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预算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建筑工程预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建筑工程预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建筑工程预算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和质量保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实际的建筑工程实施过程中,预算管理常常面临各种问题,给项目的顺利进行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本文将分析建筑工程预算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对策措施,以期能够更好地管理和控制建筑工程预算。
一、建筑工程预算存在的问题1. 预算编制不科学建筑工程预算在编制过程中,往往存在一些不科学的因素,例如对于材料价格、人工费用、设备租赁等方面估算不准确,或者没有充分考虑到工程变更和后期维护的费用等因素。
这些因素的存在会导致实际的预算和计划执行存在很大的偏差,给项目的正常实施带来了不小的困难。
2. 预算控制不及时建筑工程预算在实施过程中,往往面临着各种不可控因素,例如原材料价格波动、人工费用增加、施工周期延长等等,这些因素会给预算的控制带来很大的挑战。
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和控制预算,就会给项目的顺利进行带来不小的隐患,甚至可能导致项目的失败。
3. 预算执行不到位建筑工程预算的执行环节,往往存在着执行不到位的情况,例如经费使用不当、材料浪费严重、人工费用超支等等,这些因素都会导致预算的超支和项目的延误,给工程项目的实施带来很大的问题。
二、对策分析1. 科学合理编制预算建筑工程预算的编制应该要科学合理,需要充分考虑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并做好充分的论证和估算。
例如在材料价格、人工费用、设备租赁等方面需要做好市场调研和价格估算,以及做好工程变更和后期维护的费用的预算安排等,确保预算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2. 加强预算控制建筑工程预算的控制环节需要加强,需要采用先进的管理工具和技术手段,及时对预算进行调整和控制。
例如可以建立预算执行的监督和考核制度,建立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及时掌握项目的成本信息和预算执行情况,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预算的有效控制。
3. 加强预算执行管理建筑工程预算的执行环节需要加强管理,需要建立完善的预算执行管理制度和规章,加强对预算的执行监督和考核,确保经费的使用合理、材料的节约和人工费用的控制等,在执行过程中要严格按照预算执行,杜绝超支和浪费行为的发生,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
建筑工程预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建筑工程预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建筑工程预算是指在建筑项目开始前,根据施工设计方案和设计文件,对项目所需要的材料、劳动力、机械设备等资源进行计量和计算,从而确定项目造价和预算金额的一项工作。
建筑工程预算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对于保障项目的质量、进度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实际操作中,建筑工程预算常常会面临一些问题,需要通过对策来解决。
一、建筑工程预算问题分析1. 设计过程中缺乏细化:在建筑工程预算编制的过程中,设计文件往往只提供了项目的整体设计方案,而缺乏对于具体工程数量和材料规格的细化。
这使得工程预算编制难以精确和准确,存在预算金额不合理的情况。
2. 参考价格不准确:建筑工程预算编制过程中,常常需要参考市场上的价格信息。
市场价格的波动较大,且难以及时获取准确的信息,导致预算编制时参考的价格不准确,最终造成预算金额偏离实际。
3. 工程量计量不准确:在建筑工程预算编制过程中,对于工程量的计量常常存在一定的误差。
这可能是因为设计文件中的工程量计算有误,施工单位量取不准确等原因导致的。
这样就会使得预算金额与实际工程量不相符,从而影响工程的经济效益。
二、建筑工程预算问题对策分析1. 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在设计阶段,建筑师和预算编制人员应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确保设计文件中工程量和材料规格的准确性。
设计人员应将设计文件中的工程量和材料规格细化到具体的清单和单元工程上,以便预算编制人员进行精确的计算。
2. 加强市场调研:在建筑工程预算编制过程中,预算编制人员应加强市场调研工作,及时获取市场上各项工程材料和劳动力的参考价格。
可以通过与供应商和承包商的交流,参加行业展览和研讨会等方式进行市场调研,以确保参考价格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3. 定期更新工程量计量标准:建筑工程预算编制人员应定期更新工程量计量标准,跟踪国家、行业和地方政策的变化,以保持工程量计量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预算编制人员还应与施工单位保持密切合作,确保工程量计量的准确性。
建筑工程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建筑工程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建筑工程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
随之而来的是建筑工程预算管理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的质量和进度,也直接影响着相关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在如此背景下,我们有必要认真探讨这些问题,并寻求有效的对策,以完善建筑工程预算管理。
1. 不合理的预算编制在实际建筑工程预算管理中,由于各种原因,预算编制往往存在不合理的情况。
一方面,一些建筑工程项目可能因为对项目特性认知不足,存在预算编制过低的情况,导致后期资金不足;也有一些工程预算可能会因为预估过高,超出实际情况,造成资源的浪费。
2. 预算监管不到位建筑工程预算管理中,存在一定程度的监管不到位问题。
有些项目组织并未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监管不足,导致资金使用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约束,存在资金挪用、滥用等问题。
3. 预算编制和实际支出不匹配在实际建筑工程实施过程中,经常出现预算编制和实际支出不匹配的情况。
这种情况的发生往往是由于建筑工程项目变更、工程变动等原因所导致,但是缺乏相应的控制和调整,导致预算超支或者资金浪费。
针对预算编制不合理的问题,我们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机制。
要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充分的调研和分析,充分了解项目的实际情况和特性;要利用现代的成本管理工具和方法,进行多方面的成本预算,确保预算的全面性和合理性;要加强多方面的成本控制,避免预算编制的偏差和错误。
为了解决建筑工程预算监管不到位的问题,我们需要更加严格地加强预算监管。
在项目组织中,应建立健全的预算管理体系,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加强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管。
要建立有效的预算监控机制,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对违规行为及时进行处罚和调整。
为了解决预算编制和实际支出不匹配的问题,我们需要建立完善的预算管控机制。
要对项目变更、工程变动等因素进行充分的预判和控制,从而避免实施过程中的资金浪费和超支;在建设过程中,要对实际支出情况进行动态跟踪和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控制措施,确保预算编制和实际支出的匹配。
建筑工程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建筑工程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建筑工程预算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需要多个专业领域的专家合作完成。
然而,在实际实施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
本文将探讨建筑工程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 缺乏规范性:建筑工程预算管理尚缺乏完善的操作规范和标准,很多企业缺乏必要的制度文化,缺乏管理流程,在预算编制、审核等环节中存在较大漏洞,难以实现优化预算。
2. 资料繁琐:建筑工程预算需要汇集大量资料,很多资料十分庞杂,有时也不存在标准匹配,往往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
3. 面临诸多指标的冲突:建筑工程预算中,需要考虑的指标非常多,包括成本、时间、质量等方面的指标,往往会出现指标之间的冲突,需要针对这些指标进行权衡和调整,令人倍感困惑。
4. 建筑工程特殊性:建筑工程预算中,涉及到物资采购、人员使用、工程进度等方面的管理,由于建筑工程本身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很难预测到所有的风险,需要及时调整预算。
二、对策探讨1. 加强规范化管理:制定和完善行业规范标准,加强对企业预算管理制度和流程的规范化管理,提高行业整体管理水平。
2. 高效利用信息技术:建设可靠、高效的信息化系统,减轻人手的工作量,自动识别、分析类型、保存资料等,提高整体效率。
3. 加强培养人才:培养有专业知识并兼具管理能力的人才队伍,赋予他们充分的决策权,同时遵循行业规范要求,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预算的质量和效率。
4. 加强风险管理意识:根据建筑工程特点,针对一些可能出现的情况和影响,增加风险预算,加强风险管理意识,保持对工程的监控和调整能力。
以上,是本文所阐述的建筑工程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只有切实提高行业规范和管理水平,加强人才培养,并且利用技术手段,提高效率并及时调整风险,才能全面提高企业预算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建筑工程预算中的问题与改进措施探讨

建筑工程预算中的问题与改进措施探讨1. 引言1.1 研究背景建筑工程预算是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进度和成本。
在实际的建筑工程中,预算管理经常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
这些问题主要包括预算编制不科学、预算审核不到位、变更管理不及时等方面。
预算编制不科学是建筑工程预算管理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在制定预算时,有些工程规模庞大、复杂程度高,且需考虑多种因素,预算编制不科学会导致预算金额不准确,进而影响工程实施。
预算审核不到位也是建筑工程预算管理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预算审核不到位意味着对预算编制过程中的数据、计算和假设没有进行充分的审查和核实,容易造成漏洞和误差,并最终导致预算超支或者不足。
变更管理不及时也是建筑工程预算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实际的工程实施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工程变更是难以避免的。
如果对变更管理不及时或不妥善处理,将给预算管理带来不小的风险和压力。
加强对建筑工程预算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和改进措施的研究,对提升建筑工程预算管理水平和工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目的Furthermore, this research will explore current approaches to improving construction project budgets and discuss the potential benefits of utilizing advanced technologies to increase budget precision. By emphasizing the importance of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and coordination in budget management, we hope to highlight the significance of collaborative efforts in achieving successful project outcomes.2. 正文2.1 建筑工程预算中存在的常见问题1. 不完整的资料和信息建筑工程预算的基础是充分的资料和信息,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常常会出现资料不完整、信息不准确的情况,导致预算结果不准确。
建筑工程预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建筑工程预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随着城市建设的加速,建筑工程预算管理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建筑工程预算管理是建筑工程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项目的进度、质量和成本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目前在建筑工程预算管理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预算不准确、成本控制不力等。
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建筑工程预算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建筑工程预算存在的问题1. 预算不准确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经常会出现预算不准确的问题。
这是因为在项目初期,很难准确预测到项目的各种成本,一些隐性成本、变更成本等都会对预算造成较大的影响。
由于建筑工程的特殊性以及市场价格的变化,预算的不准确也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2. 成本控制不力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由于很多不可控因素的存在,很容易导致成本的失控。
原材料价格的变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等都会对成本造成较大的影响。
成本控制不力也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3. 预算与实际情况不符建筑工程项目通常会出现项目偏离预算的情况。
这主要是由于项目设计变更、市场变化、施工问题等原因所导致的。
这种情况下,预算与实际情况不符,会对项目的进度和质量造成不利影响。
1. 提高预算编制的精度为了解决预算不准确的问题,首先需要提高预算编制的精度。
可以通过加强对项目各项成本、预算变更等方面的调研分析,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
可以加强与供应商、施工方的合作,获取更加准确的价格信息,提高预算编制的精度。
2. 强化成本控制为了解决成本控制不力的问题,需要强化成本控制。
可以通过建立严格的成本控制机制,及时掌握项目的成本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成本问题。
可以加强与供应商、施工方的沟通合作,减少成本波动,提高成本控制的效果。
3. 建立完善的变更管理机制对于预算与实际情况不符的问题,需要建立完善的变更管理机制。
可以通过严格执行项目设计变更的程序,及时评估变更对预算的影响,及时调整预算,保证预算与实际情况相符。
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及时应对各种风险,减少对预算的影响。
建筑工程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建筑工程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建筑工程预算管理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进度和经济效益。
在实际操作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影响到预算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本文将探讨一些常见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具体问题及对策如下:1. 预算编制不准确很多时候,预算编制人员缺乏经验或者只依靠历史数据进行预算,导致预算的准确性不高。
对策是加强预算编制人员的培训与学习,掌握相关的工程知识和技能,同时加强对预算编制方法的研究与总结,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
2. 预算调整频繁在实际施工中,工程变更是常有的事情,但是频繁的预算调整会影响到工程的进度和经济效益。
对策是在预算编制阶段,尽量充分考虑到变更的可能性,合理预留一定的预算余量,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合理管理变更,及时调整预算,并在变更前与建设单位沟通,确保变更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3. 预算与实际支出偏差大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意外情况或者工程难度较大导致实际支出大于预算。
对策是在预算编制阶段,充分考虑到工程可能出现的风险和难度,合理提高预算的设计依据和经验值,并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工程的质量和进度,以减少后期维修和补偿的额外支出。
4. 预算审核不到位预算审核是预算管理的重要环节,它能够有效避免预算中存在的问题和错误。
在实际操作中,很多施工单位或者建设单位往往只是简单地审核工程量和单价,而对于工程质量、工艺和技术要求等方面的审核不够重视。
对策是建立完善的预算审核机制,明确审核的各个环节和内容,并加强对审核人员的培训和监督,确保审核工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建筑工程预算管理是一个复杂和重要的工作,需要全面考虑各个因素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加以解决。
只有科学、合理地进行预算管理,才能够保证工程的质量和进度,并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建筑工程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建筑工程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建筑工程预算管理是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项目的生命周期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实际的工程项目中,预算管理常常会面临各种问题和挑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积极有效地解决,就会给整个工程项目带来很大的不利影响。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建筑工程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 预算控制不力很多建筑工程项目在进行预算编制时,都会根据预先制定的计划进行费用预算,但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很多情况都会出现预算超支的情况。
这主要是由于项目管理人员对工程预算的控制不到位,对材料和劳动力的消耗控制不够严格。
一些工程项目的预算编制往往只考虑到了基础工程和主体结构的成本,而忽略了一些细节性的工程项目,如装饰工程、设备安装等,在后期往往会造成额外的支出,导致整个项目预算超支。
3. 经验不足很多项目管理人员缺乏实践经验,对于预算管理的技巧以及在实际工程项目中的应用能力不足,在预算的制定、执行及监督过程中,也往往缺乏正确处理问题的经验和方法。
二、对策探讨在建筑工程项目开展前,应设立一套严格的预算控制程序,包括对每一个预算项目的合理控制计划以及执行程序的规定和要求,以便在实际工程项目中实施起来更加严格规范。
2. 建立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标准在建立预算编制标准时,应全面考虑工程项目的各个方面,包括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各个设备的安装及装饰工程等,在预算编制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前、中、后期的工程项目,以及各个环境因素的影响,以确保整个项目的成本控制在可控的范围内。
3. 经验的积累和共享通过对各类工程项目的经验积累和共享,使项目管理人员对各种情况的应对措施更加成熟和完善,建立一个有效的经验共享机制,使项目管理人员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各项工作的最新进展情况,从而更好地应对工程项目中的各种风险和挑战。
4. 引进现代化的预算管理体系应通过现代化的预算管理软件系统,实现对项目的全面计划和监督,及时汇报项目进展情况,包括准时、准确的汇报成本投入情况,以便管理人员更快速、更准确地理解项目的经济米投资收益情况,及时制定应对措施,保障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工程预算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摘要】本文立意于建筑工程的预算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应对性的解决方法与对策,对于建筑工程预算定额的调整、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实现,构建出一个统一、高效、完善、科学的建筑工程预算管理体系,这有利于推动建筑工工程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预算;对策分析
所谓工程预算的管理,就是在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建设项目承包阶段和建设实施阶段把建设工程造价的发生控制在批准
的造价限额以内,随时纠正发生的偏差,以保证项目管理目标的实现,以求在各个建设项目中能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
工程预算管理是企业对未来某一特定时期的生产活动、投资决策活动、资金运作活动作系统而详尽的表述,以实现企业战略羁标的一种系统的管理方法,目前工程预算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较多,及时发现和解决预算管理中的存在问题,不断完善预算管理的方法和体系,采取有力的对策有助于我们全面提升预算管理水平。
一、建筑工程预算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1.缺乏完善的工程预算定额体系
根据实际的建设工程施工来看,在翻阅了相关的建设资料后,发现建筑工程的预算定额整体体系其实是非常的不完善的,这会造成建筑工程预算的编制中,经常地出现一些借用定额的情况,这会
严重的影响到工程的正常进行。
而根据不同的建筑类型来看,任何一种类型的施工环境,以及良莠不齐的施工水平,都是利用同一种建筑工程预算来完成的,这足以证明必须建立起一整套的预算定额的体系,它必须可以囊括任何类型的建筑工程,并且可以真正的解决实际出现的一些问题,而建立起一套完善的预算体系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除此之外,由于社会发展的快速,市场经济的竞争也是非常的激烈,关于跨地区甚至是跨国的承揽建筑工程的情况也是越来越多,甚至有了很多本行业之外的进驻参与项目的承揽,但是由于各个地域始终是存在差异,所以建筑工程的预算管理的不统一对于跨区域的建筑工程项目进展是非常不利的。
2.缺乏有效的政策激励
由于缺乏行之有效的奖励政策,所以一般的员工在工作上并不是非常积极。
一般来说,各个建筑单位会自己组织起来负责管理建筑工程预算的工作的部门,由真正的专业的人员来完成建筑审核预算、宏观监督以及调控方面的相关工作。
根据我国的建筑行业的现状来看,除了一些大型的有一定实力的建筑单位会专门的配备一些建筑预算相关专业人才来负责这方面的工作外,其实绝大部分的中小型公司是无法合理的配备相关的专业人员来完成这项工作的,通常的情况下都是已经准备要进入真正的建设阶段了一般企业才会开始组建一部分的人员来专门负责相关的工作。
当建筑工程完成后,这项工作就会立即被终止,而这些已经在工作
中学习到经验的工作人员就会将建筑工程预算的工作搁置一
边。
除此之外,在建筑同行业中比较来看,在建筑业存在着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缺乏对于建筑工程预算管理人员的政策决定上的激励程序,所以这就使得预算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并不是很高,在没有工作热情的投入时,工作又怎么可能会完成度高呢。
3.综合管理意识不强
根据实际的案例分析来看,我国的大部分建筑工程的预算管理模式都是处于一种阶段性的形式,是属于一种子项目的管理方法,这样子是很难把建筑工程的整个过程综合起来一起管理以达到更好的目的性的。
所以只是这种模式出现的根源是,各个部门之间各司其职,没有做到很好的协调工作,所以这就是工作效率低得主要原因,同时,又因为这样模式会致使各个部门不相往来的情况,所以当负有监督职责的部门开始要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的监督工作时,只能完成质量进度的监督工作,但是关于真正的工程决策方面的工作确实无能为力的。
建筑工程的预算管理工作主要是包括建筑预算和工程预算两部分,但是因为设计方面的造价指标缺失现象,所以就必然会造成非常多得不利的影响。
此外,我国目前的建筑工程预算还普遍存在的现象还是滞后,并没有适应整个社会的的需求,无法真正满足整个市场的变化,所以必须要有创新和调整。
二、加强工程预算管理的几点对策
1.加强工程预算的监督和校审
工程预算环节需要进行监督和校审,防止出现大面积误差。
工程预算过程中需要进行监督,防止出现人为错误。
工程预算的校审
是完成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和管理目标的重要工作,对合理确定工程造价、提高投资效益,对建筑工程预算进行科学管理和监督,对维护建筑市场的正常秩序,对维护国家的财经纪律,都起着重要作用。
做好工程预算校审工作,首先要分清工程预算校审的阶段和重点,制定出工程预算校审程序,明确发包方、承包方、工程造价管理部门、贷款银行、预算中介机构在工程预算校审中的职能和责任;其次要严明工程预算校审工作纪律,防止工程预算校审走形式,造成工程预算校审形同虚设;再次,工程校审人员必须具备丰富的工程预算经验,有能力承担起工程校审的职责。
2.对工程预算人员进行严格的资质审查
如果预算管理人员素质不能满足造价管理工作的需要,就不能独立果断地处理复杂的工程技术经济问题,也不能很好地进行投资预控,更不能组织协调工程项目各主体间的关系,后果极其严重。
所以需要对工程预算人员进行严格的资质审查,把好工程预算第一道关。
对没有能力进行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监督而又要进行项目建设的建设单位,应委托有能力的部门代理,最好是成立一个建设监理组织。
当然这个组织必须经有关部门核实批准,由有经验的专业人员组成,直接受聘于建设单位,并代表建设单位进行建设工程全过程的管理。
这样一来,既节约人力、物力、财力,也使建设单位的管理向科学化、高层次的方向迈进。
3.全面审核法
全面审核法就是按照施工图的要求,结合现行定额、施工组织
设计、承包合同或协议以及有关造价计算的规定和文件等,全面地审核工程数量、定额单价以及费用计算。
这种方法实际上与编制施工图预算的方法和过程基本相同。
这种方法常常适用于初学者审核的施工图预算;投资不多的项目,如维修工程;工程内容比较简单(分项工程不多)的项目,如围墙、道路挡土墙、排水沟等;建设单位审核施工单位的预算等。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全面和细致,审核质量高,效果好;缺点是:工作量大,时间较长,重在重复劳动。
在投资规模较大,审核进度要求较紧的情况下,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但建设单位为严格控制工程造价,仍常常采用这种方法。
4.重点审核法
重点审核法就是抓住工程预结算中的重点进行审核的方法。
这种方法类同于全面审核法,其与全面审核法之区别仅是审核范围不同而已。
该方法是有侧重的,一般选择工程量大而且费用比较高的分项工程的工程量作为审核重点。
如基础工程、砖石工程、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
而一些附属项目、零星项目(雨蓬、散水、坡道、明沟、垃圾箱)等,往往忽略不计。
其次重点核实定额子目容易混淆的单价。
另外对费用的计取、材差的价格也应仔细核实。
该方法的优点是工作台量相对减少,效果较佳。
5.合理确定工程造价费用构成结构和工程预算定额
根据产品价值构成分析,建筑工程造价有三个组成部分:物质消耗支出、劳动报酬支出、盈利,工程预算造价应充分反映产品价值构成的三个方面。
目前采用的工程造价费用构成,将劳动消耗部
分人为划分为两部分,即生产工人劳动消耗计入直接费用,管理人员的劳动消耗计入间接费用和现场经费,这样就造成了工程预算取费的复杂性。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应将物化劳动与活劳动区分开来,使预算费用结构变得更加简单、易操作,有利于企业用工制度改革,使我国建筑工程造价费用构成符合国际化的标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新的形势下,加强项目工程预结算的管理工作不但提高工程预结算的准确性,降低工程造价,还有效的控制了成本,为以后的开发项目积累了资金,实现了工程预结算管理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林荣木.浅淡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预算管理[j].科技资讯,2008.
[2]袁建新.建筑工程预算[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3]何轶彬.工程项目成本/进度综合控制方法及应用 [j].中国三峡建设, 2009 [7].
[4]易金舫,范涛.浅述中小型工程项目投资成本的控制 [j].四川建筑, 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