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太湖湿地公园

东太湖湿地公园

东太湖湿地公园

时间:2016-05-03 21:53:20 | 作者:优秀同学

星期六夜晚,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一个美丽的地方—东太湖湿地公园散步。

一进去,我就看见了波光粼粼的人工湖。人们有的划着船,在湖上看着风景,

聊聊天;有的把鞋子脱了,走进浅水区玩耍。我也情不自禁的下水玩了一会儿。然后,我们继续前进,来到了一条柏油路。我们往柏油路下方走,来到了一条

红色的自行车车道,走在上面,仿佛就像走在红色的地毯,软软的,舒服极了,我们继续走,不知不觉,来到了水上通道。这是一座建设在水上的桥,水上还

有一块板。爸爸、妈妈走在板上,而我把裤子撩起来,走在水里。在桥的两边,有碧绿的荷叶,它们一个个挨挨挤挤的;还有粉红的荷花,一陈微风吹来,荷

花翩翩起舞,像是一个个仙女在舞蹈,散发出淡淡的清香。最终,我们走出了

水上通道,慢慢地走回了家。

回去的路上,我心想:将来的东太湖湿地公园,一定会是一个充满魅力的旅游

圣地。

江苏苏州太湖湿地公园设计方案公示

江苏苏州太湖湿地公园设计方案公示

江苏苏州太湖湿地公园设计方案公示 【导读】太湖湿地公园位于高新区西部镇湖街道的游湖地区,离苏州太湖仅1公里,总面积4.6平方公里,一期范围约2.3平方公里。由苏州市园林设计院编制的“苏州太湖湿地公园方案设计”已完成,现将在苏州高新区网站和苏州高新区管委会二楼进行公示,广泛征求各职能部门及公众意见。 时间: -12-20 编辑:Monica 来源: 【朗读】【投稿】【纠错】 【字号:大中小】【关闭】 太湖湿地公园位于高新区西部镇湖街道的游湖地区,离苏州太湖仅1公里,总面积4.6平方公里,一期范围约2.3平方公里。由苏州市园林设计院编制的“苏州太湖湿地公园方案设计”已完成,现将在苏州高新区网站和苏州高新区管委会二楼进行公示,广泛征求各职能部门及公众意见。湿地公园的规划特点是以场地内自然环境、人文地理、城市发展与因素为基础的圈层发展模式,即内圈以生态完善的湿地为核心区,中部为服务、休闲、展览、新农村产业等功能区,外圈为湿地公园协调区。 湿地公园的功能定位是集新农村建设、生态环境、度假休闲、旅游观光、科普教育于一体,根据承载的不同功能和比较优势,合理划分功能区,规划了水乡游赏休闲区、湿地生态培育区、湿地渔业体验区、湿地生态休息地、湿地展示区、原生湿地

保护区、湿地生态科教基地,形成特色突出、分工明确的七大功能区。 湿地公园的地理特色是在现状鱼塘基础上,经过整合、修复、补充,表示了太湖特有的渔文化、刺绣文化、田园文化。规划中提出大地景观艺术化等设想,勾画了芦白稻黄、桑青水碧、竹翠桃艳、鹭舞燕翔、蛙鸣鱼跃的生态湿地景象,更大的发挥湿地公园与环太湖生态旅游带紧密相联的优势,促进高新区西部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快速发展。 本次公示时间从本月18日至28日,请发表您的建议,E-MAIL:

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简介

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 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坐落在“人间天堂”苏州市区的西部镇湖,西枕太湖,东接东渚,南连光福,与“中国刺绣之乡”毗邻,规划总面积4.6平方公里,一期对外开放2.3平方公里,投资近4亿。作为天然湿地,该地区原为太湖的一处秀丽湖湾,水壤交错,有茭芦莲菱、鱼虾蜄、蛤之利,更有白鹭飞天、蛙鸣鸟啾之境。当地人文荟萃、物产丰富,因春秋时吴王常来此游湖而史称“游湖”。 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是一个自然与文化相融的个性独具的原始时尚休闲景区,错落有致地贯穿整个公园。桃源人家、桑梓人家、七桅古船、渔矶台、槿篱茅舍、半岛茗茶、青云画舫、烟波致爽等景点,让人时而如同打开一册底蕴深厚的志书史籍,时而又有轻风情风物掌故逸兴读物的美妙感觉;而植物知识长廊广场、濒危植物观察廊、水八仙景区、观鸟亭、珍禽部落岛等景点又将人们带入了一个科普知识的教育园地,让游客汲取生态科学知识,提升自然生态的环保理念。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的建成,极大地提升了苏州西部的生态环境,进一步丰富了苏州高新区旅游的构架和内涵,已成为苏州休闲旅游的新地标。作为天然湿地,2007年6月,苏州太湖湿地公园被江苏省林业局命名为省级湿地

公园,于2010年2月正式对外开园。2010年2月正式对外开园,2011年10月,成为全国首批12个正式授牌的国家级湿地公园,是苏州首家,也是苏州唯一一家通过试点验收并正式授牌的国家湿地公园。 太湖国家湿地公园所在的游湖地区是吴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虽历经千百年岁月的变迁,依然保留着一些浓郁的吴地习俗。 祭禹: 每年正月“上昂”、清明“祭禹”及冬季“献鱼头”三期大香信,其中尤以清明祭禹最为隆盛。正月“上昂”,是纪念禹王圣诞和祭鳌求福的祭祀活动。俗传正月初八是禹王生日,吴地有神诞庙会,在庆贺禹王诞辰同时,祈求鳌鱼不要兴妖作怪,同时也祭祀庙内诸神,保佑渔民平安。活动从正月初八开始,持续约半月。清明祭禹,是全湖渔民的公祭,由各香社统一安排实施。香期为7天,前3天祭祀,后4天娱神。冬季“献鱼头”,此时幼鱼已经长大,正是捕涝季节,渔民要将捕到的第一条大鱼献给禹王,表示捕鱼不忘本,祈求禹王保佑渔汛丰收。

湿地公园考察报告

太湖湿地公园调研报告前言: 苏州太湖湿地公园坐落在“人间天堂”苏州市区的西部,西枕太湖,东接东渚,南联光 福,与“中国刺绣之乡”镇湖毗邻,规划总面积4.6平方公里,一期对外开放2.3平方公里, 投资近4亿。由苏州市园林设计院编制的“苏州太湖湿地公园方案设计”完成,由英美两国 的世界顶级设计师联手设计。充分结合当地自然人文特色,展现鱼米之乡、江南水乡、刺绣 之乡的特征。2007年6月,苏州太湖湿地公园被江苏省林业局命名为省级湿地公园,于2010 年2月正式对外开园。 关键词:湿地保护区设计生态 苏州太湖湿地公园是一个自然与文化相融的个性独具的原始时尚休闲景区,汇集了生态 环境、度假休闲、旅游观光、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景区在突出“自然、生态、野趣”的 基础上,融入观景、人文、休闲和游乐等要素,规划设计了湿地渔业体验区、湿地展示区、 湿地生态栖息地、湿地生态培育区、水乡游赏休闲区、湿地生态科教基地、原生湿地保护区 等七大功能区,全面展现了现代水上田园的自然生态景观。景区内五十余座名称造型各异的 桥梁,与五里木栈道蜿蜒相连,错落有致地贯穿整个湿地公园。桃源人家、桑梓人家、七桅 古船、渔矶台、槿篱茅舍、半岛茗茶、客至画舫、烟波致爽等景点,让人时而如同打开一册 底蕴深厚的志书史籍,时而又有轻松翻阅风情风物掌故逸兴读物的美妙感觉;而植物知识长 廊广场、濒危植物观察廊、水八仙景 1 区、观鸟亭、湿地栖息岛等景点又将人们带入了一个科普知识的教育园地,让游客汲取 生态科学知识,提升自然生态的环保理念。 作为天然湿地,该地区原为太湖的一处秀丽湖湾,水壤交错,有茭芦莲菱、鱼虾蜄蛤之 利,更有白鹭飞天、蛙鸣鸟啾之境。当地人文荟萃、物产丰富,因春秋时吴王常来此游湖而 史称“游湖”。 一、周边环境 自20世纪90年代起,苏州的城市化进程开始高速化,城市在扩张中吞并了原本位于城 市边缘地带的湿地。公园的用地范围是由黄海高程为4m左右的大堤围起的人工鱼塘群,鱼塘 高程在0.8~2.2m之间,属于人工湿地。大小不一的鱼塘形成于19世纪70年代,随着多年 的变化,场地初步形成了4种自然型湿地类型:湖泊湿地、河流湿地、河漫滩湿地和沼泽湿 地等。场地的陆生植被以灌木、草本和藤本植物为主,有极少量的小乔木,可分为6种简单 的群落类型:灌木丛、芦竹群落、野生油菜群落和人工菜地、草本群落、藤本群落以及人工 林。水生植被类型分为沉水植物群、挺水植物群和浮叶植物群。鱼塘中以人工养殖的淡水鱼 虾和螃蟹为主,并伴生螺蛳、贝壳等底栖动物和浮游生物。总的来说,湿地的现状不容乐观: 围垦过度,湿地生态功能下降;镇区污染治理不到位,对湿地生态环境有严重影响;保障与 管理不力,湿地保护缺乏良好的法制环境;退渔还湖后,替代产业发展困难。 二、设计形式 太湖湿地公园包括三大景区、两条主轴线,即原生态湿地景区、滨湖特色文化景区、山 屿生态游憩景区及太湖大堤景观主轴线和马山、大小贡山景观主轴线。 在规划设计中,以“大地记忆”——“文脉延续”——“生境培育”为主线,提出七大 湿地功能区:湿地渔业体验区、湿地展示区、湿地生态栖息地、湿地生态培育区、水乡游赏 休闲区、湿地生态科教基地和原生湿地保护区。城市主要干道分布在整个公园的东部和西部, 整个公园分别设置了三个主要的出入口,在出入口设置机动车停车场,减少对湿地公园环境 的影响。公园内部主要通过人行散步道和电瓶车组织游线。公园设一条3.5m宽的主环路和多 条宽度分别为2.5m、 1.8m、1.2m的二、三级游路,以及各类自然式小游步道。 (见p3规划总平面图)

太湖湿地公园决策效益评估

苏州太湖湿地公园决策效益评估 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湿地资源被开发破坏,生物的多样性也日渐减少,这些都带来了环境效益的巨大损失。为了预防损失的加大,保护环境资源刻不容缓。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是2003年以保护湿地和生物多样性为目的建设的。本文旨在通过环境效益分析的一些方法,计算太湖湿地国家公园建成后创造的效益,并进行分析,对其优势和不足进行讨论,以期为其创造更大的效益提供参考。 一、太湖国家湿地公园的简介 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坐落于太湖之滨,“人间天堂”苏州市区的西部,是苏州高新区西部生态城的“中心花园”。景区与“中国刺绣之乡”镇湖毗邻,规划总面积4.6平方公里,一期开放2.3平方公里,截至2013年,该公园是环太湖地区规模最大、原生态保护最完善的省级湿地公园。 由于太湖周边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旅游业的高度发展,太湖受到过度开发建设的威胁:湖滨带水环境质量明显下降、水陆生态系统结构受到严重破坏、人为干扰严重,原生植被不复存在、森林植被群落结构简单,景观质量差,生态环境的日益脆弱,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决心打造太湖湿地公园,改善太湖周边的生态环境。 从2003年起,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开始对湖滨沿岸进行综合治理,着手恢复生态湿地,对度假区入口处向西全长约5.5公里的太湖岸线进行总体策划和设计。2008年又进一步对中心区9公里太湖岸线全面实施湖滨生态湿地保护与恢复。继2008年获批“省级太湖湿地公园”后,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湖滨湿地公园2009年12月正式晋升为国家级湿地公园。截至2011年,太湖湖滨湿地公园已完成改造湖岸线14.5公里,完成围堰清淤100多万立方米,种植芦苇等水生植物逾万株、树木24000棵,在沿湖岸线种植乔木、草坪,设计景观小品修复名胜古迹,建成大型景观标志水风车和5公里人行木栈道,形成了风车堞影、栈桥探幽等八大生态景观,成为都市人走进太湖山水、亲近自然生态的绿色长廊。太湖湿地复杂多样的植物群落,为野生动物尤其是一些珍稀或濒危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是鸟类、两栖类动物、鱼类的繁殖、栖息的场所。 从生态评价的研究进程来看,湿地生态评价总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生态系统所处的状态进行评价,二是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自2003 年起,分3 期在太湖湖滨建造生态湿地公园,包括苏州高新区沿太湖大堤内侧1公里的生态敏感区和游湖水面,总面积近30平方公里。一期工程为游湖中心水面及周边区域,总面积近4平方公里。易道设计战斗营此次的“战斗”任务,主要是对游湖中心水面及周边区域的景观设计、生态营造、休闲与发展提出概念性设计方案,同时为苏州高新区太湖地区提出一个具有前瞻性与可操作性的规划愿景与策略。二期为连通游湖与太湖的由河道与山体组成的生态廊道,三期为沿太湖岸线1公里的条状地带。 本文运用环境经济学的有关方法,就太湖湿地公园的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该湿地公园的价值进行了全面评估,从而进行决策效益评估。 二、湿地经济评价

中国国家湿地公园列表

中国国家湿地公园列表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跳转至:导航、搜索中国的湿地公园,是指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合理利用湿地资源为目的,可供开展湿地保护、恢复、宣传、教育、科研、监测、生态旅游等活动的特定区域。 具备下列条件的,可建立国家湿地公园: 湿地生态系统在全国或者区域范围内具有典型性;或者区域地位重要,湿地主体功能具有示范性;或者湿地生物多样性丰富;或者生物物种独特。 自然景观优美和(或者)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 具有重要或者特殊科学研究、宣传教育价值。 国家湿地公园由国家林业局组织实施建立,在完成试点建设并经该局组织验收合格后,授予国家湿地公园称号。迄今全国已有浙江杭州西溪等12处试点国家湿地公园通过验收,正式成为“国家湿地公园”(标“*”者),其余201处为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编辑] 国家湿地公园列表北京市 野鸭湖国家湿地公园 河北省 坝上闪电河国家湿地公园 北戴河国家湿地公园 丰宁海留图国家湿地公园 山西省 古城国家湿地公园 昌源河国家湿地公园 千泉湖国家湿地公园 内蒙古自治区 白狼洮儿河国家湿地公园 阿拉善黄河国家湿地公园 包头黄河国家湿地公园 纳林湖国家湿地公园 巴美湖国家湿地公园 辽宁省 莲花湖国家湿地公园 大伙房国家湿地公园 大汤河国家湿地公园 吉林省 磨盘湖国家湿地公园 扶余大金碑国家湿地公园 大安嫩江湾国家湿地公园 大石头亚光湖国家湿地公园 榆树老干江国家湿地公园 牛心套保国家湿地公园 黑龙江省 安邦河国家湿地公园* 白渔泡国家湿地公园*

哈尔滨太阳岛国家湿地公园新青国家湿地公园 富锦国家湿地公园 塔头湖河国家湿地公园 齐齐哈尔明星岛国家湿地公园泰湖国家湿地公园 肇岳山国家湿地公园 同江三江口国家湿地公园 黑瞎子岛国家湿地公园 上海市 崇明西沙国家湿地公园 江苏省 姜堰溱湖国家湿地公园* 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 扬州宝应湖国家湿地公园* 无锡梁鸿国家湿地公园* 苏州太湖湖滨国家湿地公园无锡长广溪国家湿地公园 沙家浜国家湿地公园 南京长江新济洲国家湿地公园扬州凤凰岛国家湿地公园 苏州太湖三山岛国家湿地公园无锡蠡湖国家湿地公园 浙江省 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 丽水九龙国家湿地公园 德清下渚湖国家湿地公园 衢州乌溪江国家湿地公园 诸暨白塔湖国家湿地公园 长兴仙山湖国家湿地公园 杭州湾国家湿地公园 玉环漩门湾国家湿地公园 安徽省 太平湖国家湿地公园 迪沟国家湿地公园 泗县石龙湖国家湿地公园 三叉河国家湿地公园 淮南焦岗湖国家湿地公园 太和沙颖河国家湿地公园 太湖花亭湖国家湿地公园 颖州西湖国家湿地公园 秋浦河源国家湿地公园 平天湖国家湿地公园 淠河国家湿地公园

苏州太湖湿地公园的设计

苏州太湖湿地公园设计赏析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苏州太湖湿地公园的设计方案和个人赏析,首先交代太湖湿地公园的建园 关键词:湿地公园;设计;赏析 一、城市湿地景观 (一)湿地的定义 所谓湿地,是指不问其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咸水或淡水、半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水域。因此,湿地不仅仅是我们传统认识上的沼泽、滩涂等,还包括部分河流、湖泊、鱼塘、水库和稻田。 (二)湿地景观设计 湿地环境是与人们联系最紧密的生态系统之一,对城市湿地景观进行生态设计,加强对湿地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景观设计的意义 (1)能充分利用湿地渗透和蓄水的作用,降解污染,疏导雨水的排放,调节区域性水平衡和小气候,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 (2)这将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接近自然的休憩空间,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人们了解湿地的生态重要性,在环保和美学教育上都有重要的社会效益。一定规模的湿地环境还能成为常住或迁徙途中鸟类的栖息地,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3)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功能,可减少杀虫剂和除草剂等的使用,降低城市绿地的日常维护成本。 2、景观设计的要点 (4)保持湿地的(系统)完整性。 (5)植物的配置设计。 (6)水体岸线及岸边环境的设计。 二、苏州太湖湿地公园 (一)苏州太湖湿地公园概况 太湖湿地公园位于高新区西部镇湖街道的游湖地区,离苏州太湖仅1公里,

总面积4.6平方公里,苏州太湖湖滨湿地景观包括苏州高新区沿太湖大堤内侧1 km的生态敏感区和游湖水面.总面积近30km2,一期工程为游湖中心水面及周边区域,总面积近4km2,二期工程为连通游湖与太湖的由河道与山体组成的生态廊道,三期为沿太湖岸线1 km的条状地带.形成融生态观光,旅游为一体的景观”。湿地公园的规划特点是以场地内自然环境、人文地理、城市发展与因素为基础的圈层发展模式,即内圈以生态完善的湿地为核心区,中部为服务、休闲、展览、新农村产业等功能区,外圈为湿地公园协调区。 (二)苏州太湖湿地公园设计方案 1、功能定位 湿地公园的功能定位是集新农村建设、生态环境、度假休闲、旅游观光、科普教育于一体,根据承载的不同功能和比较优势,合理划分功能区,规划了水乡游赏休闲区、湿地生态培育区、湿地渔业体验区、湿地生态休息地、湿地展示区、原生湿地保护区、湿地生态科教基地,形成特色突出、分工明确的七大功能区。 2、地理特色 湿地公园的地理特色是在现状鱼塘基础上,通过整合、修复、补充,表达了太湖特有的渔文化、刺绣文化、田园文化。规划中提出大地景观艺术化等设想,勾画了芦白稻黄、桑青水碧、竹翠桃艳、鹭舞燕翔、蛙鸣鱼跃的生态湿地景象,更大的发挥湿地公园与环太湖生态旅游带紧密相联的优势,促进高新区西部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快速发展。 3、景点设置 熊猫主题公园、XD影院、太湖风情湖滨浴场、湿地知识长廊、珍禽部落岛、农夫果园、世博苏州新馆、水上活动中心、乐活林、天鹅湖、渔矶台、七桅古船。 4、分区建设 (1)湿地生态保育区 该区总长约6.2km.基本可分为两个区段,第一段从集散码头至太湖大桥之间,全长约2km。此段人为干扰强烈,用地结构较混乱,景观破碎,环湖公路下自然岸带不多,分布有水族馆.度假村等人工建筑。要重点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恢复湖岸带近自然的湖滨景观,构建较大规模的芦苇荡为主,同时在大桥东侧营

苏州太湖湿地公园导游词

苏州太湖湿地公园导游词 导读: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是一个自然与文化相融的个性独具的原始时尚休闲景区,汇集了湿地渔业体验区、湿地展示区、湿地生态栖息地、湿地生态培育区、水乡游赏休闲区、湿地生态科教基地、原生湿地保护区等七大功能区。 苏州太湖湿地公园导游词范文1: 苏州太湖湖滨湿地公园,东起度假区入口处,西至太湖明珠度假村,全长5.5公里,是目前华东地区最大的集生态、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免费开放湖滨型湿地公园。公园由风车堞影、栈桥探幽、悠然双亭、八仙过海、鸥鹭栖归、芦荡迷宫、渔舟唱晚、落日听涛等八大景观串连而成,于2007年2月正式对外免费开放,继2008年获批“省级太湖湿地公园”后,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湖滨湿地公园2009年12月正式晋升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从2003年起,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开始对湖滨沿岸进行综合治理,着手恢复生态湿地,对度假区入口处向西全长约5.5公里的太湖岸线进行总体策划和设计。2008年又进一步对中心区9公里太湖岸线全面实施湖滨生态湿地保护与恢复。太湖湖滨湿地公园已完成改造湖岸线14.5公里,完成围堰清淤100多万立方米,种植芦苇等水生植物逾万株、树木24000棵,在沿湖岸线种植乔木、草坪,设计景观小品,修复名胜古迹,建成大型景观标志水风车和5公里人行木栈道,形成了风车堞影、栈桥探幽等八大生态景观,成为都市人走进

太湖山水、亲近自然生态的绿色长廊。 以55万平方米芦苇为主的生态湿地,年吸收太湖水中的总氮27.58吨,削减湖水总磷3.08吨,吸收二氧化碳 800吨,放出氧气586吨,调节温度3-5℃,将劣Ⅴ类的水净化成Ⅲ类水的量和区域分别为1720万吨和1146万平方米。 继2008年获批“省级太湖湿地公园”后,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湖滨湿地公园2009年12月正式晋升为国家设计理念生态湿地公园遵循生态性、艺术性、多样性、社会性、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将湖河岸线空间与水体有机融合,充分体现自然特性、创造充满生态情趣的湖滨环境。生态湿地公园共分入口区、金杉银芦区、梅花坞服务区、水庭暗香景区、“新天地”休闲服务区、临湖漫步游憩区、太湖水上食府区等7个分区,同时,在沿湖岸线种植乔木、草坪,设计景观小品,修复名胜古迹,是一个集水生植物观赏、生态科普、候鸟栖息、步道游览等旅游项目以及芦苇荡、生态湿地景观为主的生态主题公园。太湖湿地公园通过不断完善与发展,不仅成为了城市的绿“肺”,也正逐步成为具有苏州太湖特色的旅游胜地。 苏州太湖湿地公园导游词范文2: 苏州,你了解吗?无论,你是一位刚来苏州不久的外乡人,还是像我一样土生土长的苏州人;不管,它在你印像里是粉墙黛瓦的小桥流水,还是华丽都市,还是先来看看我心中的苏州吧!

太湖周边项目优劣势分析各30条新

太湖天城 优势: 1、共享大太湖资源:太湖湿地公园、太湖水星游艇俱乐部、太湖国际高尔夫球场、苏州海 洋馆、太湖文化论坛; 2、太湖区域土地的稀缺性; 3、位置很好,占领太湖国家旅欧度假区正核心,临近环太湖主干道,直面一线太湖; 4、交通方面,离市区也不远,从环太湖大道——胥香路——孙武路去市区,开车只要30 分钟。 5、南环高架西延工程到孙武路,临近绕城高速西山出入口,正在建。 6、40年产权不限购、不限贷,对于有钱人来说,没有政策限制,适合买来投资 7、太湖天城定位为休闲度假综合体,作为旅游投资地产,升值潜力不错。 8、规划拥有超五星级主题酒店,西面毗邻政府规划的13万平米商业中心,背靠政府打造的市政湿地公园,环境不错,配套齐全; 9、开发商是花样年集团,港交所上市企业,非常有实力。 10、物业是花样年物业国际,顶级物业,国际提供六站式国宾级服务,物业帮业主代租,无后顾之忧,还能为房屋带来一定的保值升值空间。 11、容积率0.99,说明小区的密度还可以,居住环境比较舒适; 12、户型不错,室内开间大,采光好,超大开间阳台,视野好。 13、部分是现房,短时间内就可以入住;市场不好的时候,买房风险相对小。 14、精装MINI墅是市面上出现的一种新的产品,对购房者有一定的吸引力。 15、小区物业形态比较丰富,包括独栋别墅、mini墅、公寓、多层,客户的选择面比较广。 16、小区占地面积50万方,是一个比较大的小区。总户数633户,相对舒适度高。 17、五星酒店、湖景别墅、私人会所、酒店公寓、商业水街、文化论坛六大综合业态助推区域繁华,综合价值前景客观。 18、太湖天城配套国际超五星级酒店,由享誉国际的设计大师Jaya Ibrahim领军的 Jaya&Associates匠心打造。 19、拥有高端的物业管理团队,已成为商旅产品的增值砝码。

江苏省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湿地保护与恢复规划

江苏省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湿地保护与恢复规划(2010-2020) (发稿时间:2011-10-27 阅读次数:98) 目录 第一章总论1 1.1 规划背景1 1.2 编制依据3 1.2.1 法律法规3 1.2.2 部门规章、规划和文件3 1.2.3 标准、规范4 1.2.4 地方文件与规划5 1.3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6 1.3.1 指导思想6 1.3.2 基本原则6 1.4 规划期限和范围8 1.4.1 规划期限8 1.4.2 规划范围8 1.5 规划目的和目标9 1.5.1 规划目的9 1.5.2 规划目标9 第二章基本概况11

2.1 流域概况11 2.1.1 自然环境11 2.1.2 社会经济11 2.1.3 水系及水环境12 2.2 湿地现状和存在问题13 2.2.1 湿地现状13 2.2.2 存在问题15 2.3 已实施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经验总结 18 2.3.1 已实施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情况18 2.3.2 已实施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经验总结18 2.4 规划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20 2.4.1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太湖流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20 2.4.2 是加强太湖生态修复,促进太湖水环境逐步改善的紧迫需求21 2.4.3 有利于恢复自然风貌,是治理太湖水污染的关键之策21 2.4.4是开展流域湿地保护与恢复,为全省乃至全国湿地生态系统保护提供经验示范的需要22第三章功能分区与总体布局23 3.1 功能分区23 3.2 保护与恢复总体方案23 3.2.1湿地保护区域总体方案23 3.2.2湿地恢复区域总体方案24 3.3 总体布局24

美丽的太湖湿地公园作文500字

美丽的太湖湿地公园作文500字 星期天,阳光明媚。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太湖湿地公园游玩。   一走进公园大门,就看见郁郁葱葱的大树,挂着果实的葡萄架,还有美丽的小花,青青的小草,天空中飞舞着一群美丽的白鸽。我远远看见一群小朋友正在喂鸽子,于是我迫不及待地跑过去加入了他们的队伍。我拿着玉米粒蹲在地方,一会放到左手,一会放到右手,等待着鸽子过来吃。可是过了好一会儿,鸽子也没到我这儿来,我开始有点不耐烦了,问妈妈:“为什么鸽子不过来呢?”妈妈微笑着说:“你这样动来动去的,鸽子以为你是要抓它,是不敢靠近你的。”于是我静静地蹲在那儿等,不一会儿,就有许多小鸽子飞过来抢我手中的玉米吃。噢,它们好漂亮啊!长着雪白的羽毛,红红的小嘴巴,可爱极了。鸽子不断的啄着我手中的玉米粒,还不时地发出“咕咕咕”的声音,偶尔还啄到我的手,痒痒的,似乎在向我表示感谢。   喂完鸽子,接着,我们乘着游船通过水路游览公园。远处,

小岛依稀可见;近处,湖水清澈见底。在阳光的照射下,湖面上波光粼粼,金光灿灿,景色十分壮观!我们一边听着导游讲解,一边观看湖中美景。这时,我突然看到水中有几只浅灰色的小鸟,在游船前方不远处畅游嬉戏,一会儿游在水面,一会儿钻进水里。我好奇的问:“导游姐姐,那是什么呀?”导游姐姐笑着说:“这是一种水鸟,我们这里称它们为水葫芦,因为我们这儿的生态环境好,没有人去捕捉它们,它们就飞到这里筑巢安家,养育后代。”正说着,只见几只水葫芦排着队欢乐地迎上我们的游船,“叽叽叽……”,好像在说:“你们好!欢迎来到这里游玩!”我开心地笑了。   太湖湿地公园真美,这里的水鸟、鸽子、小兔、孔雀和梅花鹿都是我的好朋友,这儿可真是人间天堂呀! 

国家湿地公园列表

中国国家湿地公园列表 中国的湿地公园,是指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合理利用湿地资源为目的,可供开展湿地保护、恢复、宣传、教育、科研、监测、生态旅游等活动的特定区域。 具备下列条件的,可建立国家湿地公园: 湿地生态系统在全国或者区域范围内具有典型性;或者区域地位重要,湿地主体功能具有示范性;或者湿地生物多样性丰富;或者生物物种独特。 自然景观优美和(或者)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 具有重要或者特殊科学研究、宣传教育价值。 国家湿地公园由国家林业局组织实施建立,在完成试点建设并经该局组织验收合格后,授予国家湿地公园称号。迄今全国已有浙江杭州西溪等12处试点国家湿地公园通过验收,正式成为“国家湿地公园”(标“*”者),其余201处为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国家湿地公园列表 北京市 野鸭湖国家湿地公园 河北省 坝上闪电河国家湿地公园 北戴河国家湿地公园 丰宁海留图国家湿地公园 山西省 古城国家湿地公园 昌源河国家湿地公园 千泉湖国家湿地公园 内蒙古自治区 白狼洮儿河国家湿地公园 阿拉善黄河国家湿地公园

包头黄河国家湿地公园 纳林湖国家湿地公园 巴美湖国家湿地公园 辽宁省 莲花湖国家湿地公园 大伙房国家湿地公园 大汤河国家湿地公园 吉林省 磨盘湖国家湿地公园 扶余大金碑国家湿地公园 大安嫩江湾国家湿地公园 大石头亚光湖国家湿地公园 榆树老干江国家湿地公园 牛心套保国家湿地公园 黑龙江省 安邦河国家湿地公园 * 白渔泡国家湿地公园 * 哈尔滨太阳岛国家湿地公园 新青国家湿地公园 富锦国家湿地公园 塔头湖河国家湿地公园 齐齐哈尔明星岛国家湿地公园 泰湖国家湿地公园 肇岳山国家湿地公园 同江三江口国家湿地公园 黑瞎子岛国家湿地公园

太湖湿地公园调研报告

太湖湿地公园调研报告 前言: 苏州太湖湿地公园坐落在“人间天堂”苏州市区的西部,西枕太湖,东接东渚,南联光福,与“中国刺绣之乡”镇湖毗邻,规划总面积平方公里,一期对外开放平方公里,投资近4亿。由苏州市园林设计院编制的“苏州太湖湿地公园方案设计”完成,由英美两国的世界顶级设计师联手设计。充分结合当地自然人文特色,展现鱼米之乡、江南水乡、刺绣之乡的特征。2007年6月,苏州太湖湿地公园被江苏省林业局命名为省级湿地公园,于2010年2月正式对外开园。 关键词:湿地保护区设计生态 苏州太湖湿地公园是一个自然与文化相融的个性独具的原始时尚休闲景区,汇集了生态环境、度假休闲、旅游观光、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景区在突出“自然、生态、野趣”的基础上,融入观景、人文、休闲和游乐等要素,规划设计了湿地渔业体验区、湿地展示区、湿地生态栖息地、湿地生态培育区、水乡游赏休闲区、湿地生态科教基地、原生湿地保护区等七大功能区,全面展现了现代水上田园的自然生态景观。景区内五十余座名称造型各异的桥梁,与五里木栈道蜿蜒相连,错落有致地贯穿整个湿地公园。桃源人家、桑梓人家、七桅古船、渔矶台、槿篱茅舍、半岛茗茶、客至画舫、烟波致爽等景点,让人时而如同打开一册底蕴深厚的志书史籍,时而又有轻松翻阅风情风物掌故逸兴读物的美妙感觉;而植物知识长廊广场、濒危植物观察廊、水八仙景

区、观鸟亭、湿地栖息岛等景点又将人们带入了一个科普知识的教育园地,让游客汲取生态科学知识,提升自然生态的环保理念。 作为天然湿地,该地区原为太湖的一处秀丽湖湾,水壤交错,有茭芦莲菱、鱼虾蜄蛤之利,更有白鹭飞天、蛙鸣鸟啾之境。当地人文荟萃、物产丰富,因春秋时吴王常来此游湖而史称“游湖”。 一、周边环境 自20世纪90年代起,苏州的城市化进程开始高速化,城市在扩张中吞并了原本位于城市边缘地带的湿地。公园的用地范围是由黄海高程为4m左右的大堤围起的人工鱼塘群,鱼塘高程在~之间,属于人工湿地。大小不一的鱼塘形成于19世纪70年代,随着多年的变化,场地初步形成了4种自然型湿地类型:湖泊湿地、河流湿地、河漫滩湿地和沼泽湿地等。场地的陆生植被以灌木、草本和藤本植物为主,有极少量的小乔木,可分为6种简单的群落类型:灌木丛、芦竹群落、野生油菜群落和人工菜地、草本群落、藤本群落以及人工林。水生植被类型分为沉水植物群、挺水植物群和浮叶植物群。鱼塘中以人工养殖的淡水鱼虾和螃蟹为主,并伴生螺蛳、贝壳等底栖动物和浮游生物。总的来说,湿地的现状不容乐观:围垦过度,湿地生态功能下降;镇区污染治理不到位,对湿地生态环境有严重影响;保障与管理不力,湿地保护缺乏良好的法制环境;退渔还湖后,替代产业发展困难。 二、设计形式 太湖湿地公园包括三大景区、两条主轴线,即原生态湿地景区、滨湖特色文化景区、山屿生态游憩景区及太湖大堤景观主轴线和马山、大小贡山景观主轴线。 在规划设计中,以“大地记忆”——“文脉延续”——“生境培育”为主线,提出七大湿地功能区:湿地渔业体验区、湿地展示区、湿地生态栖息地、湿地生态培育区、水乡游赏休闲区、湿地生态科教基地和原生湿地保护区。城市主要干道分布在整个公园的东部和西部,整个公园分别设置了三个主要的出入口,在出入口设置机动车停车场,减少对湿地公园环境的影响。公园内部主要通过人行散步道和电瓶车组织游线。公园设一条宽的主环路和多条宽度分别为、、的二、三级游路,以及各类自然式小游步道。 (见P3规划总平面图)

苏州太湖湖滨国家湿地公园

苏州太湖湖滨国家湿地公园 折叠编辑本段历史沿革2007年2月,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正式对外免费开放。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2008年,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获批成为"省级太湖湿地公园"。2009年12月,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湖滨湿地公园正式晋升为国家级湿地公园。折叠编辑本段地理环境折叠位置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坐落在苏州市区的西部,西枕太湖,东接东渚,南连光福,与"中国刺绣之乡"镇湖毗邻。折叠气候湿地公园境内属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春秋短,冬夏长,四季分明;全年气候温和湿润;年平均温度17.7℃;年平均相对湿度80%;年平均降水量1099.6mm。常年最多风向为东南风(夏季),其次为西北风(冬季)。折叠编辑本段地理特色公园的地理特色是在现状鱼塘基础上,通过整合、修复、补充,表达了太湖特有的渔文化、刺绣文化、田园文化。公园提出大地景观艺术化等设想,勾画了芦白稻黄、桑青水碧、竹翠桃艳、鹭舞燕翔、蛙鸣鱼跃的生态湿地景象,更大的发挥湿地公园与环太湖生态旅游带紧密相联的优势促进高新区西部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快速发展。折叠编辑本段发展历程从2003年起,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开始对湖滨沿岸进行综合治理,着手恢复生态湿地,对度假区入口处向西全长约5.5公

里的太湖岸线进行总体策划和设计。2008年又进一步对中心区9 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公里太湖岸线全面实施湖滨生态湿地保护与恢复。继2008年获批"省级太湖湿地公园"后,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湖滨湿地公园2009年12月正式晋升为国家级湿地公园。截至2011年,太湖湖滨湿地公园已完成改造湖岸线14.5公里,完成围堰清淤100多万立方米,种植芦苇等水生植物逾万株、树木24000棵,在沿湖岸线种植乔木、草坪,设计景观小品修复名胜古迹,建成大型景观标志水风车和5公里人行木栈道,形成了风车堞影、栈桥探幽等八大生态景观,成为都市人走进太湖山水、亲近自然生态的绿色长廊。经过详细的规划,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自2010年5月开始,因地制宜地开发出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了一系列旅游项目,先后举办了稻草人艺术节、养生节、夏日昆虫节、风车秀、家庭节等系列主题活动。这些原创的活动不是其他地区旅游项目的生搬硬套,每一项都极具太湖生态文化特色,2011年国庆节期间,太湖湿地公园的日均游客人次突破了1万人。在开发生态旅游项目的同时,太湖国家湿地公园也十分注重"适度"发展,始终坚守着旅游限制地段容量这一基本原则。截至2012年,太湖国家湿地公园内共有珍稀濒危植物24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16种,苏州地区重点保护野生动物63种,真正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地。折叠编辑本段设计理念苏州太湖国家

湿地公园案例

国内湿地公园案例 随着我国生态旅游热潮的兴起,目前,我国已建和拟建的湿地公园已有多处。可见,湿地公园在我国广阔的发展前景。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认为,湿地公园的建设除了要让人们欣赏到美丽的景色,还应该在环境保护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的结合当地的地貌特征、历史文化、经济结构等做深度开发。 一.沙家浜国家湿地公园 常熟沙家浜生态湿地公园始建于1999年,初期占地500亩。近年来,沙家浜搬迁工业企业,以“原生态、纯绿色”为主导,扩种芦苇,引进不同的古树名木以及陆水生湿地植物,增加城市“绿肺”功能,现已扩大到266.7公顷,形成了水上游览生态观光线、湿地观光区、生态农业观光区和垂钓区、采莲区、休闲区等功能区。园内盛产无公害水产,“阳澄湖大闸蟹”名闻遐迩,还有68种鸟类栖息于此,呈现出勃勃的生机。同时,作为京剧《沙家浜》的发生地,常熟沙家浜镇还是红色旅游精品线和经典景区以及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在沙家浜国家城市湿地公园获批的同时,沙家浜正在进行东扩千亩芦苇生态湿地工程,该工程将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建成密集种植隔离区、生态鸟岛观赏区、田园风光游览区、休闲垂钓区、野营区等功能区域,对现有资源进行深入挖掘,使公园内部景点和游览系统的设计更加符合生态原则. 二.汉石桥湿地公园 北京汉石桥湿地公园自然风景区位于北京市东北部的顺义杨镇地区,北京汉石桥湿地公园自然风景区距北京城区约35公里,北京汉石桥湿地公园自然风景区距首都机场约20公里,北京汉石桥湿地公园自然风景区的总面积1900公顷。北京汉石桥湿地公园自然风景区是北京市唯一现存的大型芦苇沼泽湿地以及多种珍稀水禽的栖息地,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种,国家Ⅱ级重点野生动物17种,这里大面积生长的芦苇,在北京近郊地区更是绝无仅有的,成为汉石桥湿地的标志性特征,由此赢得了“京东大芦荡”、京郊“小白洋淀”的别称,具有极大的保护和科研价值。三.太湖湿地公园 苏州太湖湿地公园坐落在“人间天堂”苏州市区的西部,西枕太湖,东接东渚,南联光福,与“中国刺绣之乡”镇湖毗邻,规划总面积4.6平方公里,一期对外开放2.3平方公里,投资近4亿。作为天然湿地,该地区原为太湖的一处秀丽湖湾,水壤交错,有茭芦莲菱、鱼虾蜄蛤之利,更有白鹭飞天、蛙鸣鸟啾之境。当地人文荟萃、物产丰富,因春秋时吴王常来此游湖而史称“游湖”。苏州太湖湿地公园是一个自然与文化相融的个性独具的原始时尚休闲景区,汇集了生态环境、度假休闲、旅游观光、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景区在突出“自然、生态、野趣”的基础上,融入观景、人文、休闲和游乐等要素,规划设计了湿地渔业体验区、湿地展示区、湿地生态栖息地、湿地生态培育区、水乡游赏休闲区、湿地生态科教基地、原生湿地保护区等七大功能区,全面展现了现代水上田园的自然生态景观。

基于遥感动态监测技术的苏州城市湿地公园保护研究_苏群

第33卷第6期2010年11月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J OURNA L OF AGRIC ULT URAL UNIVERS IT Y OF H EBEI Vol.33No.6 Nov.2010 文章编号:1000-1573(2010)06-0123-05 基于遥感动态监测技术的苏州城市湿地公园保护研究 苏 群1, 杨朝辉2 (1.苏州科技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江苏苏州215011; 2.苏州科技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苏州215011) 摘 要:根据苏州城市湿地的构成和生态系统特征,综合考虑城市湿地类型、湿地水资源状况、湿地土地利用状 况等因素,确定湿地动态监测的具体内容。通过引入遥感动态监测技术,配合传统地面固定点观测手段,实现多 尺度的湿地动态监测。在此基础上,建立遥感监测指标体系,以指标体系为基点将监测、评价、规划与政策进行 有机衔接。并运用现代生态学及生态工程学的理论与技术,提出苏州城市湿地生态恢复的基本模式及生态重建 方案,为生态修复与重建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 关 键 词:遥感;监测;湿地公园 中图分类号:S719文献标识码:A Research on Suzhou urban wetland park protection base on dynamic remote sensing monitoring technology SU Qun1,YAN G Zhao-h ui2 (1.School of A r chitec ture&U rban Planning,Suzhou U niver sity o f Science and T echno lo gy,Suzhou215011,China; 2.Scho o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Enginee ring,Suzhou U niver sity o f Scie nce and T echno lo gy,Suzhou215011,China) Abstract:Firstly,w etland mo nitoring content w as confirmed acco rding to feature of ecosy s- tem s and construction o f urban w etland in Suzhou.Seco ndly,co mbining the remo te sensing mo nitoring technolog y w ith traditio nal g round o bse rv ation techno logy,w etland mo nitoring da- ta w as o btained quickly.Then,mo nitoring index sy stem,w hich links monito ring,evaluation and policy,w as built based o n dy namic rem ote sensing mo nitoring technolo gy.Finally,mode of eco logical restoration and eco logical reco nstruction o n S uzhou urban wetland park we re pro- po sed,w hich can play an impor tant role in w etland research and manag ement. Key words:rem ote sensing;m onito ring;w etland park 城市湿地是指分布于城市中的湿地,包括天然的和人工的各类湿地。城市湿地具有蓄水拦沙、净化水体、调节气候、缓洪滞沥、保护生物多样性、降解污染物和为人类提供生产生活资源等功能[1],并在发展城市旅游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苏州城市湿地对苏州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一直产生着重要的支持作用。但是,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类对自然资源需求大幅增加,苏州城市湿地的自净能力下降,水污染日益严重,生物多样性逐渐丧失,生态功能严重受损。上述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苏州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必须重视城市湿地的保护研究。 *收稿日期:2010-10-29 作者简介:苏 群(1971-),女,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通讯作者:杨朝辉(1976-),男,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地理信息系统应用.

湿地公园规划案例

苏州太湖湿地公园 ——案例分析 一、区域环境分析 1、地理位置 位于苏州高新区镇湖、东渚两镇之间,自古便是太湖的一处湖湾,史称游湖。 其名称出自于春秋时吴王来此游湖消夏。与菱湖、莫湖、胥湖、贡湖共称“五湖”.早在史记中就有记载。其名称出自于春秋时吴王来此游湖。太湖的水从西南面流经这里,向东进入苏州密布的水网.是苏州市水系与太湖交汇的关键地带。地处长江三角洲的太湖平原的苏州.滨江临湖.境内河流交错,湖荡众多,还有贯穿京杭的古大运河. 2、湿地现状问题与对策 湿地不但具有丰富的资源,而且还具有巨大的环境调节功能和生态效益,湿地在提供水资源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促淤造陆、降解污染物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为人类提供生产和生活资源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是世界上湿地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拥有湿地面积3848万hm.约占世界湿地总面积的10%,但是近十几年却以很快的速度在消失。苏州目前城市化进程迅速.城市在扩张中,吞并了不少原本位于城市边缘地带的湿地。太湖包括游湖从上个世纪就开始大面积的围垦和围湖养殖.到了上个世纪末,曾经广阔的游湖湿地除了中部的小块水体.其余的湖面基本被鱼塘和稻田侵占了。大规模围湖的结果.不但大大减少了湖区面积,也增加了湖体的污染物质.破坏了湿地原有的功能,使湖水富营养化.进而会引发一系列区域环境危机。 基础现状问题:得出的对策 水面被鱼塘等养殖业渐渐蚕食,原有稻田面 积也萎缩,加上周边住宅和工厂的大量建造, 使得整个区域湿地生态环境趋于退化。如果不

加以干涉.一旦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负面影 响积累到一定限度,超过湿地环境承载力,其 退化过程将是不可逆的。 依附于稻田和太湖的传统稻作文化与渔业文化 在现代经济发展的浪潮冲击下趋于消亡。这些 民间文化是太湖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对 当地传统劳动工具、生产方式和民俗风情的保 护和传承还显得相当不足。利用现有逐渐退化的鱼塘和稻田恢复成为自然条件下的湿地.将部分被鱼塘侵占多年的湖面恢复,并形成各具不同功能的湿地水体,参与大太湖水系的大循环。而另有部分鱼塘和稻田应该保留原状,因为人工湿地也是原生态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 以湿地公园为载体,保存消失中的传统乡土文化。让这些代表太湖文化精粹的稻作文化、渔业文化和刺绣文化等不至于被子孙后代遗忘。 以开发湿地生态旅游业为契机.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并利用湿地公园外围与城市发展区的边际部分开发新的商业和住宅项目.以取得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间的平衡。 现在这区域的老百姓主要靠苏绣、捕鱼赚钱.很 稳定,但不非常富裕。甚至需要依靠消耗不可 再生的湿地土壤资源制作黏土砖来提高收入, 说明该区域的经济结构的可持续性很低。3、湿地公园的发展机遇 优越的区域发展环境:苏州西部区域独具特色的山水格局和优美的生态环境.

太湖湿地公园_写景作文

太湖湿地公园 第一篇:太湖湿地公园邢赵宸 今天,妈妈提议我们到灞河湿地公园玩,妈妈决定带上哥哥一块儿去,我们来到公园,那里绿树成荫,百花盛放,景色很美丽。那里和别的地方不一样的是,树都长在水里,妈妈照相,我和哥哥就在水边玩水。 阵阵的春风吹起了我的头发,路边是刚刚抽出嫩芽的柳树,还有黄色的迎春花、粉色的桃花、白色的杏花,还有许多叫不出名字的颜色鲜艳的美丽的花,真的好美啊!下回再来的时候,估计树叶就都长出来了,到时候就又是一番美景了。 漫步在公园的小路上,欣赏着一路上的风景,真是一种享受! 第二篇:游太湖国家湿地公园杜雨桐 昨天,天气很晴朗,我和妈妈还有爷爷、奶奶去了太湖国家湿地公园。 一大早,我们就出发了,快到湿地公园时,车已经排成了长龙,就这样我们慢慢的挪动着车到了停车场,停好车后就来到了太湖国家湿地公园,这时以人山人海。首先看到了一条湖,湖中心种了好多五颜六色的鲜花,人们都拿起照相机拍下了这美丽的画面。公园里还有沙雕,沙雕有蓝精灵、海绵宝宝、喜洋洋。之后又来到了科普馆,那里以排成了长长的队,我们就没进去。 这次遗憾的没去科普馆,希望下次有机会,在去一次太湖国家湿地公园游览一下那里的全部风景。 第三篇:游太湖湿地公园石子玉 今天,我和妈妈、奶奶还有爷爷去了太湖湿地公园,由于过节不要门票,所以来玩的人非常多。我们刚到大门口就看见有一条河,小河很美丽,有两座桥一座是玻璃桥。还有一座是木头桥,桥下一会就回喷出一股一股的烟雾。我们走进了公园的里面,里面的空气很新鲜,但是绿化不是很好。我还看见水里有很多鸭子,路旁还有小花,小花有很多种颜色有白色的,还有黄色的,还有紫色的,妈妈给我说:“花的叫猫脸。”奶奶说:“紫色的叫蝴蝶兰。” 我很喜欢这公园! 第四篇:太湖生态湿地公园[100字]李舒蕾 今天下午我和爸爸还有小哥哥……一起去太湖生态湿地公园。在路上,我让哥哥们给我出问题、猜字谜……不一会儿,就到了太湖生态湿地公园。 我们买了票,坐上了车,我摄到了很多图画。又过了一会儿,我们走到金丝猴山,哇!好可爱呀!金丝猴黄黄的,喜欢在上面,有一只还跑到了我们头上的玻璃;还有一只抱着树叶在吃……我们又去看了孔雀,它们都是小孔雀,还没有长大。我们又去看了国宝,你们猜是什么?猜对啦!是大熊猫,我还以为大熊猫很小,没想到,竟然又肥又胖!爸爸还让我玩了10分钟水上漫步,用花20元钱,不一会儿,我就满身是汗了,“累死了!”不一会儿冷风在给我加油;爸爸在给我加油。过了一会儿,终于完了!我们就回家了…… 第五篇:太湖湿地公园孙明仪 今天,我们和大姨全家一起去太湖湿地公园游玩,虽然天空飘着小雨,但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