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美学的兴起及其意义

合集下载

简论生态美学的利弊及未来发展

简论生态美学的利弊及未来发展

简论生态美学的利弊及未来发展【摘要】生态美学是一门探讨自然环境与人类审美体验之间关系的学科。

本文从生态美学的概念和特点、优势和益处、局限性和挑战、未来发展方向、以及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生态美学的发展将有助于推动人们更加关注自然环境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将对人们的审美体验和文化观念产生积极影响。

生态美学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局限性,如如何平衡人类审美需求与自然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等。

未来生态美学的发展方向将主要围绕着跨学科合作、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以及全球性视野的拓展。

生态美学的发展趋势将更加注重生态伦理与文化建构的理论研究,以推动人们形成更加健康、和谐与可持续的生态环境。

生态美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审美的态度与价值观,其未来发展将在推动社会向更加绿色、可持续和生态友好的方向迈进。

【关键词】生态美学、利弊、未来发展、概念、特点、优势、益处、局限性、挑战、发展方向、重要性、前景、影响、思考、展望、发展趋势。

1. 引言1.1 简论生态美学的利弊及未来发展生态美学是一门探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学科,强调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依存、互补与共生关系。

生态美学旨在通过审美和情感体验,引导个体与自然的互动,促进人类对自然的尊重和保护,以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美学也存在着一些利弊及挑战。

生态美学的利益在于提升人类的环境意识和责任感,激发人们对自然的热爱和尊重,从而促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通过审美体验和情感共鸣,个体可以更深刻地感知自然之美,进而主动参与环境保护的活动。

生态美学也面临着一些局限性和挑战。

其中之一是生态美学理论体系尚不完善,缺乏统一的定义和规范。

生态美学在实践应用中也存在一些困难,如如何在现代都市化的环境中推广生态美学观念,如何引导人们转变消费观念等。

2. 正文2.1 生态美学的概念和特点生态美学是一门关于自然、人类与艺术之间的关系的学科。

它不仅关注自然环境的美感,还包括人类在自然环境中的行为和心理反应。

平衡论生态美学观

平衡论生态美学观

平衡论生态美学观在当今这个全球资源紧张的时代,环境保护成为了每一个国家和每一个人都需要负责的重要问题。

在环保领域,生态美学观可以被视为一种理念和思想的出发点,通过平衡论的观点来合理而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

本文将围绕生态美学观,阐述它的意义和价值,并举出五个例子进行论述,以期为环保事业做出一份贡献。

一、生态美学观的意义和价值生态美学观是指将自然、人类和环境作为一个整体,从几个方面来推进生态环境改善。

具体来说,它包含以下几个要素:1. 保护生态环境。

生态美学观提倡保护生态环境,尊重自然规律,进一步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通过各种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

2. 增强人类对环境的敏感性。

通过学习和理解生态美学,加深人们对环境的认识,增加人类对环境的感知能力,提高环境意识,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

3. 加强环境教育和宣传。

生态美学观提倡联合政府,学术界和民间组织,共同宣传生态美学,并通过各种途径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行动力。

4. 提升环境质量。

生态美学观的核心是保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它的最终目标是提高环境质量,让人类更加舒适和健康地生活在这个星球上。

5. 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不仅是保护自然环境,同样也是维系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石。

生态美学观提倡在可持续性的前提下,实现人类的经济繁荣和发展。

二、生态美学观的五个案例1. 新加坡的城市园林新加坡是一个城市国家,人口密度极高,但是其城市园林却成为了国家的代表性标志之一。

新加坡的城市园林中广泛使用生态美学的思想与理念,既将自然环境保护作为城市规划的基础,同时也将绿地与居住区的联系紧密结合,在建设城市时保持了生态平衡。

例如,人造湖泰晤士河是新加坡最美丽的地标之一,它不但是城市园林的一个亮点,更是新加坡生态美学成功应用的典范。

2. 巴黎的城市自行车从大城市走向绿色城市的过程中,人类的出行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巴黎城采用了减少车辆污染的方式,推广城市自行车。

论环境设计艺术中的生态美学

论环境设计艺术中的生态美学

论环境设计艺术中的生态美学生态美学作为环境设计艺术的重要理念,已经在现代社会中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随着人们对于自然环境的重视与保护意识的日益增强,生态美学在环境设计艺术中的地位显得愈发重要。

本文将探讨环境设计艺术中的生态美学对于我们的意义,以及如何应用生态美学理念创造更美好的环境。

一、生态美学的意义生态美学也强调了环境设计艺术的社会责任。

环境设计艺术不仅仅是为了追求美感与艺术性,更重要的是要承担起社会与环境保护的责任。

通过生态美学的理念,环境设计艺术可以成为推动人类对自然环境关爱与保护的力量,引导人们从日常生活中感受到自然美的力量,进而行动起来保护自然,建设更加美好的环境。

二、生态美学在环境设计艺术中的应用1. 自然元素的融入在环境设计艺术中应用生态美学理念,最重要的就是将自然元素融入到设计中。

无论是建筑、园林、城市规划还是室内设计,都可以通过融入植物、水景、土地等自然元素,使设计更加富有生机和自然的美感。

在建筑设计中,可以利用绿色植物墙、室内花园、天然材料等元素,使建筑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为人们带来更加愉悦、舒适的居住体验。

2. 环保材料的应用生态美学强调了对于环境的保护,因此在环境设计中应用环保材料是至关重要的。

选用可再生、可持续利用的材料,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实现环境保护与设计艺术的双重目标。

利用再生木材、环保涂料、环保砖等材料,可以为环境设计艺术注入更多的环保理念,引领人们更加关注环境保护。

3. 生态景观规划生态美学理念还可以在城市规划、园林景观设计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通过合理的植被规划、水系规划、土地利用等手段,打造出更加美丽、宜居的城市环境。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可以构建生态湿地、生态森林、生态草地等景观,为人们提供更多与自然接触的机会,增加人们对自然的喜爱与保护意识。

4. 生态文化的推广通过艺术展览、文化活动、公益宣传等形式,传播生态美学理念,引导更多的人们关注环保与生态保护问题。

生态美学关照下的美丽乡村建设

生态美学关照下的美丽乡村建设

生态美学关照下的美丽乡村建设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和现代化的发展,我国乡村面临着诸多问题,如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农业减少、人口外流等等。

乡村并非只有问题,它也因其原生态、自然风光及独特的乡土文化而拥有独特的美丽之处。

如何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进行乡村建设,成为了当前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

生态美学便成为了在乡村建设中的一把利器,通过美学的力量,我们可以在保护生态环境的打造出更加美丽、宜居的乡村。

一、生态美学理念的引入生态美学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理念,它不仅仅强调环境保护,更加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关系。

在乡村建设中引入生态美学理念,意味着我们要从生态的角度出发,审视乡村的美丽。

在这一理念下,我们不再仅仅注重建设的外部美感,更加关注于乡村的生态环境、文化传承以及过去的历史。

二、建筑美学与周围自然环境的融合在乡村建设中,传统建筑往往与周围自然环境相得益彰,融为一体。

生态美学要求我们在建筑设计上更加注重与周围环境的融合,遵循自然的规律和节奏。

在山区村落中,建筑的高度、颜色、外观等都应该与周围的山川相协调;在水乡村落中,建筑的风格、结构等都应该与水乡的特色相契合。

只有这样,乡村建筑才能真正融入自然,成为自然的一部分,使整个乡村更加和谐、宜居。

三、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生态美学关照下的乡村建设不仅仅是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呵护,更加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乡村是一个文化的沃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承载地。

在乡村建设中,应该注重保护乡土文化,挖掘乡村的历史渊源和传统工艺,传承乡村的文化遗产。

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也要注重创新发展,为乡村注入新的文化元素,提升乡村的文化内涵。

通过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可以使乡村更加有韵味、有文化底蕴。

四、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作为生态美学的一部分,乡村建设中必须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

乡村所处的地理环境多样化,有山区、水乡、丘陵等等不同的地貌特点,这就需要在建设过程中注重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尊重当地的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防止过度开发和破坏。

论环境设计艺术中的生态美学

论环境设计艺术中的生态美学

论环境设计艺术中的生态美学环境设计艺术是指以环境为载体,运用艺术手段将空间进行美学塑造的一种艺术形式。

在当代社会,环境设计艺术在城市规划、景观设计、建筑设计等领域起着重要作用,而其中的生态美学更是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生态美学在环境设计艺术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提升环境的美感,更可以促进人们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关注和保护,具有重要的社会和文化意义。

本文将探讨环境设计艺术中的生态美学,旨在探究其意义、特点和应用。

一、生态美学的意义生态美学是一种关注和尊重自然环境的美学理念,它提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促进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在环境设计艺术中,生态美学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生态美学可以提升环境设计的品质。

通过将自然元素融入环境设计中,可以使设计更加和谐、美观,从而提升了人们对环境的感官体验。

生态美学可以促进人们对环境保护的关注。

当人们在美丽的自然环境中感受到生态美学带来的愉悦和满足时,便会更加重视环境的保护,积极参与环保活动。

生态美学可以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自然环境中的美丽和奇特都会激发人们的创造欲望,促使设计师在环境设计中更加突出生态美学的特点。

生态美学可以促进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互动。

当环境设计中充分融入生态美学的理念时,可以使人们更加尊重自然,更加注重环境的可持续性,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二、环境设计艺术中的生态美学特点在环境设计艺术中,生态美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注重自然元素的运用。

生态美学追求将自然元素融入环境设计中,如水、绿植、石材等,以此营造自然、舒适的环境氛围。

追求环保材料和技术。

生态美学强调环保意识,追求使用环保材料和技术,将环境设计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相结合,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强调景观与自然的融合。

生态美学注重景观设计与自然环境的融合,追求设计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力求使环境设计更贴近自然、更符合人们对自然美好的向往。

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生态美学强调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共生关系,追求设计从自然中汲取灵感、融入自然元素,使人们在美丽的自然环境中得到愉悦与满足。

略谈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

略谈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

略谈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略谈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一、生态美学的诞生近年来,环境恶化日益严重,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焦虑和痛楚越来越深。

现代社会,在对自然环境欠缺尊重和意识的情况下,纵容土地被景观废弃,公共空间被毁林砍树以及污染,环境生态恶化,把生态与美学重新结合,并衍生出一门新型的现代美学——生态美学,它的兴起可以说是一场自然景观环境的新潮流。

生态美学的研究以深度研究自然景观美学层面和社会科学层面内容为坚实基础,绊开以审美、美学理念与认识以及艺术层面研究为主的传统艺术审美学,并以自然社会科学逐步制定出自己的研究定义。

据了解,生态美学的形成,起步于八十年代,是世界范围内环境现代科学思想迅速发展的结果,主要探讨的关键概念为——生态的美、环境的美、可持续性的美。

二、环境美学的核心思想环境美学是具有世界性的研究,致力于建立普遍有效的环境教育和认知体系,推动人类与自然实行和谐美学融合以及均衡发展。

它包括对环境经验、环境表征、环境定位、环境政治等自然环境因素内涵以及所形成的审美以及艺术研究。

从其学术本质来说,它在理论层面开始就根植于整个社会、文化、经济规范之中,并以社会进步的文明层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希望能够达到积极的教育目的。

环境美学比生态美学更深入探讨了城市化对自然景观的影响,而且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同存在,力图建立一种新的审美系统,通过联合尊重重视自然,协调大自然中复杂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合理融合和审美认知,引导人们减少破坏自然环境,变湿环境污染,保持自然生态生态稳定。

三、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的区别生态美学和环境美学在概念上存在某种关联,把它们混淆在一起也很常见,但其实它们拥有明显的不同之处。

首先,从理论视角来看,生态美学主要集中在对自然环境景观美学的审美研究,包括对构成这种美学的非物质元素的分析、界定以及认知,主要考虑自然景观美学的艺术性鉴赏和审美情感,以及讨论生态实践中的意义,现代社会要求建立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审美框架。

第八章 生态美学

第八章 生态美学

“这个环链从浮游生物的像尘土一样微小的绿色细 胞开始,通过很小的水蚤进入噬食浮游生物的鱼体 ,而鱼又被其它的鱼、鸟、貂、浣熊所吃掉,这是 一个从生命到生命的无穷的物质循环过程”。 这种生命环链应该讲是生态学的一个客观规律,但 从深层的哲理上理解却可揭示出人同地球自然的依 存性是这种生命链意义上的依存。它说明:①这个 生命环链是一种客观规律,人类只能遵从,无法随 意控制,更不能加以破坏;②人只是这个生命环链 之一环,他不能代替其它环链,也不可能离开其他 环链;③人类只有尊重并维护这个生命环链才能得 以生存。
莱切尔卡逊(1907-1964)是美国海洋生物学家和著名 作家,曾写过《在海风下》、《环绕着我们的海洋》、《 海洋边缘》等著作。从1958年开始,卡逊把全部注意力转 到了危害日益严重的杀虫剂使用问题上来,她花费了四年 的时间遍阅美国官方和民间关于杀虫剂使用和危害情况的 报告。在详细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她于1962年写 湃的艺术家的情怀,无情地揭露了美国农业、商业为追逐 利润而滥用农药的事实,对不分青红皂白地滥用DDT等杀 虫剂而造成的生物与人体的危害进行了有力的抨击。卡逊 并没有就事论事地披露杀虫剂的滥用,而是将其笔触深入 到环境的破坏对人的生存的极大危害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等等社会的、价值的和哲理的层面。
“当人类向着他所宣告的征服大自然的目标 前进时,他已写下了一部令人痛心的破坏大 自然的记录,这种破坏不仅仅直接危害了人 们所居住的大地,而且也危害了与人类共享 大自然的其它生命”。
《寂静的春天》是划世纪的经典之作,是一 本改变了世界的书,它开拓了生态学的新纪 元,也是生态批评的发韧之作。
莱切尔卡逊是一位不平凡的女性,她为了自己所挚爱的科 学与环保事业而终身未婚。从1958年春天她就开始了写作 《寂静的春天》的计划,一开始定名为《人类与地球作对 》。她与欧美各国科学家广泛接触,并从事规模庞大的研 究工作,阅读了几千篇论文和文章。在书籍的撰写过程中 ,卡逊经历了老母辞世的悲哀和自己从1960年就发现恶性 肿瘤并接受化疗的痛苦。卡逊以坚韧的毅力和巨大的奉献 精神终于完成了全书的写作,并于1962年6月16日开始在 《纽约人》杂志分三次登完该书的缩写本,全书则由霍顿 米夫林公司于1962年9月份出版。但缩写本的发表就在政 府、化学工业界和农业界引起轩然大波,其猛烈程度出乎 人们意料之外。

简论生态美学的利弊及未来发展

简论生态美学的利弊及未来发展

简论生态美学的利弊及未来发展【摘要】生态美学旨在探讨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强调尊重自然、保护环境。

本文从生态美学的定义及意义入手,探讨了其在当今社会中的优势,如提升环境意识、促进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同时也分析了生态美学面临的挑战与限制,如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未来的发展方向主要是加强生态美学教育,提倡生态友好型生活方式。

结论部分指出生态美学的重要性,强调其在未来的发展潜力和前景。

为了促进生态美学的发展,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加强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倡导绿色生活方式等。

生态美学是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理念,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重要性。

【关键词】生态美学、利弊、未来发展、定义、意义、优势、挑战、限制、发展方向、措施、重要性、发展潜力、前景。

1. 引言1.1 简论生态美学的利弊及未来发展生态美学是一门探讨自然与人类之间关系的学科,它关注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生态美学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使我们更加重视自然环境的保护和生态平衡的维护。

尽管生态美学具有诸多优势,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限制。

未来,生态美学将如何发展,以及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来促进生态美学的发展,都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

在本文中,我们将简要论述生态美学的定义及意义,探讨生态美学的优势和挑战,分析未来发展的方向,以及提出促进生态美学发展的措施。

通过对生态美学的深入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生态美学的重要性和发展潜力,进一步展望未来生态美学的前景。

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探讨的议题,希望本文能对您有所启发。

2. 正文2.1 生态美学的定义及意义生态美学是指以生态学为基础,借助美学的理论和方法,探讨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强调人类的审美感受与自然生态的和谐统一。

生态美学的意义在于通过审美体验引导人们重视自然环境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以促进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第一,生态美学可以扩展人们的审美视野,激发人们对自然环境的敬畏与赞美之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 涛 王益锋 ,
(. 1 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 学校 思政部 , 陕西 西 安 70 7 ;. 10 7 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经济管理学 院, 陕西 西安 70 7) 1 0 1

要: 态美学是 以生态美为核心范畴的 美学理论 , 生 以人与 自然的生 态审美关 系为 出发 点 , 包括人与 自然、 与社 人
和, 人与 自然 和谐 共 处 , 虑 自然 界 的承 受能 力 , 考 顺 应 自然 的发 展规 律 , 与 自然更 好地 相处 。 使人
以上几 点 都是 生态 美 学对实 践 美学 的超 越 , 这
进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自我反思L。 2 ]
实践 美学是 建立 在主体 性哲学 基础 之上 的美学 理论 , 实践美学 把实 践 确立 为 其美 学 的基 本 范 畴和
以来 , 业文 明 的迅 速 发 展造 成 了生 产 环境 的巨大 工
第 2期

涛, : 等 生态美学 的兴起及其 意义

破坏 , 各种 自 然灾害频频发生 , 重大疫情和传染性疾 病在全球范围内不 断扩大和蔓延 , 生态危 机 日益严
重 , 人类 的生存 构成 了极 大威 胁 , 对 于是人们 开 始对
少, 人类开始将 自 身同周围的环境相区分 , 作为人类
的自 尊性觉醒的时代, 人类也产生了一些片 面夸大
主观 能动性 的思想 。
实践美学是建立在 主体性哲学基础之上 的美学理
论 , 张扬人 的本质 力量 和人对大 自然 的开发 利用 , 它 把 人与 自然 的关 系 看 成是 对 象 性关 系 和 实践 关 系 , 造成 了人对 自然 环境 的破 坏 , 酿成 了生 态 危机 。于 是 一 味索取 的主体性 遭到 质疑 , 们开始 反思 , 人 从主 体性到 主体 间性 , 人 与 自然 之 间 的关 系 看 作 主体 把 间 的关 系 , 强调 人与 自然之 间 的平 等共存 关 系 , 这种
态美学 的核 心范 畴 , 把 人 与 自然 生 态环 境 的共在 它 亲和关 系作 为审美 观 照 的对 象 , 态美 学 追 求人 与 生 自然 和谐共处 的存 在 方式 , 它超 越 了实践 美 学 的认 识论局 限 , 以存在 为基 础 的美学 理论 。 是 其二, 由主 体 性 哲 学 到 主体 间性 哲 学 的 转 向。
水平 之上 。在人类 社 会 发展 的最初 阶段 , 生产 力水 平低下, 人们 对周 围世界 的认 识 能力相对 较弱 , 与 人 环 境是 一体 的存在 , 人与环境 并 没有 明 晰的划分 , 可
然要 求 , 主要体 现在 以下三个 方 面 : 这 其一 , 由美 的认 识论 转 向美 的存 在 论 。实 践美 学是认 识论美 学 , 出实 践 主 体对 客 体 的 改造 和 征 突 服 , 对客 观世界 的规律 性作 为实践 主体 的追求 , 把 强
永成 的《 艺 生态 引论 》 曾繁仁 的《 态存 在论 美学 文 、 生
论 稿 》 。当前 , 于生 态美 学 的研究 主要 包括 两个 等 关
方 面 的 内容 , 一是 生态 美 学 的基础 理论 研究 , 主要 这 包 括生 态美 学 的价值 立场 研究 、 学基 础研 究 、 哲 理论 渊 源和理 论建 构 等方 面 ; 一 方 面是 关 于生 态 美 学 另 的应 用研 究 , 这体 现 在 把 生 态美 学 的基 本 理 论 与 其
逻辑起点 , 为美 是人 类历史 实践 的产物 , 认 是人 的本
质 力量 的对象化 。这种 理 论 是新 中 国成 立 后 , 学 美 大讨论 的重要成 果 , 产 生之 时 具 有 十分 重要 的理 在
种超 越是美 学理论 本 身 向前 发 展 的必 然要 求 , 符合
理论本身发展的历史辨证法。因此, 生态美学的兴
在人类结束了农业文明占主体地位的社会发展 历程后 , 工业文明时代 的到来 , 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发
生 了 巨大 的改变 。到 目前 为 止 , 短短 的二百 余 年工
业 文 明史 , 造 了 比以往 历史 总 和还 要 多 的生 产力 创
和财富, 但是造成的灾难也最为严重 。2 世纪 中叶 O
哲学美学基础 的转向为生态美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
生命 和活力 。
1 5 年鲍姆加通给美学命名 以来 , 70 已经走过 了二百 余年的历程。中国自己的美学建设也有一百多年历
史了, 主观派 、 客观 派 、 客 观统 一 实 践派 和后 实践 主 派等 主要 流派 业 已形 成 并 得到 发 展 。 目前 , 实践 美 学在 中国美学界 占主 流地 位 , 而 实践 美 学 也需 要 然
认 为生态 美学 只是 一 种 十 分 重 要 的美 学 思 潮 , 一 是
二、 生态 美 学 的 兴 起 是 美 学 理 论 自身 发 展 的
需要
生态 美学 的兴 起 不 是 偶 然 的 , 有着 其 自身 的必
种跨学科的理论创新 。其次 , 关于生态美学的研究
对象 。有 的学者 认 为生态 美 学要 研究 人 与生态 环境
生态 审美关 系 , 生态 美 学 是 以人 与 自然 的生态 审 美 关 系 为基础 , 同时应涉 及 到人 与社会 、 人与 自身 的生 态 审美关 系。最后 , 态美 学 的研究理 论思 辨多 , 生 实
证研 究不 足 。 因此 , 目前 国 内生 态 美 学 的研 究 还 需 要进 行不 断 的深化 和扩 展 。 然而, 任何 事 物 的兴 起 都 不 是 偶 然 的 。现 实 生


生 态 美 学 的 兴 起
生 态美 学 是 2 O世 纪 9 0年 代 产 生 的美 学 理 论 ,
之 问的关 系 , 态 美体 现 的是 人 与 自然 之 间 的生态 生
审美 关系 , 的学者 认 为 生 态 美 学不 仅 要 关 注人 与 有 自然 的关 系 , 应 当思考 人与社 会 、 与 自身之 间 的 还 人
和人们 生活 意义 的丧失 [ 。生 态美 学理 论特别 关 注 1 ]
与人 的生存 和发展 息 息 相 关 的基 本 生 存 环 境 , 面 直
问题 上还存 在一 定 的分歧 。这 主要体 现 在 以下 几 个 方面 : 首先 , 生态 美学 能 否成 为一 门独 立 的学科 。有 的学者 坚持 生态美 学 可 以成 为一 个 独 立 的学 科 , 这 样 才能显 示 生态美 学 的地 位 和作 用 , 有 学 者 认 为 另
调 主体 的理性 和意 识 在 改造 客 观世 界 中 的作用 , 而 忽视 了审 美是 人 对 世 界 的一 种 把 握 方 式 和 生存 方
谓 浑 然一体 , 在这种 低级 的认 识水平 之上 , 不上人 谈
类 对 自然环 境 的开 发 和 利用 , 不 可能 有生 态 破坏 更
的发 生 。因此 , 在人 类 社 会发 展 的初 期 人 与 自然是
至今 才 有十余 年 的历程 , 而 它却 成为 2 然 1世纪 美学 研究 的热点 和焦 点 问 题 。截 至 目前 , 于生 态 美 学 关 的研 究 已经有 多部 专 著 问世 , 中代 表 性 的论 著 包 其
括徐 恒醇 的《 生态美 学 》 鲁 枢元 的《 、 生态 文艺 学 》 曾 、
在 此之后 , 人类 进人 了农 业文 明时代 , 农业文 在 明时代人 与 自然 的相 处 总 的来 看 是 和谐 的, 以在 所 农 业社 会 , 类虽然 看重人对 自然 的认识 和改造 , 人 但 基 本上规 范在合 乎 自然规律 的根本原 则之 内[ 。在 4 ] 这 个 阶段人 与 自然 的距 离 和 神 秘 色彩 在 不 断地 减
三 、 态 美 学 的 兴 起 是 当 今 时 代 的 需 要 和 生
呼 唤
人类历 史 的发展 是 一 部漫 长 的 画卷 , 从 低 级 是
纪 八十年 代 以来 , 西方后 现代 主义 思潮 的引进 , 实践 美 学本身 带有 的主体 性 、 性 主义 特 征 在 后现 代 主 理 义思 潮下 面临着颠 覆 本 体 、 张扬 非 理 性 等理 论 的挑
生态 美学 并不 能也 没 有 必 要 成 为 一 门独 立 的 学 科 ,
和分析人类生存困境 , 实践地改造人与 自然 、 人与社 会、 人与 自身的关 系, 求得人 的全面发展, 这才使它
有 了旺盛 的生 命 力 。因 此 , 文 试 图从 当今 的 现实 本 生 活 出发 , 重新 审视 生态美 学 的兴起及 其 意义 。
和谐 相处 的 , 是天人 合一 的状态 , 必须指 出的是这 但
种 和谐 状态 是一种 低 水平 的原始 的和谐 , 不 是 高 并
水 平 的和谐 发展 。
式 , 态美学 拓宽 了审美 的视域 , 生 把生态 美包 含在 审
美 的维 度之 内 , 这是 对美 的形态 的超越 , 生态 美是生
战, 在这些 理论 面前实践 美学 显得不 合时 宜 , 显示 出 美学探 讨方式 上 的滞后性 L 。生 态美学 超越 了实 践 3 ] 美学 的局 限性 , 的产 生 是 美 学理 论 自身发 展 的必 它
形态 向高级 形态不 断进 化 和演 变 的历 史 , 越 式 的 跨 发展 是存在 的 , 那也 必 须建 立 在 整个 社会 的发展 但
起是 美学理 论 自身发展 的需要 。
论价值和创新性 ,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 , 文化和哲学
领域在不 断地发 展 变化 着 , 践美 学 必 然 要 随之 发 实 展 并会被 新 的美 学 理论 所 超 越 , 随着 生 态 学 和生 态 美 学的发展 , 的 弊端 显 示得 越 来 越 突 出 。二 十 世 它
它 学科相 结合 , 来探 讨 一些 边缘 性 的问题 。 但 由于 生 态美 学 的研 究 起 步较 晚 , 目前 在 一 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