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烟农残控制措施
烤烟收购中过程控制与质量管理措施浅析

烤烟收购中过程控制与质量管理措施浅析烤烟是一种重要的农作物,在中国有着广泛的栽种和消费。
烤烟收购是指将新鲜的烤烟进行采摘、晾晒、烤制、筛选等一系列加工处理后,进行采购和销售的活动。
收购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和控制是保证烟叶质量的重要手段,下面主要介绍烤烟收购中的过程控制与质量管理措施。
一、烟叶采摘烤烟的采摘要求在烤烟生长后期,烤烟叶质要达到成熟期,色泽黄绿鲜亮,叶片肥厚,含水率适中,没有病虫害等现象。
采摘要求采用手工采摘,采用人工割烟刀,保证叶茎不受损伤,叶片不破碎,同时尽可能避免采摘过程中的污染。
对于采摘后的烟叶,需要及时运往加工厂进行晾晒。
二、烟叶晾晒晾晒是烤烟加工过程中的重要一步,晾晒时间一般要根据天气情况进行合理安排。
晾晒要求通风良好,保持干燥、清洁,使烤烟叶片有一个良好的环境,促进烤烟的烤制。
同时,需要严格控制晾晒时的温度和湿度,以保证烟叶干燥质量和色泽清晰鲜亮。
三、烤制烤制是烤烟收购的关键环节,在烤制过程中需要掌握好烤烟温度、烤制时间、烟叶排布等要素。
这些要素的合理掌握和调整能够有效地提高烤烟的品质,确保烟叶不过烤、不烤太干或烤出黑烟色,同时尽可能减少甲醛等对人体有害化学物质的挥发。
为了保证烤制过程的质量,需要采用先进的烤烟设备和科学的烤制工艺,同时掌握好烤制过程的温度和时间。
四、烟叶筛选烟叶筛选是指在烤烟加工过程中,将经过烤制的烟叶进行筛选,去掉烟叶中的碎片、烟脚和金黄色叶片等不符合要求的部分。
筛选过程要求操作工人的技能水平高,且对筛选机、灯光等设备和环境的维护要求很高。
同时,需要建立严格的烟叶筛选质量检验制度,对筛选出的烟叶进行质量检验。
五、质量管理措施1、从源头上控制质量,保证采摘的烤烟叶质量优良,避免出现病虫害或其他现象。
2、建立科学的加工工艺和流程控制体系,确保加工过程中温度、湿度、时间等要素的掌握和调整。
3、采用先进的生产设备和科学的经营理念,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和营销渠道。
烤烟收购等级质量提高措施浅析

烤烟收购等级质量提高措施浅析烤烟作为我国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在我国烟草工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烤烟的收购等级质量是决定烟草企业经营成功的一项关键因素。
因此,提高烤烟的收购等级质量就成为了烟草企业的重要工作之一。
本文通过对烟叶的收购等级的含义、我国烤烟质量现状以及提高烤烟收购等级质量的措施进行探讨,旨在为烟草企业提升烤烟收购等级质量提供参考。
一、收购等级的含义收购等级是指烤烟根据其外观、质量等综合指标划分出来的等级,通俗地说就是烤烟的品质等级。
我国烤烟的收购等级分为优等、一等、二等、等外等四个等级。
其中,优等是最高等级,等外是最低等级。
收购等级的划分是按照国家标准制定的,也是烤烟定级质量的依据。
二、我国烤烟质量现状虽然我国烤烟的总产量在不断增加,但是烤烟的收购等级、烟叶质量却一直面临着较大的问题。
据统计,我国烤烟的平均收购等级仅为三等,甚至有不少烟农的烤烟收购等级不及等外级别。
同时,在现有的烤烟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上,还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一些烟农在种植过程中,缺乏现代化的种植技术和设备,对肥料、农药的使用过度等,都会影响烟叶的质量。
1. 强化技术指导与服务针对我国烤烟种植中存在的问题,烟草企业应当加强对烟农的技术服务和指导,推广现代化种植技术和设备,并加强与烟农的沟通和培训,提高烟农对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认识和水平。
2. 加强品种改良和繁育品种繁育是提高烤烟品质的根本,因此,烟草企业应当注重品种改良和繁育工作,推广性状优良、病害抗性强、产量高、质量好的优良品种,在品种的基础上,加强育苗、田间管理等方面的技术指导。
3. 严格管理各个环节提高烤烟的品质需要从各个环节开始,烤烟工厂要严格控制采购烤烟的质量,对低等级烤烟及时退货,并严格审核各烟园的资质,确保烟叶质量符合标准。
4. 提高对农残、重金属等的检测与控制烟农在肥料、农药、杀虫剂等添加过程中,往往会不规范地使用化肥、农药,导致烟叶受到严重的污染。
某年度烟草农药使用意见

某年度烟草农药使用意见某年度烟草农药使用意见烟草作为一种广泛种植的经济作物,在其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使用农药来控制爆发性害虫和病害。
但是,烟草农药的使用不仅会对环境带来污染,也会残留于烟叶中,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在某年度烟草种植季节,我们对烟草农药使用提出了以下意见。
一、合理使用低毒、高效农药在烟草种植生产中,我们应该优先选择低毒、高效的农药,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避免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
特别是在烟草成熟期,应该尽量减少对烟叶的农药使用,避免农药残留在烟叶中。
二、实施轮作栽培轮作栽培是一种有效的防止土壤退化和提高作物抗病能力的方法。
在烟草种植中,我们应该采用轮作栽培方式,减少连作导致的土壤病害危害,提高土壤质量和减少农药使用。
三、加强病虫害预测和监测在烟草种植过程中,病虫害的预测和监测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在预测和监测病虫害方面,我们应该采用现代化的技术,比如利用农药使用监测数据和气象预报等信息,将预报和监测的信息传递给农民,及早为农民提供有效的防治措施。
四、推广生物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是一种绿色、环保的防治方法,在烟草种植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我们应该积极推广生物防治技术,比如利用天敌、昆虫、微生物等对烟草有害生物进行控制,减少对环境的损害,降低农药使用量。
五、严禁假冒伪劣农药在烟草种植中,由于农民的种种原因,假冒伪劣农药的情况时常发生。
这种现象不仅会导致烟草生产效益下降,还会给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打击假冒伪劣农药的力度,维护烟草生产安全。
总之,在某年度烟草农药使用方面,我们应该加强科学的决策制定和管理,坚持低毒、环保、高效的原则,推广生物防治技术,加强预测和监测,通过多种方式降低农药的使用量,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确保烟草生产的高质量和安全。
烟草农药残留污染成因及应对措施探析

烟草农药残留污染成因及应对措施探析摘要:烟草在现代生活中成了日常消费品,因为中国地域的广阔,烟草成为全国农田广为种植的农作物。
但是由于地域、农药知识普及等方面存在差异的原因,在烟草的种植、制作、保存过程中,农药的残留污染成了一个巨大的问题,本文介绍烟草农药残留污染的主要成因现状以及相对应的措施探讨。
关键词:烟草;农药残留;知识普及;农药降解前言随着现代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烟草成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消费品之一。
中国地域广阔,烟草适合广泛种植,成为中国农业的重要农作物,药剂防治是当前烟草病虫害防治措施中应用最广的防治技术,但是由于地域以及知识普及的差距,一些地区在现阶段的烟草农药使用中形成了很严重的残留污染,该污染包括但不限于对空气、土壤、烟草本身的污染,因此探究烟草农药残留形成原因并提出应对措施[1]。
1 烟草农药残留污染成因分析1.1烟草农药残留污染问题的成因烟草的种植过程中受到各个因素如虫害,地域气候等影响,在现阶段的种植情况下,无论是虫害造成的减产、细菌感染问题还是地域气候造成的生长缓慢等问题,都需要依靠一定量的农药进行防治,但在农药发挥作用的过程当中就会产生污染残留,并依靠生物系统在各个生物个体中转移,留下长期的污染。
1.1.1 地理气候导致药物残留在农药的使用过程中,由于地域气候问题,农药的残留问题往往无法被解决。
例如湖南云南等地在热量、雨量、光量十分充足的情况下,在农药使用过程中,农药挥发至空中,往往遇到湿润的空气和降雨,重新落入土壤和地表水层当中,导致残留及其难降解。
其中在云南烟草种植区进行检验后发现,狄灭威的最高检出浓度为6.68ug/L,平均浓度为0.27ug/L,地下水残留浓度7.1%;地表水样中则达到了19.6%,而这仅仅是一种农药残留物;在湖南2011农药残留检测报告中指出,送检的58种烟草样品中农药残留多达37种,超标率23.3%,检测中的农药有机磷与有机氯的含量分别达78.6%与21.4%,这些残留能够直接对人体造成永久性损伤[2]。
洛阳烟叶农药残留有效控制途径探析

洛阳烟叶农药残留有效控制途径探析洛阳作为烟草种植的重要基地之一,自古以来就以烟叶产量大、质量好而闻名。
随着农药使用的普及和规模化种植的增加,农药残留成为了影响烟叶质量和安全的重要因素。
在这种背景下,洛阳烟叶农药残留的有效控制成为了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亟待解决的难题。
本文将对洛阳烟叶农药残留的控制途径进行探析,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思路和建议。
一、洛阳烟叶农药残留现状目前,洛阳地区的烟叶种植主要集中在洛宁、栾川、洛阳市区等地,烟叶种植面积大,产量高。
农药的滥用和不规范使用导致了烟叶上农药残留的问题。
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近年来,洛阳烟叶中农药残留超标的情况并不罕见,严重影响了烟叶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二、洛阳烟叶农药残留的原因1.农民缺乏农药使用知识,盲目跟风使用农药;2.农药市场混乱,产品质量良莠不齐;3.农药使用管理不规范,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
三、洛阳烟叶农药残留的有效控制途径1.加强农民农药使用培训针对农民缺乏农药使用知识这一现状,可开展农药安全使用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农民的农药使用意识和技术水平。
通过开展培训班、宣传教育等形式,普及安全使用农药的知识,引导农民科学、合理、安全地使用农药。
2.规范农药市场管理要加强对农药市场的监管,严格筛选农药生产企业和产品,杜绝劣质农药流入市场。
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确保市场秩序的正常运行。
3.建立农药残留监测体系建立健全农药残留监测网络,加强对烟叶中农药残留情况进行监测和检测。
及时发布监测结果,让烟叶种植户和消费者了解烟叶的安全情况,促进市场有序运行。
4.推广绿色防治技术推广生物防治、生物有机肥料、植物保护等绿色防治技术,降低对化学农药的依赖性,减少农药残留的风险。
5.建立健全农药使用登记制度建立农药使用登记制度,规范农药使用行为。
要求农民在使用农药前进行登记备案,详细记录使用情况和用量,做到农药使用“有据可查”。
6.加大宣传力度加大对烟农、销售商和消费者的宣传力度,向他们普及农药残留的危害,引导他们关注烟叶质量和安全问题,树立绿色生产理念。
烟草农药合理使用与农药残留控制

一、农药基础知识及使用现状
(三)以化学农药为主的防治现状原因
2、我国害虫防治的复杂性
由于我国实行家庭承包制,种植作物多样,害虫防治时机 不一致,使用的药剂也不同,效果不一,造成具有较大迁移的 害虫难以防治。 简单地将这些难以防治的害虫归纳为抗药性不妥。 大量使用同一种药剂和复配制剂高频率地使用,造成害虫 抗药性增加,农药使用寿命较国外短。
一、农药基础知识及使用现状
(三)以化学农药为主的防治现状原因
3、我国农药使用与发达国家的异同
比较项目 药剂选择 用药量 施药次数 中 国 经销商及农民的经验 专业人员 不允许过量使用 规定每季作物最大使用次数 发达国家
推荐按标签使用,常过 量使用
有规定,但无监管
缓冲区
地下水污染
无
较少考虑
规定了缓冲区
(三)以化学农药为主的防治现状原因
4、植保机械的使用
比较项目
施药人员 地上施药及土表面 施药 土壤处理
中国
农民 背负式小型喷雾器 小型机械
发达国家
有执照人员 大型喷雾器 大型施药机械
一、农药基础知识及使用现状
(三)以化学农药为主的防治现状原因
5、我国农药使用与发达国家的差异
从使用的农药品种看,我国与发达国家无显著差异。但 使用农药的人员有很大的差异,国外由专业和执照的人员使 用,而中国由农民使用。 农民普遍缺乏病虫害的诊断知识,也无完善的社会化的 服务机构,因此主要由经销商推荐使用农药。乱用和过量用 药普遍。
。
绿色防控
一、农药基础知识及使用现状
(五) 农药过量施用带来了严重问题
一、农药基础知识及使用现状
(五) 农药过量施用带来了严重问题
一、农药基础知识及使用现状
烤烟田间管理技术

烤烟田间管理技术第一篇:烤烟田间管理技术烤烟田间管理技术一、田间管理目标田间管理要达到“墒高、墒平、饱满、田间顶无烟花,腰无烟杈、墒无杂草、沟无积水、病虫害轻,烤完一棵桩。
”通过栽前、栽后的田间管理,使烟株生长发育健壮、整齐、清秀无病,群体与个体协调一致,产量、质量达到预定目标。
二、烤烟大田移栽管理要求(一)、预整地理墒预整地理墒是烤烟规范栽培的基础,必须要保证较高的质量,做到先预整地理墒,合格验收后再栽烟,改变过去边整地理墒边栽烟的习惯。
1、深耕细耙:烤烟根系发达入土较深,根系又多密集在30—40厘米的土层内。
因此深耕细耙有利于根系生长,扩大养份和水分的吸收范围,对地上茎叶的旺盛生长有利,深耕以25—30厘米之间为宜,有条件的地方最好使用机耕。
平整土地必须做到田平、土细、均匀一致。
2、开挖排水沟:在理墒前必须先在四周开挖边沟,较大田块中部还要开挖腰沟,沟深45厘米以上。
3、理墒规格:烟田平整好后开始理墒,理墒要求规范化,实行宽行窄株模式,连片烟田要统一墒向,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理墒时要求按1.2米的行距拉线起墒,先理10厘米高的毛墒,然后把中层肥15公斤,分两行施在毛墒上,行间距20公分;最后再从两边拢好墒。
拢墒后要求田烟墒高35厘米,地烟和地势较高、坡度大、保水肥性差的沙质土,墒高要求30厘米以上,烟墒墒面宽50厘米以上,无论是田烟或是地烟都要求做到墒与墒之间宽度一致,深浅一致,墒平、沟直、土细,排水通畅。
地膜覆盖的地方,理好墒后视土壤墒情及时盖好薄膜。
(二)施肥技术1、纯氮指标:根据我县土壤肥力水平,品种需肥特性,在栽烟当季不施用农家肥的基础上,全县亩施纯氮4.1—6.65公斤,全面施用氮钾肥作追肥,禁止使用尿素、碳铵、硝铵和磷铵。
2、施肥方法:施肥方法采取30%的复合肥作中层肥,20%的复合肥移栽时作带水施用,50%的复合肥和全部氮钾肥(硝酸钾)作追肥施用。
(三)、规范移栽1、移栽时间:根据我县的实际情况及主栽品种的特性,应适当提早移栽节令,在4月15日开始移栽到5月5日基本移栽结束。
烟草农药残留污染成因及应对措施探析

烟草农药残留污染成因及应对措施探析【摘要】烟草农药残留污染是当前烟草种植和加工过程中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其成因主要包括农药的不合理使用、不良环境管理等因素。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加强农药使用管理、推广有机栽培等措施来减少农药残留污染的发生。
通过分析农药残留污染的成因,可以更好地制定相应的管理策略。
通过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有效的应对措施是可行的,在未来,加强监管和制定更加严格的标准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
综合分析烟草农药残留污染的成因及应对措施,我们可以预见在不断努力下,烟草生产将迎来更加可持续的发展。
【关键词】关键词:烟草、农药残留污染、成因、应对措施、分析、探讨、实例、综述、展望、总结1. 引言1.1 烟草农药残留污染成因及应对措施探析烟草农药残留污染是一个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威胁。
其成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烟草生产中对农药使用的不规范和滥用。
为了增加产量和防治病虫害,农民在种植烟草时过度使用农药,超出了安全使用范围,导致了农药残留问题。
第二,烟草生产过程中对土地、水源和空气环境的污染。
农药在施用后会随着雨水和灌溉水流失到土壤和水体中,破坏了生态平衡,同时空气中的农药颗粒也容易被周围的植物和动物吸收。
由于烟草本身吸附能力强,农药残留在烟草中,经过加工后会残留在成品烟草产品中,进而被人体吸收。
加强对烟草生产的监管和规范,建立健全的农药使用管理制度,严格控制农药的使用量和频次,防止过量施用。
推广有机种植和生物防治技术,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提高烟草自身抗病能力,减少农药残留量。
加强烟草产品的质量监控和检测,确保产品符合国家标准和安全要求,保障消费者健康。
烟草农药残留污染是一个复杂的环境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从源头上加强管理,推动绿色生产方式,保障人类健康和生态平衡。
2. 正文2.1 烟草农药残留污染成因烟草农药残留污染是当前烟草生产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其成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过量施用农药:为了增加产量和防治病虫害,一些烟草种植户会过量施用农药,导致农药在烟草中残留过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控制农药污染的意义
农药残留是指农药使用后残存于生物体、农副产品和环境 中的微量农药原体、有毒代谢物、降解物和杂质的总称。残存 农药的数量叫做残留量,常以农药占物体重量的百万分比浓度 (mg/kg)来表示。食品或农作物按农残的特性和在环境中的半 衰期可将其分为高残留农药、中等残留农药和低残留农药。农 残毒性可分为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两种。急性毒性:一次服用 或接触药剂而表现出的毒性,以致死中量(LD50)或致死中浓 度(LC50)表示;慢性毒性:农药在人畜体内的慢性累积性毒 性和三致作用(致畸、致癌、致突变)。
(二)容易造成烟叶农残超标的农药种类
1、有机氯类农药(主要防治烟蚜、蓟马等) 如滴滴涕、狄氏剂、氯丹、硫丹、林丹、六六六等。 烟草是忌氯植物,曲靖烟草禁止使用有机氯类农药。
2、有机磷类农药(主要防治烟蚜、蓟马等) 如辛硫磷、甲胺磷、乙酰甲胺磷、敌敌畏、敌百虫、杀虫畏、对硫磷、甲基对硫磷、磷胺、久效磷、
烟叶农药残留是烟叶安全性的重要内容之一,烟叶农残关 系到曲靖烟叶品牌的信誉,关系到曲靖烟叶的市场竞争力,关 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二、曲靖烤烟农残现状
(一)取得的成绩 (二)容易造成烟叶农残超标的农药种类 (三)造成烟叶农残超标的原因
(一)取得的成绩
近年来,曲靖市局(公司)认真贯彻落实“绿色植保”的理念,坚持“预 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通过对农业防治、生物控制、物理诱杀 等绿色综合防控措施的集成推广,推动烟草病虫害防治技术和方式转变, 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病虫害防治中过度依赖化学防治的倾向。农业防治方 面,大力推广应用了绿肥种植、轮作、机械深耕、冬耕晒垡、膜下小苗移 栽、合理密植、科学合理施肥等;物理和生物防治方面,大力推广有机诱 导抗病剂(多肽保)防治烟草病害60余万亩;推广“三诱一放”技术防治 烟草虫害600万亩,其中推广“色诱”技术(黄板和蓝板)35余万亩;推 广“灯诱”技术(太阳能灭虫灯)15余万亩,推广“性诱”技术(斜纹夜 蛾性诱捕器)15余万亩,推广“一放”技术(烟蚜茧蜂防治蚜虫)535.5 万亩。推广烟蚜茧蜂防治蚜虫技术后,蚜虫得到了有效遏制,平均每亩减 少农药使用量120克,亩均节约蚜虫防治成本48元(其中,打药工时费40 元,农药采购费8元。),累计节约防治成本25704万元,挽回经济损失 85680万元,减少使用杀虫剂642.6吨。同时,提高了烟叶产品安全性和品 质,保护了生态环境,使烟田生物多样性得到恢复,取得了显著的经济、 社会和生态效益。近年来,我市统购农药量逐年下降,统购金额从几年前 的四千多万元下降到目前的一千多万元,统购成本下降了近七成,但烟草 病虫害的发生危害任然得到了有效控制,并未发生突发性、系统性的风险。
烤烟农残控制措施
云南省烟草公司曲靖市公司 二○一七年六月
汇报内容
一、危害 二、现状 Hale Waihona Puke 、应对措施一、农药污染的危害
一、农药污染的危害
一、农药污染的危害
一、农药污染的危害
病虫草害是影响我国烟草产质的重要因素,烟草在种植和 存放过程中都会遭受多种病虫草的危害,烟叶受害后产量降低、 质量下降。生产过程中针对病虫草害可以采取各种各样的措施, 其中最主要的是化学防治,全国烟草生产中每年使用的农药为 4500-8000吨。但是农药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生物种群与生态 环境、药效与残毒的不协调性,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广泛、大 量和长期使用化学农药造成了烟叶中农药残留的增加,病虫的 抗药性增强和再度猖獗,即“三R”(Residue,Resistance, Resurgence)问题。随着对卷烟安全性认识的提高,人们对烟 叶农药残留问题也越来越关注,有效控制烟叶农药超标已经成 为共识。从这张图可以看出农药可以通过水体大气水体等途径 进入人体,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是食品安全的一个重要方面, 也是健康专家最为关注的一个方面,滥用农药污染了水源导致 大量的鱼类死亡;农药残留超标的韭菜毒死人畜的事件常有报 道,同时大量的农药废弃包装物造成了严重的的农业面源污染, 中国的癌症村正逐步增加。
马拉硫磷、氧化乐果、毒死蜱、蚜灭磷、乐果等。 因毒性大、残留高,曲靖烟草禁止使用所有有机磷类农药。根据调查,曲靖烟农现在还广泛使用甲
胺磷、马拉硫磷、甲基对硫磷、乐果、久效磷、毒死蜱等有机磷农药,严重影响了曲靖烟叶的安全性。 3、菊酯类农药(主要防治小地老虎、蛴螬、金针虫等地下害虫以及烟青虫、斜纹夜蛾等鳞翅目害虫)
如氯氟氰菊酯(功夫)、氟氯氰菊酯、氟氰戊菊酯、氯氰菊酯、氰戊菊酯、溴氰菊酯(敌杀死)等。 造成曲靖烟区菊酯类农药超标的主要原因是烟农在防治害虫时,盲目加大杀虫剂农药的使用剂量和
使用次数。如有的烟农在栽烟时使用溴氰菊酯喷塘防治地下害虫,规定的稀释倍是2500倍,但烟农常常 把稀释倍数提高到了500-1000倍,是规定使用浓度的2.5-5倍;有的烟农在大田期过量使用氯氟氰菊酯 (功夫),造成超标。
(二)容易造成烟叶农残超标的农药种类
5、杀菌剂
如二硫代氨基甲酸酯、多菌灵、甲基硫菌灵、菌核净、噁霜灵、三唑酮、 三唑醇、百菌清、噁霜灵、灭菌丹、甲霜灵、烯酰吗啉、咪鲜胺(和咪鲜胺锰 盐)、苯菌灵、腈菌唑、戊菌唑、稻瘟灵、霜霉威、异菌脲、噁霉灵等。二硫 代氨基甲酸酯对应的农药种类较多,主要有代森锰锌、代森锰、代森锌、福美 铁(福美特)、代森联、代森钠、代森铵、代森福美锌、丙森锌、福美双(秋 兰姆、赛欧散、阿锐生)和福美锌等。
二硫代氨基甲酸酯主要防治炭疽病等叶斑类病害;多菌灵+甲基硫菌灵主 要防治白粉病、炭疽病等;甲霜灵主要防治根黑腐、黑胫病等根茎类病害;三 唑酮+三唑醇主要防治白粉病;噁霜灵主要防治根黑腐、黑胫病等根茎类病害。
(二)容易造成烟叶农残超标的农药种类
4、其它杀虫剂类农药(主要防治蚜虫等刺吸式口器害虫) 如吡虫啉、啶虫脒、除虫脲、噻虫嗪、毒杀芬。 造成吡虫啉和啶虫脒超标的主要原因是烟农防治蚜虫时,打药次数过多和用药剂
量过大,同时,没有充分利用烟蚜茧蜂防治烟蚜。放蜂方法:在烟田蚜虫始发期(单 株平均蚜量5-10头时)选择晴天或多云天气上午放蜂。放蜂次数2-3次,放蜂数量共计 1000-2000头/亩。每次放蜂前后5-7天不得喷施任何杀虫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