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件质量标准与铸件缺陷分类
铸件缺陷分析PPT课件

铸件在凝固末期或刚凝固 后不久产生的裂纹。
03
铸件缺陷形成原因及机理分析
原材料因素
原材料质量
使用不合格或质量差的原材料, 如废钢、生铁等,其中含有的杂 质元素和气体可能导致铸件缺陷 。
原材料配比
原材料配比不合理,如碳、硅等 元素含量过高或过低,会影响铸 件的凝固过程和机械性能。
熔炼工艺因素
熔炼温度
介绍了常用的铸件缺陷检测与评估方法,如目视检查、无损检测、 金相分析等,以及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缺陷预防与控制措施
重点讲解了铸件缺陷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包括优化铸造工艺、提高原 材料质量、加强过程监控等方面。
学员心得体会分享
知识收获
学员们表示通过本次课程,对铸件缺陷的类型、成因、检 测与评估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铸件质量控制的重要 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其他可能影响因素
生产环境
生产环境中的温度、湿度和清洁度等因素对铸件质量也有一 定影响。例如,湿度过高可能导致型砂粘结力下降,温度过 高则可能导致铁液冷却速度过快。
操作技能
操作工人的技能水平和经验对铸件质量也有重要影响。例如 ,合箱时定位不准确、浇注时铁液温度控制不当等都可能导 致铸件缺陷。
04
铸件缺陷预防措施与改进方法
控制熔炼温度
根据原材料成分和熔炼设备特点, 合理设置熔炼温度,避免过高或 过低的熔炼温度对铸件质量产生 不良影响。
调整化学成分
通过添加合金元素和调整废钢、生 铁等原材料的配比,控制铁水的化 学成分,提高铸件的力学性能和耐 蚀性。
减少熔炼杂质
采取过滤、除渣等措施,减少熔炼 过程中产生的氧化物、硫化物等杂 质,提高铁水的纯净度。
夹渣和夹杂物
01属夹杂物,夹杂 物则是金属或非金属杂质。
常见铸件缺陷

常见铸件缺陷铸件缺陷分析、铸件质量检测数据处理一、铸件缺陷分析的分类(在GB/T5611-1998《铸造名词术语》中归结为8类102种)。
二、铸件缺陷的分析。
1.气孔是气体聚集在铸件表面,皮下和内部而形成的空洞。
气孔的孔壁光滑,稍带氧化彩色,无一定形状,尺寸和位置。
⑴.侵入性,由于浇注过程中液态金属对铸型激烈的热作用,使型砂和芯砂中的发气物(水分、粘接剂和附加物)汽化、分解和燃烧,生存大量气体,以及型腔中原有的气体。
侵入液态金属内部不能逸出所产生的空洞。
(尺寸大)。
⑵.析出性,溶解在液态金属气体中,在冷却凝固过程中,由于溶解度降低而产生的。
(数量多、尺寸小)。
⑶.反应性:液态金属与铸型界面之间、液态金属与渣之间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的孔洞。
2.夹砂结疤,沟槽、鼠尾(由于型砂腔表面受热膨胀引起的)。
3.粘砂(一般是厚壁部分)类别序号名称特征一、多肉类缺陷1-5冲砂砂型或砂芯表面局部型砂被金属液冲刷掉,在铸件表面的相应部位上形成粗糙、不规则的金属瘤状物。
其常位于浇口附近,被冲刷了的型砂往往在铸件的其它部位形成砂眼1-6 掉砂砂型或砂芯的局部砂块在机械力的作用下掉落,使铸件表面相应部位形成的块状金属突起物。
其外形与掉落的砂块很相识。
在铸件其它部位二、孔洞类缺陷2-1 气孔铸件内由气体形成的孔洞类缺陷。
其表面一般比较光滑,主要呈梨形、圆形和椭圆形。
一般不在铸件表面露出,大孔常孤立存在,小孔则成群出现2-2气缩孔指分散性气孔与缩孔和缩松合并而成的孔洞类铸造缺陷2-5皮下气孔位于铸件表皮下的分散性气孔。
为金属液与砂型之间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的反应性气孔,形状有针状、蝌蚪状、球状、梨状等,大小不一,深度不等。
通常在机械加工或热处理后才发现2-7 缩孔铸件在凝固过程中,由于补缩不良二产生的孔洞。
形状极不规则,孔壁粗糙并带有枝状晶。
常出现在铸件最后凝固的部位2-8 缩松铸件断面上出现的分散而细小的缩孔。
借助高倍放大镜才能发现的缩松称为显微缩松。
铸造缺陷等级

铸造缺陷等级
谁能保证铸件百分百不出错,铸件缺陷在日常中总是避免不了,但是我们能通过一些方法去降低铸件缺陷的出现。
一般来说,分为贯穿线性类缺陷、孔洞类表面缺陷和缩松类内部缺陷三种缺陷类型。
广义的铸件缺陷是指铸件质量特性没有达到分等标准,铸件生产厂质量管理差,产品质量得不到有效保证。
铸件上存在的缺陷是多方面的,是铸件质量差的根本原因。
狭义的铸件缺陷是铸件上可检测出的、包括在/45’77—65铸造名词术语标准中的全部名目:有尺寸与重量超差,外观质量低,内部质量不健全,材质不符合验收技术条件及其他疵病等。
狭义的铸件缺陷是通常意义的缺陷,人们还可细分为显著和微观缺陷,后者在商品铸件上规定出允许出现缺陷的尺寸、深度、数量及分布情况。
有时还附有极限状况的样块(临界缺陷)或照片,以便于比较评定。
铸造缺陷等级判定标准
铸件产品件表面外观依据规定的要求检验。
铸件表面清理干净,修整光滑,经过抛丸处理。
喷涂底漆应遵守工作标准且要符合在订货单上的其他补充说明。
铸件表面应符合等级标准:
表面粗糙程度:A3
表面夹杂—非金属夹杂物缺陷:B1
气孔类:C2
缺陷打磨后的表面:H1
不允许有其它表面上缺陷(例如尺寸、多肉、粘有钢丸或其他类
似问题)。
机加工表面不允许有缩孔和不均匀材料。
这必须由铸造厂来保证。
机加工后这样的缺陷或材料的不均匀性会显露出来并对表面有损伤,
导致缺陷。
经过采购方许可之后,才可以进行诸如粘接、填补和焊补等。
铸造缺陷分类标准

铸造缺陷分类标准铸造是一种广泛用于工业生产的工艺,它涉及到将熔融的金属倒入模具中,待其冷却凝固后形成所需形状的金属零件。
然而,铸造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各种缺陷,这些缺陷会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控制铸造过程,制定一个铸造缺陷分类标准是非常必要的。
以下是一个基于常见铸造缺陷的分类标准:一、孔洞类缺陷孔洞类缺陷是指在铸造过程中,由于气泡或挥发物未能及时逸出,导致在铸件内部或表面形成的孔洞。
这类缺陷包括以下几种:1. 气孔:由于气体在金属液中形成气泡,未能及时逸出而形成的孔洞。
2. 夹渣孔:由于金属液中夹杂物未及时排除而形成的孔洞。
二、裂纹和冷隔类缺陷裂纹和冷隔类缺陷是指在铸造过程中,由于冷却速度过快、金属液收缩等因素导致的铸件开裂或冷隔现象。
这类缺陷包括以下几种:1. 热裂纹:由于金属液冷却速度过快,导致铸件内部应力过大而产生的裂纹。
2. 冷裂纹:由于铸件冷却过程中受到外力作用,导致铸件开裂。
3. 冷隔:由于金属液在冷却过程中未能完全融合,形成的分隔区域。
三、缩松和缩孔类缺陷缩松和缩孔类缺陷是指在铸造过程中,由于金属液冷却过程中体积收缩,导致在铸件内部或表面形成的缩松或缩孔。
这类缺陷包括以下几种:1. 缩松:由于金属液冷却过程中体积收缩不均匀,导致铸件内部形成的细小孔洞。
2. 缩孔:由于金属液冷却过程中体积收缩过大,导致铸件内部形成的较大孔洞。
四、气孔、夹杂和夹渣类缺陷气孔、夹杂和夹渣类缺陷是指在铸造过程中,由于金属液中混入气体、杂质或夹渣物而导致的缺陷。
这类缺陷包括以下几种:1. 气孔:由于金属液中混入气体而形成的气泡。
2. 夹渣:由于金属液中夹杂的固体颗粒物而形成的夹渣。
五、形状和表面类缺陷形状和表面类缺陷是指在铸造过程中,由于模具设计、制造或操作不当导致的铸件形状或表面质量的缺陷。
这类缺陷包括以下几种:1. 模具痕迹:由于模具设计或制造不当,导致铸件表面留下的痕迹。
2. 表面粗糙:由于金属液冷却过程中表面收缩不均匀,导致铸件表面粗糙。
铸造铸件缺陷质量评估

铸造铸件缺陷质量评估一、引言铸造是制造业中最为常见的加工方式之一,铸造铸件广泛应用于航空、汽车、造船等工业领域。
尽管铸造技术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铸造铸件在生产过程中仍然很难避免缺陷的出现,如气孔、夹杂、缺口、裂纹等,这些缺陷会降低铸件的质量,甚至会对铸件的使用性能造成影响。
因此,对铸造铸件缺陷的质量评估显得十分重要。
二、铸造铸件缺陷的分类及产生原因(一)铸造铸件缺陷的分类铸造铸件的缺陷种类繁多,如气孔、夹杂、缩孔、缺口、裂纹等。
其中,气孔是最为常见的缺陷之一,主要是由于液态金属中难以排除的空气造成的。
夹杂是由于冷却速度不够快或金属液和包覆剂接触不良造成的,缩孔是由于铸件内部液态金属冷却后收缩过程中未能填满的空气所致,缺口和裂纹是由于铸件的凝固过程中金属液流动受阻或温度梯度过大引起的。
(二)产生缺陷的原因铸造铸件缺陷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金属液凝固过程中的气孔、夹杂、缩孔等缺陷,砂型质量问题,浇注温度问题,浇注系统、冷却系统的设计不合理,制造工艺参数不恰当等问题。
三、缺陷评估方法(一)人工评估法人工评估法是最为直观的评估方法之一,通过视觉检查或使用放大镜对铸件表面或切割面的缺陷进行评估。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但是准确性较低,特别是对微小缺陷难以发现。
(二)X射线检测法X射线检测是一种非破坏性检测方法,可以检测出铸件内部的缺陷。
X射线检测的优点在于准确性高、速度快、应用范围广,可以检测出各种类型的铸件缺陷。
但是,这种检测方法的成本较高,同时需要特殊设备和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操作。
(三)超声波检测法超声波检测也是一种非破坏性检测方法,主要用于检测铸件的表面和内部缺陷。
这种检测方法的优点在于操作简便,成本较低,但是对于微小缺陷的检测准确性差一些。
(四)磁粉检测法磁粉检测是一种破坏性检测方法,主要用于检测铸件的表面缺陷,例如裂纹、缺口等。
这种方法的成本较低,检测效果比较准确,但是它会对铸件造成永久性的伤害。
铸件缺陷分析

废品率:
w1 p1 (%) 100% w w1 w2
二、铸件常见缺陷的分类
类别 序号
A11 A12 A1 金 属 A13 A14
性质
吸气性 流动性 氧化性 收缩特性
生成缺陷
析出性气孔、裂纹状气孔、反白口、白点 冷隔、夹杂 皱皮、附着性气孔 缩孔、热裂
A15
A16 A17
凝固特性
表面张力 浮力 粒度 湿度
材料成型质量控制
第四章 铸件缺陷挽救工程及应用
表面粗燥、掉砂、落砂困难
砂眼、夹砂、掉砂 夹砂、表面粗燥 热裂、夹砂 砂眼、鼠尾、粘砂 夹砂、表面粗燥 热裂、夹砂 砂眼、鼠尾 气孔、夹砂 氧化、黑渣 渣气孔、夹杂、硬点 反应性气孔、粘砂、夹渣、麻坑 气孔、金属夹杂物
B.化学变化
B2 B3 B4
材料成型质量控制
第四章 铸件缺陷挽救工程及应用
型砂引起的铸件缺陷
流动性
干强度 急热强度 高温强度 热溃散性 型腔气氛 发气性 热变形量 太高 太高 低 氧化性 太高 低 低 太高 太高 太高 太高 低
高
低
低
低
高
高
高 低
高 低 高
高 高 高 氧化性 氧化性 低
高 低
低 低
材料成型质量控制
第四章 铸件缺陷挽救工程及应用
三、缺陷的分析和对策
1)分层法
分 析 诊 断 方 法
微观缩松、外/内渗出物
机械粘砂、针孔 抬型 气孔、夹砂、掉砂、化学粘砂 气孔、脉纹、机械粘砂
A. 物理 — 力学 性能 变化 A2 型 砂
A21 A22
A23
A24 A25 A26 A27 A28 A2度 流动性 干强度 急热强度 高温强度 热溃散性 发气性 金属/大气 金属/炉衬 金属/铸型 金属/金属
铸件外观检验规范标准

铸件外观检验规
一、围
本规适用于本厂产品的精铸件、砂型铸件的外观检验。
本规规定了精铸件、砂型铸件的外观检验要求和具体验收准则。
二、铸件外观缺陷名称及分类
铸件不得有明显孔眼(气孔、缩孔、缩松、渣眼、砂眼、铁豆),裂纹(热裂、冷裂、温裂),表面缺陷(粘砂、结疤、夹砂、冷隔),形状缺陷(多肉、浇不足、变形、料口毛刺)等严重影响产品的外观和强度缺陷。
四、具体验收准则
(一)手轮
(二)定位轮
(三)调整块
(四)尾环架
1 气孔
2 多肉
3 浇不足
4 料口毛刺
注:如出现其它严重影响产品的外观缺陷,一律不可接收。
铸件缺陷分析跟铸件质量检测

④金属成分(针对铸铁)
⑤熔化 炉料潮湿、锈蚀、油污严重 出炉口,浇包未完全烘干 金属液氧化严重 炉料中杂质过多 ⑥浇注 浇注温度过高或过低 浇注时紊流或断流 浇注方法不当(忽快忽慢,流速不均) 解决办法:分析形成原因,针对原因解决问 题
缩孔、缩松
在铸件厚断面内部,及厚断面与厚断面交接处内 部或表面易产生形状不规则,孔壁不规则,晶粒 较粗大的孔洞,称之为缩孔 缩松与缩孔区别于:缩孔只是一个孔,而缩松是 在一个区域内有很多小的缩孔。如图:
由于金属液的浮力使上型抬起,从而增加了铸件的厚度 解决办法:增加压箱铁重量,提高型砂强度,适 当降低 浇注温度,浇注时稳流浇注
披缝、飞边、毛翅
常在铸件的分型面和芯头部位出现片状凸起或刺形凸起 解决办法:在不影响铸件尺寸、形状的前提下打磨掉即 可,另在工艺上修正合箱间隙尺寸,避免后续不必要的 修整
另,砂眼也属于夹杂类缺陷,是铸件内部或表面 (多见于表面)带有沙粒的孔洞,凡是砂型铸造 都难以避免砂眼,只能规定其在一定面积内砂眼 的大小、个数来进行控制和检验,砂眼不影响其 材料的机械性能,如图:
(是较大的砂眼,对于此图也可以说是砂胎掉落,严重影响外观质量)
典型的砂眼
良品
不良品
二、多肉类缺陷
抬型、抬箱
胀砂
铸件表面局部胀大,使铸件明显变形 原因:造型时,型砂紧实率不均匀,紧实处没有 变形,不紧实处产生形变 解决办法:造型时均匀型砂紧实率,浇注时稳 流浇注,适当降低浇注温度
冲砂
由于金属液从浇口、冒口流入铸件,对型砂产 生冲击,型砂被金属液卷入铸件,在浇口附近 产生的瘤状物,在铸件其他部分则显现为砂眼 解决办法:稳流浇注,改善浇注系统,改善型 砂强度及造型紧实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1
!342实实测测·75)*)6)((*65)58!!!!
!2实测 ———灰铸铁实测抗拉强度,试样毛坯直径 *)99( : .;);
34实测 ———灰铸铁实测硬度,34 < 76’ 时上式才有效;
! !———共晶度或碳饱和度;
!
!
1
$
=
&’
(
)
=
"总 *7+,
(
)
=
&>.
"总 ———总含碳量( ?);
伸率 ! 为 目 的 变 数;碳、锰、硅 及 硫、磷 为 独 立 变 数 的 回 归 方 程,使 硫、磷 成 分 一 定 () % )$?),便可找到对应于!2 与!)=& 的最佳碳、锰与硅元素搭配。或者在这些主要元素
上限规定的条件下,获得要求强度下成分的变动范围。化学成分与性能之间关系通过重
回归分析,有利于进行过程控制。
如为了提高铸钢件的焊接性能,把碳的实际控制量比标准降低 ! " !#$ ,生产成本增高有 限,但铸件的适用性和机械产品的功能大增,可更好地适应国际市场需要,增加机电产品 的出口竞争能力。
铸件质量标准定 量 地 表 示 铸 件 满 足 一 定 要 求 的 适 用 程 度,例 如 抗 磨 白 口 铸 铁 标 准 %& ’()*—’+ 中硬度是保证抗磨的必备条件,成分、金相组织和力学性能是供协议的保证 条件,而热处理工艺、熔炼和铸造方法都是参考条件。
!! 2 $ 0 # 2 -
!# 2 $ 0 4 2 -
铸件加工表面粗糙度可用均方根值或微观不平度 %- 点高度( # 5)来描述。铸件非加 工表面则是反映铸型表面的凸凹的状况,无规律可循,因此用均方根值方法测定铸件非
加工表面粗糙度存在困难。目前,各国都采用标准对比样块来评定铸件非加工表面的粗
糙度。我国 *$ 年颁布铸造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标准 6( 4-4% 2 %—*$,用表面轮廓算术平
一、铸件质量标准
标准是由国家承认的标准制订单位批准的对各种产品(铸件)规格、材料规格、试验 方法、术语定义或推荐的工艺方法的规定。
我国的国家标准(!")是由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并颁行的,有关铸件质量的各种标准 一经接纳、贯彻与实施,可取得明显的效果和效益。
国际标准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批准并颁行的。我国是国际标准化组织( # $ %)的主要 成员国之一,按国家现行的政策,国际标准可以等效地视为国家标准。
类型不可消除缺陷。这种缺陷影响精密机床的尺寸稳定性和导致铸件冷裂、变形。随着
新的铸造方法的使用和人们对铸件质量要求提高,新的检测手段引进,缺陷名目不断增
加。可消除缺陷是具体的,是可以检测出来的,应及时地找出根由有效地予以纠正。
(一)铸件缺陷生成原因
分析铸件缺陷,寻找缺陷生成原因,不仅要依靠分析,还要合理地选取反映客观事实
+,———含硅量( ?);
.———含磷量( ?)。
/0 值在 ) % > @ 7 % $ 范围内,其值越大,表明灰铸铁质量越好,生产技术水平亦越高。
适合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标准(/4 77*5&—68)是通过规定力学性能(屈服强度
!)%& 、抗拉强度!2)间接地限定化学成分。工厂应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找到以!2,!)=& 和延
· 7)*& ·
第一章 铸件质量标准与铸件缺陷分类
!!! !! !! !! !! !! !! !! !! !! !! !!
分析广义的铸件缺陷实际上是全面评定铸件质量,除对铸件实物质量进行检测外, 还要评定其技术管理(表 !" # ! # ")和售后服务(表 !" # ! # $)。
表 !" # ! # " 技术管理检查项目
高合金钢铸件,由于其特殊性能主要决定于化学成分,它成为决定铸件功能特性和
使用条件主因,在标准中规定了核对分析和产品分析对炉次分析的允许偏差。
二、铸件缺陷
在 A4 # AB6&))7—8) 中,将铸件分为“合格品”,“一等品”,“优等品”三个等级。对合 格品要求“质量达到标准规定,铸件生产过程质量稳定,用户评价铸件能满足使用性能”。 有一项不达标则为不合格。广义的铸件缺陷是指铸件质量特性没有达到分等标准,铸件 生产厂质量管理差,产品质量得不到有效保证。铸件上存在的缺陷是多方面的,是铸件 质量差的根本原因。
均偏差 # 7 及 #(5 !+)参数表示不同造型方法和合金铸件可能获得的粗糙度。 (三)铸件功能质量标准
铸件材料特性决定其功能和使用条件。所谓功能质量是指在特定环境条件(高温、
受压且以力学指标为考核依据)下工作可满足技术标准要求的特性总和,或满足一般强
度要求适用程度的质量指标。前者如不锈耐酸钢铸件标准(6( !%--—*-)规定出化学成
第一章 铸件质量标准与铸件缺陷分类
第一章 铸件质量标准与铸件缺陷分类
第一节 铸件质量标准
为了提高铸件的可靠性、适用性;提高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对铸件质量的要求 不断提高。铸件质量的概念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质量”的含义至少包含两个方面的内 容:一是产品质量,即铸件满足用户要求的程度;或按其用途在使用中应取得的功效,这 功效是反映铸件结构特征、材质的工作特性和物理力学特性的总和,是评价铸件质量水 平和技术水平的基本指标。二是工程质量,指的是铸制毛坯和铸制零件的生产过程对产 品质量的保证程度,即铸件在具体使用条件下的可靠性。这一指标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 定于前述的功效指标,还与稳定性、耐用性和工艺性等指标有关。
的数据,用统计的方 法 对 数 据 加 以 适 当 地 归 纳 整 理,进 行 比 较,找 出 铸 件 缺 陷 的 生 成 原
因。
· !+$$ ·
第十二篇 铸件质量检验与缺陷处理实用技术
数据来源是多方面的,有与缺陷结果有关的特征值或参数值,有反映产生这种结果
的状态或条件的数据。
在整理和分析(处理)数据时,常用标准离差! 来衡量数据波动,这种波动用! 平方 即方差!! 表示
狭义的铸件缺陷是铸件上可检测出的、包括在 /4 5’77—65 铸造名词术语标准中的 全部名目:有尺寸与重量超差,外观质量低,内部质量不健全,材质不符合验收技术条件 及其他疵病等。狭义的铸件缺陷是通常意义的缺陷,人们还可细分为显著和微观缺陷, 后者在商品铸件上规定出允许出现缺陷的尺寸、深度、数量及分布情况。有时还附有极 限状况的样块(临界缺陷)或照片,以便于比较评定。
序号 分 类
内容
序号 分 类
内容
!
工艺图、铸件图、工艺卡完整
"
工艺规程完备
$
工艺文件更改管理
%
进厂原辅材料检验报告
& 工艺文件 型、芯砂检验合格率
’ 管理标准及 砂型硬度检测记录
( 计量管理 涂料检测记录
)
工装、模样检测维修记录
*
熔炼过程控制及记录
!+
清理、补焊过程控制及记录
!!
工序间信息传递、统计及反馈
值或参数值,但各样本(例如每个样本有 !’ 个实测数据,从 # # 、# ! …… # !’ )的标准离差!
却不同,图 ( 的!小于图 )。图 #! $ # $ # 表示实测数据频率分布的正态分布曲线,!的大
小就表示了正态分布曲线的胖瘦程度。
图 (,!小,曲线瘦,表示这个样本的各个实测数据 # # 、# ! …… # !’ ,对于"# 而言,波动 小,集中于"# 的周围,也就是都比较靠拢期望的特征值。
铸件质量标准不仅包含交货验收技术条件标准、铸件质量分等通则(,& - ,.’(!!/— 0!),还有材质、检验方法、工艺和材料规格等一般性规范。
(一)铸件精度标准 铸件几何形状精度决定于机械加工余量、铸件尺寸和重量同额定量的偏差,在其他
条件相同场合下,几何形状精度从机械加工工作量和金属用量两方面来说,反映了工艺 过程的先进程度。
有时,整个铸件上只有一两个尺寸要求较严格的毛坯尺寸公差,这时就没有必要将 全部尺寸都按同一等级规定公差。为提高铸件精度等级,一般可以改用金属模具,需要 显著提高时则必须变换造型方法,比如采用壳型铸造或其他精密铸造工艺,但必然会导 致模具费用增高,生产准备周期延长,铸件成本会成倍地增加。
评定铸件几何形状精度时,除了加工面余量、铸件重量偏差需加规定外,最有代表性 的壁厚和筋厚的公差范围或偏差范围也应给定。结构必需的壁厚由铸件设计者决定,最 小容许壁厚由铸 造 工 艺 师 确 定。 在 大 多 数 情 况 下,设 计 者 的 决 定 形 成 图 样 上 标 出 的 壁 厚。这一设计壁厚与实际壁厚之间的容许偏差是表征铸件几何形状精度的重要指标。
(二)铸件表面质量标准 铸件非加工表面和外观质量对铸件商品性颇有影响,它们包括:
(/)表面凹凸度(涨箱、缩陷和夹砂)。 · /!*! ·
第一章 铸件质量标准与铸件缺陷分类
(!)表面或内腔清洁度(粘砂、粘“涂料层”)。 (")平面度偏差(非加工面起伏不平)。 (#)表面粗糙度。 ($)轮廓清晰度(凸台、脐子等结构单元的轮廓清晰度,用肉眼评定)。
#$ #%
))/
!:(9·%$-"!-&&*"!"3#$&&;;
式中 !9———抗拉强度( < =7);
:(———布氏硬度;
· %-"% ·
第十二篇 铸件质量检验与缺陷处理实用技术
! !———共晶度或碳饱和度("〔# $ % &’ ( ) % *(+, - .)〕)," 为总含碳量。
或
/0
1
相对强度( 相对硬度(
上述 %、! 属表面缺陷,在本书相应章节详细讨论。表面平面度偏差与铸件重量及长 度有关,机床行业标准如表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