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反数、数轴、绝对值培优训练之令狐文艳创作

合集下载

数轴、相反数、绝对值专题练习(含答案)之令狐文艳创作

数轴、相反数、绝对值专题练习(含答案)之令狐文艳创作

数轴、相反数、绝对值专题训练1.令狐文艳2. 若上升5m 记作+5m ,则-8m 表示___________;如果-10元表示支出10元,那么+50元表示_____________;如果零上5℃记作5℃,那么零下2℃记作__________;太平洋中的马里亚纳海沟深达11 034m ,可记作海拔11 034m (即低于海平面11 034m ),则比海平面高50m 的地方,它的高度记作海拔___________,比海平面低30m 的地方,它的高度记作海拔___________.3. 把下列各数填入它所在的集合里:-2,7,32-,0,2 013,0.618,3.14,-1.732,-5,+3①正数集合:{…} ②负数集合:{…} ③整数集合:{…} ④非正数集合:{…} ⑤非负整数集合:{…} ⑥有理数集合:{…}4. a ,b 为有理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关于a ,b ,0三者之间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 .0<a <bB .a <0<bC .b <0<aD .a <b <05. 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0,0.5,112,1,+3,223-,并比较它们的大小.6.在数轴上大于-4.12的负整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7.到原点的距离等于3的数是____________.8.数轴上表示-2和-101的两个点分别为A,B,则A,B两点间的距离是______________.9.已知数轴上点A与原点的距离为2,则点A对应的有理数是____________点B与点A之间的距离为3,则点B对应的有理数是________________.10.在数轴上,点M表示的数是-2,将它先向右移4.5个单位,再向左移5个单位到达点N,则点N表示的数是_________.11.文具店、书店和玩具店依次坐落在一条东西走向的大街上,文具店在书店西边20米处,玩具店位于书店东边100米处,小明从书店沿街向东走了40米,接着又向东走了-60米,此时小明的位置在()A.玩具店 B.文具店 C.文具店西边40米 D.玩具店东边-60米12.如图是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请你在其余三个空格内填入适当的数,使折成正方体后相对的面上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第11题图第12题图13.上图是一个正方体盒子的展开图,请把-10,8,10,-3,-8,3这六个数字分别填入六个小正方形,使得折成正方体后相对的面上的数字互为相反数.14. 下列各组数中,互为相反数的是( )A .0.4与-0.41B .3.8与-2.9C .)8(--与8-D .)3(+-与(3)+-15. 下列化简不正确的是( )A.( 4.9) 4.9--=+ B .9.4)9.4(-=+-C .9.4)]9.4([+=-+-D .[( 4.9)] 4.9+-+=+16. 下列各数中,属于正数的是( )A .)2(-+B .-3的相反数C .)(a --D .-3的相反数的相反数17. a ,b 是有理数,它们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把a ,-a ,b ,-b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baA .-b <-a <a <bB .b >-a >a >-bC .-b <a <-a <bD .-b <b <-a <a18. 有理数的绝对值一定是( )A .正数B .整数C .正数或零D .非正数19. 下列各数中:-2,31+,3-,0,2-+,-(-2),2--,是正数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 填空:5.3-=______;21+=_______;5--=_______;3+=_______;_______=1;_______=-2.21. 若x <0,则|-x |=_______;若m <n ,则|m -n |=________. 22. 若|x |=-x ,则x 的取值范围是( )A .x =-1B .x =0C .x ≥0D .x ≤023. 若|a |=3,则a =______;若|3|=a ,则a =______;若|a |=2,a <0,则a =______.24. 若|a |=|b |,b =7,则a =______;若|a |=|b |,b =7,a ≠b ,则a =______.25. 填空:(1)311--=_______;(2)2.42.4--=____-____=_____; (3)53++-=___+____=____;(4)22--+=|_____-____|=_____;(5)3 6.2-⨯=____×____=_____; (6)21433-÷-=____÷____=____×____=_____.25、化简下列各数的符号:(1)-(-173); (2)-(+233); (3)+(+3);(4)-[-(+9)]26、若|x|=4,则x=_______________;若|a-b|=1,则a-b=_________________; 27、若-m>0,|m|=7,求m.28、若|a+b|+|b+z|=0,求a,b 的值。

数轴相反数绝对值提高训练

数轴相反数绝对值提高训练

数轴,相反数,绝对值一强训题(培优专用)填空专练:1、假设卜H=4,那么X=:假设∣x-3∣=0,那么X=:假设IX-3|=1,那么X=2、化简TT⅛4)∣的结果为3、如果卜陵|=2,那么。

的取值范围是()A、4>OB、a≥0C、a≤OD、a<O4、代数式,一2|+3的最小值是()A、OB、2C、3D、55、a、力为有理数,且avθ,b>O,∣11∣>∣φ那么()A、a<-b<b<-aB、-b<a<b<-aC、-a<b<-b<aD、-b<b<-a<a6、绝对值化简求值(1)∣-4l+∣-7l×5+l5-21(2)I-2jI×I÷∣I÷II7、求以下各式中的X的值(1)Ix∣-3=O (2)2∣x∣+3=67、绝对值小于n的整数有8、当α>O时,同=,当αvθ时,∣4=,9、如果4>3,那么∣"3∣=,B一司=.io、假设®=1,那么X是一(选填“正”或“负”)数:假设凶=-1,那么K是—(选填“正X X 或“负”)数;11、W=3,3=4,且x<y,那么x+y=数轴,相反数,绝对值一强训题(培优专用)12^∣X-4∣÷∣y+2∣=0,求X,y的值13、实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下图,那么化简∣a-b∣-同的结果是b OaA、2a-bB、b C>-b D^-2a+b4、以人互为相反数,c、d互为倒数,m的绝对值等于2,求"+力+N”"的值.a+b+c5、有理数a、b、C在数轴上的位置如下图,化简Ta+同TolTd_____ 1Il I、a bθc~6、同=3,网=2,同=1且α<"c,求α+人+c的值数轴,相反数,绝对值一强训题(培优专用)重点中学自主招生欣赏:1 .假设,一3|与仅+5|互为相反数,求的值。

初一上数轴绝对值拔高题之令狐文艳创作

初一上数轴绝对值拔高题之令狐文艳创作

七年级数学数轴、相反数、绝对值(有理数及其运算)拔高练习令狐文艳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120分)1.(本小题8分)代数式10-|x+y|的最大值是(),当取最大值时,x与y的关系是().• A. 10 ;互为相反数• B. 10;相等• C. 20 ;相等• D. 20;互为相反数2.(本小题8分)设有理数a,b,c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如图所示,化简|b-a|+|a+c|+|c-b|=().• A. 2b-2c• B. 2c-2b• C. 2b• D. -2c3.(本小题8分)已知x<-3,化简:|x+|2-|1+x|||=().• A. -x• B. 1• C. 3• D. x4.(本小题8分)当式子|x+1|+|x-2|取最小值时,相应的x的取值范围是().• A. x>2• B. -1≤x≤2• C. -1<x<2• D. x<-15.(本小题8分)方程|x-2|+|x+3|=6的解的个数是().• A. 无数个• B. 3• C. 2.5或-3.5• D. 26.(本小题8分)a是最小的正整数,b的相反数还是它本身,c比最大的负整数大3,计算(2a+3c)b的值为()• A. 0• B. 1• C. 2• D. 37.(本小题8分)|x-1|+|x-2|+|x-3|的最小值为()• A. 1• B. 2• C. 3• D. 48.(本小题8分)若a、b互为相反数,c、d互为倒数,且m的绝对值为2,求为()• A. 1• B. -1• C. 2• D. -29.(本小题8分)若|a|=4,|b|=2,则|a+b|的值是()• A. 2• B. 6• C. -6或-2• D. 6或210.(本小题8分)如果a>0,b<0,,判断a,b,—a,—b这4个数从小到大的顺序是()• A. a<b<-a<-b• B. b<-a<-b<a• C. b<-a<a<-b• D. -a<-b<b<a11.(本小题8分)若|x|=3,|y|=2,且|x-y|=y-x,则x+y=()• A. -1• B. 1• C. 1或-1• D. -1或-512.(本小题8分)一个数大于另一个数的绝对值,则这两个数的和一定()0.• A. >• B. <• C. =• D.13.(本小题8分)若abc≠0,求的值是()• A. -1• B. 3• C. 3或-3• D. 3或-3 或-1或114.(本小题8分)若abc≠0,则的值是()• A. 0• B. 4• C. 4或-4• D. 0或4 或-415.(本小题8分)如果,那么x的取值范围是( ) .• A.• B. • C. • D. x>2。

中考数学高频考点之令狐文艳创作

中考数学高频考点之令狐文艳创作

高频命题点令狐文艳一、选择题、填空题常考点1、相反数、绝对值、倒数①相反数:a 的相反数为a -(解题时找其数字一样,符号不一样的) ②绝对值:(0)0(0)(0)a a a a a a >⎧⎪==⎨⎪-<⎩ ③倒数:ab 的倒数为b a ,倒数等于本身的数为±1(解题时找符号一样,分子、分母颠倒的)性质:①实数a 、b 互为相反数⇔0a b +=;②实数a 、b 互为倒数⇔1ab =2、科学记数法:10n a ⨯⑴确定a :110a ≤<;⑵确定n :①当原数≥10时,n 等于原数的整数位数减去1;②当0<原数<1时,n 是负整数,n 的绝对值等于原数中左起第一个非零数前零的个数(含整数位数的零)。

3、幂的运算①同底数幂相乘:m n m n a a a +⋅=; ②同底数幂相除:m n m n a a a -÷=; ③幂的乘方:()()m n mn n m a a a ==④积的乘方:()n n n ab a b =; ⑤零次幂:01(0)a a =≠;⑥负整数次幂:1n na a -=4、整式运算①合并同类项:字母和指数不变,系数相加减;②幂的运算:(同3; ④平方差公式:22()()a b a b a b +-=-,完全平方公式:222()2a b a ab b ±=±+。

5、因式分解(1)方法:①提公因式法:()pa pb pc p a b c ++=++;②公式法22222:()():2()a b a b a b a ab b a b ⎧-=+-⎨±+=±⎩平方差公式逆用完全平方公式逆用 (2)步骤:一提二套三检查6、二次根式⑴性质:①2(0)a a =≥a =(同1-②)。

==先将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再将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进行合并。

7、不等式组解法及解集表示⑴、解法步骤:去分母,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⑵、注意事项:①不等式两边同时除以或乘以一个负数,不等号要改变方向;②求不等式组的解集有两种方法:第一种,口诀法: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取中间,小小大大去不了;第二种,数形结合法:用数轴表示;③边界:有等号用实心圆点,无等号用空心圆圈;方向:大于向右,小于向左.8、函数自变量取值范围(1)分式:分母不能为0;(2)二次根式:被开方数大于等于0;(3)分式+二次根式:分母不能为0和被开方数大于等于0.9、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计算角度性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考法:结合余角、补角、对顶角、内错角以及三角形内角和、内外角关系等知识考查.10、利用圆周角定理及推论求角度定理:一条弧多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去绝对值常用方法之令狐文艳创作

去绝对值常用方法之令狐文艳创作

去绝对值常用“六招”(初一)令狐文艳去绝对值常用“六招” (初一)绝对值是初中数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后续学习的必备知识。

解绝对值问题要求高,难度大,不易把握,解题易陷入困境。

下面就教同学们去绝对值的常用几招。

一、根据定义去绝对值例1、当a = -5,b = 2, c = - 8时,求3│a│-2│b│- │c│的值分析:这里给出的是确定的数,所以根据绝对值的意义即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代值后即可去掉绝对值。

解:因为:a = -5<0,b =2>0, c = -8<0所以由绝对值的意义,原式 = 3 [ -(-5)] –2 ×2 -[ - ( - 8 ) ] = 7二、从数轴上“读取”相关信息去绝对值例2、有理数a、b、c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且│a│=│b│,化简│c-a│+│c-b│+│a+b│-│a│分析:本题的关键是确定c - a、c-b、a + b的正负性,由数轴上点的位置特征,即可去绝对值。

解:由已知及数轴上点的位置特征知:a<0<c<b 且- a = b 从而 c – a >0 , c - b<0, a + b = 0 故原式 = c - a + [ - ( c – b ) ] + 0 - ( - a ) = b三、由非负数性质去绝对值例3:已知│a2-25│+ ( b – 2 )2= 0,求ab的值。

分析:因为绝对值、完全平方数为非负数,几个非负数的和为零,则这几个数均为“0”。

解:因为│a2-25│+ ( b – 2 )2= 0 由绝对值和非负数的性质:a2-25 = 0 且 b – 2 = 0即 a = 5 b = 2 或 a = - 5 b = 2 故 ab = 10或 ab = - 10四、用分类讨论法去绝对值例4、若abc≠0,求 + + 的值。

分析:因abc≠0,所以只需考虑a、b、c同为正号还是同为负号;两个同为正(负)号,另一个为负(正)号,共八种情况。

中考数学压轴题十大类型经典题目之令狐文艳创作

中考数学压轴题十大类型经典题目之令狐文艳创作

中考数学压轴题十大类型令狐文艳目录第一讲中考压轴题十大类型之动点问题1第二讲中考压轴题十大类型之函数类问题7第三讲中考压轴题十大类型之面积问题13第四讲中考压轴题十大类型之三角形存在性问题19第五讲中考压轴题十大类型之四边形存在性问题25第六讲中考压轴题十大类型之线段之间的关系31第七讲中考压轴题十大类型之定值问题38第八讲中考压轴题十大类型之几何三大变换问题44第九讲中考压轴题十大类型之实践操作、问题探究50第十讲中考压轴题十大类型之圆56第十一讲中考压轴题综合训练一62第十二讲中考压轴题综合训练二68第一讲中考压轴题十大类型之动点问题1.(2011吉林)如图,梯形ABCD中,AD∥BC,∠BAD=90°,CE⊥AD于点E,AD=8cm,BC=4cm,AB=5cm.从初始时刻开始,动点P,Q分别从点A,B同时出发,运动速度均为1cm/s,动点P沿A-B-C-E方向运动,到点E停止;动点Q沿B-C-E-D方向运动,到点D停止,设运动时间为x s,△PAQ的面积为y cm2,(这里规定:线段是面积为0的三角形)解答下列问题:s (1)当x=2s时,y=_____ cm2;当x=92时,y=_______ cm2.(2)当5 ≤ x≤ 14时,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3)当动点P在线段BC上运动时,求出154 y S 梯形ABCD 时x 的值.(4)直接写出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使PQ 与四边形ABCE 的对角线平行的所有x 的值. 2. (2007河北)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 中,AD ∥BC ,AB =DC =50,AD =75,BC =135.点P 从点B 出发沿折线段BA -AD -DC 以每秒5个单位长的速度向点C 匀速运动;点Q 从点C 出发沿线段CB 方向以每秒3个单位长的速度匀速运动,过点Q 向上作射线QK ⊥BC ,交折线段CD -DA -AB 于点E .点P 、Q 同时开始运动,当点P 与点C 重合时停止运动,点Q 也随之停止.设点P 、Q 运动的时间是t 秒(t >0).(1)当点P 到达终点C 时,求t 的值,并指出此时BQ 的长;(2)当点P 运动到AD 上时,t 为何值能使PQ ∥DC ?(3)设射线QK 扫过梯形ABCD 的面积为S ,D C BA 分别求出点E 运动到CD 、DA 上时,S 与t 的关系式;(△PQE 能否成为直角三角形?若能,写出t 的取值范围;若不能,请说明理由.备用图3. (2008河北)如图,在Rt ABC △中,∠C=90°,AB =50,AC =30,D ,E ,F 分别是AC ,AB ,B C 的中点.点P 从点D 出发沿折线DE -EF -FC -CD 以每秒7个单位长的速度匀速运动;点Q 从点B 出发沿BA 方向以每秒4个单位长的速度匀速运动,过点Q 作射线QK AB ,交折线BC -CA 于点G .点P Q ,同时出发,当点P 绕行一周回到点D 时停止运动,点Q 也随之停止.设点P Q ,运动的时间是t秒(0t>).(1)D F,两点间的距离是;(2)射线QK能否把四边形CDEF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若能,求出t的值.若不能,说明理由;(3)当点P运动到折线EF FC-上,且点P又恰好落在射线QK上时,求t的值;(4)连结PG,当PG AB∥时,请直接..写出t 的值.4.(2011山西太原)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OABC是平行四边形.直线l经过O、C两点.点A的坐标为(8,0),点B的坐标为(11,4),动点P在线段OA上从点O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点A运动,同时动点Q从点A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沿A→B→C的方向向点C运动,过点P作PM垂直于x轴,与折线O-C-B相交于点M.当P、Q两点中有一点到达终点时,另一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点P、Q运动的时间为t秒(0t ),△MPQ的面积为S.(1)点C的坐标为________,直线l的解析式为__________.(2)试求点Q与点M相遇前S与t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相应的t的取值范围.(3)试求题(2)中当t为何值时,S的值最大,并求出S的最大值.(4)随着P、Q两点的运动,当点M在线段CB上运动时,设PM的延长线与直线l相交于Array点N.试探究:当t腰三角形?请直接写出t5.(2011=6,BC=23,点O是AB的中点,点P在AB的延长线上,且BP=3.一动点E从O点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OA匀速运动,到达A点后,立即以原速度沿AO返回;另一动点F从P点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射线PA匀速运动,点E、F同时出发,当两点相遇时停止运动.在点E、F的运动过程中,以EF为边作等边△EFG,使△EFG和矩形ABCD在射线PA的同侧,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t≥0).(1)当等边△EFG的边FG恰好经过点C时,求运动时间t的值;(2)在整个运动过程中,设等边△EFG和矩形ABCD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请直接写出S 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和相应的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3)设EG与矩形ABCD的对角线AC的交点为H,是否存在这样的t,使△AOH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对应的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备用图1备用三、测试提高 1. (2011山东烟台)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梯形ABCD 的底边AB 在x 轴上,底边CD 的端点D 在y 轴上.直线CB 的表达式为41633y x =-+,点A 、D 的坐标分别为(-4,0),(0,4).动点P 自A 点出发,在AB 上匀速运动.动点Q 自点B 出发,在折线BCD 上匀速运动,速度均为每秒1个单位.当其中一个动点到达终点时,它们同时停止运动.设点P 运动t (秒)时,△OPQ 的面积为S (不能构成△OPQ 的动点除外).(1)求出点B 、C 的坐标;(2)求S 随t 变化的函数关系式;(3)当t 为何值时S 有最大值?并求出最大值.备第二讲中考压轴题十大类型之函数类问题1.(2011浙江温州)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是坐标原点,点A的坐标为(-4,0),点B的坐标为(0,b)(b>0).P是直线AB上的一个动点,作PC⊥x轴,垂足为C,记点P关于y轴的对称点为P′ (点P′不在y轴上),连结P P′,P′A,P′C,设点P的横坐标为a.(1)当b=3时,①直线AB的解析式;②若点P′的坐标是(-1,m),求m的值;(2)若点P在第一象限,记直线AB与P′C 的交点为D.当P′D:DC=1:3时,求a的值;(3)是否同时存在a,yP'D BPb,使△P′CA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所有满足要求的a,b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2010武汉)如图,抛物线212y ax ax b=-+经过A(-1,0),C(2,32)两点,与x轴交于另一点B.(1)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抛物线的顶点为M,点P为线段OB 上一动点 (不与点B重合),点Q在线段MB 上移动,且∠MPQ=45°,设线段OP=x,MQ=22y,求y2与x的函数关系式,并直接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3)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条直线x=m,x=n分别与抛物线交于点E,G,与(2)中的函数图象交于点F,H.问四边形EFHG 能否为平行四边形? 若能,求m,n之间的数量关系;若不能,请说明理由.备用图3.(2011江苏镇江)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l过点A(1,0)且与y轴平行,直线2l过1点B(0,2)且与x轴平行,直线l与2l相交于1点P.点E为直线l上一点,反比例函数2k(k>0)的图象过点E且与直线1l相交于点yxF.(1)若点E与点P重合,求k的值;(2)连接OE、OF、EF.若k>2,且△OEF的面积为△PEF的面积2倍,求点E的坐标;(3)是否存在点E及y轴上的点M,使得以点M、E、F为顶点的三角形与△PEF全等?若存在,求E点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2010浙江舟山)△ABC中,∠A=∠ABC放在平面直角坐B=30°,AB=图),△ABC可以绕点O作任意角度的旋转.(1)当点B求点B 的横坐标;(2)如果抛物线2y ax bx c =++(a ≠0)的对称轴经过点C ,请你探究:①当a ,12b =-,c =A ,B 两点是否都在这条抛物线上?并说明理由; ②设b =-2am ,是否存在这样的m 值,使A ,B在,直接写出m 由.5. 示. (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及抛物线顶点M的坐标;(2)若点N 为线段BM 上的一点,过点N 作x 轴的垂线,垂足为点Q .当点N 在线段BM 上运动时(点N 不与点B ,点M 重合),设OQ的长为t ,四边形NQAC 面积为S ,求S 与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及自变量t 的取值范围;(3)在对称轴右侧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 ,使△PAC 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将△OAC 补成矩形,使得△OAC 的两个顶点成为矩形一边的两个顶点,第三个顶点落在矩形这一边的对边上,试直接写出矩形的未知的顶点坐标(不需要计算过程).三、测试提高1. (2011山东东营)如图所示,四边形OABC是矩形,点A 、C 的坐标分别为(30-,),(0,1),点D 是线段BC 上的动点(与端点B 、C 不重合),过点D 作直线12y x b =+交折线OAB 于点E .(1)记△ODE 的面积为S .求S 与b 的函数关系式;(2)当点E 在线段OA 上时,且tan ∠DEO =12.若矩形OABC 关于直线DE 的对称图形为四边形1111O A B C .试探究四边形1111O A B C 与矩形OABC 的重叠部分的面积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求出该重叠部分的面积;若改变,请说明理由.第三讲 中考压轴题十大类型之面积问题 1. (2011辽宁大连)如图,抛物线y =ax 2+bx +c 经过A (-1,0)、B (3,0)、C (0,3)三点,对称轴与抛物线相交于点P 、与直线BC 相交于点M ,连接PB .(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2)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Q ,使△QMB 与△PMB 的面积相等,若存在,求点Q 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3)在第一象限、对称轴右侧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R ,使△在,说明理由.2.(2011湖北十堰)如图,己知抛物线y=x2+bx+c与x轴交于点A(1,0)和点B,与y轴交于点C(0,-3).(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如图(1),己知点H(0,-1).问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G(点G在y轴的左侧),使得S△GHC=S△GHA?若存在,求出点G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如图(2),抛物线上点D在x轴上的正投影为点E(﹣2,0),F是OC的中点,连接DF,P为线段BD上的一点,若∠EPF=∠BDF,求线段PE的长.3.(2010天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抛物线2=-+y x bxc+与x轴交于点A、B(点A在点B的左侧),与y轴的正半轴交于点C,顶点为E.(Ⅰ)若2c=,求此时抛物线顶点E的b=,3坐标;(Ⅱ)将(Ⅰ)中的抛物线向下平移,若平移后,在四边形ABEC 中满足S △BCE = S △ABC ,求此时直线BC 的解析式;(Ⅲ)将(Ⅰ)中的抛物线作适当的平移,若平移后,在四边形ABEC 中满足S △BCE =2S △AOC ,且顶点E 恰好落在直线43y x =-+上,求此时抛物线的解析式.4. (2011山东聊城)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12cm ,BC =8cm .点E 、F 、G 分别从点A 、B 、C 同时出发,沿矩形的边按逆时针方向移动,点E 、G 的速度均为2cm/s ,点F 的速度为4cm/s ,当点F 追上点G (即点F 与点G 重合)时,三个点随之停止移动.设移动开始后第t s 时,△EFG 的面积为S cm 2.(1)当t =1s 时,S 的值是多少?(2)写出S 与t 之间的函数解析式,并指出自变量t 的取值范围;(3)若点F 在矩形的边BC 上移动,当t 为何值时,以点B 、E 、F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以C 、F 、G 为顶点的三角形相似?请说明理由.5. (2011江苏淮安)如图,在Rt△ABC 中,∠C =90°,AC =8,BC =6,点P 在AB 上,AP =2,点E 、F 同时从点P 出发,分别沿PA 、PB 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A 、B 匀速运动,点E 到达点A 后立刻以原速度沿AB 向点B 运动,点F 运动到点B 时停止,点E 也随之停止.在点E 、F 运动过程中,以EF 为边作正方形EFGH ,使它与△ABC 在线段AB 的同侧.设E 、F 运动的时间为t 秒(t >0),正方形EFGH 与△ABC 重叠部分面积为S .(1)当t =1时,正方形EFGH 的边长是.当t =3时,正方形EFGH 的边长是.(2)当0<t ≤2时,求S 与t 的函数关系A EB F G D式;(3)直接答出: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当t为何值时,S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BA备用图三、测试提高1.(2010山东东营)如图,在锐角三角形ABC中,BC=12,△ABC的面积为48,D,E分别是边AB,AC上的两个动点(D不与A,B重合),且保持DE∥BC,以DE为边,在点A的异侧作正方形DEFG.(1)当正方形DEFG的边GF在BC上时,求正方形DEFG的边长;(2)设DE = x,△ABC与正方形DEFG重叠部分的面积为y,试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写出x 的取值范围,并求出y 的最大值.第四讲 中考压轴题十大类型之 三角形存在性问题板块一、等腰三角形存在性1. (2011江苏盐城)如图,已知一次函数7y x =-+与正比例函数34y x =的图象交于点A ,且与x 轴交于点B .(1)求点A 和点B 的坐标;(2)过点A 作AC ⊥y 轴于点C ,过点B 作直线l ∥y 轴.动点P 从点O 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沿O —C —A 的路线向点A 运动;同时直线l 从点B 出发,以相同速度向左平移,在平移过程中,直线l 交x 轴于点R ,交线段BA 或线段AO 于点Q .当点P 到达点A 时,点P 和直线l 都停止运动.在运动过程中,设动点P 运动的时间为t 秒.是否存在以A 、P 、Q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t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A DE F G C 备用图(1) A C 备用图(2) A C备用图)2. (2009湖北黄冈)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抛物线21410189y x x =--与x 轴的交点为点A ,与y 轴的交点为点B ,过点B 作x 轴的平行线BC ,交抛物线于点C ,连结AC .现有两动点P ,Q 分别从O ,C 两点同时出发,点P 以每秒4个单位的速度沿OA 向终点A 移动,点Q 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CB 向点B 移动,点P 停止运动时,点Q 也同时停止运动,线段OC ,PQ 相交于点D ,过点D 作DE ∥OA ,交CA 于点E ,射线QE 交x 轴于点F .设动点P ,Q 移动的时间为t (单位:秒)(1)求A ,B ,C 三点的坐标和抛物线的顶点的坐标;(2)当t 为何值时,四边形PQCA 为平行四边形?请写出计算过程;(3)当902t <<时,△PQF 的面积是否总为定值?若是,求出此定值,若不是,请说明理由;(4)当t 为何值时,△PQF 为等腰三角形?请写出解答过程.板块二、直角三角形3. (2009四川眉山)如图,已知直线112y x =+与y 轴交于点A ,与x 轴交于点D ,抛物线212y x bx c =++与直线交于A 、E 两点,与x 轴交于B 、C 两点,且B 点坐标为 (1,0).(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2)动点P 在x 轴上移动,当△PAE 是直角三角形时,求点P 的坐标.4. (2010广东中山)如图所示,矩形ABCD 的边长AB =6,BC =4,点F 在DC 上,DF =2.动点M 、N 分别从点D 、B 同时出发,沿射线DA 、线段BA 向点A 的方向运动(点M 可运动到DA 的延长线上),当动点N 运动到点A 时,M 、N 两点同时停止运动.连接FM 、FN ,当F 、N 、M 不在同一直线上时,可得△FMN ,过△FMN 三边的中点作△PWQ .设动点M 、N 的速度都是1个单位/秒,M 、N 运动的时间为x 秒.试解答下列问题:(1)说明△FMN ∽△QWP ;(2)设04x ≤≤(即M 从D 到A 运动的时间段).试问x 为何值时,△PWQ 为直角三角形?当x 在何范围时,△PQW 不为直角三角形?(3)问当x 为何值时,线段MN 最短?求此时MN 的值.板块三、相似三角形存在性5. (2011湖北天门)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2y ax bx =+3+与x 轴的两个交点分别为A (-3,0)、B(1,0),过顶点C 作CH ⊥x 轴于点H .(1)直接填写:a =,b =,顶点C 的坐标为;(2)在y 轴上是否存在点D ,使得△ACD 是以AC 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D 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3)若点P 为x 轴上方的抛物线上一动点(点P 与顶点C 不重合),PQ ⊥AC 于点Q ,当△PCQ 与△ACH 相似时,求点P 的坐标.W Q P N M F D B A(备用图)三、测试提高1. (2009广西钦州)如图,已知抛物线234y x bx c =++与坐标轴交于A 、B 、C 三点, A 点的坐标为(-1,0),过点C 的直线334y x t =-与x 轴交于点Q ,点P 是线段BC 上的一个动点,过P 作PH ⊥OB 于点H .若PB =5t ,且01t <<.(1)填空:点C 的坐标是_____,b =_____,c =_____;(2)求线段QH 的长(用含t 的式子表示);(3)依点P 的变化,是否存在t 的值,使以P 、H 、Q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COQ 相似?若存在,求出所有t 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第五讲 中考压轴题十大类型之四边形存在性问题1. (2009黑龙江齐齐哈尔)直线364y x =-+与坐标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动点P 、Q 同时从O 点出发,同时到达A 点,运动停止.点Q沿线段OA 运动,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点P 沿路线O →B →A 运动.(1)直接写出A 、B 两点的坐标;(2)设点Q 的运动时间为t 秒,△OPQ 的面积为S ,求出S 与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3)当485S =时,求出点P 的坐标,并直接写出以点O 、P 、Q 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的第四个顶点M 的坐标.2. (2010河南)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抛物线经过A (40),-,B (04),-,C (20),三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点M 为第三象限内抛物线上一动点,点M 的横坐标为m ,△AMB 的面积为S .求S 关于m 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S 的最大值.(3)若点P 是抛物线上的动点,点Q 是直线x y -=上的动点,判断有几个位置能够使得点P 、Q 、B 、O 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直接写出相应的点Q的坐标.3.(2011黑龙江鸡西)已知直线y=+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ABC=60°,BC与x轴交于点C.(1)试确定直线BC的解析式;(2)若动点P从A点出发沿AC向点C运动(不与A、C重合),同时动点Q从C点出发沿CBA向点A运动(不与C、A重合),动点P的运动速度是每秒1个单位长度,动点Q的运动速度是每秒2个单位长度.设△APQ的面积为S,P点的运动时间为t秒,求S与t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3)在(2)的条件下,当△APQ的面积最大时,y轴上有一点M,平面内是否存在一点N,使以A、Q、M、N为顶点的四边形为菱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N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 (2007河南)如图,对称轴为直线x =27的抛物线经过点A (6,0)和B (0,4).(1)求抛物线解析式及顶点坐标;(2)设点E (x ,y )是抛物线上一动点,且位于第四象限,四边形OEAF 是以OA 为对角线的平行四边形,求四边形OEAF 的面积S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3)①当四边形OEAF 的面积为24时,请判断OEAF 是否为菱形?②是否存在点E ,使四边形OEAF 为正方形?若存在,求出点E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5. (2010黑龙江大兴安岭)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2y x =+12的图象分别交x 轴、y 轴于A 、B 两点.过点A 的直线交y 轴正半轴于点M ,且点M 为线段OB 的中点.(1)求直线AM 的解析式;(2)试在直线AM 上找一点P ,使得S △ABP =S △AOB ,请直接写出点P 的坐标;(3)若点H 为坐标平面内任意一点,在坐标平面内是否存在这样的点H ,使以A 、B 、M、H为顶点的四边形是等腰梯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H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三、测试提高6.(2009辽宁抚顺)已知:如图所示,关于x的抛物线2y ax x c(a≠0)与x轴交于点A(-2,=++0)、点B(6,0),与y轴交于点C.(1)求出此抛物线的解析式,并写出顶点坐标;(2)在抛物线上有一点D,使四边形ABDC 为等腰梯形,写出点D的坐标,并求出直线AD的解析式;(3)在(2)中的直线AD交抛物线的对称轴于点M,抛物线上有一动点P,x轴上有一动点Q.是否存在以A、M、P、Q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如果存在,请直接写出点Q 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第六讲中考压轴题十大类型之线段之间的关系1.(2010天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OACB的顶点O在坐标原点,顶点A、B分别在x轴、y轴的正半轴上,3OB=,DOA=,4为边OB的中点.(Ⅰ)若E为边OA上的一个动点,当△CDEEFE2.(形,BC∥AD,∠BAD=90°,BC与y轴相交于点M,且M是BC的中点,A、B、D三点的坐标分别是A( 1 0-,),D(3,0).连接-,),B( 1 2DM,并把线段DM沿DA方向平移到ON.若抛物线2=++经过点D、M、N.y ax bx c(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PA=PC,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设抛物线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为E,点Q是抛物线的对称轴上的一个动点,当点Q在什么位置时有|QE-QC|最大?并求出最大值.3.(2011四川眉山)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0,1),B(4-,4),将点B绕点A 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点C,顶点在坐标原点的抛物线经过点B.(1) 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和点C的坐标;(2) 抛物线上有一动点P,设点P到x轴的距离为1d,点P到点A的距离为2d,试说明211d d=+;(3) 在(2)的条件下,请探究当点P位于何处时,△PAC的周长有最小值,并求出△PAC的周长的最小值.4.(2011福建福州)已知,如图,二次函数223=+-(0)y ax ax aa≠图象的顶点为H,与x轴交于A、B两点(B在A点右侧),点H、B关于直线=+:l y x(1)求A、B两点坐标,并证明点A在直线l上;(2)求二次函数解析式;(3)过点B作直线BK∥AH交直线l于K 点,M、N分别为直线AH和直线l上的两个动点,连接HN、NM、MK,求HN+NM+MK和的最小值.5.(2009湖南郴州)如图1,已知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都经过点M(-2,-1),且P(-1,-2)为双曲线上的一点,Q为坐标平面上一动点,PA垂直于x轴,QB 垂直于y轴,垂足分别是A、B.(1)写出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关系式;(2)当点Q 在直线MO 上运动时,直线MO 上是否存在这样的点Q ,使得△OBQ 与△OAP 面积相等?如果存在,请求出点Q 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如图2,当点Q 在第一象限中的双曲线上运动时,作以OP 、OQ OPCQ ,求平行四边形图6. (2010线与y 轴交于点B 别为(3,0)、(0,4(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设()M m n ,是抛物线上的一点(m n 、为正整数),且它位于对称轴的右侧.若以M B O A 、、、为顶点的四边形四条边的长度是四个连续的正整数,求点M 的坐标;(3)在(2)的条件下,试问:对于抛物线对称轴上的任意一点P,22228++>是PA PB PM 否总成立?请说明理由.三、测试提高1.(2009浙江舟山)如图,已知点A(-4,8)和点B(2,n)在抛物线2y ax上.=(1)求a的值及点B关于x轴对称点P的坐标,并在x轴上找一点Q,使得AQ+QB最短,求出点Q的坐标;(2)平移抛物线2y ax,记平移后点A的对=应点为A′,点B的对应点为B′,点C(-2,0)和点D(-4,0)是x轴上的两个定点.①当抛物线向左平移到某个位置时,A′C+CB′最短,求此时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②当抛物线向左或向右平移时,是否存在某个位置,使四边形A′B′CD的周长最短?若存在,求出此时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第七讲 中考压轴题十大类型之定值问题1. (2011天津)已知抛物线1C :21112y x x =-+,点F (1,1).(Ⅰ)求抛物线1C 的顶点坐标;(Ⅱ)①若抛物线1C 与y 轴的交点为A ,连接AF ,并延长交抛物线1C 于点B ,求证:112AF BF +=;②抛物线1C 上任意一点P (P P x y ,)(01P x <<),连接PF ,并延长交抛物线1C 于点Q (Q Q x y ,),试判断112PF QF+=是否成立?请说明理由;(Ⅲ)将抛物线1C 作适当的平移,得抛物线2C : 221()2y x h =-,若2x m <≤时,2y x ≤恒成立,求m的最大值.2.(2009湖南株洲)如图,已知△ABC为直角三角形,90=,点A、C在x∠=︒,AC BCACB轴上,点B坐标为(3,m)(0m>),线段AB与y轴相交于点D,以P(1,0)为顶点的抛物线过点B、D.(1)求点A的坐标(用m表示);(2)求抛物线的解析式;(3)设点Q为抛物线上点P至点B之间的一动点,连结PQ并延长交BC于点E,连结BQ 并延长交AC于点F,试证明:()+为FC AC EC定值.3.(2008山东济南)已知:抛物线2=++(a≠0),顶y ax bx c点C (1,3-),与x轴交于A、B两点,A-,.(10)(1)求这条抛物线的解析式;(2)如图,以AB为直径作圆,与抛物线交于点D,与抛物线对称轴交于点E,依次连接A、D、B、E,点P为线段AB上一个动点(P与A、B两点不重合),过点P作PM⊥AE于M,PN⊥DB于N,请判断PM PN+是否为定值?BE AD若是,请求出此定值;若不是,请说明理由;(3)在(2)的条件下,若点S是线段EP 上一点,过点S作FG⊥EP,FG分别与边.AE、BE相交于点F、G(F与A、E不重合,G与E、B不重合),请判断PA EF=是否成PB EG立.若成立,请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4.(2011湖南株洲)孔明是一个喜欢探究钻研的同学,他在和同学们一起研究某条抛物线2(0)y ax a=<的性质时,将一把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置于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O,两直角边与该抛物线交于A、B两点,请解答以下问题:(1)若测得OA OB==1),求a的值;(2)对同一条抛物线,孔明将三角板绕点O 旋转到如图2所示位置时,过B作BF x⊥轴于点F,测得1OF=,写出此时点B的坐标,并求点A的横坐标...;(3)对该抛物线,孔明将三角板绕点O旋转任意角度时惊奇地发现,交点A、B的连线段总经过一个固定的点,试说明理由并求出该点的坐标.5.(2009湖北武汉)如图,抛物线24y ax bx a=+-经过()04C,两点,与xA-,、()10轴交于另一点B.(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已知点(),1D m m+在第一象限的抛物线上,求点D关于直线BC对称的点的坐标;(3)在(2)的条件下,连接BD,点P为抛物线上一点,且45∠=︒,求点P的坐标.DBP Array三、测试提高1.(2009物线2=++y x bx c与x轴交于两点A、B,与中A在B的左侧,B的坐标是(3,0).将直线y kx=沿y轴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恰好经过点B、C.(1)求k的值;(2)求直线BC和抛物线的解析式;(3)求△ABC的面积;(4)设抛物线顶点为D,点P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且∠APD=∠ACB,求点P的坐标.、第八讲中考压轴题十大类型之几何三大变换问题1. (2009山西太原)问题解决:如图(1),将正方形纸片ABCD 折叠,使点B 落在CD 边上一点E (不与点C ,D 重合),压平后得到折痕MN .当12CE CD =时,求AM BN 的值. 类比归纳:在图(1)中,若13CE CD =,则AM BN 的值等于;若14CE CD =,则AM BN 的值等于;若1CE CD n =(n 为整数),则AM BN 的值等于.(用含n 的式子表示)联系拓广: 如图(2),将矩形纸片ABCD 折叠,使点B 落在CD 边上一点E (不与点C D ,重合),压平后得到折痕MN ,设()111AB CE m BC m CD n =>=,,则AM BN 的值等于.(用含m n ,的式子表示)2. (2011陕西)如图①,在矩形ABCD 中,将矩形折叠,使B 落在边AD (含端点)上,落点记为E ,这时折痕与边BC 或边CD (含端点)交于点F ,然后再展开铺平,则以B 、方法指导: 为了求得AM BN 的值,可先求BN 、AM 的长,不妨设:AB =2图N A BC DE F M 图A B CD E F M NB 2B A 2E 、F 为顶点的△BEF 称为矩形ABCD 的“折痕三角形”.(1)由“折痕三角形”的定义可知,矩形ABCD 的任意一个“折痕△BEF ”是一个_________三角形;(2)如图②,在矩形ABCD 中,AB =2,BC =4.当它的“折痕△BEF ”的顶点E 位于边AD 的中点时,画出这个“折痕△BEF ”,并求出点F 的坐标;(3)如图③,在矩形ABCD 中, AB =2,BC =4,该矩形是否存在面积最大的“折痕△BEF ”?若存在,说明理由,并求出此时点E 的坐标;若不存在,为什么?图① 图② 图③3. (2010江西南昌)课题:两个重叠的正多边形,其中的一个绕某一个顶点旋转所形成的有关问题.实验与论证设旋转角∠A 1A 0B 1=α(α<∠A 1A 0A 2),θ1,θ2,θ3,θ4,θ5,θ6所表示的角如图所示.(1)用含α的式子表示:θ3=_________,θ4=_________,θ5=_________;(2)图1-图4中,连接A0H时,在不添加其他辅助线的情况下,是否存在与直线A0H 垂直且被它平分的线段?若存在,请选择其中的一个图给出证明;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归纳与猜想设正n边形A0A1A2…A n-1与正n边形A0B1B2…B n-1重合(其中,A1与B1重合),现将正n边形A0B1B2…B n-1绕顶点A0逆时针旋转α(n1800<<α).(3)设θn与上述“θ3,θ4,…”的意义一样,请直接写出θn的度数;(4)试猜想在n边形且不添加其他辅助线的情形下,是否存在与直线A0H垂直且被它。

7.初一上册数学绝对值专项练习带答案之令狐文艳创作

7.初一上册数学绝对值专项练习带答案之令狐文艳创作

绝对值令狐文艳一.选择题(共16小题)1.相反数不大于它本身的数是()A.正数B.负数C.非正数D.非负数2.下列各对数中,互为相反数的是()A.2和B.﹣0.5和C.﹣3和D.和﹣23.a,b互为相反数,下列各数中,互为相反数的一组为()A.a2与b2B.a3与b5C.a2n与b2n(n为正整数)D.a2n+1与b2n+1(n为正整数)4.下列式子化简不正确的是()A.+(﹣5)=﹣5B.﹣(﹣0.5)=0.5C.﹣|+3|=﹣3D.﹣(+1)=15.若a+b=0,则下列各组中不互为相反数的数是()A.a3和b3B.a2和b2C.﹣a和﹣bD .和6.若a和b互为相反数,且a≠0,则下列各组中,不是互为相反数的一组是()A.﹣2a3和﹣2b3B.a2和b2 C.﹣a和﹣bD.3a和3b 7.﹣2018的相反数是()A.﹣2018B.2018C.±2018D .﹣8.﹣2018的相反数是()A.2018B.﹣2018C .D .﹣9.下列各组数中,互为相反数的是()A.﹣1与(﹣1)2B.1与(﹣1)2C.2与D.2与|﹣2|10.如图,图中数轴的单位长度为1.如果点B,C表示的数的绝对值相等,那么点A 表示的数是()A.﹣4B.﹣5C.﹣6D.﹣2 11.化简|a﹣1|+a﹣1=()A.2a﹣2B.0C.2a﹣2或0D.2﹣2a12.如图,M,N,P,R分别是数轴上四个整数所对应的点,其中有一点是原点,并且MN=NP=PR=1.数a对应的点在M与N之间,数b对应的点在P与R之间,若|a|+|b|=3,则原点是()A.M或RB.N或PC.M或ND.P或R13.已知:a>0,b<0,|a|<|b|<1,那么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1﹣b>﹣b>1+a>aB.1+a >a>1﹣b>﹣bC.1+a>1﹣b>a>﹣bD.1﹣b>1+a>﹣b>a 14.点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其对应的数分别是a和b.对于以下结论:甲:b﹣a<0乙:a+b>0丙:|a|<|b|丁:>0其中正确的是()A.甲乙B.丙丁C.甲丙D.乙丁15.有理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各式中错误的是()A.b<aB.|b|>|a|C.a+b>0D.ab<016.﹣3的绝对值是()A.3B.﹣3C .D .二.填空题(共10小题)17.|x+1|+|x﹣2|+|x﹣3|的值为.18.已知|x|=4,|y|=2,且xy<0,则x﹣y的值等于.19.﹣2的绝对值是,﹣2的相反数是.20.一个数的绝对值是4,则这个数是.21.﹣2018的绝对值是.22.如果x、y都是不为0的有理数,则代数式的最大值是.23.已知+=0,则的值为.24.计算:|﹣5+3|的结果是.25.已知|x|=3,则x的值是.26.计算:|﹣3|=.三.解答题(共14小题)27.阅读下列材料并解决有关问题:我们知道,|m|=.现在我们可以用这一结论来化简含有绝对值的代数式,如化简代数式|m+1|+|m﹣2|时,可令m+1=0和m﹣2=0,分别求得m=﹣1,m=2(称﹣1,2分别为|m+1|与|m﹣2|的零点值).在实数范围内,零点值m=﹣1和m=2可将全体实数分成不重复且不遗漏的如下3种情况:(1)m<﹣1;(2)﹣1≤m<2;(3)m≥2.从而化简代数式|m+1|+|m ﹣2|可分以下3种情况:(1)当m<﹣1时,原式=﹣(m+1)﹣(m﹣2)=﹣2m+1;(2)当﹣1≤m<2时,原式=m+1﹣(m﹣2)=3;(3)当m≥2时,原式=m+1+m﹣2=2m﹣1.综上讨论,原式=通过以上阅读,请你解决以下问题:(1)分别求出|x﹣5|和|x﹣4|的零点值;(2)化简代数式|x﹣5|+|x ﹣4|;(3)求代数式|x﹣5|+|x﹣4|的最小值.28.同学们都知道|5﹣(﹣2)|表示5与(﹣2)之差的绝对值,也可理解为5与﹣2两数在数轴上所对的两点之间的距离,试探索:(1)求|5﹣(﹣2)|=.(2)找出所有符合条件的整数x,使得|x+5|+|x﹣2|=7成立的整数是.(3)由以上探索猜想,对于任何有理数x,|x﹣3|+|x﹣6|是否有最小值?如果有,写出最小值;如果没有,说明理由.29.计算:已知|x|=,|y|=,且x<y<0,求6÷(x﹣y)的值.30.求下列各数的绝对值.2,﹣,3,0,﹣4.31.结合数轴与绝对值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探究:①数轴上表示5和2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②数轴上表示﹣2和﹣6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③数轴上表示﹣4和3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2)归纳: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m和数n的两点之间的距离等于|m﹣n|.(3)应用:①如果表示数a 和3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7,则可记为:|a﹣3|=7,那么a=;②若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位于﹣4与3之间,求|a+4|+|a﹣3|的值;③当a 取何值时,|a+4|+|a﹣1|+|a ﹣3|的值最小,最小值是多少?请说明理由.32.计算:|x+1|+|x﹣2|+|x ﹣3|.33.已知数轴上三点A,O,B 表示的数分别为﹣3,0,1,点P为数轴上任意一点,其表示的数为x.(1)如果点P到点A,点B的距离相等,那么x=;(2)当x=时,点P 到点A,点B的距离之和是6;(3)若点P到点A,点B 的距离之和最小,则x的取值范围是;(4)在数轴上,点M,N表示的数分别为x1,x2,我们把x1,x2之差的绝对值叫做点M,N之间的距离,即MN=|x1﹣x2|.若点P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O 沿着数轴的负方向运动时,点E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A沿着数轴的负方向运动、点F以每秒4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B沿着数轴的负方向运动,且三个点同时出发,那么运动秒时,点P到点E,点F的距离相等.34.阅读下面材料:如图,点A、B在数轴上分别表示有理数a、b,则A、B两点之间的距离可以表示为|a﹣b|.根据阅读材料与你的理解回答下列问题:(1)数轴上表示3与﹣2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2)数轴上有理数x与有理数7所对应两点之间的距离用绝对值符号可以表示为.(3)代数式|x+8|可以表示数轴上有理数x与有理数所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若|x+8|=5,则x=.(4)求代数式|x+1008|+|x+504|+|x﹣1007|的最小值.35.已知|a|=8,|b|=2,|a ﹣b|=b﹣a,求b+a的值.36.如图,数轴上的三点A,B,C分别表示有理数a,b,c,化简|a﹣b|﹣|a+c|+|b﹣c|.37.若ab>0,化简:+.38.若a、b都是有理数,试比较|a+b|与|a|+|b|大小.39.若a>b,计算:(a﹣b)﹢|a﹣b|.40.当a≠0时,请解答下列问题:(1)求的值;(2)若b≠0,且,求的值.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6小题)1. D.2. B.3. D.4.D.5. B.6.B.7. B.8. A.9. A.10. A.11. C.12.A.13. D.14.C.15.C.16. A.二.填空题(共10小题)17..18.6或﹣6 .19. 2 , 2 .20.4,﹣4 .21.2018 .22. 1 .23.﹣1 .24. 2 .25.±3 .26. = 3 .三.解答题(共14小题)27.【解答】(1)令x﹣5=0,x﹣4=0,解得:x=5和x=4,故|x﹣5|和|x﹣4|的零点值分别为5和4;(2)当x<4时,原式=5﹣x+4﹣x=9﹣2x;当4≤x<5时,原式=5﹣x+x ﹣4=1;当x≥5时,原式=x﹣5+x﹣4=2x﹣9.综上讨论,原式=.(3)当x<4时,原式=9﹣2x>1;当4≤x<5时,原式=1;当x≥5时,原式=2x﹣9>1.故代数式的最小值是1.28.解:(1)原式=|5+2|=7故答案为:7;(2)令x+5=0或x﹣2=0时,则x=﹣5或x=2当x<﹣5时,∴﹣(x+5)﹣(x﹣2)=7,﹣x﹣5﹣x+2=7,x=5(范围内不成立)当﹣5<x<2时,∴(x+5)﹣(x﹣2)=7,x+5﹣x+2=7,7=7,∴x=﹣4,﹣3,﹣2,﹣1,0,1当x>2时,∴(x+5)+(x﹣2)=7,x+5+x﹣2=7,2x=4,x=2,x=2(范围内不成立)∴综上所述,符合条件的整数x有:﹣5,﹣4,﹣3,﹣2,﹣1,0,1,2;故答案为:﹣5,﹣4,﹣3,﹣2,﹣1,0,1,2;(3)由(2)的探索猜想,对于任何有理数x,|x﹣3|+|x﹣6|有最小值为3.29.解:∵|x|=,|y|=,且x<y<0,∴x=﹣,y=﹣,∴6÷(x﹣y)=6÷(﹣+)=﹣36.30.【解答】解:|2|=2,|﹣|=,|3|=3,|0|=0,|﹣4|=4.31.解:探究:①数轴上表示5和2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3,②数轴上表示﹣2和﹣6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4,③数轴上表示﹣4和3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7;(3)应用:①如果表示数a 和3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7,则可记为:|a﹣3|=7,那么a=10或a=﹣4,②若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位于﹣4与3之间,|a+4|+|a﹣3|=a+4﹣a+3=7,a=1时,|a+4|+|a﹣1|+|a﹣3|最小=7,|a+4|+|a﹣1|+|a﹣3|是3与﹣4两点间的距离.32.解:x<﹣1时,|x+1|+|x﹣2|+|x﹣3|=﹣(x+1)﹣(x﹣2)﹣(x﹣3)=﹣x﹣1﹣x+2﹣x+3=﹣3x+4;﹣1≤x≤2时,|x+1|+|x﹣2|+|x﹣3|=(x+1)﹣(x﹣2)﹣(x﹣3)=x+1﹣x+2﹣x+3=﹣x+6;2<x≤3时,|x+1|+|x﹣2|+|x﹣3|=(x+1)+(x﹣2)﹣(x﹣3)=x+1+x﹣2﹣x+3=x+2;x>3时,|x+1|+|x﹣2|+|x﹣3|=(x+1)+(x﹣2)+(x﹣3)=x+1+x﹣2+x﹣3=3x﹣4.33.解:(1)由题意得,|x ﹣(﹣3)|=|x﹣1|,解得x=﹣1;(2)∵AB=|1﹣(﹣3)|=4,点P到点A,点B的距离之和是6,∴点P在点A的左边时,﹣3﹣x+1﹣x=6,解得x=﹣4,点P在点B的右边时,x﹣1+x﹣(﹣3)=6,解得x=2,综上所述,x=﹣4或2;(3)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点P在AB之间时点P到点A,点B的距离之和最小,所以x的取值范围是﹣3≤x ≤1;(4)设运动时间为t,点P 表示的数为﹣3t,点E表示的数为﹣3﹣t,点F表示的数为1﹣4t,∵点P到点E,点F的距离相等,∴|﹣3t﹣(﹣3﹣t)|=|﹣3t﹣(1﹣4t)|,∴﹣2t+3=t﹣1或﹣2t+3=1﹣t,解得t=或t=2.故答案为:(1)﹣1;(2)﹣4或2;(3)﹣3≤x≤1;(4)或2.34.解:(1)|3﹣(﹣2)|=5,(2)数轴上有理数x与有理数7所对应两点之间的距离用绝对值符号可以表示为|x ﹣7|,(3)代数式|x+8|可以表示数轴上有理数x与有理数﹣8所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若|x+8|=5,则x=﹣3或﹣13,(4)如图,|x+1008|+|x+504|+|x﹣1007|的最小值即|1007﹣(﹣1008)|=2015.故答案为:5,|x﹣7|,﹣8,=﹣3或﹣13.35.解:∵|a|=8,|b|=2,∴a=±8,b=±2,∵|a﹣b|=b﹣a,∴a﹣b≤0.①当a=8,b=2时,因为a﹣b=6>0,不符题意,舍去;②当a=8,b=﹣2时,因为a﹣b=10>0,不符题意,舍去;③当a=﹣8,b=2时,因为a﹣b=﹣10<0,符题意;所以a+b=﹣6;④当a=﹣8,b=﹣2时,因为a﹣b=﹣6<0,符题意,所以a+b=﹣10.综上所述a+b=﹣10或﹣6.36.解:由数轴得,c>0,a <b<0,因而a﹣b<0,a+c<0,b﹣c <0.∴原式=b﹣a+a+c+c﹣b=2c.37.解:∵ab>0,∴①当a>0,b>0时,+=1+1=2.②当a<0,b<0时,+=﹣1﹣1=﹣2.综上所述:+=2或﹣2.38.解:①当a,b同号时,|a+b|=|a|+|b|,②当a,b中至少有一个0时,|a+b|=|a|+|b|,③当a,b异号时,|a+b|<|a|+|b|,综上所述|a+b|≤|a|+|b|.39.解:∵a>b,∴a﹣b>0,∴(a﹣b)﹢|a﹣b|=(a﹣b)+(a﹣b)=2a﹣2b.40.解:(1)当a>0时,=1;当a<0时,=﹣1;(2)∵,∴a,b 异号,当a>0,b<0时,=﹣1;当a<0,b>0时,=﹣1;。

初一下册数学压轴题精练答案之令狐文艳创作

初一下册数学压轴题精练答案之令狐文艳创作

初一下册数学压轴题精练答案令狐文艳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解答题(共9小题)1.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OB是直角三角形,∠AOB=90°,斜边AB与y轴交于点C.(1)若∠A=∠AOC,求证:∠B=∠BOC;(2)如图2,延长AB交x轴于点E,过O作OD⊥AB,若∠DOB=∠EOB,∠A=∠E,求∠A的度数;(3)如图3,OF平分∠AOM,∠BCO的平分线交FO的延长线于点P,∠A=40°,当△ABO绕O点旋转时(斜边AB与y轴正半轴始终相交于点C),问∠P的度数是否发生改变?若不变,求其度数;若改变,请说明理由.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坐标与图形性质.专题:证明题.分析:(1)由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及等角的余角相等即可证明;(2)由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等量代换求得∠DOB=∠EOB=∠OAE=∠E;然后根据外角定理知∠DOB+∠EOB+∠OEA=90°;从而求得∠DOB=30°,即∠A=30°;(3)由角平分线的性质知∠FOM=45°﹣∠AOC ①,∠PCO=∠A+∠AOC ②,根据①②解得∠PCO+∠FOM=45°+∠A,最后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得旋转后的∠P的度数.解答:(1)证明:∵△AOB是直角三角形,∴∠A+∠B=90°,∠AOC+∠BOC=90°,∵∠A=∠AOC,∴∠B=∠BOC;解:(2)∵∠A+∠ABO=90°,∠DOB+∠ABO=90°,∴∠A=∠DOB,又∵∠DOB=∠EOB,∠A=∠E,∴∠DOB=∠EOB=∠OAE=∠OEA,∵∠DOB+∠EOB+∠OEA=90°,∴∠A=30°;(3)∠P的度数不变,∠P=25°.理由如下:(只答不变不得分)∵∠AOM=90°﹣∠AOC,∠BCO=∠A+∠AOC,又∵OF平分∠AOM,CP平分∠BCO,∴∠FOM=45°﹣∠AOC ①,∠PCO=∠A+∠AOC ②,①+②得:∠PCO+∠FOM=45°+∠A,∴∠P=180°﹣(∠PCO+∠FOM+90°)=180°﹣(45°+∠A+90°)=180°﹣(45°+20°+90°)=25°.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坐标与图形的性质.解答时,需注意,△ABO 旋转后的形状与大小均无变化.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1,0),B(0,2),点C 在x轴上.(1)如图(1),若△ABC的面积为3,则点C的坐标为(2,0)或(﹣4,0).(2)如图(2),过点B点作y轴的垂线BM,点E是射线BM上的一动点,∠AOE的平分线交直线BM于F,OG⊥OF且交直线BM于G,当点E在射线BM上滑动时,的值是否变化?若不变,请求出其值;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坐标与图形性质;垂线;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分析:(1)利用A,B点坐标,△ABC的面积为3,得出AC的长,进而得出C点坐标;(2)首先根据已知得出∠EOG=∠EOx,进而得出FM∥x轴,再利用已知得出∠BOF=∠EGO,即可得出∠BEO=2∠BOF,得出答案即可.解答:解:(1)∵A(﹣1,0),B(0,2),点C在x轴上.△ABC的面积为3,∴AC的长为3,则点C的坐标为(2,0)或(﹣4,0);故答案为:(2,0)或(﹣4,0);(2)∵∠AOE+∠EOx=180°,∴∠AOE+∠EOx=90°,即∠EOF+∠EOx=90°∵∠EOF+∠EOG=90°,∴∠EOG=∠EOx,∴FM∥x轴,∴∠GOx=∠EGO,∴∠EOG=∠EGO,∴∠BEO=2∠EGO,∵∠FOG=90°,∴∠EGO+∠OFG=90°,∵FM⊥y轴,∴∠BOF+∠OFG=90°,∴∠BOF=∠EGO,∴∠BEO=2∠BOF,∴=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应用以及平行线的判定和三角形面积求法等知识,根据已知得出FM∥x轴以及∠BOF=∠EGO是解题关键.3.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a,0),B(b,0),C(﹣1,2),且|2a+b+1|+(a+2b﹣4)2=0.(1)求a,b的值;(2)①在x轴的正半轴上存在一点M,使△COM的面积=△ABC的面积,求出点M的坐标;②在坐标轴的其它位置是否存在点M,使△COM的面积=△ABC的面积仍然成立?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符合条件的点M 的坐标;(3)如图2,过点C作CD⊥y轴交y轴于点D,点P为线段CD延长线上一动点,连接OP,OE平分∠AOP,OF⊥OE.当点P运动时,的值是否会改变?若不变,求其值;若改变,说明理由.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非负数的性质:绝对值;非负数的性质:偶次方;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分析:(1)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即可列出关于a,b的方程组求得a,b的值;(2)①过点C做CT⊥x轴,CS⊥y轴,垂足分别为T、S,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得OM的长,则M的坐标即可求得;②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写出M的坐标;(3)利用∠BOF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表示出∠OPD和∠DOE 即可求解.解答:解:(1)∵|2a+b+1|+(a+2b﹣4)2=0,又∵|2a+b+1|≥0,(a+2b﹣4)2≥0,∴|2a+b+1|=0且(a+2b﹣4)2=0.∴∴即a=﹣2,b=3.(2)①过点C做CT⊥x轴,CS⊥y轴,垂足分别为T、S.∵A(﹣2,0),B(3,0),∴AB=5,因为C(﹣1,2),∴CT=2,CS=1,△ABC的面积=AB•CT=5,要使△COM的面积=△ABC的面积,即△COM的面积=,所以OM•CT=,∴OM=2.5.所以M的坐标为(2.5,0).②存在.点M的坐标为(0,5)或(﹣2.5,0)或(0,﹣5).(3)的值不变,理由如下:∵CD⊥y轴,AB⊥y轴∴∠CDO=∠DOB=90°∴AB∥CD∴∠OPD=∠POB∵OF⊥OE∴∠POF+∠POE=90°,∠BOF+∠AOE=90°∵OE平分∠AOP∴∠POE=∠AOE∴∠POF=∠BOF∴∠OPD=∠POB=2∠BOF∵∠DOE+∠DOF=∠BOF+∠DOF=90°∴∠DOE=∠BOF∴∠OPD=2∠BOF=2∠DOE∴.点评:本题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平行线的性质,求点的坐标问题常用的方法就是转化成求线段的长的问题.4.长方形OABC,O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OA=5,OC=3,点B在第三象限.(1)求点B的坐标;(2)如图1,若过点B的直线BP与长方形OABC的边交于点P,且将长方形OABC的面积分为1:4两部分,求点P 的坐标;(3)如图2,M为x轴负半轴上一点,且∠CBM=∠CMB,N 是x轴正半轴上一动点,∠MCN的平分线CD交BM的延长线于点D,在点N运动的过程中,的值是否变化?若不变,求出其值;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考点: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坐标与图形性质;三角形的面积.分析:(1)根据第三象限点的坐标性质得出答案;(2)利用长方形OABC的面积分为1:4两部分,得出等式求出AP的长,即可得出P点坐标,再求出PC的长,即可得出OP的长,进而得出答案;(3)首先求出∠MCF=2∠CMB,即可得出∠CNM=∠NCF=∠MCF﹣∠NCM=2∠BMC﹣2∠DCM,得出答案.解答:解:(1)∵四边形OABC为长方形,OA=5,OB=3,且点B在第三象限,∴B(﹣5,﹣3).(2)若过点B的直线BP与边OA交于点P,依题意可知:×AB×AP=×OA×OC,即×3×AP=×5×3,∴AP=2∵OA=5,∴OP=3,∴P(﹣3,0),若过点B的直线BP与边OC交于点P,依题意可知:×BC×PC=×OA×OC,即×5×PC=×5×3,∴PC=∵OC=3,∴OP=,∴P(0,﹣).综上所述,点P的坐标为(﹣3,0)或(0,﹣).(3)延长BC至点F,∵四边形OABC为长方形,∴OA∥BC.∴∠CBM=∠AMB,∠AMC=∠MCF.∵∠CBM=∠CMB,∴∠MCF=2∠CMB.过点M作ME∥CD交BC于点E,∴∠EMC=∠MCD.又∵CD平分∠MCN,∴∠NCM=2∠EMC.∴∠D=∠BME=∠CMB﹣∠EMC,∠CNM=∠NCF=∠MCF﹣∠NCM=2∠BMC﹣2∠DCM=2∠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以及矩形的性质、图形面积求法等知识,利用数形结合得出的是解题关键.5.如图,直线AB∥CD.(1)在图1中,∠BME、∠E,∠END的数量关系为:∠E=∠BME+∠END;(不需证明)在图2中,∠BMF、∠F,∠FND的数量关系为:∠BMF=∠F+∠FND;(不需证明)(2)如图3,NE平分∠FND,MB平分∠FME,且2∠E与∠F互补,求∠FME的大小.(3)如图4中,∠BME=60°,EF平分∠MEN,NP平分∠END,EQ∥NP,则∠FEQ的大小是否发生变化?若变化,说明理由;若不变化,求∠FEQ的度数.考点:平行线的性质.分析:(1)过点E作EF∥AB,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得∠BME=∠1,∠END=∠2,然后相加即可得解;先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求出∠3=∠FND,再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列式计算即可得解;(2)设∠END=x°,∠BNE=y°,根据(1)的结论可得x+y=∠E,2x+∠F=y,然后消掉x并表示出y,再根据2∠E与∠F互补求出y,然后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解即可;(3)根据(1)的结论表示出∠MEN,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表示出∠FEN和∠ENP,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得∠NEQ=∠ENP,然后根据∠FEQ=∠FEN﹣∠NEQ整理即可得解.解答:解:(1)如图1,过点E作EF∥AB,∵AB∥CD,∴AB∥EF∥CD,∴∠BME=∠1,∠END=∠2,∴∠1+∠2=∠BME+∠END,即∠E=∠BME+∠END;如图2,∵AB∥CD,∴∠3=∠FND,∴∠BMF=∠F+∠3=∠F+∠FND,即∠BMF=∠F+∠FND;故答案为:∠E=∠BME+∠END;∠BMF=∠F+∠FND;(2)如图3,设∠END=x°,∠BNE=y°,由(1)的结论可得x+y=∠E,2x+∠F=y,消掉x得,3y=2∠E+∠F,∵2∠E与∠F互补,∴2∠E+∠F=180°,∴3y=180°,解得y=60°,∵MB平分∠FME,∴∠FME=2y=2×60°=120°;(3)由(1)的结论得,∠MEN=∠BME+∠END,∵EF平分∠MEN,NP平分∠END,∴∠FEN=∠MEN=(∠BME+∠END),∠ENP=∠END,∵EQ∥NP,∴∠NEQ=∠ENP,∴∠FEQ=∠FEN﹣∠NEQ=(∠BME+∠END)﹣∠END=∠BME,∵∠BME=60°,∴∠FEQ=×60°=30°.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此类题目,过拐点作平行线是解题的关键,准确识图理清图中各角度之间的关系也很重要.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B(0,4),C(﹣5,4),点A是x轴负半轴上一点,S四边形AOBC=24.(1)线段BC的长为5,点A的坐标为(﹣7,0);(2)如图1,BM平分∠CBO,CM平分∠ACB,BM交CM于点M,试给出∠CMB与∠CAO之间满足的数量关系式,并说明理由;(3)若点P是在直线CB与直线AO之间的一点,连接BP、OP,BN平分∠CBP,ON平分∠AOP,BN交ON于N,请依题意画出图形,给出∠BPO与∠BNO之间满足的数量关系式,并说明理由.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坐标与图形性质;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专题:分类讨论.分析:(1)根据点B、C的横坐标求出BC的长度即可;再根据四边形的面积求出OA的长度,然后根据点A在y轴的负半轴写出点A的坐标;(2)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用∠CAO表示出∠ACB,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表示出∠MAB和∠MBC,然后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列式整理即可得解;(3)分①点P在OB的左边时,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表示出∠PBO+∠POB,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和角平分线的定义表示出∠NBP+∠NOP,然后在△NBO中,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列式整理即可得解;②点P在OB的右边时,求出∠CBP+∠AOP+∠BPO=360°,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表示出∠PBN+∠PON,然后利用四边形的内角和定理列式整理即可得解.解答:解:(1)∵点B(0,4),C(﹣5,4),∴BC=5,S四边形AOBC=(BC+OA)•OB=(5+OA)•4=24,解得OA=7,所以,点A的坐标为(﹣7,0);(2)∵点B、C的纵坐标相同,∴BC∥OA,∴∠ACB=180°﹣∠CAO,∠CBO=90°,∵BM平分∠CBO,CM平分∠ACB,∴∠MCB=(180°﹣∠CAO)=90°﹣∠CAO,∠MBC=∠CBO=×90°=45°,在△MBC中,∠CMB+∠MCB+∠MBC=180°,即∠CMB+90°﹣∠CAO+45°=180°,解得∠CMB=45°+∠CAO;(3)①如图1,当点P在OB左侧时,∠BPO=2∠BNO.理由如下:在△BPO中,∠PBO+∠POB=180°﹣∠BPO,∵BC∥OA,BN平分∠CBP,ON平分∠AOP,∴∠NBP+∠NOP=(180°﹣∠PBO﹣∠POB),在△NOB中,∠BNO=180°﹣(∠NBP+∠NOP+∠PBO+∠POB),=180°﹣[(180°﹣∠PBO﹣∠POB)+∠PBO+∠POB],=90°﹣(∠PBO+∠POB),=90°﹣(180°﹣∠BPO),=∠BPO,∴∠BPO=2∠BNO;②如图2,当点P在OB右侧时,∠BNO+∠BPO=180°.理由如下:∵BC∥OA,∴∠CBP+∠AOP+∠BPO=360°,∵BN平分∠CBP,ON平分∠AOP,∴∠PBN+∠PON+∠BPO=×360°=180°,∴∠PBN+∠PON=180°﹣∠BPO,在四边形BNOP中,∠BNO=360°﹣∠PBN﹣∠PON﹣∠BPO=360°﹣(180°﹣∠BPO)﹣∠BPO=180°﹣∠BPO,∴∠BNO+∠BPO=180°.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角平分线的定义,平行线的性质,以及坐标与图形性质,准确识图理清图中各角度之间的关系是解题关键,(3)要注意分情况讨论.7.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OBCD各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O(0,0),B(2,6),C(8,9),D (10,0);(1)三角形BCD的面积=30(2)将点C平移,平移后的坐标为C′(2,8+m);①若S△BDC′=32,求m的值;②当C′在第四象限时,作∠C′OD的平分线OM,OM交于C′C于M,作∠C′CD的平分线CN,CN交OD于N,OM与CN相交于点P(如图2),求的值.考点:作图-平移变换;坐标与图形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分析:(1)三角形BCD的面积=正方形的面积﹣3个小三角形的面积;(2)①分平移后的坐标为C′在B点的上方;在B点的下方两种情况讨论可求m 的值;②利用外角以及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出∠ODC+∠CC′O=2∠P,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1)三角形BCD的面积为:×6×10=30;故答案为:30;(2)①当C在x轴上方,如图1所示:∵S△BDC′=32,D到BC″的距离为8,∴BC″=8,∵B(2,6),∴8+m=14,∴m=6,∵AB=6,BC′=8,∴C′在x轴下方,且AC′=2,∴8+m=﹣2,∴m=﹣10,即m=6或m=﹣10;②如图2,在△OC′M中,∵∠OMC是∠OMC′的外角,∴∠2+∠6=∠OMC,在△PMC中,∵∠OMC是∠CMP的外角,∴∠4+∠P=∠OMC,∴∠2+∠6=∠4+∠P,在△CND中,∵∠ONC是∠CND的外角,∴∠3+∠7=∠ONC,在△ONP中,∵∠ONC是∠ONP的外角,∴∠1+∠P=∠ONC,∴∠3+∠7=∠1+∠P,∴∠3+∠7+∠2+∠6=∠4+∠P+∠1+∠P,∵∠2=∠1,∠3=∠4,∴∠6+∠7=2∠P,∴∠ODC+∠CC′O=2∠P,∴=.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外角的性质以及三角形面积求法和点坐标性质等知识,利用数形结合得出C′的不同位置是解题关键.8.如图,四边形ABCD中,AD∥BC,DE平分∠ADB,∠BDC=∠BCD.(1)求证:∠1+∠2=90°;(2)若∠ABD的平分线与CD的延长线交于F,且∠F=55°,求∠ABC;(3)若H是BC上一动点,F是BA延长线上一点,FH交BD于M,FG平分∠BFH,交DE于N,交BC于G.当H在BC上运动时(不与B点重合),的值是否变化?如果变化,说明理由;如果不变,试求出其值.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平行线的性质.专题:综合题.分析: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以及平行线的性质,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熟悉掌握知识要点,并且善于运用角与角之间的联系进行传递.(1)由AD∥BC,DE平分∠ADB,得∠ADC+∠BCD=180,∠BDC=∠BCD,得出∠1+∠2=90°;(2)由DE平分∠ADB,CD平分∠ABD,四边形ABCD中,AD∥BC,∠F=55°,得出∠ABC=∠ABD+∠DBC=∠ABD+∠ADB,即∠ABC=70°;(3)在△BMF中,根据角之间的关系∠BMF=180°﹣∠ABD﹣∠BFH,得∠GND=180°﹣∠AED﹣∠BFG,再根据角之间的关系得∠BAD=﹣∠DBC,在综上得出答案.解答:(1)证明:AD∥BC,∠ADC+∠BCD=180,∵DE平分∠ADB,∠BDC=∠BCD,∴∠ADE=∠EDB,∠BDC=∠BCD,∵∠ADC+∠BCD=180°,∴∠EDB+∠BDC=90°,∠1+∠2=90°.解:(2)∠FBD+∠BDE=90°﹣∠F=35°,∵DE平分∠ADB,BF平分∠ABD,∴∠ADB+∠ABD=2(∠FBD+∠BDE)=70°,又∵四边形ABCD中,AD∥BC,∴∠DBC=∠ADB,∴∠ABC=∠ABD+∠DBC=∠ABD+∠ADB,即∠ABC=70°;(3)的值不变.证明:在△BMF中,∠BMF=∠DMH=180°﹣∠ABD﹣∠BFH,又∵∠BAD=180°﹣(∠ABD+∠ADB),∠DMH+∠BAD=(180°﹣∠ABD﹣∠BFH)+(180°﹣∠ABD﹣∠ADB),=360﹣∠BFH﹣2∠ABD﹣∠ADB,∠DNG=∠FNE=180°﹣∠BFH﹣∠AED,=180°﹣∠BFH﹣∠ABD﹣∠ADB,=(∠DMH+∠BAD),∴=2.点评:本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此题为探索题,比较新颖,实际涉及的知识不多.9.如图(1)所示,一副三角板中,含45°角的一条直角边AC在y轴上,斜边AB交x轴于点G.含30°角的三角板的顶点与点A重合,直角边AE和斜边AD分别交x轴于点F、H.(1)若AB∥ED,求∠AHO的度数;(2)如图2,将三角板ADE绕点A旋转.在旋转过程中,∠AGH的平分线GM与∠AHF的平分线HM相交于点M,∠COF的平分线ON与∠OFE的平分线FN相交于点N.①当∠AHO=60°时,求∠M的度数;②试问∠N+∠M的度数是否发生变化?若改变,求出变化范围;若保持不变,请说明理由.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角平分线的定义;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专题:综合题.分析:(1)由AB∥ED可以得到∠BAD=∠D=60°,即∠BAC+∠CAD=60°,然后根据已知条件即可求出∠AHO;(2)①由∠AHO+∠AHF=180°,∠AHO=60°,可以求出∠AHF,而HM是∠AHF 的平分线,GM是∠AGH的平分线,∠MHF=∠MGH+∠M,由此即可求出∠M;②∠N+∠M的度数不变,当∠BAC与∠DAE没有重合部分时,∠GAH﹣∠OAF=(45°+∠OAH)﹣(30°+∠OAH)=15°;当AC与AD在一条直线上时,∠GAH﹣∠OAF=45°﹣30°=15°;当∠BAC与∠DAE有重合部分时,∠GAH﹣∠OAF=(45°﹣∠OAH)﹣(30°﹣∠OAH)=15°,即∠GAH﹣∠OAF=15°.而根据已知条件∠M=∠MHF﹣∠MGH=∠AHF﹣∠AGH=∠GAH,∠N=180°﹣(∠OFE+90°)=180°﹣(∠OAF+90°)﹣90°=90°﹣∠OAF,由此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1)∵AB∥ED∴∠BAD=∠D=60°(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即∠BAC+∠CAD=60°.∵∠BAC=45°,∴∠CAD=60°﹣45°=15°,∠AHO=90°﹣∠CAD=75°;(2)①∵∠AHO+∠AHF=180°,∠AHO=60°,∴∠AHF=180°﹣60°=120°∵HM是∠AHF的平分线,∴∠MHF=∠AHF=60°(角平分线的定义).∵GM是∠AGH的平分线,∠AGH=45°,∴∠MGH=∠AGH=22.5°,∵∠MHF=∠MGH+∠M,∴∠M=60°﹣22.5°=37.5°;②∠N+∠M的度数不变,理由是:当∠BAC与∠DAE没有重合部分时,∠GAH﹣∠OAF=(45°+∠OAH)﹣(30°+∠OAH)=15°;当AC与AD在一条直线上时,∠GAH﹣∠OAF=45°﹣30°=15°;当∠BAC与∠DAE有重合部分时,∠GAH﹣∠OAF=(45°﹣∠OAH)﹣(30°﹣∠OAH)=15°;∴∠GAH﹣∠OAF=15°.易得出∠M=∠MHF﹣∠MGH=∠AHF﹣∠AGH=∠GAH,∠N=180°﹣(∠OFE+90°)=180°﹣(∠OAF+90°)﹣90°=90°﹣∠OAF,∴∠M+∠N=∠GAH+90°﹣∠OAF=90°+×15°=97.5°(定值).点评:此题比较复杂,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等多个知识,综合性比较强,难度比较大,学生首先心理上要相信自己,才能有信心解决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轴、相反数、绝对值
令狐文艳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各对数中互为相反数的是()
A.-(+3)和+(-3) B.-(-3)和+(-3)C.-(+3)和-3 D.+(-3)和-3
2、比较-1
2,-
1
3,
1
4的大小,结果正确的是()
A.-1
2<-
1
3<
1
4B.-
1
2<
1
4<-
1
3
C.1
4<-
1
3<-
1
2 D.-
1
3<-
1
2<
1
4
3、绝对值等于本身的数有()A、0个;B、1个;C、2个;D无数个
4、在数轴上表示哪个数的点与表示-3和5的点的距离相等,这个数为()
A.-1 B.1 C.0
D.1.5
5、验4个工件,其中超过标准质量的克数记作正
数,不足标准质量的克数记作负数,从轻重的角度看,最接近标准的工件是()
A .-2
B .-3
C .3
D .5 5、与原点距离等于4的点有个,其表示的数是
6、 在数轴上到-2的距离小于3个单位长度的整数有
7、一个数的绝对值是2.6,那么这个数为
___________________
8、+3的相反数是___________;_____的相反数是—2.3;0的相反数是_____________
9、绝对值等于本身的数是.相反数等于本身的数是,绝对值最小的负整
数是, 绝对值最小的有理数是.
10、|—5.7|=_________;|0|=__________;
______312=-;______31.2=-;______=+π.—|+5|=_________;—|—6.8|=________,π-3=____________
11、写出绝对值大于3且不大于8的所有整数,
并指出其中的最大数和最小数。

12、某工厂生产一批精密的零件,要求是(
表示圆形工件的直径,单位是mm),抽查了5个零件,数据如下表,超过规定的记作正数,不足的记作负数. 1号
2号 3号 4号 5号 +0.031 -0.037 +0.018 -0.021 +0.042
(1)哪些产品是符合要求的?
(2)符合要求的产品中哪个质量最好?用绝对
值的知识加以说明.
13、已知 5,2==b a ,并且 a <b 求a 、b 的值,
二、巩固提高
1、若点A 先从原点开始,先向右移动3个单位长度,在向左移动5个单位长度,这时该点所对应
的数的相反数是( ) A.2 B.-2
C.8
D.-8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有( )
①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②绝对值等于本身的数只有正数;
③不相等的两个数的绝对值不相等;④绝对值相等的两个数一定相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3、(唐山丰南区期末)若x+|x|=0,则x一定是()
A.正数B.负数C.非正数D.非负数
4、数轴上表示整数的点称为整点,某数轴的单位长度是1厘米,若在这个数轴上随意画一条长15厘米的线段AB,则AB盖住的整数点有()
A.13或14个B.14或15个C.15或16个D.16或17个
5、一个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的点向左移2 018个单位长度后,得到它的相反数对应的点,则这个数是()A.2 018 B.-2 018C.1 009 D.-1 009
6、(唐山路北区期末)如果a表示有理数,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和-(-a)互为相反数B.+a和-a
一定不相等
C .-a 一定是负数
D .-(+a)和+(-a)一
定相等
7、-|-76|=_______,-(-76)=_______,-|+31|=_______,-(+31
)=_______,
8、若|x|=51
,则x 的值是_______.若X 的相反数是—5,则X=____________;
9、若|m -1|=m -1,则m_______1若|x|=|-4|,则x=_______.
10、|m +7|+2011的最小值为,此时m =.
11、已知|a -4|+|b -8|=0,则a +b ab
的值为______.
12、3m —4的相反数是—11,则m 的值为______。

13、如果a 的相反数是-2,且2x + 3a = 8.x 的值为______.
14、小华、小明、小强三位同学的家分别位于东西方向的一条笔直的道路边,以道路边的一个雕
塑为原点,向东方向为正方向,则他们三家的位置如图:(单位:m)
星期六他们约好去某一家排练节目.
(1)去哪一家,他们的路程之和最小?此时路程和是多少?
(2)去哪一家,他们的路程之和最
大?此时路程和是多少?
15、有理数x .y 在数轴上对应点如图所示: (1)在数轴上表示x -.y -;
(2)试把x .y .0.x -.y -这五个数从大到小用“>”号连接起来.(8分)
三、综合拓展
1、绝对值等于其相反数的数一定是()
A .负数
B .正数
C .负数或零
D .正数或零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 -一定是负数
B .只有两个数相等时它们的绝对值才相等
C .若b a =则a 与b 互为相反数
D .若一个数小于它
y 0
x
的绝对值,则这个数是负数
3、下列语句:①一个数的绝对值一定是正数;②-a 一定是一个负数;③没有绝对值为-3的数;④若a =a ,则a 是一个正数;⑤离原点越远的数就越大.正确的有( )个.
A.0
B.3
C.2
D. 4
4、若4-=a ,则________=-a . 若3+x 与-1互为相反数,则______=x .
5、化简下列各数:()[]____3=-+-.—|-7.5|=_____,π-1=________
—(—2.9)=__________;—[+(—2.6)]
=_______;—{—[+(—2.6)]}=________
6、43x =-,则x=_________ 。

7、将一刻度尺按如图所示放在数轴上(数轴的单位长度是1 cm),数轴上的两点A ,B 恰好与刻度尺上的“0 cm ”和“7 cm ”分别对应.若点A 表示的数为-2.3,则点B 表示的数应为.
8、一辆货车从超市出发,向东走了3千米到达小彬家,继续走 2.5千米到达小颖家,然后向西走了10千米到达小明家,最后回到超市.
(1)以超市为原点,以向东的方向为正方向,用1个单位长度表示1千米,在数轴上表示出小明家,小彬家,小颖家的位置.(2)小明家距小彬家多远?
(3)货车一共行驶了多少千米?(4)货车每千
米耗油0.2升,这次共耗油多少升?
9、如图,A ,B ,C 三点在数轴上,点A 表示的数为-10,点B 表示的数为14,点C 到点A 和点B 之间的距离相等.(1)求A ,B 两点之间的距离;
(2)求C 点对应的数;
(3)甲、乙分别从A ,B 两点同时相向运动,
甲的速度是1个单位长度/s ,乙的速度是2个单位长度/s ,求相遇点D 对应的数.
10、设有理数a ,b ,c 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如图所示,化简b c c a a b -+++-。

四、竞赛培优
1、当a a -=时,
0______a ;当0>a 时,
______
=a 2、若a a 22-=,则 a 一定是( )
A 、正数
B 、负数
C 、正数或零
D 、负数或零
3、7=x ,则______=x ; 7=-x ,则______=x .
4、若y x -+3-x =0 ,求2x+y 的值是。

5、已知c b a <<<0,化简式子c b a c b a b a -+--++-2得_________(广西省竞赛题)
6、已知:
5=x ,1=y ,那么y x y x +--=__________(北京市迎春杯竞赛题)
7、已知:1=a ,2=b ,3=c ,且c b a >>,那么=-+c b a _______(北京市迎春杯竞赛题)
8、已知:3,5==b a ,且a b b a -=-,那么=+b a ________(祖冲之杯邀请赛试题)
9、若3=x ,2=y ,且x y y x -=-,求y x +的值。

10、已知,
-a a =,1-=b b ,c c = ,化简
c b c a b a -+-++ 11、已知2-ab 与1-b 互为相反数,求代数式
.)1999)(1999(1)2)(2(1)1)(1(11的值++++++++++b a b a b a ab (五羊杯竞赛试题)
12、如果a 、b 、c 都是有理数,那么abc abc c c b b a a +++的所有可能的值为___________(山东省竞赛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