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供应商选择的经典案例

合集下载

物料管理中的物资采购与供应商选择优秀案例

物料管理中的物资采购与供应商选择优秀案例

物料管理中的物资采购与供应商选择优秀案例1. 案例物料管理是企业运营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物资采购与供应商选择是物料管理的核心内容。

优秀的物资采购和供应商选择可以提高企业的采购效率,降低成本,保证物料的质量和供应稳定性。

以下是一些物料管理中关于物资采购和供应商选择的优秀案例。

2. 案例一:汽车零部件采购一家汽车制造企业通过市场调研和供应商评估,选择了一家优秀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

该供应商具有以下特点:•丰富的经验:供应商在汽车零部件领域拥有多年的生产经验,对零部件的生产工艺和质量要求非常熟悉。

•资质认证:供应商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能够保证产品的质量和符合国家标准。

•供应能力:供应商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工艺,能够满足汽车制造企业的大规模订单需求。

•供应稳定性:供应商有稳定的供应链和库存管理能力,能够按时交付物资,确保生产线的正常运行。

•成本控制能力:供应商在提供高质量产品的同时,能够控制成本,给企业带来较大的节省。

通过与该供应商的合作,汽车制造企业在物资采购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能够按时交付高质量的零部件,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

3. 案例二:餐饮企业食品采购一家餐饮企业面对大规模的食品采购需求,通过多方调研和供应商竞争招标,选择了一家有竞争力的食品供应商。

该供应商具备以下特点:•食品安全:供应商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法规和标准,拥有合法的生产许可证和食品卫生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原材料质量保证:供应商提供的食品原材料经过严格筛选和检测,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口感。

•供应能力:供应商拥有稳定的供应链和多个供应点,能够满足餐饮企业不同门店的采购需求。

•价格竞争力:供应商通过规模经济效应和高效的物流管理,能够提供有竞争力的食品价格。

•售后服务:供应商及时回应餐饮企业的需求和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确保供应的顺畅进行。

通过与该供应商的合作,餐饮企业实现了食品采购的高效和稳定,同时确保了食品的安全和质量,给消费者带来优质的餐饮体验。

柯达供应商选择案例

柯达供应商选择案例

请结合柯达公司的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 1、从柯达公司的控制系统中,我们通常供应链的 生产节奏控制指的是什么? • 2、柯达公司在控制系统中是怎样选择供应商的? • 3、从柯达公司成功案例中,我们应当在供应链管 理中如何选择供应商?
1、从柯达公司的控制系统中,我们通常供应链 的生产节奏控制指的是什么?
2、柯达公司在控制系统中是怎样选择供应商的?
• 柯达公司将在全球范围内选择供应商,首先肯定 对现有的控制系统供应商进行评价,主要调查对 产品、服务、潜在的成本降低能力、全球竞争能 力、战略导向等问题的观点。然后根据对潜在的 供应商进行评价,将供应商分为3类:世界一流供 应商、首选的供应商和淘汰的供应商,根据合作 目标选择尽量少的供应商进行合作。
3、从柯达公司成功案例中,我们应当在供应链管理 中如何选择供应商? • 采购管理是供应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供 应商的策略是采购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传统的采 购模式一般是多头采购,供应商的数目相对较多, 在供应商管理中要求准时采购,这就要求精选少 数供应商,建立伙伴关系。 • 一方面,管理供应商比较方便,也有利于降低采 购成本;另一方面,有利于供需之间建立长期稳 定的合作关系,有利于保证质量。
• 生产节奏控制指供应链的同步化计划,解决供应 链企业之间的生产同步化的问题,只有各供应链 企业之间以及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保持步调一致 时,供应链的同步化才能实现。 • 供应链形成的准时生产系统,要求上游企业准时 为下游企业提供必须的零部件。如果供应链中任 何一个企业不能准时交货,都会导致供应链不稳 定或中断,导致供应链对用户的响应性下降,因 此严格控制供应链的敏捷性是十分重要的。
这种选择供应商的方法已经帮助柯达公司降低了花费在控制系统上大约25的总成本尤其是对于柯达公司的小型生产厂获得了控制系统安装周期的缩短供应商允诺持续更新地方分销商愿意持有闲置部件供应商在设计早期就参与其中等好处

供应商管理案例分析---家乐福

供应商管理案例分析---家乐福

供应商管理案例分析---家乐福家乐福(Carrefour)是全球最大的连锁超市之一,总部位于法国巴黎。

作为一个跨国企业,家乐福的供应商管理案例值得深入分析。

本文将从家乐福的供应商选择、供应商评估和供应商关系管理三个方面进行案例分析。

首先,家乐福在选择供应商时非常慎重。

他们注重找寻能够提供高质量产品和服务的供应商。

家乐福制定了一套严格的供应商选择标准,包括供应商的财务稳定性、生产能力、质量管理体系、交货准时率等。

家乐福还注重供应商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例如环境管理、社会责任等方面。

通过这些标准,家乐福能够筛选出能够满足其要求的供应商,为其提供高品质商品。

其次,家乐福对供应商进行评估。

他们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评估,以确保他们的供应能力和品质仍然符合要求。

评估内容包括供应商的产品质量、交货准时率、售后服务、价格合理性等。

家乐福还会考虑与供应商的合作关系,例如是否能够提供创新的产品和服务、能否与家乐福一起开展市场活动等。

通过这些评估,家乐福能够及时发现供应商存在的问题,并与其共同解决,确保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最后,家乐福非常注重与供应商的合作关系管理。

他们通过建立双向沟通的机制,与供应商进行密切合作。

家乐福会定期与供应商进行会议,共同商讨业务合作和市场发展的方向。

同时,家乐福也会向供应商提供一些建议和培训,帮助他们改进产品和服务。

此外,家乐福还会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通过相互信任和资源共享,实现互利共赢。

总的来说,家乐福在供应商管理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功经验。

他们注重选择优质供应商,定期对其进行评估,通过良好的合作关系管理,确保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这种供应商管理的模式,不仅使家乐福能够获得高品质的商品,同时也促进了供应商的发展和成长。

这种合作共赢的供应商管理策略,可以为其他企业提供借鉴和启示。

眼镜供应商选择案例

眼镜供应商选择案例

南昌大学实验报告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实验日期:2012年背景:假如本人打算在南昌大学开设一家以学生为服务对象的眼镜店,怎样选择供应商?眼镜行业现状分析:5000万副眼镜的年需求量,200亿元人民币的年销售额,10%的年增长速度,这就是中国眼镜零售业所面临的市场!据统计,我国戴镜人口每年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城镇居民的眼镜更换频率约为每3~4年一次,大城市约为2-2.5年一次,由此计算,当前中国眼镜市场的年需求量远在5000万副以上!而这些还不包括,随着我国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眼镜产品质量的提高。

市场分析:1、小利润,大市场——中、低档眼镜大有可为。

大、中学生永远是眼镜市场的消费主力军,其数量将会随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而迅速增长;其次老年人比例将逐步增多,这也必然促使眼镜销量的持续增加;这一“老”一“少”就构成了目前的眼镜消费者的主体,因此眼镜的市场需求中仍以中、低档为主,与普通教师、科研人员和国家公务员等工薪族共同构筑起一个庞大的中、低档眼镜消费群体。

2、贵族消费,群体不断扩大一一高档眼镜前途可期无论何时何地何种产品,高薪阶层永远是贵族消费的主力军,眼镜行业也不例外。

中国的高档眼镜的消费者所占消费群体的比例虽小,但若以眼镜市场经营额,而不是以眼镜销售数量大小来计算,其规模也相当可观。

同时,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高档眼镜的消费群体也将不断扩大。

3、扮靓之选,不只遮阳——时尚太阳镜成新宠随着市场的不断拓展,太阳镜已不再是人们为遮挡太阳而专用的产品,越来越多的时尚人士也将眼镜作为了扮靓的工具,从而大大提高了眼镜的需求量。

4、佩戴舒适,备受青睐——隐形眼镜将迎来大发展隐形眼镜因其无框、佩戴舒适、方便、美观,而备受青少年患者的青睐。

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戴隐形眼镜者占总人口的10%,我国仅占2%,所占比例相对较小,而绝对人口却极为庞大,今后它的总体需求量发展大有潜力。

5、服务未能满足——视觉疾病的治疗和保健服务前景相当广阔,由于视光学医师严重不足,每年屈光不正、低视力等视觉疾病的治疗和保健服务比例相当低,而医疗机构的服务尚力所不能及。

供应商管理案例范文

供应商管理案例范文

供应商管理案例范文案例一:柯达公司(Kodak)选择尽可能少的供应商1993年,柯达公司成立了一支由采购人员和工程人员组成的小组,负责统一在世界各地的所有柯达生产厂对控制系统的使用和采购情况。

控制系统控制整个生产的工艺流程,尤其是那些高度自动化的工厂。

在选择供应商的过程中,柯达公司选择尽可能少的供应商,而且小组偏重于考察控制系统的寿命周期成本而不是单位成本。

寿命周期成本包括隐性成本和显性成本,隐性成本包括培训、工程、零部件、维修、可靠性等方面的成本,柯达公司估计隐性成本是单位成本的 2.5倍。

小组将在全球范围内选择供应商。

小组首先对现有的控制系统供应商进行评价,主要调查对产品、服务、潜在的成本降低能力、全球竞争能力、战略导向等问题的观点。

然后据此对潜在的供应商进行评价,将供应商分为3类:世界一流供应商、首选的供应商和淘汰的供应商。

根据合作目标选择尽可能少的供应商进行合作。

这种选择供应商的方法,已经帮助柯达公司降低了花费在控制系统上大约25%的总成本,尤其是对于柯达公司的小型生产厂,获得了控制系统安装周期的缩短、供应商允诺持续更新、地方分销商愿意持有闲置部件、供应商在设计早期就参与其中等好处。

请结合柯达公司的案例,回答以下问题:1.从柯达公司的控制系统中,我们通常供应链的生产节奏控制指的是什么?2.柯达公司在控制系统中是怎样选择供应商的?3.从柯达公司成功案例中,我们应当在供应链管理中如何选择供应商?供应商管理,是在新的物流与采购经济形势下,提出的管理机制。

供应链环管理环境下的客户关系是一种战略性合作关系,提倡一种双赢(Win-Win)机制。

从传统的非合作性竞争走向合作性竞争、合作与竞争并存是当今企业关系发展的一个趋势。

供应商的激励机制要保持长期的双赢关系,对供应商的激励是非常重要的,没有有效的激励机制,就不可能维持良好的供应关系。

在激励机制的设计上,要体现公平、一致的原则。

给予供应商价格折扣和柔性合同,以及采用赠送股权等,使供应商和制造商分享成功,同时也使供应商从合作中体会到双赢机制的好处。

供应商选择的案例分析

供应商选择的案例分析

供应商选择的案例分析【案例】某企业生产的机器上有一种零件需要从供应链上的其他企业购进,年需求量为10,000件。

有三个供应商可以提供该种零件,它们的价格不同,质量也有所不同。

另外,这三个供应商的交货提前期、提前期的安全期及要求的采购批量均不同。

详细数据见下表1:件处理成本为6元,主要用于返工的费用。

为了比较分析评价的结果,共分3个级别评价供应成本和排名:第一级仅按零件价格排序;第二级按价格+质量水平排序;第三级按价格+质量水平+交货时间排序。

按第一个级别即价格水平排序如下:同供应商的零件质量水平来计算,如下图:最后综合考虑价格、质量和交货时间等因素,评价供应商的运作绩效。

交货期长短的不同主要导致库存成本的不同。

其中主要考虑因素:交货提前期、提前期的安全期、允许的最小采购批量、缺陷零件增加的安全量(补偿有缺陷零件的额外库存)。

综合以上结果,得出:库存价值的25%计算(这个系数根据企业的不同而不同)。

计算结果如下:【结论】通过对三家供应商的供货运作绩效的综合评估,在价格、质量、交货时间及订货批量方面,供应商C最有优势,最后选择供应商C为供应链上的合作伙伴。

供应商评分表平均分=26/ 8 = 3.25(再按各项目的重要性乘以其权重系数)本表列出了8个考核因素,这些因素并不是完全按照其重要性顺序排列,不同企业可以有不同的排法,比如老供应商的质量就不一定排第一位,因为其质量相对比较稳定,而价格可以作为第一考核因素。

另外,每个企业也可以以此表所列项目为基本依据,按照实际需要增添或删减一些内容。

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所举例子中被考核供应商的总分是26分,占满分32分的81.25%。

但是光靠这样的方式去计算还不够科学,因为供应商的合作时间长短不一样,考核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所以这里就涉及到一个权重系数问题。

比如8个因素中质量占30%,产品价格占20%,档次分乘以权重系数,得数加起来就是最后得分,这个得分就比较科学。

采购案例精选

采购案例精选

采购案例精选在采购管理中,案例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学习和分析真实的采购案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采购管理的核心原则和实践技巧。

下面,我们将精选几个典型的采购案例,通过深入分析这些案例,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采购管理的重要性和实际操作。

第一个案例是关于供应商选择的。

某公司需要采购一批原材料,经过市场调研和供应商评估,最终确定了两家供应商。

供应商A价格较低,但质量和交货周期不稳定;供应商B价格略高,但质量稳定且交货周期可靠。

最终,公司选择了供应商B,因为他们认为稳定的质量和交货周期更符合公司的长期发展需求。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在供应商选择时,不仅要考虑价格因素,还要全面评估供应商的综合实力和服务水平。

第二个案例是关于谈判技巧的。

某公司需要采购一批设备,经过与供应商的谈判,最终成功降低了采购成本。

谈判的关键在于公司代表充分了解市场行情和供应商的底线,同时灵活运用各种谈判技巧,最终取得了成功。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在采购谈判中,要善于把握机会,灵活运用各种谈判技巧,争取最大利益。

第三个案例是关于风险管理的。

某公司在采购过程中遇到了供应商倒闭的风险,但通过及时调整采购计划和寻找备选供应商,成功化解了风险。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在采购管理中,要做好风险评估和规避工作,及时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确保采购计划的顺利实施。

通过以上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采购管理中,供应商选择、谈判技巧和风险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只有在这些方面做到严谨、灵活和及时应对,才能保证采购工作的顺利进行,为公司创造更大的价值。

总结起来,通过案例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采购管理的核心原则和实践技巧。

希望大家在日常工作中,能够灵活运用这些经验和教训,不断提升采购管理水平,为公司的发展贡献力量。

供应商的评价与选择案例(ppt 19页)

供应商的评价与选择案例(ppt 19页)
价格保持或超过评估的水平。. 绝大多数情况下不能遵守目标价,提出不合理 0
的涨价要求和/或因为不良的企业状况产生明显 的供货困难
西门子供应商管理
在评估的基础之上对供应பைடு நூலகம்进行分级(1)
评估
采购
质量
物流
技术
供应商等级
90-100 分 70-89 分 50-69 分 < 50 分
首选的 可接受 受限制的 剔除的
西门子供应商管理 最小化供应链成本
范畴 (层次 1)
采购 100 分
质量 100分
评估
物流 100分
技术 100分
• 在企业范围内规定了12条评估标准 标准
(层次 2)
总成本 以及价格
质量达标
物流效率
技术状况
对于成本下降 的主动性
质量体系
物流战略 物流系统
满足具体的要求
满足战略的需求
质量约定
环境
技术革新
供应商评估
供应商评估可以跨领域发现良好的供应商
l对于所有业务领域和经营范围的重要供应商进行评估 l统一的评估范畴以及评估标准 l西门子统一的供应商分级 l在西门子范围内的供应商评估系统上公布评估结果
l跨领域找到最好的供应商 l加强供应商发展的基础 l通过需求整合改善谈判地位
对于业务单元中所有的重要供应商以及康采恩供应 商都要进行评估
业务单元
大的供应商
采购量 80%
10%
小的战略 供应商
战略 意义
供应商 数量
采购量
= 每次采购 大约 30-70 个供应商
康采恩 供应商
业务单元的 供应商
康采恩供应商
l 所有依据原料种类跨领域联系 在一起的供应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案例是关于3个供应商总运作成本的比较评价。

总运作成本包括价格、质量、交货期等方面的要素。

这个比较分析来源于一个意大利中等机械制造企业的供应链。

1. 案例背景
该企业生产的机器上有一种零件需要从供应链上的其他企业购进,年需求量为10 000件。

有3个供应商可以提供该种零件,他们的价格不同,质量也有所不同。

基本资料如下:
供应商价格合格率提前期提前期的安全期采购批量
A 9.5 88% 6 2 2500
B 10.00 97% 8 3 5000
C 10.50 99% 1 1 200
如果零件出现缺陷,需要进一步处理才能使用。

每个有缺陷的零件处理成本为6元,主要是用于返工的费用。

为了比较分析评价的结果,共分三个级别评价供应成本和排名:
第一级:仅按零件价格排序;
第二级:按价格+质量水平排序;
第三级:按价格+质量水平+交货时间排序。

2. 供应商供货绩效及排序分析
首先按第一个级别即价格水平排序。

排出的结果如下:
供应商单位价格排名
A 9.5 1
B 10.00 2
C 10.50 3
其次,按价格和质量成本的绩效排名。

有缺陷零件的处理成本可根据不同供应商的零件质量水平来计算。

排出的结果如下:
供应商缺陷率缺陷数量缺陷处理成本质量成本总成本排名
A 12% 1200 7200 0.72 10.22 2
B 3% 300 1800 0.18 10.18 1
C 1% 100 600 0.06 10.56 3
最后,综合考虑价格、质量和交货时间的因素,评价供应商的运作绩效。

交货期长短的不同主要会导致库存成本的不同。

主要考虑下列一些因素:交货提前期、提前期的安全期、允许的最小采购批量、考虑缺陷零件增加的安全量(补偿有缺陷零件的额外库存)。

该企业用下列方式计算考虑提前期和安全的库存数量=质量可靠性系数
1.64×标准偏差80×(提前期+安全期)的平方根
安全库存
下面以供应商A为例计算库存相关费用。

给供应商A设定的安全库存为:371(件)
则安全库存物资的价值为:
371×9.50=3575.00(元)
供应商A要求的订货批量为2 500件,由订货批量引起的成本按下面的方法计算:
(2 500/2)×9.50=11875.00(元)
用于预防有缺陷零件的成本是根据缺陷率和零件的总的库存价值计算的,即:
(3 575.00+11 875.00)×12%=1 848.00(元)
综合以上结果,得到供应商提前期引起的批量引起的总库存。

供应商提前期批量引总库存缺陷造实际总库存维单位零总成本排序
引起的起的库价值成的年库存成持费用件交货(单价+
库存价值存价值费用本 (25%×库期成本交货期成本
存价值) +质量成本)
A 3525 4312 15400 1848 17248 4312 0.43 10.
65 2
B 4352 7558 29352 881 30233 7558 0.76 10.
94 3
C 1948 1050 2998 30 3028 757 0.08 10.64
1
3. 结论
结论已经很明显。

通过对三家供应商的供货运作绩效的综合评价,在价格、质量、交货时间及订货批量方面,供应商C最有优势,最后选择供应商C为供应链上的合作伙伴。

这个案例的思路很好。

我的问题是:文中红字部分公式为什么要除以2,这跟经典的库存公式不一致啊。

也请教了优秀的财务管理硕导,也认为不好解释。

在此请教高手,帮忙分析原因。

小路感激不

上一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