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睾小体及其相关蛋白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细胞龄相关分子在不同月龄大鼠睾丸及附睾的表达

细胞龄相关分子在不同月龄大鼠睾丸及附睾的表达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细胞龄相关分子在不同月龄大鼠睾丸和附睾的表达硕士研究生段永刚导师刘子龙副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计划生育研究所/生殖医学中心武汉,湖北430030前 言无论是人还是动物,体细胞和生殖细胞的衰老组织/细胞特征性改变和时间虽存在有差异,但作为衰老本身确有其类似规律可循。

就现在研究而言,睾丸和附睾衰老的研究远不及脑衰老研究进展迅速。

前期工作显示,老龄大鼠睾丸间质细胞tau蛋白表达上调,而微管相关蛋白(microtubule associated proteins ,MAPs)表达下调[ 1]。

证明睾丸的老化表现为tau蛋白这种老化物质在微管中发生堆积,由于微管相关蛋白的减少,而影响睾丸间质细胞的生理效应的发挥。

老人前列腺癌去势睾丸组织中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 AR)和热休克蛋白90α(heat shock protein 90α, HSP90α)表达的不一致性[2],虽然一方面可以部分地解释由于HSP90α表达下降而导致AR表达发生遍在化,进而影响雄激素的生物学功能的发挥。

然而,在衰老睾丸,动脉硬化、组织缺血和间质细胞变性等老龄化征象,何以会引起HSP90α表达上调?附睾在衰老过程中,各段均显示出特异性的形态结构改变[3];同时,衰老的大鼠附睾组织细胞核中老化相关基因表达上调[4]。

tau蛋白在大鼠丘脑和海马的表达呈明显地增龄性规律,且Gas7的表达水平与tau蛋白表达呈正相关(未发表资料)。

由此看来,机体的衰老机制远不是那么清晰。

故此,有必要藉助能明确反映细胞龄分子在不同月龄大鼠睾丸和附睾组织中特异性表达进行深入研究,力图能部分地解释这两个器官从成熟到衰老某些机制问题,进而欲求为男性衰老的发生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本工作选取c-Kit、HIWI、波形蛋白和生长停滞特异性蛋白7(growth arrest-specific protein 7, Gas7)等细胞龄相关分子,检查它们在不同月龄大鼠睾丸和附睾组织中表达的差异性。

附睾特异蛋白与精子功能的研究进展

附睾特异蛋白与精子功能的研究进展

哺 乳 动 物 睾 丸 中 产 生 的精 子 在 离 开 睾 丸 时 尚 不具备 运动 和使 卵 子受 精 的能力 。其 在 附睾运行 过 程 中经一 系列 的修饰 , 附睾 精 子 成 熟 , 具 备 完 即 才
的相互 作用 而 不断 成熟 , 表现 为获 得 运 动和 受精 能
力, 而精 子 质 膜 的变 化 是精 子 获得 这 些新 功 能 的直
光 分析 显 示 ,大量 的 R ae N s9蛋 白还 集 中表达 于精
泌, 并参与附睾管腔液态微环境修 饰过程 密切 相关 。
参 与精子成 熟 的附睾 特异蛋 白
精 子在 附睾 运行 过 程 中 , 过 与 附 睾液 微 环境 通
作者单位 :0 0 1北京, 10 8 国家人 口计生委科学技术研究所[ 韩丽 嫒( 北京协和 医学院研究生 院在读 )于和鸣】 ,
【 yw rs S e a za E ii mi; p r a rtn E ii ma sce r r e s Ke o d 】 p r t o ; pdd s Sem m t ai ; pdd lert ypo i m o y u o y o tn
( n Re rdHel / a Pa 2 1 3 5 — 7) Jlt p o at F m ln,01 , 0:4 5 h
t v l g tru h te e iiy s tb s o rtis ae rmo e wa ,s me ae bn ig o ,a d s me r ei h o g h pdd mi u e ,s me p oen r e v d a y o r idn n n o a n
系列 不 同 的生 物 功能 , R A 的降 解 、 抗 病 原 物 如 N 抵 质 入侵 和参 与 炎 症反 应 等 。大量 的研 究 表 明 , 睾 附 内 的 R ae N s9与 R ae N sA超 家 族 中其 他 成 员 的 特 性 并 不 相 同 , 要 表 现 在 : 在 去 势 大 鼠的 实 验 中发 主 ① 现 , 睾 的 R s9表 现为 雄 激 素依 赖 性 , 雄 激 素 附 Nae 受

蛋白质组学在附睾研究中的应用

蛋白质组学在附睾研究中的应用

Mi。 。hn agA r utrlU i rt,hnag106 , h a uh n C ne frA i a i aeC n n (S ey n gi l a nv sy Seyn 111 Ci ; su et o nm l s s o — c u ei n F r De
t e tr esf r c n r c p in o y p o i e i sg tt he u i u e p n i ii e ft e e i i y s i o b a g t o o ta e to r ma r vd n i h o t n q e r s o sb lt s o h p d d mi n i
附睾作为男性生殖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附属性 器官, 是精子成熟和贮存 的场所 。精 子从睾丸 中产 生后 , 并不具备受精能力并且缺乏运动性 , 它需要经 过 一根 高度盘 绕折 叠 的狭长 的附 睾管逐 渐成 熟 。通 常将 附睾分成头 (au) 体 (O U ) cpt、 CY S 和尾 ( ad ) p cu a 三部分( 1 , 图 )头部和体部主要负责精子的成熟 , 而 尾 部则行 使贮 存精 子 的功能 。附 睾基 因表 达呈现 出 高度的区域性 。附睾头部已被证明是蛋 白合成和分
s em t rt n a d soa e n t g n x r si n i h g l e in s e i c,S t ma b n i e p r ma u ai n tr g ,a d i e e e p e so s i hy r go —p c f o s i Oi y e a d a l mo e rp oe mis s e il rdfe e t r to c t d .T i p p r ie re t d c in o d l r t o c ,e p ca l f i r n i p o e mi ssu y h s a e v sa b f n r u t f o f yo l a g i i o o

小鼠生后不同发育阶段附睾组织中Crb3的表达

小鼠生后不同发育阶段附睾组织中Crb3的表达
tc n l2 1 , t l I 6 2 7 9p g s d i 1 . 1 5 2 1 / e h o , 0 1 Ari e D 8 8 1 , a e , o :0 1 6 / 0 1 c
8 21 . 68 7
[0 Ro H , F n S,Li J, ta. Th u s 一 l1 o — 13 h M a u C e 1 eCr mb 3 Pas c r n

用 _ ” 。在 对 斑 马 鱼 O l 及 相 关 C b基 因 和 M D 】 ] ie T r —
C 细胞 培养 L。 K l 研 究 下 发 现 敲 除 C b r3将 导 致 多 核表型、 纺锤 体 、 纤毛 及 中心体 异常 , 明 C b 说 r 3对 细
胞 游离 面 的纤毛形 成也 起着 重要 作用 。 目前 , 关 哺乳 动 物 附睾 的形 态 学 研 究 已有 资 有
种 C b基 因 , 在 人 和 小 鼠 中 已确 定 存 在 C b 、 r 而 r l
Cb r 2和 C b r 33个基 因L 。C b 7 ] r l主要 在人 和 小 鼠 的 视 网膜 及大 脑 的部分 区域 表 达 ; r 2在 肾 和视 网膜 Cb
分别选 取 4周龄 、 8周龄 、2周龄 、6周龄小 鼠用 于试 1 1 验 。每周 龄 4只 , 3周 至 5周 小 鼠的 体 重 在 1 ~ 5g 2 , 周至 1 周 小 鼠体重 在 2 ~3 。 0g 8 6 5g 5g
( 北 农 林 科 技 大 学动 物 医 学 院 , 西 杨 凌 7 2 0 ) 西 陕 1 10
摘 要 : 用 HE染 色法和免 疫 荧光组 织化 学技 术分 别对 小鼠 生后 不 同发 育 阶段 附睾 组 织结 构及 C b 应 r3

附睾小体及其相关蛋白研究进展

附睾小体及其相关蛋白研究进展
管腔 液 中的可溶 蛋 白。这 些 蛋 白 的编码 序 分泌/ 顶浆分 泌 的方 式
由附睾 上皮细胞 分 泌 出来 。 对 附睾小 体 相 关蛋 白及 与精子相 互作用 的研究 , 不但有助 于人 们进一 步 了解
信号肽 , 能指导 它们 运输到 内质 网上 。但 是 附睾 内腔
高达 2 O 。由于附睾小 体相关 蛋 白缺 乏信号肽 , . 它 们不能 被运输 到 内质 网并 由内质 网上 的核糖 体合 成 , 因此这 些 蛋 白通 过 附 睾 小 体 以顶 浆 方 式 分 泌 ( p — ao c n ert n , 与通 过 局 部分 泌 方 式进 入 附 睾 腔 r esc i ) 这 i eo 的可溶 性附睾 分 泌蛋 白不 同。附 睾小 体 的形 成 主要 包 括 以下 几个 过 程 ¨ : 在 附睾 上 皮 主细 胞 顶 部形 1 ① 成细胞 质 突起 ; 突起 以 出芽方 式 生 长 , 微绒 毛之 ② 从 间穿 出形成小 泡 , 泡 中含 有少 量 内质 网 , 小 游离 核 糖
附 睾蛋 白能 够 结 合 到 精 子 细 胞 的胞 内亚 区 。这 些结 果 显示 , 睾分 泌 蛋 白通 过 特殊 的机 制 转 移 到 附 精子 上 …] 。
作 者 单 位 :6 0 0 山 东省 烟 台市 毓 璜顶 医 院 中心 实验 室 24 0

理这 些 附睾小体并 不能分 离这些 蛋 白, 明它们 与 附 表
液 中的一些蛋 白如 果 高 速离 心 的话会 发 生 沉 淀。这 些 蛋 白与 直 径 5 0~5 0 m 的膜 状 小 囊 泡 相 关 。 0n Y n g c i 首 次在 电镜下发现 了存 在于 附睾管 腔 aai h ma
附睾 内精 子成熟 及调 节 附睾 小 体 与精 子 相互 作 用 的

睾丸sertoli细胞免疫抑制及营养作用的研究进展

睾丸sertoli细胞免疫抑制及营养作用的研究进展

多 年 以来 ,s c作为 生 精 细胞 的支 架 , 生 精 细胞 提 为
供 免疫屏 障及 营养 支持 的作用 已经 得到人 们 的认 可 ,
随 着免疫 学及 分子 生物 学的 不断深入 研究 , 种免 疫 各 特殊 组织 , 睾丸 、 如 眼前 房 、 、 脑 胎盘 滋养层 等 , 受到 人 们 的广泛 关 注 , 特别 是 近代人 们通过 对 凋亡机 制 和各 种 信号 传导 通路 的研 究 , 深 了对 s 加 c细胞 特殊 免 疫
严 重 的脊髓 后 , 能够 明显 的减 轻 炎 症 反 应 , 移 植 3 在 天后 能 大 大 提 高 h T一 N 3的水 平 , 理 证 实 s 病 C在 植
物产 生免 疫 耐受 , 长 胰 岛 细 胞 的存 活 时 间 , 时 发 延 同
现 s c在 1×1 ml 为 协 同 移 植 物 时有 最 佳 的效 0/ 作
结果 一致 。但 是 s c应 用 于临 床 治疗 脑 部 疾 病 , 然 仍
有许 多 问题有 待深 入研 究 , 比如 细胞 的用 量及 细胞 在 何处 注入 , 细胞 治疗 的辅助 处理 等 。 及
二 、 C 的 营 养 作 用 及 其 临 床 应 用 S
1S . C的营养 支持 作用 : c在 与 细 胞共 同移 植 培 s 养 时 , 了具有 免 疫 豁 免作 用 , 可 以在 细 胞 培 养 中 除 还
述。

疫抑 制 物质有关 , 可能生精 细胞 本身 在凋亡 的过 程 中 就会 生 成某种促 进其 凋亡 进程 的某种 物质 , 以维 持 睾 丸的特 殊 免 疫 抑 制 状 态 , 然 这 还 有 待 进 一 步 研 当
究 。( ) 3 转化 生长 因子 一B( G T F—p 和 F s ) aL的协 同作用 途 径 : h n等 通 过 实 验 提 出 了 S Ce C分 泌 的 T F—B具 有 抑制 p 8 P 丝裂 原活 化蛋 白激酶 ) G 3 MA K( 活化 的功 能 , F s 而 aL诱 导 的 炎 症 反 应 的 发 生 具 有 p8 P 3 MA K依赖 性 , 因此 , 当细胞 同时 表 达 T F—B和 G

睾丸sertoli细胞免疫抑制及营养作用的研究进展

睾丸sertoli细胞免疫抑制及营养作用的研究进展

・综述与发展・睾丸sertoli细胞免疫抑制及营养作用的研究进展辛民志宋纯段秀庆睾丸支持细胞(sertolicell,sc)的结构首先由意大利组织学家Enricolsertoli在1865年进行了描述,多年以来,sc作为生精细胞的支架,为生精细胞提供免疫屏障及营养支持的作用已经得到人们的认可,随着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的不断深入研究,各种免疫特殊组织,如睾丸、眼前房、脑、胎盘滋养层等,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特别是近代人们通过对凋亡机制和各种信号传导通路的研究,加深了对sc细胞特殊免疫状态及营养作用在分子水平的认识,最近研究发现sc免疫豁免的功能和营养作用可应用与某些细胞的培养与移植,sC可以延长某些移植物的存活时间及功能状态,同时Sc还可以和某些细胞在体外共培养,改善细胞的生存状态和功能。

因此,充分认识睾丸SC免疫机制及营养支持作用,对未来的细胞培养、免疫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及器官组织移植方面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对睾丸sc的特殊免疫及营养支持作用在细胞培养及移植领域的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一、SC免疫作用及临床应用1.SC免疫作用:(1)通过Fas/Fasl途径杀伤淋巴细胞:SC表达FasL,T、B淋巴细胞表达Fas,通过SC的Fasl与淋巴细胞的Fas结合,杀死淋巴细胞,从而使特异性免疫反应不能发生。

Northerblotting法证实成年鼠的睾丸可以表达FasL,免疫组化证实FasL主要由支持细胞表达,RT—PcR和westemblotting证明在人体中的睾丸中表达相似…。

孙晓青等在研究表达FasL的睾丸支持细胞对肾细胞移植中的保护作用时发现单纯的肾细胞移植均无存活,而和sC共同移植物存活率为87.5%,以FasL抗体处理过的sc与肾细胞共同移植,存活率仅有30%,这说明在同种异体移植中,sc通过Fas/Fasl途径杀伤淋巴细胞,保护移植的肾细胞,其他的一些实验也证实sc对淋巴作者单位:15000l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辛民志、段秀庆);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卫生部细胞移植重点实验室(宋纯)通讯作者:段秀庆,电子信箱:dc_95@yahoo.com.cn・196・细胞有杀伤作用¨“1。

人附睾蛋白4

人附睾蛋白4

人附睾蛋白4人附睾蛋白4(RKIP)是一种酶活蛋白,是人类附睾特异性的需氧醫形大腦蛋白1的变异体。

它由456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分子量约为52.5千达尔顿。

人附睾蛋白4在多个生物学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如抑制蛋白激酶C、抑制NF-κB介导的炎症反应、调节细胞凋亡等。

人附睾蛋白4最早是在人类附睾组织中发现的,因此得名。

它在附睾中的表达水平较高,而在其他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较低。

人附睾蛋白4的功能主要是通过抑制蛋白激酶C来发挥作用。

蛋白激酶C是一个重要的信号传导分子,在许多细胞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如细胞增殖、细胞黏附、细胞分化等。

通过抑制蛋白激酶C的活性,人附睾蛋白4能够调节这些细胞过程。

人附睾蛋白4还具有抑制NF-κB介导的炎症反应的能力。

NF-κB是一种重要的转录因子,可以调节多种炎症反应的基因表达。

炎症反应在许多疾病中起到重要作用,如炎症性疾病、自身免疫疾病等。

人附睾蛋白4能够与NF-κB结合并阻止其进入细胞核,从而抑制炎症反应的发生。

此外,人附睾蛋白4还可以调节细胞凋亡。

细胞凋亡是一种由程序性细胞死亡引发的细胞过程,对于维持正常组织结构和功能至关重要。

人附睾蛋白4可以通过多种机制来调节细胞凋亡,如调节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调节线粒体透性通道的开启等。

研究表明,人附睾蛋白4在许多疾病中的失调与疾病的发展相关。

例如,在癌症中,人附睾蛋白4的表达通常下调,这会导致蛋白激酶C的活性增加,促进细胞增殖和转移,从而促进肿瘤的发展。

因此,人附睾蛋白4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抗癌蛋白,可能成为抗癌治疗的新靶点。

此外,人附睾蛋白4还与心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等密切相关。

在心血管疾病中,人附睾蛋白4的表达水平下调,这会导致NF-κB 介导的炎症反应的增强,从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的发展。

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人附睾蛋白4的表达水平下调,这会导致细胞凋亡的增加,从而加速神经细胞的死亡。

人附睾蛋白4的研究还处于早期阶段,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其功能和机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rine
secretion),这与通过局部分泌方式进入附睾腔
的可溶性附睾分泌蛋白不同。附睾小体的形成主要 包括以下几个过程Ⅲ1:①在附睾上皮主细胞顶部形 成细胞质突起;②突起以出芽方式生长,从微绒毛之 间穿出形成小泡,小泡中含有少量内质网,游离核糖 体及附睾小体。核糖体的存在表明新合成的没有信 号肽的蛋白通过这些顶体小泡分泌到管腔;③顶体小 泡与细胞脱离并进入附睾腔,之后破裂,释放出能与 精子结合的附睾小体。 二维凝胶电泳发现,附睾不同区域的附睾小体相 关蛋白具有很大的不同11引。从附睾尾获得的附睾小 体与从射出精子中纯化得到的类似囊泡也有很大的 不同¨“。这表明,附睾小体对存在于射出精子上的 囊泡的种类并未起到重要作用。用0.1%的Triton处 理这些附睾小体并不能分离这些蛋白,表明它们与附 睾小体的结合是非常强的,这可能与膜质囊泡胆固 醇/磷脂比例高有关¨引。目前,研究人员已鉴定了一 些附睾小体相关蛋白,并预测了其在精子成熟中的功
作者单位:264000 ・118・ 山东省烟台市毓璜顶医院中心实验室
一、附睾小体 由附睾上皮细胞局浆分泌的附睾蛋白被认为是 管腔液中的可溶蛋白。这些蛋白的编码序列中含有 信号肽,能指导它们运输到内质网上。但是附睾内腔 液中的一些蛋白如果高速离心的话会发生沉淀。这 些蛋白与直径50—500nm的膜状小囊泡相关‘1…。 Yanagimachi。13]首次在电镜下发现了存在于附睾管腔 液并与仓鼠精子表面相互作用膜状小囊泡。众所周 知,精子在经过附睾管腔时质膜经历了一系列的修 饰,研究人员推测这些囊泡可能参与了精子质膜胆固 醇的运输。这些小囊泡被称为附睾小体(epididymo- somes)。目前附睾小体已在很多物种如仓鼠、牛、小 鼠、大鼠的附睾中发现¨n161。 附睾小体含磷脂(主要为鞘磷脂)非常丰富,并 且胆固醇/磷脂比例很高,Saez。n 3等研究发现比值可 高达2.0¨“。由于附睾小体相关蛋白缺乏信号肽,它 们不能被运输到内质网并由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 因此这些蛋白通过附睾小体以顶浆方式分泌(apo-
醛糖还原酶和山梨糖脱氢酶是附睾小体另外的 两种组成蛋白,这些酶参与了多元醇代谢途径。这个 糖通路可能是与附睾小体相关的另外一种调控精子 运动的机制’2“。多元醇途径的第1步包括醛糖还原 酶把葡萄糖还原成山梨醇,并以NADPH作为电子供 体。第2步山梨糖脱氢酶以NAD+作为电子受体来 产生果糖旧“。在牛中,这两种酶都与附睾精子和附 睾小体相关。醛糖还原酶的活性除了在附睾尾部远 端及输精管处较低以外整个附睾中都很高。附睾醛 糖还原酶活性的最适pH值为6.0~6.5,该值正好是 附睾液的pH值。山梨糖脱氢酶活性最高的部位位 于尾部及输精管。因此,山梨糖产物在除了附睾尾部 及输精管部位以外的附睾中比较多,该部位高活性的 山梨糖脱氢酶可将山梨糖氧化成果糖。我们推测,山 梨糖在整个附睾管腔内都比较丰富。与葡萄糖和果 糖不同,山梨糖为线性醇,因此,精子质膜不利于山梨 糖渗透。高活性的醛糖还原酶剥夺了精子细胞内能 量的组成部分。在附睾尾部,山梨糖脱氢酶能产生果 糖,果糖能为准备射出体外的精子提供能量Ⅲ1。有 人推测,附睾管腔内的山梨糖作为精子细胞体积调控 所需的渗透物起作用。因此,附睾小体通过MIF和 多元醇代谢途径中的酶调节附睾中精子运动能力。 3.与不育调节有关的蛋白:HE5是人附睾组织 特异表达基因的产物。序列显示该蛋白为CD52,是 人淋巴细胞的表面蛋白。该蛋白是在精子成熟过程 中通过GPI锚定到精子表面。推测该蛋白可能与附 睾小体相关,而且这些囊泡参与了HE5/CD52向精子 质膜的转移,HE5/CD52被认为与免疫不孕有关。 4.与抗氧化及清除缺陷精子相关的蛋白:5型谷 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5)是另外一种由头部附睾上 皮细胞分泌的附睾小体相关蛋白。GPX5缺乏GPXs 家族所特有的硒代半胱氨酸残基,属于非特异性谷胱 甘肽过氧化物酶。GPXS家族蛋白在附睾精子的抗 氧化损伤过程中起关键作用,避免未成熟精子在ROS 作用下过早获能,因而还具有维持精子处于静止期的 功能【2“。研究发现,GPX5定位于精子的顶体下区, 具有保护精子免受氧化损伤的功能。谷胱甘肽一s一 转移酶是另外一种有附睾上皮主细胞分泌的附睾小 体相关蛋白,该蛋白也与保护精子抗氧化损伤有关。 泛素是另外一种牛附睾小体相关蛋白。像其他 蛋白一样,泛素在精子经过附睾的过程中转移到精子 上,并且可能在缺陷精子的清除中起作用。
am
to
involved in the sperm
the
8ur-
fluid
Dev,2001,59(1):115—121
ingenuity:bypassing the
classical
secre-
Hermo L.Jacks
D.Nature’s
tory route via apocfine secretion.Mol Reprod —410 Frenette factor in
万方数据
医学研究杂志2010年7月
第39卷第7期
・综述与进展・
睾转运过程中调控精子运动的机制。
能。
二、附睾小体相关蛋白及其功能 1.与精卵结合的蛋白:目前已鉴定出来的附睾小 体相关蛋白非常少,这也是附睾小体功能仍未明确的 主要原因。P26h是在仓鼠中发现的参与精子一透明 带相互作用的一个精子蛋白。P26h在精子穿过附睾 时转移到精子顶体区,影响精卵结合。在抗P26h或 重组P26h分子免疫接种作用下,仓鼠体内受精可以 被阻断¨9|。P26h有望成为避孕疫苗研制开发的新 的候选分子。此外,P26h的同源蛋白还在牛和人的 附睾内发现,命名为P25b和P34h。与P26h相似, P25b和P34h同样是附睾小体相关蛋白,通过GPI锚 定到附睾小体表面,在精子通过附睾时转移到精子顶 体区,影响精子与透明带结合Ⅲ1。 精子黏附因子1(SPAMl),又称PH20,是GPI锚 定的单链糖蛋白,在小鼠、大鼠、恒河猴、牛等动物的 附睾内发现,主要由附睾上皮主细胞表达。2“。它也 是一种利用附睾小体转移到精子上的蛋白。研究发 现在附睾头段此蛋白可在整个精子头部检测到,而在 附睾尾段却定位于顶体下区,研究证实SPAMl在精 子顶体下区的聚集可能与附睾小体相关蛋白向精子 的转移有关旧“”。。SPAMl主要的生物功能包括在透 明质酸酶活性作用下协助精子穿过放射冠、顶体反应 后与透明带的次级结合旧“。 2.与精子运动相关蛋白:巨噬细胞转移抑制因子 MIF以前认为是一个T细胞因子,后发现MIF组织分 布广泛。根据其组织分布和细胞表达类型的不同, MIF可以发挥不同的生物学功能Ⅲ。。MIF首先是一 个重要的致炎细胞因子,在脓毒症、感染性休克、糖尿 病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此外它是一个左旋多巴 铬异构酶活性,具有异构酶活性,能将红色的左旋多 巴铬甲酯溶液催化成无色吲哚衍生物溶液。最近的 研究发现,MIF对生殖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可 以影响精子成熟和精子活力。睾丸间质细胞分泌的 MIF能调节睾丸支持细胞合成的抑制素的功能。此 外,MIF在大鼠、人、牛的附睾上皮细胞具有高表达特 性,它通过顶浆分泌进入附睾管腔[2£261。在附睾管 腔内,这些附睾小体与精子质膜相互作用从而使MIF 转移到精子上成为鞭毛外致密纤维。MIF如何从附 睾小体转移定位成为精子鞭毛内部组成成分还不甚 明了。有人推测,在精子经过附睾时,MIF自由硫氢 基鳌和的锌与外层致密纤维相互作用,从而形成鞭毛 内部结构蛋白之间的二硫键Ⅲo。这可能是精子在附
・综述与进展・
J Med Res,Jul 2010,V01.39 No.7
附睾小体及其相关蛋白研究进展
李 宁李建远
附睾小体及相关蛋白与通过附睾管的精子相互 作用,使精子发生一系列生化改变,从而获得运动和 受精的能力。附皋小体以顶质分泌/顶浆分泌的方式 由附睾上皮细胞分泌出来。’对附睾小体相关蛋白及 与精子相互作用的研究,不但有助于人们进一步了解 附睾内精子成熟及调节附睾小体与精子相互作用的 分子机制,同时又将为临床上因附睾问题造成的男性 不育的诊断与治疗开辟新的途径。本文就近年来附 睾小体,附睾小体相关蛋白及其与精子的相互作用的 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附睾是哺乳动物重要的生殖器官,主要负责精子 的转输、浓缩、贮存以及成熟。研究显示,精子离开睾 丸后并不具有运动和受精的能力,还需要经历一系列 生化改变以获得成熟…。这些改变主要包括精子膜 表面磷脂组成的改变,胆固醇/磷脂比例的改变,二硫 键及表面负电荷的增加,表面抗原的重定位,表面蛋 白的修饰、消失以及增加旧1。精子通过与附睾上皮 区域性分泌的蛋白质间相互作用而成为功能完全的 配子,因此精子成熟过程中黏附在精子表面的蛋白的 功能引起广泛的关注旧1。这些蛋白通常被认为是外 衣蛋白,它们通过静电力结合在精子表面,可以通过 高离子强度的溶液从精子表面洗涤下来。但有趣的 是,当精子经历不同的生化处理的时候,许多附睾蛋 白更像是精子膜蛋白H1。研究表明,一些与精子表 面相关的蛋白都为GPI一锚定蛋白,比如HE5/CD52, 小鼠SPAMl"’61;仓鼠P26h及牛P25b¨’81。GPI锚 定蛋白通常都是通过旁分泌途径分泌并锚定到细 胞膜上的。根据基本的分泌途径,细胞外来蛋白不 可能成为细胞表面的GPI锚定蛋白。因此,附睾起 源的通过GPI锚定到精子膜表面的蛋白可能通过 特殊的方式分泌一】。此外,最新的研究显示分泌的 附睾蛋白能够结合到精子细胞的胞内亚区¨…。这 些结果显示,附睾分泌蛋白通过特殊的机制转移到 精子上‘1¨。
14 13 12 II 10 9 8 7 6
J Med Res,Jul 2010,V01.39 No.7
2001,7(7):617—624
Zhang H,Martin—Deleon is released
PA.Mouse
epididymul
Spaml(pH一20)
Androl,2003,
in the luminal fluid
・】】9.
万方数据
综述与进展
三、精子与附睾小体相互作用 Yanagimaehi等认为附睾小体可能与精子膜胆固 醇外流有关,但仅有间接证据表明附睾小体与精子之 间发生脂类交换。相比之下,附睾小体与精子之间存 在蛋白转移已经得到广泛认可。研究发现,牛附睾尾 部的附睾小体与头部的精子体外培养时,附睾相关蛋 白选择性地转移到精子上【1“,还有文献报道,当附睾 头或者尾部的附睾小体与附睾头部的精子体外培养 时附睾小体相关蛋白向精子的转移具有一定的特异 性,也就是说附睾不同区域的附睾小体与精子之间的 作用是不相同的,其相关蛋白向精子的转移在附睾不 同区域具有一定的特异性。 脂筏作为精子及附睾小体上特殊的微小区域,也 影响附睾小体与精子相互作用。有报道称一些脂修 饰蛋白、脂质化信号转导分子及GPI锚定蛋白被隔离 在这一微小区域,比如牛P25b蛋白和MIF就结合在 这一特殊部位。脂筏通过调控特异性附睾相关蛋白 向精子的转移,在精子成熟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附睾小体参与了附睾分泌蛋白向精子不同亚组 成部位转移的过程,这些蛋白参与透明带结合能力的 获得(P26h/P25b),附睾内精子运动能力的调节,免 疫不育的调节,抗氧化及清除缺陷精子等过程,在附 睾内精子成熟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对附睾小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