭遇严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升高语文衔接班第6讲[知识网络]《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辨析、运用的修辞格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复、对偶、设问、反问等八种,教材中常出现的修辞格还有借代、引用、反语等。
对要求掌握的修辞格,首先要熟记其定义、理解其要点。
1、比喻: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
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事物解说、帮助人深入理解。
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2、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3、夸张: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
作用:揭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4、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三个以上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
作用: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5、对偶: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6、反复:为了强调某个意思,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
反复的种类: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
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
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
7、设问: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
作用:提醒人们思考,有的为了突出某些内容。
8、反问:无疑无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
9、引用:引用现成的话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分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两种。
10、借代:用相关的事物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借代种类: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替整体。
11、反语: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意,以按说反话的方式加强表达效果。
有的讽刺揭露,有的表示亲密友好的感情。
这些修辞中,考查的最多的是比喻。
不要把有“像”、“好像”的句子都看成比喻句。
多数情况下,“像”、“好像”、“仿佛”表示比喻,但是要注意以下几种情况不是比喻:(1)表示比较的。
如:他长得很像他哥哥。
(2)表示推测、揣度的。
如:他刚才好像出去了。
(3)表示例举。
如:本次考试很多同学的进步很大,像张昊、李疏桐等等。
(4)表示想象。
如: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练习1、对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判断错误的是()A.古代神话里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
(比喻)B.齐先生自己也说嘛,致力于化学四十余年,而建树不多,啥子道理哟?并非齐先生才疏学浅,而是社会未起变化之故。
(反问)C.满窖里围得不透风,脑畔上还响着脚步声。
(夸张)D.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对偶)2、与例句的修辞方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例句: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①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②重庆的夜,微波荡漾的江面上倒映着万家灯火,盏盏点点,这是自由诗,这是交响乐。
③纺车总是安安稳稳地呆在那里,像着陆停驶的飞机,一声不响,仿佛只是在等待。
④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哩!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②3、对下列各句修辞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夸张)B.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拟人)C.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反语)D.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反问)4、由“蚯蚓”(或“伞”)展开联想和想象,写一段话。
要求运用拟人和反问的修辞方法,字数50~80。
5、对下列各句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比喻)B.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对偶)C.你不以我们的祖国有着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设问)D.远寺的钟声突然惊醒了海的酣梦。
(拟人)6、下列使用比喻修辞方法恰当的一项是()A.这篇议论文结构严谨,犹如铜墙铁壁—样。
B.皎洁的月光像透明的轻纱笼罩着大地。
爷爷的胡子似钢针,显眼得很,看上去俨然是条硬汉子。
D.被炮弹炸翻的阵地,就像草地里长满了蘑菇。
7、下面一段文字依次运用的修辞方法正确的一项是()我们应当心胸开阔如大海,应该乐于助人,与人为善,试想,如果心眼儿比针鼻还小,老是斤斤计较个人得失,怎么能与同学们相处得好呢?A.明喻夸张设问B.夸张暗喻反问C.明喻夸张反问D.夸张暗喻设问8、对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方法的判断,在错误的一项是()A.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拟人)B.愿驰千里马,送儿还故乡。
(对偶)C.他不能抬头,不能睁眼,不能呼吸,不能迈步。
(排比)D.可怜的人啊,现在要他跟这一切分手,叫他怎么不伤心呢?(反问)9、对修辞方法判断完全正确的是()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A.比喻反复对偶B.拟人对偶排比C.比喻对偶排比D.拟人反复排比10、从修辞角度看,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A.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B.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
C.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D.书,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
11、下面句子采用的主要修辞方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长城电扇,电用长城。
②桥下有河,亭中有井,路边有溪。
③商店和旅馆的门无精打采地敞着。
④一棵新芽简直就是一颗闪亮的珍珠。
⑤星星在头上眨着慵懒的眼睛,也像要睡了。
A.①/②③/④⑤ B.①④/②/③⑤ C.①③/②④/⑤ D.①④⑤/②/③12、仿照下面例句,写一句话,要求与例句格式相似,并运用比喻修辞手法。
例句:我不是挺立在高山峻岭中的巨松,而是辽阔草原上的一棵小草---为壮丽的河山添上一笔绿意。
仿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入适当的语句,要求仿用画波浪线语句的句式及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内容要前后照应。
我们用友谊写一本书,一本厚厚的书。
在书里:友谊如珍珠,我们共同穿缀,联成一串串璀璨的项链;友谊如,我们,;友谊如,我们,。
14、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
人生的价值不在于成就了轰轰烈烈的事业而在于具体做好了什么。
所以,见到茂密的森林,你只盼无愧地做森林中挺拔的一棵;见到美丽的花园,你只盼无愧地做园中普通的一朵;,。
虽是一棵,却能抗击风雨;虽是一朵,却能装扮春天;,。
这样的人生也就无悔了。
15、根据你的观察和对生活的感悟,仿照下面加点的句子再写一个句子。
大自然能给我们许多启示:滴水可以穿石,是在告诉我们做事应持之以恒;大地能载万物,是在告诉我们求学要广读博览;,。
16、仿照例句的句式,在下面两句的横线上补写相应的内容。
例: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所有的黑暗。
(1)如果我是清风,我将(2)如果我是春雨,我将17、请你扩展联想想象,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将“月亮”“树影”“笛声”这三个词语扩展成一段话,并描绘出一幅画面。
(50字以内)18、请展开联想和想象,运用恰当的修辞方法,将“童年”、“风筝”、“天空”这三个词扩展成一段文字。
(词语顺序可以颠倒,不超过40字)19、运用对偶知识对出下联。
上联:忆往昔沧桑岁月。
下联:________________20、有人曾见过一副美国作家斯诺与剧作家姚克合写的悼念鲁迅的挽联。
但由于其记忆模糊,上联有两个缺漏,请根据下联补全上联内容。
译著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____ ____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参考答案]1、B 是设问2、C3、A 是比喻4、略5、C 是反问6、B7、C(提示:“心胸开阔如大海”,为明喻;“心眼儿比针鼻还小”,为夸张;“怎么能与同学相处得好呢?”,为反问。
)8、B9、D10、A 11、B ①④是比喻/②是顶针/③⑤是拟人12、我不是矗立在广场中央的高大石像,而是绵延千里的路轨下的一颗小石子——为繁忙的交通运输献上全部的力量。
13、友谊如彩绸,我们共同剪裁,缝制成一件件绚丽的衣衫;友谊如花种,我们共同播撒,培育出一个个五彩的花坛;友谊如油彩,我们共同调色,描绘出一幅幅美妙的图画。
14、“见到奔腾的江河,你只盼无愧地做浪花中的一滴”、“虽是一滴,却能滋润禾苗”。
15、青松不惧风雪,是在告诉我们做人要坚毅刚强。
(只要先写出一种自然现象,然后写出对这一现象合乎情理的感悟即可)16、(1)吹走世间的尘埃、吹绿田野里的庄稼(2)滋润人们的心田、滋润干涸的土地17、略18、为开放性试题,意思对即可。
19、看今朝锦绣江山20、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