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1_文学短评的写作1

合集下载

高中文学短评作文教案模板

高中文学短评作文教案模板

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掌握文学短评的基本写作方法和技巧。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文学短评的结构和内容安排。

2. 文学短评的写作技巧和语言表达。

教学难点:1. 如何在有限的篇幅内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剖析。

2. 如何将个人观点与作品内容有机结合。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相关文学作品阅读材料。

3. 文学短评写作示例。

教学过程:一、导入1.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文学知识,如文学体裁、作家作品等。

2. 提出文学短评的定义和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讲解文学短评的基本结构和内容1. 介绍文学短评的组成部分:标题、引言、主体、结论。

2. 阐述各部分的作用和写作要点。

- 标题:简洁明了,概括文章主题。

- 引言:引出作品背景,引起读者兴趣。

- 主体:分析作品内容、结构、语言、主题等,提出个人观点。

- 结论:总结全文,强调观点,提出建议。

三、讲解文学短评的写作技巧1. 分析作品:抓住作品的主题、人物、情节、语言等要素,进行深入剖析。

2. 逻辑清晰:观点明确,论证有力,层次分明。

3. 语言表达:准确、生动、简洁,避免口语化。

四、案例分析1. 展示优秀的文学短评作品,引导学生分析其写作特点。

2. 分组讨论,让学生尝试对某一作品进行短评写作。

五、写作实践1. 给定一篇文学作品,要求学生撰写一篇文学短评。

2. 学生完成写作后,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六、总结与反馈1. 总结文学短评的写作要点和技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心得,教师给予反馈和鼓励。

教学评价:1. 通过学生课堂参与度、写作实践成果来评价学生对文学短评写作的掌握程度。

2. 收集学生作品,进行匿名评审,评价其写作水平。

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对文学短评写作的兴趣和参与度,适时调整教学策略。

2. 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个性化表达,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学写文学短评》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

《学写文学短评》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学写文学短评”教案一、真题回顾2023年新高考I卷现代文阅读陈村的小说《给儿子》第9题:读书小组要为此文写一则文学短评。

经讨论甲组提出一组关键词:未来·回忆·成长:乙组提出一个关键词:河流。

请任选一个小组加入围绕关键词写出你的短评思路。

(6分)[甲组答案示例]①本文表面上是关于未来的想象即父亲想象儿子长大后的一次旅行。

②其实是父亲对过去的回忆,为何交叠未来与过去?③关于成长的主题即父亲带儿子重温自己的成长并期待儿子也能够在其中找到自我[乙组答案示例]①文章有很多抒情的意象,河流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②其表现就是从爬上江堤到独坐河滩儿子的板桥之旅始终与河流相伴③那么河流究竟意味着什么?河流既是环境与风景也代表着空间的延和时间的流逝并承载着人的思索。

单元测试示范卷第5题:如果以“民族的怒吼”为题给光未然的《黄河颂》写一则小评论,请结合文本,列出评论要点。

(6分)①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诗人成为感知时代的先锋,作品吹响了团结抗战的时代号角。

②以黄河为意象易引发中华儿女的共情共鸣。

③这首诗是诗人个人情感与时代精神融合的艺术呈现。

二、文学短评(一)概念文学短评属于文学评论。

文学短评是指对各种文学思潮、文学流派、文学作品、文学理论等进行分析和评价的议论性文章。

文学短评虽篇幅短小,但是它也必须是一篇观点鲜明、结构完整、层次清晰、论据充分的文章。

它既有议论性,又有文学性,也有人称它为鉴赏短文。

(二)误区1、重“感”在写作时结合本人实际,写自己的感想、体会,主观情感色彩鲜明,倾向读后感。

2、无评只对原词句作简单翻译,没有观点,没有评论。

3、错评曲解作品,对作品内容理解有误。

4、浅评只抓住表面的印象,浅表性地进行评论。

5、散评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都只是泛泛而谈,全文观点不够鲜明。

(三)小试牛刀1、大江之水滚滚不断向东流去,滔滔巨浪淘尽千古英雄人物。

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就是三国时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

文学短评作文教案模板范文

文学短评作文教案模板范文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文学短评的基本要求和写作方法。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和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使学生能够撰写出高质量的文学短评。

教学重点:1. 文学短评的定义和特点。

2. 文学短评的写作步骤和技巧。

3. 文学短评的评价标准。

教学难点:1. 如何在有限的篇幅内全面、准确地评价文学作品。

2. 如何使文学短评具有个性和独到见解。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文学短评的定义和作用,引导学生了解文学短评的重要性。

2. 提问:你们平时是否关注过文学短评?请举例说明。

二、讲授新课1. 文学短评的定义和特点(1)文学短评是对文学作品进行简要评价的文章。

(2)文学短评的特点:篇幅短小、观点明确、分析深刻。

2. 文学短评的写作步骤和技巧(1)选择合适的文学作品。

(2)明确自己的观点和评价标准。

(3)分析作品的主题、人物、情节、语言等。

(4)结合自己的观点进行评价,提出自己的见解。

(5)总结全文,提出自己的建议。

3. 文学短评的评价标准(1)观点明确、论据充分。

(2)分析深刻、有独到见解。

(3)语言流畅、表达准确。

(4)篇幅适中、结构合理。

三、课堂练习1. 教师提供一篇文学作品,要求学生按照文学短评的写作步骤和技巧进行评价。

2. 学生完成写作后,教师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四、总结与拓展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文学短评的写作要点。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文学作品,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

3. 布置课后作业:选择一篇自己喜欢的文学作品,撰写一篇文学短评。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文学短评的定义、特点、写作步骤和技巧,使学生了解了文学短评的基本要求。

在课堂练习环节,学生积极参与,通过实际操作掌握了文学短评的写作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评价,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指导,使每位学生都能在文学短评的写作中取得进步。

第三单元《学写文学短评》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第三单元《学写文学短评》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文学短评一、文学短评是什么1、短评:“短”是指它篇幅短小,“评”是指在文体上属于议论文的范畴。

它短小精悍,言简意赅,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社会评论、文学评论、艺术评论。

2、文学短评:是文学评论的一个分支,主要以具体的文学作品为评论对象,并对对象的某一点进行深入品析和阐发,进而得出某个评论性观点。

文学:对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具体的文学作品进行评论。

短:篇幅短小精悍,字数在300-400字;评论角度小。

评:议论文,要求观点鲜明、结构完整、叙议结合,以议为主。

二、文学短评的写作角度1. 赏析作品的主题思想及其表现可以分析作品运用了哪些主要的表现手法(如想像、联想、象征、渲染、烘托、对比、先抑后扬、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表现一个怎样的主题思想,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指出作品有何积极意义或局限性。

2.分析作品的形象。

文学作品的形象指的是文学作品中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能激发人们感情的生活图案,通常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

一是揭示人物的典型意义。

二是简要分析人物主要的性格特征。

3.赏析作品的艺术手法。

4.作品的构思技巧。

四、写作方法1.读懂作品(阅读)阅读可以采取“总—分—总”的步骤。

①“总”是通读,得出文章的总体印象。

②“分”是对文章的重点语句和段落仔细审读,找出画龙点睛的句子,并通过分析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领会文章的主要特色。

③“总”是获得对作品完整的本质的认识,对作品的思路、结构、主旨做出自己的判断。

同时可以借助作者的经历、写作背景和风格进行理解。

2.选准角度(定题)要想写好文学短评,在高考语文中获得一个比较理想的分数,一定要认真阅读题干,理解题意,明确题目的要求,然后再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一个熟悉好写题目,选择一个好的突破口。

3.写好短评(评写)短评字数少,拟好题目后(“题”),①单刀直入、开门见山地提出论点,也就是提出你对该文的总体评价“点”)。

②就原作内容进行复述、介绍、引用(“叙”),③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评价(“议”——评价和分析)。

第三单元《学写文学短评》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学写文学短评》教学设计

学写文学短评一、教学目标:1.了解文学评论的含义及特点,掌握写作文学短评的基本要求,探讨文学短评的写作方法,掌握文学短评的结构形式,学写文学短评。

2. 能集中笔墨,深入挖掘诗词作品,做到文辞相契,精叙详议,述评结合,修改完善。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文学短评的写作角度及写作结构2.难点:区分文学短评与读后感,深入挖掘作品写出文学短评。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由2023年高考试题(《给儿子》陈村)导入……9.读书小组要为此文写一则文学短评。

经讨论,甲组提出一组关键词:未来·回忆·成长;乙组提出一个关键词:河流。

请任选一个小组加入,围绕关键词写出你的短评思路。

(6分)(二)方法指津,学写文学短评1.判阅读课本P69~70,思考下列问题:①.什么是文学短评?②写文学短评前要怎么办?③文学短评可以从哪些角度写?④如何写文学短评?⑤文学短评与读后感有什么区别呢?举例:判断下文是否是文学短评?(一)一首《归园田居》让我思绪万千,依稀看到一位老者踏着田陌缓缓而归,衣袂飞扬,两鬓繁霜,在官场沉浮蹉跎了半生,终于顺从了本性归问内心所向的草木丘山。

开荒南野,方宅十亩,草屋八九,生活简朴清贫,却享受着前所未有的温暖与安宁。

陶渊明就是那个人命危浅的时代里一只暮月的倦鸟,一尾孤独的游鱼,一棵高傲的青松,他勇敢地归于田园,找到了灵魂的归宿。

而我们呢?在这样一个娱乐至死、浮华喧器的时代里,在这样人潮涌动的快节奏都市中,我们在其中挣扎着流浪,又到何处寻得灵魂的归宿呢?(摘自网友)(二)《声声慢》最大的成功,在于叠字的巧用。

篇首三句十四个字,连用叠字,实分三层,由浅而深,含意深刻,韵味十足。

“寻寻觅觅”劈空而来,侧重写行为,恰当地表达了词人当时心中若有所失的精神状态。

“冷冷清清”侧重写状态,是闺房独处清冷环境的描写,又是她抑郁寂寞的心态描写。

“凄凄惨惨戚戚”着重描绘内心感觉,是悲凉心境的形象化描写。

叠字不仅在形式上增添了语言的韵律美,而且在内容上丰富了语言的含意,突出强调词人的悲愁。

文学短评教案

文学短评教案

文学短评教案以下是一份以文学短评教案为主题的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文学短评的基本特点和写作要求。

2. 指导学生掌握文学短评写作的方法和技巧。

3. 通过实际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文学评论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文学短评的写作角度和方法。

难点:如何准确、深入地分析文学作品并形成有价值的短评。

三、教学准备准备一些经典文学作品及相关的优秀文学短评示例。

四、教学过程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文学短评的写作。

大家知道什么是文学短评吗?生:大概就是对文学作品的简短评价吧。

师:对啦,文学短评就是用简短的文字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

那我们写文学短评有什么好处呢?生:可以提高我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

师:没错,还能锻炼我们的分析和表达能力。

那写文学短评要注意些什么呢?生:要抓住重点吧。

师:非常对,我们要找到一个合适的角度来切入作品,然后深入分析。

比如可以从人物形象、情节、主题等方面入手。

那我们先来看一个例子。

(展示一篇文学短评示例)大家看看这篇短评怎么样?生:分析得很深刻,而且语言很简洁。

师:那我们怎么才能写出这样的短评呢?首先,要认真阅读作品,理解透彻。

然后,确定好角度,展开分析。

分析的时候要有理有据,不能凭空想象。

大家明白了吗?生:明白了。

师:那好,下面大家就选择一篇自己喜欢的文学作品,试着写一篇文学短评吧。

五、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文学短评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但在实际写作中可能还会遇到一些困难,比如找不到合适的角度、分析不够深入等。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练习,帮助他们提高文学短评写作能力。

同时,也要鼓励学生多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和文学短评,不断积累和提高。

学案1:学写文学短评

学案1:学写文学短评

学写文学短评1.掌握文学短评的特点。

2.学习文学短评的写作技巧。

文学短评属于文学评论,是指对各种文学思潮、文学流派、文学作品、文学发展史、文学理论进行分析和评价的小文章。

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山水的画卷与人生的感怀——王维《山居秋暝》细读这是一首山水诗歌的名篇,充分体现了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点,于诗情画意之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首联属于全景式的描写,交代了时间(晚)、时令(秋)和地点(山),似一幅水墨山水的画卷,营造出清新淡远、恬静舒畅的世外桃源景象。

其中“空”字不仅是对山的实写,也在一定意义上渲染了山的空灵之美,为全诗表现诗人的空旷寂静的心境做好了铺垫。

而“新”字用得尤其出色,点出了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的山间气象,同样为诗人表现自己返璞归真的纯净理想进行了铺垫。

颔联,由首联的全景转入山中的近景,同样是一幅动人的山水画卷:皓月当空,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

诗人通过描写如此清幽明净的自然之美,表现了自己理想的人生境界。

颈联,则由山间自然景色转入人事之景。

竹林里传来了一阵阵的欢歌笑语,那是天真无邪的姑娘们洗罢衣服笑逐着归来了;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旁披分,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划破了荷塘月色的宁静。

在这青松明月之下,翠竹青莲之中,生活着这样一群无忧无虑的人们。

这幅图画生动地传达了诗人向往纯朴本真的生活愿望。

正因为此,作者在尾联自然而然地转入了感情的直接抒发: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虽然春天已去,芳华不再,但山间的秋色也格外动人,面对如此清新的山水,面对如此朴素单纯的生活,有什么理由不留下来呢?至此,诗人通过对山间景色和田园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自己渴望归隐田园的理想与志趣,抒发了自己对淡泊宁静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在艺术上也非常成功。

首先,诗歌一如既往地承继了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可以说,首联、颔联和颈联,就分别是三幅关于山水田园的精致的画卷,诗人的理想和志趣则寄托在这样的画卷之中。

文学短评作文教案设计模板

文学短评作文教案设计模板

文学短评作文教案设计模板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文学短评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文学短评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独立思考和深入理解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介绍文学短评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讲解文学短评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2. 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学作品,并用简练的语言进行评述,提高写作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通过介绍一些知名的文学短评作品,引发学生对文学短评的兴趣,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热爱和欣赏欲望。

2. 概念讲解(15分钟)。

讲解文学短评的定义和特点,包括文学短评的形式、内容、写作技巧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让学生对文学短评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3. 范例分析(20分钟)。

选取一些优秀的文学短评作品进行分析和讲解,包括作者的观点、立意、文学修辞手法等方面的特点,帮助学生理解文学短评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4. 互动讨论(20分钟)。

组织学生进行互动讨论,就文学短评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展开讨论,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交流。

5. 实践演练(30分钟)。

让学生选择一篇自己喜欢的文学作品,进行文学短评的写作实践,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的知识和技巧,用简练的语言进行评述,提高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

6. 总结反思(10分钟)。

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体会和收获,引导学生对文学短评的写作技巧和方法进行反思和总结,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四、教学手段。

1. 多媒体教学,通过多媒体展示文学短评的范例和分析,直观地向学生展示文学短评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2. 互动讨论,通过组织学生进行互动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交流,激发学生对文学短评的兴趣和热爱。

3. 实践演练,通过让学生进行文学短评的写作实践,提高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短评的写作》教学设计【复习指导】文学评论的任务,主要是分析文学作品,评论作家创作的得与失,总结艺术规律,高中生写文学评论,一般只要求对具体的作品作评论,文学评论的写作过程,是对文学作品之美——内容的精深和形式的完美——的感悟、发现过程,也是对文学作品之美的感悟、发现的个性化的传达过程。

写文学评论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细致地阅读作品,准确把握评论对象。

这是写好文学评论的关键。

因为只有细致地阅读作品,才可能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有真切的感觉;只有对评论对象有准确的把握,才能形成自己的见解,才能形成自己的观点或评论的中心,否则只能是泛泛而谈。

2.要确定评论点,有明确的评价。

一般的议论文要有中心论点或论述中心,文学评论也是这样。

不过,文学评论的中心论点就是对作品的评价,这个评价一定要明确;没有明确的评价,文章就没有统帅,没有灵魂。

3.采用叙议结合、评析结合的写法。

在文学评论中,叙是指对作品内容的复述、介绍或引用,议则包含分析和评价两方面。

分析,是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等进行揭示的过程;评价.则是作者通过分析得到的结论,即对作品或作者艺术创造的总的看法,也就是文学评论的中心论点。

“叙”与“议”的关系,实际上是论据同论点、材料同观点的关系,“叙”是为“议”服务的,“析”与“评”的关系,实际上是论证同论点的关系,“析”是为“评”服务的。

我们知道,在任何议论性的文章中,材料同观点,论据、论证与论点,都是应该统一的,所以,在文学评论中,叙、议、评这几方面应该有机地结台在一起,其中尤以边叙边议的方式较多,而评价有的是通过分析水到渠成地显现出来的。

如何在复习与考试中避免陷入写作误区,拿到理想的分数呢?误区一:不会选题,甚至无题对策:扬长避短,有话可话。

选题的基本原则是:根据自己对所鉴赏文章的阅读理解程度,结合自己在文学鉴赏方面的知识储备,做出恰当的选择,从自己最熟悉的角度去选题,不要选择自己看起来陌生甚至根本不懂的题目来写,要保证对所选的题目有话可说,而且能够说得准确恰当。

误区二:观点模糊,不知所云对策:开门见山,画龙点睛。

无论是鉴赏原文的主题思想,还是艺术表现手法、语言风格,都应该在鉴赏中明确无误地指出或揭示出来。

可采用“起笔开门见山,收笔画龙点睛”的方法来明确、突出主题,做到开宗明义,卒章显志。

误区三:断章取义或面面俱到对策:立足整体,集中笔力。

赏析文写作必须统揽原文全部内容,把握原文主要观点,洞悉原文主要的艺术表现手法。

要学会抓主要矛盾,剖析矛盾的主要方面。

例如,一篇文章整体上运用了象征、对比等艺术手法,则不宜再对局部,如个别的语句进行修辞分析(有特殊要求的另当别论)。

围绕一个核心问题,抓住1~2个要点即可,集中笔墨,定点鉴赏,对问题做出鞭辟入里的分析,切不可贪多求全,主次不分。

误区四:另起炉灶,文不对题对策:加强审题,紧扣原文。

如标题是要求赏析原文的主题,结果却写成赏析艺术表现手法;首段提出了原文的语言风格,正文却写成了构思技巧,等等。

为了避免此类严重跑题、前后脱节的错误,必须在写作前加强审题,明确写作方向;写作中紧扣文题,不枝不蔓;写作结束时呼应标题,升华主旨。

做引用时,内容应全部出自原文;作议论时,不可脱离文本,东拉西扯,泛泛而谈,更切忌不顾实情地谈论或图解政治、历史等教科书上的大道理。

误区五:引用过多,叙述过细对策:叙议结合,以议为主。

鉴赏文写作要求引用、复述、评析等手法相结合,但这也十分容易导致“以引代议”、“以述代评”的典型错误。

也就是说,引用不可过多,叙述不宜过细。

引用可直接引用,也可间接引用,但基本原则应该是“让原文的精华语言成为自己语言的一部分”,叙述原文的内容则应该运用概述的方法,不必拓展。

误区六:滥用术语,乱贴标签对策:术语准确,避免堆砌。

在赏析文写作中,运用恰当的文学鉴赏术语是完全必要的,但要注意把握好度,切忌滥用与堆砌术语。

滥用和堆砌术语容易导致术语的使用错误与混乱,这样不但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反而弄巧成拙。

同时还要避免乱贴标签,乱戴帽子,牢牢把握住一点———提炼观点应该建立在对原文的具体分析上。

另外,要注意文学评论和读后感的区别。

“读后感”强调读者对作品的感受,谈作品只是思维的起点,关键在于谈读者自己的见解感受;“文学评论”关键在于评价作品本身的优劣,自始至终必须围绕文章来谈。

【典题探究】2005·高考湖南卷贝多芬:一个巨人何为客人敲开了贝多芬家的门。

“他不肯接见你的,”女佣站在门槛上为难地说,“他任谁都不肯接见,他厌恶别人去打扰他,他要的是孤独和安静……”但是这个好心肠的土人经不住客人的苦苦要求,捏弄着她的围裙答应去试试看。

她带领来客到贝多芬工作的屋子,在那里最惹人注目的是两只对放的大钢琴。

女佣在一旁指点着说:“在这只钢琴上他工作,在那只琴上经常弹奏。

别以为这房间杂乱无章,我曾经想收拾一下,后来发觉那是徒然的。

他不喜欢我整理房间,就算整理好了,两分钟就会弄得零乱不堪。

过去那一边是他的厨房,他自己做东西吃,吃得这样简单随便,也不让我帮他一点忙。

可怜他几乎完全聋了,又常常不舒服,什么声音他都听不清楚,看着真教人难受。

还有他那个流氓一样的侄子,一天到晚来麻烦他。

——瞧,他下来了,我希望他不会责怪我。

”沉重的脚步声踏在楼梯上清晰可闻。

到第二层的时候,他稍稍停留。

随后他走进门来了。

一个躯体五尺左右的人,两肩极宽阔,仿佛要挑起整个生命的重荷及命运的担子,而他给人明显的印象就是他能担负得起。

这一天他身上的衣服是淡蓝色的,胸前的纽扣作黄色,里面一件纯白的背心,所有这些看上去都已经显得十分陈旧,甚至是不整洁的。

上衣的背后似乎还拖着什幺东西,据女佣解释,那拖在衣服后面的是一具助听器,可是早已失去效用了。

他无视于屋内的人,一径走向那只巨熊一样蹲伏着的大钢琴旁边,于是习惯地坐下来,拿起一管笔,人们可以看见他那只有力的大手。

客人带着好像敬畏又好像怜惜的神情,默不作声地望着他。

他的脸上呈现出一个悲剧,一张涵蓄了许多愁苦和力量的脸。

草一样蓬勃的头发,盖在他的头上,好像有生以来从未梳栉过。

深邃的眼睛略带灰色,有一种凝重不可逼视的光:长而笨重的鼻子下一张紧闭的嘴,衬着略带方形的下颔,整个描绘出坚韧无比的生的意志。

女佣略一踌躇后,走上前去引起他的注意,可是他的表情是不耐烦的。

“什么?又是怎么了?”他大声说。

接下去倒像在自言自语:“倒楣,今天!哦,今天我碰到的那些孩子,对我嘲笑,捉弄我,模仿我的样子。

”女佣向客人指了指。

贝多芬说:“谁?那是谁?”他又粗着嗓子喊:“你们说的声音大些,我是个聋子!”客人小心翼翼递过去一张字条。

贝多芬戴上眼镜,专注地凝望了一会,“好,你们竟敢到兽穴里来抓老狮的毛,”他说,虽然严肃,但脸土浮现善良的微笑,“你们很勇敢……可是你们不容易了解我,也很难使我听懂你们的话。

过来坐在我旁边,你们知道我听不见的。

”他敲敲自己的耳朵,随手拿过来一张纸一支铅笔给客人。

客人在纸上写道:“我们要知道你的生平,把你的消息带给万千大众,使他们了解你真实的好灵魂。

”看了这几句话,一滴泪在大音乐家眼里闪光。

他喃喃地如同独语:“我的好灵魂!人家都当我是个厌世者,你们怎么会想到这个!在这里我孤零地坐着,写我的音符——我将永远听不见音乐,但是在我心里发出的回响,较任何乐器上演奏的都美。

我有时不免叹息,我真软弱……一个音乐家最大的悲剧是丧失了听觉。

”贝多芬神往地说:“一个人到田野去,有时候我想一株树也比一个人好……”他接着说:“你可能想到我——一座峰岭已倒落了的火山,头颅在熔岩内燃烧,拼命巴望挣扎出来?”贝多芬激动而又沉郁的情绪深深感染了来访者,客人不断写下笔记。

命运加在贝多芬身上的不幸是将他灵魂锁闭在磐石一样密不通风的“耳聋”之中,这犹如一座永无天日的幽囚的小室,牢牢地困住了他。

不过反过来在另一方面,“聋”虽然带来了无可比拟的不幸和烦忧,却也带来了与人世的喧嚣所隔绝的安静。

他诚然孤独,可是有“永恒”为伴。

贝多芬留客人在他屋子里吃简便的晚膳。

在晚餐桌上说起他往昔的许多故事,包括他在童年时跟海登和巴哈学习时的生活,包括他为了糊口指挥乡村音乐队的生活。

贝多芬还向他的客人叙述自己最后一次出席指挥音乐会……他对客人大声说:“听我心里的音乐!你不知道我心里的感觉!一个乐队只能奏出我在一分钟里希望写出的音乐!”从下列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300字左右的赏析短文。

(1)“巨人”的述说——简析《贝多芬:一个巨人》的语言描写(2)“老狮”的画像——谈谈《贝多芬:一个巨人》的肖像描写(3)他者的视角——试析《贝多芬:一个巨人》的侧面描写【试题解读】试题提出了三个方面的问题,极具针对性,使考生易于把握答题方向。

又是三选一,既符合文章实际,又给考生充分选择余地,利于考生扬长避短。

所给试题都是文学鉴赏和文学评论的范畴,颇具思维的再创造性。

创作需要灵感,鉴赏需要智慧,又与短文写作相结合,能充分检阅考生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是作文考试改革的新的尝试,可谓一箭三雕。

写作时,首先要根据命题的要求确定评论重点。

确定了评论重点,就确定了评论的中心,也就确定了鉴赏、评价的主攻方向。

文章中对音乐巨人贝多芬的描写是多角度的,其中以正面的外貌、语言和行动描写为主,但侧面的描写也不可忽视。

侧面的描写能烘托人物的心理,更加丰富人物的形象特点。

题目中“他者的视角”,实际是提醒考生关注文中出现的其它的人物“女佣”和“客人”。

考生可以从女佣和客人的语言、行动、心理以及反应中,看出贝多分的“孤独和安静”“真实的好灵魂”……【范文引路】例文一:“巨人”的述说——简析《贝多芬:一个巨人》的语言描写《贝多芬:一个巨人》通过肖像描写、侧面描写等刻画了一个巨人的形象,尤其是语言描写起到了很大作用,是精彩的一笔。

本文语言简洁,巨人形象突出。

“什么?又是怎么?”“倒楣,今天!哦,今天我碰到的那些孩子,对我嘲笑……”“谁?那是谁?”简短的一连串的发问,就把贝多芬见到客人时所表现出的不耐烦、厌恶会见客人和孤独厌世的形象凸现了出来。

运用真心言语,展现坚韧意志。

“我是个聋子!”“你们知道我听不见的。

”“一个音乐家最大的悲剧是丧失了听觉。

”从贝多芬发自内心的话,可以看出他敢于正视自己的缺陷,顽强地生活。

通过自己的话表现了他坚韧的性格。

文中的语言美,还蕴含了人物精神的美。

“竟敢到兽穴里来抓老狮的毛。

”“拼命巴望挣扎出来?”“听我心里的音乐!”运用了比喻、呼告来显现了贝多芬内心的细微变化,生理有缺陷但依然创造了美好的人生。

全篇通过贝多芬个人的述说,塑造了孤独、顽强、热爱音乐的巨人。

例文二:“老狮”的画像——试析《贝多芬:一个巨人》的肖像描写文章共有三处是对贝多芬进行的肖像描写:下楼梯时,下楼梯后,大钢琴旁边。

这些肖像描写能够有力表现贝多芬不屈服于命运、真实而又具有美好灵魂的形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