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番禺区图书馆地方志资料年报

广州市番禺区图书馆地方志资料年报
广州市番禺区图书馆地方志资料年报

广州市番禺区图书馆地方志资料年报

(2015年)

领导审批:詹景海

保密审核:萧东辉

报送人:李小娴

单位:(盖章)

2016年5月6日

目录

一、番禺区图书馆概况资料

(一)馆舍情况

(二)主要职能

(三)内设机构

(四)人员编制

(五)领导班子情况

(六)2015年取得成就

二、番禺区图书馆2015年度形成的各相关资料

(一)2015年工作总结和2016年工作要点

(二)2015年度番禺区图书馆大事记(1月—12月)三、图表资料及照片(先进单位和先进人物资料)(一)2015年度先进单位及先进个人资料(荣誉照片)(二)2015年度相关图表资料汇编

(三)2015年度相关活动及资料照片(部分)

一、广州市番禺区图书馆概况

(一)馆舍情况。番禺区图书馆成立于1973年5月,现有馆舍1987年6月建成并对外开放,占地1282平方米,建筑面积4200平方米,坐落于市桥清河西路56号,毗邻新广场、青少宫、市桥文化中心及仲元中学等中小学校,交通方便,环境优雅。

同时,在番禺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与区文广新局的指导下,番禺区图书馆在沙头街银建二路50号设立直属分馆,总面积4598.24平方米,楼高6层(含地下车库),毗邻祈福社区、小平村和左边村等村庄,附近有大罗塘工业园区、小平工业园区,外来务工人员较多,文化需求大,为周边群众获取文化知识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广州市番禺区图书馆是广州地区公共图书馆中较早使用计算机管理和全开架借阅方式的图书馆之一,近年来,先后五次被评为全国一级图书馆、广东省文明图书馆、广州市1997-1999年度“文明单位”、广州市群众文化先进单位、广州市“羊城之夏”先进单位等。

(二)主要职能。广州市番禺区图书馆的主要职责为:免费对外开放馆内设施;收集、整理、保存、开发、应用文献信息资源;承担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发文献资源,传递社会信息;举办公益讲座、展览等文化活动,为公众提供阅读交流的平台;对全区图书馆分馆和自助图书馆、农家书屋、绿色网园等进行业务

指导,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丰富公众的文化和精神生活。广州市番禺区图书馆一贯秉承“以读者为本”的服务理念。根据国家、省、市、区关于推进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的有关文件精神,每周开放7天,部分部室开放81小时,全年无闭馆日,节假日照常开放。免费开放的服务窗口有:图书借阅室、报刊借阅室、少年儿童阅览室、参考资料阅览室、电子阅览室、盲人有声读物阅览室、老人残疾人阅览室、自学室、展厅、报告厅;向读者提供全免费项目包括:书刊借阅、办证、培训、讲座、上网、数字资源下载等。

(三)内设机构。广州市番禺区图书馆的主管单位为番禺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是公益一类的正科级单位。馆内设7个部室,分别为办公室、财务部、采编部、图书借阅部、报刊借阅部、技术部、读者服务部。

(四)人员编制。馆内现有员工40人,其中在编员工19人,空编2名,聘用制合同工21人;现有管理岗4名,专业技术岗17名,其中中级职称11人,初级5人。

(五)领导班子情况。区图书馆现设馆长一名:詹景海,男,2007.6—在任,主持图书馆及党支部全面工作,分管人事、财务、办公室、安全、技术部、新馆筹建、图书馆分馆;副馆长1名:苏晓敏,女,1997.8—在任,负责图书馆工会、妇女、计生等工作,分管图书借阅室、报刊借阅室、读者服务部、采编室等工作。

(六)2015年取得成就。截止2015年12月31日,我馆

总藏量67.8万册书,其中全年进馆人数达到51万;办理借阅证8188个,比去年同期增加约3600个;借阅册次41万册次,比去年同期增多约7万册次;订购期刊292种、322份,报纸83种、146份,其中新订期刊15种,借阅期刊22905册次;新购音像资料600多件,音像资料借还量超过3100件/次,免费上机人次约11000多次。

为把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工作做好做细,将图书馆的服务功能不断延伸,广州市番禺区图书馆服务体系由总馆、分馆、图书流通点和24小时自助图书馆组成,服务触角延伸至各镇街、村、社区。目前在全区的十六个镇街和部分社区、农村、企业、机关建立了56个分馆、260个农家书屋和12个24小时自助图书馆。区图书馆还积极打造“百家讲坛”、“悦读坊”“百万市民齐捐书”等服务品牌,积极组织和参与“4.23世界读书日”、“书香羊城”、“羊城之夏”、“公共图书馆服务宣传周”等大型读者活动,年参加读者活动10多万人次。

二、番禺区图书馆2015年度形成的各相关资料

(一)2015年工作总结和2016年工作要点

在区文广新局的正确领导和指导下,2015年,我馆认真开展“三严三实”教育活动,积极推进番禺区文化艺术中心(图书新馆)的筹建和沙头街直属分馆免费对外开放工作;加强自身建设,

努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拓展服务领域,积极推进便民服务,扎实开展读者服务活动,完成了全年的工作任务,取得了优异成绩。本年度荣获“阅读看世界——2015年世界阅读日粤港创作大赛”优秀组织奖、广州地区第二届盲人诗歌散文朗诵比赛暨首届盲人散文创作大赛优秀组织奖、“广州市第四届廉洁读书月活动”优秀组织奖等荣誉称号。

1.2015年工作总结

(一)加强基础业务建设,完善公共文化设施。本着“一切为读者服务”的宗旨,我馆对内增强馆员综合素质,对外提高便民为民服务水平,创新服务,深化服务,提高图书利用率。截止2015年12月31日,我馆总藏量67.8万册书,其中全年进馆人数达到51万;办理借阅证8188个,比去年同期增加约3600个;借阅册次41万册次,比去年同期增多约7万册次;订购期刊292种、322份,报纸83种、146份,其中新订期刊15种,借阅期刊22905册次;新购音像资料600多件,音像资料借还量超过3100件/次,免费上机人次约11000多次。

1.做好图书采购招标工作。自2015年3月份起,我馆认真做好本年度中文图书采购招标工作,严格选择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作为我馆的代理机构,今年图书采购金额为97万元,三家供应商中标。共购买图书15211种、36592册。

2.做好图书馆分馆的免费开放工作。2015年度沙头街直属分馆共办证624个,借阅图书册数为49962册、续借16338册,电子阅览室免费上机人数约为2500人次。11月份,我馆委托广州润航物业管理公司对沙头分馆的保安、消防和保洁工作进行管理,委托广州宜居白蚁防治公司对分馆开展灭蚁、灭鼠工作,为读者创造一个优美的阅读环境。

(二)积极推进番禺区图书馆新馆的筹建工作。番禺区图书馆积极推进番禺区文化艺术中心(图书新馆、展览馆)的筹建工作,一是完善区文化艺术中心概念性选址方案和番禺区文化艺术中心选址工作汇报(PPT)的工作。目前该稿已送文广新局和区委宣传部审稿,并初步通过。二是根据上级要求,填报各项数据资料。三是网上查阅文化艺术中心立项、报建等各项流程。

(三)深入开展“三严三实”教育活动。按照区文广新局的工作部署,从今年6月开始,我馆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把“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当作今年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整体周密部署,用严的要求、实的措施,推动“三严三实”教育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2015年6月16日,我馆在会议室召开“三严三实”教育动员会议及学习班。会议对“三严三实”教育活动进行了动员部署,并详细解读了开展此项活动的重大意义、总体要求和丰富内涵等,

指出“不严不实”的具体表现和严重危害,使大家统一了思想认识,准确把握目标任务,广泛动员党员干部,为活动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7月28日,我馆再次召开“三严三实”教育活动阶段性总结会议,对开展专题教育进行问题查摆和工作部署。会上,馆领导在思想教育、党性分析、整改落实、立规执纪等方面,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和隐患,梳理了“不严不实”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开展专题教育的办法措施。

8月17日,区纪委第五纪检组到区图书馆开展“三严三实”教育工作检查,并在区图书馆会议室召开“三严三实”教育工作会议,区纪委第五纪检组成员、馆领导班子及全体中层干部参加了会议。检查组检查了区图书馆的工作报告、财务凭证、会议制度,给予了好评。

(四)创新文化服务方式,文化惠民多措并举。我馆按照区文广新局的要求,全面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设施,使公共文化流动服务进一步向基层拓展和延伸,让广大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1.做好基层服务点业务培训及指导工作。我馆分别在东环街文体服务中心和市桥街文体服务中心等基层服务点,针对镇街图书分类乱、图书排架乱等现象,专门开展了图书编目、分类、

排架等培训10次,共有400多人次的镇街图书室、农家书屋管理员参加。培训后,专门到图书室手把手教管理员进行图书排架、顺架等,受到镇街管理员的好评。另外,为方便读者就近借阅图书,我馆对桥南街文体服务中心、东环街文体服务中心各配送图书2000册,共4000册。

2. 完善和拓展“番禺区通借通还”项目。为加快广州市“图书馆之城”建设,完善广州市“通借通还”建设,我馆在区政府大力支持下,2015年度陆续为钟村街图书室、沙头街图书室、石壁街图书室、大石街图书室加工图书数据8万余册,实现了上述图书室与区图书馆及广州图书馆等公共图书馆的“通借通还”业务。目前我区共建成9个“通借通还”图书分馆。

3. 地方文献征集工作持续深入。为了收集和保护本区的地方文献资料,安排

4.7万元地方文献采购资金。另我馆还定期到区档案局、物价局、农业局、教育局、统计局、妇联等有关单位收集地方文献,共收集地方文献300多册。另外,我馆动员广大读者捐出家里的闲置书刊给贫困山区及我区农家书屋,共收到捐书1800多册。

4.积极开展书画展览活动。4月2日,由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北京市孤独症儿童康复协会联合主办,番禺区图书馆、斯玛特儿童美术中心番禺工作室承办的第八届“爱在蓝天下”全国大

型公益画展番禺分展在番禺区图书馆展厅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12位“天真者”自闭症儿童展出了他们手绘的40多幅作品。

4月25日至5月10日,我馆在二楼展览厅举办“佳成教育沁德美术高考培训师生作品展”,展出素描、水彩作品73幅。

6月7日至17日,我馆在二楼展厅举办“笔健云舒—张健?凌云书画作品联展”,展出书法、国画等作品近50幅。

6月28日开始在展厅举办“篙迪画苑师生作品展”,共展出素描、漫画、国画、书法等作品近80幅。此次活动将持续到7月14日。

9月19日至28日,我馆在二楼展厅举办“得三书社成立三周年翰墨行书法邀请展”,展出书法作品近50幅。

5.读者活动丰富多彩。我馆在保证图书馆各窗口正常开放的情况下,大力拓展图书馆的服务功能,积极开展公益性免费讲座,打造图书馆的服务品牌。开展读者活动情况如下:

2月6日下午,番禺区图书馆在市桥街康乐社区举办“我们的节日·百万市民齐捐书”活动,吸引约120位读者群众参与。现场设置有100册新书展示、图书馆服务宣传、读者问卷调查等,为读者提供图书馆业务咨询、办证资料登记、书刊阅读指导等服务。

2月12日上午,番禺区图书馆以“喜气‘羊羊’迎新年”为主题,

特别策划了“我们的节日”主题亲子读书故事会活动。活动邀请了在儿童教育领域拥有丰富经验和心得的“博西妈妈”郑老师担任主讲嘉宾,共有亲子家庭43人参与了活动。

3月15日下午,在五楼报告厅举办了新一期“小博士知识问答”专题活动。活动由番禺理工学院义工团的志愿者主持,以小读者们分组合作进行竞赛的形式,对有关消费者权益、志愿服务、综治平安等方面的知识进行问答,亲子家庭共50人参与活动。

4月4日下午,邀请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有情泉”大学生义工到馆举办“悦读坊”亲子活动,吸引了亲子家庭共45人参与。悦读坊亲子活动共设有“清明节主题介绍”、“讲故事”、“有奖问答”、“做手工猜词语”等环节。

4月19日下午,藉“4·23世界读书日”来临的契机,举办了以“春天正是读书天”为主题的亲子读书会活动。活动邀请了在儿童教育领域拥有丰富经验和心得的“博西妈妈”担任主讲嘉宾,吸引了亲子家庭共53人参与活动。

4月28日至29日,联同区盲人协会举办盲人电脑和盲文培训活动,20余名盲人在老师的辅导下,认真地学习了电脑的基本操作和盲文的基础知识。

5月24日至31日,举办“2015年番禺区图书馆服务宣传周”活动,活动主题是保障基本文化权益建设图书馆之城;内容有:

阅读进机关活动——百万市民齐捐书及读后感展示、世界经典童话免费电影播放、“悦读坊”亲子故事会、“六一儿童节”卡通片电影播放、办理借书证免收押金、第六届中国图书势力榜好书推介、免收通借通还图书延期费等7项活动,共有2000多读者参与。另外,活动期间,共办理借书证175个,退还押金8425元。

5月31日下午,“六一儿童节”到来之际,举办了“一起来做童年梦”主题亲子读书会活动。活动邀请了在儿童教育领域拥有丰富经验和心得的“博西妈妈”担任主讲嘉宾,亲子家庭共50人参与活动。

6月20日下午,我馆在少儿室举办了“我们的节日·端午节”为主题的诗文朗诵及端午知识问答活动,并在五楼报告厅举行了“我们的节日·端午节”优秀影片免费放映活动,播放了电影《3D 动物总动员》,共有25名读者亲临现场观看。

7月10日,我馆在东方花园又一邨举办“羊城之夏”——百万市民齐捐书暨“好书互换”活动,约300余人参与该项活动。现场交换了图书150多本,共收到捐书300多本,接收的图书将全部免费转赠给区内文化室及贫困山区。

7月23日下午,我馆在区图书馆五楼报告厅开展“悦读坊”亲子读书活动。邀请“博西妈妈”担任本次活动的主讲人嘉宾。本次活动的主题是“一闪一闪亮晶晶,九年遇见冥王星”,吸引了亲

子家庭共50人参加活动。

7月份,我馆在少年儿童借阅室特设第36届“羊城之夏”青少年阅读指导专家推荐的10本少儿“经典好书”“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专架,并摆放少儿“经典好书”、新书约2000册;在图书借阅室特设“番禺区艺术家作品”专架,摆放番禺区艺术家作品约300册,共吸引约一万多名读者前来借阅。

8月6日下午,我馆在五楼报告厅举行了“羊城之夏”暑期免费放映活动,播放了由詹姆斯·冈导演的电影《银河护卫队》,共有45名读者观看了电影。

9月23日,由广州市社科联主办,番禺区图书馆、德兴小学承办的广府新语系列科普讲座之岭南鳌鱼文化讲座在德兴小学报告厅举行,著名学者何穗鸿为主讲嘉宾,1500多名师生参与。

9月26日下午,中秋节到来之际,为响应番禺区“南粤幸福活动周”活动主题,我馆在五楼报告厅举行了“悦读坊”亲子故事会(第九场)。本次活动主题是“让阅读动起来——暨绘本故事分享活动”,吸引了30名家长和小读者的踊跃参与。

10月17日,重阳节期间我馆围绕“2015年南粤幸福活动周”系列主题活动,在图书馆五楼报告厅举办了主题为“浓浓敬老情

美德育文明”小博士知识问答活动,活动吸引了将近40名家长和小朋友积极参与。

6.开展全国少年儿童“绘本创作大赛”系列活动。为落实全国少年儿童绘本创作大赛番禺赛区的宣传、推广工作,番禺区图书馆举办了广州市番禺区青少年绘本创作大赛研修班,6月、7月派出20多名员工在番禺区所属的13所中、小学共举办了13场讲座,共有2万多名学生参加。6月11日,由广州市教育局主办,番禺区图书馆承办的广州市青少年绘本创作大赛研修班在市桥中心小学举行,200多名老师、学生在广州市图书馆的主讲老师的指导下,系统学习了绘本创作的基本知识,并在现场制作手工绘本书。另外,由区图书馆主办的番禺区少年儿童绘本创作大赛在今年6月开始面向我区中小学生征稿。活动期间,收到来自市桥中心小学、南阳小学、沙湾京兆小学、南村中心小学、番禺实验中学和星海中学等学校共600幅作品,经评审,共评出金奖9名、银奖15名、铜奖60名和优秀奖60名。

7.做好馆内宣传工作。共展出图片展10次,有2万读者观看了图片。分别是“依法治国铸伟业——法治中国建设系列宣传片”、“牢记历史振兴中华——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国欢庆共铸辉煌——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6周年”等图片展。

8.做好图书新书推介工作。每月精选45种优秀图书分别在少儿室、外借外开展新书推介活动,共推介了225种图书。利用我们的节日如“元旦”、“春节”、“元宵”、“清明”、“劳动节”、“端午节”等节日及图书馆宣传周设立推荐图书专架,共推荐图书3500册。另外,图书借阅室设番禺区艺术家作品专架,摆设番禺区艺术家著作约300册,借阅册(次)数达到一万多册次。

(三)加强业务技能培训,公共服务能力均衡提升

加强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提升服务质量,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1.举办消防安全培训班。3月16日下午,区图书馆邀请了广州市消安防火知识宣教中心的教官开展消防安全培训班,区图书馆全体职工共40多人参加了培训。9月22日下午,我馆开展消防安全培训班,全体职工共40多人参加了培训。随后,对馆内消防设备进行了排查,并开展消防安全演练。

2.开展志愿者培训活动。7月初我馆开展小小图书管理员招聘活动,得到大、中、小学生的热烈反响,来自侨兴中学、南阳里小学、星海中学、东风中学、侨联中学、中山大学等学校的学生共400多名学生报名参与志愿者服务,服务时间超7000小时,开展志愿者培训5批次。7月13日上午,我馆外借部冯主任对前来参加志愿者服务的学生进行了培训。8月20日下午,

我馆举行了2015年暑期“志愿者之星”暨优秀志愿者颁奖活动,对在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中表现出色的优秀志愿者进行颂奖。

⒊加强《广州市公共图书馆条例》的宣传和培训工作。今年5月1日《广州市公共图书馆条例》正式实施,为公众提供均等化、标准化、专业化服务,根据区文广新局的要求,我馆在7月13日和9月14日组织全馆员工学习条例,并推荐两名馆员担任区普法教官,面向公众大力宣传《广州市图书馆条例》,使之家喻户晓。

2.2016年工作计划

2016年,我馆在做好上级下达的任务的同时,将继续发扬互助协作的团队精神,拓宽服务渠道,创新服务方式,优化服务质量,使各项工作取得更大进展,不断增强图书馆综合实力,倡导优质服务,提升服务水平,使图书馆各项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一)做好番禺区文化艺术中心(图书馆新馆)建设工作。

一是完成区文化艺术中心的选址工作。二是完善建设需求,并申请开展建设前期工作,包括勘察设计单位、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项目预审、项目建议书及可研报告编制单位的招标工作。完成项目建议书、可研报告编写、资金来源及总投资、建设规模等工作,争取2016年5月前完成区文化艺术中心立项工作。三是做好工程的各种报批手续,争取在2016年年底前动工兴建。

(二)有计划有步骤地做好区内总馆和分馆的通借通还联网工作。

2016年计划完成四个镇街的通借通还开通工作,进一步完善区、镇街、村居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水平,建成地区性图书室联合服务网络。同时,加强馆内“通借通还”系统建设,实现逐步实使用身份证或市民卡替代读者证以及对期刊条码进行整改,使受众更广,惠及更多群众。

(三)广泛深入开展读者服务活动,文化惠民。

深入社区和企业开展丰富多彩的读者服务活动,不定期与社区、企业和学校合作举办读书、讲座、展览、咨询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全民共享文化成果。

1.开展青少年文化季活动。继续开展青少年“悦读工作坊”活动,举办“故事会”、“读书沙龙”、“亲子阅读”等活动,举办与青少年相关的手抄报、征文、展览活动,引导未成年人读好书、用好书。具体活动安排如下:

一是开展手抄报大赛。拟于2016年7月开始面向我区中小学生征稿。

二是开展“百万市民齐捐书——青少年爱心捐书”活动。拟于2016年7月开展“百万市民齐捐书——青少年爱心捐书”活动,在我区16个镇(街)文体服务中心、学校设置图书捐赠箱。收

到的书刊将免费转赠给了我区的农家书屋,供有需要的读者免费取阅、交流。

三是开展“小小图书管理员”招募培训活动。拟于2016年7月在全区中小学校开展图书管理员志愿者招聘活动。我馆将对自愿参加的同学开展3场图书馆基本知识培训讲座。并于活动结束后根据志愿者的表现,评选出10名优秀志愿者,颁发奖状和纪念品,同时在网站、电子屏公布了获状名单。

四是“爱阅读,爱绘本”讲座。拟于2016年7月在我区中小学校举办了“爱阅读,爱绘本”讲座。

五是开展“童心坊”亲子读书活动。拟于2015年7月份邀请义工老师教小读者们开展制作相框、纸风车等手工活动,主要以“故事会”、“读书沙龙”、“亲子阅读”等活动为主,引导未成年人读好书、用好书。

六是开展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网络阅读知识免费培训。拟于2016年8月份在电子阅览室举办免费培训班。此次培训班重点是向那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提供网络阅读知识普及。

七是开展“青少年优秀图书推荐”活动。拟于2016年7月——9月期间举办青少年优秀图书推荐活动,根据新闻出版总署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图书目录、“中国小学生基础阅读书目”推荐书目等,在图书馆少儿室和外借室设置专架摆放,集中展示,

积极向青少年宣传推荐百种优秀图书,并将图书目录放在图书馆网站和制作成海报在各阅览室展示。

八是开展青少年书画展览。拟于2016年暑假期间,在图书馆在二楼展厅举办一场青少年书画为主题的展览活动。

2.继续大力推行图书“团借”特色服务。针对本地企业实际,继续推进企业“团借”特色服务。加强图书轮换,使图书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群众的文化知识需求,使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链得到有效延伸。通过以“团借”的形式,帮助区内部分社区、工厂、企业建立图书室,帮助部分中小学校班级建设图书角。

3.打造“百万市民齐捐书”品牌服务。我馆将持续推进“百万市民齐捐书”活动,市民爱心捐赠的图书全部放在农家(社区)书屋内,免费供市民取阅。争取在2016年持续开展5场大型的“百万市民齐捐书”活动,把这项活动打造成图书馆的一个品牌活动,最大限度地利用社会藏书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4.持续开展公益性免费讲座和书画展览活动。在保证图书馆各窗口正常开放的情况下,大力拓展图书馆的服务功能,积极开展公益性免费讲座,打造图书馆的服务品牌。继续做好群众文化讲座活动,邀请名家举办讲座6场,举办书画展览6场。具体活

动安排如下:

一是开展“番禺本土艺术家讲座”,主讲嘉宾由番禺艺术家组成,通过讲座营造本土艺术氛围、提高市民艺术品位。2016年拟举办1-2场。

二是在镇(街)、社区、学校、机关和企业举办2场大型的读书活动。

三是开展征文、朗诵比赛,充分利用“4.23”世界读书日等阅读进校园活动,2016年在区内中小学举办一次征文活动及朗诵比赛活动。

四是利用图书馆的网站,推荐新书、优秀读物等活动。拟推出12期。

五是邀请番禺著名书画家及学校美术社团、艺术机构在我馆举办书画展览,拟举办6场。

(四)加强业务培训及指导,提升工作质量。

1.加强馆员专业知识的学习,组织参加上级业务部门在网上举办的专业技术的学习,做好本馆消防培训及技能培训,提升馆员技能和素质,为读者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广州市史志编纂工作考核细则

广州市史志编纂工作考核细则 广州市史志编纂工作考核细则 一、总体要求: 责任落实、质量保证、材料齐全、上报准时、发行认真。 二、考核细则: 市直委局 1.领导负责,责任到人——学校主要领导亲自负责,重视年鉴工作,指定专人担任年鉴工作责任人,并将该项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 2.内容全面详实——稿件能全面、准确、系统地反映本校工作面貌。照片不少于1张。 3.撰稿规范、表述准确——严格按文件规定的年鉴文体规范撰稿,要求“主题突出,特色鲜明,标题扼要,条理清楚,事实准确,文字精练”。单位负责人的照片统一用2寸的正面照,工作照统一用6寸彩色照。照片要有新意,有简要文字说明。 4.材料齐全 清单——详细清楚地填写上报材料清单,并经主要领导审核签字,加盖公章。 稿件——上报稿件均用A4纸打印,一纸一条。电子文档齐备

5.按时完成入志资料上报,报送准时 6.发行认真。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发行工作。 县区市政府 1.领导负责——主要领导亲自负责,重视年鉴工作,指定专人担任年鉴工作责任人,并将该项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 2.内容全面详实——稿件能全面、准确、系统地反映本级教育工作面貌。照片不少于5张。 3.撰稿规范、表述准确——严格按文件规定的年鉴文体规范撰稿,要求“主题突出,特色鲜明,标题扼要,条理清楚,事实准确,文字精练”。单位负责人的照片统一用2寸的正面照,工作照统一用6寸彩色照。照片要有新意,有简要文字说明。 4.材料齐全 清单——详细清楚地填写上报材料清单,并经主要领导审核签字,加盖公章。 稿件——全部上报稿件均用A4纸打印,一纸一条。备电子文档一并上报 5.按时完成入志资料上报,报送准时 6.发行认真。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发行工作。

中国地方志集成陕西府县志辑

中国地方志集成陕西府县志辑 01-02乾隆西安府志/(清)舒其绅修;(清)严长明纂熙宁长安县志/(宋)宋敏求纂;(元)李好文绘;(清)毕沅校嘉庆长安县志/(清)张璁贤修;(清)董曾臣纂 03嘉庆咸宁县志/(清)高廷法,(清)沈琮修;(清)陆耀遹,(清)董祐城纂民国咸宁长安两县续志/翁柽修;宋联奎纂 04乾隆鄠县新志/(清)汪以诚修;(清)孙景烈纂民国重修鄠县志/张云程,赵葆真修;吴继祖纂乾隆咸阳县志/(清)臧应桐纂修道光续修咸阳县志/(清)陈尧书纂修 05民国重修咸阳县志/刘安国修;吴廷锡,冯光裕纂 06乾隆兴平县志/(清)顾声雷修;(清)张埙纂民国重修兴平县志/王廷珪修;张元际,冯光裕纂嘉靖高陵县志/(明)吕柟纂修光绪高陵县续志/(清)程维雍修;(清)白遇道纂 07乾隆泾阳县志/(清)葛晨纂修道光重修泾阳县志/(清)胡元煐修;(清)蒋湘南纂宣统重修泾阳县志/(清)刘懋官修;(清)宋伯鲁,周斯亿纂 08嘉靖重修三原志/(明)张信纂修乾隆三原县志/(清)刘绍攽纂修光绪三原县志/(清)焦云龙修;(清)贺瑞麟纂 09乾隆盩厔县志/(清)杨仪修;(清)王开沃纂民国盩厔县志/庞文中修;任肇新,路孝愉纂隆庆淳化志/(明)罗廷绣纂修乾隆淳化县志/(清)万廷树修;(清)洪亮吉纂 10乾隆醴泉县志/(清)蒋骐昌修;(清)孙星衍纂民国续修醴泉县志稿/张道芷,胡铭荃修;曹骥观纂民国邠州县新志稿/刘必达修;史秉贞等纂乾隆三水县志/(清)朱廷模,葛德新修;(清)孙星衍纂同治三水县志/(清)姜桐罔修;(清)郭四维纂 11-12宣统长武县志/(清)沈锡荣修;(清)王锡璋纂光绪永寿县志/(清)郑德枢,(清)赵奇龄纂光绪乾州志稿/(清)周铭旂纂修光绪乾州志稿补正/(清)周铭旂纂民国乾线新志/续俭,田屏轩修;范凝绩纂 13嘉靖渭南县志/(明)南大吉纂修道光重辑渭南县志/(清)何耿绳修;(清)姚景衡纂光绪新续渭南县志/(清)严书麟修;(清)焦联甲纂 14乾隆富平县志/(清)吴六熬修;(清)胡文铨纂光绪富平县志稿/(清)樊增祥,(清)刘锟修;(清)田兆岐纂

地方志年报资料模板

地方志年报资料 ***年度 承报单位:****集团有限公司报送时间:***年***月***日

**县地方志资料年报验收表 备注:1、1至3栏由承报单位填写。 2、此表一式两份与年报资料一起报送,承报单位与县志办各存一份。

**县地方志年报资料目录 ( ** 年) 承报单位(全称): ***集团有限公司 汇同报送资料的下属单位: ******* 第一部分主体资料 (1) (一)、机构 (1) 1、单位(含汇同报送资料的下属单位)全称 (1) 2、单位性质、级别、内设机构、人员编制 (1) 3、单位主要职能 (1) (二)、领导职数 (1) (三)、主要工作 (2) 1、生产经营管理情况 (2) 2、员工队伍建设情况 (3) 3、企业党建工作情况 (3) 4、****-------------------------------- (4) 第二部分大事记资料 (4) 第三部分人物资料 (5) 第四部分专题资料 (5) (一)、重大事件 (5) 1 、 (5)

2、 (5) 3 、 (6) 第五部分图片音像资料 (6) (一)、*****洪灾及复产情况 (6) 第六部分附录资料 (7) (一)、荣誉称号表 (7) (二)、***集团公司**年工作总结 (8)

***县地方志年报资料 (2012年) 一、主体资料 (一)机构: 1、*****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单位**个:。 2、***县小水电集团有限公司是县属国有企业,按正科级单位管理,内设有党委会、董事会、监事会、纪委、工会、党委办、行政办、人事部、生产经营部、财务审计部、物业部、妇委会、团委、公司机关在岗人员42人。 3、主要职能:县属国有小水电企业经营管理、销售、小水电国有资产经营。 (二)领导职数 公司党委委员**人、行政班子**人。 ** 年班子成员任(免)职情况表

番禺城南临珠江广州地方志

番禺城南临珠江,珠江南岸俗名“河南”,唐《元和郡县志》称“江南洲”。《南越志》云:“河南之洲状若方壶,乃卢循旧居。”又《番禺杂志》云:“卢循城在郡之南十里,与广州隔江相对,俗呼河南。”可见。当日河南已是富庶之区,卢循才会建城于此。按《南越志》称“江南洲周回四十里,中有荔枝洲,上有荔枝,冬夏不凋”,可知南朝河南岛大小和今天相若。卢循城在今晓港公园南、石马岗东,北临海珠涌(旧名洗马涌),俗名“牛王岗”,即刘王廪岗地。地势平而广,沿涌东北出为珠江,有居高临下之势。今辟为民居,昌岗东路即沿岗南开辟。 晋时已有过江码头设施。当时珠江北岸在今禺山路、惠福路一线,坡山突出江边,成一小岬角,为天然渡口。乾隆《南海县志》云:“(坡山)向在江干,相传晋时渡口,故称坡山古渡头。”坡山下穗石洞为洪水回旋冲刷所成瓯穴(瓯状洞穴)地形,即古江边地。西去则经仁王寺,而达华林寺、西来初地、泮塘;东去江岸沿东较场而达于龟岗脚1500 一线。珠江江面宽达多米。 第三节 隋唐时代的广州城 589 隋末,岭南数州奉冼夫人为主,时局安宁。隋文帝开皇九年(),冼夫人遣孙冯魂北上迎隋行军总管韦洸于大庾庆岭,广州属隋。翌年,番禺俚帅王仲宣围广州,为冼氏孙冯盎解救,广州城得保。此城即吴步骘所修番禺城。 一、城池 城东西为东西文溪所限,北城在今越华路南高坡,南临珠江。南门即唐清海军门,门上有匾云“清海军节度使府”,门东侧道旁有神纛庙。此门宋代改建为双门,清代才拆毁,今仍有“双门底”地名,即在今越秀书院街和青年文化宫间的北京路上。门南地势逐渐下降,表明为昔日珠江江岸。门西(今广州百货大厦址)为禺山,门东为番山(今市第十三中学内高地),上仍建“九思亭”。今西湖路、禺山市为唐城南沿江大街。北城不见有门记录,宋代记载北城沿唐旧城未变,有斗南楼,《舆地纪胜》卷八十九云:“斗南楼在府治后城上,故唐北城即此。”今儿童公园、城隍庙北面仍有高坡下越华路(旧司 3~4 后街),高坡高出越华路米,坡界挺直,显为城墙之迹。“斗南”亦即“北斗星南” 1972 之意,合北城之义。西城在广仁路段已于年发现宋子城一段,当属唐城西城墙。东面唐城当在文溪西岸,即今旧仓巷至长塘街一段,清代文溪已成左二脉渠道。文溪宋代建有二桥,即今法政路口的状元桥和长塘街口的文溪桥,这段文溪因在南汉时称为“东濠”,当沿唐制,即唐代东濠以文溪为基础。东城墙的城门也应以文溪桥为城门口大桥。 12×2×1 南汉宝石桥当为唐城西门城外大桥,此桥由七块巨大花岗岩条石(尺)所建。城北濠池由今越华路地势特低而确定,这条东西向低地南侧高起,引入文溪成为濠池也很 - 290 -

(适用中小学)数字图书馆建设方案(学校版).pdf

全县中小学数字图书馆建设方案-学校版

目录 第一章、概述 (3) 1.1 图书馆发展趋势 (3) 1.2 数字图书馆的概念 (3) 1.3 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必要性 (4) 1.4 行知数字图书馆解决方案优势 (5) 第二章、数字图书馆介绍 (6) 2.1数字图书馆技术特点 (6) 2.2 数字图书馆主要功能 (6) 2.2.1前端功能 (6) 2.2.2 管理后台 (7) 2.3 数字图书馆资源 (8) 2.3.1电子图书 (8) 2.4* 学校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示意图 (10) 第三章、数字图书馆的软硬件配置 (11) 第四章、服务与支持 (11) 4.1售前 (11) 4.2 售中 (11) 4.3 售后 (12) 第五章、成功案例/ 样板工程 (12) 第六章、数字图书馆软硬件配置清单 (14)

第一章、概述 1.1 图书馆发展趋势 学校图书馆、社会公共图书馆、企事业单位图书馆承担着资源积累、数据加工、知识传播、 信息服务的多重职能,数字图书馆建设是图书馆最终发展趋势。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智能终端和互联网的普及应用,数字图书馆带来了全新的资源存储方式,随时随地的阅读体验,新颖的服务模式。 国家教育部、教育厅、市教委十三五计划文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摘要中提到: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到2020年,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实现多种方式接入互联网。十三五期间,政府投入数千亿资金建立数字图书馆,各地方 政府的数字图书馆专项资金专款专用接入到各地学校、文化馆、社区活动中心、图书馆和农家书屋。 1.2 数字图书馆的概念 数字图书馆是一种面向各级学校的信息服务中心、数字资料中心、图书管理中心、电子传播中心等机构的网络应用软件平台,它是架构校园信息高速公路的核心框架,它提供一个面向知识管理、知识检索、知识学习、知识传播的全方位解决方案。 数字图书馆是一种基于B/S架构的软件平台,所有的数据资料均存放在服务器端,极 大的方便了管理员对电子图书馆的管理,客户端仅需安装网络浏览器或者相应的APP就可以浏览各种数字资源。 数字图书馆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供了重要条件,也是实现公民终身教育的大课堂。 数字图书馆以其对信息资源的整理加工和有序组织,为“科教兴国”战略提供了最为便捷、 有效的发展环境。数字图书馆所提供的远程教育服务可以极大程度地消除中国目前教育资源

地区志材料报送制度

地区志材料报送制度 为全面、客观地记载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为修志积累、保存资料,并通过对资料年报进行整理,及时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促进地方志资料收集、整理、积累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根据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自治区实施〈地方志工作条例〉办法》和《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市地方志资料年报制度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全面、客观、具体、准确地反映我县经济社会的发展情况,推动地方志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宗旨 地方志资料年报制度为下一轮地方志编修做好资料的收集、整理、积累,并通过对有关资料进行整理,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内容包括每一年度全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发展情况。地方志资料年报制度适用于《县志》各承编单位向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报送地方志年报资料。 三、组织实施 (一)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是县人民政府组织实施地方志资料年报工作的职能部门,负责对资料年报的总体框架、资料提纲、体例规范、工作步骤、任务分工、质量标准、审查验收等提出要求,对全县各承报单位的资料年报工作进行组织协调、业务指导、检查督促,对各单位提供的年报资料进行审查验收; (二)为保证地方志资料年报的全面、客观、准确和及时,县直各单位、驻县有关单位及各乡(镇)人民政府为承担地方志资料年报的责任单位,均有责任承报相关行业、系统的地方志资料。县直各单位应做好下属、归口、对口单位的组织协调,协助县人民政府地方志编纂办公室检查、督促、落实好地方志资料年报工作; (三)由若干单位共同承报地方志资料的行业、系统,由县人民政府地方志编纂办公室明确一个单位为承报牵头单位。牵头单位负责本行业承报单位的组织协调,包括提纲修订、资料收集、汇总整理以及合撰报送; (四)各承报单位要把地方志资料年报工作列入工作职责和议事日程,明确

地方志基本知识及资料采集要点

地方志基本知识及资料采集要点 流渡中学严庄坤 一、地方志的概念(什么是地方志) 地方志书是指全面系统地记载一定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社会各方面的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包括地方志书、地方综合年鉴。 地方志作为地方资料汇集,成为各部门、各学科获取原始资料的重要来源。无论是追忆先贤,记述沿革、探寻风物,还是利用方志蕴藏的宝贵资料开展科学研究,为现实服务,地方志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二、地方志的种类 从行政区划的角度看,现在主要是省志、市志、县志(包括旗志、盟志)三级志书,以及乡(镇)、村志。 三、地方志的特征 1、地域性。这是地方志的首要特征。地方志自古以来都是特定的地理区域为记载范围的,即便是一些山水志、寺庙志、行业志、企业志也是以特定区域为记载范围的。 2、资料性。地方志之所以历经两千多年而经久不衰,根本原因就在于它保存大量珍贵的资料。编纂地方志主要目的是客观、详实地记录一个地方自然和社会发展变化的状况,让人们通过对历史资料的分析和研究,去探寻和发现事物的规律性。地方志的资料主要来源于政府文献、馆藏档案、图书报刊、金石碑刻、实地采访、口碑调查、测绘勘探等方面,资料包罗万象、丰富详实。 3、广泛性。地方志综合记载一个地方自然和社会发展变化的基本面貌,其内容上自天文,下至地理,覆盖了各个行业、各个学科、各个部门,范围之广是其他任何著作不能替代的。 4、时代性。时代性主要是说地方志的内容与形式具有时代烙印、时代特征、时代差异。地方志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地方志所以能够不断发展和存在,就在于它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变更其形式、充实其内容,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最新整理最新xxx省地方志工作规定全文.docx

最新整理最新xxx省地方志工作规定全文xxx省地方志工作规定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地方志的组织编纂管理和开发利用工作,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地方志,包括地方志书地方综合年鉴。 地方志书,指全面系统地记述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 地方综合年鉴,指系统记述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情况的年度资料性文献。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地方志工作的领导,将地方志工作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把地方志工作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健全地方志工作机构,保障地方志工作条件。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制定本行政区域地方志工作规划,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地方志工作机构和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工作机构备案。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地方志工作机构主管本行政区域的地方志工作,履行下列职责: (一)拟订地方志工作规划和编纂方案,制定地方志工作制度; (二)组织指导督促和检查地方志工作; (三)组织编纂地方志书地方综合年鉴和地方志文献; (四)组织地方志书的审查验收; (五)组织培训地方志编纂人员; (六)搜集整理保存地方志文献和资料; (七)组织整理旧志,推动地方志理论研究;

(八)组织地情调查研究和开发利用地方志资源。 第六条本省各级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中直驻粤省驻各地单位,应当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的地方志工作规划,确定机构和人员,参与地方志编纂,并接受所在地人民政府地方志工作机构的业务指导和督促检查。 按照地方志工作规划承担地方志书编纂任务的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编纂地方志书所需经费应当列入单位年度预算。属当地人民政府财政预算单位的,由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征求本级人民政府地方志工作机构意见后核拨;不属当地人民政府财政预算单位的,由人民政府地方志工作机构统一编制预算,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向人民政府地方志工作机构核拨,再由人民政府地方志工作机构向有关单位发放。 第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地方志工作机构应当制定本行政区域地方志资料年报制度。各有关单位应当按照地方志资料年报制度报送地方志资料。 第八条以县级以上行政区域名称冠名的地方志书地方综合年鉴,分别由本级人民政府地方志工作机构按照规划组织编纂,其他组织和个人不得编纂。 第九条地方志编纂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参加地方志编纂业务培训。 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和其他组织应当支持科研人员专家学者参与地方志工作。 第十条以县级以上行政区域名称冠名列入规划的地方志书经审查验收,方可以公开出版。地方志书的审查验收分初审复审和终审。 以县(县级市区)和地级以上市行政区域名称冠名的地方志书由本级人民政府地方志工作机构组织初审上一级人民政府地方志工作机构组织复审上一级人民政府组织的地方志书审查验收机构终审。 以省级行政区域名称冠名的地方志书由各承修单位初审,省人民政府地方志

地貌发育过程一-广州地方志

第一节 地貌发育过程 一、新生代前的地貌过程 广州市属于华南褶皱系的一部分,除古生代及其基底岩层局部有出露外,绝大部分深埋地下,未见出露地表。加里东构造运动以后,地壳的活动性逐渐减弱,并转为性质较稳定的地台。自泥盆纪开始至侏罗纪,区内接受了一定厚度的海相碳酸盐及陆相碎屑和含煤沉积。 中生代燕山运动时期是广州市主要成陆时期。随着岩浆活动和巨大的断裂构造作用,形成了高峻的断块山地和深广的断陷盆地。广泛的花岗岩侵入则成为现代山地、丘陵的骨架。北东向、东西向、北西向的断裂(如广从、瘦狗岭、文冲断裂等)控制着中、低山脉的走向,亦控制着广花凹陷、龙归盆地及红盆地的形成和演变。断裂构造还控制着珠江三角洲的边界,瘦狗岭断裂成为台地、丘陵与三角洲平原的截然分界限,广从断裂则为白云山与流溪河平原的分界。总而言之,燕山运动奠定了现代地貌轮廓的基础。 二、新生代的地貌过程 早第三纪,广州沉积了红盆地陆相碎屑物质。早第三纪以后,在广从断裂、瘦狗岭断裂、广三断裂作用下,盆地的边缘不断隆起,开始新的侵蚀循环。平原地区继续下 600 降,以广州为中心的若干个闭塞性盆地沉积了厚度大于米的红盆地陆相碎屑物质。 新构造运动在继承燕山运动所形成的构造格局基础上,表现为强烈的断块式的垂直升降运动,扩大了地势差异。抬升运动具有间歇性,形成夷平面,故山地、台地和阶地 300 ~ 500200100具有明显的多层性,山地、丘陵残余剥蚀面比较清楚的有米,米, 204060 ~ 802040 米。台地按高程可分为米、米和米三级,其中米及米的台地面保存较完整。陷落地段被冲积层所填充,地形上表现为三角洲平原和冲积平原。 广州市所在的溺谷湾形成于全新世冰期之后。当时海面上升,海水沿古河谷侵入,从而形成较广阔的溺谷。广州溺谷湾在形成过程中还产生了一系列的古海岸地貌,如七星岗海蚀崖及海蚀平台,松岗南侧的古沙堤等。 广州市历史时期的地貌演变主要表现为流水地貌的发育过程,其中以河流泥沙淤积而引起的河道变迁最为突出。随着珠江的泥沙淤积,沙洲并岸,边滩扩大和河岸逐渐向南扩展,使河道变窄。汉代番禺城南为珠江北岸,即汉代珠江北岸在今西湖路到番山脚下一带;晋代珠江北岸在坡山古渡口、王仁寺、西来初地、扬仁里一线以南(坡山古渡口现在仍有河流淘蚀的两个瓯穴,俗称“仙人脚印”);唐代以荔湾涌口的郑公堤与星泉、惠福路南等一线作为珠江北岸线;宋代珠江北岸以宋三城为界,即东起今文德路清 - 62 -

北创数字图书馆建设方案书

电 子 阅 览 室 建 设 方 案目录

一、方案概述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校园网让师生之间的交流、教学资源的共享更互动。为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大中专院校开始纷纷建设电子图书管,以取代此前的图书馆或阅览室。电子图书馆有着现有的实体图书馆及阅览室无可比拟的优势,在校师生可以方便快捷的浏览各种专业性资料,更有效率的进行日常工作学习。学校早期的图书管、阅览室,只提供了书籍阅读、借阅、销售等简单业务,为此,很多师生都有这样一个疑问,电子图书馆在校园内以电子数据的形式存在,是否仅仅提供了书籍阅读功能呢毫无疑问,电子图书管是一种面向各级学校的信息服务中心。在构架组成方面,它主要基于计算机网络系统,由服务器、终端机、大容量数据库,及大量数据处理外设组成(比如网卡、交换机、路由器等)。可以跨地区、多用户联网、通过LAN实现远程数据传输,进行网上远程教育,也可接入校园网,向读者提供阅读、联机检索、复制、编辑、收发电子邮件、上网等功能。可以说,校园电子图书管已经

超越了图书馆的基本范畴,它提供了一个面向知识管理、知识检索、知识学习、知识传播的全面方位解决方案。比如为校园网内的学生提供CAI课件下载或实时点播,为师生提供VOD实时点播视听资料,甚至可以实现远程控制访问(便于招生)、视频会议等功能,具有强大的图书馆资源共享、多媒体教学功能,可以实现个别化教学或学习。而且由于计算机的智能化,可以接受用户的反馈信息,实现信息的双向传递,形成教学评价体系。由于集图文声响于一体,动画、插播等多媒体的采用可以使抽象变直观,更有助于学习者接受或理解,校园网电子图书馆已然成为时下多媒体教学的重要平台。 “数字图书馆”概念一经提出,就得到了世界广泛的关注,纷纷组织力量进行探讨、研究和开发,进行各种模型的试验。随着数字地球概念、技术、应用领域的发展,数字图书馆已成为数字地球家庭的成员,为信息高速公路提供必需的信息资源,是知识经济社会中主要的信息资源载体。 为了解决现有图书馆机制的资源不足,满足更多读者利用各种终端设备浏览电子书和多媒体影音点播,增强自身的学习兴趣,拓展视野,提高国民道德文化素养,北创数字图书馆软件平台应运而生,使上述难题的解决有了希望。一位曾经受益的用户致信我们说:"我们单位的电子阅览室,图书资源有限,经济环境并不是太好,买一本好书太困难,特别是一些教育参考书和重要学术资料。这几年为了找些书花去了大量的时间,自从网上得知北创数字图书馆软件购买之后,我觉得我好像是发现了一块珍宝,畅游在知识的海洋里………

中国地方志的军事地理价值概说

中国地方志的军事地理价值概说 发信站: 新一塌糊涂(Wed Mar 18 02:51:26 2009), 本站(https://www.360docs.net/doc/515063977.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515063977.html,) 地方志源流概说 “方志”的名称较早见于记载的是《周官》“外史掌四方之志”。《周官》一书成于战国时代,据此可知方志的历史之久远。我国现存的地方志有八千五百多种,共十一万多卷,(注1)约占我国现存古籍的十分之一左右。地方志记载了一定地区自然和社会各方面的历史和现状,是一部地方性的“百科全书”,其中包含有丰富的军事内容,特别是军事地理内容。明末清初顾祖禹编撰的军事地理巨著《读史方舆纪要》就引用了一百多种地方志。上世纪四十年代,美国陆军编绘的《中国地图》,我国的地方志就是其重要的参考资料。 我国地方志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国别史,以及地理书和地图,在地方志发展形成的过程中,这三方面既有各自的发展,又有相互的融合。由于各自的发展,地方志在不同的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而史、图、经的相互融合,终于在宋代形成了内容丰富、体例完备的地方志。(注2) 明清时期的军事要地志 明代地方志的发展十分繁荣。明政府为巩固北部边防,在长城沿线许多军事要地设立军镇、卫所,在一些军事要冲设立关城、堡寨,屯兵戍守。由于这些军事要地的出现,随之出现了许多军事要地志。著名的有:嘉靖《山海关志》,万历《偏关志》、嘉靖《三关志》。此外,还有关于重要防御方向的嘉靖《两镇三关通志》、嘉靖《西关志》、万历《四通三关志》等等。与此同时,明代军事区划,镇、卫、所的方志也纷纷出现,如正德《宣府镇志》,万历《延绥镇志》,正德《金山卫志》等。这些地方志明显地具有现今军事要地兵要地志的雏形,对当时军队的兵防战守有着极大的实用价值。《延绥镇志》,序中说:“时火落赤报警,欲稽往牒,以查敌情,得新志而读之,历代建置沿革之由,水火险易厄塞之处,兵马收集选充之实,馈饷储积、田赋登耗之数,力役征调支应之烦,……文武经历建树久近之迹,河套侵犯要挟之情,元老经略条奏筹划安攘之策,糜不犁然具备,一展卷尽目中。” 清代,随着经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地方志的编纂与研究达到鼎盛时期。由于统治者对修志的重视,一些著名学者的参与,使地方志体例谨严,种类齐全,数量大增。除三修《大清一统志》之外,全国各地亦纷纷修志,不但有省志,府志、州志、县志、厅志,还出现了乡镇志。 清朝中后期,在平定“内乱”和抵御外患的战争中,出现了一批带有浓厚军事色彩的地方志,以新疆和西藏最为突出。如《钦定新疆识略》和《回疆通志》。这两部方志体例大致相似,对“南北各城官制、兵额、台站、卡伦皆关综核,特详载于各城图后,至山川道里彼此联属,则于总图后谨撰总叙。”新疆“配有军台又有营塘、驿站,颇为纷难,谱详胪于道里表,以便核查。”此外,在这两部方志的《纪事》还简要记述了清政府历次与新疆少数民族分裂分子作战的经过。(注3) 地方志——军事地理的史料库 在地方志大量的军事史料中,以军事地理资料最为丰富,最为突出。如历代地方军事机构的设置、军事行政区域的划分、疆界沿革、战场地名辨释、民族分布与迁移、边(海)防卫戍、山川要津、险隘关塞、交通道路、兵家必争之地等,涉及历史军事地理(注4)的研究资料,通常都可在地方志中有关的条目中寻得。在嘉靖《宁夏新志》中就记述着古战场贺兰山的关塞和可通步骑的口隘数,以及古代防御要点的地

南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南宁市地方志资料年报制度的通知

南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南宁市地方志资料年报制度 的通知 【法规类别】文史工作 【发文字号】南府办[2012]41号 【发布部门】南宁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2.02.28 【实施日期】2012.02.28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南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南宁市地方志资料年报制度的通知 (南府办〔2012〕41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管委会,市级各双管单位,市直各事业、企业单位,驻邕有关单位: 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将《南宁市地方志资料年报制度》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一二年二月二十八日 南宁市地方志资料年报制度

为全面、客观记载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情况,为修志积累、保存资料,并通过对资料年报进行整理,及时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促进地方志资料收集、整理、积累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根据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67号)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地方志工作条例〉办法》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指导思想 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全面、客观、具体、准确地反映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情况,推动地方志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宗旨 地方志资料年报制度为下一轮地方志编修做好资料的收集、整理、积累,并通过对有关资料进行整理,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内容包括每一年度全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发展情况。地方志资料年报制度适用于市、县(区)级地方志工作机构和《南宁市志》各承编单位向市人民政府地方志编纂办公室报送地方志年报资料。各县(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应参照本《制度》加强地方志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积累。 三、组织实施 (一)市人民政府地方志编纂办公室是市人民政府组织实施地方志资料年报工作的职能部门,负责对资料年报的总体框架、资料提纲、体例规范、工作步骤、任务分工、质量标准、审查验收等提出要求,对全市各承报单位的资料年报工作进行组织协调、业务指导、检查督促,对各单位提供的年报资料进行审查验收。 (二)为保证地方志资料年报全面、客观、准确和及时,市直各单位、驻邕有关单位

上海县地方志

上海县地方志 目录: 一.概述 P1 二.总述 P2 (一)概况 (二)历史 (三)经济及近代史 (四)新中国的上海县 三.近代以前上海县(上海地区)大事记 P6 四.参考文献 P13 一.概述 上海县已经走过了700年的路程。上海县的700年,在中华文明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对上海的发展来说,更具有决定性意义。上海县从渔村、盐场、市镇走了出来,到近代,则孕育了我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解放后,又发展成为工农业发达,贸易兴旺,经济实力居全国2000多个县前列,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新上海县。 当我们把视线从历史转向现实的时候,可以看到今天的上海县更加充满生机,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这变化既是80年代以来变革的延续,又是更高层次上的发展,甚至可以说在经历一场“蜕变”,迅速城市化的蜕变。这是时代的使然,势不可当。可以预料,到本世纪末,或在稍长的时间里,呈现在人们眼前的上海县这片土地,不再是田园牧歌式的场景,将是一幅绚丽多彩的图画。这里有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业,成片的住宅,宏伟的工厂,先进的市政设施,舒适的文化场馆,美丽的校园,人们安居乐业,享受着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这样说是有充分根据的。 首先,是地理位置的优越。上海县位于上海市的腹部,几乎把市区的西部和南部包了起来。解放后,就成为上海市区的延伸地,建造了大批的工厂、住宅、市政和文化设施,近年又开辟了虹桥、漕河泾和闵行3个经济技术开发区,部分地区划入浦东开发区。今天,随着上海城市的扩大和走向国际化,面积几乎相当于上海市区一半的上海县370多平方公里土地,无疑是城市发展的宝地。 其次,拥有完备的交通设施和先进的通信手段,投资环境十分优越。上海最大的河流黄浦江和吴淞江流经县境;上海唯一的航空港虹桥飞机场坐落境内;沪杭铁路及外环线纵横贯通全县;公路四通八达,两条国道是连接上海市和外地省市的交通要道。电话装机容量2 万余门,又有微波通信设施,国内首座卫星地面接收站也设在县内。 第三,工农业生产先进,经济发达,人员素质较高。1991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达22.5亿元,社会总产值68.7亿元,财政收入3.8亿元。以副食品和瓜果、花卉生产为主的农业生产,生产手段较为先进,商品率很高,在全市居有重要地位。今正进一步以城市和外贸出口市场的需要调整生产结构,这一领域将大有作为。工业门类较为齐全,固定资产原值达17多亿元,工业总产值在千万元、利润百万元以上的骨干企业有61家,县、乡镇正在规划和建设工业小区,企业规模将进一步扩大,生产技术将日趋先进,企业等级和产品档次将迅

广州市番禺区图书馆地方志资料年报

广州市番禺区图书馆地方志资料年报 (2015年) 领导审批:詹景海 保密审核:萧东辉 报送人:李小娴 单位:(盖章) 2016年5月6日

目录 一、番禺区图书馆概况资料 (一)馆舍情况 (二)主要职能 (三)内设机构 (四)人员编制 (五)领导班子情况 (六)2015年取得成就 二、番禺区图书馆2015年度形成的各相关资料 (一)2015年工作总结和2016年工作要点 (二)2015年度番禺区图书馆大事记(1月—12月)三、图表资料及照片(先进单位和先进人物资料)(一)2015年度先进单位及先进个人资料(荣誉照片)(二)2015年度相关图表资料汇编 (三)2015年度相关活动及资料照片(部分)

一、广州市番禺区图书馆概况 (一)馆舍情况。番禺区图书馆成立于1973年5月,现有馆舍1987年6月建成并对外开放,占地1282平方米,建筑面积4200平方米,坐落于市桥清河西路56号,毗邻新广场、青少宫、市桥文化中心及仲元中学等中小学校,交通方便,环境优雅。 同时,在番禺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与区文广新局的指导下,番禺区图书馆在沙头街银建二路50号设立直属分馆,总面积4598.24平方米,楼高6层(含地下车库),毗邻祈福社区、小平村和左边村等村庄,附近有大罗塘工业园区、小平工业园区,外来务工人员较多,文化需求大,为周边群众获取文化知识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广州市番禺区图书馆是广州地区公共图书馆中较早使用计算机管理和全开架借阅方式的图书馆之一,近年来,先后五次被评为全国一级图书馆、广东省文明图书馆、广州市1997-1999年度“文明单位”、广州市群众文化先进单位、广州市“羊城之夏”先进单位等。 (二)主要职能。广州市番禺区图书馆的主要职责为:免费对外开放馆内设施;收集、整理、保存、开发、应用文献信息资源;承担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发文献资源,传递社会信息;举办公益讲座、展览等文化活动,为公众提供阅读交流的平台;对全区图书馆分馆和自助图书馆、农家书屋、绿色网园等进行业务

地方志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地方志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地方志工作典型经验材料 近年来,在省志编委的精心指导下,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XX市方志工作认真贯彻《地方志工作条例》,切实加快市、县综合志、年鉴和XX抗震救灾志的编纂工作,切实加强地方志资源建设利用和信息化建设,全力促进XX地方志工作跨越发展。全市有50多项地方志成果荣获全省一、二、三等和优秀奖;地方志工作者有4人次获国家级表彰,12人次被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表彰为先进个人;XX年市志办分别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表彰为全国地方志工作先进集体和全国方志系统先进集体。 一、领导高度重视,保障方志工作开展 第二轮修志工作启动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地方志工作,把修志工作列入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持、专家修志”的格局。在实际工作中,市、县地方志办公室积极争取领导重视,各级党委、政府将地方志工

作纳入重点工作目标考核,认真落实了“一纳入,五到位”,做到领导到位、机构到位、经费到位、队伍到位、条件到位,并及时解决了地方志工作中的许多困难和问题,解决了市、县地方志机构参公管理的问题,大大改善了地方志办公室工作环境,保证了方志工作的连续性。同时,市政府分管领导经常深入县调研,了解地方志工作情况,针对全市地方志工作实际,提出了“一馆三大体系”建设,有力保障了地方志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认真贯彻《条例》,加大依法修志力度 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和《四川省地方志工作条例》颁布实施后,全市上下采取分管领导发表电视讲话,悬挂宣传标语,印发《条例》原文小册子,制发实施办法,颁发市长令,举办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对《条例》进行广泛宣传、学习。在贯彻《条例》中,加强了对地方志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了地方志工作的社会地位,建立健全地方志工作的长效机制,促进了地方志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同时,各级地方志工作机构切实履行《条例》赋予的法定责任,协同市法制、档案、保密、出版等部门组成联合检查小组,查看《条例》的贯彻落实情况。XX年,结合省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委和省志编委对依法修志情况进行执法调研,对

地方志资料年报工作辅导(定)1

地方志资料年报工作辅导 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 非常感谢三水区方志办领导的热情邀请,给了我一个与大家一起学习和交流的机会。 根据《广东省地方志资料年报制度》的要求,从今年起,我市也全面启动地方志资料年报工作。 2013年4月,广东省地方志办公室在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开了一个现场工作会议,会议的重要内容有两项,一项是地情资源的开发利用;另一项内容就是要求各市、县(区)今年全面启动地方志资料年报工作。省里非常重视启动资料年报工作,要求各市、县(区)认真贯彻执行,建立地方志资料年报制度,以及要求各有关单位积极配合做好地方志资料年报工作。关于地方志资料年报制度,其目的主要是为下一届编修地方志服务,并且有这么几点好处: 一、建立地方志资料年报制度,有利于为下一轮地方志编修积累 资料,避免资料在因为各种原因而丢失。 二、建立地方志资料年报制度,有利于为地情研究和地情资源开 发利用积累资料。 三、建立地方志资料年报制度,有利于提高各承报单位的文秘工作 水平;有利于提高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和工作质量。 为了保证完成好这项任务,按照省里必须做到组织落实、人员到位,

经费列入每年的财政预算,搞好人员培训,建立完善的地方志资料年报制度及各项具体措施。如建立资料搜集、审核、验收,以及通报等机制。 为了让接手这项工作的同志尽快熟悉地方志资料年报工作要求和把握完成这项的要领。今天,区里组织召开了地方志资料年报工作大会,并对各承报单位的有关同志做一次业务辅导,主要讲述做好地方志年报资料的编写、搜集整理、报送等要求。 根据《广东省省级地方志资料年报编写要求》规定,年报资料分为概况资料、大事记资料、专题资料、人物资料、文献资料、图片音像资料及其他具有存史价值的资料。其中,概况资料、大事记资料、文献资料、图片资料属必报内容,专题资料、人物资料属符合条件才报送的内容,音像资料和其他具有存史价值的资料属选报内容。 在这里简单解释一下地方志年报资料与年鉴资料的区别。地方志年报资料按以上所说,内容丰富,并且要求保持资料的原始性。而年鉴资料就是在年报资料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一篇文字稿。其要求和内容完全不同。 根据以上省里要求,我把地方志年报资料工作简单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 1、撰写资料:概况资料、大事记资料、专题资料、人物资料; 2、日常工作积累资料:如反映本部门、本行业(事业)具有存史价值的重要文献,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工作总结、主要业务项目总结、专题调研报告、重要会议纪要、市级以上媒体专题报道,影响重大的官方网络资料,以及档案、图书资料等。

适用中小学数字图书馆建设方案学校版

全县中小学数字图书馆 建设方案-学校版

目录 第一章、概述 (3) 1.1 图书馆发展趋势 (3) 1.2 数字图书馆的概念 (3) 1.3 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必要性 (4) 1.4 行知数字图书馆解决方案优势 (5) 第二章、数字图书馆介绍 (6) 2.1数字图书馆技术特点 (6) 2.2 数字图书馆主要功能 (6) 2.2.1前端功能 (6) 2.2.2 管理后台 (7) 2.3 数字图书馆资源 (8) 2.3.1电子图书 (8) 2.4* 学校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示意图 (10) 第三章、数字图书馆的软硬件配置 (11) 第四章、服务及支持 (11) 4.1售前 (11) 4.2 售中 (11) 4.3 售后 (12) 第五章、成功案例/ 样板工程 (12)

第六章、数字图书馆软硬件配置清单 (14)

第一章、概述 1.1 图书馆发展趋势 学校图书馆、社会公共图书馆、企事业单位图书馆承担着资源积累、数据加工、知识传播、信息服务的多重职能,数字图书馆建设是图书馆最终发展趋势。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智能终端和互联网的普及应用,数字图书馆带来了全新的资源存储方式,随时随地的阅读体验,新颖的服务模式。 国家教育部、教育厅、市教委十三五计划文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摘要中提到: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到2020年,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实现多种方式接入互联网。十三五期间,政府投入数千亿资金建立数字图书馆,各地方政府的数字图书馆专项资金专款专用接入到各地学校、文化馆、社区活动中心、图书馆和农家书屋。 1.2 数字图书馆的概念 数字图书馆是一种面向各级学校的信息服务中心、数字资料中心、图书管理中心、电子传播中心等机构的网络应用软件平台,它是架构校园信息高速公路的核心框架,它提供一个面向知识管理、知识检索、知识学习、知识传播的全方位解决方案。 数字图书馆是一种基于B/S架构的软件平台,所有的数据资料均

中国地方志集成

中国地方志集成 《中国地方志集成》山东府县志辑 第一册道光《济南府志一》※ 第二册道光《济南府志二》 第三册道光《济南府志三》 第四册乾隆《历城县志》 第五册民国《续修历城县志》 第六册乾隆《淄川县志》宣统《三续淄川县志》 第七册乾隆《博山县志》民国《续修博山县志》 第八册民国《临淄县志》光绪《德平县志》民国《德平县续志》第九册光绪《嶧县志》 第十册乾隆《德州县志》嘉庆《禹城县志》 第十一册光绪《陵县志》民国陵县志《陵县续志》 第十二册民国《徳县志》 第十三册民国《齐河县志》 第十四册民国《济阳县志》 第十五册同治《临邑县志》民国《续修临邑县志》 第十六册乾隆《平原县志》民国《续修平原县志》乾隆《乐陵县志》第十七册民国《商河县志》 第十八册宣统《重修恩县志》乾隆《武城县志》道光《武城县志续编》民国《增 订武城县志续编》 第十九册乾隆《夏津县志》民国《夏津县志续编》

第二十册光绪《宁津县志》咸丰《庆云县志》民国《庆云县志》第二十一册 咸丰《武定府志一》 第二十二册咸丰《武定府志二》光绪《惠民县志》 第二十三册民国《阳信县志》 第二十四册民国《无棣县志》光绪《利津县志》民国《利津县志续志》第二 十五册光绪《霑化县志》民国《霑化县志》 第二十六册民国《邹平县志》 第二十七册民国《重修博山县志》嘉庆《长山县志》 Shen Longbao look in the eyes, for a chance to kill him. Shen Longbao behind smart to keep gendarmes, picked up a brick reservoir in cotton vest, walked into a small alley corner, seeing four weeks nobody will step up and pulled out bricks Asahi on military police knocked down. Unsuspecting Japanese military police was flaccid paralysis. Shen Longbao picked the Japanese military police gun in cotton vest, leave 第二十八册民国《新城县志》民国《桓台县志》乾隆《蒲台县志》第二十九 册民国《续修广饶县志》乾隆《青城县志》民国《青城续修县志》第三十册民国《乐安县志》康熙《齐东县志》民国《齐东县志》第三十一册咸丰《青州府志一》 第三十二册咸丰《青州府志二》 第三十三册光绪《益都县图志》 第三十四册民国《寿光县志》 第三十五册嘉庆《昌乐县志》民国《昌乐县续志》 第三十六册光绪《临朐县志》民国《临朐县续志》

地方志年报资料

惠惠州市地方志年报资料要求地方志资料年报编写要求 一、总体要求 坚持存真求实的原则,搜集、整理、汇编、撰写和报送反映年度内本行业(事业)发展的资料,做到观点正确,资料翔实,内容全面、分类科学。 年报资料以资料长编形式为主。分为主体资料、大事记资料、专题资料、人物资料、文献资料、图片音像资料及其他具有存史价值的资料。其中,主体资料、大事记资料、专题资料、文献资料、图片资料属必报内容,人物资料属符合条件才报送的内容,音像资料和其他具有存史价值的资料属选报内容。 年报资料提纲主体资料纲目依据单位机构“三定”方案中的工作职责拟定,大事记资料纲目可略,专题资料纲目写明拟报送的条目名称,人物资料纲目写明拟报送的人物名单,图片音像资料和文献资料纲目写明拟报送的条目目录。 主要原始资料和引文要注明出处,注放在每类资料之后,做到要素齐备。 1.档案资料:注明收藏单位、案卷号、目录号、全宗号、标题、作者等。 2.文件资料:注明发文单位、时间、文件名、文号等。 3.书籍资料:注明作者、书名、页码、出版单位、出版年月等。 4.实地调查资料和口碑资料:注明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5.报刊资料:注明报刊名、年月日及版次(期序)、作者、标题等。 6.音像资料:注明作者、内容、时长、拍摄时间、格式等。 7.网络资料:注明网站、网址、文章标题、作者、发布时间等。 军事部门报送内容(不涉密)参照执行。 二、报送内容及要求 (一)主体资料 收录本行业(事业)的概况性资料。内容包括本行业(事业)的发展情况及重要决策、重要工作部署及其实施情况等;本行业(事业)发展的主要统计数据等。撰写时采用记述体,要体现发展脉络、主要特点。 (二)大事记资料 收录本行业(事业)较大事件的资料。包括重要法规、方针政策、决策、决议、规划的颁布,做出重要决定的会议的召开,行政区划调整,主要机构变动以及主要负责人的任免,重要企(事)业单位的成立、改组、改制、重组、破产等,重大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