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刀鉴赏入门书籍
日本刀赏鉴入门

日本刀之美,即使在世界上,都是少见的。通常来说,外装的各种饰物与日本刀本身是脱离的,仅仅是为了装饰刀身。也因此,有了刃文和地肌的变化。映、足、丁子乱等等之类的技法都是基于实用目的之上而赋予的合理修饰。而所有的一切,都是以不折不弯且能进行良好的斩劈为目标制作的,这都是历代刀匠配合当时的战斗方法而苦心孤诣制作的结果。而那些不实用的作品,则逐渐被认为是庸俗的。
加州家永,大石家永,包守,治光,道印,包吉,包长,包贞,次郎九郎佑定,新十郎佑定,彦左卫门尉佑定,与三左卫门尉佑定,助广,宽近,广次,广正,广实,长盛,永光,法光,包清,延次,信长,教永,续吉,国宗,康春,康国,泰吉,正清,藤正,长船在光,在光,定家,清光,清左,幸光,镇元,贯光,初代/三代纲广,纲宗,彦兵卫忠光,九郎左卫门忠光,修理亮忠光,经家,忠贞,贺光,初代义助,兼延,兼明,初代兼定,吉则,吉次
上作
国虎,国包,国武,初代国康,国正,国辉,初/二代国清,国幸,三郎兵卫尉国重,市蔵国重,国平,初/二代国助,初/二代一峰,治国,卜传,岁长,胜国,初代包吉,左包保,右包保,包贞,兼若,兼法,兼重,加卜,吉家,吉包,吉武,埋忠吉信,肥前吉信,吉国,吉政,初代吉房,肥前吉贞,信国吉贞,丹波守初/二代吉道,大坂丹波初代吉道,伏见吉道,大和守初代吉道,吉广,赖贞,大道,土佐守忠吉,近江大じょう忠吉,近江守忠吉,信浓初代忠国,播磨大じょう忠国,忠清,忠重,为家,宗荣,纲广,常光,初代继平,陈直,初/二代信高,飞弹守氏房,备后守氏房,备前守氏房,长纲,长宗,长国,三善初代长道,初代安伦,初代安国,二/三代康继,正庆,初代正则,伊豆守正房,正房,河内大じょう正广,河内守正广,二代法城寺正弘,清平,真了,兼植,兼中,上野大じょう祐定,七兵卫祐定,守次,久道,盛国,弘幸,繁昌,贞次,贞则,贞国,初代伊贺守金道,初代和泉守金道,来金道,清光,初代出羽大じょう行广,光平,二代南纪重国,重义,在吉,辉广,是次,初代是一,初代三善政长,美浓守政常,二代相模守政常
介绍各种刀的书

介绍各种刀的书
介绍各种刀的书籍有很多,以下是一些比较经典的书籍:
《世界名刀全书》:这本书介绍了世界各地具有代表性或历史意义的刀剑,包括欧洲的军刀、中国的苗刀、日本的武士刀等,内容涵盖刀剑的历史、文化、工艺和用途。
《中国古兵器大全》:这是一本全面介绍中国古代兵器的书籍,其中也包
括各种刀。
它详细介绍了不同时期、不同种类刀的特点和用途,以及制作工艺和材料等方面的知识。
《世界刀剑鉴赏指南》:这本书收录了全球范围内上千种经典刀剑,按照
地域、历史、文化等特点进行分类,并配以详细的文字说明和精美的图片,适合刀剑爱好者阅读。
《刀剑文化百科》:这本书从历史、文化、工艺等多个角度,全面介绍了
世界各地的刀剑文化,不仅包括各种刀剑的起源、发展历程和制作工艺,还包括与之相关的传统习俗和传说故事。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介绍各种刀的书籍,它们的作者在相关领域有着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内容涵盖了刀的历史、文化、工艺和用途等多个方面。
这些书籍不仅适合专业人士阅读,也适合广大刀剑爱好者和历史爱好者收藏和阅读。
话说日本刀-纯洁版

日本刀的来源日本刀被称为日本的国宝,也随着武士道精神成为日本的象征之一。
然而,日本刀的根源,如同武士道精神的“仁义礼智信”一样,都是来自中国,其原料的选择、锻造与研磨,甚至鉴定鉴赏,无不透射出中国古代的刀剑文化与工艺传承。
通过对日本刀的锻造工艺与鉴定鉴赏内容的研究,可令我们从侧面了解到早已泯灭在历史长河中的中国古代冷兵器锻造巅峰时期的高超技艺,拂去掩埋已久的历史尘埃,还原它们曾经的熠熠光辉。
同时我们也尽力从技术的本源,去分析和了解日本刀种种优异性能的成因,抛去那些望文生义和以讹传讹造成的神话面纱,呈现其本来面目。
日本刀的发展初期受到两次重要的影响,一是我国汉朝到南北朝时期,通过朝鲜半岛将铁的冶炼技术和刀的锻造工艺传到了日本。
在日本近现代的考古挖掘中有不少这一时期的环首刀被发现,表明此期日本造刀形制中除了本土特有的蕨手大刀之外,汉环首刀可能是一个重要的模仿对象;而在唐朝前后的传入规模和意义之深远犹在汉时之上。
日本目前留存的国宝之一,丙子椒林剑、七星剑是中国隋朝时造刀,通过朝鲜半岛的百济传入日本,作为圣德太子的佩剑,之后保存在日本四天王寺并流传至今,为日本现存唐(隋)刀中之最优作,其他如水龙剑等等也是隋唐传入刀剑中的名品。
根据日本古来的记载,集合现代的科学研究,在这些隋唐刀剑上,即采用了将多种不同含碳量的钢铁混合折叠锻打与复合结构锻造的技术,烧刃纹美观且淬火产生的不同晶体组织形态丰富,地肌板目锻,小沸、地沸、金筋、砂流等,体现了隋唐时高超的锻刀工艺。
随着日本遣唐使频繁访华与长期滞留,将唐朝方方面面的艺术文化悉数传入日本并为日本全国上下欣然接受。
此时日本做刀是典型的隋唐直刀式样,日本称之为「唐样大刀」,即仿造的唐大刀,以及较短一些的「横刀、横剑」这样的防身兵器。
并且也学足唐刀,在刀背和刀茎上堑刻有中文铭文,这些式样一直从奈良时代延续到平安时代。
唐末到五代时期中原的战乱,使得有少数中国工匠辗转逃亡到了高丽,其中可能又有部分刀工渡海来到日本,更是进一步带动了日本的铁与刀剑锻冶技术的发展。
新手如何收藏日本刀?-日本古董刀、古董刀、日本现代刀、收藏日本刀、高端日本刀、人间国宝、日本刀商

新手如何收藏日本刀?日本刀收藏有三个要素是必须具备的,可以说是收藏者必须掌握的利器,分别是:1、日本刀基础知识 2、有明确的投资思路 3、可靠的日本刀供应商。
我们今天来说说日本刀购买与收藏。
首先日本刀从锻造到粗研磨,由刀匠完成,这也是最重要的一部,买刀基本就看刀匠,但不是一个刀匠就能做完一整把日本刀,即使白鞘的日本刀也需要——刀匠+研磨师+鞘师,三人完成,而带拵的日本刀则需要——刀匠+研磨师+鞘师+做拵环节,做刀侟(也就是刀装)则需要更多人,柄卷师,鞘师,金具师,木工,漆匠等,参与的人工环节越多,自然刀就成本越高,这是日本刀价格不菲的一个主要原因。
当代刀匠制作的日本刀被称为日本现代刀,手工打造,每一支都独一无二。
而有一定的年份的日本刀被统称为日本古董刀, 其一大特点就是不可再生。
当代刀匠制作的日本刀价格并不便宜。
目前很多注册新人刀匠的日本刀起步价很少低于一百万日元,归根到底并不是这个刀匠需要很多钱,而是称为一个合格刀匠需要很长的学习和时间,而一支好的日本刀的制作耗时良久,之后的环节都需要成本,刀商刀店配齐一套刀侟,加上之前研磨师的开销,他的价格就上去了,而分到他手上锻造环节的利润,其实很少,说白了就是穷苦刀匠,毕竟一整年的时间往往都做不成一支刀, 一支好刀往往都要经过长时间的打磨制作, 这也是目前日本刀的现状。
那么最著名的日本刀有下面几类:无监察刀匠+人间国宝级:这部分群体平均年纪60+,而且有40%都已经去世,目前无监察刀匠仅存二十人不到,人间国宝级6位大神均已去世,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在近代刀工来说,水平是最高的,个人特色也是最鲜明的,名气也足够大,所以作品价格很稳定,日后升值潜力巨大。
新新刀,新刀,古刀期作品:个人觉得这些时期的日本刀是收藏很好的方向,因为古董刀具有完美的收藏属性,即“不可再生”。
并且日本刀保存良好,价值逐年稳步递增。
另外对于最上作刀匠,他们的作品百年来都是热门货,任何刀剑爱好者都如雷贯耳,妖刀村正、相州正宗,月山贞一,左文字,虎徹等等。
讲刀剑铸造的书

刀剑铸造的书1. 引言刀剑铸造是一门古老而神秘的技艺,它不仅是武器制造的过程,更是一种艺术形式。
通过书籍了解刀剑铸造的历史、技术和文化背景,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项传统工艺。
本文将详细介绍刀剑铸造的书籍内容,包括其特点、分类、作者以及相关推荐。
2. 刀剑铸造书籍的特点刀剑铸造书籍通常具有以下特点:•专业性:这些书籍往往由经验丰富的刀剑铸师或学者撰写,内容专注于刀剑铸造技术和知识。
•历史性:刀剑作为人类历史上重要的武器之一,其制作过程与文化背景密不可分。
因此,许多刀剑铸造书籍还涵盖了历史背景和发展。
•实用性:这些书籍通常包含详细的步骤、工具和材料介绍,以及实用技巧和建议。
3. 刀剑铸造书籍的分类根据内容和目的,刀剑铸造书籍可以分为以下几类:3.1 技术手册技术手册是最常见的刀剑铸造书籍类型,它们提供了详细的步骤、工具和材料介绍,以及实用技巧和建议。
这些书籍通常适合有一定基础知识的读者,希望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刀剑铸造技术。
推荐书籍:•“The Complete Bladesmith” by Jim Hrisoulas•“The Master Bladesmith: Advanced Studies In Steel” by Jim Hrisoulas3.2 历史与文化研究历史与文化研究类书籍探讨了刀剑在不同时期和地区的制作方法、风格变化以及背后的文化意义。
这些书籍通过深入挖掘历史文献和考古发现,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刀剑在人类历史中的重要性。
推荐书籍:•“The Craft of the Japanese Sword” by Leon Kapp, Hiroko Kapp, and Yoshindo Yoshihara•“The Sword in Anglo-Saxon England: Its Archaeology and Literature”by Hilda Ellis Davidson3.3 艺术与鉴赏艺术与鉴赏类书籍注重刀剑的美学价值和艺术表现形式。
日本刀鉴赏

日本刀日本刀(にほんとう,Nihontou),在日本又称为刀(かたな,Katana)。
依据形状、尺寸分为太刀、打刀(刀)、胁差(胁指)、短刀等。
广义上还包括长卷、薙刀、剑、枪等。
自古以来作为武器的同时以其优美的造型著称,很多名刀被当作美术品收藏,并寓含着武士之魂的象征意义。
与其他国家的刀类不同、日本刀最大的一项特点就是在外形装饰之外刀体本身展现出艺术感。
在日本制刀人被称作“刀工”、“刀匠”、或“刀锻冶”。
日本刀种类日本刀制法日本刀在制法上集合了相当高的技术,共分如下几个步骤:炼钢日本刀的材料钢,被称作和钢(わこう,Wakou)或玉钢(たまはがね,Tamahagane)。
玉钢以日本传统土法炼成。
这是一种低温炼钢法,炉温不超过1000℃。
此法看似原始,但相比近代的高温炼钢法,能炼出品质纯良的好钢。
不过高温炼出的钢材较软,易打造成形,而低温炼出的钢材较硬,较难打造,可以说制作日本刀是人力密集型的工事,是以血汗换取的品质。
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的流派,所用钢材成分多少会有差异。
大体上玉钢所含成分如表所示。
水减即淬火工艺,淬火即所谓的热处理,日本称为水减(みずへし,Mizuheshi)。
从现代材质学的角度来看,这个步骤算是刀匠控制钢材含碳量的手法。
刀工将加热后的和钢锤打成扁平的厚度为约5mm的薄片。
看似简单的工序,其实不然,为了控制钢材的含碳量,加热次数有严格限制;而且和钢的硬度在其续渐冷却时会有所改变。
只有有经验的刀工才能准确把握施锤力度的变化,在限定的加热次数下将玉钢打炼成厚薄均一的薄片。
钢片成形后,刀工会用水将其急速冷却。
可使钢多余的含碳部分剥离。
使刀身具有良好弹性,刀口坚硬不易缺口。
刀匠要对钢片的温度和用水的份量有极准确的把握,才能够得到含碳量合适的材料。
锻炼刀工将烧红的钢块捶打锻造,钢块捶打开后再折叠起来捶打,如此反复,追打到第10次,就会有1024层的钢材,通过这一步骤,可将钢中硫等杂质和多余的碳素等清除,以增钢材弹性与韧性。
日本刀剑研磨Japanese sword Polishing全攻略(材料详实)

一、日本刀剑研磨(Japanese sword Polishing)——全攻略一、日本刀剑研磨概述日本刀剑不单单只是武具,它在日本人心中近乎成为一种信仰而被崇拜。
所以才产生了现在优美的研磨技艺,研磨的特征也是兼顾刀的美感和斩切的能力。
通过一道道研磨工序,表现出刀剑独特的曲线美,锻造时产生的地基花纹,还有华丽的刃纹,研磨师的充分发挥把日本刀的优雅和尊严充分的表现出来。
平安朝初期记载宫中仪式和制度的书《延书式》里,记叙了“鸟装横刀”的制作方法,在其中可以看到当时的研磨工序的大体形式。
里边记载着关于鹿砥磨、烧并中磨、精磨和莹的各个工序。
关于这些工序,幕末的刀匠水心子正秀在他的著作《剑工秘传志》里解释为:鹿砥就是荒砥,烧并中磨既相当于常见寺一类的砥石(现在这种砥石已被改正砥代替了),后两种在现代的研磨工艺里没有对应的工序,大体相当于仕上研的中间部分。
当时的研磨,进行到相当于今天的下地研就结束了。
但是随着日本刀技术的完善,研磨技术也在发展。
水心子正秀在同一本书中,还写到了用粉末来进行研磨的“拭”,我们现在研磨工序里流行的“拭”这一步骤,开始于庆长年间(1596)的本阿弥光德。
明治时代的名人本阿弥平十郎成重在传统技术里加进了更多艺术的成分来美化刀身,现在的研磨工艺才正式确立了。
“拭”这一步骤的特征是,使刀身发出一种好像秋天万里无云的晴空那样的颜色,而地肌则透着一种青黑色。
成重也发明了一种使烧入后的刀刃发白的技法,这种技法更加看重刃纹的自然形状。
研磨前的准备事项:一把刀剑拿到手后,先不要急着上砥石开磨。
把刀拿在手里花上时间充分观察是必要的程序。
本阿弥家记录研磨心得的书《本阿弥行状记》里写道“细工匠干活的时候,一把刀拿在手里十天、二十天的反复观察,直至参透这把刀”。
一把需要研磨的刀,刀身会有诸多问题需要修复。
最常见的是锈迹和麻点、刃口崩坏、切先断损、刀刃弯曲等等。
新作出来的刀因为刀匠的制作问题,也会有瑕疵在刀身上,这样充分的观察研究就很有必要了。
5分钟让你了解日本刀图文详解

5分钟让你了解日本刀图文详解大众印象中的日本刀,相必很多来源于抗战电影和日本动漫,传统上那种弯弯的,单刃的日本刀,大概是10世纪大化改新后成型的。
在日本,刀剑并没有太直观的区分,所以用日本刀的格斗方式叫剑术,但是在十世纪以前,上古时期的日本“刀”一般都是直刃,双刃的“剑”。
因此类似草薙,十拳这类的剑就算是有,也都是直刃双刃的。
十世纪后,唐刀技术传入日本,在日本本土化后产生了现在形式上的日本刀。
平安时期日本的刀型还相对直一些,现在四天王寺里藏着两把平安时期的刀,都是单刃直刀。
图为鹿岛神宫藏的直刀太刀太在古文里可以通大,当然太刀也可以理解为大刀了。
只是这种大也是幅度很大的,因为太刀里面分类也相当得多。
一般来说的太刀是指刃长60厘米以上90厘米以下的太刀,而又和打刀形状不同。
另外刀反(刀身弯曲)较大的都可以称作太刀,太刀在日本镰仓到室町时代(12-15世纪末)十分流行。
阵太刀一般来说是仪仗和装饰用的刀,就好像中国龙泉的镇宅宝剑一样。
刀柄和刀鞘上有绳节装饰,而且刀鞘一般外裹皮革,有时候还会笼上金。
而且刀柄出弯曲度很高的一般都是阵太刀。
山名氏的定文散葵纹散螺钿黄金造饰大太刀一般来说,也有叫野太刀的,日本古书记载上一般把刀刃长90厘米以上的太刀叫做野太刀,而把刀刃长150厘米以上的叫大太刀。
相比普遍在历史上比较矮小的日本人来说,这绝对是有如欧洲claymore一样的重兵器了。
传说中在日本有九州军神和雷神之称的立花道雪的雷切,应该就是野太刀或者是大太刀。
因为立花道雪的女婿(也是养子)立花宗茂作为创始人之一的景流剑术,用的都是野太刀,景流的刀和一般剑术的刀的对比弥彦神社供奉的大太刀,刃长2米2整刀长3米2而大太刀则有些只是装饰,因为太大了实在是挥不动。
小太刀刀身在60公分以下,但是刀刃相对直一些的,叫小太刀。
打刀实际上的大众形象中的日本刀,带柄长度70到90厘米之间的,插在腰间时刀刃是朝上的,一般就是打刀。
英文里如果特指的话katana是打刀,但是katana也可以概括所有日本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刀鉴赏入门书籍
第一本,《刀剑要览》饭村嘉章编著
饭村嘉章也是《有铭古刀大鉴》《新刀大鉴》、《新新刀大鉴》的著者。
这本书是不少刀友推崇的入门书籍。
此书小巧又厚实,有700多页内容,包括著名刀工的刀价、年代、作风参考列表,著名刀剣铭字照片一览,各时期刀工位列、业物位列,古刀新刀的国别系统与当同然(相似作风传承),日本刀基本概念、原理、特征种种类别,诸项工作,刀装分类,镡与金工一览,大名与武将家纹一览等等,几乎涵盖了初入门者需要了解、查询的方方面面,在日本也是相当热门的入门书与工具书。
第二本《日本刀的鉴定与鉴赏》常石英明
常石英明的这本书内容相当不错,很适合作为了解日本刀的流派作风与鉴赏方面的入门书。
虽然是1967年出版的旧书,但内容之丰富,特别是条理线索之清晰有序,在关于日本刀的书中都算非常出色,常石英明本身虽然不以研究出名,但对于资料的整理归纳确实有一套。
这本书的内容包括了日本刀的历史时代划分,日本刀的种种基础概念诸如外形、地肌、刃文动态等等,刀剣鉴定的各个入手点
讲解,然后是古刀与新刀(包括新新刀)按照地域国别分类的典型刀工讲解,最后是日本刀的鉴赏要点,伪物的典型特征讲解,国宝刀剣与古来名刀的目录,以及日本刀的一些相关法规等等。
第三《日本刀的研究与鉴定》·古刀编与新刀编
这一套是两本书,也是常石英明的编著。
非常好、详细、具体的日本刀各传流派与典型刀工的介绍资料,文中配以大量的插图予以辅助说明,图文结合一目了然。
虽然算是入门书,但值得长期翻阅,前面说过,常石英明对资料的归纳整理相当出色,这两本书在刀工特征流派作风方面,也可以作为工具书来查阅。
1977年出的书,在旧书市场上不算常见,特别是成套的更加少。
总之是强烈推荐的一套书。
第四日本刀的鉴赏基础知识
这本书是东京国立博物馆刀剑课课长,刀剑研究家小笠原信夫在1999年编撰,由至文堂出版的入门日本刀书。
(小笠原信夫写过不少入门书,比如袖珍本小册
子《刀剑》,还有《日本刀的历史与鉴赏》,美术刊物《日本的美术》中的刀拵、大和与美浓、新刀等3期,他在刀装具方面的研究也比较广泛,有《爱镡百趣》、《小柄百选》、小册子《镡》等,不过能够代表其学术地位的应该还是1973年的《长曾弥虎彻新考》和1998年的《御剑》)这本书虽然也是入门级的材料,但是编撰结构和写法却跟一般的入门书有些不同,并非照本宣科的从历史、名词、流派等一路讲下来,而是选择了一些不同的角度来切入,好像一段段小论文串在一起,佐以大量插图照片,又有许多与职人、爱刀家、研究者的座谈对话,读起来比较活泼,不会那么枯燥。
所以要说全面,这本书没有刀工位列、流派分别,但是内容又相当丰富,在一段段的文章里把许多知识交代出来,比如“体现信仰的刀剑”、“日本刀剑与西欧刀剑的区别”、“三所物的实用性如何”、“枪与薙刀”等等。
小笠原信夫的著作中,这本是比较不错的,值得入手一读。
第五刀剑鉴定读本
《刀剣鉴定读本》是“三山一剑”中的永山光干所撰写的刀剑鉴定书,在“三山一剑”四位大师中,他是著作最少的一位(他写的另外一本书是《日本刀的研磨》),但是作为人间国宝研磨师和资深刀剑鉴定家,他过手的名刀无数,对刀剑有非常本质的理解,也有着深厚的刀剑鉴定鉴赏功力。
其实《刀剣鉴定读本》作为入门书来说深了点,前面部分是日本刀的历史介绍,后面全是按照不同时期来介绍五传风格演变,没有照片,都是永山光干风格的手绘押型图示,如果对刀剑的流派作风缺乏基本概念的话,不太容易把图示跟实物相联系在一起。
虽然对于初学者来说,这本书有点艰深,但反复的认真阅读下来,对于扎实基础还是很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