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一篇文章你就知道加多宝和王老吉什么关系了
加多宝与王老吉的竞争案例分析

加多宝与王老吉的竞争案例分析第一篇:加多宝与王老吉的竞争案例分析加多宝与王老吉的竞争案例分析1.市场环境: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料行业也进入了高速增长时期,而今我国较为稳定的政治和较高的对外开放度,使得饮料行业蓬勃发展且竞争日益激烈。
作为拥有180多年历史,且融合了中国博大精深的中药学有着“凉茶始祖”美誉的王老吉凉茶也将吸引各界人士的眼。
在国际上,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饮料出口业绩的不断回升,此时,拥有较好品牌优势的王老吉较同类企业具有较强竞争力。
近年来,全球软饮料市场发展迅速,从软饮料的品种来看,碳酸饮料仍占主导地位,其次是果汁饮料和矿泉水,但近年来,软饮料市场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原来备受推崇的碳酸饮料逐渐“退烧”,而以茶饮料为代表的无糖饮品迅速崛起,成为饮料市场新的主力军。
中国茶饮料市场自1993年起步,2001年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期。
中国茶饮料消费市场几乎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占中国饮料消费市场份额的20%,超过了果汁饮料,大有赶超碳酸饮料之势。
到2009年,中国茶饮料产量已超过700万吨,茶饮料行业成为中国传统茶产业的支柱。
近年来,我国一向占据龙头地位的碳酸饮料,其市场份额继续锐减,而以茶饮料为代表的无糖饮品迅速崛起,成为新的饮料市场“新宠”。
就传统文化而言,凉茶是岭南人民根据本地的气候、水土特性,在长期预防疾病与保健的过程中以中医养生理论为指导,以中草药为基础,研制总结出的一类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等功效的饮料总称。
凉茶无毒有效的特点十分符合现代人的消费特点。
王老吉凉茶是以中草药为原料的保健品,有“预防上火”和“降火”的作用,这种实实在在的功效是其他饮料没有的核心技术,随着科技不断进步,王老吉品牌可以在保持自身核心技术的同时,完善市场的反馈机制,不断利用科技的优势来完善生产渠道,销售渠道,提高服务质量,加快配送速度,为王老吉凉茶提供了充分的技术支持,使凉茶生产有质量保证,可以充分满足消费者对追求天然、注重口味、讲究健康、要求营养的需求。
王老吉与加多宝案例分析

王老吉与加多宝案例分析市场营销原理与实务)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专业:车辆工程姓名=马桂子班级:12车辆(1)班学号:201200163121一、王老吉与加多宝背景(1)王老吉的简介王老吉凉茶发明于清道光年间,至今已有184年,被公认为凉茶始祖,有 “药茶王\ “凉茶王"之称。
到了近代,王老吉凉茶更随着华人的足迹遍及世界 各地。
凉茶是广东、广西地区的一种由中草药熬制,具有清热去湿等功效的药 茶"O 在众多老字号凉茶中,又以王老吉最为著名。
20世纪50年代初由于政 治原因,王老吉凉茶铺分成两支=一支完成公有化改造,发展为今天的王老吉药业 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王老吉凉茶颗粒(国药准字);另一支由王氏家族的后人带到 香港。
在中国大陆,王老吉的品牌归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所有; 在中国 大陆以外的国家和地区,王老吉品牌为王氏后人所注册。
加多宝是位于东莞的一家 港资公司,经王老吉药业特许,由香港王氏后人提供配方,该公司在中国大陆地区 独家生产、经营王老吉牌罐装凉茶(食字号)(俗称 红罐王老吉")O(2)加多宝的简介加多宝大型专业饮料生产及销售企业,集团分别在北京、浙江、福建、广东 设立生产基地。
加多宝旗下产品包括红色罐装『加多宝』、茶饮料系列。
所 经营的 红色罐装『加多宝』是凉茶行业的第一大品牌,由纯中草药配制,清热降火,功能 独特。
销售网络遍及中国大陆30多个省、市、自治区,并销往东南亚、欧美等地。
二、王老吉与加多宝之争第一战商标争夺其实王老吉这个商标是加多宝集团从广药王老吉那签署的主商 标合同。
不是加多宝的自有品牌。
到2013年到期因此最近在电视等各 大媒体会看到红罐凉茶改名加多宝等等的广告附=广药与加多宝之间的关系2000年 签署主商标合同(时限至2010年); 2002年11月签署第一份补充 协议(时限延长至2013年),此前广药集团原老总李益民收受香港鸿道集团董事长 陈鸿道港币200万元; 2003年6月签署第二份补充协议(时限再延长至 2020年),李益民收受陈鸿道港币100万元,随后李益民落马; 2010年 11月广药在北京发布王老吉品牌价值过千亿一事,随后加多宝发声明澄清与广 药之 间没有隶属关系,让矛盾公开化;2011年4月广药递交王老吉商标■ 仲裁申请; 2011年12月王老吉商标"案进入仲裁程序;月11 0,广药集团收到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日期为 的裁决书,广药胜诉。
王老吉与加多宝的恩恩怨怨

王老吉与加多宝的恩恩怨怨作者:辛颖来源:《食品界》2015年第04期有市场营销人士指出,其实无论是加多宝还是广药王老吉,都是希望通过这些行动,为自己争取到更多的权益。
从供应商的角度来讲,其关注的是效率。
在环环相扣的供应链中,渠道一旦被抢先占领,就会产生一定的排外性。
对于双方必争的“红罐”归属,其中涉及到的一个核心法律争议问题就是包装装潢与商标是否可分的问题。
能够挖掘出消费者的需求并有利于品牌长远发展的营销才是真正成功的营销,顾客导向是所有营销策略的基础。
广药王老吉近日将自2010年5月2日至2012年5月19日间与加多宝商标纠纷案的索赔额由10亿元变更为29.3亿元。
广药王老吉公告称,加多宝在此期间的净利润合计约为29.3亿元。
当人们还在回味春节长假中各种舒适和闲散的时候,两家凉茶生产商王老吉和加多宝已经在法庭外蓄势待发,准备再次开战。
2月27日,“王老吉”商标所有者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药集团”)发布的《关于“王老吉”商标法律纠纷的进展公告》(以下简称《公告》)称,已就该商标纠纷案件向广东高院申请变更诉讼请求,将广东加多宝饮料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加多宝”)的赔偿金额由10亿元变更为29.3亿元。
此前,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在庭审一年半之后于2014年12月19日对“中国装潢第一案”红罐凉茶装潢权官司(以下简称红罐案)作出一审判决,将红罐装潢判归广药王老吉所有。
从2010年开始,广药王老吉与加多宝从商标诉讼,到包装专利诉讼,再到广告语纠纷,在法庭、电视、平面媒体、网络、超市货架等各种场合展开了一场“凉茶之争”。
有市场营销人士指出,其实无论是加多宝还是广药王老吉,都是希望通过这些行动,为自己争取到更多的权益。
中央财经大学商学院副教授曲日亮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双方利用打官司来扩大消费群体的影响效果应该还是有限的,一方面消费者很难由于对案件的关注而改变自己的消费习惯,另一方面这毕竟是短期效应,有可能还会对品牌产生负面价值。
王老吉和加多宝的公关危机

孰更胜一筹?
仅2012年八月份,加多宝的广告投放额就超 过了九亿元人民币,而2012年后半年的这几 个月,加多宝的广告投放额均是王老吉的五 倍以上,广告投放金额和广告投放持续性处 于明显优势。
公益公关
2013年4月26日,加多宝官 方微博发布消息称,将通过 @中国扶贫基金会,向雅安 灾区捐款1亿元,用于灾后 重建。我们相信一切都会好 起来的。 在关注灾情的同时关注灾后 的重建,更以自己的实际行 动感召更多的企业共同为慈 善事业做出努力,再次唤起 了各方对企业慈善观的讨论 和关注。
体育公关
产能布局
品 ? 牌
销售团队
未来何去何从?
在加工方式上,加多 宝以建厂自产为主, 从原料种植、加工生 品牌 产到物流运输、销售 管理全部是自己公司 完成。
广药集团目前仍采 用代工形式生产红 罐王老吉,广药与 统一、银鹭、惠尔 渠道 康等大型食品生产 企业签订生产供应 协议,保证红罐王 老吉的产量
• GRP综合反映了广告的到达率和接触频率。如图所示, 在王老吉与加多宝的官司尘埃落定之后,以北京市场为 例,从2012年的6月到12月,两个凉茶品牌的GRP对比悬 殊,广告投放上加多宝处于明显优势。
【广告效果】加多宝的支持率达到70% ,而王老吉支持率仅6%
渠道服务 分销商
终端促销 供应链-物 流系统 加多宝核 心竞争力
失去商标之痛,加多宝何去何从
• • • • • • • 包装过渡 品牌延续 娱乐营销 互联网营销 公益公关 体育公关 终端渠道
加多宝和王老吉什么关系凉茶要买哪个牌子的好

加多宝和王老吉什么关系凉茶要买哪个牌子的好
在人们的生活中,凉茶作为一种清热解毒的饮品,向来就很受欢迎,而在凉茶界,有名的牌子就有王老吉,而后又出现了跟其极为相似的加多宝,一时之间使人傻傻分不清加多宝和王老吉什么关系,甚至至今也依旧有人是不知道加多宝和王老吉什么关系的,所以在买的时候可能还会纠结要买哪个牌子的好。
加多宝和王老吉之争
其实关于加多宝和王老吉什么关系的事情,没有去关注相关新闻的话,确实也是难以了解到的。
而在人们的讨论中,加多宝和王老吉什么关系也是有各种各样的说法。
然而其中一种比较为大家容易理解的就是现在的加多宝就是以前的王老吉。
在早前,王老吉的所属公司将其品牌授予加多宝公司使用,而后王老吉卖得比较火了,同时品牌的授权合同也到期了,于是王老吉就收回了这个品牌,而加多宝则自立成新的一个品牌。
这样说的话,大家是否可以知道加多宝和王老吉什么关系了呢。
简单的说,就是现在两家都是独立的公司,而加多宝和王老吉什么关系,早前的王老吉就是加多宝的前身,现在的加多宝用的配方,还是以前王老吉用的一样。
所以,在一些不是很关注这些的人眼中是不存在加多宝和王老吉什么关系的疑问的。
因为大家就只当是同一种凉茶的不同叫法罢了。
不过,由于加多宝在汶川地震时以王老吉的名义捐了一亿元,所以这点倒是博得了大家的好感,因此虽然两种凉茶一样,但有的人就凭加多宝早前的善举选择继续支持这个品牌。
王老吉加多宝红绿之争

王老吉红绿之争——中国商标第一案事件概述广药集团高调整合资产,王老吉药业公司的控制权斗争公开化。
2011年3月21日,王老吉药业董事长、香港同兴药业代表方王健仪炮轰广药未如约转让商标,首度对外发声支持红罐王老吉所属的加多宝集团。
沉寂一时的王老吉“红绿之争”再起波澜。
[1]2012年5月09日,根据业界测算,王老吉品牌价值1080亿元,也被称为“中国商标第一案”的终告完结,广药集团胜诉,收回鸿道集团红色罐装王老吉商标权[2]。
王老吉红绿之争背景 1995年作为王老吉商标的持有者,广药集团将红罐王老吉的生产销售权租给了加多宝,而广药集团自己则生产绿色利乐包装的王老吉凉茶,也就是绿盒王老吉。
1997年,广药集团又与加多宝的母公司香港鸿道集团签订了商标许可使用合同。
2000年双方第二次签署合同,约定鸿道集团对王老吉商标的租赁期限至2010年5月2日到期。
后来,鸿道集团又与广药集团签署了补充协议,将商标租赁时限延长至2020年。
按照广药集团的说法,租给对方的王老吉商标已于2010年5月2日到期,但由于广药集团原副董事长李益民收到鸿道方面300多万港元贿赂,又与其续签了10年的合同。
对于合同的合规性问题,广药集团与鸿道集团方面各执一词,于是,引发了商标之争。
2011年12月底,王老吉商标案进入仲裁程序。
2012年5月9日,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裁决,鸿道集团停止使用“王老吉”商标。
事件发展广药集团胜诉 旷日持久的中国商标第一案价值1080亿元的王老吉商标之争终于有了定论,2012年5月10日晚间,广州药业在香港联合交易发布公告称,根据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2012年5月9日的裁决书,广药集团与鸿道(集团)签订的《“王老吉”商标许可补充协议》和《关于“王老吉”商标使用许可合同的补充协议》无效,鸿道(集团)有限公司停止使用“王老吉”商标。
加多宝去“王老吉”化 从广药集团获悉,广药已经于日前向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提交了副函,以控诉鸿道集团悄然变更红罐王老吉外包装。
加多宝与王老吉历史渊源

还原“王老吉”家族近百年裂变史王老吉后人将发表声明称从未将凉茶秘方传授给广药集团【我要纠错】【字体:大默认小】【打印】【关闭】稿件来源: 法制网——法制日报发布时间:2012-09-04 07:00:18 法制网记者范传贵《法制日报》记者今日独家获悉,王老吉海外商标持有人王健仪等王老吉第五代后人近日将发表声明,内容大致为:“王健仪在香港仍然按照祖制方式继续制作凉茶,王老吉后人从未将王老吉凉茶的秘方传授给广药集团。
广药集团对外声称拥有王泽邦手写秘方的说法是无稽之谈。
”这是王健仪在今年5月发表声明称“已将独有祖传秘方独家授权给了加多宝集团”后,再一次对加多宝的强势声援。
记者上周五联系广州王老吉大健康产业有限公司提出采访要求,目前尚未得到回应。
在商标、包装与秘方争夺战中,王健仪两次站在了“外人”加多宝一边。
《法制日报》记者梳理发现,这种与大陆“王老吉”之间的疏离感背后,是一段“王老吉”家族近百年的裂变史。
家族裂变关于王老吉的起源,如今流行最广的一种说法是:清道光年间,广东发生瘟疫,广州人王泽邦创制了一些凉茶秘方,熬制凉茶施与众人,效果明显。
王泽邦遂以制售凉茶为业,并因此致富。
因为王泽邦号吉,其所制售的凉茶被称之为“王老吉凉茶”,至今风行180多年。
王泽邦在道光九年去世后,其三个儿子分别在广州和江苏设店经营。
其中发展得最好的是王泽邦的第三个儿子王贵发一支。
1914年,王贵发的三个儿子分家,王恒裕获得在香港的经营权,其另外两个兄弟王恒瑞和王恒辉则留在了广州。
分产协议约定“彼此不得侵越范围”。
这以后,“王老吉”品牌开始形成鲜明的海外和大陆界限。
远赴香港的王恒裕一支把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到他的孙女王健仪时期时,她所掌管的王老吉(国际)有限公司已经是国际化企业。
留在大陆王恒瑞一支如今已无迹可寻,而王恒辉一支则在几经起落后,走向了另一种命运。
1956年,全国工商业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
王恒辉后人执掌的王老吉凉茶铺经过公私合营,与另外几家企业合并后改为王老吉联合制药厂。
加多宝和王老吉的正名之争

加多宝的困境
王老吉等于凉茶的认知已经深入人心很难撼动和改 变。经过多年的经营,王老吉在消费者心目中就等 同于凉茶,这个印象和认知已经在消费者心目中牢 牢扎根,在消费者心目中王老吉就等于凉茶,凉茶 的正宗就是王老吉。王老吉的诉求:怕上火,就喝 王老吉!这句诉求朗朗上口可以说已经妇孺皆知。 其他凉茶为什么一直无法超越王老吉,原因在于王 老吉的诉求是无法超越的,这句诉求很好的把产品 功能和消费者利益建立了关联并且和品牌很好的融 合到了一起,再加上王老吉本身历史的厚重感,王 老吉俨然成为凉茶代表凉茶正宗。
王老吉热销,加多宝功不可没。 品牌需要持续经营才可保持美誉度据报道,4 月份王老吉药业的儿童药已经换上了王老吉的 牌子,“金罐王老吉”绞股蓝饮料也开始在全 国招商,王老吉新品类绿豆爽、固元粥和龟苓 膏均已上市。 当市场上充斥着同一品牌的各类产品,提起王 老吉人们还会首先想到这是一个凉茶品牌吗? 广药集团在品牌经营上的做法并不专业。
消费认知很难改变最终将作用于渠道和经销商,渠道和 经销商将存在被招安和颠覆的可能。渠道和经销商是干 嘛的,渠道和经销商是要生存的,是要盈利的,而渠道 和经销商是卖依附于产品的品牌,是服务于消费者的, 消费者买不买账将决定渠道和经销商的最终选择。
王老吉的诉求是很难超越的,王老吉等于凉茶的认知已 经在消费者心目中牢牢扎根很难改变,即使加多宝凭借 自己目前较强的渠道掌控能力把货铺下去了,终端也有 很好的陈列,也有相关的活动和推广来促进,但这一切 取决于消费者买不买账,消费者不买账,你所有的计划 都会落空,可以想见,消费者不买账,渠道滞销,经销 商的掉头和反水是早晚的事,毕竟经销商群体要生存要 盈利,他们做的是生意而不是陪太子读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普文】一篇文章你就知道加多宝和王老吉什么关系了为什么王老吉改名叫加多宝了?只有红罐王老吉改名为加多宝了。
红罐王老吉是加多宝集团从「王老吉」这一商标的实际持有人——「广药集团」那里租用品牌之后才销售的。
最近合同过期,而广药集团不愿意续租,好像还正在打官司。
加多宝估计官司应该得输,所以提前换包装,「去王老吉化」,为以后推出自家「加多宝」品牌凉茶做好准备。
广药集团有自己的王老吉,是绿盒装的那种。
还记得广药在自家冲泡装凉茶的电视广告末尾总要苦口婆心地唠叨一句「王老吉,还有盒装!」,说的就是这一种。
两种王老吉的配方好像是一样的,因为王老吉的配方在香港也有传人,加多宝是在香港拿的配方,然后在大陆租用的品牌。
一、相识:王老吉的历史-加多宝的过去并不遥远的历史和一样不长的过去——王老吉凉茶由王泽邦始创于清道光八年,至今已有184年历史。
在动荡的社会中几经周折依然维持着经营。
1949年之后,王老吉凉茶分成了两支:一支被收归国有,后更名为“羊城药业”,隶属于广药集团。
另一支由王氏后人带到了香港,经营王老吉香港及海外业务,即“香港王老吉国际”,1993年,王氏后人王健仪出任该公司执行董事。
她们从哪里来-原来是这样——按理说,王老吉分家后隶属不同主人,本应互不相干,怎又牵扯出这么大一桩品牌诉讼案件?这要从一名东莞籍商人陈鸿道说起。
陈鸿道是一名活跃于粤港两地的贸易批发商,1995年,有意在内地经营凉茶产业的他与王氏后人王健仪进行了接触,并获得红罐装王老吉凉茶的配方。
然而,王氏后人仅拥有香港及海外的商标所有权,欲在内地经营王老吉凉茶饮料的陈鸿道,便转而与广州羊城药业寻求合作。
1997年2月13日,广州羊城药业王老吉食品饮料分公司(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与陈鸿道的香港鸿道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了商标许可使用合同,合同规定鸿道集团自1997年取得“王老吉”商标生产销售红色纸包装及红色铁罐装凉茶饮料的独家使用权,合同有效期至2011年12月31日止,有效期为15年,后双方又于2001年续签合同,有效期共计20年。
为了王老吉凉茶的发展,鸿道集团投资成立了香港加多宝(广东)股份公司,由香港王老吉集团提供配方,经广州王老吉药业特许在中国内地独家生产,专门负责“红罐”王老吉凉茶的生产和销售,加多宝集团在内地先后设立了四个加工厂,把广药集团授权的王老吉凉茶品牌运作的风生水起。
二、联姻:加多宝的推动,王老吉的品牌之路相拥的里程很精彩——从1997年广药集团将红罐王老吉商标授权给鸿道集团后,加多宝就开始了对王老吉品牌的苦心经营,然而在2002年以前,王老吉凉茶只是一个区域品牌,销售业绩连续数年维持在1亿元左右,无法走出广东和浙南一带。
为此,陈鸿道聘请成美公司对“王老吉”进行了重新定位——明确了红罐王老吉是在“饮料”行业中竞争,竞争对手应是其他饮料;品牌定位为“预防上火的饮料”,独特的价值在于——喝红罐王老吉能预防上火。
加多宝对王老吉的重新的定位,为王老吉凉茶走向全国扫清了障碍。
此后几年间,加多宝集团投资十多亿元,强化广告宣传,扩建生产基地,拓宽销售渠道,甚至拍摄了一部讲述王老吉凉茶创始人行医的电视剧《岭南药侠》。
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捐款1亿元的高调慈善,更是让王老吉声名大振,最终奠定了红罐王老吉在中国饮料品牌中的地位。
公开数据显示,加多宝集团2002年销售额还不及2亿元,2003年销售额窜升至6亿元,2007年飙升至50多亿,2008年高达140亿元,2011年已达到160亿元。
借助王老吉品牌的巨大号召力,广药集团也顺势于2005年推出了绿色盒装王老吉,由此,市面上出现了两个“王老吉”。
借红罐王老吉的东风之力,绿盒王老吉年销售额也从2004年的8000万,迅速升至2011年的近20亿元。
2006年二者同时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北京名牌资产评估公司评估,王老吉品牌价值已达1080.15亿元,成为中国第一品牌。
可以说,两家公司的亲密合作,让一个有着近180年悠久历史的百年老字号重又风生水起。
行走的路程有故事——甚至到这里,加多宝与广药大体上还是“共赢”的。
然而此一时彼一时,眼看着“寄养出去的儿子”名利双收,王老吉凉茶已培育了一个成熟的市场,广药集团不免着急眼红了。
随着王老吉品牌在市场上高歌猛进势头不减,从2008年起,加多宝和广药集团双方在“王老吉”商标使用费和商标使用年限上,开始出现杂音。
这要先从2002和2003年双方签订的两份脆弱的补充协议说起。
1997年,广药集团与香港鸿道集团签订了商标许可使用合同,约定香港鸿道集团对“王老吉”商标的租赁期限至2010年。
2002年至2003年期间,时任广药集团总经理的李益民又与加多宝签订了“王老吉”商标租赁期限延长合同,在两份补充协议中同意加多宝对“王老吉”商标租借期限延长至2013年和202年。
在这两份补充协议签订之后不久,一手促成此事的李益民即被调查出在收受加多宝300万港币贿赂,案发后以受贿罪被判处无期徒刑。
广药集团据此认定,王老吉商标被李益民“严重贱租”了:公开资料显示,从2000年到2010年,红罐王老吉已从2亿的销售额增加到了160亿元,而同期加多宝给广药的年商标使用费仅从450万元增加到506万元,即便到2020年也只有537万元。
而加多宝集团一手将王老吉抚育壮大,觉得功劳苦劳都是自己的,在这一点上,当然也不愿意轻易给广药集团这个“生父”太多退让。
于是,这场争夺历时两年而不休可以说,这成了二者“婚变”的直接导火线。
三、婚变:“吉祥宝宝”红绿之争王老吉-加多宝宝婚变起因——2010年11月10日,广药集团在“中国知识产权高峰论坛暨广药集团王老吉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新闻发布会上,正式对外宣称广药集团旗下王老吉品牌价值已达1080亿元,成为目前中国评估价值最高的品牌。
而作为将王老吉打造成国际品牌的最大功臣,红罐王老吉的生产商加多宝集团,竟然被排斥于该新闻发布会之外,并对广药集团的“大健康产业”计划一无所知,其愤怒自是可想而知。
须知,王老吉之所以达到千亿的品牌价值,最大的功劳应是香港加多宝集团,正是依赖他们多年的苦心经营与卓越眼光,王老吉才屡屡创造中国饮料产业的新高度。
现在瓜熟蒂落,广药却要做摘瓜人?可想而知,加多宝当然不会答应。
谁动了谁的奶酪——然而,如果仅仅是因为广药眼红王老吉的高歌之势和品牌价值,或许还不足以使二者走向决裂。
加多宝集团从长远发展考虑,本可以在剩下的数年内适当提高商标的使用费,努力与广药集团实现谅解,争取获得更久的商标授权,在维护与提升王老吉品牌的基础上实现双方利益的最大化,为何最终却走向决裂呢?就在双方为品牌使用权而互相博弈的时候,广药的一项举措,促使了加多宝作出“去王老吉化”的决心。
2011年11月起,广药集团宣布开始实施“大健康产业战略”,具体举措包括:在全球范围内公开招募新合作伙伴,共享“王老吉”品牌资源,把“王老吉”品牌向药酒、药妆、保健品、食品、运动器械等多个领域扩张,计划到2015年将王老吉品牌下属产品的销量提升到500亿元。
消息传出,加多宝立刻指责广药集团“缺乏商业伦理”。
加多宝的不满可以理解,毕竟如今“王老吉”的价值,是加多宝一手经营的,而广药的“大健康计划”不仅有坐收渔利之嫌,更无形中稀释了加多宝红罐装王老吉的品牌价值——这是加多宝无论如何都不愿接受的。
2012年5月12日,广州药业发布公告称,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简称“贸仲”)已裁决,广药集团与加多宝母公司鸿道集团签订的商标使用补充协议无效,加多宝将停止使用王老吉商标。
至此,这场旷日持久的中国第一商标案终于落幕,一手缔造了王老吉神话的加多宝,不得不接受这个“为他人作嫁衣裳”的结局。
最终伤害了谁——这场争斗,看似以广药夺回“王老吉”品牌使用权大获全胜为结局,然而,果真如此吗?从过去的经营模式来看,加多宝负责红罐王老吉的品牌运营与产品营销,广药负责绿盒王老吉及其他凉茶的品牌延伸与市场销售,两家公司联而不争,相辅相成,不断提升着王老吉的品牌力量。
现在双方走向决裂,且广药在红罐王老吉的生产经营、品牌运作等方面经验欠缺,不仅导致了王老吉的品牌的生硬解体,而且大大损害王老吉的品牌美誉度,王老吉的品牌可谓前途未卜。
即使已有加多宝苦心经营多年的市场,离开加多宝,回到广药集团怀抱的王老吉还能火多久?现在下定论,还为时过早。
而对于痛失王老吉的结果,加多宝早有预料,并自2011年年底开始,就开始了“去王老吉化”:先是在王老吉红罐包装的一面上加大“加多宝”的字样,然后从2012年3月起,在电视广告宣传上不再使用和“王老吉”相关的文字,取而代之以“加多宝出品”的字样,广告语也从以前的“怕上火喝王老吉”变更为“正宗凉茶,加多宝出品”。
加多宝品牌管理部副总经理王月贵更表示:“到目前为止,商标之争对销售没有影响。
更换新包装后部分消费者短期内可能有认知上的模糊,但相信很快就会改观,2012年我们的销售增长目标仍然不低于30%。
”现在,在互联网、电视、地铁等媒体,随处可见加多宝集团的广告。
据称仅2012年4月,加多宝集团投入的广告费用就有4亿元之多。
对外加强宣传之外,为预防人才流失,加多宝集团还在内部进行了员工加薪等动作。
更重要的是,所谓“哀兵必胜”,有着国际化品牌运作经验的加多宝,在大打同情牌的同时,强势推出“正宗凉茶,加多宝出品”,势必会成为王老吉品牌的最大竞争者。
据一项调查数据,64%的人表示今后会选择购买加多宝凉茶。
此外,2011年达利园旗下的“和其正”靠瓶装包装生生从加多宝手中抢占了一席之地,对他们来说,“王老吉”之争是一次难得的上位机会。
随着“广药版”王老吉凉茶6月上市,凉茶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且趋向同质化,王老吉面对的挑战可想而知。
四、离别:走自己的路吉祥宝宝单飞燕——收回的王老吉商标,广药集团也早有设想。
广药集团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地提出要发展“大健康产业”的战略,其中的主要策略之一就是将王老吉品牌向药酒、药妆、保健品、食品、运动器械等多个领域扩张。
2012年5月28日,广药集团在广州召开发布会,宣布授权全资子公司广州王老吉大健康产业有限公司运营王老吉凉茶,不仅如此,未来王老吉品牌将向保健品、食品和药妆等多个领域延伸,5年内销售目标300亿元。
6月3日,广药版红罐王老吉在北京高调亮相。
2012年6月3日,创始于1828年的凉茶始祖王老吉将迎来历史性飞跃:新装红罐王老吉在世界八大奇迹之一、中华民族标志性建筑中国长城上首次震撼亮相。
广药集团在八达岭水关长城上举行了规模空前的“红耀中国、吉庆共享”红罐王老吉新装上市盛典,并公开发表《长城宣言》,誓将王老吉打造成世界品牌。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凉茶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作为民族第一品牌,凉茶始祖王老吉的传承者,广药集团王老吉大健康产业有限公司将以一个目标、三条路径、六大战略的“136”发展方略,把王老吉从民族品牌打造成世界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