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深圳湾滨海休闲带西段管养项目中的问题和对策
深圳市建筑工务署深圳湾滨海休闲带招标

深圳市建筑工务署深圳湾滨海休闲带招标摘要:1.深圳市建筑工务署深圳湾滨海休闲带招标项目简介2.招标项目的背景和目的3.招标范围和内容4.招标文件的获取和递交5.招标时间和地点6.投标条件和要求7.评标方法和标准8.中标结果公示及后续工作正文:深圳市建筑工务署近日发布了深圳湾滨海休闲带招标项目,旨在打造一个集休闲、娱乐、观景于一体的公共空间。
该项目位于深圳市南山区深圳湾畔,总占地面积约270 公顷,招标范围包括景观设计、绿化、公共设施建设等。
招标项目的背景和目的是为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文化休闲需求,提高深圳湾区域环境品质,丰富市民生活。
项目完成后,将为市民提供一个宜人的休闲环境,进一步提升深圳市的城市形象。
有兴趣参与投标的单位可从深圳市建筑工务署官网下载招标文件。
招标文件包括项目说明书、图纸、工程量清单等详细信息。
投标单位需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递交投标文件。
招标时间为2022 年9 月1 日至9 月30 日。
投标单位需在此期间内将投标文件递交至指定地点。
招标地点为深圳市南山区深圳湾滨海休闲带项目现场。
投标条件和要求包括:投标单位须具备国家规定的相关资质,如园林绿化贰级及以上资质、建筑设计乙级及以上资质;项目负责人须具备相应资格证书;投标单位应具备良好的社会信誉和业绩,无不良记录。
评标方法和标准将依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和招标文件的规定进行。
评标委员会将综合考虑投标单位的资质、业绩、设计方案、报价等因素,以公平、公正、公开为原则评选出中标单位。
中标结果将在递交投标文件截止后30 日内公示。
公示期满无异议后,中标单位将与招标方签订合同,并按合同约定履行各项义务。
浅谈深圳发展休闲渔业的问题与对策

的 问题
综
浅 谈 深 圳 发 展 休 闲
渔 业 的 问 题 与 对 策
休闲渔业有多大的发展潜力, 发展空间 和发展前景。深圳发展休闲渔业首先是 解决困难渔 民的转产转业和生活出路 问题的需要, 也是现阶段优化深圳演业 经济结构的需要; 其次是满足市场需 求, 丰富市民生活, 满足游客需求的需 要。根据深圳现有的旅游、 地理、 、 环境 资源等方面的优势, 深圳发展休闲渔业 有着巨大的挖掘潜力 、发展空间和前 景, 深圳的休闲渔业可定位为一个新兴 的朝阳产业。通过大力扶持和发展这一 新兴产业来吸纳面临转产转业的困难 渔民,可以大大提高渔民收人水平, 进 一步优化我市渔业产业结构, 半富我市 旅游资源, 拓展我市渔业和旅游业的发
圈 夕 毕 旦 -一一 一 一 燮 巡 , 旦 塑 一一
所谓休闲渔业 就是把渔业生产活 动与观光旅游 、渔业生产体验等相结 合, 使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有机结合, 优化资源配置 , 以提高渔民收人 , 活跃 和发展渔区经济为 目的的一种新型渔 业。深圳 自身及周边经济条件比较成 熟 东临大亚湾, 西抵珠江 口, 与东 北 莞、 惠州相接, 南与香港接壤, 全市海岸 线2 。 3 多公里。海域面积 114 平方公 5 里 (包括滩涂面积 7 多平方公里), 0 拥 有大小岛屿3 个, 8 滨海自 然景观和人 文景观等旅游资源丰富多彩, 是全国著 名的旅游胜地。 在深圳发展休闲渔业具 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但是 , 作为一个新兴产业, 休闲渔 业的发展必然会面临种种问题, 目前深 圳发展休闲渔业也仍然处于一种“ 雷声 大、 雨点小” 的状态, 即要求发展休闲渔 业是声音很大,但实施起来却困难很
试验功能。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深圳湾公园介绍(深圳湾滨海休闲带15公里长廊)

深圳湾公园介绍(深圳湾滨海休闲带15公⾥长廊)深圳湾公园介绍(深圳湾滨海休闲带15公⾥长廊)深圳湾公园位于深圳市西南部沿海,东起福⽥红树林鸟类⾃然保护区,西⾄深港跨海⼤桥西侧,北靠滨海⼤道,南临深圳湾,隔海遥望⾹港⽶埔⾃然保护区。
沿海岸线长约9.6公⾥,总⾯积约108公顷,是深圳市唯⼀的密集滨海休闲带。
深圳湾公园分为A、B、C三个区域,12个不同主题的区域公园全部通过完善的步⾏、⾃⾏车系统串联在⼀起,⽽且A、B、C 三个区域充分融⼊植物⽂化的理念,按其主题的不同,组织了榕荫沁爽、葵林倩影、深湾喜⾬、紫垣溢彩、凤舞鸢飞、芷草微澜、情海相思、番林簇锦等9个植物景观,设计各具特⾊。
A区从红树林海滨⽣态公园西侧⾄⼤沙河河⼝,⾯积41.62公顷,建有中湾阅海⼴场、海韵公园、⽩鹭坡、北湾鹭港和⼩沙⼭,其中中湾阅海⼴场位于深圳湾中部,是远望整个深圳湾景⾊的最佳位置之⼀;B区从⼤沙河河⼝⾄东滨路⽴交桥北侧,⾯积10.75公顷,建有追风轮滑公园和流花⼭;C区从东滨路⽴交桥北侧⾄深港西部通道⼤桥西侧,⾯积55.70公顷,建有南⼭内湖溢流坝、弯⽉⼭、南⼭排洪⼤箱涵蝶状翼墙、⽇出露天剧场、垂钓栈桥、湿地公园、婚庆公园、海风运动公园和西南⼝岸⼴场。
其实深圳湾公园是规划中的深圳湾滨海休闲带(亦称深圳湾15公⾥滨海长廊)的⼀部分。
深圳湾滨海休闲带(深圳湾15公⾥滨海长廊):西起南海酒店,向东经海上世界填海区、南海玫瑰园居住⼩区、蛇⼝渔港、南海益⽥居住区、蛇⼝⼭公园、东⾓头居住区,穿过西部通道跨海⼤桥,沿⼝岸区东侧向北,环后海区后向东,经滨海⼤道南侧延伸⾄侨城东路红树林海滨⽣态公园,贯穿整个南⼭区东南端,总长约15公⾥。
深圳湾滨海休闲带的总体规划,将其分为五个区段。
其中,A段为滨海⼤道南侧,B段为后海填海区东侧,C段为西部通道⼝岸区东南侧,D段为东⾓头沿岸,E段为海上世界⽚区。
◆红树林海滨⽣态公园海上森林⽔鸟天堂红树林海滨⽣态公园始建于1999年,并于2000年12⽉正式向公众开放,⾯积约20.67公顷。
深圳南山区三大精品公园

Lingnan Local Creation深圳南山区三大精品公园近三年,深圳南山区三大精品公园相继亮相,分别是被誉为“最美都市海岸线”的深圳湾滨海休闲带西段,全国首个以“人才”为主题,荣获全球景观最佳设计奖的人才公园,以及宛如一条美丽的“绿色飘带”“城市项链”的大沙河生态长廊。
三者地理位置紧密相连,相映成辉,展示出深圳现代滨海城市的无穷魅力。
1深圳湾滨海休闲带西段1.1基本情况深圳湾滨海休闲带西段范围从中心河入海口至南海酒店,全长6.6 km ,总用地面积约25.2 hm 2。
根据用地情况,并延续深圳湾滨海休闲带东段的分段方式(分为A 、B 、C 三段),将西段分为D 、E 、F 、G 四段。
1.2主要特点注重滨海特征和品质,突出“生态、简约、实用、便民”的设计理念,彰显蛇口历史片区丰富的文化底蕴,激活这条一度因填海造地而与城市生活隔绝的岸线,使其成为多元、弹性的滨水休闲带。
1)以人为本:人行道与自行车道分设,靠海边为宽7 m 的人行道,内侧为宽4 m 的自行车道,中间用绿化带隔离;增设便民设施如遮阴廊架、直饮水机、母婴室、手机充电接口、WiFi 等。
2)滨海特色:创造近海亲水、带有都市自然特点的人气场所,以亲水栈道和观海台阶等凸现滨海公园的亲水特深圳湾滨海休闲带西段全景船型广场河床花园图/文 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岭南本土创作性。
3)自然生态:保留原有成熟林带,引入自然景观;种植上百种植物,打造滨海生态风景带;利用红树林湿地、生态边岸,创造出以自然元素为灵感的公园场所。
4)多节点结合:建有自然公园、海监广场等10个景观节点,对原有渔港公园进行升级改造,保留原有大规格乔木,以本土渔、船、码头等渔业基础设施作为设计元素并抽象升华,形成以蛇口本土渔文化为特色和个性的景观环境。
2人才公园2.1基本情况深圳人才公园是全国首个以“人才”为主题的市政公园,旨在服务人才、激励人才、展示人才成果。
其占地面积约77 hm 2,其中水体面积约32 hm 2。
对深圳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打造世界著名花城”中植物设计的几

对深圳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打造世界著名花城”中植物设计的几点思考——以深圳湾滨海休闲带西段项目为例发表时间:2019-08-27T16:32:16.56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作者:董心莹[导读] 摘要:以深圳湾滨海休闲带西段植物景观规划设计为例,对深圳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打造世界著名花城”中的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实施建设等方面提出一些建议。
深圳市北林苑景观及建筑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广东深圳 518000摘要:以深圳湾滨海休闲带西段植物景观规划设计为例,对深圳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打造世界著名花城”中的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实施建设等方面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植物景观;森林城市;花城;深圳湾深圳作为国家首个创新型城市,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也一直锐意创新。
2003年,深圳市政府启动深圳湾15公里长的滨海岸线规划设计国际咨询。
深圳湾东段基本是在公共绿地里进行建设,推进相对顺利,西段因用地权属复杂,经过多方努力协调,2015年才启动规划设计招标,截止2017年7月,深圳湾西段建成开放,前后长达13年,深圳湾也成为深圳的重要滨海景观“名片”。
2016年,深圳市提出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打造世界著名花城”的总体目标,深圳湾滨海休闲带西段建设期间在此目标引导下,相应作出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优化策略。
2014年设计之初,笔者与设计团队一道,立足市域规划范围,分析项目所在区域的生态定位,评估周边条件对设计区域的影响,在前期调研时,根据建设单位发来的用地红线范围,分析场地对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挑战。
首先,建设单位提供的滨海休闲带西段用地红线范围大多数地段宽度仅为五十米左右,部分地段被交通用地分割,绿地的宽度更窄,这和已建成的东段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岸线特征,所以如何表现植物的东西联系性及特色性,将滨海林地的生态效益最大化,是前期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工作的重点,也符合深圳创森的精神。
其次,现状沿岸绿化建设程度和力度参差不齐,造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
中国滨海湿地现状和问题及管理对策建议

中国滨海湿地现状和问题及管理对策建议张健; 李佳芮; 杨璐; 李潇【期刊名称】《《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年(卷),期】2019(044)005【总页数】3页(P127-129)【关键词】滨海湿地; 现状; 问题; 对策【作者】张健; 李佳芮; 杨璐; 李潇【作者单位】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天津 30017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21滨海湿地是指低潮时水深浅于六米的水域及其沿岸浸湿地带,包括水深不超过六米的永久性水域、潮间带(或洪泛地带)和沿海低地等[1]。
滨海湿地具有重要的资源、生态和环境效益。
滨海湿地形成并保存了目前我们所依赖的大量化石燃料,是能源的制造者和供应者;滨海湿地具有的巨大食物链及其所支撑的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为众多野生动植物提供了独特的生境,具有丰富的遗传物质,被誉为“物种基因库”;滨海湿地具有汇集水分和废弃物、降解污染、美化环境、防潮护岸和维持区域生态平衡等方面的功能,因而又被称为“地球之肾”[2]。
2009年,联合国发布《蓝碳:健康海洋固碳作用的评估报告》,确认了红树林、盐沼等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在全球气候变化和碳循环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但是,我国滨海湿地受围垦、港口开发、陆源污染等人为活动干扰,面临湿地面积骤减、湿地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亟须实施一系列对策措施来保护我国珍贵的滨海湿地资源。
为此,本文深入分析了我国滨海湿地类型和现状,以及湿地退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管理与保护我国滨海湿地的对策建议。
1 我国滨海湿地分类依据《湿地分类》(GB/T 24708-2009)将我国滨海湿地分为自然滨海湿地(近海与海岸湿地)和人工湿地两类。
前者包括浅海水域、岩石海岸、沙石海滩、淤泥质海滩、潮间带盐水沼泽、红树林、河口水域、沙洲/沙岛、海岸性湖泊、海草床、珊瑚礁等,后者包括盐田、稻田、养殖池塘、库塘和苇塘。
2 我国滨海湿地现状采用遥感影像解译等方法对2016年全国滨海湿地基本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
护岸工程专项方案

一、编制根据1.1《深圳湾滨海休闲带西段景观工程EFG段(水工工程)施工工程》施工图纸;1.2《深圳湾滨海休闲带西段景观工程EFG段(水工工程)施工工程》施工图设计总阐明;1.3《深圳湾滨海休闲带西段景观工程EFG段(水工工程)施工工程》招标文件及答疑文件;1.4与本工程有关旳技术原则:(1)《水运工程质量检验原则》(JTS 257-2023);(2)《水运工程测量规范》(JTS131-2023);(3)《港口工程地基规范》(JTS 147-1-2023);(4)《水运工程土工织物应用规程》(JTJ/T239-98);(5)《港口及航道护岸工程设计与施工规范》(JTJ300-2023);(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23年1月1日)(7)《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23年12月1日);(8)《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二、编制阐明护岸工程施工方案按照施工图纸及施工图设计阐明进行编制。
本方案编制主要简介E段、F段护岸基槽开挖完毕后,水下抛石及强夯、水下回填砂及振冲、水下回填土及墩台上部回填土、二片石垫层铺填、土工布铺设等工程旳施工工艺、施工计划(涉及进度计划、物资供给计划、施工机具供给计划)、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措施、应急预案、劳动力计划等内容。
三、工程概况3.1工程地理位置深圳湾滨海休闲带工程位于南山区东南部,面对深圳湾,遥望香港大屿山,是深圳特区内唯一旳密集城区滨海带,西起南海酒店,向东经过海上世界填海区,南海玫瑰居住小区,蛇口渔港,南海益田居住区,蛇口山公园,东角头居住区后穿过街接深港旳西部通道大桥,再沿口岸检验区东侧向北,环后海区规划保存内海向东,经滨海大道南侧延伸至侨城东路红树林滨海生态公园,总长约15公里,本工程护岸是深圳湾滨海休闲带建设项目旳一部分。
3.2分项工程概况本工程护岸长约636m,护岸前沿分为抛石、回填土、回填砂、现浇胸墙、挡墙。
浅析附件一《前海深港合作区滨海休闲带一期工程海洋环境影响

附件一:《前海深港合作区滨海休闲带一期工程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1、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1)工程概况(1)工程概况《前海合作区综合规划》明确了前海“活力水城”的发展理念,以“人本水城”为意象,用水赋予城市滨水个性,提出了前海“三区两带”的城市规划结构。
两带包括滨海休闲带和综合功能发展带。
本工程为滨海休闲带,拟通过填海造地形成,通过建设相应的护岸结构建设滨海休闲区域。
填海造地面积约5.2903公顷,连同后方安速捷公司等拟变更权属范围用海/用地,形成后的滨海休闲带陆域总面积约6万m2,护岸长度约1020.8m。
项目水工构筑物包括护岸及填海。
护岸结构类型分为两种(常规段护岸、靠沿江高速段护岸),均为斜坡式永久护岸。
常规段护岸是指西侧段护岸,以现有渠河口至沿江高速向西50m为终点,设计长度为248.4m。
靠沿江高速段护岸是指东侧段护岸,以沿江高速向西50m为起点,至东侧终点为止,设计长度为772.4m。
经分析,本项目陆域形成需石料量34.84万方,砂土量36.07万方,基槽开挖淤泥的工程量为6.09万方。
基槽开挖淤泥与前海清淤二期工程疏浚土一并抛至指定的抛泥地点。
建议业主取得抛泥区的接收证明后方可进行抛填作业。
吹填物料采用前海填海区工程开挖土石方,其他石方外购。
为方便本工程施工和减低施工难度,工程以现有的东侧海岸线作为东围堰实施填海。
而在实际填海范围东侧包含了安速捷公司用海,建议业主提前与岸素捷公司、海洋主管部门沟通协调。
(2)工程分析污染环节与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间海洋环境污染因素主要有:护岸抛石挤淤、部分护岸基槽清淤、推填溢流及钢管桩施工产生的悬浮物,采用陆上推填的方式。
抛石挤淤悬浮物产生源强为6.47kg/s,近似为移动连续源。
基槽开挖每小时淤泥起悬量为3200 kg,即0.89kg/s,近似为连续源。
施工期废水包括施工队伍的生活污水、施工场地工地污水和施工船舶、机械含油污水。
本项目施工期在项目部设置三级化粪池,施工船舶生活污水由船舶自备的临时污水储存柜收集上岸后,和陆域生活污水一起,经三级化粪池处理后就近接入附近的污水管网,送往后方南山污水处理厂处理,禁止对外直接排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深圳湾滨海休闲带西段管养项目中的问题和对策
发表时间:2018-01-02T14:10:36.077Z 来源:《防护工程》2017年第22期作者:陈一晖[导读] 通过分析深圳湾滨海休闲带西段绿化管理项目面临的技术要点,对项目进行调查、对环境因素分析、土壤因素分析。
深圳市南山园林绿化有限公司广东深圳 518052 摘要:通过分析深圳湾滨海休闲带西段绿化管理项目面临的技术要点,对项目进行调查、对环境因素分析、土壤因素分析,以及项目前期因设计施工因素造成的不良后果进行分析,并对其诸多问题进行了探讨,其养护对策为园林绿化管养工作提供了经验和参考。
关键词:道路绿化;施工管理;海绵城市
前言
2017年8月26日,是深圳经济特区成立37周年的日子。
就在深圳37岁的生日刚过,深圳西部最美湾区栈道深圳湾公园滨海休闲带西段建成开放。
沿线分布数个主题公园的“城市飘带”蜿蜒在深圳湾畔,这是南山区迈向世界级创新型滨海中心城区亮点工程。
我们有幸接手该工程的绿化管养和卫生保洁工作,由于仅有三个月的管养期,考虑到新种植的绿化对于养护要求较高,接手该项目前便积极深入现场进行勘察,并进行科学分析和制定解决方案。
1项目概况
深圳湾滨海休闲带西段绿化工程管养项目,东起中心河口、西至南海酒店,全长6.6公里,面积约23-26万平方米。
其中包含绿化管养约10-13万平方米、园道及广场等铺装保洁约13万平方米、园内设施及建筑物的水电设施维护、海岸线垃圾清理、垃圾清运、水体清洁、公厕保洁。
2项目前期思考
深圳湾滨海休闲带西段管养项目,由于管养面积大、地理位置特殊、苗木品种多、土壤酸碱度复杂,同时常有繁重的接待任务,需要人力和物力的较大投入。
从前期对场地环境的思考开始,分析清楚前期的场地自然环境等因素,才能从根本上做好管养工作。
2.1自然环境因素
深圳地处广袤陆地的边缘,依山临海,位于南中国海的北端,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年平均气温22.4℃,温和的气候适合亚热带和温带的植物生长。
但由于深圳常年受季风的影响,每年4~9月为雨季,高温多雨,平均每年受台风影响4-5次。
深圳春、夏季多雨,秋冬季干旱,不同季节的环境因素,也造成管养因季节的不同而不同。
2.2地质土壤因素
深圳湾滨海休闲带西段地处深圳湾畔,原有场地一部分是盐碱地,滨海盐碱地具有风速大、蒸发量大、高盐、高水位的特点,土壤中过多的盐分根据“盐随水来,盐随水去,盐随水上,盐随水下”这一水盐的运动规律,致使土壤下层的盐分随水上升,危害植物根系生长。
2.3设计施工因素
由于项目场地地处海边,在设计环节中,对植物选择存在不合理现象,造成多处绿化由于违背自然生长习性,造成长势不好、干枝枯叶情况;乔木过于高大且不抗风;荫生植物种植在阳光下;海边花坛植物的选择不当,不耐风吹浪打。
场地面积大,排水设施不畅,致使植物被水淹的情况,如何在现有情况下,进行绿化养护科学管理,是管养中需要重点考虑。
3养护前的本底调查本管养项目涉及多个领域,对项目做充分和全面的调查是整个管养项目中的基础。
调查从植物、沿线建筑、基础设施、城市家具等多个方面对现状进行调查。
深圳湾休闲西段分D、E、F、G四个区域,以下将依次说明四个区域的现场情况。
3.1 D区情况
此区域有多处亲水景观,海平面和绿化种植面高差相差无几,再加上施工时海泥堆积在此区域,致使土壤盐碱度较高,出现鸡蛋花被水淹、花坛积水、排水管积水、死、枯枝、草皮退化等情况。
在前期建造中运用了很多新技术,比如设置生态草沟,形成雨水滞留系统,多个大草坪使得集雨面积大,在现有排水不畅等不利的条件下,土壤水分含量较高,造成很多乔灌木被淹、草坪出现积水的情况。
绿化的目的是让其长好,土壤管理是这一区域的主要问题。
3.2 E区情况
此区域有大面积的铺装,大部分不是透水材料,容易造成积水。
海边行道树种植的高大乔木有死苗,需要更换。
临近海边的多个树池种植了高大全冠福的乔木,抗风性弱,在三次台风的影响下,已经有多株大乔木发生倾斜,加固的护树桩参差不齐,加强护树桩保护,统一制作并安装,以防台风威胁。
这一区域的名贵树种防台风是这一区域的主要问题。
3.3 F区情况
此区域位于避风港湾,景观由于防护堤的保护,花池中土壤为施工中回填的种植土,酸碱度适中,植物绿化生长状况较好,不过也有死苗缺株的情况,需要进行补植。
灯塔纪念台由于海水潮汐,部分景观被海水淹掉,造成行人至此有安全隐患,需要加强安全防护措施;潮汐池和海岸线存在漂浮白色垃圾,需要人工打捞;多个儿童游乐设施,及时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并做好清洁工作。
3.4 G区现场情况
此区域直接与高档小区、幼儿园、办公楼相邻,建筑出入口直接进入公园,需要加强安全管理措施,防止小区居民夜间来此不慎落水;还有很多游乐设施,需要保洁维护;渔人码头游人如织,木栈道木板变形造成路面不平,为了行人安全,需要进行维修;乔木树干在运输中搬运中留下很多钉子,需要取出。
4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深圳湾滨海休闲带西段地处深圳湾畔,受到自然环境因素影响,在养护期的10、11、12月份,需要跨越雨季和旱季。
所以,需要根据不同生长季节的天气情况,制定不同的养护策略。
4.1绿化管养对策
对于绿化管养,乔木和树穴有植被的乔木适当增加施肥量和次数。
肥料要埋施,先打穴或开沟。
不同品种和树龄的植物,需要适当淋水,并在秋季重点施肥3次。
秋、冬季加强淋水,使落叶植物延缓落叶,延长绿叶期。
4.2死苗、枯枝对策
对现场进行调查后,由于盐碱、积水等原因,有一部分乔木如红花玉蕊、红花紫荆、秋枫、鱼木、鸡蛋花等,出现死苗和长势差的情况。
对已经造成的死苗、枯枝、缺株、草皮退化等现象,需要进行更换和补植,枯黄的干枝需要进行修剪,病虫害需要加强防治处理。
树干有伤口的树木,进行涂药的处理,促进愈合,防止伤口进一步扩大造成枯朽。
树干有钉子的树木,要将钉子拔除。
4.3台风对策
深圳湾休闲带西段地处海边,台风主要出现在5-10月份,台风登陆前后降雨量大,容易造成绿地积水,从而影响生长。
台风登陆瞬间风力级数高,容易吹断或折断乔木树枝,对行人造成危险。
在未来,休闲带西段绿化会常年受到台风威胁,合理有计划的修剪和加固设施,以增强抵御台风的能力。
在项目现场调查中发现,经过几次台风后,场地内的乔木出现倾斜,扶正树木用的护树桩杂乱无章、参差不齐,不规范不美观。
针对这种情况,需要统一制作、安装。
如多杆子母树、中华无忧树等超高规格的大乔木,加强护树桩保护以防台风威胁。
台风登陆后,许多受损植物的伤口,容易感染各种病虫害,滋生蚊虫及病菌,造成此生灾害,做好台风期间绿化养护管理的应对措施也很重要。
4.4盐碱地对策
针对土壤盐碱情况,加强土壤管养、加强肥料管理、浇灌养护是保证树木正常生长的关键,及时松土、增施有机肥,不仅可以保持土壤水分,改善土壤结构,还可以减少返盐现象的发生,追肥选用生理酸性化肥进行施肥。
树木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水分,只有依靠外界提供的淡水,因此及时适量供水,是保证树木新陈代谢和健壮成长的主要措施之一。
浇水原则根据“大水排盐,小水引盐”规律,浇水时一定要浇足、浇透,以防止土壤次生盐渍化。
日常灌溉把握不浇半截水,更不要频繁浇水的浇灌原则。
做到大雨排水、小雨灌水,因为小雨将地表盐分溶至根层,会引起根细胞水分外渗,死苗显现更为严重。
小雨后灌水,水要一次性浇透,才能有效的抑制土壤返盐,保证植物正常生长。
5总结
深圳湾滨海休闲带西段管养项目,具有其特殊性,作为深圳南山区的一张景观名片,备受社会关注,且常常是接待各地来宾的样板工程。
在景观维护、绿化管养方面,我们慎之又慎,极力维护好这一处滨海休闲带景色,让市民朋友们望得见清山,让久居都市的灵魂有一处融入大自然的场所。
参考文献:
[1]园林绿化ISO9001质量体系与操作实务,ISBN7-5038-2571-5/X.0001
[2]中国风景园林,ISBN978-7-112-186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